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外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想我是海带
俞疙瘩赶紧闪开,恭顺地侧立一旁,低垂头颅,微躬腰身。
董淑敏瞪了老头儿一眼,气哼哼迎上前,问道:“小天,你还要在这儿留多久呀快赶不上春试的擂台了。”
原来,每三年一次的春试,既是潇水剑派选拔子弟的考试,又是华国最盛大的狂欢节。富裕家庭千里送子,郡县乡野的人汇聚王城,甚至还有来自他国的游客。热闹非凡,官府与民间同乐。
其中人气爆棚的一个节目,是整整三天的擂台比武。
水平并不特别高,却很贴近地气,大受欢迎。
顶尖高手之间的过招,一般人根本见不到。也缺乏观赏性,往往不等看清楚就结束了。正如一万年前的人类看电视上的辩论大赛,绝对比不上看菜市场的两个泼妇吵架来神。看拳王争霸,不如看家门口的两个流氓斗殴带劲。
董淑敏兴致盎然,马翠花更是神往已久。
因为到了第三日,华国年轻一辈的通幽境武者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头,登上万众瞩目扬名立万的擂台。
对她俩而言,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终于变成了眼前的大活人。那种兴奋的感觉,如同歌迷进了演唱会现场,比听唱片强烈得不知哪里去了。
今天已经是擂台赛的第二天了,他们原计划下午赶到白沙城。稍事歇息,逛一逛,明天再看精彩对决。
可对信天游而言,擂台赛就是小朋友打架争夺孩子王,远不如这里重要,道:
“我有事,今天不走了。你们先走,到时候再会合。”
董淑敏撇了撇嘴,道:
“切,不走就全部不走了呗,万一把你弄丢了呢……要不是我娘吩咐过,一切都听你的,本小姐才懒得等……哼!”
马翠花看了看她爹,也不商量了,鼓足勇气道:
“我也不走了。”
董小姐有点晕,急道:“你不是一直念叨进王城开开眼界的吗,怎么不走了……”突然想起了什么,瞥一眼劳清德,赶紧掩住嘴巴。
信天游点点头,晓得马翠花不仅今天不走,明天也不会离开。好在这里离王城近,以后迈腿就可以去。但下一个三年的春试,她却未必能见着。
如果师父的预言精确,三年之后,南北两极的冰盖将开始融化,洪水淹没掉大部分陆地。而噩梦,才仅仅开始……
少年扫视了一遍俞府的前坪,走到边沿的大石碑前,抬掌一抹。
粉尘簌簌而落。
“石敢当,镇百鬼”六个字顷刻消失,露出了一块凹陷五毫米的白屏。
在众人的瞠目结舌中,少年的食指一点,坚硬的石碑里基本被戳出了一个洞。随即往下弯钩回收,最后把中间的石料抠掉,便出现了一个瓜子状的“点”。
标准的颜体,点如瓜子撇如刀。
信天游没练过书法,但在虚境中不止一次观摩大宗师颜真卿的碑贴。眼下要做的,只是在脑海里找出字块,精确模拟出形状而已。
其实,书法的运笔方式和他刚才的动作次序,完全一致。只不过“点”的书写,是弯钩回收后笔锋往下拖,用墨汁填补中间空白。而他则是先勾勒外沿,然后五指一抓,直接把中间的部分抠掉了。
随即又是一横……
三分钟后,两个雄浑庄严的大字出现在石碑上。
蚕头燕尾,法度严峻,却又不死板。如枯林老树,一花怒生,万枝竟放,焕发出勃勃生机。
方舟!
董淑敏咯咯笑了,踮起脚,把拳头伸进“方”字那一点的空洞中抵了抵,道:
“本小姐敢打赌,以后肯定会有燕子、麻雀来做窝……小天,你写字那么难看,怎么刻字又挺厉害的”
见到信天游轻松地以掌削碑,以指刻石,经历了山神庙之夜的众人熟视无睹。
俞疙瘩心里狂喜,天可怜见,终于可以抱住一条大粗腿了!
