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锁魂玉之我被仙界皇子穷追不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宅成
谢灵旭看到谢云如此记挂同窗,想必是仙后交代的给二皇子开情智的任务有了眉目,所以剩下的任务就是想着法子连哄带骗地让他埋头苦修争取早日飞升,恢复仙身,回归身份。所以那些承诺带谢云去临安城之类的话都是谢灵旭哄骗小孩子用的,他想着一旦谢云变回仙界的二皇子还不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谢灵旭最近检查了下谢云的修习成果,断定这个二皇子的飞升指日可待。他一想到不日可将这个二皇子完璧归赵地送去仙居山心中便如释重负,这次的监护任务也算是即将圆满完成了。
若谢云飞升回仙身后,谢灵旭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继续辅佐他熟悉芷阳山部的事务,直到他顺利晋封芷阳大君,自己也就可以从仙守晋升为芷阳山君丞了。
谢云听了谢灵旭的话后,便抛开一切遁入勤学苦修模式,就是为了能飞升后有机会进入临安城。
谢云和谢言后来听说虽然除魔大战已经结束,但仙家为了消除魔族余孽,临安城和天涯山附近一直还是被封锁的。谢云在大战结束后又试着发出了很多灵鸽传信,但是都没有任何回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将近两个多月的苦修后,谢云终于在心怀着对骆离疏的各种牵挂和思念中飞升了,他恢复了仙身,功力大增,找回了记忆,但作为凡人的记忆还在,心里却多了一个人。
谢灵旭总算是不负所托地圆满完成了辅助二皇子再次飞升的任务,并且应该是也助他开了情智,据谢言透露,他好像跟一个凡人家出身的女修关系不错。
仙君仙后听闻严华再次飞升后自是喜出望外,尤其是那个望眼欲穿的仙后恨不得马上就赶去芷阳山好好地疼一疼这个宝贝儿子。严华作为凡人历练期间,谢虞不知给谢灵旭发去了多少灵鸽传信询问儿子的近况。
除魔大战结束后,仙君一直主持着上仙庭的各项事务,忙于消除各地的魔族余孽。因多地还不是十分太平,所以谢灵旭秉承仙君仙后,说是准备等局势平稳些就护送二皇子去仙居山与家人团聚。
可是严华已经等不及了,他虽然十分思念父母,但更加想念和牵挂骆离疏。虽然知道是徒劳,严华还是坚持不懈地向骆离疏发去了多只灵鸽,依旧是“飞云过尽,归鸿无信”。
架不住二皇子的反复恳求,谢灵旭决定择日便护送严华去仙居山。严华想尽快向仙君申请到通行令,希望能进入还在封锁着的临安城。
谢虞听闻严华急着回仙居山,自是激动得涕泗横流、泪如雨下,快两年没有见到儿子,这期间她不知道流了多少思念儿子的眼泪,这个小儿子确实是个有情有义的暖心之人,不似自己那个大儿子没心没肺的。
严华终于是如愿以偿地在谢灵旭的护送下回到了仙居山,二皇子修炼飞升圆满,水到渠成,与家人聚首,团团圆圆,皆大欢喜。谢灵旭总算是长舒一口气,卸下重担之后轻松愉悦。
严华回到仙居山,谢虞当然是希望他多住些时日,母子之间好好享受下母慈子孝,等天下太平了,再回芷阳山也不迟。
二皇子严华住在仙居山上的几日,一颗心早就飞去了临安城,但又苦于不能刚刚见到家人就急着要离开,于是便耐着性子在自己的沐芳宫里硬撑了些日子,每天去给母后请安并享受一下她给自己心准备的各种美食和茶点。
因为仙君一直忙于朝政,处理战后之事,严华这些日子就只是跟父皇打了两次照面,然后就再未有机会见到他。
严华一直想找个机会向父皇提一下去临安城的事,希望能向他申请到进入临安城的通关函。
一日严华在给母后请完安后,便从芊蕙宫直接转去了父亲的仙阳宫,他决定亲自去找父皇讨一张进临安城的通行令。
仙阳宫的守卫都认得这个刚飞升回来的二皇子,便给他放了行,并告诉他仙君正在和祁阳大君还有祁阳山君承在议事厅里议事。
于是严华只得在议事厅外等候,想等里面几人事情商议好后再进去找仙君秉承自己的诉求,结果他在门外等了很久也未见他们商议结束,里面的人似是有商议不完的事情。
严华在议事厅门外有些失了耐心,犹豫自己要不要干脆直接闯进去找父皇请个通关函。踌躇中他最终还是试探性地把议事厅的门推开了一条缝,这时他听到了里面几人的对话。
仙君:“这几地的除魔之事就按照我们刚才商议的去办。对了,你们刚才说已将那个魔君血脉铲除,临安城本地的仙守是否知道此事?”
