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楚风云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诸侯
“诺!”耿三领命离去。
不再去想这些,赵隶继续领军向着墨家所在之地驰去。接下来到再也没碰见过敢闭门拒不奉粮之人,除了一些好事的武者远远眺望,其他倒也没什么。
荆州城中,一连几日,莫文峰皆吃不好睡不好。面色枯槁,神情憔悴。此时他正俯身案前,盯着一张张传报喃喃自语:“不对,即是赴京,怎偏偏往南走……背道而驰啊……这郑向学,卢狄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父亲大人。”门外传来莫牙的声音。
“进来。”莫文峰双眼布满血丝,沙哑道。
门被推开,莫牙捧着粥碗走了进来,恭敬道:“父亲,用些饭食吧,再这样下去身体撑不住的。”
闻此,莫文峰叹口气,放下手中灰袍武者传回来的探报,默默接过了粥碗。
看着正小口小口进食的莫文峰,莫牙没有离去,站在原地欲言又止。莫文峰瞥见这一幕,叹气一声,放下粥碗道:“又有什么事,说吧。反正事已至此了……”
“东煌郡太守,奉粮了……”莫牙小心翼翼道。
“混账!”莫文峰哪怕心力交瘁,可闻此仍是咬牙拍案怒喝。几日分析,他也想到了根由。因此早已严令各地,凡是郡城皆不可奉粮与并州军。其他县城矮小之地,奉也就罢了,可郡城墙高城大,影响力更不是那些县城所能比拟。一旦一郡之治所,郡城也奉粮了,那这一郡之地的百姓该如何去想这不平白为其并州军助长威势
愤怒过后,莫文峰再次无声叹气起来,思虑一会,开口道:“禀明左相的书信写好了吗”
“回父亲大人,前日就已经写好了……”莫牙恭声道。
“那就……发出去吧。”莫文峰说完忽然想到什么,咬牙道:“不!还是……再等等吧……”他心中亦有算盘,若是书信抵达京城,左相令他们全都闭门严守,拒不奉粮该怎么办只要消息没有抵达左相耳中,他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谁知道这个卢狄会不会来荆州城要粮……最好是等卢狄离境之后,再上书。
荆州多年不经战事,武备废弛已久。不说底下那些郡守,便是他莫文峰,一想到卢狄可能会率军来荆州城,心中就不禁一颤。这也是为何先前调集所有荆州军进驻荆州的根由。
“父亲大人的意思是……”莫牙有些捉摸不透。
莫文峰已然重新拿起粥碗,不耐道:“我怎么说,你怎么做便是。无须多想,下去吧。”
“是……”莫牙闻声退去。
房中只剩莫文峰一人,看着碗中清淡可口的白粥,忽得没了胃口。将粥碗放于桌上,拿起一封探报继续看了起来。倏地,莫文峰心中浮现一个念头,重文抑武之策,怕是要变了吧……仅仅一个江湖游侠儿出身的草莽,统领一支万人不到的骑军,就能让一州之地为之惶恐不安,且不止一州之地,此去赴京路途所经,简直是半个大楚啊,若真被这个卢狄,或者说是郑向学扬威成功,怕是左相大人他们就真要考虑,重整军伍了……
何以制武,唯有以武制武。自己要不要提前准备一下,荆州军少且弱,要不要准备扩军……此念头一起,莫文峰顿时一惊,认真思虑半响,随即又叹口气,罢了,等左相之令吧,自己只要听命行事便好,想这么多作甚,这些都是朝堂上那些大人们该去考虑思肘的……
第三百零五章:接到墨家
又是一日风和日丽。赵隶正领军奔驰,忽而一名斥候军卒奔到近前,拱手道:“将军!前头有人拦路求见。”
“止!”赵隶挥手止住全军,心中闪过几人的名字,随后出声道:“来者何人”
“来人只说是墨家之人……”斥候如是回禀。
墨家还是莫家赵隶有些头大,罢了不管了,见见也好,于是开口道:“带过来吧。”
“诺!”斥候拨马驰去,很快,一名中年男子便跟在斥候身后,策马而至。
赵隶凝神看去,顿时一笑,这人不正是墨文嘛。
“见过……将军!”墨文翻身下马,单膝下跪,语气十分激动道:“墨家何德何能,竟能让将军亲自领军进荆州来接啊……”当他听闻并州将军卢狄率军进荆州之后,那可是万分激动,本以为赵隶所说的亲自带人来接不过是客套话,至多也就是派人在并州边地等候罢了,可是谁曾想他不紧亲至,还领军来了荆州!
