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提议虽然简单,可真正要做起来,这个过程显然不是一两年内能解决的问题,王若彬甚至觉得以他们的技术进步之快速,这一类型的大战舰很可能在被设计出来以后就已经过时了——更不用说真正在船台上制造出来。

    作为来自后世的时空穿越者,他们这个团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完全了解和掌握后世技术发展方向,但恰恰是因为知道得太多太准,就反而不愿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那些注定要被淘汰掉的技术上了——王若彬先前把主要精力放在纵帆船和飞剪船的技术上,因




五四四 苏小姐的忽悠
     

     .

     

    o.

    m 更新超快!“厚颜无耻”

    “贪得无厌”

    ““忘恩负义”

    毫无疑问的,当史可法的这个想法被公开出来之后,琼海军中诸如此类的负面评价立即铺天盖地朝他压了过去很多人甚至觉得他们先前对大明是不是太客气了,以至于这帮明朝官员如此的不知好歹,白白送给他们台湾和吕宋不说感ji,反而得寸进尺提出这种要求

    要说史可法这人,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偌大名气,乃是因为他的气节和忠诚但是对于他实际做事的能力,历史中的评价其实并不高一公元一六四四年,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整个大明北京朝廷全部覆灭之后,作为当时南京陪都留守大臣中声望最高的一个人,史可法却是屡出昏招:对内,他没能斗过一个外来户马士英,丢了首辅之位,致使自己被排除在南明政权的决策层之外:对外,号称督师江北四镇,却根本拿那些丘八毫无办法,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内无所作为

    直到最终身死扬州,对于战局本身也没能起到有什么有利作用

    所以当琼海军众人听说是这位老兄被派往吕宋这边担任执政官以后,大伙儿除了抒发一番对历史名人的景仰之外,对他的办事能力并不看好赵立德在主持那个““大明领导干部成学习班”的时候,还特别注意了这位史大忠臣的学习情况,当时感觉还不错接受能力很强,学习成绩在班上诸多学员中也是名列前茅如果不是主动放弃了考试,要求提前毕业前往吕宋的话,考试结束后获得奖励金的名单中肯定有他一个而正是这一点,让琼海军众人对他的观感大为改善.都觉得这位能够在青史上留名的大人物果然不寻常,看来史上的评价未必准确

    不过,所有这些好感,在他们看到史可法发往京师的一封奏报时,全都烟消云散了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不只一个人大喊说这姓史的整个一白眼狼我们对他这么尊敬客气了,到头来居然还提出这种莫名其妙的要求,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一要说史可法做事情还真是一根筋,这么大一件事情,他居然没跟这边商量下,直接便往京师发了一封奏报说是想要瞒着琼海军一可他的奏折却又是用琼海军的无线电报明文发往京师的结果电报房工作人员一看到这内容哪儿敢擅自发出去啊”立即上报到唐健那里一赵立德不在,吕宋岛上由唐健负责这些琐事

    而唐健是个直ing子人,看到报告以后立即直接找到史可法,把电报抄本往他面前一放,直接询问史相公你这什么意思史可法却是满脸的理所当然本官此议,尚未经过朝廷允准,自是首先要向朝堂上奏报.等到朝廷有旨意下来,再行与贵方具体洽谈

    这句话差点把唐健给气乐了,你丫想要瓜分我们的战利品,居然连招呼都不打一个自说自话的就往北京发消息”而且还是用我们的无线电

    唐健不是什么伶牙俐齿的人才,跟个满脑子朝廷大义正统思想的明朝儒生实在交流不起来,跟史可法说了几句便谈下不下去,赵立德又不在,于是他干脆把这份电报奏折转发到海南岛,该怎么处理,由委员会决定

    海南岛上众人闻讯后自然也是个个火冒王夹”很多人都主张说干脆.