严风:“父皇,我们这次赴临安城执行任务并未惊动当地的仙守。”
仙君:“你们是如何找到那个离涧的血脉的?他是什么样的身份?”
严佩:“是一个魔族之人提供的线索,离涧这个流落民间的儿子,是临安城骆家庄的小公子,名叫骆离疏,他真正的名字应该是唤作离疏。”
仙君:“确定他就是离涧的儿子?”
严风:“他修过仙,法力了得,这个离疏死的时候身上消散出的魔气非同一般,那魔气与一般魔修的魔气不同,似融于骨血之中,可以肯定他就是魔君的血脉。”
严佩:“不过完成任务的时候出了点意外。”
仙君:“什么意外?”
严佩:“那个提供线索的魔修是个走火入魔之人,魔性爆发后滥杀了些凡人。”
仙君:“那临安城的仙守那边岂不是就知道这事了?不是说没有惊动当地的仙守?”
严佩:“我们遣人把这事作为民间纠纷报案给临安城的仙守去处理了,剿灭魔君血脉之事并未向外界泄露。”
“......”
仙阳宫的守卫看到二皇子严华殿下脸色煞白,捂着胸口踉踉跄跄地从仙阳宫离开了。





锁魂玉之我被仙界皇子穷追不舍 离殇
二皇子严华飞升回仙身后,刚回到仙居山没几日就突然重病不起,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仙后谢虞急得都快灵魂出窍了,她每日守在沐芳宫内严华的床榻前,云和追月在严华飞升回来后便从芊蕙宫回到沐芳宫随侍。上仙庭的御医轮流给二皇子看了个遍,也没看出什么病因。
谢虞守在病榻前,忽然想到她曾经给严华戴在脖子上的那块“锁魂玉”,于是便伸手往严华领口内一摸,发现那块玉还在严华脖子上,刚要松一口气,但再去仔细辨别时,发现那块玉竟然不是自己祖传的那块灵玉。
严华脖子上戴的这块玉虽然跟自家那块祖传宝玉外形相似,也是长命锁的形状,但却是一块普通的紫玉,没有任何灵性。
谢雨思忖着:“莫不是那块灵玉丢了,把魂给带走了?”谢虞担心这块玉会不会还衍生出其他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灵性,于是就开始瞎猜。
严华在昏迷了三天三夜后,终于醒了过来。但是面色蜡黄,目色迷离,鬓角处竟赫然现出一缕少年白发,“可怜未老头先白”。
那日仙阳宫的议事厅门口,严华无意中听到了骆离疏的噩耗,惊异于上次的分别竟然是“一诀成终古”,当场一口心头血涌入喉中又被他硬生生咽了回去,跌跌撞撞地回到沐芳宫后便没了知觉。
严华醒来后仍旧神萎靡不振,谢虞怎么问他,他也不肯多说一句。谢雨看着此时“凄凉病榻无多语”的宝贝儿子,真是欲哭无泪,但她还是忍不住询问了“锁魂玉”的事情。
严华听到母亲询问,下意识地用手颤颤巍巍地去摸胸口的那块玉佩,眼中泪光流转,因为他想到了骆离疏。
谢虞见儿子并未作答,也不敢催促,然后她心疼地对严华说道:“华儿,为娘并不是责怪你把那块玉弄丢了,只是担心你现在这个样子会不会是因为那块灵玉的丢失伤了你的魂魄。”
严华忍住了刚才差点夺眶而出的泪水,不解地看了母亲一眼。谢虞继续解释道:“那块玉是谢家的祖传宝玉,俗称‘锁魂玉’。”
严华总算是开了口:“何谓锁魂玉?”
然后谢虞便把这块玉的由来和其中所蕴含的神奇灵性跟严华简单说了一下。不想严华听完这块玉的传说后竟然整个人比刚才神了许多,然后又反复向仙后询问这个说法可是真的。
谢虞作为谢家人,自然是深信不疑,于是她肯定地告诉严华这“锁魂玉”是块保命神玉无疑,能感知到玉主人的血光之灾,在危难之际帮其留存一丝魂魄,并最终使其复生。所以在严华去人间历练之前,自己才会特意给他戴在脖子上,以防不测。
“那这留存的一丝魂魄要如何复生,要多久才能复生?”严华继续追问到。
谢虞回道:“如何复生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听说那一丝魂魄要温养成原身至少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这是一个谢家的祖辈告诉我的。”
谢虞见儿子的话忽然多起来了,心中稍稍宽慰了些,于是便借机旁敲侧击地向严华询问,那块玉到底丢哪里去了?是否能找回来?为什么会换成一块普通的民间紫玉?
