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看看现在天下的各路诸侯,一个比一个厚黑。若是换做曹操刘备之流遇到这种情况,铁定先不动声色的把袁术这两万大军坑死,甚至收编了他们的士卒和将士,将不听话的暗中杀掉,对外就直接说全军覆没就好。
可自己的这个主公,就是这么刚直。免费的战力不用,就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孤傲。这还是对异族的战争,若是内部战斗的话估计这个主公连袁术的帮助都不愿意接受。独战天下的性格,在这个乱世可混不开啊!
“杀!”冲到和连周围的大军跟前,公孙瓒仿佛要将心中的憋屈与忿恨全部发泄出来一样,疯狂的大吼着杀入了鲜卑军中。手持双矛疯狂的挥舞,整个人仿佛魔神降临一般,冲锋过处残肢遍地、血雨满天。
看着面目狰狞、招式残暴的公孙瓒,周围的鲜卑骑兵纷纷不自觉的向两侧退去,生怕撞上这个杀神。而白马义从则紧跟着自己的主帅,不顾一切的杀入了大军之中。
“唉!”本来想劝阻一下的田豫看到这种
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杀
整个鲜卑大军乱作一团,公孙瓒率领着大军疯狂的屠戮着。而赵云和张辽的骑兵在此时已经掉头离开。张辽继续前去收敛着异族俘虏。赵云,则直奔蹋顿而去。
来之前袁术就给赵云下了命令,这场战斗不管结果如何,蹋顿必须死,让赵云不要管其他的,死盯住蹋顿即可。援助公孙瓒的任务交由最擅长群战的张辽。
但最后,出于对公孙瓒的敬佩和好感,以及对于汉军折损的不忍,赵云还是选择了前去援助公孙瓒。舍弃了这个能够杀死蹋顿的良机。为了弥补,赵云率领着骑兵疯狂的追赶着蹋顿的大军,意图消灭蹋顿这个枭雄。
袁术要想掌控辽西以及当地的乌桓人,必须要将蹋顿这个野心极大的单于消灭掉,之后再扶植一个傀儡即可。赵云清楚蹋顿对于己方的重要性,他此时心焦无比,若是被蹋顿逃了,他还有何面目去面见袁术
不过对于之前自己的所作所为赵云并不后悔,他相信,若是袁术知道,也会令他如此作为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袁术可以算计公孙瓒,但绝对不会损害汉人的利益。当外部敌人入侵时,枪口一致对外,这是天下诸侯都坚持的底线。就像即使现在是消灭公孙瓒的最好时机,袁绍都没有出手一样。
有时候,人愚笨一点、迂腐一点没什么不好,大智若愚,太聪明、太精明未必是一件好事。文化的的进步并不意味着素质的进步,想想这个时代淳朴的百姓就明白了。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最是读书人。
不过凡事有得有失,若是赵云没有选择放过蹋顿、支援公孙瓒,公孙瓒也不会再欠下一个人情,之后的一切也不会进展得那般顺利。所以说,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何须自寻烦恼
赵云在后方疯狂的追杀着乌桓的骑兵,但其行军速度确实比不上良马众多的乌桓,慢慢的就被蹋顿率领的乌桓骑兵甩在了身后,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渐渐消失在远处。
“可恶!”赵云看着自己身后诸多瘫倒在地的战马,愤怒的停下了追赶的步伐。
“将军,咱们不追了吗”
“追不上就不强求了,反正对方必定会返回辽西,通知公瑾他们前去拦截,我们歇息之后直接前往辽西。”赵云说道。
这次的失利让赵云无奈至极,打得过、追不上,徒奈何战马的重要性在草原上显露无疑。
此时的公孙瓒正率军在战场上屠戮着一盘散沙的鲜卑士卒,丝毫不管窜逃了的蹋顿和和连。
“主公,和连和蹋顿都跑了,除恶务尽,咱们要不要追上去”邹丹看着赵云追着蹋顿远去,有些意动道。
“不用。”对与邹丹的建议,公孙瓒毫不迟疑的直接拒绝道。
田豫很清楚公孙瓒的心思,解释道:“和连此人是个废物,放掉他比杀了他与我军更有利。他回去也没什么作为,说不定还会引起鲜卑内乱。而蹋顿...”
