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由于某人的大男子主义和一些龌龊思想。将军府内院只有丫鬟,并无仆人。所以说袁术那可真是万花丛中一点绿,想怎么浪荡就怎么浪荡。
袁术这么露骨的话顿
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
袁术这话并非无故放矢。即使当初主要是为了稳定荆扬世家之心,袁术才娶得这两位娇妻。但相处久了自然也会日久生情。
三位妻妾都是平和温婉之人,但唯有蔡怡。袁术从她的目光中就看出她对于权势的一种向往。
当然,也比并不是说她是一个刻薄的女人,蔡怡同样温柔善良。但可能是由于出身于蔡家那种环境,导致她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一心想要掌控住权势,好有所依仗。
现在还挺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袁术真怕她变成历史上狠毒的蔡夫人。因而准备给她找些事情做,经商就是一个很好的路。
袁术虽然一直在扶持着商人,但由于社会观念一时无法转变。所以说袁术只是维护了商人的公平竞争性,并没有真正的改变商人在士农工商中低下的地位。
当然,并非袁术真的没办法改变商人的地位,而是没有必要。
有些东西如果不经历坎坷、历尽艰难,得来了也不会珍惜。
以袁术的立场来看,维持住商人的利益相对公平性就可以了,提高他们的地位对于袁术来说有害无益。
从商人的方面来说,小商家可比大商家难管多了。他们不像甄家这样的商业家族家大业大,指不定哪天在其他诸侯的诱惑下为了利益偷偷地干一些见利忘义的事。
反正暴露了大不了就舍弃了扬州的部分家业转投其他诸侯就好了。因为他们的资产和家业不大,说不定一单成功的话赚得的利润比他们的本钱还多。因而这些小商家非常难以把控。
而大商家家大业大,为了那么点利益赔上扬州的整个家业根本就不划算。不要以为本钱多就能买到很多的东西,小宗交易不好管理,但大宗交易可好管理呀!这些大型商业活动袁术麾下都有人专门盯梢的。
所以说暂时维持这种商人地位低下的情况可以有效的减少小型商人的数量,但对于大型商人来说却不会造成多大的损伤,更利于袁术对于商人的掌控。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那种物资丰富的时代。商人起到的作用基本上就是收购百姓多余的粮食,然后将这些粮食运送到遭遇天灾或物质匮乏的地区。还有就是提供一些基础的生活物资等。
至于运送南方的水果到北方,运送北方的牛羊到南方,基本不可能。
乱世之中,正常的百姓能活下去都不错了,哪有那么多钱去买这些东西能买得起这些的多是那些世家豪门。袁术现在一心要修路,除了方便出兵以及提高对于麾下势力的掌控力外,同样是为了提高麾下百姓的消费能力。
若是交州发展起来,以扬州和交州之间便利的交通,水果数日之内就可以抵达扬州。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水果的价格就可以大大的减少。
再加上扬州百姓都相对的富裕一些,偶尔买一些来尝尝鲜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说现在商人的数量太多,对于袁术来说并不算好事。现在的重点应该放在物资生产之上。
但是,现在扬州的商人团体出现了一个小问题,甄家一家独大。
尽管徐州糜家也投奔了袁术,但毕竟根基尚浅。
甄家虽说先于靡家小半年在扬州扎根,再加上袁术的支持,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巨无霸般的存在。
而扬州甄家的家主张氏,和蔡怡是一个类型的女人。聪明但是权力欲太强,一开始还能看得清形势,现在却有些迷失了。
很多商家最近反应,甄家有些太过霸道,为了抢占市场,甚至故意压价进行竞争。
经过郭嘉和田丰的调查,甄家确实有些过火了,触及到了某些界限。其实他们主要针对的是徐州糜家,怕糜家成长为他们对手。
糜竺是个厚道人,遇到甄家能避则避。但靠着仁厚的性格以及广泛的人脉,还
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楼
蔡怡有些不解的看着袁术。
士农工商,商人低下的地位她十分清楚。自己家族中经商的那些旁系子弟地位十分的低下,即使是当时身份并不算高的蔡怡也可以随便对他们呼来喝去。
蔡怡不明白袁术为什么让自己去经营这种“贱业”。
看到蔡怡疑惑的眼神,袁术笑了笑:“商人在我江东虽然地位不高,但也不似其他地方受人歧视打压。而你作为我的妾室,即使是经商,也定然不会有人敢小视与你。”
“我建议你经商,一方面现在在我江东,商人确实很重要,而且很有势力。像甄家那样的家族,即使是我也得慎重对待。若是怡儿你有兴趣,成为张氏那样的女强人也不是不可能。”
听到袁术提到张氏,蔡怡顿时眼前一亮。
作为甄家的家主,张氏可一直是袁术麾下女子的偶像。作为天下第一大单身富婆,无数的世家旁系子弟乃至嫡系子弟一个个争着抢着想要抱得美人归,顺道将整个甄家收入麾下、拉近和袁术的关系。
这个时代虽说钱的意义不算太大。但有钱到了一定地步,又有袁术撑腰,即使是蔡瑁对于张氏都得客客气气的。在这个男权社会,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现在在扬州,张氏的地位几乎不下于各大二流世家家主。
蔡怡自然也清楚张氏是谁。她在嫁给袁术以前,也一直把张氏当成自己的目标,她想成为像张氏这样不依靠夫君都能够手握大权的女人。
“夫君,怡儿真的可以吗怡儿在外面抛头露面,不会影响夫君你的声望吧”蔡怡小心翼翼的问道。