严华只是陷入沉思,似是并未听见母亲的询问。熬了这么多天,谢虞总算是看到儿子的气神恢复了一些,心中稍作宽慰,她见严华默不作答,也就没再继续追究了。
严华生病这几天,本来已经赶回芷阳山的谢灵旭一到二皇子重病不起的消息后便吓得又从芷阳山跑回了仙居山,这次他还带上了自己的儿子谢言。
谢灵旭心中闪过一丝丝小庆幸,还好严华是被自己送回仙居山后生的病,若是在芷阳山就这般病入膏肓的话,还真没法跟仙君仙后交代了。
谢灵旭和谢言赶到仙居山的沐芳宫看望时,严华因听谢虞说了锁魂玉的事情,神稍稍振作了一些。
谢灵旭让谢言跟严华说说话,自己去找仙后请罪去了。严华见谢言单独留下来,示意此时还在自己寝宫内服侍的云和追月先退下。
谢言知道谢云是二皇子后,开心了许多天,不想自己跟二皇子竟然成了至交。
谢言这个感情丰富的风流少年看到严华的第一眼就感到严华这般状况应该是心病,莫不是害了相思?然后他张口问道:“殿下,你为何会如此,莫不是骆离疏那边出了什么事?”
不想谢言竟然一语击中要害,严华的眼泪差点被催动了出来,他稳了稳心绪,强装镇定地对谢言道:“此事不要再提,也不要对任何人讲。”
谢言郑重地点头表示遵命,本想再追问几句,但看到严华那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实在是不忍再问。谢言怀疑严华可能是被骆离疏给甩了。
谢言又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赶紧提醒严华:“殿下,你昏迷不醒的这几日,听说临安城已经全面解禁,我已经到了柳枝的飞鸽传信了。”
谢言这句话一说完,他看到严华的表情好像又有点不对劲儿了,于是赶紧住嘴。
原来柳枝在除魔大战之前就赶回了武夷山,她前面给谢言发出的灵鸽要么是法力不够,要么是在飞过临安城禁区时被阻拦了,所以谢言也是一个没到。临安城解禁后,她从武夷山发出来的多只灵鸽总算有一只飞到谢言手上了。
谢灵旭觉得自己把严华交给仙后的时候是完好无损的,现在病成这样应该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但他在赶去芊蕙宫的路上,心中还是在不停地打鼓。
仙后见到谢灵旭的第一句话就是责问,严华脖子上那块护身宝玉为什么不见了?谢灵旭听后真是无处喊冤,他曾经反复提醒过严华那块玉不可离身,而且严华每次都很郑重地答应了。
谢虞随后想想这事也不能全怪谢灵旭,毕竟那块玉是戴在严华脖子上的,他摘下来或是弄丢了,谢灵旭也把控不了。接着仙后又询问了谢灵旭严华在凡间修炼时还有些什么情况,谢灵旭把从儿子那里道听途说来的又搬运给了谢虞,他告诉谢虞严华殿下在书院修习时好像是跟一个女修的关系还不错。
谢虞听到这个情况反倒是心里宽慰了一下,看来老天师给出的这个破解之法还真灵。于是谢虞便猜测莫不是这个宝贝儿子在凡间历练时开了情智,看中了哪个凡间的姑娘,结果现在求而不得便害了相思,愁白了一缕鬓前发,但是严华这情智开得似乎有点过了头。谢虞又想到毕竟儿子已有未婚妻,这事还真不好办,看来只能靠时间冲淡,让他自己去消解了。
殷素听说严华飞升回仙身后回到仙居山没几日便卧病不起,也特意赶过来探望,因为毕竟还未成婚,她先去了仙后谢虞那里询问情况,再由谢虞带着她去了趟沐芳宫探望。谢虞一看到殷素随即联想到这姑娘的未婚夫差点被人给拐跑了,还特意含蓄地安慰了两句。
殷素来探望的原因一是因为两年前的调包之计令她感到十分愧疚和抱歉,二是因为此时的殷素已经预感和卜算出了一些严风劫数的苗头,而且这苗头似乎跟二皇子严华有些关联,她想通过看一眼严华来帮助自己感知到更多有关严风劫数的蛛丝马迹。