田豫悄悄看了眼公孙瓒的脸色,低声道:“蹋顿确实是一代枭雄,但乌桓的老巢在辽西,距离我们太远,没必要追击。此时多击杀俘虏一些士卒比什么都强。”
邹丹看到田豫的目光,心中明了。主公对袁术还是心存芥蒂啊!
放了蹋顿于自己而言无害,而对想要在辽西立足的袁术来说就是个大麻烦了,公孙瓒明显还是不想袁术插手北方的事。
想清楚了这些,邹丹就放下了立大功的念头,闭口不言得专心率军追杀起周围的鲜卑骑兵。
近二十万几无反击之力的残军,这完全是一场饕餮盛宴。能够参与战斗的都是兵马娴熟的青壮,稍加训练再配备上精良的装备就是合格的战士。所以公孙瓒并没有一味地杀戮,而是以俘虏为主,这都是他以后对战袁绍的本钱。
同样,张辽早就开始收编俘虏了。这场仗他虽然没怎么参战,但却在最关键的两个时间点帮了公孙瓒一把,若不是他的帮助,公孙瓒这场战斗估计会以惨胜结束。
公孙瓒的胜利是注定的,张辽对此毫不怀疑。这场战斗公孙瓒发挥了几成的力量张辽都看不透,但绝对
第三百八十三章 会合
带着大批的战利品,张辽慢悠悠的向着辽西而去。
而另一边,赵云一路往东疾驰,想要在蹋顿到达辽西之前将其拦下。但只可惜,蹋顿貌似已经看穿了赵云的想法,率军一路疾驰,并没有驻足停留、收拢散落的残兵。
毕竟乌桓才是草原上的地头蛇,对于当地的地形熟悉无比,而且还有饲养的战鹰可以远远的探查敌人的位置,蹋顿轻易地绕过了周瑜前来围堵的大军,有惊无险的回到了柳城。
柳城附近,周瑜恨恨的看着远处天边那个黑点:“看来,乌桓的战鹰确实是个大难题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很多计谋就没法实施。”
孙策随手抄起一把弓,搭箭往远处一射。距离太远,孙策射出的箭矢根本都射不了这么远。
孙策恨恨的将手中的弓扔给自己的副将:“该死的,乌桓的这些战鹰都成精了!以前在上方盘旋我虽然射不中,但起码也能够到。现在一个个的都跑到那么远的地方环伺,就是子龙在此估计都难办了。”
话音刚落,大军右侧就出现了一道凌冽的蓝色光箭,一闪而过、冲天而起。在众人的目光中,远处的黑点缓缓的掉落下来。
感受到那箭矢上熟悉的内气波动,孙策挠了挠头:“当我没说,子龙到底隐藏了多少实力这箭法已经不输子义了吧!”
“踏!踏!踏!”
赵云率领着麾下的骑兵缓缓的出现在周瑜和孙策大军的身边。
“子龙,这一手箭术不错啊!教教我行不”孙策直接靠上去毫不客气道。
赵云正色道:“伯符,我是有师承独特的内气属性才能做到这一点,单论箭术而言其实并不算精妙。你本就不适合学习弓箭,要是想学箭术的话最好还是找黄将军,我所学的不过是些皮毛。”
孙策撇撇嘴,想起了以前心血来潮和黄忠学箭的日子,意兴阑珊道:“那算了吧。我还以为你有什么秘术呢练箭太枯燥了,不适合我。”
周瑜微微摇了摇头:“如此焦躁的性格,伯符你注定做不了一个好的弓箭手。”
赵云赞同似的点点头。
孙策眼角一抽,恶狠狠道:“那公瑾你的性格就适合学箭喽要不咱比比”
周瑜看到有些恼羞成怒的孙策,嘴角一抽:“我志在三军统帅,要那么好的箭术干什么我学箭不过是为了防箭,而你一心想要冲锋陷阵,作一个名领,箭术可不能拉下啊!”
