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郑玄看到袁术那贱样,直接一巴掌拍到了他头上:“身为江东之主要注意仪态,怎么能如此轻佻!”
袁术痛呼一声,摸了摸自己的头:“你知道我是江东之主还在我的地盘上打我!”
郑玄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我和你爹是朋友,论辈分你应该叫我叔父。作为长辈我教育教育你怎么了”
袁术对这个倔老头可真是打不得骂不得还惹不得,果断转过头闭上了嘴。
郑玄看着袁术置气的样子,目光一闪,有些怀念的说道:“公路,你这才有点小时候的样子!一别十多年没见,若不是样貌相似,我都认不出你了。看来这些年你的进步很大啊!”
袁术撇撇嘴:“切,说的好听。当年我爹让你当我老师结果你还不答应,现在后悔了吧!”
郑玄又是一巴掌拍到了袁术的头上:“当年你小子是个什么样子自己心里没点数吗洛阳第一纨绔!就你那个又臭又犟的性格,谁能教的了你别说我了,蔡伯喈和卢子干哪个敢收你为徒我可是大儒,总不能什么人都收吧!收你岂不是败坏了我名声”
袁术又心疼的摸了摸自己的头,恶狠狠的看着郑玄:“说到底那还不是你们没本事你看我现在!没有你们的教授我不也成材了让你们一个个有眼无珠,看不出我的优秀,都后悔去吧!”
郑玄看着袁术调皮鬼的样子,轻叹了口气:“不得不说,当年确实是我等看走眼了。原本以为已经长歪了的英才竟然成长到如此地步,公路,你的雄心和才能不下于你的兄长啊!”
袁术自信的说道:“我的兄长确实是不世之雄,不过和我比还是差了那么一些!”
郑玄少见的翻了个白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是成长了,但还是这么狂妄!不知收敛。”
袁术满不在乎的道:“我这不是狂妄,而是自信!不信再等个十年,你看看我和他有多少的差距。”
郑玄看着不远处的金陵城门口排成长龙的百姓和商队:“或许吧!”
袁术郑重地看着郑玄:“说真的,康德公,金陵书院不缺书籍和物资,但缺少足够的师资。虽然我能拉来一批人,但是他们的水平恐怕都不太够,因而此事还需要你帮忙!”
袁术为什么不惜得罪陶谦也一定要招来这货不就是因为郑玄是当世大儒、桃李满天下嘛!
郑玄的弟子不说多,记名的不记名的一两千还是有的。这次他来带在身边的就有两百多,其中优秀的一郡之才都有三四十。
每一个大儒都是一个行走的顶尖学院,郑玄只要招招手,随便都能叫来数百的士子。这些士子虽说大部分都不太可能认袁术为主,但是在书院内一边继续学习一边教书育人应该不会拒绝。
只要有了这么几百优秀的士子作为老师,袁术就可以在三五年内培养出近万的合格官吏,到时候就再也不用受到世家的制约了。
郑玄自然不会拒绝这件事,看着袁术点了点头:“不过我的那些弟子若是不愿意为官,公路你就不要强逼了。”
这一点袁术自然明白,只要这些货不去投奔其他诸侯,想干什么袁术都能够容忍:“小子明白。”
郑玄这才满意的离开了:“来之前我已经写信给我的那些弟子了,估计半个月内他们就会陆续到来。”
袁术看着郑玄的背影:人老成精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然不假!
第二天,金陵书院一个月后即将招生,而且还有郑玄坐镇以及图书馆开放的消息开始传遍天下。
无数学子听到这个事情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千里跋涉前往金陵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养猪
在扬州这一年里,袁术充分的向所有人展示了什么叫做有钱任性。
扬州府库的里的钱每个月都以千万贯为单位的流出去,活生生靠着用钱砸,砸活了扬州。就是这些世家也不得不服。
商人有钱没用,那是因为他们保不住这些钱。诸侯有钱,可他们绝对没袁术有钱,而且他们可不会像袁术这么挥霍。在他们看来这么做远不如养些军队实在。
像原本的袁术靠着袁家的这些积蓄,随便就能拉出来几十万大军,折腾了近十年都没缺过钱粮。
而现在的袁术一年就花了七成,要是没有那些纸张和盐酒的进账,袁术估计早就变成穷光蛋了。
不过还好,现在有了董卓赞助的大笔钱财,袁术起码又能再挥霍个一两年了。
所以说像袁术这么有钱又有实力,还不把钱用在“正确”的地方的货,世家们真是没辙了。
扬州现在已经完全的步上了正轨,其实根本不需要袁术花钱就能够自给自足、不断壮大了。袁术不过是为了加快扬州的发展的速度,才不停的输进去钱粮。
提到袁术的身家,在座的所有家主都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四世三公,底蕴太深了啊!
