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你放心,我魏文长绝对不会输给他张文远!这次的作战是某得失误,日后中原大战我定然会让你见识我魏文长的能力!”魏延咬着牙低声道。
“希望如此!”太史慈看着谷口处的赤红一片,平静道。
山谷外,狼狈而逃的韩遂整
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
董卓曾经是西凉的霸主,而他麾下的西凉兵手上则染满了羌人的鲜血,羌人对之是又畏又敬。畏是发自内心的畏惧,而敬,则是对于强者的一种尊敬和向往。
越是落后的文明,丛林法则越明显。羌人就如同某岛国一样,你越是把他打疼,他越是臣服你,听你的。相反,你若是一味地对他好,他反而会得寸进尺,前来咬你一口。畏威不畏德,这一点在羌人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当初董卓在李儒的辅佐之下,一手萝卜一手大棒,把羌人管的是服服帖帖。无数的羌人成为了西凉兵的辅兵,融入了西凉军中,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对于强者的信仰。
而飞熊军,则是董卓将西凉兵中的精锐集中起来组成的一支部队,那可都是精兵中的精兵,绝不在曹操的虎豹骑之下。这支部队在西凉完全是传说一样的存在,就如同北方胡人闻白马而逃一样,羌人对于飞熊军也是闻之即逃,当然也有不逃的,这些人是哭着喊着要跟随与其。能跟随如此强者,对羌人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耀。
此时再次看到那熟悉的飞熊旗,羌人们再度回忆起了曾经被其支配的恐惧。
逃!
这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根本毫无一丝反抗的念头。这是无数鲜血累积出来的威势,令羌人闻之则逃的威势。
李傕位列军中,看着远处溃散而逃的西凉兵,嘴角轻笑,仿佛再次回忆起了曾经纵横西凉的日子:“阿多,看来这些‘老朋友’都还没忘记我们啊!”
听到李傕轻快的话语,郭汜也是略带怀念道:“是啊!我们杀了一圈,又杀回来了!这西凉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啊!”
李傕微微点点头:“经历了这么多才明白,外面千好万好还是不如家好啊!好在我们还能回来,没有死在外面。”
郭汜语气怅然道:“我们真是幸运啊!”
“好了,现在可是在战场上。这是我们第一次为主公出战,可不能出纰漏。”
“老规矩”
“嗯,你率军追杀周围敌军,我去将敌首拿下。”
“好。”
李傕郭汜两人飞快的交流道。这么多年的征战,他们二人一直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生死之前一起走过多少次,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相互之间可以将性命交托。二人各有所长,李傕勇猛,郭汜冷静,所以一直都是李傕率军冲锋,郭汜指挥布置、洞察全局,此次也不例外。
飞熊军杀向西凉军,简直如狼入羊群一般,将西凉军追的到处跑,毫无还手之力。甚至有不少曾经在董卓军中效力过的羌人直接选择了缴械投降。
而韩遂,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董卓在西凉有多少的影响力,飞熊军在羌人中有多大的威慑力他一清二楚。现在他连管都不想管这群西凉兵,率领着自己的亲兵死命的逃窜着。但他却始终拉不开与李傕的距离,双方的距离不断拉近着。
飞熊军,以飞熊为号。飞是形容这支大军的速度,急速如飞。而熊,则是指这支大军的冲击力和防御力宛若巨熊一般。这支军队不论是战马还是士卒都是从董卓麾下的西凉精锐中千挑万选出来的,配备的装甲也是西凉军中最好的。
这些弓马娴熟的骑兵根本不惧地上的积雪,速度飞快的杀向韩遂所在的亲兵营。
看着越来越近的飞熊军,韩遂焦急之下,心中稍一思索,将自己身上的铠甲脱了下来,又夺过亲兵身上脱下来的盔甲。
