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风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青绿萝裙
也许,巫传眼里的花草树木,和她看到的截然不同。
殷渺渺想着,不再观察巫传,而是学他一样随便坐下,支着头盯着树根下的蘑菇看。鲜红可爱的小蘑菇,像是一柄柄雨伞开放,蚂蚁驮着食物,忙忙碌碌地运进洞里,一条像蜈蚣又像蛇的长虫绕在树干上,不知在冬眠还是等待猎物。
非常普通的《动物世界》的场景。
这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巫传一直强调“眼睛”和“心”,难道是她一直在用眼睛看,而不是用心看
用心看……她忽然想起了冷玉的话。
看人要用“心”,而不是用眼睛,她明白是什么意思。可草木非人,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原本是什么样子,呈现出来的就是什么样子,眼睛和心看出来的,又有什么区别
她不由疑问“如何心观万物”
巫传道“你是有智慧的人,知道‘这个’和‘那个’细小的不同,知道为什么会打雷下雨,知道取火造屋。你已经看到‘万物’,只是,也被遮住了眼睛。”
殷渺渺静静听着。
“你和我说,‘大’和‘小’其实有‘粗细’‘高低’‘胖瘦’的细分。这是用眼睛去看,用心看,就是‘大小’,是一样的。”巫传会的语言有限,但尽可能得表述出来,“所有的东西都像是河流,有一个源头,你能辨别出每一滴水珠,是智慧,但追寻到源头,也需要智慧。”
他枯瘦蜡黄的面孔上,一双眼眸睿智无比“你欠缺的就是这个,所以没有办法写出对的字来。”
殷渺渺沉思片刻,问道“我曾经听过一句话,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说的源头,是‘道’吗”
巫传细细品味着这句话,半晌,慢慢点头“是的,但这是没有办法说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表现出来的,已经不是‘道’了。”
殷渺渺同意这个说法。
语言和文字固然了不起,但又有局限性,许多奥妙的道理无法被表达的,是不可名状的。
明白了这一点,她便再次尝试用心看。
一天倏忽而过,毫无进展。还因为白日耗神太多,支撑不住,夜深小憩时,靠在树下睡着了。
冷玉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她悄悄走近,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动静,手臂上挽着殷渺渺穿进来的大红斗篷,轻轻一扬,斗篷就像云朵落下,盖住了殷渺渺。
而后摸索着在树背后坐下,亦安安静静的闭目。
梅枕石在远处的树上看见这一幕,脑袋里突然迸出了个想法说起来,中洲好像有这么一个女修门派,势力不比凰月谷,不过三四十人而已。门下的女修结社聚居,不与男子来往,若是感情特别好,便会结拜成姐妹,行卧一处,仿若爱侣。
也很正常,既然有龙阳之好,当然也会有磨镜之癖。
素微真君待冷玉态度微妙,冷玉则对旁人防备有加,唯独对她另眼相待。也许他当初猜对了一半,确实是一段三角恋,只不过冷玉苦恋的不是同门之人,而是……咳。
梅枕石打住了这个危险的想法,把头枕在手臂上,慢慢陷入了梦乡。
第三日。
巫传依旧在林子里走来走去,时不时用手在虚空里画几笔。殷渺渺不再跟着他,找了个日暖风凉的地方,打坐冥想。
梅枕石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也不晓得如何才能离开这个秘境,闲着也是闲着,开始教原始人挖陷阱捕捉猎物。
冷玉安安静静,无半分存在感。
第四日。
同上,毫无区别。
第五日。
梅枕石找到了一种坚韧的草叶,教会了他们编织绳索和竹篮。
第六日。
无事发生。
第七日。
巫传又造出了一个字。
殷渺渺觉得这应该是个“木”字,草树林丛……都是木。
金木水火土,巫传造的字都是某种基本元素。
这是他说的“本源”吗
第八日。
瞳带梅枕石去了巫传那里。
巫传听瞳叽叽咕咕说完了一番话,点点头,取出一瓮特殊的颜料。叫梅枕石伸出手来,在他手背上画了一个图纹。