袁术随意的说道:“没事,在江东谁敢对我品头论足而且我可不是要让你出去受罪,你先去张氏那里学习一下她是如何经商的,到时候我自然会安排一些得力之人帮助你的。”
在商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袁术的目的,和后世所谓的计划经济差不多。不过袁术主要是为了避免被人卡住物资,以及平衡物价,盈不盈利的无所谓。
蔡怡只不过是袁术顺手推出来的一个代表人罢了。就算蔡怡经营不善,只要大的方向不错,袁术也不会损失什么。毕竟掌握了各种资源和权力,想赔都难。
蔡怡听后面露惊喜,不假思索的点头道:“多谢夫君。”
这种事情只要袁术不反对,蔡怡自然是一百个乐意。她可不是那种喜欢相夫教子、平淡一生的女子。可是作为女子,这个时代的她能做的除了争宠以外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谋求继承人之位。想要从政,根本不可能。
自己只是一名妾室,袁术现在竟然专门给她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和掌控权势的舞台,真的令蔡怡感动极了。
袁术嘿嘿一笑:“不用谢我,晚上主动点,好好把我伺候舒服就可以了。”
蔡怡满面通红,清哕了一口,身边诸女也都面色绯红。真难以想象这么个面色清秀、举止轻佻的青年,竟然是雄踞一方的诸侯。
袁术现在灵魂早已融合完毕,彻底恢复了前世二十二岁的长相和身体。若不是袁术身边的人,谁也无法将这个略显懒散的青年和一年前的袁术认作一个人。
对此,袁术表示很开心。反正自己是一方诸侯,又没老板,变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有人敢质疑些什么。
总不可能有人会认为自己被调包了吧要知道袁术样貌的转变可是经过了大概一年的时间,每天的转变都不大,只不过以一年的时间为单位来看的话,确实像是换了个人。
但袁术周围的人可都清楚,这绝不是调包,而是袁术自身带有的异象。
郭嘉甚至以此为由,编造出了许多的流言。
&nbs
第一百八十二章 刘虞的无奈
一番调戏之后,袁术继续沉醉在貂蝉美妙的舞姿之中。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闭月,果然名不虚传,一颦一笑无不媚人心魄。即使是袁术对于貂蝉已经足够熟悉了,但还是时常被对方的魅力吸引。貂蝉的美,宛如罂粟一般,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袁术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这么多的皇帝败在女人的原因上了,也明白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是怎么来的了。倾国倾城,名不虚传。
在众女之中,貂蝉无论从气质还是样貌方面都无可挑剔,整个人就犹如一个完全熟透了的水蜜桃一样,令人垂涎。
袁术这边正舒舒服服的享受着,另一边,长安的刘虞现在却是如坐针毡。
经过和宗室的一番研究讨论,他算是看清楚了,新帝不能立。
且不说宗室们意见不一,根本推举不出一个拿得出手、镇得住场面的继承人。
现在天下也是各种流言蜚语不断,人心浮动。自己就算推出来一个新的天子,定然也没有人会承认。而且说不定有些人不忿之下还会头脑发热干出一些其他的事。
当初刘虞只是头脑一热,情急之下才直奔长安而来。现在冷静下来发现问题了,天子选不出来。
以前刘协在的时候还好,虽然年幼但毕竟是正统,而且是唯一剩下的正统。尽管其他诸侯有些小心思,但想要另立天子在大义上确实站不住脚。
可现在刘协一死,真的就没有所谓的正统之说了。剩下的刘姓子弟都有资格成为天子,立谁都会有一大堆人反对。
估计刘虞这边的天子一立起来,就会有众多诸侯拒不承认,借机另立新天子也不是不可能。
可现在不立天子又会怎么样呢李榷郭汜愿不愿意先放在一边,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依靠自己的威望和大汉的余威还能镇住一时,时间久了,总会有那看不清形势的人为王前驱之人出现。
就在刘虞苦思冥想,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之策的时候,长安又出事了。
刘焉在长安的二子遭到刺杀,长子刘范当场死亡,二子刘诞虽然活了下来,但断了右臂。
这件事瞬间打破了刘虞的思绪,和宗室李榷等一群人连忙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这该怎么和刘焉交代
之前还责令对方要以大局为重,而且还声称对于刘焉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好不容易稳定住了刘焉,结果现在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刘焉的两个儿子又出事了。
“李稚然,你是怎么守卫长安的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让小人刺杀了刘焉的儿子!你不清楚现在的局势吗若是刘焉恼羞成怒直接称帝,我看你该怎么办”刘氏的一位宗亲族老咆哮道。
现在局面已经很混乱了,还出现这么件事。这不是逼着刘焉造反的吗
李榷脸色一黑,一把提起腰间的宝剑,利剑出鞘指向对方:“老东西,和谁说话呢信不信我砍死你”
老者的骨子也很硬,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颤颤巍巍的站起来,眼神凌厉的看着李榷:“你想怎的身为汉臣,竟敢肆意辱骂我一个汉室宗亲!有本事你就杀了我,否则就不要在此负犬狂吠!”
