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没有。”
“大王觉得,韩遂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操沉吟良久,摇摇头。“匆匆一见,连话都没说几句,哪能知道他的禀性。孝直,你如何看他”
法正笑了,带着三分得意。“臣没见过韩遂,可是臣从他这几年的行事来看,此人城府太深,怕是没什么朋友。”
曹操目光微闪,却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法正。
法正倒了一杯酒,端到嘴边,浅浅的呷了一口,眼神有些飘忽。“臣听说,其子韩银战死官渡后,孙策曾派蒋干与他接洽,赠送了厚礼以示歉意。可是现在看来,韩遂恐怕并未放下这个心结,否则的话,他实在没有理由滞留凉州,甚至不去建业参加孙策的登基大典。”
“那他究竟想要什么”
“他想要什么,臣猜不出来。但臣敢断定,此人和任何人都不会交心,即使是相识多年的马腾。他与马腾之间只有利益,并无朋友之义。马腾想必也清楚这一点。”法正看了曹操一眼,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王,臣斗胆,想请大王写封信,给韩遂。”
曹操转了转眼珠,轻笑道:“有用吗”
法正笑笑。“不管有用没用,试一下总没损失。”
第2425章 陇右生变
韩遂率部赶到武都道,在马腾与曹操激战过的河谷停留了半天。
战场血迹犹存,不少箭矢、武器遗落在战场上,还没来得及收拾。氐人、羌人不愿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派人四处搜寻,每找到一件,便是一阵欢呼。
韩遂眯着眼睛,看着山谷中或隐或现的身影,嘴角挑起一丝不屑。
马腾在武都的这几年过得太安逸了。他或许以为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这才对曹操的进攻手忙脚乱。马休居然一战身亡,可见平时训练有多么不用心。
他面对的又不是什么名将。曹休是谁根本没人听说过。
这么重要的地势由马腾控制太可惜了。就算曹操不来,孙策占据了汉中之后也会西进,届时他只会败得更惨,任由孙策长驱直入。
韩遂派人与当地的羌氐联络,询问战事经过,抚恤伤亡。对十几天前的战斗,羌氐只是旁观而已,韩遂却很客气,派人带着礼物慰问。比起马腾,韩遂不论是名气还是实力都更胜一筹。几个重要的头领收到他的厚礼,喜出望外,迅速与韩遂亲近起来,不仅接受了韩遂的宴请,还纷纷回请韩遂。
这时,韩遂收到了曹操的亲笔书信。
曹操的书信里也没说什么,只是追忆了一些往事,表达了思念之情。韩遂看完信,也没当回事。当年在洛阳,他和曹操有一面之缘,但远远谈不上交情。后来天子西征,他与曹操都在天子麾下作战,却没有见过面。此刻两军对垒,曹操作战不利,写信套近乎也没什么用。
出于礼貌,韩遂回了一封书信,劝曹操认清形势,退出武都,以免刀兵相见。
曹操很快就回了一封信,表示大汉虽衰,皇长子犹在成都,益州虽然势单力孤,却不能坐视神州陆沉,一定会全力以赴,尽汉臣本色。他又劝韩遂共同扶持皇长子,存续大汉。曹操最后表示,出征之前,他请示过皇长子,只要韩遂愿意扶持汉室,可以让韩遂主政凉州,与益州成犄角之势,共抗孙策。将来中兴大汉,富贵必不下窦融。
对曹操的诱惑,韩遂不以为然,连信都没回。他就算再糊涂,也不至于相信大汉还有中兴的机会。天下归吴,他只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富贵,不想跟着曹操为什么大汉挣扎。当年他去洛阳上计时就知道大汉必亡,否则他也不会接受李文侯、北宫伯玉等人的邀请,起兵反叛。
