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过了好半晌,直到训练场上有近百士卒陆续因为支撑不住而瘫倒在地被抬走后,纪灵才收手喊停,暂时休息片刻。
孙策略带惋惜的看着那些被抬走的士卒。曾经参加过这种训练的他清楚,这些因支撑不住率先倒下的
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
“将军,此次辽西之战我才是主帅,战败之责不在伯符,而是我。”赵云闻言沉声站出来道。
“子龙,你无需多言,此战之败确实在我。”孙策直接道。
孙策虽然性情直率,但是有君主之姿的他并不缺少心计,只不过是不愿意用罢了。
辽西一战袁绍根本就是冲着他来的,最终被围被困拖后腿的也是他。这前因后果他心中了然,就连袁术的故意纵容他都隐隐察觉到了。
对于现在的结果,孙策心中并无怨愤,有的只是对自己的无能而感到的悔恨。他注定是要踏上袁术为他准备的路,否则当初也不会前往辽东了。踏上了这条路,他早已做好了准备,这一次的失败只不过是开始。
“陛下此次让你们前来是为了调兵”纪灵也不过是想替袁术点一点孙策,见此便不再多说。
孙策从怀中将调令递了过去:“奉陛下之令,前来选调两万骑兵,于三十日之后前往辽东。”
纪灵接过调令,仔细看过后收入怀中,目光斜看向左侧那片广袤的草地:“所有的骑兵都在那边,共有五万余,你们自行从中挑选吧。选好以后,将名单报给我就可以了。”
“多谢将军。”孙策抱拳后和赵云转身离开。
纪灵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孙策离开的背影,面露复杂之色,最终却还是轻叹一声,转身拿起长枪:“休息结束,继续!”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可惜了,伯符你只是陛下义子,若是……”纪灵心中微叹。
……
草地之上,无数骑兵在狂奔。
孙策和赵云在一旁驻足良久,眼中满是满意之色。
“这些骑兵看起来不错啊!基础打的很牢,骑术、射术都不错,真没想到在江东也能训练出这般的骑兵。”赵云忍不住赞叹道。
“江东以前骑兵弱,其一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好马,其二是因为江东的地形不适合骑兵作战,因此不受重视。而现在,从草原引进了大量的良驹,战线都被推到了中原,自然不一样。这些骑兵都是从军中选出的骑术和射术较好的士卒,虽说没有经历多少实战,但是在严格训练之下基础都很好。不说天天睡在马上,但基本上大半的时间都在马上训练,完全是往出生在马背上的胡人靠拢。”孙策道。
“看,那边有人再打马球呢,咱们也去练练”孙策看着一边正在打马球的一群士卒,颇为意动道。
“他人都在训练马术和射术,这些人却在此嬉戏,这样不好吧!”赵云皱眉道。
“因为这些人是胜利者。”孙策理所应当的说道:“每过三日大军就会大比一次,表现优异的会被奖励休息一日。更何况这打马球也是一种锻炼骑术的方式,按陛下所言,这叫寓教于乐。若不地方不够大,真希望所有士卒都来玩一玩。”
“听你这话,你之前没少玩过”
“那是,当初我也在这里训练过一段时间,没少玩。想当年我在球场上可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孙策洋洋得意道。
赵云眼角忍不住一抽,颇为无语的看着孙策:“陛下赐给你的乌骓马可是万里挑一的良驹,要是连这些普通士卒都胜不了,我估计文台将军回去会把你吊起来打。”
“切,你说的容易,要不咱俩比比”孙策道。
“可以啊。”赵云看着这么有趣的游戏也是颇为意动。
孙策嘴角露出一丝坏笑:“看在你之前没玩过,是个新手的份上,我让你先选人。别说我欺负你啊!”
