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义重重几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思幼微
拂袖离去,程砚秋越想越不是滋味,大长老一把年纪花白胡子,自己年纪轻轻玉树临风,却要在这里给一个傻子打工!
大长老在圣教五六十年,程砚秋想想自己将来若是跟大长老一样磋磨成这个样子就觉得颇为气闷,人生都看不到出路。
还是自己的鹦哥懂事乖巧惹人疼,可惜……程砚秋伤感了一会儿,又摇头笑笑,阿武也不错,懂事,乖巧,惹人疼。
&nbs
第十八章 初次下山
武幸有些惊愕,她吸引先生的地方原来不在于旁人以为的怜悯同情,而是她与众不同么。
那她一直以来的掩盖都是错的么
先生俯首摸了摸她的头,安慰道,“你是个很好的孩子,心性纯挚如赤子,天资不凡非池中物,旁人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识,你日后的广阔在于天地之间而不在于方寸之地,莫要在意。”
他其实一直有发觉武幸不像普通的孩子,乍一看仿佛有些呆头呆脑,连被爹娘卖了都还一副蠢笨无知的样子,可稍一留意就会发现,普通的孩子不能脚都磨破还能不哭不闹继续走路,不能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和死亡不惊不惧,甚至还能想明白她根本不会死的缘由向他提问,实在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一个孩子罢了,随手一帮何须在意,只是后来那次武幸突如其来的关心,才让他有所注意,这一注意,便让他越发欢喜起这个孩子了。
时间长了,他才知道这孩子就像一个宝藏,每过一天都能让他有新奇之感,暗自感叹,辛好他没有错过这个孩子,谁又能想到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寻觅了这么久都寻不到的合适的人选,就这样兜兜转转落在他身边。
武幸“嗯”了一声答应着,唇角偷偷勾起一抹小小的笑容,在她不常笑的脸上些微显得有些滑稽,她悄悄伏在先生的腿上,不让他看到。
她不知道先生有没有知道全部,但先生能这样将她当做正常人般看待,将她的异常之处都当做是天赋异禀,对她自然而又平常,已经让她足够心满意足了。
“阿武,明日我便要下山去了。”先生状似无意的说道,武幸顿时抬起头来盯着他,眼中有些失望之色。
这才回来几天啊,又要走了。
先生轻咳两声,有些不忍看着她沮丧的小模样,不再逗她,又开口道,“你回去收拾好想带的东西,明日跟我一道下山。”
武幸的眼睛瞬间又亮了起来,像茫茫黑夜里突然闯入的两只莹莹的小灯笼,燃烧着兴奋的烛光。
“我不用收拾东西,我只要一样。”武幸坐在先生怀里,把脑袋靠在他肩膀上,拽着他的衣袖,“我带着先生就好了。”
先生失笑,宠溺的点了点她的小额头,“你呀。”
武幸生涩的露出一个傻笑。
两人不再玩笑,认真的开始学起画上的经络穴脉,先生纤长的手指点在武幸的身上,告诉她这是画上哪一个位置,武幸懵懂的点头,伸出小手也在先生身上同样的位置点一下,先生便笑着夸奖她找对了地方。
书房里两人认真的模样像一幅画卷,娴静又美好,在偌大的曲塘山上,在诸多阴影埋于地下的阴月教,维系着脆弱的表面上的欣欣向荣。
时间很快的流逝,清晨的日光顺着窗沿不断地下滑,在地上斜斜画下了好几道平行线,映照出空气中细小的尘埃粒子,在两人身边安静的漂浮着。
武幸伸手揉了揉被眼光刺到的眼睛,皱着小眉头看向窗外,这才发觉太阳正悬,日光大好,正是秋日里为数不多的艳阳天。
