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我是袁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打败赵云那比答应自己的父亲还要难得多,就是再过个二十年自己恐怕也做不到啊!难道要熬到赵云老去

    想想自己曾经放出去的狂语,孙策真有种想打自己耳光的冲动。当初还是太年轻啊!

    看着仿佛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焉了的孙策,袁术内心狂笑:狂啊!你再狂啊!终于撞到铁板上了吧!

    “好了,不逗你了。”袁术还是放过了现在尚且稚嫩的孙策:“只要你成为在子龙手上撑住十个回合,我就让你回到军中,这总行了吧!”

    “义父此言当真”孙策惊喜道。

    “自然。”看着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再次恢复了斗志昂扬状态的孙策,袁术笑着道。

    “最近耀儿的情况如何”袁术还是十分关心自己亲生儿子情况的,相较于这些资质逆天的义子,这个资质普通的儿子可是让袁术操碎了心。

    “三弟自从出海归来后仿佛换了个人一般,进步十分迅速,现在的武力已经快突破二流境界了。”孙策赞叹道。

    袁术满意的点点头。小半个倭国的气运压在袁耀的身上,再没有些起色那还行吗袁耀现在的资质虽说比不上孙策,但好歹也勉强能算是顶尖,将来成长为一流武将并不难。

    “话说义父,那所谓的倭国真的这么神奇吗”孙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小二乔
    一旁的陆逊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幸灾乐祸的笑了。

    袁术轻轻的瞟了一眼这个比孙权还要小上一岁的早熟小鬼:“逊儿,你那么高兴,是不是也想去文和那里锻炼锻炼啊”

    陆逊听了这话,立马捂住了自己的嘴,疯狂的摇头,一副被吓坏了的样子。

    看到陆逊如此乖巧,袁术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对嘛!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的样子,好好学习才是你们要做的事。为人要阳光一点,不要那么阴沉、没事想些有的没的。”

    贾诩现在在这些孩子眼中就是班主任一样的存在,只要想到那张阴森的脸,这些孩子就会打心底里发憷。毕竟有杨修这么个反面教材在。

    自从杨修来了以后,就一直被贾诩亲切的“教导”着,而且还有郭嘉作为“辅导员”在平时“补课”,就是法正这个师兄平时也没少“照顾”他。那日子过得可真是艰辛。

    法正当年还算好些,中毒不深,只是有些傲娇而已,而且本身的资质就不错,又经过郭嘉的教育缓冲,接受起贾诩的教育还不算太痛苦。

    可杨修就可怜了,过去一直是被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从来没有受过什么罪。而且本身中毒颇深,自视甚高也就算了,还有些狂妄自大、不知进退。最关键的是这货已经成年,思维和性格基本已经成熟定型,不下重药根本治不好,对于这种学生,贾诩果断下了狠手。

    结果就是杨修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几次想要自杀的冲动,整日过得地狱般的生活。

    想要找袁术求情门都没有。

    别说袁术不想见他,就是贾诩布置的那些任务和考验,就足够他忙的了。每天这货除了必须的的睡眠和吃饭时间外,基本上没有一丝空闲的时间。

    不过,良药苦口利于病,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杨修的性格确实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样锋芒毕露,转而变得内敛了起来,能够正视自己、审时度势了。除了身体消瘦了不少、发黑的脸色上浓浓的两个消不掉的黑眼圈以及平时说话声音嘶哑了不少外,没什么大问题。

    在这个世界,庄周梦蝶并非空谈,贾诩虽然没有这等本事,但是一些小手段还是懂得。不过数月,但杨修在幻境中却是如同过了数年一样。

    要是把现在的杨修和刚来扬州的杨修放在一起,任谁都会认为前者是后者的父辈,年龄差了起码十岁,这不仅是身形上的变化,还有阅历的不同。

    虽然过程有些惨不忍睹,但效果却十分不错,袁术心中还是蛮满意的。想想这个便宜侄子小的时候那副臭屁的样子,而且还看不起自己,袁术对于他的悲惨遭遇没有一点心疼,反而心中暗爽。

