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楚风云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诸侯
“去死!”田猛浑身已被血污浸染,怒吼一声一斧将一匪徒劈开,然后狞笑着提斧继续冲向其他人。海仇生不甘人后,自是与之齐头并进,仿佛是要比较谁杀的更多一般。而与之相比之下,沈长明他们就显得比较‘斯文’了,至少没有弄的一地肠子那般血腥……
“大哥,不行,这些人都不是一般武者!眼前这人怕是先天啊!”银剑看着气势如虹后又节节败退的一众匪徒,顿时咬牙低吼道。金刀闻此,自是双眼赤红,全毁了,多少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啊!先天怎会惹来这等人物啊……不甘心啊!!!
极怒之下,金刀已蒙死志!于是咬牙道“二弟你走,我拦住他们,记住给大哥报仇!”说罢咬牙提刀,冲向秦广义。银剑见此,双眼深深的看了金刀一眼,然后竟是扭头奔向寨外,没有一丝犹豫。
其实若是二人不硬抗硬的打,还是能在秦广义的手中撑上一会的,可是逃走一人不说,金刀还直接冲上来,这于送人头何异只见秦广义嘴角一勾,踏步上前递出一剑。
这一剑即无招式也无变化,只见简单的递出去,唯一有所不同的那就是快,极其之快!若是有人用心观看,就能发现那金刀仿佛是自己冲上去撞在剑尖上似的,直到胸口被剑尖刺透,金刀都是一脸不甘。咬牙任由剑身贯穿,金刀仍是奋力向前,他知道杀不掉眼前这个先天,可若是就这么让他死,他绝不答应!
不过这注定只是枉然,秦广义见金刀竟然透剑来到自己的身前,正要举刀劈砍,顿时冷笑一声微抖手腕,藏锋剑身上顿时爆发出一阵劲力肆虐在金刀体内,将之五脏六腑搅个粉碎!
这下金刀再也撑不住,手中无力一颓,大刀脱手落地,七窍缓缓流出黑血然后秦广义猛然收剑,没有支撑的金刀顿时倒在地上,死的不能再死……
此时恰好赵隶他们收工,秦广义看着一地尸首,望向远处黑夜道“等等,我去抓银剑回来!”说罢右脚猛然一踏,提着剑窜进茫茫黑夜之中。
此处仅剩赵隶几人的呼吸声,半响之后,赵隶指着一处道“去把那几个屋子的人放出来吧……”
“还有人”苏红擦了擦脸上的血迹一愣,随即走了过去。
不多时,一群人有男有女,约莫上百人小心翼翼的走到这里,看到地上的一众尸首后,顿时一惊!然后接着火光看清是那些匪徒后,顿时激动的涕泪肆流,纷纷跪下磕头喊道“谢军爷……”
“谢军爷啊!”
“这些贼人终于死了!挨千刀的,呜呜呜……”
看着乱作一团的百姓们,赵隶扯了扯嘴角,收起心中的戾气尽量温和道“走吧,回家去吧……”
“家”那些人先是一愣,随即一脸欣喜纷纷爬起来,冲向木寨外。
仅有几个男女一脸迷茫,最终叹口气互相扶持着缓缓离去,想必就是斗村活下来的人吧……看着这群人离去,赵隶微微叹口气,然后终于收剑入鞘……
第二百四十一章:木碑血字
目送着百姓们一一走完,赵隶皱眉看向地上的一片狼藉,然后渐渐心中浮出一个想法,然后嘴角露出一抹有些渗人的笑意道“猛子。”
“啊”田猛正犯愁自己一身的粘稠,听到赵隶叫自己顿时下意识应道。然后抬头一看,只见赵隶正笑着看自己……暗夜篝火映照,赵隶脸上的血迹未干却带着笑意,这一幕如何不渗人……“有……有事”田猛迟疑道。
赵隶冲地上的尸首点头示意道“去,把这些零零碎碎都弄到这,堆起来。”
“什么!你要做什么”田猛一惊,咋呼道。赵隶笑意不减,温声道“叫你去就去,我有用……”
撇撇嘴,田猛无奈的将巨斧扎在一旁,嘟囔着开始打扫地上这些……
赵隶也不闲着,四处打量,最后看到一块完好的门板,顿时眼前一亮道“海子!”