不得不说,韩遂纵横西凉这么多年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的这近百亲兵都是其精心培养的死士,对其的话无比遵从。顺从无比的与他交换了衣物。
李傕在后方清楚的看到这一幕,但他无法阻止韩遂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韩遂换装完毕后,又再度与亲兵交换了战马,随后整支亲兵营不断地交错无规则移动起来。紧盯着韩遂的李傕好一会儿也失去了韩遂的确切位置,分不清这支大军中究竟哪个是韩遂。
不得不说,韩遂真的是老谋深算。在骑兵移动中顺畅无比的完成了“隐身”,看这熟练程度,明显是其早就演练过多次的。
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凉
李傕郭汜自离开长安之后,先是佯作前往益州,其实一直环伺在西凉周围,随时准备按照袁术的吩咐加入战局。
这一点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毕竟谁能想到对待一个手持重兵、名声不佳的降将,袁术面都没见一次就让其直接领兵参战以己度人,韩遂从来没想过袁术会如此大胆。
但袁术恰恰就这么做了,他对于李傕的把握没有九分也有七八分,这天下除了自己能够容得下他,还有谁只要李傕郭汜还有些脑子,就会放下那些不该有的念头。然而韩遂却看不清这一点,在金城只留下数千的弱旅,这岂不是将金城拱手让人
李傕郭汜的两万余西凉骑兵往城下一站,在将三千飞熊军摆在阵前,一记军团攻击轰出去,金城内的羌兵们就毫无节操的投降了。
之后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之前的一幕。机关算尽的韩遂在一力破万法的李傕面前直接被吊起来锤。整个人被打成半残后被李傕关押了起来,准备交由袁术处置。
两日后,袁术率领大军晃晃荡荡的就来到了金城之下。李傕郭汜早已得到消息,率军整齐的站在金城之前。
“拜见主公!”李傕郭汜立于大军之前,面向袁术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庄重道。
“拜见主公!”李傕郭汜身后的飞熊军和万余西凉铁骑齐齐单膝下跪、双手抱拳,与李傕郭汜一般齐声道。
万人齐拜,场面何其壮观。不过“身经百战”的袁术对于这种局面也毫不怯场,从马车中缓缓的走了出来,微笑着走上去,亲手将李傕和郭汜一一扶起。
“二位将军能够投奔袁某,袁某幸甚,还望二位将军日后能够竭诚相助,助某结束这乱世。此番平定西凉也多亏了将军和诸位将士之努力,之后某定然论功行赏。”袁术语气诚挚道。
“愿为主公拼死效力!”李傕郭汜和身后的大军齐声道。
“嗯!”袁术轻轻点点头,看向李傕郭汜身后的西凉兵眼中满是兴奋。
万余精锐,满是凶悍之气,都是身经百战之士。有千余人身上的气息甚至已经到了精锐士卒顶峰,若不是天资限制,早就突破到准三流武将了。而在袁术眼中,这根本不是问题,不就是天资吗袁术最不怕的就是麾下的士卒资质差,往瀛洲跑一趟就好了。
袁术最兴奋的是这些老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经验早就远超他们自身的水平。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自身等级二十九级,但早已攒够了升到四十级的经验,不过受限于自己的天资,始终无法突破三十级这道坎。只要袁术稍稍的推一下,这些人短时间内突破到三流武将都是轻松无比。
随李傕郭汜归降的西凉铁骑约有六万余,按照这个比例,那就是数千的的准三流、三流武将,这是何等恐怖的一笔财富袁术心里已然乐开了花。
不过这也就算是袁术能够发的最后一笔横财。董卓之乱前,汉末的三大精锐。并州军被董卓吞并,只留下来两万余的并州军落在吕布的手中。幽州军有三万余精骑在公孙瓒手中,而剩下的西凉军也是三大精锐中数量最多,战力最强的一支。
凉州作为东汉绞肉场可不是开玩笑的,李儒当初就是看到这一点才选择的董卓,若不是入主洛阳后董卓怂了,李儒当时硬刚十八路诸侯、一统天下的心都有。西凉铁骑无论在数
