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就这样,小鹦鹉和萧强恶劣的关系从此开始,慢慢地演变成为萧家老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只小鹦鹉的嘴巴是红色的,因此被萧风很没有创意地命名为‘小红’,这种很有女性特征让人乍听之下一位小鹦鹉是女孩子,殊不知它却是一个纯爷们。
不过小鹦鹉可没有这种大男子沙文主义,它很愉快地接受了萧风给它取的名字,每当萧风和两位老人叫它的时候,它都是立刻‘嘎嘎’地出现;不过,萧强和萧大志就是喊破喉咙,小家伙也是无动于衷,让他们两个恨得牙痒痒。
这一天午饭过后,萧风叔侄三人也没事做,索性就在香樟树下的大理石凳上斗地主,打发时间。
刚好有一局,萧强出了昏招,被当地主的萧风绝地反击,弄出了好几番,气得萧大志冲着萧强喊‘笨蛋’。
“笨蛋!笨蛋!”萧大志的话声刚落,蹲在架子上小红见状之下,嘴里清晰地喊出了这个词语。
在场的三个人都惊呆了!
虽说这些天萧风一直在训练小红说话,但是大家都以为这将会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谁也没有想到,这才短短几天,小家伙就能够说话了。
从‘笨蛋’这个词语的发音来看,小红的表现相当完美,已经无限接近于标准普通话。
萧大志惊讶得手上的牌掉在地上都不自知;而萧风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张大嘴巴看着小红,犹如见了鬼一样;至于萧强,更是郁闷得要死,因为小红学会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骂自己‘笨蛋’!
“你这只傻鸟!”萧强咬牙切齿地对着小红骂了一句!
“笨蛋!笨蛋!”小红可不会怕萧强,它煽动翅膀在院子里飞来飞去,高亢的声音几乎是要冲破云霄。
很快,战火逐渐升级,气昏头的萧强可顾不上那么多,拎起扫帚就开始满院子地追赶小红;而小红更是不甘示弱,飞到屋顶、树梢上,嘴里的‘笨蛋’骂得越发流利了。
闻声而出的两位老人看到自家孙儿和小红较上劲,不禁有些愕然,细问之下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
至于萧大志和萧风两个人,已经是捂着肚子笑瘫在地上,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事情居然会出现如此奇妙的转折。
萧强追了一会,自知无法逮住小红这个家伙,只得悻悻地放下扫帚,郁闷地坐回凳子,没好气地对两个无良的家伙说道:“你们就使劲笑话我吧!”
“实在太好笑了!”萧风一边揉着肚子,一边笑着说道:“你小子不去演喜剧真是太可惜了!”
“就是!十二叔的表演浑然天成,要是有好剧本,肯定是第二个星爷!”萧大志一说完,和萧风相看一眼,然后又双双抱着肚子大笑起来。
看着两个幸灾乐祸的家伙,萧强实在是无语到了极点!
很快,萧强被鹦鹉小红称为‘笨蛋’的段子很快在银杏村流传开来,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料;只不过大家低估了萧强的承受能力,他依旧和没事人一样,照常去练车,别人当面笑他也是无动于衷。
有了一个‘笨蛋’开头,小红的学习进度陡然加快了不少,一些日常词汇正在熟练地掌握之中。
慢慢的,这只和萧强相互看不顺眼的鹦鹉,逐渐地融入了萧家老宅的生活!
ps:这两天的更新有些悲剧,请乡亲们原谅!三江了,向乡亲们求推荐票、三江票和收藏,小仨在此拜谢!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59章】 秋雨冷清
. .
凌晨时分,萧风隐约听到窗外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气温骤降,冷得萧风不得不拉过床上的厚被子。
在滇西地区,一天四季的气候特征使得滇西人的床上一年到头都会留着厚被子,垫的褥子也从来不会撤下。因为这里一旦下雨,气温就会降到10摄氏度以下,更何况银杏村位于碧罗雪山的外围,平均气温比平原地区要低5度左右,转眼进入冬季并不是天方夜谭。
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萧风倒是睡得挺舒坦!