    摊上这么个无良的叔父,杨修也真的是倒大霉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叔侄俩都不是什么好人。

    “公瑾,最近阵法研究的怎么样”

    “多谢义父关心,瑜最近颇有心得,只需再过一段时间,定然会有突破。”周瑜自信道。

    当初和关羽张飞的一战,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使得他明白个人的武力也是足以影响战局的。当年章邯面对项羽是怎样的憋屈感,他也算能体会一二了。

    什么布阵、兵种配合虽不能说差的一塌糊涂,但确实十分一般。结果就是关羽这么一般的统帅能力,靠着个人武力和军团天赋愣是将周瑜打的没有脾气。如果不是周瑜行事谨慎,没有先彻底吞掉张飞再回击的打算,恐怕整个大军就交代在那了。关羽加张飞的组合确实太恐怖了。

    个人武力和军团天赋对于战争的影响着实不小。周瑜的军团天赋不说能够克制所有的军团天赋,但起码能够应对所有已知的军团天赋。之前若不是对于给关羽的军团天赋不了解,周瑜在那种优势之下也不会被翻盘,打成平手。所以周瑜可以说是最适合走统帅路线的将领,是个天生的帅才。

    “公瑾,若是你有何疑惑,可以找奉孝和文和请教一番。皇甫嵩虽说是兵法大家,但奉孝他们可是也有先秦传承,若你能将之融会贯通,将来超越皇甫嵩也未尝不可。”袁术叮嘱道。

    郭嘉和贾诩这俩鬼谷弟子完全走的是谋士路线,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关于鬼谷的统帅传承。要知道庞涓和孙膑可都是出自鬼谷呢!

    皇甫嵩固然是汉末的顶尖帅才,但和这两位还是要差上不少,袁术可是打着让周瑜成为自己的韩信的心思进行培养的,怎么能不给他提供最好的资源呢

    周瑜郑重的点点头。其实郭嘉那里的那些兵法传承早就被他掏的差不多了,不过贾诩那里他没有去,因为这段时间比较忙,而且对于贾诩这么个毒士,他也有些发憷。

    记得郭嘉曾经说过,他有的是鬼谷小半部分的兵法传承



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东密信
    成都城城墙之上,两个并肩而立的身影俯视着远处黄忠大军的大营,显得十分萧索。

    “公义,我等已被袁术大军围困近一月了,你还能撑多久”吴懿颇为敬畏的看着身旁这个看似平凡、面色威严的汉子,语气平静道。

    乱世出英雄,逆境出猛将。在刘焉都觉得大势已去的时候,张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却在防守成都的战斗中脱颖而出,而且力挽狂澜,一举稳住了局面,令黄忠大军的数次进攻铩羽而归,稳住了成都的人心。

    张任展现的能力就是吴懿这个大将军都为之侧目,然而这等良将之前竟然只是担任百人将一职!吴懿真的不明白领兵的那群将领是什么情况傻子吗

    刘焉在这种绝境之下,爆发出了惊人的胆气,一向懦弱的他竟然站上了战场,在城墙之上督战。而正是因为如此,张任这员良将才被刘焉发现。

    没办法,任谁看到战场上己方士卒被压制的一边倒,只有一支不过百人的部队在一名猛将的领导之下却是勇猛无比,不断地左突右冲援助友军,都会明白此人必是有良将。

    张任虽然长相平凡、气质一般,但能力可是实打实的。作为赵云的师兄,纵使张任擅长的是领兵而非武艺,但他二流水平的武艺依然不是益州这群弱鸡将领能够比得上的,在战场上其武艺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刘焉现在就仿佛快要溺死的人,一发现张任这根救命稻草就死死的抓住了他。当天战场结束之后就封他为骠骑将军,统领成都城内的四万余大军。

    刘焉不是只剩下两万大军了吗这四万余大军是怎么来的呢

    自然是刘焉再次从世家那里坑来的。自从城外的大军全军覆没之后,刘焉是彻底的被逼上绝路了,再次故技重施,逼迫世家提供更多的兵力。他知道世家肯定还有藏私,所以做的更加果决。上来直接夷灭了几个看不顺眼的小型世家。