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粮
袁术此时只能说是拿下了西凉而并非平定了西凉,要想完全将西凉纳入掌中,袁术还需要还费不少的功夫。而对于西凉来说最关键的就是粮食问题,只要袁术解决了西凉百姓的粮食问题,西凉就出不了什么乱子。可问题是袁术现在暂时根本拿不出足够的粮食。
原本按计划,袁术是打算迅速拿下长安再平定西凉。长安内有董卓当年储藏着的诸多的粮草,完全足够西凉之用。
可后来按照贾诩的计划,为了不引起世家的怀疑,袁术放任世家烧毁了长安城内大量的粮草,最后火烧长安更是将贾诩隐匿在暗处的粮草也一同焚灭。不仅如此,为了接纳从长安逃离的百姓,袁术将储备在子午谷和祁山的粮草拿出很大了一部分。剩下的粮草支撑袁术麾下的大军不难,但也只能如此,根本补不了西凉这个大窟窿。而此时又是隆冬季节,想要从益州调粮更是难上加难。
“文和,韩遂手中的粮草呢他难道没有准备足够的粮草为麾下的百姓和羌人过冬”袁术皱眉道。他之前根本没有想过拿下西凉还要操心粮草的问题,毕竟只要寒冬过去,他就可以从益州源源不断的调粮过来。偌大个凉州难道连三四个月的粮食还没有吗
贾诩脸上难得露出了难看的表情:“主公,你未曾来过西凉,可能对这里不甚了解。不同于中原和南方,也不同于并州和幽州,西凉土地贫瘠、汉羌混杂,粮食从来都没有充足过。韩遂麾下的粮食和马腾麾下的粮食最多勉强足够整个凉州的百姓一个多月的食用。”
“那西凉的百姓以往是如何过冬的呢”袁术皱眉道。
“草根树皮,易子相食。”贾诩语气冰冷,仿佛又想起了曾经那段难以忘却的日子。
“不至于吧!”
“主公以为董卓麾下的西凉精兵和飞熊军是怎么出来的当年西凉兵的实力就是幽州兵和并州兵加起来都远远不及。西凉兵的强大完全无尽的杀戮堆积起来的。人太多,粮食不够分,想要活下去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人。等人杀的足够了,粮食也就够分了。而且,人的肉也可以食用。诩得到的信息,董卓进京至今,西凉的百姓少了足足近一半。”
贾诩的语气平静无比,但在座的众人却纷纷感到心中一阵发寒。这平静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何等恐怖的场景众人仿佛看到了那人间地狱的场景。
“西凉战乱不休,很多情况下不是西凉人好战,而是不得不战。不战就只能饿死,战还有活下去的可能,这才是西凉叛乱不止的根源。”贾诩冷冷道。
“这数十年来,大汉对于西凉越来越漠视,越来越厌烦,已经不像以前一样重视西凉了。没了司隶和益州供应的粮草,西凉百姓如何能活得下去为大汉戍卫边疆的西凉人,却被大汉抛弃,这才是西凉人治西凉的原因。”
贾诩言语中隐隐透露出对大汉深深的愤恨。他也是西凉人,幼时经历的一切才使得他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一心只欲自保之人。西凉人对大汉基本从来都没什么好感,无论是韩遂还是马腾对于大汉对西凉的态度都是极为忿恨,不同的是韩遂想要造反自立。而马腾作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则是意图扶持汉室,借助汉室来解决西凉的困境。
李傕郭汜闻言也是双目赤红,眼中隐有厉色闪过。他们同样出自西凉,对于大汉同样是积怨满满。浴血厮杀十数年,功劳没少立,苦劳没少吃,可麾下的将士别说是装备,就连粮食都供应不上。当年很多时候都是董卓从自己的家产中掏腰包,才能让他们不被饿死。
当年的董卓能够尽得西凉之心可不仅仅靠的是个人的勇武,其人的义气才是关键,无数羌人和西凉人都对其信任备
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风法氏
贾诩和郭嘉对此计谋可是有着完全的把握。董卓马腾借不到的粮食,袁术一定能“借”到。因为袁术不需要依靠西凉世家豪绅来管理西凉。