只是早上嘈杂的鸟叫声让萧风不得不结束了自己舒适的睡眠,起床了。
每天早上被喜鹊弄醒,萧风都恨不得把那些鸟巢全部都拆了,当然这个念头也就在脑海里转了一下罢了。不过,萧风还真的在考虑,想个办法让这些鸟儿早上不要在院子里出现,清净一点,好好睡个懒觉。
一开门,萧风立刻被扑面而来的冷空气刺激得打了一个冷战,连忙把外套的拉链拉上。下过雨之后的清晨变得格外凄冷,以萧风的体格,都要穿上棉外套了,气温的变化可想而知。
“主人,早上好!”和对萧强不屑一顾的姿态相比,小红对萧风异常狗腿,想必以它的智商,能够分辨出谁是老大。
“早上好!”萧风点点头,回答道。
经过将近两个星期的训练,现在的小红已经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词汇,而且它的理解能力也是直线上升,对话交流也开始有模有样。
小红异常神速的进步让所有人啧啧称奇,毕竟在银杏村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只绯胸鹦鹉能够和小红相比。这些天以来,整个银杏村都知道萧风养了一只格外聪明的鹦鹉,不少人还专程到老宅围观。
很快,能口吐人言的小红俨然成为了银杏村的一个小明星。
其实,萧风在网络上也查询过相关资料,知道普通的鹦鹉要想能说话,并且与人正常交流,需要经过相当严格并且漫长的训练才有可能。小红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表现,大抵上是和空间灵气分不开的。
按照惯例,萧风和小红进行了一些训练和对话之后,这才开始洗漱。
和骤然下降的气温截然不同,从清灵泉流下来的山泉并没有变得冰冷,倒反是温润的泉水在寒气中冒出了氤氲之气。
这也是清灵泉的一大奇观,冬暖夏凉的清灵泉根本不会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它的温度永远保持相对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灵泉和镜湖一样,是银杏村数百年来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
其实,镜湖景区对外开放后,清灵泉以及银杏村独特的引排水系统都将会成为银杏村一张独特的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这一点,萧风已经写进了镜湖公司的发展战略之中,杨远航也将会围绕着这个中心元素进行相应的开发。
现在,老宅的三餐都是萧风动手,毕竟老太太年近八旬,萧风可不忍心老人家整天烟熏火燎的。还好现在家里用上了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厨房电器,萧风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倒也是不怎么辛苦。
萧风刚煮好早餐,萧强两个家伙就在小红‘笨蛋、笨蛋’的欢迎声中来到了老宅,一如既往地准时。
这些天虽然他们俩练车的任务挺重,不过练车都是下午居多,因此每天早上他们还是会到老宅报到,帮着萧风处理菜园和山塘的事情。
下过雨之后,菜园里的各色蔬菜就如同是洗去了满身尘埃的旅人,容光焕发地出现在萧风的眼前。现在,不少西红柿已经开始结果,红色的果实犹如一个个小小的灯笼悬挂在枝条上,在碧绿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
随着种植时间的不断推移,各种对照组中使用空间灵泉比例较多的组别情况最为良好,和那些空白对照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萧风基本上已经确定了空间灵泉在种植产业上的作用,并且对于其中的使用方式有了清晰的认识。
现在萧风唯一等待的就是西红柿以及各种蔬菜全部成熟之后,挑选出味道最好、烹饪效果最佳的对照组,进行大规模推广。
空间灵泉虽然给菜园子各色蔬菜的生长发育带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不少的副作用。
其中,各色菜虫以及蜗牛等等害虫也被空间灵泉所吸引,纷纷聚集在菜园子里。
一场秋雨过后,这些原本踪迹难觅的小家伙纷纷暴露出来,让巡视菜园的萧风吓了一大跳。
为了确保无公害、无农药残留,萧风又不能动用农药杀虫,只能给萧强和萧大志打电话,三个人开始蹲在菜园里手工除虫。捉到的害虫放满一个小盆之后,就扔到后院去喂鸡,这种高蛋白的营养品,深受土鸡的喜爱。
