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浪流浪就好
由于重新修筑加固汝水堤防,今年一进六月便是瓢泼大雨不停,汝水河水暴涨但也没有危及整个堤防的事情生,到了七月虽有三四场大雨但都不能持久,今年蔡州的水患算是平平稳稳的渡过了。虽然今年雨水比较多,但相应的这天气也没有往年那么酷热,没有水患的威胁蔡州大小事务运转如同以往一般正常,王景范坐镇通判厅,所呈送的公文行函每天不过一个时辰便已批复完毕的,闲暇之时倒是与韩慕雪相处的时间更多些。
“夫君明年便可回京,总归是要在馆阁之中待上一阵时日的,多了解一番朝中内情也是好的……”韩慕雪将棋盘上散落的棋子收拢放入盒中说道。
王景范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除了教授几个弟子经义文章之外,空闲的时间便自己与自己对弈,每次也不堕落子,少则三四枚,多则二三十步,如此一来要是想下完一盘棋怎么也要十天半个月之久。这种自己充当对手对弈棋局韩慕雪也曾试过,说不上什么感觉来,只是觉得对自己的棋艺不会有多大的长进,不过想到夫君棋力精深,多半是不同境界的人自有不同的感受——王景范很少与外人对弈,岳丈韩缜也是颇好此道,只是每次与自己女婿对弈的结局都是小负一二子,时间一长也便知道自己与女婿的棋力差的还远,便索然无味不愿再绑着王景范对弈了。
王景范略显歉意的说道:“为夫不愿卷入那无畏的政争之中,只求能够在地方为官一任造福百姓,只是远离了那繁华的京师开封,倒是让夫人跟着为夫一起受苦了……”
“夫君都不在意这些,妾身还有什么苦处可言?夫君所为自有夫君的道理,不必顾念妾身的……”韩慕雪将自己的小手手放在王景范的手掌中。
“夫人所言也是不错,为夫此刻不愿意回京师以馆阁之职向上晋升也是有为夫自己的考量,为夫要做的事情岂是热衷区区馆阁清贵?大宋立国近百年来中状元升官最者莫过于吕文穆公,除去丁忧之外,不过六年的时间便以拜为参知政事,莫说状元中升官最,怕是大宋立国以来都没有比他更快了吧?”王景范笑着说道:“吕文穆公升迁如此之,为夫自问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不过为夫做不了吕文穆公,难道还不能与太简公试论高下么?”
大宋立国近百年来开科取士数十次,加之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能够在这科举之路上问鼎进士第一人的自然是不同凡响。除了一些如杨寘、张唐卿、孙暨、梁固这几个倒霉蛋中状元后还未展现自己的才华便早逝之外,其余绝大多数的状元只要不明显触犯皇帝,基本上都是官场上升迁的宠儿——官场上真正算得上能够有自己位子的必须要达到四品shi制以上,这个门槛绝大多数状元都能够在十五年之内完成,剩下来的便是看机遇去搏一把执政。
王景范所说的吕文穆公便是吕门g正,此君在官场上实属妖孽一级的人物,状元及第之后六年时间直接跨过四品升至翰林学士(正三品),这中间还回乡为父亲守丧,当然很快便被起复,但是这样的升迁度也是乎常人想象的。至于太简公则是与吕门g正同时代的又一传奇人物苏易简,其升迁度也是几乎与吕门g正不相上下,他也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升迁至翰林学士,中间还受过一次降职处分。苏易简胜在中状元时不过二十二岁,而吕门g正已是三十一岁,只是吕门g正最终笑到了最后——苏易简去世时不过才三十九岁,而且在升至翰林学士之后更没有吕门g正那般只三个月便拜参知政事,后来更是三度拜相独掌大权长达九年。
馆阁之职除了清贵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能够经常接触到皇帝,更是大宋帝国日后高级官员的储备之所。王景范与韩氏联姻要背景有背景,自身财力也足以使其在京师过上优裕的生活之外还可以经营自己的官场网络。自太祖太宗皇帝立下这与士大夫共治的国策之后,馆阁乃是官员升迁的快通道,无论是吕门g正还是苏易简,他们都是在馆职中升迁的时候最快,如苏易简连续七年主持贡举,恐怕这个记录是没人能够打破了。
“吕文穆公与苏太简公都是一时瑜亮难分轩轾,夫君与他们不同,最重百姓实效,这是没法比的……”韩慕雪轻轻的笑着说道。
王景范笑着回应道:“为夫此乃厚积薄之策,不为地方父母官,更何谈执掌一国大政?骤然升迁太,一来根基不稳手中无人可用,二来平白遭忌为人所侧目。一个六品知州朝中不会有人太过反对,若是一个六品七寺少卿,且年岁又不过二十,怕若是兰台乌台的老爷们不上一本进人太,连他们自己都很难坐的安稳吧?!”