就这份重视,就足以让墨文感激不尽。
看着激动万分的墨文,赵隶愕然一笑,他是不是误会什么自己主要是赴京,来绕路接他,只是顺便而已……不过当然,这话不会说出口便是了,赵隶笑呵呵的翻身下马,扶起墨文道:“墨家主何必行此大礼本将有爱才之心,自然当有惜才之能。墨家能人辈出,前来亲迎,理所当然。”
墨文面色涨红,没曾想他竟在太子心中有这般地位。顿时刚刚站起的身子在此重重跪下:“墨家定誓死效忠将军!”
“墨家主不要再这样了,快快起身吧。”赵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再次扶起墨文,然后诧异道:“墨家其他要去并州的人呢”
“将军稍后。”墨文说完,转身将一枚状似哨子之物放于口中,随即便是一声尖啸传出。
很快,远处隐隐便有另一声尖啸配合响起。赵隶见此,不禁笑道:“墨家果真厉害,这般奇巧之物果真有趣,实用。”
“小玩意罢了。”墨文脸上红润未消,恭敬道:“将军若是需要,墨家即刻建造。”
“不急不急,到了并州再说。”赵隶笑道。
就在两人交谈时,远处架马行来一群人,约莫三四十人,大多都是青年中年模样,当然也有几个白发老者。
趁人未至,墨文解释道:“禀将军,墨家此次赴并三十六人!尽是善长机关之人,特别是族中几位长辈,浸淫其中半生,技艺非凡。”
闻此,赵隶点点头,心中却是萌发一个念头。现在军中所用楚刀仍是太祖之时所造之法,可以说是三百年未变。自己虽然不动其理,可前世所流传的什么覆土锻造法,淬火锻造法,想必给这些老者大概说上一说,很快便能研制出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赵隶想要让军卒强大起来,所用之器乃是重中之重!
这般想着,那群人就已然奔行而至。
只闻墨文开口道:“下马,见过……将军!”
这群人知晓何意,顿时纷纷下马,下跪恭敬道:“见过将军!”
既然要装,就得装的像点。只见赵隶快步上前,扶起一位老者道:“老人家快快请起,诸位也快快请起啊,卢某当不起诸位一拜。卢某为大楚强军,无奈之下请诸位离家相助,看其老人家一头白发,还要因卢某奔波,实是心中有愧啊……”
闻此,这群人顿时眼神一亮,隐隐有些感动。他们都是知晓赵隶真正身份的。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老祖宗流传的道理,到哪都能用。
只见被赵隶扶起的老者激动道:“大楚强军,乃是百年大计,卑微草民本该老死荒野,藉藉无名。如今幸逢将军所用,能为其出些微薄之力,自是心中所愿,我墨家所幸!”
“好好……”赵隶握着老者的手,看着面前一张张墨家面孔,带着隐隐颤抖道:“我等将士宁战死沙场,也要护我大楚山河,安我大楚黎民!诸位今日所助,狄铭记在心,待到日后,定有厚报!”