赵云颇为赞叹的看着周瑜,对于周瑜他真的是由衷敬服。
同为天才,赵云最敬佩的就是周瑜对于自身的清晰认识和规划。他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统帅大军的能力,对自己定位明确。尽管在武艺上的天赋也不差,但对方说舍弃就舍弃,专而无缺,裨补缺漏,对自己的规划堪称完美。
赵云发展的方向是冲锋陷阵的猛将,虽然也如同周瑜一般学习了诸多统兵、兵略方面的知识,弥补自身的缺陷,但重心始终都在武艺上。但赵云能做到这种情况,是因为出身兵家的童渊的从小系统培养。而周瑜完全是靠着自己走出来的,皇甫嵩、蔡邕等只是教了他一时,具体成长都是靠着他自己。
世上有那么多的天赋绝伦之人没能走到自己的尽头。因为他们各方面的天赋都很强,所以都想兼顾,到最后落得个博而不精,成为中庸之才。也有的过于偏重一项,缺陷明显,不堪大用。像周瑜和赵云这样在博与精之间把握的如此之好的恐怕没有几个。
“文远呢”孙策奇怪道:“他没和你一起回来”
“文远也在回来的路上。他押送着不少的物资和俘虏,所以走的慢些,我提前回来就是看看还有没有可能拦住蹋顿。”赵云说道。
“晚了一步!”周瑜看着远处高耸的柳城:“蹋顿是个聪明人,你的追击已经引起了他的警惕。接下来我们要想拿下辽西,恐怕要多费些功夫了。”
“抱歉!”赵云低声道:“这次确实是我草率了,之后我会向主公和文远将军请罪。”
“没事的!”孙策大大咧咧道:“子龙你又没有做错,换做是谁也会这么选择的。不过蹋顿回来了,我们接下来还要对辽西下手吗难度大了些吧!”
周瑜思索了片刻:“据公孙将军之前的表现,估计是暂时不想插手辽西,不愿让我们在后面捡便宜。若是公孙
第三百八十四章 暂时的平静
蹋顿回到柳城内后,从乌延口中得知了这段时间汉军的作为,心中一凛。
“看来我辽西已经成为了是非之地啊!幸好之前谨慎了几分,否则还真难保会发生什么事。”
“单于,要不我们跑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公孙瓒大胜,鲜卑和南匈奴已经无力抵抗了,我们虽然离得远一些,但不久之后也要轮到我们。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不如趁着公孙瓒被鲜卑牵制,撤往西域”苏仆延建议道。
这段时间接二连三的战败,苏仆延的胆气已经被吓没了。深怕接下来公孙瓒会与袁术联合到一起,那他们就真的是无路可逃了。
蹋顿闭目沉吟了片刻,并不回答。下面的各部首领也都眼巴巴地看着蹋顿,与公孙瓒的决战失败让他们意识到现在自己的处境有多么危险,只能指望蹋顿了。
“目前公孙瓒对我们辽西有动兵吗”蹋顿仔细盘算了一下目前的局势,脑海中闪过一道光芒,睁开眼说道。
乌延回答道:“没有。据探子打探的情报,公孙瓒的大军一直在上谷郡以北的区域附近盘桓,打击着鲜卑和南匈奴的势力,对于我们却并没有丝毫理会。”
蹋顿嘴角一勾,果然如此!