自从萧风开始改用空间灵泉作为这群土鸡的日常饮用水之后,它们不仅仅长势更快,平时常见的各种小毛病也是不翼而飞。经过萧风的观察,家里母鸡下的蛋个头变大,而且蛋黄也变得金黄色,甚至透出一丝丝红色,品质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与此同时,这些鸡蛋出现双黄的概率非常高,基本上三个鸡蛋就会有一个双黄。
鸡群的变化被萧风看在眼里,他对于空间灵泉在养殖领域中的表现也也就更加心中有数。
处理好菜园的事情后,太阳也是悄然从东边的群山中爬了上来。
昨晚一场秋雨过后,碧空如洗,整个天空如同是一块瓦蓝色的宝石,晶莹通透,犹如一块艺术瑰宝。
金色的阳光划破长空,很快就把秋雨带来的凉气慢慢驱散,气温也是逐渐攀升,很快的,正在干活的萧风就变成了长袖t恤。
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乱穿衣现象只有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出现,但是在滇西地区,随时每天都有可能乱穿衣。
来到山塘的萧风发现,骤降的气温并没有让冷水鱼的活动能力减弱,相反的,这些冷水鱼变得更加活跃,频频在水面上冒头。
毕竟,冷水鱼最佳的生活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现在山塘的水温、气温都维持在这个数据的范围,冷水鱼处于最佳状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随着山塘内各种浮游植物、小型鱼类的数量不断增加,萧风每天往山塘投放的冷水鱼饲料也在逐渐减少,用不了多久,整个山塘就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再也不需要投放饲料了。
经过一个月的饲养,山塘里的冷水鱼基本上已经有了两指宽,一两左右,比普通养殖场的生长速度提升了一倍不止。要知道,在人工喂养的条件下,冷水鱼要想从鱼苗成长到如今的程度,起码需要80天左右。
两指宽的冷水鱼也算从幼鱼期开始迈向生长期,从此以后冷水鱼的食量和生长速度都将会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
对于萧风来说,这一条条在山塘中游动的冷水鱼,就是一张张软妹子。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操作,萧风三人俨然成为了冷水鱼的饲养专家,他们通过观察鱼群的活动情况,又对比了自己所记录的相关数据,很快就定出了今天的饲料投放量。
不一会儿,他们从山塘边上的仓库中拎出三桶鱼饲料,开始在固定的三个饲料投放点撒入水中。
随着饲料的如水,数万尾冷水鱼如同是接收到了命令一般,争前恐后、前赴后继地冲到了投放点,顿时引得水面一片混乱。
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不断晃动的水面就如同是破碎的镜子,从无数的角度反射照射在水面上的阳光,使得整个山塘就如同是被投入了亿万金币一般。
这些日子的锻炼下来,萧风等人投放饲料的技术也算是突飞猛进,手中的饲料就如同是用计算机算过一般,异常均匀地洒在了周边的水面上。这样一来,既不会因为投放不均匀而浪费饲料,也能够确保更多的冷水鱼在第一时间吃到饲料。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萧风三人只花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菜园子和山塘事情处理完毕,这时候时间的指针也指向了十一点。
转眼又到了准备午餐的时间,这是萧风给自己加的担子,不过他自己感觉做起来挺顺手的。
因为家里有老人,萧风尽量秉承‘早餐营养、午餐丰富、晚餐清淡’的原则来准备三餐,这段时间下来倒也是把自己的厨艺提升了不少。
萧风在厨房里炒菜,萧大志在旁边打打下手,给萧风帮忙;萧强则像个孩子一般和小红斗嘴,让院子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无他,现在小红学会的词汇越来越多,应付简单的对话并没有问题;再则,萧强的举动简直就是为小红量身定做的对话训练,使得小红的进步越来越大,说不定有一点,萧强在和小红的对骂当中会处于下风。
这就是萧风普普通通的一个清晨,平淡、充实而欢乐!
ps:继续求票,求一切!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60章】 秋日胜景
. .
一场秋雨一场凉!