“先生,已经是午时了。”武幸有些懊恼,都怪自己一直缠着先生,没去取早饭,害的先生一起饿肚子。
“无妨,我们下山去吃,顺道给你买些东西。”先生道,他终于可以实施自己预谋已久的计划了,想当初鹦哥连花式不同的鸟笼都有三个呢,阿武怎么能只穿灰扑扑的衣服呢,不妥不妥。
&nb
第十九章 吃糖游湖
两人走在路上,男的约莫三十许,一身青色书生衫,头上没有戴冠,只是高高束成发髻,插着一根碧玉簪子,身形高大,面如冠玉,朗眉星目,眼角微弯带着温和的笑意,一只纤长如玉的手牵着一旁的小女孩,女孩四五岁大,眨着一双黑亮的眸子四处打量,面容白净唇瓣浅淡,灰扑扑的帽子和小袄看上去有些不和谐,却奇异的和身旁的男子有种说不出的融洽。
男子牵着小女孩不疾不徐的走在街上,时不时低头问询一两句,“阿武,想吃那个么”先生看武幸已经连连看了好几眼那卖松子糖的小贩,遂问道。
被先生发现了……武幸不好意思的点头。
先生轻柔的拍拍她的头,拉着她去小贩那边用十文钱换了两块松子糖,他把用黄纸包裹着的松子糖递给武幸,武幸接过塞了一块到嘴里,甜滋滋的,顺手把另一块儿放进了先生嘴里,先生猝不及防舌尖尝到一点甜味儿,楞了一下才把糖块儿用舌尖卷进口腔,心下颇感欣慰,小丫头糖也分享。
因为不俗的容貌和特别的气场,两人引起了路上行人的注意,虽然没有人敢上前搭讪,却叫人不禁频频注目多看几眼议论道好一对其乐融融的父女。
习武之人大都耳力惊人,听到旁人的议论声程先生不由失笑,低头看了看武幸,又看了看自己,心下思忖,确实是挺像父女的,不过这打扮不太像,一会儿要去哪里逛逛给阿武添些行头才行。
武幸不知道街上那些人是在议论自己,也对那些不感兴趣,一块儿松子糖不过两个指节大小,含在口中不一会儿就融化没了踪影,并不顶饱,她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拉了拉先生的衣袖,“先生,我们去吃什么呀”被先生投喂了这么久竟然都有点不太习惯饿肚子的滋味了。
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先生被叫醒,他也确实有些饿了,带着一个不重的小丫头用轻功从山上跑下来几十里,也算是一个体力活儿了,实在该犒劳犒劳自己,他点点头道,“那我们先去吃饭,去……”他沉吟片刻,离这里比较近又好吃的酒楼叫什么来着,百香楼还是客来居
“去客来居吧,秋日艳阳,今日天气正好,可以吃鱼观湖赏景。”
武幸没听明白什么意思,观湖赏景是要在船上吃么
所幸两人刚刚进城没多久,现在再往回走也用不了一盏茶时间,城门不远处有家酒楼,名曰客来居,楼高近百丈,有五层,临近龙泉湖,在高楼上临窗点一道清蒸鲤鱼,斟一杯这里有名的清泉酒,品酒话茗,煮茶论道,观湖光共水天一色,岂不美哉
走到近处,武幸才看到这楼的伟岸之处,更加直观的体会到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感受,不过现在是白天,没有什么星辰可摘,只好随意看了看门前高挂的两个红灯笼,红木牌匾上大气磅礴的三个字,以及高悬在店门前的柱子上,一面黑底红边的酒旗。
“来咯两位贵客,楼上请!”店门口跑堂的伙计看到两人,常年锻炼出来的眼力让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个书生模样气质温润的男子是个不可招惹的江湖人,赶忙极有眼色的热情招待,把二人请去了楼上包厢。
