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面对西凉骑兵的洗礼,江东兵竟然表现得甚是沉着,在偏将的率领之下且退且战,有序的进行反击着。尽管完全处于劣势,但他们却给韩遂麾下的骑兵制造了不小的损伤。
可是,江东兵的奋力厮杀却扭转不了他们不利的局面。两万余铁骑两面夹击之下,谷口处很快被突破了一个口子,随后在西凉铁骑的冲锋之下,这道口子不断扩张。
“主公,咱们快撤吧!”杨秋迎上韩遂后,焦急道。
“为何咱么两面夹击之下难道还敌不过这些袁军吗”韩遂皱眉道。
杨秋一指远处太史慈麾下的南蛮兵:“那些士兵一身重铠根本杀不死,而且还有一手好射术,我们根本不可能赢啊!”
韩遂往后一看,自己麾下的西凉铁骑正像绵羊一样被一群“铁罐头”驱赶,毫无还手之力。转瞬之间韩遂就明白了杨秋等人战败的原因。
“阎行呢”
杨秋望着远处正在与魏延交战的阎行,稍微犹豫了一下,面不改色道:“阎行将军因为轻敌深陷敌营。我们势单力薄,本想先杀出去确保后路通畅再回头救援。既然主公你已经至此,不如我们赶紧去救援阎行将军!”
韩遂闻言眉头一皱,面色阴郁了下来,阴冷的瞟了一眼远处在魏延的进攻下狼狈招架的阎行,沉默了片刻后,低声道:“不!我们撤军!”
杨秋闻言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所说的话看似正确,但君主永远不会信任任何人。宁我负人、休人负我的曹操梦中好杀人,外宽内忌的袁绍一直玩着制衡之术。上位者从来都是不相信任何人的同时又明面上信任着他人,正如曹操所言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但这并不代表孟子的话就是无用的。弱肉强食的社会表面上披着一层文明和谐的外衣,冰冷的君主之心外面则是心胸宽广的仁主之衣。人人心中都有黑暗,但同样向往着光明,心中充斥着自私,但同样渴望着他人的无私。
不管内心如何冰冷,君主外面那层光辉的外衣是无论如何都要维持住的,这就是明主。官渡之战后的许攸那般放肆,曹操却不能杀他,而是借刀杀人,最后还要猫哭耗子一番。这就是明主的底线,不可明面上杀功臣,弃忠臣。
而韩遂的做法却完全违背了这一点,阎行的所作所为魏延看在眼中,就是身陷囹圄都没有丝毫投降之心。而韩遂仅凭杨秋等人的一面之词就不加调查的放弃了这样一个麾下第一大将,不说杨秋等人心中如何想,阎行肯定是彻底寒心了。
面对魏延的说服,阎行低声道:“某降了后,可否留在西凉”
魏延轻笑道:“这要看主公的意思,不过以主公的心胸,应当不会拒绝。毕竟阎将军乃是西凉第一武将,有将军在,西凉弹指可定。”
魏延虽然性情急躁、急功近利,但并非莽撞之人。相反,他甚至算得上是足智多谋,与张辽一样是个智将。袁术的想法他也能揣摩一二,招降马腾安定西凉是一步好棋,但最好还是能有一方势力制衡与其,韩遂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个阎行就是个很好的人选。
阎行沉默了片刻,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大刀。
“某降了。”
魏延面上狂喜:“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善莫大焉。某定然向主公保举将军,尽力让将军留在西凉。”虽然魏延猜测到了袁术的想法,但他依然如此言之,为的是顺道卖阎行一个人情。
“多谢将军。”阎行心中松了一口气。
“那阎将军,这些士卒”魏延转头看向周围依然战斗焦灼着的西凉军。
阎行望着远处逐渐离去的韩遂大军,心中微叹,大喝一声道:“西凉军,放下武器!我等投降!”
魏延跟着也大喝道:“降者不杀!”