随后的几个晚上,银杏村又连续下了几场小雨,气温也维系在相对较低的一个幅度,这意味着秋天逐渐来临。
与平原地区10月份之后才会进入秋季的情况不同,高原地带的秋天来得特别早,海拔更高的地方甚至在九月底就会有第一场雪飘落。银杏村虽然还不至于九十月份就下雪,但是一进入九月份,早晚气温低于10摄氏度是常有的事情。
慢慢的,银杏村的银杏叶子开始泛黄,远眺整座山村,就如同是黄色的染料渲染,呈现了一种异样的美感。
没有人具体统计过银杏村内外究竟有多少株百年银杏,总之整个银杏村的房屋都是建设在一株株银杏大树的间隙,银杏村的名字名符其实。
夏天的时候,人们还不觉得银杏村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毕竟绿树成荫的小山村,在华夏大地上随处可见。
不过,当银杏叶子开始变黄之后,整个村子就如同是放在一副油画之中,美得有些不真实。尤其是一阵秋风飘过,漫天飞舞的落叶和地上厚厚的银杏叶,和电影画面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另外,银杏村充满民族风情和明清特点的建筑也是让画面变得更加好看,更加吸引眼球。更何况,整座银杏村是建设在清灵山的半山腰,这使得村子里的建筑极富层次感,简直就是活脱脱的立体电影。
随着萧风把染霜后的银杏林美景拍摄传到网上,越来越多的游客注意到了这个色彩鲜明的小山村,纷纷表示准备过来看秋叶。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来分析,银杏村已经具备了一个旅游胜地的所有要素,最大的缺点就是知名度不足以及交通不便罢了。
不过,在那些驴友和旅行爱好者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自从镜湖公司和天涯旅游论坛达成协议之后,论坛有意识地向网民推出了正在筹建之中的镜湖景区,使得银杏村的知名度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萧风也承担起了主动宣传镜湖景区的责任,每天都会背着相机,把自己所见到的美景捕捉,放到网络上。
无论是旭日夕阳,还是雪山湖泊,各种美景都让网民们心神摇曳,不能自已。毕竟,萧风手上的相机可是来自于德国的莱卡单反,可以最大程度地把银杏村、碧罗雪山的美丽真实地体现出来。
此外,一些来过银杏村的网民、驴友纷纷在自己的游记、帖子中对镜湖景区的神奇、美丽做出高度评价,更是极大地增加了银杏村的美誉度。
种种因素结合之下,虽然清冷的秋天正在降临,但是却无法阻挡游客、驴友们奔赴银杏村的热情。
在经历了当初的慌乱之后,银杏村的村民正在逐渐适应外地游客到来的状况,无论是接待、导游还是土特产销售等方面,都进入了正轨。不得不说,银杏村的山民是善于学习的,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如何适应旅游市场。
萧风看到,不少村民已经利用手工编制的竹制品、木雕、扎染布料等等出售给游客获利,信息的畅通,使得村民们的市场意识大大增强。在这一点上,萧风并没有对村民们有任何的提点,纯粹就是村民自发学习,自主进步。
可以预见的是,过不了多久,银杏村将会逐渐被商品经济所笼罩,萧风也不知道这种变化究竟是好是坏?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游客的涌入会给村民带来大量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现在,游客来到银杏村,已经不需要萧风把他们安排在萧家老宅,因为村子里不少村民已经对自家的宅院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拥有了相应的接待能力。甚至有几家拥有大房子的人家,把自己的楼房改建成了小型客栈,正式对外营业了。
现在游客来到银杏村,根本就不用担心住宿、餐饮还有网络等等问题,这里已经和一些景区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当然了,村民们的小打小闹只能应付眼前的状况,一旦游客大量涌入,最终还是需要镜湖公司的大规模投资才能解决。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驴友大多都属于经济条件较好、个人素质较高的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他们不仅仅出手大方,在许多方面也不会对村民有太多苛求,很受村民的欢迎。
因此,每当有游客在钢索桥过江的时候,就会有村民在这里接待他们,为自家招揽生意。
现在,每天来到银杏村的游客大约在50人左右,再加上每天滞留在村子里的游客,小小的银杏村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超过100人,这相当于银杏村现有村民的十分之一。
以每位游客一天消费100块钱的保守估计,银杏村在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的销售上的营业额超过10000块。或许这一万块对于很多富豪来说只不过是一顿饭的费用罢了,但是相对于农民年均收入仅仅为2000块的滇西-山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通过旅游市场的开发,村民们的收入得到提高,这更加刺激了村民,也增强了村民对镜湖景区未来的信心。
这些天以来,从外地辞工返回银杏村的青壮年越来越多,毕竟如果能在家门口挣到钱,谁愿意背井离乡?
