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红妆:王爷不好追窦月姝公孙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洛晚词
她林音娘名冠京都,绝对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但夙子霖毫不留情的话语,却让她的心坠入深渊。
“侧妃本王说过这样的话吗本王怎么不记得了说起来,若不是你家主子也看上了元家那丫头,本王倒是有意将妃位许她,那样的身份才智,才配做本王的王妃!”
第六百三十一章 皇城事变
后面的话夙子霖自然是同夜阑说的。
在夙子霖眼中,音娘不过是个戏子罢了,徒有几分姿色勉强能入他的眼,若是能讨得他欢心,收来做个小妾也未尝不可,但霖王府的妃位,那是为权臣家中的嫡女准备的,岂是音娘这般一个戏子能觊觎的音娘问得话落在他耳中,也不过是笑话罢了!
口中这般说着,低眸看着怀中的女人,那女人似乎也变成了元清晚的模样,更是勾起了他的兴致。手中的力道更重,也不管夜阑还在一旁,便又开始对着音娘不安分起来。
在身上游走的那双手让音娘瞬间有些犯恶心,连夙子霖那张尚算俊俏的脸,此时都让她觉得不堪入目,音娘眼中除了慌乱之外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惧意。没有再继续先前那样主动凑上前去承欢,她躲过夙子霖凑过来的双唇,惊慌失措的起身便想向外跑,只是对于夙子霖来说,到了嘴的肉,哪里还有让她再跑了的道理
反倒是音娘的挣扎让他的兴致比先前更高,似乎看到什么有趣的猎物一般。
音娘跳舞再厉害,也不过是些花架子,想要逃开夙子霖身边,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她才挣扎起身,便被夙子霖一把扯过去压在身下。
“既是如此,王爷自便。”
夜阑皱眉看了一眼狞笑着的夙子霖便转身离开,若不是慕容卿的命令在这里,他绝对不会和这样的人为伍。
身后不断传来女子的哭喊求救和衣衫锦缎撕裂的声音传来,但夜阑的步子却没有半点的停顿。
看着远处暗黑下来的天幕,他的心底有一丝不安浮现,算算时日,这南浔的皇帝应该是已经到建城了,不知道大王子那边情况如何
京都的天气不如建城那般寒冷,尽管如今已是深冬,除了呼啸的寒风之外,至多也只是稀稀落落的飘些小雪,此时小雪将停,又开始落起雨丝来,风中夹杂着细碎的雨丝,叫站在宫墙上一直站着不动的沐良都忍不住紧了紧身上的披风。
京都的雨断断续续的下了三日,他也在这高墙之上守了三日,可是,面对着越来越寂静的京都城、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质疑的声音,他也快坚守不住了。
他染上一丝灰意的目光愣愣看着远方,那是城门的方向,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
“将军,将军”
身边传来副将的声音,沐良转身看去,只见那跟在他身边许多年的老友,此时眼中带着绝望的看着他。
“将军,宫中又有一位大人被杀害,侍卫巡逻的时候在兰芳阁的水池里发现这位大人的尸体,如今宫中乱成一团,大人还是先去兰芳阁看看吧。”
这副将声音之中都带着一丝的绝望,皇宫的守卫已算最为森严的了,如今却还是死了人,可见敌人的势力在暗中已经渗入皇宫之中,若是再不作出打算,只怕连躲在皇宫之中也无济于事了
沐良抬手,一拳狠狠的砸在冰冷的城墙之上,似乎是感受不到疼痛一般,双眼之中只有愤恨。他任由那鲜血顺着手流下来滴落在地上,抬眸最后向着城门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即决然转身向着宫内走去。
兰芳阁算不上是什么主殿,离皇城的城门也近些,不过是小半盏茶的功夫,沐良便到了地方,一进院子,便看到被人放在长凳之上的尸体。那尸体已经被人用白布盖了起来,但露在外面半截已经被池水泡到发白肿起的手臂,便能想象到此人被打捞出来的时候模样有多渗人。
“可有叫仵作过来看过了”
他沉声开口,实在没有勇气掀起那白布看一眼,生怕看到昔日朝堂之上一同议政、酒楼之中把酒言欢的同僚的凄惨死状。
而这些人会死,几乎都应该归罪于他。
皇城守卫军由他统领,如今却连皇宫大内的安全都不能保证,他有愧于这个位置,也愧对皇上对他的信任。
“回将军,已经验过了,同先前死去的三位大人一样,都是一招毙命,伤口呈现细微的倒刺状,是蛮夷人惯用的放血刀留下的伤口。”