王景范在信中最终说服岳丈韩缜,也是点明了任何人在清醒下都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王景范实在是太年轻了!若是在馆阁中被雪藏起来倒还好说,若是偶1u锋芒为皇帝所看重,想要升迁不说大臣们不乐意,就算皇帝自己心中多少也存了些别扭。与其在馆阁中碍眼,不若到地方为父母官,踏踏实实的干出一番政绩来,等他日回到京中再从升官,朝中的大佬也就看得顺眼一些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苏易简或是王拱辰那样还不到三十便成为翰林学士的人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执政与皇帝议事的重要场所。





帝国 第六十一章 暗箭难防
第六十一章暗箭难防
第六十一章暗箭难防
天气转凉之时,治理鸿河水的工程必预先的设想要早半个月便开始动作起来,虽然最终没有从转运使大人那里争取到河清兵这样的专业治水工程兵种,不过却借来了原属郾城的两千三百多壮城兵。壮城兵虽然论专业xing不如河清兵,但是其重要功能除了修筑城池之外便是治理河道,两千多壮城兵挥的作用亦是非常惊人。
这一次蔡州投入治水的人数总共过了三万两千多人,其中大约三万左右投入到治理鸿河水的工程当中,还有两千多人是负责在上蔡和西平这两个临汝水的县继续准备淤灌——这两个县的淤灌工程其实原本并不在今年的水利工程范围之内,但是今年汝水沿岸大规模放淤所产生的淤田暂且不说,最重要的便是让一些县份原本非常贫瘠的土地变得异常fei沃。
正是因为如此,两县的一些乡里上千户联合起来上书州衙,希望今年能够继续在这两个县放淤,淤深一尺,按照田亩数向州衙缴纳费用以助兴修——百姓也和商人一般都是趋利的,整个淤灌过程费时费力,但淤田的效果也与之成正比,一旦百姓和地主在其中尝到了甜头,不用你去催促他们自然会做出利于自己的决定。
王景范对于治下百姓主动要求淤田毫无疑问是十分欢迎的,由此而来的便是鸿河水的治理工程推进的更为得利——有汝水淤灌得利在前,即便一些官吏已经从治水方案中看出鸿河水的治理肯定不会有汝水那样油水多,但计划中一次淤灌八百顷到一千顷的土地,还是非常可观的。最重要的便是王景范已经征得了孙瑜的同意,将淤灌田地中的六分之一拿出来奖励在治河工程中表现得利的吏员——大宋的各种规章中并没有为吏员准备像官员那样的“职田”,而王景范在汝水的治理收益中已经开了个口子,这次鸿河水治理方案拿出来之后便先将这部分奖励拿出来刺ji一下底下办事的吏员。
十月天气已经转凉,鸿河水治理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全面展开之际,王景范突然接到朝廷的行函——命他立刻回京释褐差遣。新科进士授官差遣一定时期间,朝廷要让进士们代还,召对,这个期间虽说没有明确规定,但基本上都是要满一任三年的。进士们的等级越高这个期间便是越有保障,状元都是在下一届闱之时由皇帝亲自召对,而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召对的时间大体就是一任,第四等同学究出身、同出身授官就未必会这么“准时”了。
正因为如此,提前一年回京迈过通判这个正七品官阶,王景范已是十分满足,至于馆阁之职以他年龄在他看来待着也未必能够有好的晋升前景,还不如在地方打熬资历。只是随着诏令的下达,王景范确实是被“震”了一下,而这样重要的消息岳父那边居然半点消息都没有提前透1u出来,这实在是诡异的很。
“这是好事,见复年少有为,陛下自然是看在眼中,如此招见复回京召对,必是予以馆阁之职……”孙瑜笑着说道。
王景范却是摇摇头:“偏偏在这个当口招在下回京,想来除了陛下下诏之外,一个七品通判还不值得政事堂诸公惦念,只是这未免有些与常规不和……”
孙瑜说道:“是不合常例,不过见复在蔡州任职虽短但政绩却是少有人能够达到,更何论蔡州、常州同是兴修水利,常州落了个劳民伤财的结果,而蔡州却如此欣欣向荣,这些别人都是看在眼中的……”