    别理会他,也别让他用电报你要上奏北京朝廷要分咱们的战利品成不成姑且不论,先找个人自个儿把这消息慢慢送回北京去

    这么干确实很痛快,只是什么事情一旦上了委员会这个政治部门作正儿八经的讨论,就不可能像一般人那样随随便便行快意事了一委员会在经过一番ji烈争论之后”并没有在电报这件事情上为难对方,仍然同意用无线电帮他发奏报至于原因则是来自法律专家苏芜香的坚持一对方不懂规矩,那是对方的事情,我们这边还是应该按规矩行事史可法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但那只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们这边就事论事即可”不应将其与同大明帝国在电报上面的技术合作混为一谈

    到了最后,苏芜香好像在法庭上辩论那样,说了一段总结陈词我们与明朝人生活在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观念想法差异极大今后双方在合作中肯定还会有种种矛盾存在如果每次出现矛盾都将其扩大到整个合作范围中,那么双方的合作肯定持



五四五 温体仁的攻击
    只是如今的大明内中却有人一直想找他麻烦呢——

    当今当辅还是周延儒”他跟钱谦益有些旧怨”但后来也有互相合作互相利用的地方,到如今算是跟老钱各取所需,平时井水不犯河水。但另外一位温体仁原本是要被踢出去的,后来费尽心思留下来,总是跟钱谦益对着干一这正是周延儒留他下来的原因之所在。

    温体仁也很清楚这一点,不管他内心怎么想,至少在当前阶段”对于疯狗这个角se扮演得非常到位一不管有事没事,三天两头就跟钱谦益对掐。这回自然也不例外,以往关于琼海军的事情向来是老钱处理,其他人不太容易插进手去。但这回温体仁愣是把那封奏报给翻了出来,在内会议上拿出来作为炮弹向钱老开火了……

    “史宪之此议”实乃一心为国之举。正好日前不少地方都上书朝廷,请求拨款造船。而山东巡抚”东江总兵亦皆有奏报,yu恢复登州及东江水师,亟需新船。宪之此议正是恰逢其时哪,却不知钱尚书为何于此一句不提哪”一温体仁要咬人可不是简简单单问一句话的事情,他准备好的材料也绝不仅仅只有史可法那一封奏报。作为明帝国的中枢机构”内日常接受来自各地的奏报无数”也亏得他举一反三,把几封内容相关的奏报都凑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套打向钱谦益的组合拳。

    要说大明王朝对于海上力量的认识,在早期一直是比较保守的。

    除了雄大略的明成祖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时拥有一支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之外”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始终对于海疆防线没什么概念。对于海防的政策一直在禁海和开海之间摇摆不定,似乎只要不许〖中〗国人本身出海闹妖蛾,海上就不会有什么力量能威胁到中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这样想倒也不算错。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周边确实没什么势力能够从海上威胁到明帝国。

    即使一度猖獗的偻寇,主要构成者其实也是以〖中〗国海盗为主,通过禁海,断绝了那些海盗与大陆上的联系”以及他们补给和休息的渠道之后”这些海盗集团很快便衰弱下去,最终或降或灭。除了沿海地区受到s扰之外,终究不象来自北方草原上的敌人那样,能给明王朝带来伤筋动骨的损害。

    所以大明帝国的注意力一直都是放在北方,来自大草原的呼啸铁骑是他们最为警惕的目标,最近又要加上辽东之敌。而对于海上力量,明朝君臣始终抱着一种极端实用化的心态:反正我中原天朝国力雄厚”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造出一支庞大海军来以前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访传说中逃往西洋的建文皇帝;后来万历年间出兵支援朝鲜时也是临时急就章出来一支海军,不照样在lu粱海一战中大败〖日〗本舰队吗即使最近几年,西夷红毛人猖獗犯境,夺占澎湖的时候,也仅由一个福建巡抚南居益出手,凭福建一省之力便将其驱走,使得红夷根本没机会上陆。

    一由此可见舰船这东西”需要时再造也来得及,反正靠着将士们的勇敢和统帅的谋略,以及中原王朝的庞大实力作为后盾,到最后总能压服对手”又何必经年累月白养着那么一支吞金兽呢一一海军太钱”这一点是任谁也无法否认的。嗯当年正是因为担心那个好大喜功的宪宗皇帝坚持要重造宝船,再下西洋”兵部郎中刘大夏将先前郑和下西洋时探来的海图资料”船型图纸统统付之一炬,认为这样可以为国家省钱,为百姓减负——站在他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也不能算错。

    当然了,这些都是以前的老皇历。随着时局发展,明朝官员和士对于海军的认识也是在慢慢进步的,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海南岛那伙短毛异军突起之后”他们对于海上力量的把握和运用手法,可以说是让整个明王朝为之震撼。尤其是不久之前,琼州军自海上行动,旬月之间即轻松平定掉登州叛乱,更是让朝廷里从上到下几乎所有官员都大开眼界一原来水军还能这么用的

    能够进入大明朝堂里做官的,至少都是通过科举独木桥”这其中没笨蛋。对于琼海军的成功,他们除了感到羡慕之外,想要模仿也是毫不出奇不就是几条船嘛”咱大明地大物博,再点钱造就走了!