赵云淡然一笑道:“不用,就这两队咱们一人一队就可以,输了请喝酒。”
“可以。”
一个时辰后,原本笑容满面的孙策脸都黑了。
赵云胯下一匹普通的战马,但却依然速度飞快的在人群中穿梭。手中的马球杆犹如幻影一般,将马球牢牢的控制在身边。
&nb
第七百六十八章 募兵
“袁公路并无趁机夺下冀州之意,恐怕是想正面与我大赵决战,一战以定天下。”逢纪小心的看了袁绍一眼,出声道。
“公路,还真是好气魄。”袁绍微微冷笑,眼中一道利芒闪现。
“袁公路如此自大也好,给我们一段时间安稳发展。”郭图道。
“现如今我军的胜面不大,若是可能的话,还是将刘玄德拉到我们这方来为好,好歹能多两分胜算。”审配站在整体战略角度上说道。
郭图和逢纪暗暗看了审配一眼,一语不发。
“正南,刘玄德那里你就不用过多的妄想了,他不可能会同意的。”袁绍仿佛看透了一切,轻笑道。
刘备当初是他一手推上豫州刺史之位的,对于其袁绍看的很清楚。
心智坚韧、笼络人心是其长处,但其优柔寡断的性格和目光之短浅却是致命的弱点。毕竟出身贫寒,和董卓那厮一样,虽然身边有不少猛将相随,但却无能把握大局的惊世之才相助,纵能侥幸得一时之势,最终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现在刘备身边唯一能够依靠的顶尖谋士也就只有陈群了。但只可惜陈群不善军略,而且由于陈家的原因已经不被刘备所信任,根本无力扭转局势。
在如今天下局势几乎已定的情况下,刘备的想法根本就是破罐破摔。就是兵败,也要以一方诸侯的身份而非袁绍附属,最终东山再起也未可知。
“陛下所言正是,刘玄德现在是一心苟存、雄心全无,我们不要在他的身上浪费时间了。”逢纪说道。
其实他和郭图都清楚,刘备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路可走了,唯有等死一条。这是所有人都希望的,也是大势所向,刘备即使逆天而为也不可能破局。
现如今的局势和历史上赤壁之战前的局面还有所不同。其一,刘备并非无家可依、了无牵挂,而且其身旁也没有诸葛亮这般存在。其二,袁术不是曹操,袁绍也不是孙权。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比之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的实力差距还要大的多,而且无险可守。其三,汉室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威严,袁术袁绍各自为帝,刘备的身份注定他无法妥协。
当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袁术和袁绍都姓袁,而刘备姓刘。天下利益接被袁绍袁术二人所占,世家豪门也都认定了袁家的地位,刘备根本无法撼动,只能第一个被踢出局。
袁绍和袁术之间的战斗并非你死我活,而更像是正统之争。一如历史上袁术兵败之后意图投奔归降袁绍一般,毕竟是兄弟,双方之间都留有余地。
“想要让我输得心服口服,没那么简单。”袁绍深吸了一口气,语气之中满是自信的说道。
就算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自己这边,就算天下人都希望自己兵败,就算双方之间实力悬殊,他袁本初也不会屈服。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袁本初。
“元图,招兵一事进行的如何了”袁绍问道。
“禀陛下,这几个月来臣在各处放榜募兵,现征召士卒约十三万,已投入训练,预计还需要半年方能投入战斗。”逢纪沉声道。
面对这种局面,袁绍的选择和当初的曹操一般无二。穷兵黩武、竭力征召士卒,每多一点兵力就能增强一分战力,将来的决战就能增加一分胜率。
“太慢了,最多三个月,三个月内这些士卒务必要训练完毕。”袁绍直接道。
“陛下,三个
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动
让青州的张辽派兵给了袁绍一个小小的教训后,袁术就将此事抛之脑后了。
他知道袁绍是个聪明人,肯定明白他的意思。若是袁绍不忍下这口气好好的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而是出兵讨伐,那袁术也不会客气。
看在同为汉人同宗宗族的份上,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不会惯着你。你自己要是找死的话,我也不拦着。
现在袁绍内部是纷乱不堪,袁术要是此时与之开战,袁绍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连番恶战取胜,固然士气高涨,但是将士的损失和编制的残缺是不可避免的,袁绍最起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重新梳理一遍才能恢复战力。
对于这最后的收官之战,袁术早已准备多时了。此战,他要堂堂正正的击溃袁绍,彻底破灭其希望、令其心服口服。同时,也要以此战奠定权威,令天下人信服,携大胜之威彻底收复天下人心。
这最后的落幕表演中,袁绍的角色已经被袁术定好了,就是负隅顽抗的反派战败者。袁绍无力抗拒袁术的安排,但他却不甘失败,想要跳出棋盘,成为和袁术一样的下棋之人。
北疆之事暂且停歇,益州西南此时却是火药味浓重。
在得到了楚国的暗中支持之后,身毒顿时升起了夺回西北失地的雄心。一直以来被贵霜按在地上摩擦的身毒,竟然难得的准备出兵反攻以收复失地。
不得不说,身毒的王室还是有些许雄心的。之前前来向袁术求援的上代身毒国王之弟布湿底可比他那个当国王的侄子对国事要上心的多。
身毒上一任国王南征北战扩大了不少疆土,国内经济也是搞得不错,目前国力可谓是鼎盛状态。但只可惜虎父犬子,现在的这个身毒国王不论是能力还是雄心都远不及其父,国力已经有走下坡路的趋势。