田亩的增加就意味着户口的增加,这也是官员考课的一项重要内容。王景范在汝水治理工程中淤田近两千顷,都是不适耕种的咸卤之地,在经过淤灌之后变成膏腴之田,除了可以中原本的麦豆之外,有些淤田更可种植水稻。仅此一项便可增户三千有余,并且每年仅这些田地税收便可增加近两万贯的收入,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治理汝水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毕竟防治水患是治水第一要务,不过为了政绩要求和今后治水的可持续xing,王景范选择在治水的时候加大投入,淤灌、堤防共同建设——事实上做为纵向穿越蔡州汇入淮水的汝水淤灌潜力巨大,按照卢绍冉的推测汝水及其支流若是淤灌所产生的淤田至少可以达到上万顷田地的规模。
当然若是想要达到卢绍冉要求的规模,蔡州必须要征调十四五万以上的役夫才可能完成这项工程,而且这还不算加固修缮堤防。王景范自然不可能满足卢绍冉的要求,而卢绍冉也知道除非朝廷直接出手干预,否则想要一步到位治理好汝水无异于痴人说梦。出于现实的考量才会将治理汝水的工程分成几个部分,而这第一部分要便是加固修缮堤防,尽可能多的淤灌咸卤之地变成良田,以此为资本逐步推进——治水工程越是向后推进,淤灌的成本自然也就越高。
王景范原本打算在两年之内彻底解决蔡州的水患问题,而汝水第一期的工程所产生的淤田所获颇丰,这治理鸿河水自然是谋求一步到位,其余汝水淤灌的潜力就要等后面的人慢慢来了。只是眼下鸿河水治理工程已经全面铺开,王景范面对眼前的这份朝廷行函真是五味杂陈——他倒不是舍不得这份政绩,有治理汝水的政绩在那里摆着,再加上他也不可能骤然被常规升迁,自己眼下积累的政绩已是够用,他怕的是自己此时离开蔡州,孙瑜的身体又不是很好镇不住下面的油滑官吏,这蔡州的治水工程随着他的离开也就烟消云散了。
“景范在蔡州治水多仰仗大人鼎力支持,否则也不会这么顺妥,只是这鸿河水治理已是铺展开来,景范在蔡州则下面的小吏断然不敢欺瞒,怕就怕景范离开之后,治河官吏人心浮动,最终成了劳民伤财之举,则景范寝食难安……”王景范对孙瑜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孙瑜也是自家明白自家事,他在这蔡州只是一尊被供奉起来的泥菩萨,所谓牧一州对他而言也就仅限于这汝阳城,甚至连城墙外他都无法顾及周全。这份行函偏偏此时来到,如同王景范的担心一般,孙瑜也知晓治水能够如此顺利还是多亏有这个辣手通判在镇住场面,他人一走怕是底下的各县官吏又要1u出本xing了……
“无妨!见复只管回京应诏,蔡州这里有老夫照看,想来是不会有什么大碍的……”虽然知晓王景范所说的恐怕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但孙瑜知道这一切都只能是听天由命,王景范必须要回京应诏,而自己也不能挡人官路。
王景范肃容说道:“大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景范以为若蔡州不想重蹈常州治水覆辙,则必须当断则断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再有一月天气转寒,这治水功成与否全在这一月当中,宁可舍弃淤灌之利也当先保住修缮堤防要害,卢绍冉精通治水大人当予以重用,若有官吏不从弄虚作假者,必须严惩不怠……”
对于治水这个沉重的话题,王景范也不愿与孙瑜激ao谈太深,毕竟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蔡州了。虽然说是让自己尽快回京,但是大宋朝的官有一点比较好的便是这无论卸任还是赴任,行程上并无什么紧要规矩。如王景范这般离任官员,只要接班的官员未到他便可以晚一些离任,不过类似于他这般情况,显然这蔡州通判一职可能要悬空一段时间了,甚至这个位子也许是明年闱之后新科进士高第的官位。
当然王景范也不过是拖上了五六天,除了将通判厅事务进行激ao接之外,还将在鸿河水工地上坐镇的卢绍冉寻回,两人也是激ao谈多时。对于王景范的突然离任这让卢绍冉多少有些措手不及,正因为有王景范的震慑底下的官吏才会老实的配合自己推进工程,他不敢想象若是王景范离开蔡州,那剩下来的治水工程该怎么办。