有人上前禀明。如今敌人的动作越来越大,并且毫不避讳隐藏,明摆着是不断来挑衅的。
“凶手抓到了没有”
沐良沉声开口。
“抓到了,就在偏房之中。”
若是巡逻的守卫能出现得更早些,或许还能将这位大人的性命救下来。
偏房距离此处不过一个院子的距离,但沐良却没有移动脚步,只抬手同跟随在身边的侍卫挥了挥手:“直接杀了吧。”
杀了那人,也算是安慰死去臣子的在天之灵了。
那侍卫犹豫了一瞬,继而领命离去。
他本想说,难道不留个活口查问一二吗但瞬间又觉得自己太过愚钝。
动手的是蛮夷人,听从的是那叛变的霖王的命令,对方的据点便是霖王府,攻进京都的兵马这个没有人知道具体的数字,但站在城楼往下看看,满目驻扎的营地,一座险些被毁去的都城,都在清清楚楚的告诉所有人,敌方的兵力,并非是沐良手上那一万兵马能抵御得了的。
如今什么都清清楚楚,没有半点需要查问的东西,他们现在还能躲在皇宫之中留得一条命在,不过是上苍的怜悯罢了
“将军”
李副将站在沐良身边,似乎察觉他神情有异,想要开口安慰,却被沐良抬手打断:“不必多说,请议事院的六位大人前来兰芳阁,就说,本将军有要事需要同几位大人相商。”
语毕连李副将的面上都出现惊讶的神色,将军这是准备
心中虽有震惊和疑惑,但他也不敢耽搁,随即便应声离去传唤议事院的几位大人。
从京都起了事以后,所有在京都城居住、且在朝中有官职之人及近亲家眷,都被接进皇宫之内暂居,一是为了保障众人的安危,皇宫总比外面各家自个儿的府邸要守卫森严些;第二便是为了防止夙子霖再从朝臣身上做什么文章。
李副官的动作很是快,不一会儿便将六位大人集齐在兰芳阁的主殿之中,而皇城守卫军的统领沐良,早已等在那处。
相互见了礼后,沐良眉头紧皱的看着六人,口中有话,却是百般犹豫的没有说出口。
半响还是其中较为年老的一位老臣佝偻着身子神色凝重的同沐良缓缓开了口。
“沐大人既然将我等请来,有话直说便是,如今家国存亡之际,没有那么多的顾及了。我们几个老头子虽活不得多少年了,也无力举兵上战场,但好歹这脑袋尚算灵光,沐将军有事,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这老臣乃是当朝右丞,在朝中也是个举重若轻的人物。此人一生奉献政事,到老了身后也没留下半个子嗣,从不受人威胁,也不为自己谋私,是朝中的头号忠臣,他向来是个有声望的,说出的话,也向来叫人敬重。
此时见右丞相都开了口,沐良也不再犹犹豫豫,同殿上诸位抱了抱拳便直接开口:“今日这兰芳阁发生的事情,诸位大人该也是听说了,这已经是入宫之后死的第三位朝臣,一日一人,对方明显是在折磨我等耐心。
若是对方当真要将我们这些人杀尽了才会攻入皇宫里来,那我沐良宁愿一死来换等待皇上带兵打回来的一日时间,但很明显,对方只是在等待他们的兵马聚集而已。”
说到此,沐良已经没有勇气再继续说下去了,都是上战场厮杀过的铁血男儿,若是没有皇宫之中的千百朝城,若是没有这一整座帝京之中千万百姓,沐良也是愿意带着手下兵马冲锋陷阵,出去同那蛮夷蛮子一较高下的。
只可惜,若是连他都这般冲动的冲出去,为了一时之气而葬送了整个南浔的天下,那他就是死千万次也难恕罪。
这也是沐良迟迟不愿同宫外那些蛮夷人打起来的原因,这满城的百姓,他如何能舍弃
“据探子回来禀报,就在三个时辰前,城门外的敌军营地又扩大了三分之一,且对城中粮草的抢掠更为频繁,可见对方一直在聚集兵马,只怕不久便会攻进来,到时候整个帝都和千万百姓、还有诸位的性命,都会不保。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继续无望的等待,坐以待毙等着皇上回来救我们。”
最后的话,沐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出来的,有的决定过于重大,不然他也不会将眼前的六位重臣请来商议此事。
在座几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其中最为年轻的中书令开了口:“如今京都的形势正如将军所言,我同几位老师也是看在眼中的,将军既然这般说,可见心中是有主意了,不知道将军的意思是”
沐良的欲言又止没有逃过他的眼睛,自然也瞒不过旁的五人,带兵的是沐良,抵死守卫宫门保护他们的也是沐良,这个时候,他们自然是更乐意听一听沐良的想法。
第六百三十二章 迁离京都
“在下-身上带着皇上的命令,要守住京都城,只要这城还在一日,在下便一日守在此处!”