    故此最近一段时间”几个沿海省份的官员首脑都有奏报上来,说是想要发展水师,请求朝廷拨款支持。不过这些奏报在被送到崇祯皇帝案头以后,却是引起了那位大明天的满腔怒火朕这每天焦头烂额的,不就是因为朝廷没钱吗!”

    ,平定叛乱要钱,安抚百姓要钱,巩固边关更是要钱你们还想要钱建那劳什水师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不能给啊!

    想新建没门儿



五四六 钱谦益的反击
    如果是从前那个仅仅负士既然如此赞许此议”想必是有充足把握的了,不妨就由温学士出面去跟那些甏人谈罢……”

    “大学士不便出京无妨无妨,琼海军有使者常驻京师的,琼海诸人皆跋扈,但那陈姓使者倒还谦恭,他送来的南方瓜果,想必各位都品尝过”也不算陌生人了罢若是温大人觉得亲自去谈失了体统,也可以遣人出面。只要说话算话,甏人是不太在意这类面上小事情的。”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暗自点头,唯有温体仁面se铁青陈涛陈大雷两人四处送礼,在京的各位大学士都有照顾到”唯有对温体仁这家从来是不理不睬。

    其实按陈大雷的想法最好是谁也别得罪,温体仁作为老,随便应付一二总没错的。只是陈涛对北京官僚的印象大都是来自于文史组编纂的那本明末资料,资料既然里面明明确确写着温体仁是这一时期头号大jn臣,他自然便将那人当作阶级敌人来看待。琼海军在京城里到处送礼拉关系,不过是一种现代社会下的习惯n行为”凭他们在海南岛的坚实后盾和强大实力,陈涛在这边哪怕谁都不搭理也无所谓,根本没必要上赶着去讨好谁。

    况且按照李老爷当初在陈涛临出发前教导给他的那些政治小技巧:无论作为团体还是个人,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处世方式一你与所有人都处理好关系,也就意味着谁都拿你不当回事儿。而只要你本身实力足够强”适当树立一个敌人,时不时的拎出来,当作靶教训一下,让那些潜在对手知道你的厉害,这样反而可以避免掉很多麻烦。

    就象后世某超级大国三天两头秀肌肉,打完这个打那个,到处给别人扣上“流氓国家”帽,然后大打出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震慑那些潜在对手,告诉他们:大爷我不是好惹的!

    只是后世那个超级大国专门捡些小国欺负,有些胜之不武。反而让那些真正的潜在对手们轻视。而以琼海军的实力,即使要找靶也不可能去找那些太低级的,平白惹人耻笑。

    这样看下来,温体仁倒是个不错的靶在朝廷里位高权重,

    堂堂大学士,臣,是个重量级人物,和他做对手绝对不会给人说是以大欺小。而这个人但在民间名声却很不好,琼海军跟他做一次对,反而可以在民间收获到不少赞誉之词。更不用说琼海军现在所交好的钱谦益这一派人更和温某人属于敌对关系,正是今天然的好靶哪!

    一光以陈涛本人的政治眼光,未必能悟到这一层。但他仗着有无线电报,平时非常的“勤学好问”连一些日常事务都要打电报向后方汇报,何况这种关系到选边站位的大事故此一直以来,陈涛在北京的作为,小事情基本上是陈大雷帮他打理,大事则都是后方李老爷和整个参谋组直接遥控,虽然给人以笨拙之感,大方向上倒一直把握得很是精准。

    眼看钱谦益不但两手一摊要撂挑,还偏偏就把这份责任推到温某人头上,顿时把温体仁气了化窍生烟、

    满京城谁不知道



五四七 情理之间
    所以钱谦益这一发狠撂挑子,别说温体仁了,就是周延儒也只能干瞪眼无可奈何之下,周延儒等人只得好言劝解,纷纷表示此事大可从长计议但无论怎么计议,肯定是只有受之兄你才能办得了,换了别人无可能云云……