“河堤加固修缮已经大体完成,只是淤灌所开的斗门正在建造,其余开凿沟渠之类倒是不妨碍鸿河水堤防,现在剩下来的无非是淤灌的一些工程了……”卢绍冉心中虽有些迟疑,但是还是一五一十的将治水工程的进度详细说了一下。
其实卢绍冉说的这些王景范大体上都知道,他所最为关心的已经并非是淤灌的问题了,而是最为要紧的地方加固修缮,在得到卢绍冉的确认之后,他总算是放下心来——到了此时他已无法控制治水工程,唯一关心的便是河堤的问题。不过淤灌的事情王景范相信有治理汝水的先例在前,百姓和当地士绅已然为其所动,今年上蔡和西平两县乡里自己出钱请放淤就开了一个不错的好头,只是自己不在蔡州底下的官吏可以在此上又可以上下其手,除非请放淤的是本地豪族地方官吏不敢惹。
“子明兄,世事变化之快已然不在掌握之中,景范此次回京多半是不可能再回蔡州任职了,真是有愧子明。若是依照常例如景范这般进士授官回京释褐差遣,多半是要入馆阁。不过景范已与岳丈早有商议,尽可能的从馆阁之职上脱身到地方上为官,只是这事情变化还需要时机……”王景范有些歉意的说道。
任谁碰上了这样的事都没有太好的办法,不过这种事情都是好事,若是状元回京召对之后又改任地方官的话,反倒是少见。大宋科举出身的进士高第升迁之快一是中第之后立即授官,二便是快在这馆职之上,孙瑜自然不希望王景范此时离任,但对于官场中人而言能够在早期进入馆阁是难得的机会,就是卢绍冉心中也是如此想的,只是王景范自己心中过意不去而已。
“见复不必自责,此次回京召对是好事,这蔡州治水能有如此效果已是难得,唯独可惜的便是淮水的堤防尚未修缮,不过有孙大人在想必不是什么难事……”卢绍冉笑着安慰道。
王景范说道:“景范已经与孙大人商议过,眼下这淤灌之事能做多少算多少,唯独这堤防修缮万万不可轻忽,估计有孙大人余威所摄,今年还剩一个月的治水工程底下的官吏不会有什么大变,子明兄当趁此时对鸿河水堤防多多费心,而明年放淤之时则要警惕夏汛危机堤防……”
“今后若孙大人继续施以强力治水,子明兄还要多多费心,若是孙大人听凭下面官吏左右,子明兄过的不如意还请来京师不必空耗精神……这治水当先治人,孙大人毕竟是年岁大了,已无甚精力顾及此处,子明兄万万不可重蹈常州王逢源之覆辙!”王景范对卢绍冉颇为看重,这样的人不能白白折在这官场扯皮的事情上,他可不想看到卢绍冉如那王逢源一般疲累而亡。
卢绍冉笑着说道:“绍冉已记下了,若是在蔡州不如意定会去京师开封去寻见复,只是怕在下学识不足误了见复的大事……”
十月初十,知州孙瑜设宴为王景范饯行,他也终于踏上了回京的归途。看着越来越模糊的汝阳城墙,王景范心中也是颇为惆怅,就在昨天岳父的信终于送到了他的手中,中间也详述了这次意外提前代还召对的始末——京西转运使于其立上书朝廷,对王景范通判蔡州兴修水利一事大加赞扬,尤其是推行淤灌使得蔡州大受其益……
此时王景范这才明白过来,他虽然比王安石运气好些办成了事,但与王安石终究还是殊归同途——王安石被两浙转运使魏瓘所“捧杀”调离常州免其治水,而王景范同样是被其上司京西转运使于其立“捧杀”暗算。唯一不同的是王安石还有提点刑狱司的差遣继续在地方为官,而王景范则是被于其立“捧杀”到直接被皇帝召对——对于于其立极为夸张的夸赞,莫要说两府大臣重新熟悉了一遍去年那个年轻的不像话的状元郎,就是皇帝也被于其立的奏折所撩拨动了,干脆直接代还召对,看看这个年轻的状元郎是否真的有那么高的才干。
京西转运使于其立的“捧杀”对于王景范只有好处,于其立这么着急复制了一遍魏瓘对待王安石的招数,也是看中了蔡州淤田这块feirou——王景范在处理汝水淤田的事务上手段太过阴损毒辣,几乎将本地和京师的买家来个通吃。现在蔡州治理鸿河水又要产生不少淤田,此时蔡州本地豪族想了法走通转运使于其立的路子,将王景范捧杀挪个窝好不再妨碍他们贱价吞下淤田。
对于这个结果,王景范只能无言以对,官场上对付人的手段真是层出不穷,自己虽然将底下的官吏都照顾到了,但是对于当地豪族大户却是一味的镇压,也曾弄垮过几个大户,只是却没有想到这正是让自己被人挤出蔡州的因由所在。不过背景深自然有背景深的好处,这等事情若是没有韩氏家族代为在京师中运作,恐怕连自己被调离蔡州的真正原因都不知道是为什么,此时王景范却能在第一时间内知道是谁在暗算自己,而人家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能够打探的一清二楚,这是寒门所不具备的。