这一声顿时把海仇生吓个不轻,还以为赵隶又想出什么鬼点子,他可不想去弄那些零碎……只听赵隶道“去把那个门板给我拆下来!”
呼拆门板啊,这个行。海仇生松口气,大步走了过去,挥刀一劈,门板便被砍下来,海仇生也不迟疑,提着门板走向赵隶道“给。”
赵隶看着眼前宽厚的门板,顿时笑了笑,然后搬起门板来到已经堆起的尸首前,狠狠插下去。
“还给他们立碑不必了吧”苏红皱眉道。
而这时,秦广义已是奔行归来,赵隶看着他扔下的银剑,顿时嘴角一抽,这货被秦广义整的太惨了,这那里还有个人样四肢皆无,却仍是未死,还在半昏半醒的低声痛哼……
“这小子还真阴险,差点着了他的道!”秦广义在一旁仍是气不过,带着余怒道。说完看着眼前这一幕,顿时发问道“这是作甚”
赵隶眯眼一笑,将银剑丢在门板之前,又找来金刀放在一处。随即隐刃出鞘,在已成木碑的门板上划动起来。
众人不解其意,可当赵隶收剑入鞘之后,顿时明悟。只见木碑上篆刻着一排字:察金银匪贩卖楚民,利欲熏心。其罪难恕,其行当诛!今日特灭此贼以儆效尤!大楚瑞华十五年冬,郑字旗下亲卫军留。
“涂以血渍,震慑一下后来的番商们!”赵隶看着门板上的字,冷声道。
于是,当一切终了,一行人这才开始下山而去,准备回到郑英那里。
“就这么回去,不妥吧……”秦广义看着自己与其他人身上的血迹道。“便以积雪擦拭吧……没法子了。”赵隶皱眉道。于是一行人便开始在路上寻找积雪擦拭身上血迹。
“现在什么时辰了”赵隶面无表情的将一碰冷雪抹在脸上道。
“唔……”秦广义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皱眉道“寅时吧,还早,定然能在辰时前赶回去。”
“那就好……”赵隶松下一口气,然后顺手又捧起积雪擦在甲上。
寒夜中,若非他们有内力支撑,恐怕早早就得受风寒了……不过即是这般,仍是惹得沈长明几人喷嚏不断。
终于,他们回到了驻扎之地。“兄弟……你们这是去哪了怎么现在才……”守夜的士卒看着一身湿漉漉的赵隶他们,不禁出声问道。
赵隶勉强一笑道“帮将军办些事去了。”
“哦帮本将军办事去了”郑英的声音从士卒身后传来,随后只见郑英脸若凝霜踏步走来。
守夜士卒一脸尬色,难为的低声道“兄弟,将军早在一个时辰前就醒了,还询问你们去哪了……”
“行了,你们都走吧,卢狄!你与本将过来!”郑英冷声说完,转身走向一旁。赵隶皱皱眉,给秦广义他们一个相安无事的表情,然后跟了上去。
见此,秦广义他们只得离去,而赵隶跟着郑英走到一处静谧之处后,顿时双双止步。
天色未亮,星月仍在。两人谁也没开口,半响后郑英终于忍不住看着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赵隶道“殿下难道就不想解释一下,去哪了吗”说完忽然一顿,一股似有似无的血腥味萦绕鼻间,顿时迟疑着往赵隶身上嗅了嗅。
看着自己身前皱着鼻子轻嗅的郑英,赵隶冷着一张脸没有开口。
“你……杀人了”郑英皱眉道。
“是。”赵隶淡淡道。
“是……”郑英眯眼沉思一番道“那些屠村的匪徒”
“是。”赵隶仍是这个字。
“嗯。”郑英点点头,迈步就要离去,却被赵隶一把抓住手腕。郑英脚步顿时止住,身体一僵,不自然的回身道“不是不想说吗还有事”
“不是不想说,而是在想……能不能与你说……”赵隶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郑英。