李榷原本有些不善的眼神顿时变得阴冷:“呵呵!当初相国在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夹着尾巴做人。现在换成我李榷,你们就硬气了。是不是真以为我李榷的剑杀不了人啊!”
手中的长剑作势要砍。站在李榷身旁的郭汜连忙走过来按住李榷的手:“秩然,不要冲动!现在大局为重啊!我们先考虑一下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吧!”
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焉暴怒了
刘虞此举也是无奈。他知道,刘焉得知这个消息后怒急之下很有可能会愤而称帝。无论自己推不推出天子,汉室的权威都会再次受到打击。
与其如此,不如自己提前下手,也好占据主动权,让事情不至于走到最糟的那一步。
他明白自己这边就算推出天子,也得不到承认。而一旦刘焉脑子一发热,估计天下就会再次出现战国时期的那种乱世。
这一切刘虞阻止不了,他只能提出最后的底线。
非汉室后裔不得称王!
就算是作为傀儡也好,怎么都得保证明面上的帝王都是汉室后裔,为汉室蒙上最后一块遮羞布。
当然这只是刘虞的一厢情愿,诸王鼎天的情况都快要出现了,真正的大争之世还会远吗
三日后,长安城内昭告天下,刘诚称为新任的天子,正式登基称帝。
远在中原的曹操和刘备等诸侯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立刻上表称贺,表明对于这位天子的认同。
刘备和曹操的心思就不用说了,为的就是防着袁术。而陶谦则是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麾下二子不争气,有些想要将徐州托付于其他人的意思,借此卖刘备曹操一个好。
孔融呢作为孔子的十九世孙,他自然没有什么野心,对于刘诚成为天子表示支持,单纯的只是随大流而已。整个中原四大诸侯三个都支持了,自己要是不支持多不合适。
而在益州,刘焉得知新的天子已被确立,自己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心里正不乐意呢。长安城内又忽然传来消息,自己在长安的二子一死一残。
刘焉当时就愣了,反应过来后的他暴怒之下一剑刺死了传信的天使,当即决定要自立为天子。
“主公!不可啊!二位公子之死甚是蹊跷,定然是有心之人所为,为的恐怕就是逼主公你称帝,搅乱天下!若是主公你真的执意称帝,恐怕毁掉的不只是大汉的余威,还有主公你自己的民心啊!”
刘焉麾下还是有不少有见识的谋士的,他们立刻就发现事情不对,此事应该另有隐情,是有人想要诱导刘焉称帝。
原本刘焉就是有称帝之心,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称帝。
历史上刘焉欲称帝,李榷郭汜同样是把他的两个儿子杀了,结果却使得刘焉忧惧之下,染病而死。
当时是由于刘协未死,谁都不敢擅自称帝。毕竟汉室正统是天下人都承认的,而刘协就是无可置疑的天子。刘焉要是称帝,不说刘表会攻打他,麾下之臣估计都会造反。
而现在却不同了,刘协死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这情况,只要你姓刘就有资格窥伺一下天子的位置。
刘焉称帝最多算是个野心太大、心有不忿,而非类似之前的谋逆之举。
而且这次二子的遭遇刚好给了刘焉一个最好的借口。当初周武王灭商不就是借着这个由头的吗
刘焉在接到二子的凄惨结局后悲伤的同时就想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好时机啊!
对于刘焉来说,天子之位远比自己的儿子要重要得多。毕竟自己已经死过一个儿子了,但现在还有一个儿子,只要刘璋还活着就好。
再次想要称帝的刘焉听到麾下臣子的劝阻,顿时大怒道:“胡言乱语!刘诚不过一黄口小儿,竟然用卑鄙手段夺得了天子之位,而且暗中谋害了我的两个儿子。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我刘焉定然与其势不两立,也绝不会承认他的天子之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