这是部落的图腾,像是一团火,朴素简陋,又蕴藏着某种奥妙。
部落里有好几个人都有类似的纹身,梅枕石觉得这是一种认可,代表他们已经接受了他这个外人。
因为看不出有什么危害,也就随它去了。
第九日。
殷渺渺将巫传造的“字”和八卦的符号对比,隐隐约约地触摸到了门槛。
八卦是由代表了阳的“—”和代表了阴的“”组成的复杂符号。“道生一,一生二”中的二,就是阴阳,理论上来说,世间万物都可以用阴阳来表述。但纯粹的二进制对于古人来说,运算起来过于烧脑(),所以又衍生出了八卦。
八卦代表的,便是古人对万物基本组成单位的推演,即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仍然以“火”为例。
象征着火的离卦,符号是,上下为阳,中间为阴。这是个什么含义,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一说火照明四方,乃是属阳之物,但与乾比,又非极致的阳,故而有阴的存在,又一说天地之间,天有天火,地有地火,中为虚无,故上下为阳,中间属阴,还有一说,火的外焰温度更高,阳更盛,内焰温度低,故为阴。
究竟哪一种**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殷渺渺从古人总结八卦的规律中,摸索到了一点他们的思路。
不要被表象所蒙蔽,着眼于其本身的存在。
抱着这样的念头去看巫传的字,就会发现寥寥数笔,看似是粗浅的简笔画,实则蕴含着更多的内容。
殷渺渺凝神敛心。不再去想天火地火雷火有什么区别,它们来历不同,名称不同,但追根究底都是火焰。
摒除人类加之于上的种种含义,回归到火焰本身。
火焰本身无法单独存在,必须有燃烧物才可以。所以,第一笔落在最下面,代表了燃烧的能量来源。而火焰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代表火焰主体的笔画不能是笔直的线,要柔和,意味着运动和变化。
这么一来,雏形已有,只是并不够精准。
火焰通常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因此,火苗旁边要再添两笔,代表其常见的外在形态。
噌。空气中响起火柴划过的摩擦声。
一朵小小的火苗跳了起来,微弱又明亮。
成功了。
殷渺渺轻轻呼出口气,明白为什么之前看巫传写字的时候,感受不到任何灵力波动了。这具象出来的火焰并非灵力的显现,而是天地的感应。
——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种情况。当人们将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形的事物,用有形的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天地与之呼应,便出现了异象,有些类似于修士结丹结婴时的天象,是天人感应的一种。
“你懂了。”巫传说。
殷渺渺展颜一笑“是,多谢你的指点。我受益良多。”
这话拗口,巫传要想一想才能理解“和你交谈,我也会了很多,你看。”说着把一块木板递过去,上面是用炭笔书写的字,全都是木字旁的文字。
巫传点着一个像“禾”的字,说“一个”,指“林”,说“很多个”,又指着“森”说“很多很多个”。除此之外,他还创建了花的写法,可惜不是“花”,而是更像“朵”字,代表了树根的字,又有点像“本”。
殷渺渺忍俊不禁“你将它们细分了。”
“这几个。”巫传虚虚画了个圈,把刚才说的字圈起来,又点着最初的“木”字,解释道,“不一样。”
殷渺渺颔首“我明白你的意思。”
“木”是本质,“森”“林”则是具体的某个事物,是外在的表达。所以说,她其实弄错了,巫传之前造的是“文”,现在创造的,才是“字”。
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文字由此而始。
殷渺渺无限唏嘘,向巫传欠了欠身“多谢。”当事人或许不明白他们所做的事有多么伟大,但她明白,因而由衷感激。
而巫传深深地凝望着她,同样慢慢伏低身,感谢她这些时日传授的智慧。
一阵清风吹过。
巫传的身体像是才出土的文物,短暂地惊艳了世人后,化为脉脉流沙,随着轻柔的风消散在了她的眼前。