    从中得到了近万的大军,然后剩下的世家在刘焉的威慑之下七拼八凑又凑出来了一万多的大军,就这样凑足了现在的班底。

    “只要主公不放弃,我就能一直撑下去。”张任坚定道。

    士为知己者死,刘焉面临绝境之下草率而疯狂的举动却依然让张任感动异常,从一介小将直接被提拔成骠骑将军,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啊!张任现在颇有种愿意为刘焉赴汤蹈火的决心。

    吴懿漫不经心的瞟了张任一眼:“如今我军已经死伤大半,剩下的士卒恐怕不足以再支撑多少时日了吧!”

    他何尝看不出来如今的张任已经接近了极限,能撑到现在不过是靠着过人的意志罢了。这一个月来黄忠昼夜不分的攻城,虽然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双方大军实力的差距使得成都遭受的损失实在太过严重,张任这个月来一直都没下城墙,大部分时间都在指挥着战斗,而且还要时不时的自己亲自出马前去救火,已经精疲力尽了。

    张任面对吴懿的询问沉默不语,他何尝看不出来现在的形势纵使他再勇猛,但就益州这群疏于训练的士卒,以及世家的那些杂兵,能够守住成都一月已经是极限了。现在每场战斗都有全军溃败的危险,要不是靠他的武力时常支援,成都早就易主了。

    “若是成都城破,你打算怎么办”发现张任沉默不语,吴懿追问道。

    “带着陛下杀出重围!”张任平静道。

    “那若是陛下不肯走呢”吴懿清楚现在的局势,更清楚刘焉的性格,这种情况下的刘焉根本不可能选择灰溜溜的逃跑,也跑不掉。最大的可能就是带着麾下的世家一起玉石俱焚。

    张任再度沉默了,双眸微沉看向手边的刘字大旗,眼中闪现出无数复杂的情感。他何尝没有想过这件事只不过一直没有继续想下去罢了,他不想看到这一幕。

    “陛下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但他还有牵挂。世家和太子!骠骑将军若是忠心于陛下,为何不帮陛下了却这最后的心愿”吴懿直视着张任道。

    “大将军此言何意”张任心中



第二百四十三章 惜才的袁术
    ..,

    “奉孝,为了一个张任而养虎为患,你说主公这么做真的好吗用不用我们暗中出手,或者借刀杀人”袁军大帐中,黄忠皱着眉道。

    “无妨,主公这么做自然有他的思量。更何况以我江东的强大,就是留下刘璋这么一个毫无根基的少年又能如何难道他还能蹦起来”郭嘉倒是毫不在乎地说道,不过他眼中隐藏着的那一丝谨慎却表现出他对这事的些许担心。

    “刘璋此人不过一庸碌之才,为人懦弱、胸无大志,不足为虑。可告知刘焉,若是张任来投,吾保他一家老小安然无恙。”再次念着袁术传过来的信件上的消息,黄忠喃喃道:“主公可真是惜才啊!为了一个张任,竟然敢留此心腹大患。”

    郭嘉不紧不慢的饮一口茶水,在军中他不饮酒:“主公惜才这是众所周知的,如今这一招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钓上来一两条大鱼。不过这笔买卖确实不亏,这个张任可是真有本事啊!”

    黄忠想起那个一身肃杀气息的稳重青年,赞同的点点头:“确实,能带着那帮鱼腩士卒撑到现在,真的堪称是一名将,比之严颜还要强上一分。”

    “主公既然已经决定,那么我们就不要再多想了。大不了日后我多关注一下刘璋就好了,他必然是要被迁往金陵的,到时候毫无根基,量他也做不到什么。”

    “不过真没想到刘焉竟然真会同意主公的条件,我以为他现在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了呢!”?“刘焉不傻,越是看似疯狂的人其实越是冷静,他明面上看起来已经怒火中烧了,但实际上比谁都清醒,这最后一条后路摆在他面前,容不得他不妥协。”郭嘉不屑道。

    对于刘焉这种在关键时候才有的英明神武,郭嘉是真的看不上。当年郭嘉为什么离开袁绍不就是看透了他也是这种人嘛!