何青青诗词惊艳,经典却读得不多。脑子里转了好几转,硬想不起“方舟”出于什么典故。
对读书人而言,书法是
第四十九章 广积粮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无私捐献办学场所与启动资金的榆木疙瘩,当之无愧成了“方舟义学”的东家,兼任护院、杂役、火工。作为潇水修士,他这块招牌在与官府打交道时能占许多便宜。
劳清德出任山长,掌管大权。
至于后续资金嘛,信天游说不用担心。强调不许节省,不许接受馈赠,省得被人指手画脚。学生入校,先签免责协议,省得日后闹麻烦。学生的录取,不论贫富贵贱,但必须聪明伶俐,身体健康。
从今天起,芙蓉义学还承担一项任务,收集书籍。
对教学,他提出了两条不同寻常的硬性规定。不解释,必须执行。
一,老师品学兼优,学生男女各半。
这时代虽未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绝大部分女子还是不读书的。像董小姐那样,毕竟是少数。
不过,勉强可以理解。
二,学生必须有健体课,劳动课,手工课,大些了再开算筹课,营造课……老师里面除了儒生,还得有武者、修士、工匠、猎人、农户、女红。
儒生、武者、修士为师,很正常。
但作为下人的“工匠、猎人、农户、女红”,居然也可以当老师,与三者平起平坐
惊跌了一地眼珠子。
信天游望了望太阳,想起悲惨的童年,缓缓补充道:
“不硬逼,不考核,不体罚……我希望,他们快乐地成长。”
听到这句话,除了何青青的眼睛里闪烁小星星,其他人均感觉莫名其妙。
哪个小孩子读书不愁眉苦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挨揍就不懂礼仪。自古以来,先生的戒尺难道是吃素的
最后,信天游大声宣布了劳清德和马翠花的婚事。
董淑敏拍巴掌叫好,俞疙瘩附和“恭喜”,劳清德与马空的脸色均不太自然。
婚姻乃人生大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礼的仪式一样不可少。哪见过这样草率的决定但信师神通广大,又是救命恩人,谁也拿他没办法。
何青青高兴得蹦起来,马翠花“哎呦”一声,羞得捂住脸跑到石碑后。蹲下身
身子,竟哭了。信天游一愣,难道自己判断失误忙叫董淑敏去问。
何青青左望望右看看,也跟过去。
董小姐不一会儿回转,翻了个大白眼,啐道:“蠢死了,人家那是高兴呢!”
午餐在俞府吃,食材现成的。
护院全部跑光了,惊惶不已的仆人、厨子、小工还来不及开溜。当听到这里将要办“义学”,留下的人薪金翻倍,顿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炒、爆、熘、炸、烹、煎、焖、煨、炖……十八般武艺全搬出来了。
何青青说得照顾母亲,不等开饭便先走了。
稍后,信天游吩咐马翠花、小香提着食盒送去饭菜,与母女俩同吃。
开饭了,赵甲、小兰不敢与董小姐同桌,马空、劳清德、俞疙瘩也不敢在信师的面前大刺刺坐下。
信天游眉头一皱,宣布了一个更加荒谬的决定。
众人平等!
这句话原是佛祖说的,众生平等。可人世间,啥时候平等过
等马空、劳清德、俞疙瘩好不容易坐下了,赵甲、小兰还诚惶诚恐立着。作为董府奴才,要是敢同小姐平起平坐,会被杖毙的。
董淑敏眼睛一瞪,道:
“赵甲,小兰,坐下。从今往后,小天要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
吃过午饭,也不歇息了。
信天游查看了一番劳夫子的伤势,尽管鼻青脸肿,小腿骨裂,却无严重内伤。那伙泼皮下手有分寸,倘若真打死了一个秀才,会脱不了干系。
董淑敏向俞疙瘩打听潇水剑派的情况,老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饮完茶,信天游从俞府账房内找出笔墨纸砚包成一大捆,叫赵甲背着去了何青青家。
阳光下,田埂上。
队伍拉成了一线,似乎踏青郊游。
农人们远远望着,神情呆呆的。
最前方是一个游侠儿,嘴里
第四十九章 广积粮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无私捐献办学场所与启动资金的榆木疙瘩,当之无愧成了“方舟义学”的东家,兼任护院、杂役、火工。作为潇水修士,他这块招牌在与官府打交道时能占许多便宜。