沐良说得愤然。
他本就是极为执着之人,更何况身负皇恩,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擅离职守,但京都城的万千百姓的性命和千百朝廷大员的性命并非儿戏,若是他守不住了,这些人该如何自处
看着眼前的六人,沐良微微俯首抱拳:“只是沐某不敢用皇上的天下做赌注,也不敢用诸位大人的性命开玩笑,如今的形势诸位也是看在眼中的,朝中各位发出的声音想必几位大人也都听到了的,若是连六位大人都赞同朝臣所言的举京迁往安陵避一避,那沐某可以派出两千精兵保护诸位安全离京。”
这是沐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如今已经有不少朝臣暗中同他提过这个意思,若非出宫的令牌在他手中,若非需得他手下的兵马护送,这些人才能安全离京,那那些胆小之人早就偷偷离京了,如何会等着他做下决定的这一刻
闻言几位大臣面面相觑,似乎都想从对方的眼中看出点不同的东西来,但面对如今的状况,除了妥协之外,这些人没有别的任何办法。
他们纵然有一身的学识,也挡不住蛮夷千军万马的急攻。
“此事上,还请诸位拿个主意吧!”
见半响无人说话,沐良又沉声开口。
这京都,可是三朝帝都,若是此时离开,那便等于放弃了南浔,纵然能保住夙北陌的皇位,日后再想回来,那也是难上加难。
这几人都是忠义之士,面对这样的选择,会犹豫也不奇怪。
半响,还是右丞缓缓开了口。
“老头子膝下无子,唯一挂念的一个女儿也早已嫁作人妇,去留自是随夫家。如今京都处于危难之中,若是留下,确实是凶多吉少,前往安陵避难也是一办法。只是老身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实在是跑不动了,便就留下同沐大人做个伴儿吧!“
这种时候,想要逃命的,确实该立刻启程了,能活一个算一个吧!至于他,前面的大半生都在这京都城里过来的,如今都快要走了还出了这般大事儿,还是留下来罢,就不去受那个奔波的罪了!
更何况,只要还有一点希望,他都想要守着这座皇城不倒!
右丞相的话明摆着是不反对众人前往安陵避难的做法,但他自己却是不走。
他这话一出,另外五人目光一亮,随即便立刻同声开了口。
“我等也愿随将军誓死守卫京都!”
看着眼前的几人,沐良第一次打从心底里敬佩起皇上来,这一刻他终于明白皇上为何不顾众臣反对也要开立议事院,有这六人在,南浔的主心骨便在!
只是
激动之后的心慢慢平静下来,沐良面上又出现愁苦之色。
“诸位大人的忠心,皇上定然是知道的,只是若是京都当真不保,诸位大人能活下来的话,便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若是连朝中众臣都在这一次变故之中丧了性命,那皇上就算杀回来,也没有后援之人了。”
沐良心中担忧的便是这一点,他有信心带着八千将士守卫到朝臣和百姓都安全离京的那一刻,但不代表他可以不做后续的打算。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的,显然沐良说的问题他们也想到了。
国之大事,并非是此处几人的忠义之行便能解决的。
“既是如此,还是需得有个人带着外面那些个臣子先行离开才是。”
不管怎么说,先保住一部分人是最好的办法。
如今的问题,又变成了谁能带着那些人离开此处。
此人必须是忠心于皇上且有勇有谋之人,不然若是让蛮夷那边的人钻了空子,那所有人的性命都将置于危险的境地。
从这殿中的几人中选一人出来担起此重任是最好不过的。
只是
这几人中,没有一人愿意在此时做那带人背离京都的人。
“若是几位大人都不愿意,沐某便从军中寻一人出来担此重任吧”
虽说这样的人不好找,但此时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军中的人都靠着一身军功安身立命,不在乎百姓之间的议论和大臣们的猜疑,那些虚的东西,军中人向来不屑理会。
但沐良的话说完,便被右丞相摇头否决了。
“如今在京的诸位将领之中,能以一己之威让众人俯首听命的不多,前往安陵的路上不知道还会出多少乱子和麻烦,若是领队的将军不能控制住局面,那这些人只怕难以安全到达安陵。”
南浔国更崇尚以理服人,武将在朝中的声望向来都不如文官高,就算是沐良亲自去,只怕都还有人在半路给他惹乱子,更别说旁人了。
众人闻言,顿时又安静下来。
右丞相说得确实没有错。
“丞相大人说得也在理,此事既然已经决定下来,便不能再耽搁下去,不知丞相心中可有中意的人选,不妨说出来,咱们一起看看”
有人附议,众人便将目光又放到向来德高望重的右丞相身上。
后者也确实不叫人失望,犹豫半响同众人点了点头。
“人选确有一个,只是不知道他自己可愿意。”
毕竟一旦担起这个责任,要面对的众人的质疑和非议,并非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对于心中的人选,右丞相也是万般无奈之下才想出来的,只是担心
“丞相大人就别同沐某卖关子了!对方愿不愿意,只管请来一问便是,事态紧急,早做决定为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