当殷素看到严华的一刹那,她不仅一眼就看出了严华眼神中的“离愁别恨”,她还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了自己面前的严华和他心中藏着的不可说的秘密都和严风的劫数有关。
严华在听说了那个“锁魂玉”的故事后,渐渐从病态中恢复了过来,但是“一朝花落,白发难除”,那一缕鬓前的少年白发却再也消不掉了。
从此后严华对严风恨之入骨,两人见了面几乎不怎么说话,形同陌路。严风本就是个情智不开之人,他能想到的自然就是严华想要和自己争夺世子之位,才会这样避之不及。所以仙界上下传遍了两个皇子有嫌隙的说法,最后都传到仙君耳朵里去了。
严华在肝肠寸断了数日后终于还是返回了那个伤心之地——临安城。他一到临安城便赶去了骆宅,此时骆宅已成了一处无人敢光顾的凶宅。城内到处传流着仙家公布的说法:骆家有人修了魔道,走火入魔后杀害了全家。据说出事后骆家所有人的尸骨都被仙家的人走处理了。
关于这个骆家庄里走火入魔杀害全家之人是男是女,是死是活的说法有多种版本,有的说是骆家庄那个最小的公子干的,也有的说是最小的小姐干的,有的说他跑了,有的说他自戕了。
因为大多数人觉得能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穷凶极恶之事的人,多半应该是个男的,最好这个该天杀的也早点死掉,所以这个传言就最终演变成为那个骆家庄的小少爷杀害了全家然后又自戕了。
严华悲愤于骆离疏不尽惨遭杀害还被仙界的人嫁祸成杀害全家的恶毒之人。
当严华在骆宅内看到那个酒窖的入口处时,触景下不忍生情,他用仙法穿门而入后,发现里面竟然还存储了许多坛窖藏的神仙笑,可能是因为这个入口处比较隐蔽,加之此处已无人敢问津,所以这些上等的美酒竟然幸存了下来。
于是严华用仙法先将院中的假山石震碎,然后将这些碎石搬移到酒窖入口处,酒窖入口被碎石堆积后便被隐藏得严严实实,很难被其他人发现。严华希望能再有机会与骆离疏在此处畅饮神仙笑,“共折香英泛酒卮”。
(本文首发于晋江文学城,如果您是在其他网站上看到此文,请移步《晋江小说阅读》app阅读此文,全文,更多的点击和藏才能令宅成加快码字速度,感谢您支持正版。)
严华自那日跟骆离疏在骆宅分别后,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会是如今这样一个“谁有谁无”、“你死我活”的结局。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祈祷自己送给骆离疏的那块“锁魂玉”能帮助他魂归复生,就算是“聚散难期”地“翻成雨恨云愁”,就算是望眼欲穿地等到海枯石烂,至少还有希望在。若真的有那么一天骆离疏能重生回到自己身边,不知他“何日是归年”,不知他“那时能记今生否?”
以后每年的重阳节前后,严华必来临安城,或是“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或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总之,唱尽一曲曲“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离人愁》。
第一年,“有明月,怕登楼。”
第二年,“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第三年,“今人断了肠,今天各一方,今生与你相见无望。”
......
第十五年,“今夜太漫长,今两股痒痒。”,我要去骆宅散散心...