身后,看着自家将军拉着一个老头不断高谈阔论的耿三等将士们则有些愕然,一旁的郑英则撇撇嘴,拨弄一下脚上马镫,静静等候。
很快,全军回转,开始沿着原路出发。远处盯梢的灰袍武者们不敢离的太近,只见并州军终于开始回转,不再深入荆州,顿时大喜,赶忙往州城传信汇报。
午时,全军驻扎造饭。赵隶仍是凑到那几个老者身旁,不断絮絮叨叨。
“不知诸位可会炼铁造刀之法”赵隶和气道。
“自是懂得。族中许多兵刃皆是墨家自己所造,比之外面兵刃亦要强些。将军放心,到了并州之后,我等会献出此法,以强我军。”一名老者捋须道。
赵隶笑眯眯的开始询问冶炼之法。这几个老者随不解赵隶一个太子,问这些作甚,但还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说完之后,本以为赵隶会不知所然,没曾想赵隶却是开口道:“卢某心中有些想法,或可增强所造之刀。”
“哦”几名墨家老者互相看了看,有些不信。
“打造刀胚之时,力多则刀虽利然脆。力少则刀虽厚然钝。若是打造之时,覆盖以土,掩盖刀身,这样打造出来之时,岂不刀身厚,而刀刃利!还有最后淬火,能不能以其他之物替代清水比如动物血液,乃至尿液,我在一本古籍上曾看过只言片语,不知是否可行。”赵隶说完,便看向几位老者。
这几个老者听完赵隶的话,没有开口,而是拧眉沉思,许久之后,一人缓缓道:“或可一试!此法从前未曾试过,但按将军所讲,应是可行!”
“可行!”
“可以试试。”
“呵呵……”赵隶呵呵一笑,然后开口道:“还望诸位将此事记在心中,卢某军务繁忙,实无闲暇,若是几位当真能造出更好的楚刀,那么青史留名,亦是应当。”
“青史留名”老者愕然道:“可我们说白了也不过是一介草民,通些贱艺罢了,怎能……”
“谁说不行!”赵隶肃声道:“青史留名者,怎能一直是那些咬文嚼字,卖弄文章之人!本将日后定要改上一改,所有为大楚有大功者,皆可名留青史!冶炼造刀乃是军国大计,岂是贱艺”
“如此……我等便是豁出命去,也要为将军造出好刀!!”几位老者激动道。毕竟,名留青史的诱惑还是很大的,人到这个岁数,金银已然很难撼动他们,可若能名留青史,谁又会拒绝呢
第三百零六章:再会信王
接下来几日,赵隶与几位老者形影不离,不断探讨商议着什么,聊的甚是开怀。自然,郑英便被冷落了,于是干脆与苏红凑到一块,彼此交谈聊天,倒也亲近不少。
这日,在并州边境之地上,赵隶看着墨文众人开口道:“前处便是并州,卢某还有些事要做,我们就在此处分开吧。诸位放心,进入并州境内便会有人接应诸位前往并州城,我与镇西将军已经商议好,诸位一到便自有安排。”
“将军不必如此客气,我等自去并州城便是。”墨文笑道。
于是目送墨文一行人进入并州境内后,赵隶这才下令北赴!千军万马疾驰奔腾,十几面大旗猎猎作响!赵隶领军在前,倏地想起一件事,顿时开口问道:“枢标郡在哪”
一盘的耿三思肘片刻,迟疑道:“应在西北百里外……将军若要去枢标郡,那我等就要绕路了。”
“枢标去那作甚”郑英在一旁出声问道。
驰马不停,赵隶微微沉吟一番,下定决心道:“走,绕路就绕路,得去见信王一面!”