现在在扬州,世家唯一能够掌控的方面就剩下官员了。就这样还有三成的寒门子弟来抢食,要不是袁术给他们划了一块封地,这些世家就算明面上不敢反抗,背地里肯定各种小动作。
“袁公路财大气粗,又有康成公相助,恐怕还真能把这个金陵书院搞好。听说只要能够考进去,不收学费还包食宿,唯一的要求就是学有所成要在扬州做官几年。那些寒门士子肯定难以拒绝这种条件,我等世家也需要早做准备了啊!”
顾明眼神莫名的看向陆康:“季宁兄,你的嫡孙好像已经准备进入金陵学院了吧!”
提到自己那个天资聪颖、注定不凡的孙儿,陆康满是笑意的说道:“是啊!我的佳孙已经拜康成公为师了!自然也要加入金陵学院。”
顾明意有所指的说道:“以令孙的聪慧,想必定能在学员中引领风骚,吸引无数的士子追随吧!”
其他众世家的家主听到这话眼前一亮:“对啊!这金陵书院不仅仅是为了那些寒门子弟而设,也是我等世家子弟叱咤风云的舞台。”
“没错没错,我等世家子弟多是自幼饱读诗书,受到长辈熏陶,怎么可能敌不过那些寒门学子说不定可以吸引更多的寒门士子加入我们,壮大家族呢!”
这些世家家主也算看清楚了,以前是世家一家独大,蛋糕不够分,因而才不断的排斥寒门子弟,固步自封。
而现在袁术用大势碾压了全场,引入了寒门,严格了晋升考核,而扬州的世家被砍了一半,海外还多了块封地。这些世家突然发现扬州这块蛋糕自己有些吃不下了,急需要更多的寒门子弟来补充壮大自己。这金陵学院或许就是最好的机会。
看到这些世家家主一个个兴奋的样子,陆康和顾明暗暗相视一笑。二人着一唱一和其实就是把袁术想要通过他们告诉给世家们的讯息不动声色的透露出去。
当初袁术问郭嘉如何才能摆脱世家的束缚,郭嘉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打压世家什么是世家”
袁术稍微思考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世家代表着的是一个阶层,管理阶层,不可或缺。袁术应该做的不是打压世家,而是把世家养肥的同时,限制世家的权利,促进他们的良性竞争和相互监督,顺道要扶持寒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没有寒门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不断产生新的利益团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战事
“公达,又有何事”
荀攸面色凝重的拿出了一份情报:“主公,冀州有变!”
袁术皱了皱眉:“发生了什么不会是袁绍兵不血刃拿下冀州了吧”
荀攸听了袁术这话,面色有些怪异的问道:“主公何出此言韩馥虽说懦弱,但是有潘凤在也不至于直接向袁绍倒戈吧!”
袁术摆了摆手:“没事,我只是随便说说。公达你继续说,冀州发生什么了”
把信递到了袁术的手上,荀攸道:“袁绍向韩馥索要冀州不成,大怒之下已经以颜良文丑为先锋,率领十万大军兵发邺城。”
袁术心中暗暗点了点头:果然,当初保住潘凤是对的。有潘凤在,韩馥肯定不会那么轻易的就像袁绍低头。
“韩馥怎么应对的”
“潘凤率领八万大军前往迎战了。不过潘凤肯定敌不过袁绍的进攻,据我估计最多再过两个月冀州就会落入袁绍手中。”
袁术冷哼一声:“恐怕现在韩馥手下已经没几个人能听他指挥了。估计冀州的那些世家一个个都在想着如何向袁绍表忠,投奔明主了!”
“主公无需生气,这早就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不是吗韩馥仁德善政,若是在盛世之中堪称国之栋梁,但在这乱世之中却并非英主。冀州易主是迟早的事。”
突然袁术想起了公孙瓒,好奇道道:“公孙瓒没有动作”
荀攸叹了口气:“幽州刘虞一直在和他对着干,北方的异族也有所异动,公孙瓒现在是有心无力。”
袁术眼中闪过一丝不爽:“哦北方异族出现异动这恐怕是袁绍的手笔吧!”
“自然!袁家在外族也有着不小的威信和门路,袁绍和异族暗通曲款也不足为奇。”荀攸拿出了另一份情报:“另外,我按照主公所说传给潘凤信件,他回信了。”
“他怎么说”袁术略带激动道。
荀攸同样略显兴奋:“潘凤回信说他同意了。一旦情况有变,他会强行带着韩馥来投我江东。”
袁术拿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好!潘凤和韩馥若是能来,我定当倒履相迎。”
“韩馥毕竟是我袁家故吏,袁绍如此实非君子所为,我袁术身为袁家嫡子绝不与其同流合污。公达,关于这二人的退路你一定要慎之又慎,安排好。务必保证这两个人平安的到达江东。”
荀攸拱手道:“诺!”