况且他的女儿、女婿都是吴臣,他至少向什么皇长子效忠吗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虽然没有回信,但曹操却又给他写了一封信,而且这封信被马腾的斥候截获了。在这封信里,曹操信誓旦旦的说,就按你说的办,击败马腾之后,我就回益州,凉州就拜托文约了。
马腾大惊失色,立刻派人质问韩遂:你究竟和曹操约定了什么
韩遂开始没当回事,拿出曹操给他的前两封信,并表示自己只回了一封信,没有和曹操做任何约定。可是他很快就发现这几封信中有多种解释,而他根本无法让马腾相信他的解释。
韩遂进退两难。他和马腾之间的联盟本来就不甚坚固,现在更是百口难辩。他很想抽身而走,以示自己对武都没有野心,但他偏偏又不能走。一是武都地理重要,一旦落入曹操之手,对他非常不利;二是一旦马腾怀疑他,他在凉州就孤立了,必然要面对马腾、牛辅和鲁肃的夹击。
万般无奈之下,韩遂提出一个解决之道:亲自进攻曹操,将曹操赶出武都,以证清白。
马腾很勉强的答应了,退守上禄,由韩遂率部赶往下辩,进攻曹操。他自己则为韩遂筹集粮草,随时准备接应。在与羌氐商量筹措粮食的过程中,马腾得知韩遂与各部落的头领交往甚密,还送了厚视礼,笼络人心,很是恼怒。
韩遂这是想挖他的墙角啊。
得知韩遂独自来战,曹操抚掌大笑。他和法正定计,一面安排曹休、曹真率骑兵绕道韩遂身后,一面召集吴懿,准备伏击韩遂,然后变本加厉,又用一计,出城与韩遂见面。
就在两军阵前,曹操邀韩遂叙旧,纵论天下大势。
故人重逢,在阵前叙话,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是一件风雅之事。韩遂骨子里还是一个名士,也没太当一回事,与曹操扯了半天淡。可是这消息传到马腾的耳朵里,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马腾断定,韩遂和曹操有勾结,此人不可信。
马腾、韩遂都是凉州军阀,但他们的情况又有不同。
马腾是普通百姓,依靠羌人的支持,积累军功起家。他和羌人部落是平等的关系,相互之间既有合作,又有争斗,大家都不抱太高的希望。
韩遂则不同,他是凉州名士,一向得汉羌信服,羌人造反时,担心号召力不够,硬是将他推出来做领袖,听他号令,对韩遂寄以厚望。包括马腾在内,唯韩遂马首是瞻。
可是谁也没想到,韩遂最后背叛了李文侯、北宫伯玉,将他们全杀了,吞并了他们的人马。
从那时起,马腾就对韩遂心存提防,不敢全心全意的相信他。合作也好,结盟也罢,该有的警惕一点也不少。
现在又发生了这样的事,马腾的最后一丝信任也没有了。他下令断绝了对韩遂的粮草供应,并要求韩遂立即撤出武都。与此同时,他派人向鲁肃求援,请鲁肃出兵接应,以免曹操攻占武都。
马腾不相信韩遂,韩遂同样不相信马腾。得知马腾派人向鲁肃求援,韩遂乱了阵脚。他担心自己无法安全撤出武都,即使能撤出,届时也无法面对鲁肃的进攻。情急之下,韩遂出了个昏招,打算强攻下辩,击败曹操,再作打算。
此举正中曹操下怀。曹操据城而守,为了拖住韩遂,不惜放弃了外城,诱韩遂攻入城中,进行巷战。
就在韩遂以为可以拿下下辩,生擒曹操的时候,吴懿完成了对韩遂的包抄。内外夹击,韩遂大败,仓皇撤退,又在半路上遭遇曹休、曹真的突袭,全军覆没。
曹真率领虎骑强突韩遂中军,又狂追数十里,亲手斩下了韩遂的首级。
溃兵逃回上禄,马腾大心失色,这才知道自己上了曹操的当,却后悔已迟。无奈之下,马腾退守武都道,再次派人向鲁肃求援。此时此刻,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中了计,在韩遂遭受伏击的时候按兵不动,反而告了韩遂一状,说韩遂与曹操有勾结,只是被他识破,不得不与曹操一战。
证据倒是现成的,有人证,有物证。
曹操全歼韩遂军,斩杀、俘虏近万人,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军械,实力大增,士气更是高涨。