    而钱谦益也没太过矫情,稍稍摆了个谱儿之后见好就收,答应设法跟琼海军方面商议商议,看看有没有办法变通一二,从他们那里再要些好处

    不过在临散会之前,钱谦益毕竟脱不了从前生意气,又撂下来几句:想我堂堂大明朝廷,号称富有四海之地,却总琢磨着从藩属那边弄东西”这传出去也不好听罢时至今日,外头可能还有些人稀里糊涂,这内阁里可是人人都清楚:大明朝廷其实是拿那伙短毛没办法的

    想要在琼海军面前摆朝廷的谱”玩什么,“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把戏,那史宪之自说自话”觉得琼海军打下来的东西天生就该有大明一份儿,却不知人家肯不肯认

    “……,请诸位扪心自问,倘若老夫当初没有从甏人那里要来吕宋之地”在座中又有谁曾听说过这,吕宋,二字又有谁知道在万里之外,尚有这一处我中华子民生长繁衍之处如今恩义未行,信义未立,而欲得其利,也不想想人家肯么”

    冷笑着说完这最后一句,钱谦益拂袖而去,留下内阁里几人皆是面面相觑”过了片刻,才见周延儒先点点头”满意道:“还好,这才像是钱受之的脾气,他既然嘴巴上尖酸了,行事就不会刻薄,这事儿就交给他”

    众人都无话,只有温体仁面se依旧铁青

    别人赞同此事,或许还当真是有几分为了国家财政考虑,但温体仁对大明有没有海军其实是一点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是要把那个死对头绊倒,保住自己的权位而已,为此”他可以不顾一切

    这场内阁会议草草结束,但内阁成员间的斗争却没有结束,温体仁在政治斗争这一方面绝对属于高手中的高手”一旦开始咬人,可不会这么轻易罢休

    几天之后,京师城里开始出现各种流言,史可法那篇奏章不知怎的流传到了民间,短毛军俘获到无数西洋大海船之言在京城各大茶馆酒肆中传得活灵活现

    包括短毛是如何肆意挥霍,将那些大船随便肢解掉当作劈柴焰火……等等添油加醋的情节出来,一听就知道是编出来的”可说得多了,总有人信

    而另一方面,关于大明水师如何窘迫艰难,皮岛那边东江镇如何亟要军船的言辞也同时放出传言中将那东江军说的凄惨无比,说他们在皮岛上每天是如何掘鼠罗雀,可怜兮兮,简直成了一群乞丐”就指望这大明从海上运补齐过去估计就连那东江总兵黄龙自己都没想到过:在京师里居然还有人会帮他宣扬这个

    所有这一切加起来,很容易便在人心中形成了鲜明对比短毛水师很浪费,而大明水师很凄惨”眼下有人想要让短毛拿出些残羹剩饭出来贴补一下大明,却有人从中作梗

    “……虽是市井流言”可积毁销骨哪”

    温体仁家的花园里,这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总是扳着脸的大明阁臣居然难得出现好心情,笑眯眯居然一个人在院中酌旁边伺候他的佣人居然还得了几块碎银子的赏钱一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不过老爷不允许那些仆人凑近,包括他的家人也不行,所以众人并不知道老爷为什么心情好,只是心头暗自轻松些而温体仁显然也不想与谁分享这份愉快”只是笑眯眯一杯接一杯的不停喝酒

    直到他酪耵大醉,下人们把老爷扳回到卧房睡床上时,才听老爷隐隐约约的在说些醉话:“市井传言……又不是你一家会用,钱受之”嘿嘿,你也有被人戳脊粱骨的一天”温体仁这边高兴”钱谦益那头当然就不痛快了对于一个极其爱惜羽毛的老名士来说,市面上那些流言虽然荒诞不经,也没有明确提他的名字”但依然让他非常恼怒

    一那温体仁行事果然诡诈,如果在市井之间公开侮辱朝廷阁臣,那么朝廷自然可以正大光明加以查禁嗯当初温体仁被民间骂成王八的时候,可是很愤怒的要求顺天府严查到底的但这一次,那些在酒楼茶楼之间躲躲闪闪传话的人并没有直接提他钱某之名,那他也就不能主动做出反应,否则便是自取其辱了

    可是那些流言蜚语,却分明都是冲他而来,而且跟那些平民百姓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他那些双方有约定,不能破坏诺言之类的大道理,跟朝堂里的官员说得,就是温体仁也不好在这件事情上找他麻烦
1...171172173174175...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