郑英眉头一皱,轻轻挣脱赵隶的束缚,垂首低声道“殿下当知,我日后会是你的人……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自己的姿势不对还是表情不对这突如其来的娇羞是为何赵隶低咳一声道“咳咳,事关你郑家。”
“嗯”郑英一愣,抬头道“何事”
于是赵隶深吸一口气,将在今夜的事情说了一遍,并将金刀所说的那段话说给郑英听。说完,赵隶盯着郑英的眼睛,观察其神色。
“殿下不信我觉得那金刀所说的郑将军是我”郑英自嘲道,“我在殿下心中,就是那种不明是非之人明言相告,若我真是那样的人,并州恐怕早已不是大楚之并州了……”
“我……不是不信你。”赵隶叹口气,然后犹豫一番,将手搭在其肩膀上道“我只是……唉,说与你听,也是希望你能心中有数,那几个所谓的郑姓将军,到底有无此事,想必你心中应是……”
感受着自己肩头的双手,郑英低下头道“我……知道了。戍边回来就会彻查,涉及之人,概不姑息。”
“如此,就好。”赵隶缓缓收手。郑英却突然扑进赵隶怀中,不是那种小鸟依人的模样,而是耳朵紧贴赵隶胸甲处,出声问道“赵隶,你又没有喜欢过我”
赵隶双手不知所措,一时不知所言……
第二百四十二章:抵达雁城
扑通,扑通,扑通,一声一声矫健的心跳声回响在郑英耳旁,郑英仔细听着,足足过了一刻。“没有加速,没有急促……懂了……”郑英从赵隶怀中出来,喃喃道。
一阵风恰巧吹过,赵隶没有听清,“你说什么”赵隶问道。
“没事,歇息一会吧。辰时要赶路。”说完,郑英转身离去。不知为何,看着郑英有些落寞萧瑟的背影,赵隶无端升起一阵心悸,这货……想啥呢不是在说军国大事吗
赵隶不知道的是,在远处的黑暗中,冯樱端着一碗水愣愣的看着这一幕,“赵隶,男的,郑良,男的,都是男的……抱了……他们……”无意识的嘟囔着,冯樱的脸竟是悄悄的红了起来……
次日拂晓,辰时已至。军士们草草吃罢饭,寻着自己的马儿,为其喂草顺毛。并州军中除了他们三大营以外,其他有骑卒的部曲少之又少,且还是一人一马,这就造成了马比人贵的情形。这些军卒别看一个个吆五喝六的糙汉子模样,对待自己的马儿可是比对自己的婆姨还要上心。
不多时,众军翻身上马,继续向西行进。
“不远了。这般速度若是顺利的话,午后当能赶至雁城。”黄敢坐在马上,神情舒缓道。
的确是没再发生什么事,不过百余里路程,又是碰见大雪拦路又是碰见屠村之事,本就有些巧合了。所以当大军这般缓行大半日后,前处平地之上一座城池赫然出现在众人眼中。
日头微微偏西,照在这座古城时,一股厚重之感扑面而来。雁城,并州西疆第一城!传闻太祖年间,此城守将一箭射下高空大雁,震慑西域十三国俯首称臣,不敢丝毫冒犯。太祖嘉奖,特更名此城为雁城。这些流传故事的真假不好说,但此城确是太祖之时所建,用以管治西域各国纠纷。没错,就是管治,太祖之时,定鼎中原,威压四方,凡临国异族,莫不以上国以待。
这可不是所谓的以德服人,而是太祖亲率铁骑一个一个打下来的!当年太祖还亲口说过一句话:凡四方邻邦,但有不服大楚管教者,当速速厉兵秣马,以候大楚铁骑!那时候的大楚铁骑,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战无不胜,铁蹄所至,皆作飞尘。
心思沉浮激昂,不知不觉间,赵隶他们就已然行至雁城之下。雁城乃是一座军城,此城便是大营之所,因此神射营并未下马,直接列队进城。
