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百代只负责宣传、发行,以及必要的市场调研工作,不参与任何专辑制作和版权运营。

    专辑制作方面,则交给了包括d,以及百代原有的子厂牌在内,大大小小上百家制作厂牌来完成。

    在这超过一百家的厂牌当中,全资控股的只有不到三十。

    不过若是计算控股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数量却高达八十五个,这对来说,已经是太足够了。

    这些厂牌,将根据自己原本所擅长的方向,依照音乐类型、语种、地区来划分,互相之间重叠的部分虽然不至于完全没有,但却是极少。

    比如说,d唱片就只负责“商业属性较强的英语摇滚乐”。

    而同样是摇滚乐,非英语摇滚,比如说是西班牙语,汉语等等,或者是商业属性偏低的独立摇滚、实验摇滚,以及极端摇滚乐,则会分给其它的厂牌来制作。

    若是更细致一些的划分,比如在流行乐这个领域,甚至还会加上地区的区别。

    比如说同样是拉丁音乐,北美和南美拉丁乐的市场口味或许还不会有太大的不同,但在美洲和欧洲之间,主流歌迷的审美和喜好却是有着极大的差异。

    将制作专辑、包装歌手,乃至于策划巡演的工作分摊到上百家不同类型的厂牌当中,每一个厂牌只负责一个领域,无疑可以极大的增强这些厂牌在特定类型当中的专业程度。

    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度的专业性,也就意味着可以在目标歌迷群体当中,快速建立起不错的口碑,从而将厂牌的品牌价值发挥到极致。

    事实上,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所提出的“精准营销”的概念,将宣传资源集中在“最优质的”潜在消费群体当中,减少浪费的同时,提高宣传的效率。

    只不过,和后世的“精准营销”相比起来,所采用的这套模式,更多的是建立起品牌口碑,然后让消费者自己找上门来,而非主动去“推销自己”。

    当然,推销自身也是要做的,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

    在旗下大大小小上百家制作厂牌,在特定领域的口碑打出去之前,过度的宣传和推销并不会起到太好的效果。

    除了发行和制作之外,包括百代在内,各个厂牌的版权库同样也拆分了出来,由全资控股的负责打理和运营。

    相应地,这家子公司,也接手了百代、d唱片等厂牌三分之二以上的版权运营部门的人手,而非从头到尾新建起一套版权运营体系。

    制作、宣发、版权运营,可以说是整个唱片业最具价值的三大产业,同时也是绝对的核心业务。

    在对百代唱片的产业进行调整和重组的时候,乐队事实上已经为现在这一阶段的动作打好了基础。

    不过,要完成全部的动作,仍然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好在卢西恩-格兰奇的运作经验非常的丰富,再加上惠特尼等人的辅助,有极大的把握,在不会对的日常运营造成太大困扰的前提下,完成这一系列的调整。

    在适当关注了一段时间,确认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之后,罗杰几人就收回了注意力,重新回到录音室里。

    当然了,手底下有一家资产上百亿美元的大型公司,又是刚刚对唱片业的龙头,环球音乐集团发表过“战争宣言”,想要彻底不管事,完全专注于《血腥统治》的制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就在成立,开始对包括百代在内,各个子公司手中的音乐版权归属进行转移和调整的时候,就立刻有人找上门来。

    为了表示尊重,在卢西恩-格兰奇的提议之下,罗杰亲自接见了这位来自纽约的银行高管。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戴维-亚当斯,来自花旗银行。”

    卢西恩-格兰奇对罗杰介绍了一下来人的身份。

    当然,这只是场面上的客套,戴维-亚当斯真正的资料,早在两人会面之前,就以报告的形式送到了罗杰的手中。

    在戴维-亚当斯的全部资料当中,引起罗杰注意的有两处地方。

    第一,戴维-亚当斯是花旗银行负责贷款部门的一位高层,这一次前来,是为了百代唱片的债务问题。

    第二,对方姓氏中的“亚当斯”,正是北美最著名的,在政界影响力巨大,同时和劳伦斯家族一同创立了波士顿财团的那个亚当斯家族。

    这个家族的名字,还要排在罗斯福、肯尼迪,以及布什家族之上,是名副其实的北美第一政|治家族。

    或许这些年来,亚当斯家族表现得比较“低调”,但单看这个家族出过两任总统,以及一位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国父”,就可以知道这个家族在政界有多么可怕的影响力。