袁术看着手中潘凤的回信,微微一笑。
潘凤的实力袁术可是见识过,在现在整个天下前三十还是能够排得上的。最关键的是这货有完整的武学传承,刚刚突破不久就能稳固得住自身的境界,明显不会止步于现在的实力,将来的成就或许不在孙坚之下。
而韩馥就更不用说了,能够凭本事坐上冀州州牧这个位置,此人的内政水平绝不在田丰之下,和张昭等人比也不差多少。
所以袁术才会这么关注冀州的动静,除了为了防备袁绍以外,还是为了冀州的这两个人才。
袁绍快要拿下冀州,而袁术也丝毫不差,荆州已经是其囊中之物。在这乱世刚刚开启之时,别的诸侯还没有攒起家底,这俩兄弟都已经遥遥领先了。
“衮州的情况怎么样曹孟德有什么动静吗”
荀攸沉声道:“曹孟德确实是不世枭雄,洛阳一役之后,无数志士能臣前去投奔与他,而且他也如同主公一样颁布了招贤令。某的叔叔荀彧荀文若和戏忠戏志才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
“老夫人、太史将军,我等到了。”
太史慈连忙下马,将自己的母亲从马车里扶了下来。
“娘,我们到了。”
一慈眉善目的老妇人走下马车,看着热闹繁华的金陵城以及周围面色红润的百姓,感慨道:“袁州牧果然是一方明主啊!子义,你日后当得好好辅佐袁将军,一定不要辜负将军的一番厚爱!”
太史慈低眉弯腰道:“是,娘。孩儿记住了。”
老妇人微微的点了点头。
旁边荀攸派来的心腹听到这话脸上可是笑出了花了:“老夫人请放心,我主仁德,而且最是欣赏子义将军这等孝义之人,定然不会让您老失望的。”
老妇人看着周围怡然自乐、满脸希望的人群,满意的点了点头。
太史慈也对于自己未来的主公十分好奇。
袁术知道三国里有太史慈这么一个名将,但是只知道这货老家在东莱,因而派人去东莱打听。
结果最后果然打听出来太史慈的家,但家里只有老妇人一个人,而太史慈因为得罪了本州,避难去辽东了。
本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袁术双管齐下,一边让人蹲守在太史慈家中,悉心照料着太史慈的老母,托人免除了太史慈的罪行,另一边再派其他人前往辽东去寻太史慈。
后来探子果然找到了太史慈,把袁术的求贤信一递,袁术这种求贤若渴的行为瞬间感动了太史慈。不过太史慈是个孝子,没有贸然答应,只说回家询问老母。
结果老妇人被袁术悉心照顾了好几个月了,自然满是对袁术的好感。而且跟着袁术,自己的儿子一下子从罪人变成了将军,怎么能有不同意的道理当即拍板决定来扬州,让太史慈跟着袁术混。
袁术让荀攸招来的三个人中,距离最远的太史慈是第一个到的。因为剩下的两个人中,许褚可不像太史慈一样是个草根,他家家大业大,好不容易被说服了后,非要带着许家村里的数千户人家一起来。
这么多的人口,袁术倒是很乐意接收,可是豫州刺史孔伷可不乐意啊!
袁术好说歹说又送了几万张纸,这才把整许家村给换回来。也幸好孔伷不知道许褚这货,还以为袁术是单纯的想要买些壮汉,所以要价不高。否则他看到这个长八尺余、腰大十围的胖子,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放掉。
袁术把整个许家村买到手之后心里可是乐开了花,几万张白纸虽说挺值钱,但在袁术这里就是一文不值。换一个顶尖保镖外加近万人口可是太值了。
要不是怕自己卖出的纸张太多引起世家的怀疑,袁术真想再洒出去几百万张换人口。
而另一个于禁搞定起来也挺难的,这货可是正经八百的都伯,挂在鲍信的麾下。虽然不受鲍信的重视,但毕竟是对方的将领啊!袁术足足甩过去三十万石的粮食才换回来。
不过用一万大军一年的粮草能够换一个顶尖将领袁术觉得也值了。双方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暗中偷笑对方的愚蠢,但究竟谁傻袁术自己心里清楚。
尽管花了一些功夫,但能够将自己知道的能够招揽的还未发迹的名将们收归麾下,袁术觉得自己现在已经非常赚了。
荀攸早已为太史慈布置了一个府邸,仆人丫鬟都配置齐全了,就等着太史慈母子入住。
安置好老母之后,袁术派来的下人引领着太史慈前往将军府。
看着面前气宇轩昂、面如冠玉的太史慈,袁术心中满是欣赏。
“末将太史慈,拜见主公!”
太史慈看到面露欣赏之色的袁术,立刻就拜倒在地。
“子义快快请起!”
袁术赶忙上前,将太史慈扶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