草木枯朽,斗转星移。
时间再度流逝,无情地带走了眼前的一切。
殷渺渺闭了闭眼睛。
再睁开的刹那,场景变幻,她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
周围不再是蛮荒,而是高塔的内部。
注释
1盖依类象形……这句,出自《说文解字序》
2文内关于八卦的解析,查了一些资料,各有说法,我又杜撰了些,并不精准,勿当真,勿考究。
3这里关于“文”和“字”的解析,也是我杜撰的,随便看看就行了。
大家的评论我都看到了,一路过来七个嘉宾,每一个都有支持者,也都有不感冒的读者。不管是说对天光无感并不希望复合的,还是说对叶舟无感希望别人上位的,真的很好解释了甲之萝卜乙之青菜,各有所爱。
至于我,都喜欢,所以我隔三差五就忍不住想感慨一回np,并且痛骂这该死的规则——但这是我从读者的角度在嘀咕。
之前说过,我写文和不写文的时候是两个人,不写的时候为其心痛,晚上想剧情都觉得意难平,恨不得大团圆算了。可写文的时候,必然会回归到作者的身份,对文章对读者也对自己负责,这个负责不是说满足大家的愿望,而是忠于故事本身。
故事发展下去,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大家可以放心。
原始社会的剧情结束了,接下来会进入比较有趣(赤鸡)的剧情……咳,明天见分晓
第653章
如今的情形有点迷。
众人毫无疑问正处在高塔内,开阔的场地和从外面看时相仿,一共八面,等边切割,十分均匀。
殷渺渺估算了下面积,实际的大小应该比外观要大很多,仰头向上望……星汉灿烂,没有楼层。是的,九重塔说有九重,且在外头看着也确实有九重,但里面却全然不是想象中高塔一层层盘旋而上的模样。
放眼望去,没门没窗也没楼梯,似乎就是个高塔形状的异空间,可谓是与进门时一样,让人油然升起槽多无口的微妙感。
她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去看其他人。
更迷了。
包括她在内,每个人都站在一个类似于鸡蛋的椭圆形光柱内。神识无法突破光圈的屏蔽,只能用肉眼看。
殷渺渺粗略数了数人数,连带她在内,共计四十九。
与她当初的猜测吻合。
正当她想仔细看看都有什么人进来时,耳畔突然响起了滴答的水滴声。
叮咚。
叮咚。
叮咚。
是更漏的声音。
而伴随着滴滴答答的时间声,笼罩在他们周围的椭圆形光圈开始破碎,犹如初春的残雪慢慢融化消退。
麻烦了。妖修魔修都在,也不知道会不会一言不合就动手。殷渺渺蹙起眉头,暗暗戒备提防起来。
防人之心不可无,众人都做出了类似的举动。
可惜的是,事情并不如人所料。
就在第九次响起水滴声的刹那,每个人不约而同地感觉到身体猛地一坠,然则并非地面消失,没有失重感,而像是瞬间跌入了水中。
温暖的水漫过了身体,毛孔舒张,说不出的舒适。
殷渺渺忽然有了不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她感觉到水流退去,身体被塞进狭窄的通道,复又豁然开朗。
她迫不及待地吐出了口中的水。
一双手抱起了她,把她放到了干燥的地方,体表的水分被迅速擦去。耳畔传来嗡嗡嗡的声音,听不清楚,看不清楚。
但有个事实非常清楚。
她投胎了。
灵力消失,修为没有,变成了一个小女婴。
秘境的尿性真是一如既往的……喜欢扮演游戏啊。
殷渺渺进入过不少秘境,经历过的幻境也不止一次两次。最为高明的自然是南洲的鲭鱼幻境,场景真实,人设丰满,记忆全无的情况下,等同于投胎多经历了一辈子,对于体悟大有帮助。
但这一回的经历,从体验感受来说,不亚于鲭鱼幻境,甚至真实度更高。若非记得自己原本身在何处,怕是要误以为不小心夺舍重生了。
只不过,带有原本的记忆,代入感肯定要差一些——这是殷渺渺投胎前三个月的感想,然而之后,她就默默为这次的设定点了个赞。
首先,必须说一下她本次的身份。她出身的家庭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陈设普通,侍候的人都只穿着棉布衣裳——但既然养得起丫鬟仆婢,想来也不是吃不饱饭的穷人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