    平时昏庸,遭遇逆境的时候英明,那有何用若是遇上的都是像刘焉这样平庸的人也就算了,可是要在袁术、曹操这些英主手上失败一次,恐怕就会万劫不复了。

    再加上优柔寡断,这种性格缺陷太过致命,所以郭嘉在所有人都看好袁绍的时候果断离开了他,到处瞎逛之时听闻袁术来冀州,他才去碰碰运气、试探一番。

    要说历史上曹操的成功真的多亏了袁绍啊!一开始披着袁绍的虎皮,才能在群雄环伺之下在兖州站稳脚跟,而麾下的荀和郭嘉,都是先投奔的袁绍,发现袁绍并非明主才转投的曹操。

    而荀的投奔意味着什么荀家的支持,曹操麾下大半的顶尖谋士可都是通过荀的举荐得来的。再之后的官渡之战,也是袁绍这个猪对手一手把曹操推上了北方霸主的宝座。

    历史上袁家的这俩兄弟那可真的是一对雷锋啊!一个牺牲了自己,成全了东吴;另一个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曹魏。刘璋和刘表也差不多,牺牲了自己成全了西蜀。这四个人堪称是汉末的活雷锋啊!一手培养起了三国。

    ……

    “没错,只要你在城破之后投降袁军,太子殿下就可安然无恙。”吴懿肯定的说道。

    看着张任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吴懿叹了口气:“袁术确实是个英主,惜才。他很看重你的才能,所以宁愿放太子一马也要将你收入麾下。你放心,最后不需要你主动投降,黄忠会来亲自再三前来请你的。而且此事的内幕,除了你我之外只有陛下知道,就是太子殿下也不知情。”

    作为敌人的一方雄主袁术竟然这么看重张任这么个地位低于自己的将军,吴懿的心中真是五味陈杂。说不清是羡慕嫉妒还是悲叹。

    “张任不过一介草莽,何德何能能得江东之主的看重真是可笑。”张任自嘲的说道。

    看着张任被如此重视却不庆幸和自傲,反而还有些悲叹的样子,吴懿心中一叹:人比人气死人啊!要是这等待遇落在自己头上,自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吴懿的盘算
    “某的话已经说完了,公义你究竟想要如何抉择”吴懿严肃道。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说了,剩下的就要看张任自己的选择了。

    张任闻言低下了头,再次看了一眼远处的袁军大营,以及城墙上的刘字大旗,苦涩道:“陛下都决定了,某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吴懿笑了:“某就知道公义你虽然为人刚直,却不是那等愚笨之人。投奔江东对于你我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以公义你的本领,屈居于这蜀中实在太过浪费了,这个天下才是你最好的战场。”

    张任能够同意归降江东在吴懿看来再合适不过了。袁术是个什么人吴懿素有耳闻,面对这么个霸道务实的主,要是没点真本事基本别想在其麾下出头。

    看看荆州世家现在的情况就知道了,都被扬州世家欺负成什么样了。与之相对的,作为袁术麾下重臣的蔡瑁和蒯良所在的家族却飞黄腾达。

    吴懿是自己人知自家事,比起那些软弱无能的益州世家,自己家强不到哪里去,这个时候当然要找一个能力出众的抱大腿了!

    张任正合适啊!寒门出身,孤身一人、毫无根基,刚好能和自己家互补。而且为人刚直,没什么小心思,有和自己同为益州降将,正是最好的大腿。

    相较于孜然一身、无欲则刚的张任,吴懿的野心可要大太多了。他心中早已打起了小算盘,若是真的如刘焉计划的那样,恐怕整个益州的世家都会实力大损。到时候自己的吴家说不定就能趁机崛起,成为益州的领头羊。?作为吴家当代的家主,吴懿的心机可是完全不下于其他的益州世家家主。不过由于吴家毕竟是外来之人,一直遭受益州世家群体的排斥,所以这些年来的发展并不算太好。
1...6768697071...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