“单于,这定然是公孙老贼想要先切断我们的后路,暂时麻痹我们,意图与江东的骑兵将我们围歼与此,不得不防啊!”苏仆延一副我已经看穿了一切的样子,其他的首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蹋顿心中微叹了口气,这就是自身最大的硬伤,异族难出智者。文化底蕴太浅,出些猛将还有可能,出个谋士实在太难了。每次遇到这种危险的情况,自己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
不过蹋顿毕竟是一方雄主,很快从失落中恢复正常。这些年一直都是他靠着自己在强大的鲜卑眼底下发展壮大着乌桓,将乌桓一度发展到如今几乎能够与鲜卑比肩的地步。对于这种情况他已经习惯,这也是各部落首领对其信服无比的原因。
“之前的战斗你们有没有发现公孙瓒有些异常”蹋顿说道。
下面的首领仔细思索了一番,一脸茫然地看着蹋顿:“我等不知,还望单于示下。”
“若是正常情况,你觉得我们撤军,公孙瓒会怎么办”
“定然是紧追不舍了!”苏仆延不假思索道。公孙瓒眦睚必报的性格是出了名的,每次作战都对他们这些首领展开疯狂的追杀。
“不错。但这次公孙瓒却根本没有丝毫追击我等的意思,这不是他一贯的作风。”蹋顿之前一直处于慌乱之中所以没有细思,现在想来真的是疑点多多。
“或许是因为他被缠住了呢当时他周围可围着数万的鲜卑大军呢!”
“不可能。当时的情况你们也清楚,和连那个废物跑了之后,鲜卑大军已经是一支溃军,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不可能被这些溃军缠住。”蹋顿肯定的说道。
“我这个乌桓单于可是公孙瓒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是和连那个废物能比的。公孙瓒不追击和连也就算了,连我他都没动,这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
乌延不确定说道:“单于的意思是,公孙瓒是有心放过我们”
“一定是这样!”蹋顿肯定道:“你们细想,当时追击我们的也就那一支万人骑兵,看他们的装束以及战马的疲弱,明显是江东的骑兵。公孙瓒连一支大军都没有派出来,若不是有心为之,怎么可能”
“公孙瓒为什么要特意放过我们呢”苏仆延不解道:“他对待我们的态度一向是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啊!”
“公孙瓒这么
第三百八十五章 长安水深
长安,这座古都此时作为大汉暂时的首都,表面繁华的背后,如今暗潮汹涌。
由于一些原因,李傕和郭汜并没有如历史上闹翻,两个人的关系一如以往一样亲密。而且二人虽然大权在握,但并没有如同董卓一样飞扬跋扈、广施恶行。
尽管二人牢牢地掌控着军队,挟制着天子,但在治理内政和麾下百姓管理方面,二人并没有掺手,全部交给了刘虞。在刘虞这个内政大佬的治理之下,整个长安颇有些欣欣向荣之像,一切都向好的方面发展。
然而在这表面上的和谐背后,无数的牛鬼蛇神都在暗中不断的行动了起来。
袁术占据了益州,刘备把守着潼关,马腾和韩遂麾下的兵马也在异常的调动着,整个长安颇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
李傕郭汜仿佛也感受到了这种动荡的气息,不断的在扩军和训练士卒,为着接下来的战斗做着准备。
“稚然,你想好了吗”李傕的家中,郭汜面色郑重的问道。
“你呢已经决定了”李傕看着手中的信件,语气莫名的问道。
“嗯。”郭汜点点头:“这是军师临终的决定,我自然会遵从。”
“唉,想再多当两年车骑将军都不行啊!不知道这个主公怎么样,能不能让我们麾下的儿郎吃饱。”李傕咂咂嘴道。
郭汜嘴角微微上扬:“他是军师的选择,不会错的。更何况益州天府之国、荆扬二州更是富甲天下,别说是我们麾下的儿郎,就是整个西凉也养得。”
“也是。”李傕撇撇嘴道:“咱们这些大老粗,打打仗还行,管理内政什么的全是抓瞎。要不是有刘虞那个老小子顶着,估计我们连兵都养不起了。”
“这段时间过得确实是太累了,远不如战场厮杀来的痛快。既然你已经同意,那我们就合计合计接下来该怎么办吧。咱们投向新主公,总得送点见面礼。”郭汜说道。
李傕郭汜不是蠢人,本来他们攻占了长安只是想在临死前发泄一下,痛快一时,享受一下位极人臣的滋味。但李儒的遗命和袁术的迅速壮大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或许他们还有活下去的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