正当很多人意气风发,希望再接再励,击杀马腾,全取武都的时候,法正却建议曹操缓一缓,抓紧时间进驻上禄,并增修城池,做长期对峙的打算。
曹操接受了法正的建议,任命严颜为武都太守,命吴懿率部撤回阳平关,自己撤回白水关休整。
——
韩遂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关中,鲁肃很惊讶,怀疑自己收到的情报有误。
韩遂去增援马腾,与曹操作战,为什么韩遂战死了,马腾却安全无恙
对马腾的解释,鲁肃自然不信。韩遂真要和曹操有勾结,何至于兵败身死。听起来,倒像是马腾在里面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贾诩却一点也不意外。他对鲁肃说,韩遂、马腾虽然是盟友,但他们之间的信任基础很薄弱。韩遂城府太深,又反复无常,马腾既怕他,又不也相信他。曹操为人狡诈,肯定利用了这一点,离间了他们,并将韩遂逼得进退两难,不得不硬着头皮进攻。
但韩遂全军覆没的结果还是让贾诩很被动。他原本以为,韩遂、马腾就算无法战胜曹操,至少也能相持一段时间,挡住曹操的进攻。现在曹操在武都站稳了脚跟,马腾又被打怕了,仅凭他自己的力量无法夺回武都,只得向鲁肃求援。
作为安西大都督,鲁肃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可是要他现在就出兵武都,驱逐曹操,也不太现实。
关中的形势还没有安定,隐患还没有消除,新政推行正是关键时刻,鲁肃若是率领主力离开关中,关中很可能会生乱,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况且马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认清形势,一点上书请罪的意思都没有。
贾诩和鲁肃商议,韩遂阵亡这件事影响太大,非安西都督府能够独自处理,只能上书朝廷,请陛下定夺,安西大都督府如今能做的只是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
为此,贾诩提了两个建议:一是派杜畿进驻金城,接管韩遂阵亡后留下的权力空白;一是派毌丘兴进驻上邽,堵住曹操北上之路,并集结人马,做好作战的准备。
鲁肃接受了贾诩的建议,同时集结人马,进驻陈仓,摆出入散关的阵势,迫使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军报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建业。
第2426章 种海田
连云港。
风和日丽,碧波万顷。蓝天白云之下,蔚蓝的海水如一块巨大的翡翠,令人心醉。
十几艘双体楼船分散在海面上,落了帆,下了锚,雪白的浪花轻轻拍打着船腹,发出哗哗的轻响,像是母亲口中轻吟的摇篮曲。
孙策一身春衫,坐在躺椅上,神情慵懒,似睡非睡。
刚入宫不久的大桥陪在一旁,翘起白玉一般的手指,将瓜子送到嘴边,用洁白如贝的牙齿轻轻咬着瓜子壳,手指轻捻,将瓜子仁摆在白玉盘中,瓜子壳则丢进一旁的桶中。
脚步轻声,小桥蹑手蹑脚的走了上来,看看半睡的孙策,又看看姊姊,缩了缩脖子,伸手从玉盘中取了几粒瓜子仁放进嘴里,无声而笑。
“香,真香。”
大姊白了她一眼,也笑了。
孙策动了一下,睁开眼睛,看着小桥,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尖。“又偷嘴。”
“才没有。”小桥委屈地叫着,拈起一粒递到孙策嘴边,嫣然一笑。“臣妾是帮陛下尝尝味儿。”
“有劳你了。”
“愿为陛下效劳。”小桥靠在孙策身边。“陛下,这是要一路往幽州去吗”
“是啊,喜欢吗”
“喜欢,只要和陛下在一起,臣妾都喜欢。”小桥托着腮,眼神闪烁如星。“横绝四海,遨游天下,听着就开心。陛下,如果到了幽州,继续向北,一直向北,是不是就能绕大地一圈,最后又回到南海”