    花旗银行派来一位亚当斯家族的人来与接触,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对这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贷款有多么的重视。

    毕竟这笔贷款,仅仅只是本金部分,就高达78亿美元。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归还掉了一部分,但剩下的部分,算上利息,也要超过六十亿美元。

    哪怕是对于花旗银行这样的大银行来说,几十亿美元,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忽视的。

    由于之前就有过试探性的接触,罗杰很清楚戴维-亚当斯此次前来的目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因为百代唱片的版权库当中,一百多万首歌的版权要转入的名下。

    花旗银行担心,这种资产转移的行为,可能会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比如说在转移完资产之后,利用一系列操作,让百代宣布破产,从而合法的赖掉这笔债务。

    虽然说想要完成这些操作,难度非常得高,比如说如何让法院确认这种资产转移的行为与债权人的利益无关,就是一个巨大的难点。

    但至少在理论上,存在这样的操作可行性。

    若是将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缩小到百万美元级别,甚至可以在过去三年内破产的公司当中,找出类似“故意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的先例来。

    这就不得不让花旗银行感到担心了。

    要知道,花旗银行可是一家股份制银行,必须要对众多股东的财务报表负责。

    要是因为百代,或者的缘故,导致出现一笔几十亿美元的坏账,至少也需要一位足够分量的高管下台,才能背得起这个黑锅。

    “亚当斯先生,我想你们可能弄错了一件事。”

    罗杰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开口道:“这是旗下子公司之间正常的商业交易行为,获得这批股权,并非是免费,而是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资金由注资解决。”

    “市场价格”

    戴维-亚当斯立刻捕捉到了罗杰话语中的关键。

    这和花旗银行此前得到的消息不同,戴维-亚当斯立即追问:“具体的价格可以透露吗事关超过六十亿美元的贷款,我认为贵方有义务向债权人做出必要的解释。”

    “当然没问题。”

    罗杰笑了笑,开口说出一个数字:“125万首歌曲版权的买断交易,会为此付出25亿美元,这个价格高于北美唱片业协会(riaa)给出的237亿美元估值。”

    顿了顿,罗杰补充道:“我想,这个价格足以对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债权方有所交代。另外,您不必担心某些问题,事实上,如果花旗银行同意在费用方面做出让步,我们可以立刻结清所有的贷款。”




第645章
    之所以采取先注资、而后以市场价格“购买”版权的方式来完成旗下子公司之间的产业调整,这是一家集团公司出于“流程正规化”的必然要求。

    事实,不仅仅只是版权库的部分,包括原先属于百代的子厂牌,以及各个子公司之间制作部门的拆分和整合,全部是以“市场价格交易”的方式来完成的调整。

    虽然会因此产生少量的税务以及其它方面的成本,但却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乐队为这场“改革”所投入的资金,大多也都会用于支付包括税务和人力成本在内的各项费用。

    其中,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购买百代唱片的版权库,总计花费了25亿美元。

    在罗杰的前世,2011年,索尼-贝斯塔曼唱片购买百代的版权部门,花费的资金是22亿美元,如果考虑到美元贬值的因素在内,实际就相当于现在的20亿美元出头。

    至于百代版权库的规模,在这几年里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北美唱片业协会(riaa)在对百代的版权库进行评估之后,给出了237亿美元的估值。

    相比于125万首歌曲的版权,哪怕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不怎么值钱的歌,这个估值也明显偏低了。

    平均一首歌不到两千美元,这个数字,哪怕是以最为宽松的标准来算,也明显低于唱片业内的普遍水准。

    要知道,这可是版权的所有权,而非使用授权!