阎行作为西凉第一武将本身就是这些士卒眼中的战神,再加上这些士卒多是阎行本身的部下,因而阎行一声令下,大多数士卒瞬间停止了自己的动作,转而看向了阎行的方向。
“放下武器!我等投降!”阎行再次大喝道:“韩遂已经抛弃了我们,此时不降还欲何为”
远处,已经率军逐渐逃离谷口的韩遂闻言,牙都快要咬碎了,他怎么也没料到阎行居然如此的软骨头。
“阎行小儿!枉某如此信任与你,你这个不忠不孝之徒,必遭天谴!”韩遂大声咒骂道。
心中虽然无比愤恨,但韩遂依然没有停下逃离的脚步,不断地率军向着谷外撤退。
而在山谷中,已经被团团包围的西凉军弄清情况后,见主公逃离,主帅投降,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太史慈见此,缓缓的率军上前,将这些西凉兵看押起来。而魏延则是将自己的大军重新整合在一起,统计战损。当得到此战损失士卒的人数之时,魏延的脸都白了。三万直系大军,直接打没了一半,这次他真的是损失大了,而且接下来还要面对袁术的惩处。
&n
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
“你得意什么,不就是运气好遇上了南蛮兵这种变态,若是主公能将丹阳兵全交给某来统领训练,你这三万南蛮兵又算得了什么”魏延见太史慈一副老子很强,不和你一般见识的样子,忍不住反驳道。
太史慈看白痴一样看着魏延,只把魏延看的心虚,才缓缓道:“丹阳兵,你是觉得你能干过陷阵营和先登死士还是能干过孙坚、黄忠将军麾下的大军丹阳兵就那么多,主公能全交给你?”
若是评论汉末三国最精锐的十支部队,丹阳兵绝对榜上有名,毋庸置疑。其强大绝对是实打实的,就是西凉兵并州兵都远比不上。君不见,何进曹操缺兵后全都往丹阳跑,去招兵。丹阳兵的主帅包括陶谦、刘备、吕布、高顺、陈登、曹操、孙策、孙权等人。
孙策靠着五百丹阳兵打下江东,陶谦靠着丹阳兵安然度过黄巾之乱,把徐州经营的固若金汤。曹操麾下最精锐的虎豹骑,刘备的白耳精兵,孙权的解烦兵都由丹阳兵补充或组成。可以想象,丹阳兵是何等的强大。
江东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山越的归附,丹阳人的生存环境已经不再如以前一样艰难,因而天下闻名的丹阳兵也开始慢慢消失。对此袁术也没有办法,他总不能为了保持丹阳人勇猛果敢的性格,就将他们继续置于恶劣的环境下,区别对待吧!
袁术麾下的真正的丹阳兵不过六七万人,这六七万丹阳兵看起来不少,但实际上用起来真的是捉襟见肘。首先两支军魂军团就必须需要丹阳兵,现在还要再加上虎贲军,又是起码三千人出去了。
曹操麾下的虎豹骑和刘备麾下的白耳精兵这两支军魂军团都多是由陶谦遗留下的丹阳兵组成的。丹阳兵只有用于军魂军团才算是物尽其用,放入一般的军团都感觉是一种浪费。
不同于南蛮兵,虽然同样稀少,但由于只有太史慈能够“驾驭”,五万余南蛮兵足够太史慈耗费的了。而丹阳兵纪律严明、勇猛果敢,在所有将领眼中都是香饽饽,袁术除了留下两万余丹阳兵作为储备兵交由纪灵来管理外,剩下的丹阳兵全部分摊给诸将。至于怎么分,那自然是强者上、弱者下。谁强、谁打出的战绩好,谁就能得到更多的份额。