原本王景范以为自己对转运使于其立也是恭敬有佳,该供奉的东西也不少,只是自己太小看他的胃口和当地豪族大户将自己挤出蔡州的决心。原本韩绛是第一个察觉于其立的行为有些不对头,但看看蔡州的局面也便知晓其想要做些什么,在想到数月前王安石在常州治水失败后的处境,韩绛便已明白于其立的动机了。
不过韩绛最终还是没有干预此事,而是顺其展放任自流,毕竟这件事对于王景范而言虽是有些小小的遗憾,但助力却是很大。皇帝在看了于其立的奏折之后,自然不会忘记去年殿试《民监赋》中吹嘘自己的那个年轻少年,那是他钦点的状元郎,虽是年轻了些,但看了于其立的奏折之后,心中也想要知道当年的少年此刻见识、学识如何?皇帝便在看过于其立的表彰奏折之后,下令将王景范代还回京,他要亲自召对这个状元郎。




帝国 第六十一章 再回京师
第六十一章再回京师
第六十一章再回京师
虽同样是捧杀,王景范的政绩还是颇为耀眼的,通过治理汝水不仅一举解决威胁蔡州数个县城的汝水水患问题,更是辟地近两千顷,增加户数和财赋收入,并且还在汝阳县学的基础上扩建了一所可容纳五百人就学的新书院,并且每年可以稳定的凭借田地、房租供给近千贯的办学经费……凭借这些政绩,也确实足够让一个通判晋升,更何况这个通判还是去年非常耀眼的状元郎?
不过王景范对于此次晋升心中还是存有不少怨念的——他并非光明正大的凭借政绩被朝廷提拔,而是倒在官场把戏之下被人捧杀灰溜溜的撵出蔡州,最要紧的便是蔡州的治水工程才干了一半,这些地方土豪和转运使相互勾结为的便是淤田,可是淤田哪有这么容易得到的?一旦在夏季开河淤灌碰上汛期高峰,一个不慎便是全线崩溃的局面,这可比力抗到底最终溃坝的结果更为严重!
淤灌价值巨大,不过整个过程也是非常麻烦,这期间还需要有非常精通治水的人指导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淤灌的价值——淤灌的水若是排不出去误了农时,那便会影响到下一季作物的种植;而漫灌更不能保证所产生的淤田效果,赤淤地和hua淤地的价格相差快一贯……正因为淤灌的注意事项比较多,cao作起来麻烦,官府不愿沾百姓更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眼下蔡州这边将王景范挤出来,他怕的便是这些土豪竭泽而渔为了获取更多的淤田盲目蛮干,只要他们在放淤之时稍不注意便是一场横祸。
尽管有些无奈和担心,不过卢绍冉留在蔡州继续主持治理鸿河水工程,并且王景范也与知州孙瑜进行过协商,这样就使得卢绍冉在治水工程上有了很大的话语权,至少一个知州站在他的背后,估计下面的人就算再骄狂也要掂量三分。
王景范不可能再返回蔡州任职这已是定局,离开蔡州之时除了留下管家打理诸如住宅等后续尾之外,其他人则全部乘船走水路赶赴京师开封。从接到诏令开始到王景范携家人返回开封,这中间不过才十一二天而已,在回到京师开封之后,王景范便直接拜访岳父韩缜,而后便前往中书门下省“过堂”——铨司差注之后,一系列的勘验手续,最重要的便是“过门下”也称“过堂”,只是门下省并无这个实权,是以勘验也多流于形式,大宋有很多规矩都是承唐制,这“过堂”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无非是唐时留下了来的规矩只有象征意义了。
“那于其立虽是应了蔡州的豪族之请将你挤出蔡州,不过却也让景范省了一年的功夫,没有什么可沮丧的,这官场上投子布局哪里会因为一时得失而分出胜负?就是于其立自己也未将景范当成对手,只是希望景范离开蔡州他好上下其手而已……”
王景范携夫人韩慕雪回娘家,饭后这女眷自然是聚到后院去有自己的事情,而王景范则要被韩绛和韩缜兄弟两人耳提面命。韩绛对于其立上奏前后事情自然是了如指掌,虽是升迁好事但也怕王景范年轻气盛对此有些看不开,王景范接到中书省行函之后磨蹭了五六天才回京师,心中的小九九自然是瞒不过他的。
王景范坐在厅中听过之后沉默半晌说道:“于大人也是手下留情了,小婿倒也无甚抱怨,只是怕蔡州的土豪竭泽而渔恐惹来祸端,最终受苦的还是蔡州百姓……”
1...3839404142...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