先生微一颔首,不置可否的跟着伙计往楼上走,武幸一眼不错的看着四面墙上挂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的墨迹,有的是画,有的是字,有的是诗,全都被仔细装裱好挂在墙上。
萧萧梧叶送寒声,湖上秋风动客情。
正是秋日写湖景的佳句,武幸不懂什么意
第二十章 湖上写诗(打赏加更)
“发什么呆呢,赶快吃吧。”先生看到武幸盯着满桌的饭菜不动,忍不住怀疑这小丫头是饿傻了。
武幸恍然回过神来,三两口吃掉了手中剩下的半大的奶窝窝,开始跟盘子里的鱼肉做起斗争来,先生一边吃一边看着武幸把盘子里的鱼碎尸万段,无奈的笑笑,唤来伙计要了一个小勺子来,“用勺子舀着吃吧,慢点,当心刺。”
武幸胡乱点点头,小心的舀起一勺子碎鱼肉,嗷呜一大口送入口中。
直到喝下最后一碗豆腐汤,武幸才满足的用袖子抹抹嘴,小小的打了个饱嗝,又开始揉起自己的小肚子来,不过与方才不同,刚才是饿的难受,现在是饱的难受,她这才知道,原来吃的太饱也不好,也会难受。
先生眯着狭长的眼眸,玉白的手指摇着酒盅,引起了武幸的注意,“先生,酒是什么味道好喝么”
“自然味道好极了,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阿武要不要尝尝”先生笑着将手中的酒盅递到武幸面前,武幸小心翼翼的用舌尖舔了舔,喝了一口。“可品出来是什么味道了么”
武幸咂咂嘴,不好喝,先生怎么会喜欢喝这种东西听到先生问话,又仔细回味了一番,“有点辣,有点苦,还有点甜。”
怪哉,苦跟甜怎么能在同一种东西里尝到
先生哈哈大笑,“酒性种类甚多,然总由水谷之精,熟谷之液,酝酿而成。故其味有甘有辛,有苦有淡,而性皆主热。我们今日所饮的清泉酒,与你刚刚所吃的奶窝窝原是同一种谷物,如何奶窝窝能甜,酒甜不得”
好吃的奶窝窝跟难喝的酒竟然是同一种东西做的武幸不由咂舌,她一点都没吃出来。
先生晃了晃桌上的白瓷瓶,已经空空如也,一滴酒液也倒不出来了,暗道可惜,最后一杯让不懂酒滋味的小丫头给喝了。
随即便站起身准备离开,一回头看到小丫头目光中隐有不舍之色,挑眉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原来是墙上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的卷轴,上面题着的是一首七言绝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面上字迹潇洒,意气磅礴,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冷意,确实是好字,难不成是自己总是让阿武练字练出毛病来了看见写得好的走不动道
先生摸着下巴思忖着,却听到武幸问,“这楼里有先生写的么”
程砚秋有些不解,却还是应声答道,“并无,怎么了”
武幸拉了拉他的衣袖,让他坐下来,从未喝过酒的的人猛然喝了一杯便有些上头,原本惨白的脸蛋浮上了些红晕,大着胆子要求道,“先生写一首嘛。”
“先生写一首,也挂上去。”
程砚秋有些愕然,任由武幸摇着他的袖子,无奈道,“我是江湖中人,怎会写诗”
武幸仿佛无师自通般点亮了撒娇功能,“写一首嘛!”
“那好吧。”程砚秋被她磨的有些心软,只好无可奈何的答应了,手指捏上武幸泛着红晕的脸颊,捏起一块儿软肉轻轻扯了扯,“你这小丫头!”
他唤来伙计上笔墨纸砚,将桌子上的残羹冷炙收拾干净,把纸铺在桌上,提起笔来。
武幸伸长了脖子去看,只见先生蘸饱了墨汁,在上好的生宣纸上落下了第一笔——
徐徐秋风送艳阳,龙泉湖上好风光。
笔力苍劲,字意圆润,相得益彰。武幸期待的等着落下下一句,不愧是先生,果然什么都会,写诗也会!