    不过,这正是想要的结果。

    虽然都是旗下子公司之间左手倒右手的交易,但只要产生了收入,就会产生税收。

    交易的数额越大,这笔税也就越高。

    因此,在评估版权库价值的时候,卢西恩-格兰奇才会提出让riaa来进行估值。

    在全北美所有可以让法院认可的音乐版权评估机构当中,通常情况下,riaa做出的价值评估是最低的。

    哪怕只是省下一百万美元的税款,也是好的。

    反正只是左手倒右手,而不是真正要卖掉这些版权。

    出于流程正规化的考虑,版权库价值评估是必要的手续之一,至于这批版权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反而不那么重要。

    在戴维-亚当斯代表花旗银行找门来的时候,无论是卢西恩-格兰奇,还是罗杰,都十分庆幸,没有在针对旗下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时候,为了节约税务成本而直接转移资产。

    否则,单单只是百代唱片最大的债权方,花旗银行,就有足够的理由将和百代唱片一起告法庭。

    一旦诉讼成立,那可就不是几百万美元的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正规的交易行为”

    戴维-亚当斯楞了一下,却是没有怀疑罗杰的话,毕竟这种事情要验证起来非常的容易。

    更何况,花旗银行完全有权利以债权人的身份,要求发起对这笔交易的审核。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罗杰和都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撒谎。

    一个一戳就破的谎言毫无意义。

    几秒钟之内,戴维-亚当斯就在脑海中将这一切梳理清楚,立刻道:“我方会安排相关人员对这笔交易进行必要的审核,事关超过六十亿美元的贷款,希望贵方能够理解并配合。”

    虽然很多人都喜欢把“欠钱的才是大爷”这句话挂在嘴边,但在商业当中,却又是另一回事。

    除非一家公司已经做好了破产的准备,否则必然会受到债权人的约束和限制。

    有些时候,这种约束和限制,还会影响到一家公司的正常运营。

    尤其是,当这个债权人的名字,叫做“花旗银行”的时候。

    这家长期位列全球各大银行前五的金融业超级巨头,背后同样站着一个站在整个北美巅峰的财团,其影响力绝对不仅仅只局限于华尔街,而是将触手深入到各行各业,乃至于华盛顿那座白色的房子里。

    尤其是在次贷危机正在蔓延的现在,尽管花旗银行也遭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手中仍然掌握着巨额的现金流。

    在现在这个年头,白房子里的那帮人,可都指望着有人拿出大笔现金出来救市呢。

    这种情况下,若是花旗银行提出一些“小小的请求”,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满足。

    罗杰绝对不想在这个时候,和花旗银行起什么冲突。

    略微思考了一下戴维-亚当斯的要求,立刻点头道:“只要流程方面没有问题,会尽可能配合花旗银行方面的审核工作。”

    “我回去之后会向总部说明情况,一周之内就会有正式的公函发出。”

    戴维-亚当斯此次前来洛杉矶的最大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会刻意去为难罗杰。

    事实,这些金融业巨头,或许影响力极大,在需要的时候,也足够脸厚心黑,甚至是心狠手辣。

    但在更多的时候里,若是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他们反而会更加愿意保持一个比较和善、好说话的形象。

    这更加有助于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

    顿了顿,戴维-亚当斯脸带着一丝充满善意的微笑,问道:“您刚才说,希望就提前结清贷款一事,与我方进行协商”

    戴维-亚当斯将罗杰的话换了一个说法,虽然大致的意思没变,但却是将罗杰和百代唱片摆在了“需求迫切”的立场。

    卢西恩-格兰奇听出了戴维-亚当斯话里的意味,眉毛挑了挑,正要对罗杰进行一番暗示,却听到罗杰开口了。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罗杰看去似乎直接跳进了戴维-亚当斯的语言陷阱里,不过下一秒,罗杰就强调道:“前提是花旗银行有比较强烈的意愿。”

    稍稍停顿了片刻,罗杰朗声道:“目前百代唱片手中有一笔资金,原本我们的计划,是利用这笔资金拓展渠道方面的优势,比如说开辟太平洋对岸的市场。但考虑到百代和花旗银行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花旗银行的资金紧张,我们也愿意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前结清贷款。”

    这番话多半是胡扯,其实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要尽快摆脱花旗银行的债务。

    按照不成文的规则,在债权方担心造成坏账的情况下,提前结清贷款,是要在利息,甚至于本金方面进行一定减免的。

    以和百代唱片现在的情况,本金肯定是不用去想,花旗银行不可能同意。

    但如果只是减免一部分利息,花旗银行却是有很大的可能会点头。

    这可是至少数亿美元的差别。

    哪怕从资金回报率的角度来看,这笔交易也不能算是亏本。

    更重要的是,摆脱了花旗银行这个债权方的限制,在于环球音乐的“战争”中,就有了更多的运作空间。
1...4004014024034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