在此之前,萧家族老和村委会也向在外地的村民发出回村的倡议,但是返乡的村民并不多,更多的村民仍旧在观望。现在,随着镜湖公司的建设进入正轨,随着来到银杏村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村民们终于意识到,依靠旅游业,还真的能够实现致富奔小康的愿望。
现在,镜湖公司预测景区正式开放之后,每天来到银杏村的游客数量将会超过1000人,在旺季甚至会达到2000人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庞大的游客群体将会给银杏村带来庞大的收益,让村民们从中受益。
可以说,不断涌来的游客是增强村民们对旅游业信心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这些看得见的利益,才让村民们愿意在房屋改造、客栈经营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
毕竟,谁都不是傻子。
…………
这一天上午,在忙完菜园子和山塘的工作之后,萧风打算到工地上看看各项工程的进度,而萧强两人也是要到公路上练车,于是三人外加一只鹦鹉就这样吵吵闹闹地出发了。
说来奇怪,小红的脾气挺好的,就是和萧强犯冲,一人一鸟之间相互看不顺眼,一见面就开始吵起来。
“小强,你和小红斗嘴,也不怕丢脸?”萧风看着萧强和小红争得面红耳赤的,都有些看不过去了。
“这只傻鸟,看在九哥的面子上,我就不和你一般见识了!”听萧风这么说,萧强也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还是异常嘴硬。
“你这个笨蛋!小心眼!”小红所掌握的词汇量越来越多,骂起人来更加犀利。
“你小子也给我消停一点!”萧风伸手给小红一个板栗,教训它道:“你再嚣张,我就把你关在笼子里!”
一听萧风的话,小红吓得把小脑袋埋进翅膀里,再也不敢露出来。
在萧风的强力弹压之下,萧强和小红总算能够和平相处,至少不会再吵个不停,不过萧风也清楚这只不过是假象罢了。自己在场的时候,他们估计还能够相安无事,在背地里两个不省心的家伙肯定又要吵翻天了。
不过,萧风可管不了那么多,反正只要自己耳根清净就行了,其他的管那么多干嘛呢?
从山上一路下来,沿途的银杏树仿佛在一夜之间变黄,一阵秋风吹过,一张张叶子就如同纷飞的蝴蝶一样,飘然而下。而在石板路的两旁,清灵泉引来的流水把一片片落叶带往前方,如同一部绝美的童话故事。
不少游客正拿着相机拍摄银杏叶飘落的场景,对于闯入他们镜头中的萧风一行,他们抱以淡淡的微笑。
对于来到银杏村旅游的驴友、游客来说,萧风的知名度极高,因为他在以往的游记帖子中出镜率相当高。更何况,萧风是银杏村实际上的主事者,游客们对他拥有极大关注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最近萧风拥有了一只能够口吐人言的鹦鹉,在银杏村无人不知,萧风肩膀上站着的小红压根就是萧风现在的名片之一。
对于游客们的拍摄请求,萧风并不会拒绝,甚至他还会主动让小红出镜,成为游客们的模特,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网友前来银杏村游玩。萧风的心里很清楚,在镜湖公司还未进行大规模广告营销的时候,驴友的口碑将会是银杏村当前吸引游客的重要力量。
来到银杏广场的时候,萧风发现这里已经有村民自发摆摊,出售一些手工艺品以及当地的土特产、野味之类的。而一些即将离开银杏村的游客正在这里徜徉徘徊,选购自己所需要的货品。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知道此次银杏村之旅给他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回忆。
ps:求收藏!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61章】 镜湖酒店
. .
在澜沧江东岸,一个巨大的工地正在动工,无数的工程机械喷着黑烟在改造天地,震天的怒吼响彻在澜沧江两岸。
镜湖景区游客接待中心以及相关附属建筑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是镜湖酒店的建设。
在杨远航就任之后,萧风决定加大对镜湖公司的投入,兴建一座星级度假酒店——镜湖酒店!
为此,萧风又和银杏村村委会以及村民代表进行了磋商,萧风再次追加3600万的资金,总共获得了镜湖公司90%的股份,而银杏村村委会的持股比例降到10%。当然,为了照顾村民们的情绪,萧风承诺在未来五年内银杏村村委会可以以相同的价格回购一定的股权。
1...1718192021...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