“按理说应该如此,实际上却有些困难。”
“什么困难”
孙策笑而不语,小桥本想追问,见他这副神情,知道他在考校自己,便眨着眼睛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她拍手笑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越往北越冷,北海全是冰,无法行船。”
“那该怎么办呢”
“向东。”小桥犹豫了一会,又道:“可若是向东,以后岂不是在西域之西听说西域到处都是戈壁、沙漠,可不能行船。这怎么可能办”
孙策忍不住笑了起来。小桥的反应是快,只是耐心有限,让她埋头读书是不太容易的事。他眨眨眼睛。“问你姊姊,看她知道不。”
“姊姊,姊姊,你快说。”
大桥白了小桥一眼,将手里的瓜子仁放在她手中。“西域图经上不是早就写了么,笔直的航线是没有的,却可以绕行。这大地之上,海多陆少,走海路,总比走陆路可方便。”
“我知道,我知道,海多陆少,种海田最有前钱途。”小桥说着,捏起指尖,比了一个钱的手势,嘻嘻笑道:“所以如今最有钱的都是海商,尤其是种海田的甄家。陛下,陛下,将来臣妾生了孩子,你能不能封他一片大海”
孙策忍俊不禁,故意瞥了一眼小桥的肚子。小桥自知失言,羞得抬不起头来,抱着孙策的手臂,将脸埋在他的臂弯里。过了片刻,又轻声说道:“会有的。臣妾一定会为陛下生一群孩子,就像海里的鱼一样。”
孙策没有说什么,轻轻拍拍小桥的背。登基之后,他很快就开始了第一次出巡,乘船出海,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巡视幽州、冀州,就要让天下人知道他对大海的重视并非嘴上说说。开拓、征服都要有利可图,否则难以持久,所以他又命甄氏、麋氏随行,第一站便是连云港。
经过几年发展,连云港不仅是重要的商业港口,更是海洋渔业的重要基地,每天都有大量的渔船入港,卸下大量的海鲜,经过初步加工之后,运往中原,最远的地方一直到关中。比起运粮食,输送腌制的海产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一船海产品抵得上几船粮食。
海洋渔业已经成了粮食生产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对缺少人口的原司隶及兖州来说。源源不断的海产品养活了大量的人口,使得长安、洛阳的恢复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更让东海成了一个新兴的加工基地。
种海田,成了发家致富的代名词。谈论与大海相关的事,也成了无数人的日常。
“多生点,越多越好。”孙策轻声笑道。他现在不愁人口多,只嫌人口少。有了足够的人口,才有向海外殖民的可能。虽说因为他的到来,乱世提前了几十年结束,但眼下的人口还是不够,比起巅峰时刻的六千万差了不少。
为了鼓励生育,他正在酝酿一项政策:将征收算赋的年龄提高到十八岁,取消十八岁以下百姓的口钱。
算赋、口钱就是人头税。算赋针对是的成年人,一年一百二十钱。口钱针对的是未成年人,一年二十三钱。一人一年二十三钱,看似数量不多,可是对普通百姓来说,这个负担却不轻。五口之家,如果只是种地,一年收入可支配收入也就是两三千,如果有两三个孩子,五六十钱的口钱也是不小的负担。在一些经济状况不好的地区,曾有因不愿交纳口钱而杀子的情况。
孙策发展工商业,不差这点钱了,他想取消这个税,促进人口提升。但具体执行起来却不能简单的决定,免掉一项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不仅要对人口有准确的把握,还要充分估计到人口的增长速度和可能增加的粮食消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