“信王……”郑英喃喃一声,心中似是有些朦胧。
不再迟疑,军令一下,三军顿时转向,向着西北奔行而去。
…………………………
一日后,枢标郡,不破城中,信王赵鸿坐在桌案前,面色阴沉。自从得到并州郑向学自立的消息之后,他就愈发神出鬼没,行踪不定。便是现身信王府,也是沉默寡言,神情阴郁。特别是听到后来并州军大捷后,便更甚。整日里除了与王妃谈上几句话,就连世子在其面前,都难讨个笑脸。
只见赵鸿握着一张二指宽的纸条,面上简直阴沉如水。右手不禁间用力,似是要将这纸条握碎才罢休。就在这时,一旁有人轻轻走来,轻柔的掰开赵鸿的手,将纸条拿出来,一字一句地念道:“并州骑军,转道赴枢标而来。”
“王妃……”赵鸿叹气道。
信王妃轻笑一声,将手中遍布褶皱的纸条揉展,放在桌上细语道:“王爷在担心什么他要来,便让他来就是了……何必这般……这般惶恐”
“惶恐”赵鸿自嘲一笑,是惶恐吗是不甘才对吧……
“未曾想,太子竟这般有本事。郑向学将虎符都交由其保管,更是能灭西域十三国……当真,当真了不起。”信王妃坐进赵鸿怀里,仰头看着赵鸿道:“可王爷又在担心什么当初进退两策都已然想好,如今只是要选其中一条罢了。”
“是啊……”赵鸿把头埋在王妃肩头,低语道:“只是不甘罢了,几十年谋划布置,如今却要……拱手让人。唉,太子隶……难道真是天不绝赵氏”
“呵呵……王爷不也姓赵”王妃笑出声来。
看着怀中仍是风韵动人的王妃,赵鸿抬起袖子,看着上面的蟒袍喟叹道:“穷乡僻壤,当个有名无实的小王,说是姓赵,可又怎能与京中那高高在上的同族相比便是如今大权旁落,那位仍是高坐九龙椅,接受万民朝拜。”
“王爷……这么说来,赵氏就只有陛下跟王爷二人了”王妃扯过赵鸿的袖子,摩挲道。
“不……”赵鸿双眼无神的望向南方,低声道:“还有一人,太子隶……”
………………
“啊啾谁念叨我……”赵隶嘟囔一声,侧头喝道:“耿三!离枢标不破城还有多远!”
耿三心中思量一下,回道:“回将军!不远了,一个时辰可到!”
“一个时辰”赵隶盘算一下,皆是便心中一喜。上次没几个人,赵鸿就给了他一叠银票,折叠银票可以说是帮了大忙,后来的风月楼购粮,一部分就是用这些银票购买的。而现在呢,他带了三大营来,自己这位王叔应是不会小气吧突地,赵隶皱眉想起一件事,现在若让信王府暴露是否太早了些自己现在不比上次,领军而来,各方眼目都在盯着自己,自己似乎没机会去接触信王啊……
垂头冥思苦想半天,最终仍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于是赵隶摇摇头不再去想,罢了先去再说!就算要不到好处,让其知晓自己过去就够了,至少也能震慑一番!没错就是震慑,他可从来没把自己这个王叔,想的有多忠君爱国……不过是棱模两可之辈罢了,之所以能有联系,不过是利益风险牵扯罢了。
心中念头不断,一个时辰匆匆便过。当赵隶不经意间抬头,看见前面盘踞大地的巨城之时,这才惊觉不破城已至。没有停留,赵隶双目紧盯前处,继续纵马疾驰。
临近城下之时,赵隶隐隐看到似是有为数不少的人在城下等候。等候是等我吗赵隶心中如是想着,不禁就加了加马速。终于,当赵隶看清城下等候之人时,顿时心头一震。
只见人数足有好几百,多是衣甲鲜明的王府亲卫,分列两边,前头为首者到是面生,不过观其官袍,想必定是枢标郡郡守,要知道,不破城乃是郡城。而让赵隶震惊的是郡守身旁的人,赵建!
王府世子与郡守一同相迎……就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许多东西。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小看自己这位王叔了啊,本以为郡守乃是莫文峰的人,谁知道……
思绪恍惚,再次回神,却已然逼近。身旁的郑英他们也是愕然,不过赵隶没喊停,他们也不好开口,还以为赵隶另有打算。
“止!”终于在赵建一行人身前五丈处,赵隶这才下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