魏延麾下的丹阳兵不过三千,基本都是充当先锋,作为整支大军的刀刃。若是全部换成丹阳兵,战力绝对陡增一个档次,正面硬刚太史慈麾下的南蛮兵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天空中雪越来越大,魏延和太史慈麾下又都非骑兵,追击韩遂定然是不可能了,二人就这么在战场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听说文远在北疆之战表现得很不错,现在天下诸侯都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文长,你也要努力,不要被落下了。”太史慈淡淡道。
魏延听到张辽的字,双拳不自觉的握紧,眼睛微眯,看向幽州方向:“张文远那一战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正面交战我绝不输他。”
太史慈听到魏延的话,轻轻一笑:“文长,不要自欺欺人了。如今西凉即将拿下,主公的最后一块短板被弥补,接下来定然是规模宏大的中原决战。到时候文远的作用可远比现在的你强得多,你若是依然止步于此的话,恐怕你们二人之间的差距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双手不自觉的用力,手指甲深陷入手掌之中,数道鲜血缓缓滴落。
“你放心,我魏文长绝对不会输给他张文远!这次的作战是某得失误,日后中原大战我定然会让你见识我魏文长的能力!”魏延咬着牙低声道。
“希望如此!”太史慈看着谷口处的赤红一片,平静道。
山谷外,狼狈而逃的韩遂整
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
董卓曾经是西凉的霸主,而他麾下的西凉兵手上则染满了羌人的鲜血,羌人对之是又畏又敬。畏是发自内心的畏惧,而敬,则是对于强者的一种尊敬和向往。
越是落后的文明,丛林法则越明显。羌人就如同某岛国一样,你越是把他打疼,他越是臣服你,听你的。相反,你若是一味地对他好,他反而会得寸进尺,前来咬你一口。畏威不畏德,这一点在羌人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当初董卓在李儒的辅佐之下,一手萝卜一手大棒,把羌人管的是服服帖帖。无数的羌人成为了西凉兵的辅兵,融入了西凉军中,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对于强者的信仰。
而飞熊军,则是董卓将西凉兵中的精锐集中起来组成的一支部队,那可都是精兵中的精兵,绝不在曹操的虎豹骑之下。这支部队在西凉完全是传说一样的存在,就如同北方胡人闻白马而逃一样,羌人对于飞熊军也是闻之即逃,当然也有不逃的,这些人是哭着喊着要跟随与其。能跟随如此强者,对羌人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耀。
此时再次看到那熟悉的飞熊旗,羌人们再度回忆起了曾经被其支配的恐惧。
逃!
这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根本毫无一丝反抗的念头。这是无数鲜血累积出来的威势,令羌人闻之则逃的威势。
李傕位列军中,看着远处溃散而逃的西凉兵,嘴角轻笑,仿佛再次回忆起了曾经纵横西凉的日子:“阿多,看来这些‘老朋友’都还没忘记我们啊!”
听到李傕轻快的话语,郭汜也是略带怀念道:“是啊!我们杀了一圈,又杀回来了!这西凉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啊!”
李傕微微点点头:“经历了这么多才明白,外面千好万好还是不如家好啊!好在我们还能回来,没有死在外面。”
郭汜语气怅然道:“我们真是幸运啊!”