※※※※※※※※※※※※※※※※※※※※
回忆杀大部分结束。
“今人断了肠,今天各一方,今生与你相见无望。”“今夜太漫长,今两股痒痒。”出自歌曲《离人愁》的歌词。




锁魂玉之我被仙界皇子穷追不舍 偏见
祭祀大典结束后,世子严风因在祭天台上杯酒“示”兵权,抱得美人归,于是整日里沾沾自喜,春风得意,满心欢喜溢于言表。
李仪自是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他猜到严风这般欣喜定是和殷素有关,于是像个长舌妇人一般上前询问,严风也不避讳,就把祭天台上的事跟李仪一五一十地说了。
李仪听后赞叹不已,立刻给严风竖起了大拇指,一向铁树不开花的世子竟然能想出这种跑到祭天台上去求婚的法子。
李仪觉得严风往祭天台上一站,呼风唤雨,意满乾坤,这世间还有哪个女子不为之动容,不拜倒在他的世子朝服之下?所以祭天台表白大获成功,得益于严风的时机选得太好了。
严风这一招出奇制胜,实在是超出了李仪的意料。李仪觉得世子最近悟性很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自己只是对他稍作点拨,他就能触类旁通,超常发挥,若是继续这样□□下去,不日便有可能开悟成为情场高手。
于是李仪又教导严风让他继续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对方,让殷素感觉到世子在思念她、在想着她。
严风听李仪这么说,他若有所思地对李仪说:“下一次祭祀大典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严风这句话一问出口,李仪知道原来他还是那个一根筋的世子,除了祭天台他就没有别的招了。于是李仪继续开导严风,他说比如可以用锦书传情之类的方法聊诉衷肠。
“你不是说要当面说吗?怎么又说可以锦书传情了?”严风求知若渴地追问道。李仪想到那天自己其实是半带调侃地在教导严风,不想严风还一板一眼地当真了,不过若是在这方面真能变通自如的话,那这人就不是严风了。
于是李仪为了圆自己先前说过的话,他又随意胡掰扯了两句:“关键的话要当面说,卿卿我我的话可以不用当面说。”
严风听完二话不说,就在自己掌中幻化出一只灵鸽,他似乎是嫌那只灵鸽不够好看,又特意在灵鸽的脖子上装扮了一只红色的蝴蝶结。
灵鸽从严风掌中飞出,在雀桓宫上方转了一圈然后往文书阁的方向飞去。李仪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发现严风眨眼间就放出了一只灵鸽。他好奇地问严风:“殿下,你这只灵鸽是发给文书上仙的吗?上面写了什么?”严风看着李仪,笑而不答。
殷素自上次殷旭跑来文书阁告诉她严风想要娶自己后,就已经是做梦都会被笑醒了,她那自青春少女时期就深埋于心中的绵绵情愫,如今终于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殷素这些日子感觉自己就像在做梦一样,她从未对严风表露过自己的感情,也不知道严风是如何开始慢慢地倾心于自己的。所以那日听了殷旭的话后,殷素一直都不敢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她不仅那日当着殷旭的面反复求证,后来几日亦是反复询问文书阁的小书童欢儿“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欢儿看到殷素近几日像是变了个人一样,脸上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忧郁之色,这个小丫头很是机灵,其实老早就看出了殷素对严风的那点心思。因为自家这个主事的基本上不怎么关心那个她曾经的未婚夫什么时候会来仙居山这样的事情,反而总是让自己跟风放哨去打听严风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于是欢儿反复提醒殷素这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世子严风想要娶她。
殷素在知道自己不是做梦后又开始忐忑,她担心会不会是殷旭听错了严风的什么话,传递给自己一个错误的消息。直到在祭天台上,殷素亲耳听到严风说想要娶自己,她才从自己那个亦真亦幻的、似梦非梦的心境中走了出来,殷素知道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毫无征兆地得偿所愿了。
殷素一想到严风那日在祭天台上看着自己的眼神、询问自己的那句话,还有接酒杯时故意触碰自己双手的举动,便不禁脸红心跳。
因为殷素对于严风自生下来后就是个情智不开之人的事情早就了然于心,所以她从未指望过严风能有什么风花雪月般的深情表达,只需知道严风想娶自己的心意就已经十分满足了。不想严风似是被什么高人点化了一般,那天他在祭天台上的表现哪里像个情智不开之人,明明就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郎。
正当殷素神游于那日的祭天台,思绪意乱情迷之时,忽然一只灵鸽飞进了她的房间。殷素见那只灵鸽冲自己飞来,知道是发给自己的灵鸽,于是伸出手接住了灵鸽。
殷素辨别出这只灵鸽是严风发来的,当她注意到灵鸽颈部被特意装扮上去的红色蝴蝶结时,差点笑出了声。一旁的欢儿也看到了那灵鸽脖颈上的蝴蝶结,觉得特别新奇,忙夸了句“这只灵鸽甚是可爱!”
殷素了灵鸽送来的消息,灵鸽便消失不见了,殷素掌中幻化出一张带字的纸,上面写着几个字:“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殷素看到纸上的内容,心脏狂跳,按耐住心中的狂喜赶紧把信纸用仙法了,等欢儿想凑上来看时,她掌中已是空无一物。无论欢儿怎样询问,殷素就是不告诉她灵鸽送来的是什么消息。
接着殷素手中亦幻化出一只灵鸽,这只灵鸽是她回复给世子严风的,信中写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殷素虽然已经明确了严风的心意,但心中总是有些隐隐的担忧,这个隐忧来自于仙后谢虞。自那天在大殿上被谢虞失手扇了一掌后,殷素一想到那一刻谢虞恶狠狠的眼神,心中就不寒而栗,她非常担心谢虞会为这件事情记恨自己。
1...2930313233...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