程砚秋看着小丫头的样子,一时起了坏心眼,寥寥几笔又写下一句。
我请阿武烩鱼宴,阿武请我松子糖。
武幸看到了顿时气馁,撇嘴道,“这不算,我都能看懂,怎么能算是诗嘛!”
“哦你看不懂的都是诗,你看得懂的就不是”程砚秋笑道。
武幸气鼓鼓的偏过头去,程砚秋索性不再逗她,把剩下两句补上。
&nbs
第二十一章 搬家纪念
回去时又是先生抱着她一路飞回去,不过可能是消了食的缘故,武幸没有再感受到先生对她体重的嫌弃,她在心里安慰自己,我一点也不重。
完全忽略了手里还抱着的包裹里的两套衣服,还有回来时又新买的松子糖。
到了先生的院子,武幸正懂事的准备告辞,先生却摆手叫她今晚住在这里。
武幸惊愕的瞪大眼,今日不算晚啊,她又住先生的房间,那先生去哪呢
先生指了指,她往那个方向看去,才恍然,原来书房旁边存放杂物的耳房清理了出来,放了一间小床,一个柜子。
房间不大,原也放不下什么东西,现在整理出来也不费什么事,武幸身量个头还小,住一个她绰绰有余。
“我素来不爱铺张浪费,入教时便随便选了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院子,你暂且先住着。”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院子离主殿颇为偏远,对于那位好妹婿他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这句话就没有必要告诉武幸一个小豆丁了,随口又吩咐道,“你若是还有什么东西要取就赶紧取来,我还有事,晚饭你自己去取来用吧,不必等我。”
顿了顿,继续道,“练二十张大字,等我晚上回来检查。”
武幸本还在想先生不在她下午要做什么,闻言立时应声答是,先生点了点头离开了,武幸将手中的包裹拆开,衣服放到了她新房间的小柜子里,松子糖揣在怀里,跑去了仆役所。
得给小满姐姐尝尝。
还没跑到,就在路上看到了几个穿着灰突突衣裙的小姑娘,其中就有小满,正在跟身旁的女孩谈笑。
正好都是回仆役所的路,武幸几步追上去,“小满姐姐。”她掏出怀里被油纸包裹的松子糖,献宝似的举到小满面前。
小满接过油纸包打开,有些惊讶的看到里面因为在怀里捂得久了,有些化了的松子糖,边上的小姑娘看到了打趣她道,“你的好妹妹孝敬你来了!”
武幸记得她,她是隔壁屋里同样在厨房做活的小姑娘,叫绿芽,似乎跟小满关系不错,经常见到她们同进同出。
她眨巴了下眼睛,觉得这种情况下是应该要说点什么的,“绿芽姐姐,你也吃,有好几块呢。”
“我可不吃,你孝敬你姐姐的,我吃算什么呀!”绿芽有些艳羡的道,平时她总笑话小满,自己的活都干不完还要天天照顾一个四岁的小屁孩,没想到这小屁孩看着痴痴呆呆的有点傻,得了糖不自己偷偷吃还在这么多人面前孝敬姐姐,这下好了,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她呢,松子糖可是好东西,十文钱买不了丁点大,像她们这些半大的小女孩没有下山的机会,想吃点零嘴简直是难如登天。
小满笑了笑,将手中的松子糖递给绿芽,“我不爱吃甜的,你们分了吧,都尝尝,甜甜嘴。”
绿芽不好意思去接,却又忍不住对罕见的松子糖垂涎,“那我可就不客气了,等我们吃完了你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吃你的吧!”小满无奈的横了她一眼,拉起武幸的手,“我先带她回去了。”
几个小姑娘围在一起分糖,劳累了一天休息的时间不多,能在秋日晌午惬意的含一块儿糖已经是不可多得的悠闲时光,也就没在意她们,任小满拉着武幸去了。
武幸默默的被小满拉着走,她冥冥之中感觉到小满并不是不喜欢吃甜,似乎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好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