“好了,现在可是在战场上。这是我们第一次为主公出战,可不能出纰漏。”
“老规矩”
“嗯,你率军追杀周围敌军,我去将敌首拿下。”
“好。”
李傕郭汜两人飞快的交流道。这么多年的征战,他们二人一直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生死之前一起走过多少次,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相互之间可以将性命交托。二人各有所长,李傕勇猛,郭汜冷静,所以一直都是李傕率军冲锋,郭汜指挥布置、洞察全局,此次也不例外。
飞熊军杀向西凉军,简直如狼入羊群一般,将西凉军追的到处跑,毫无还手之力。甚至有不少曾经在董卓军中效力过的羌人直接选择了缴械投降。
而韩遂,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董卓在西凉有多少的影响力,飞熊军在羌人中有多大的威慑力他一清二楚。现在他连管都不想管这群西凉兵,率领着自己的亲兵死命的逃窜着。但他却始终拉不开与李傕的距离,双方的距离不断拉近着。
飞熊军,以飞熊为号。飞是形容这支大军的速度,急速如飞。而熊,则是指这支大军的冲击力和防御力宛若巨熊一般。这支军队不论是战马还是士卒都是从董卓麾下的西凉精锐中千挑万选出来的,配备的装甲也是西凉军中最好的。
这些弓马娴熟的骑兵根本不惧地上的积雪,速度飞快的杀向韩遂所在的亲兵营。
看着越来越近的飞熊军,韩遂焦急之下,心中稍一思索,将自己身上的铠甲脱了下来,又夺过亲兵身上脱下来的盔甲。
不得不说,韩遂纵横西凉这么多年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的这近百亲兵都是其精心培养的死士,对其的话无比遵从。顺从无比的与他交换了衣物。
李傕在后方清楚的看到这一幕,但他无法阻止韩遂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韩遂换装完毕后,又再度与亲兵交换了战马,随后整支亲兵营不断地交错无规则移动起来。紧盯着韩遂的李傕好一会儿也失去了韩遂的确切位置,分不清这支大军中究竟哪个是韩遂。
不得不说,韩遂真的是老谋深算。在骑兵移动中顺畅无比的完成了“隐身”,看这熟练程度,明显是其早就演练过多次的。
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凉
李傕郭汜自离开长安之后,先是佯作前往益州,其实一直环伺在西凉周围,随时准备按照袁术的吩咐加入战局。
这一点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毕竟谁能想到对待一个手持重兵、名声不佳的降将,袁术面都没见一次就让其直接领兵参战以己度人,韩遂从来没想过袁术会如此大胆。
但袁术恰恰就这么做了,他对于李傕的把握没有九分也有七八分,这天下除了自己能够容得下他,还有谁只要李傕郭汜还有些脑子,就会放下那些不该有的念头。然而韩遂却看不清这一点,在金城只留下数千的弱旅,这岂不是将金城拱手让人
李傕郭汜的两万余西凉骑兵往城下一站,在将三千飞熊军摆在阵前,一记军团攻击轰出去,金城内的羌兵们就毫无节操的投降了。
之后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之前的一幕。机关算尽的韩遂在一力破万法的李傕面前直接被吊起来锤。整个人被打成半残后被李傕关押了起来,准备交由袁术处置。
两日后,袁术率领大军晃晃荡荡的就来到了金城之下。李傕郭汜早已得到消息,率军整齐的站在金城之前。
“拜见主公!”李傕郭汜立于大军之前,面向袁术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庄重道。
“拜见主公!”李傕郭汜身后的飞熊军和万余西凉铁骑齐齐单膝下跪、双手抱拳,与李傕郭汜一般齐声道。
万人齐拜,场面何其壮观。不过“身经百战”的袁术对于这种局面也毫不怯场,从马车中缓缓的走了出来,微笑着走上去,亲手将李傕和郭汜一一扶起。
“二位将军能够投奔袁某,袁某幸甚,还望二位将军日后能够竭诚相助,助某结束这乱世。此番平定西凉也多亏了将军和诸位将士之努力,之后某定然论功行赏。”袁术语气诚挚道。
“愿为主公拼死效力!”李傕郭汜和身后的大军齐声道。
“嗯!”袁术轻轻点点头,看向李傕郭汜身后的西凉兵眼中满是兴奋。
万余精锐,满是凶悍之气,都是身经百战之士。有千余人身上的气息甚至已经到了精锐士卒顶峰,若不是天资限制,早就突破到准三流武将了。而在袁术眼中,这根本不是问题,不就是天资吗袁术最不怕的就是麾下的士卒资质差,往瀛洲跑一趟就好了。
袁术最兴奋的是这些老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经验早就远超他们自身的水平。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自身等级二十九级,但早已攒够了升到四十级的经验,不过受限于自己的天资,始终无法突破三十级这道坎。只要袁术稍稍的推一下,这些人短时间内突破到三流武将都是轻松无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