劳清德出任山长,掌管大权。
至于后续资金嘛,信天游说不用担心。强调不许节省,不许接受馈赠,省得被人指手画脚。学生入校,先签免责协议,省得日后闹麻烦。学生的录取,不论贫富贵贱,但必须聪明伶俐,身体健康。
从今天起,芙蓉义学还承担一项任务,收集书籍。
对教学,他提出了两条不同寻常的硬性规定。不解释,必须执行。
一,老师品学兼优,学生男女各半。
这时代虽未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绝大部分女子还是不读书的。像董小姐那样,毕竟是少数。
不过,勉强可以理解。
二,学生必须有健体课,劳动课,手工课,大些了再开算筹课,营造课……老师里面除了儒生,还得有武者、修士、工匠、猎人、农户、女红。
儒生、武者、修士为师,很正常。
但作为下人的“工匠、猎人、农户、女红”,居然也可以当老师,与三者平起平坐
惊跌了一地眼珠子。
信天游望了望太阳,想起悲惨的童年,缓缓补充道:
“不硬逼,不考核,不体罚……我希望,他们快乐地成长。”
听到这句话,除了何青青的眼睛里闪烁小星星,其他人均感觉莫名其妙。
哪个小孩子读书不愁眉苦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挨揍就不懂礼仪。自古以来,先生的戒尺难道是吃素的
最后,信天游大声宣布了劳清德和马翠花的婚事。
董淑敏拍巴掌叫好,俞疙瘩附和“恭喜”,劳清德与马空的脸色均不太自然。
婚姻乃人生大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礼的仪式一样不可少。哪见过这样草率的决定但信师神通广大,又是救命恩人,谁也拿他没办法。
何青青高兴得蹦起来,马翠花“哎呦”一声,羞得捂住脸跑到石碑后。蹲下身
身子,竟哭了。信天游一愣,难道自己判断失误忙叫董淑敏去问。
何青青左望望右看看,也跟过去。
董小姐不一会儿回转,翻了个大白眼,啐道:“蠢死了,人家那是高兴呢!”
午餐在俞府吃,食材现成的。
护院全部跑光了,惊惶不已的仆人、厨子、小工还来不及开溜。当听到这里将要办“义学”,留下的人薪金翻倍,顿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炒、爆、熘、炸、烹、煎、焖、煨、炖……十八般武艺全搬出来了。
何青青说得照顾母亲,不等开饭便先走了。
稍后,信天游吩咐马翠花、小香提着食盒送去饭菜,与母女俩同吃。
开饭了,赵甲、小兰不敢与董小姐同桌,马空、劳清德、俞疙瘩也不敢在信师的面前大刺刺坐下。
信天游眉头一皱,宣布了一个更加荒谬的决定。
众人平等!
这句话原是佛祖说的,众生平等。可人世间,啥时候平等过
等马空、劳清德、俞疙瘩好不容易坐下了,赵甲、小兰还诚惶诚恐立着。作为董府奴才,要是敢同小姐平起平坐,会被杖毙的。
董淑敏眼睛一瞪,道:
“赵甲,小兰,坐下。从今往后,小天要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
吃过午饭,也不歇息了。
信天游查看了一番劳夫子的伤势,尽管鼻青脸肿,小腿骨裂,却无严重内伤。那伙泼皮下手有分寸,倘若真打死了一个秀才,会脱不了干系。
董淑敏向俞疙瘩打听潇水剑派的情况,老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饮完茶,信天游从俞府账房内找出笔墨纸砚包成一大捆,叫赵甲背着去了何青青家。
阳光下,田埂上。
队伍拉成了一线,似乎踏青郊游。
农人们远远望着,神情呆呆的。
最前方是一个游侠儿,嘴里
第五十章 人面桃花
何青青的母亲远远望见了人来,由女儿陪同走到篱笆门外,卑微地含笑迎接。妇人头发花白,身体瘦弱,面容苍老,看上去五六十岁了,其实还不到四十。
马翠花和小香反客为主,坚决不让母女俩动手。一个麻利地收拾饭桌,一个飞跑去灶下烧茶,勤快得很。
何母知道芙蓉村天降救星,来了一个仙师,却没料到会如此年轻。又想起马翠花午间漏出了一句仙师对自家女儿的评语,“倾国倾城”,眼神顿时热切起来。可随后见到董小姐寸步不离少年郎,便黯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