布湿底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为了把握这最后的良机,他不惜千里迢迢亲自前来金陵寻求楚国的帮助,为的就是在这最后的辉煌时刻能够奋力一搏,尝试将身毒一直以来被贵霜占据的失地夺回。
布湿底此人的目光确是果决,时机把握的极其精准。此时不但是身毒国力的巅峰之时,也是贵霜国力达到谷底之刻。
尽管没有得到袁术的出兵支持,但是在贸易上得到了大楚的暗中扶助之后,身毒的国力瞬间暴增。
毕竟以大楚如今的富裕,手缝里稍微漏一点对于身毒来说已经是受用不尽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在布湿底的奔走说服之下,身毒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军。原本四十余万的大军再度扩招了二十余万,而且大规模的从楚国进购武器装备,为即将到来的反攻做足了准备。
身毒和贵霜狗咬狗,袁术虽然不会参与但也乐于见得,刚好趁此可以探一探双方的虚实。为此,袁术给身毒的支持力度可是不小。那些贩卖给身毒的武器装备虽然都是被淘汰的残次品,但放在身毒却是精良无比的武器。若是没有袁术的暗示,如此大规模的“资敌”根本是不可能的。
得了这么一大批的资金武器支持,身毒这才有的胆量去挑衅贵霜。
“身毒和贵霜这场战斗,看来是马上就要打响了。”将手中的情报仔细看完,诸葛亮微阖双眸,手中羽扇缓缓的摇动着。
“意料之中。我们给了身毒这么大的支
第七百七十章 倔强
“身毒和贵霜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极其宽广,此战恐怕还需一段时日才能打响。”荀悦说道。
“不错,这种规模的国与国之间的战斗,拼的已经不仅仅是军队的战力了,更多的是国力和后勤。这等规模的战斗若是双方不出大的问题,起码要打上几个月。按照贵霜和身毒以往的战况来看,身毒的将领确实是不值一提,若非依仗人数和地利的优势,恐怕根本不是贵霜的对手。”诸葛亮说道。
“但他们这次依然铤而走险,近乎是倾尽全力的攻打贵霜。”
“因为他们再不出手,恐怕就没机会了,身毒的国王和那位布湿底王叔的处境似乎不太妙啊!”诸葛亮语气略带感叹的说道。
荀悦微皱眉头,将端在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淡淡的看着诸葛亮:“孔明,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诸葛亮摇动羽扇的手微微顿了顿,嘴角微涩,但却语气坚定的说道:“亮明白。”
荀悦点了点头,聪明人也有着执念,而且他们的执念往往更深。就如当年的李儒一般,一心为寒门之崛起而奋斗,行事狠辣果决无比,几乎可说是不择手段,最终执念破灭不惜为之殉葬,已经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而诸葛亮也是这般,身为诸葛世家后人,其自幼一心继承先祖遗志,立志匡扶汉室,对于汉室的执念也是不小。不过还好,在其还未彻底成熟之时,这个“歪念头”被袁术给强行掰回来了。
楚国一片太平盛世,汉室则是庸主辈出、声望扫地,无药可救,外加上袁术的强制手段。令诸葛亮最终不得不接受了汉室不当扶的现实,转为为了汉人的明天而奋斗。
现如今得知了身毒的境况,诸葛亮不由得想到了昔日的汉室,与之何其相似,内心不由得升起一种感伤之情。
先王崩殂,新帝继位,内部纷乱不堪,国内也是一片动荡,无数野心之辈各自暗中发展势力,随时有可能揭竿而起。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再过个二十余年,百乘王朝会同样因内部诸侯割据自然而然的消亡,甘蔗王朝随后踩着其崛起。
历史有时就是这么的巧合。公元220年,是汉朝灭亡、三国时期正式开始之时,也同样是百乘王朝灭亡之时。而224年,安息也紧随其后消亡。再然后,230年,贵霜同样覆灭。
不过十年间,四大帝国亡了三个,百乘王朝这个老五也同样倒下。就剩下一个罗马也是内部纷争不断、动乱不堪。
荀悦很喜欢诸葛亮这个近乎完美的弟子,几乎可说得上是视若己出,一身本领倾囊而授毫无保留。他希望诸葛亮能够如他、如袁术所想的那般成为将来汉人天下的扛鼎之人。为此,他对于诸葛亮的要求近乎苛责。但好在诸葛亮自身能力根本无可挑剔,因此未尝感到压力。
但此时,面对这种在政治倾向上存在严重错误的问题,荀悦直接点明了。
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是踩在上一个王朝的尸体之上,因此对于上一任王朝自然是敏感无比。意图复辟之人每朝每代都有,尤其是现如今袁术宽厚,刘姓之人并不为其所针对、仍有不少深得重用的情况下,肯定会有不少忠于汉室之人暗中行动。
不过,以袁术的手段和大楚如今的情况,这些人自然是痴心妄想,根本成不了气候。毕竟大楚国内政通人和、一片太平,百姓的生活比之汉末不知要好上多少,能有多少人会为了那个动乱的汉室而逆天而为呢而在之后,但袁术把目标移到国外,国内就更不可能出现问题了。
&nb
第七百七十一章 调人
都说五十而知天命,人老了知道理想实现之艰难,对于年轻之时的抱负就不再执念了,但是对于荀悦而言却绝非如此。
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家境贫寒却又世家出身,荀悦近乎是一个完美的人。在其年轻之时,天下没有几人才学德行能够与之媲美。
曾经其也是踌躇满志、满腔热血,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整肃朝纲、扭转大汉之颓势,但只可惜未逢其时。灵帝昏聩、宦官当道、外戚称雄,一个大好青年却始终未能一展抱负,年纪轻轻就愤然隐居山林,一呆就是几十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