当赵隶行至雁城东门时,看着上面斑驳的城墙,顿敢唏嘘,当年何等威名的雁城,如今竟成了这幅模样,垂垂老矣,宛如老朽……不说其他,便是雁城此时的模样,就难说能震慑一方,更何况管治
“啊是郑将军,这是神射营吗”一名将领模样的男子迎面走来。郑英翻身下马,走上前道“路上出了些岔子,耽搁了些许,不然能早到些。对了,雁城怎样”
“还是那样呗……”这将领叹口气道“大宛乌孙这几个仍是那样,但是像刚岩之类的小国反倒蹦跶的厉害,一月驻扎下来,仅是这些小国寻衅,就不下五次了……”
“那你如何处置呢”赵隶心有所想,郑英却已是问出。
“如何处置”这将领一愣,道“闭门不出啊……不是一直都是如此吗”
“嗯,就这样吧,去安排换防,早些回去。路上积雪未消,小心些。”郑英捏捏额角道。
“诺。”这将领拱手一应,转身离去。
郑英回过头,发现赵隶正左顾右盼,似是对这雁城很是好奇,于是笑道“卢狄你与本将来,你们就先去城中将军府寻个住处吧。”说罢迈步离去。
众人没有什么异样,毕竟这个郑良单独叫走赵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唯有冯樱这丫头,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脸颊通红一片,不知在想些什么。
“雁城,竟落魄至此……”赵隶看着街旁一座座破败的房舍,叹气道。
“连军中兵饷都紧巴巴的难以发放,又何谈修缮城池。”郑英蹙眉说道。
“这样的雁城,可还能抵挡得住敌军”赵隶随手掰下一块风华的转头,皱眉道。郑英见此,轻笑道“这个殿下放心,虽然钱粮不足,致使城中这般,可城墙却是常有修缮,料想应是无碍。”
“一营人马三千余人,此城按理来说,应是驻守多少军卒”赵隶忽然想起,出声问道。
郑英解释道“按理应是至少要满五千人,可多年未经战事,且雁城也无力去管治西域诸国,仅仅只是缩在城中,五千人太过浪费了,于是就减至一营三千人马了。”说到这,郑英顿了顿继续道“其实三大营这类骑卒,镇西将军是不想让其来此戍边的,毕竟谁来都一样,左右不过是城中待着罢了。而骑卒不仅兵要口粮,马亦要吃食,耗费较之其他至少三倍以上。”
“那为何还要排骑卒来此呢”赵隶不解。
“面子,或者说是威慑吧……”二人不知不觉已然走至城头,郑英西望道“三大营骑卒驻扎此地,时不时出去亮亮相,让他们知晓并州尚有能战之卒,警示一下罢了……”
“可曾发生过……冲突”摸着身边的城墙石砖,赵隶问道。
“冲突”郑英握了握拳道“自是有的,三大营骑卒还好,一看就不好惹,可那些其他部曲驻扎时,少不了要忍气吞声了。”
“懂了。”赵隶点点头,漠然转身离去。
寻到城中挂着将军府的宅子,赵隶走进其间,找到秦广义道“师父,要劳烦你跑一趟了。”
“有事”秦广义愣道。
赵隶从怀中掏出一封笔迹未干的信,将之交与秦广义道“将这封信交给最近的风月楼中,告诉当地管事此事万急,必须立刻交给孟之舟。”
看着赵隶漠然的神情,秦广义嘴唇微微一顿,点头快步离去。黄昏已至,秦广义骑着快马寻踪,向东疾驰而去……
第二百四十三章:城西比试
身为亲卫,自当随将军一同住进将军府中,因此屋舍自然比其他军卒要好上不少。秦广义更是当夜便回,告诉赵隶信已送至当地管事。
“咚!咚!咚!咚!”一阵由缓至急的擂鼓之声缓缓响彻雁城,将城中的士卒纷纷惊醒。擂鼓聚兵,这是在召集士卒!不敢耽搁,城中军卒纷纷开始沿着街道迅速赶至城西校场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