尽管明面上一直在打压着麾下的世家,但随着袁术自己的壮大,麾下的世家却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别说是一个小小的西凉,就是袁术拿下了整个北方这些人也管得过来。
西凉世家豪绅根本就没有什么袁术需要的筹码,就是将这些人全杀了,袁术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南方尝到甜头、早已磨刀霍霍的世家们肯定会迅速的扑上来帮袁术管理西凉。
现在袁术麾下的世家经过袁术不断地打击也都学乖了,对于袁术那可真是顺从无比,因为跟着袁术有肉吃,而违抗袁术,那解决自然不用多提。胡萝卜加大棒一直都是最好的办法。
袁术虽说一直在打压着麾下的世家,限制他们的权力,但给予他们的好处可远超与此。其麾下的世家对袁术根本没有多少的忿恨,相反,甚至十分感激。他们损失了多少,收获了多少,是个明白人都能看清,完全是赚大了。
以前的南方世家全都是偏居一隅,最大的目标也就是当个当地的土霸王,比如什么益州第一世家、荆州第一世家之类的。因为他们和北方的世家差距太大,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所以也只能着眼周围。但现在南方世家不过数年间,已然发展壮大了无数倍,隐隐都能和北方世家抗衡,这令他们有了更大的野心。西凉,同样是他们眼中的一块肥肉,因为西凉连接着西域。
跨国贸易有多暴利,现在是个世家都知道。在益州与周边百国交易的世家们个个赚的都是盆满钵满、富得流油,作为益州刺史的鲁肃府邸的门槛都快被送礼的人踩破了,就为了多争取一些份额。这么大的利益,无论是商人还是世家豪绅都难以抗拒。
不过是些周边小国就如此暴利了,西域诸国,以及其中包含的丝绸之路,其中隐含的利益该有多少操作得当很有可能就直接富可敌“国”了。当然,这个国是大汉周边的小国,谁富都远没有袁术这个幕后**oss富。
现在南方的世家们巴不得西凉世家不配合袁术呢!这样他们这些“顺民”就可以趁机上位,“霸占”西凉,获得进入西域的主动权。至于粮草什么的,在南方都烂大街了,能用一些粮草获得袁术的好感,南方的世家们还巴不得呢!袁术手下稍微扣一点利益出来也足够他们腾飞得了,君不见袁术的侧室蔡怡,在袁术稍稍的支持之下,不过数年就“白手起家”成为了南方首富。
“凉州世家有哪些”袁术稍加思索后还是决定先借再说,若是借不到,再“借”也不迟。如果有可能袁术还是希望多保留一些西凉世家,一来方便凉州的管理,而来也可以平衡麾下的世家势力,避免一家独大。
“金城麴氏、敦煌张氏、武威段氏、安定皇甫氏等。哦,现在还要加上个扶风法氏。”贾诩说道。
“西凉战乱不休,顶尖豪强基本都是由当地战功赫赫担任,敦煌张氏、武威段氏、安定皇甫氏是当年凉州三明张奂、段颎与皇甫规所属家族。而金城麴氏则是金城本地的地头蛇,在董卓掌控西凉时,曾经被张济之侄张绣教训过,再加上韩遂把这里作为大本营经营,暗中打压,如今已经不算是凉州本地的顶尖豪强了。”郭嘉解释道。
“那扶风法氏呢
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
新秩序的建立必定伴随着旧势力利益的损毁和旧格局的打破,否则的话就会不稳定。中国历史上没有永久的王朝,每过数百年就是一个新的王朝崛起,伴随着原本腐朽的格局被打碎,建立起新的势力,进行资源的重新合理划分。
袁术想要掌控凉州,必然要清理当地的世家豪门,就如同之前在荆州、益州所做的一样。就是不出现现在的粮草问题,袁术也是要找这些人的事的。
第二日,晌时。天公作美,连续数日的小雪难得的停了下来,明亮而温暖的阳光洒在金城之内。
城中除了城主府最华贵的府邸,麴府前,麴家的家主麴延与其子女以及诸多掌权的族人都恭敬地站在门口,眼睛紧盯着前方的街口,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路过的百姓纷纷好奇的看了这些人一眼。
“那不是麴家的二少爷吗他在门前干什么”
“何止,你看,站在他前面的那可是麴家的家主,权势滔天,跺一跺脚金陵城都得颤一颤的存在。”
“他们都在门口站着等谁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