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萧风这么一说。立刻引得所有人点头连连!
这些玉米不仅味道极好,而且足够成年人胳膊粗细,玉米芯又小,产量肯定不小。若是能够在农场的果园中套种。倒也是一个很好的增收项目。
自从萧风把农场划归到族产中。并且制定了极为详细的奖励条例之后,整个萧家上下的积极性大为提升,大家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让农场尽快实现盈利。萧风的这个建议自然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很快围绕着玉米的种植、销售开始讨论起来了。
大伙一边吃玉米、一边讨论,很快的天色就开始亮了起来。
“开始干活了!”萧晋旭把手上的玉米芯扔进了火堆,开始分派任务了。
“小军、小剑、小涛、小风、小强和大志你们六个去猪圈里把猪抬过来,老二、老三把石台子洗干净,刀准备好!”萧家每年都杀猪,萧晋旭数十年来已经对每一个程序都了若指掌。
念过六旬的萧晋旭自然不用亲自动手,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做好统筹指挥。
至于老太太和老太爷结束了早上的五禽戏锻炼,正站在旁边看一群儿孙忙活,脸上灿烂得像一朵菊花。
萧风几个在大哥萧军的带领下,从老宅边上绕到了后院的猪圈,这里已经有10只本地黑猪在等着他们了。
这些黑猪都是萧家从附近的村寨收购来的,它们从小都放养在高山草甸上,以牧草、中草药、浆果和菌类为主食,没有喂过饲料,一般需要两年时间才能长到200斤。
往年萧家顶多也就是杀上两三头黑猪,有时候这些黑猪都还是自家养的呢。
不过今年萧家喜事连连,萧风决定大手笔一次性杀10头黑猪,既可以让家人们大快朵颐,又能让库房充实一些。
这几年来,由于绿色、健康的饮食概念不断深入人心,这种无激素的绿色黑猪深受姚州、春城高档餐厅的青睐,价格不断攀升。萧家为了这10头黑猪,足足花费了25000块钱,比普通的肉猪高高出一倍左右。
这些黑猪似乎察觉到情况不妙,在萧风等人走进猪圈的时候,就开始扯着嗓子大叫起来了。
这些黑猪整天在草原上奔跑,不仅仅肌肉结实,嗓门也不小,就好像很多高原歌手一样,高音直上云霄!
10头黑猪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就如同合唱团举行演唱会一般,立刻就响彻银杏村,把整个村子都叫醒了。
不过萧风等人丝毫不受噪音的干扰,他们三人一组,看准后就立刻抓住目标,扳倒在地,困住黑猪的四肢和嘴巴,动作异常娴熟。
转眼间,10头黑猪就只能躺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喘息声,等待它们的将会是雪白的杀猪刀。
接下来,萧风他们开始把捆好的黑猪扛到坝子上,准备动手宰杀了。
这时候,坝子上已经来了好多人,萧家的族人还有村里其他家族的男丁,都上来帮忙了。毕竟,今天整整10头黑猪,萧家的男丁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全部搞定。
这也是村子里的一个传统,杀猪的时候,村里的其他人都会主动过来帮忙,一家人在村子里究竟有没有人缘、威望,从这一天就能看出一丝端倪。
随着大铁锅里的水开始烧开,杀猪盛宴就要上演了!
ps:ps:这章为‘楚烜’大大的万赏加更,小仨会继续努力的!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06章】 美食飘香(求订阅!)
. .
萧风和萧强刚把一头黑猪抬上石台子,萧晋昊就拎着一把尺许长的杀猪刀走了过来,拍拍无法动弹的黑猪,在合适的下刀部位刮掉猪毛,然后还用清水冲了一下。.
一会杀出来的猪血是要立刻灌制猪血肠,因此卫生工作总是要做到位。
萧晋昊不仅仅是十里八乡著名的民间宴席总铺师,更是杀猪宰羊的一把老手,只见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黑猪的鲜血就如同喷泉一般涌了出来。
已经被捆住嘴巴的黑猪试图发出惊天动地的惨叫,却无能为力,它的四肢、身躯也被萧风等人牢牢地按在石台上,只能无奈地感受体内的血液和生命力在快速流失。
不一会儿,奔涌的猪血慢慢流干了,黑猪挣扎的力度也趋近于零!
“可以了!”萧晋昊摆摆手,示意萧风把死透的黑猪抬走。
在杀猪台旁边,一个用青石板垒起来的高台边上已经有不少人准备就绪,萧风刚把黑猪仍在高台上,一瓢滚烫的开水就往猪身上淋上来了。在开水的作用下,黑猪皮的毛孔扩张,再用刀这么一刮,猪毛以及猪皮上的黑色素转眼就脱落下来,黑猪变成了白胖胖的肉猪。
脱毛、开膛破肚的工作就用不上萧风插手了,他今天的工作就是当好搬运工这个有前途的职业。
至于那些滚烫的猪血,早就由在一旁等候的主妇们拉了过去,开始往里面加入糯米浆、花椒粉、胡椒粉、盐巴、香菜、葱花等等材料。不断搅拌备用。
世人皆以为猪血肠是东北杀猪菜特有的菜式,却不知在滇南地区,猪血肠也是一种极富盛名的美食。而且,在滇南地区还有众多花样翻新的做法,不少少数民族地区还会在猪血肠里加入土豆、青椒等蔬菜,别具风味。
银杏村作为汉族人口占绝大部分的村寨,猪血肠的制作方法也就显得中规中矩了。
现在天色已经大量,整个坝子上起码涌入了超过五六十人,和萧家最亲近的人家、村委会的干部都出现其中。不用人分派工作,整个杀猪场面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流水线作业。效率高得惊人。
搬运黑猪、持刀杀猪、脱毛、开膛破肚、清洗猪肠、灌注血肠、烹煮猪头和下水等等。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10头黑猪,萧风几个人搬起来倒也不费事,不过半个小时它们就已经被萧晋昊送上了西天,丢在高台上开水脱毛。
“场面真大!”萧强甩了甩有些发麻的双手。看着坝子上这么多人。有些感慨。
往年的时候杀猪过冬的时候。萧家也就杀个两三头而已,有时候只有一头应景,前来帮忙的族人、乡亲也就十个八个。哪里像今天这样热闹?
今年固然是因为杀猪数量太大的缘故,更因为萧家在镜湖地区开发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族人和村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才主动前来帮忙的。
“接下来我们就在旁边打打下手就好了,不然肯定会被说是碍手碍脚!”
杀猪过冬的场面一般担任主力的人,都是像萧晋昊这种四五十岁的壮年,他们体力足、经验丰富,效率自然比萧风这样的新手要高得多。
萧风等人,还得在旁边打打下手,锻炼几年之后才能独当一面!
萧晋昊把黑猪都杀死后,把石台清洗干净,开始对黑猪进行肢解,只见他手上的剔骨刀上下纷飞,一头肉猪转眼就被面目全非了。
最先砍下来的猪头褪毛、剔骨等工序,都由村里有经验的老手接管,卤猪头肉好吃,不过相当麻烦!
肉猪的四肢被萧晋昊细心地沿着关节切开,放到一旁备用,这可是杀猪过冬最重要的一项,腌制火腿。这也是银杏村数百年来最重要的一个传统美食之一,每年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腌制火腿,只不过不会像萧家这样大手笔罢了。
最好的猪肋排也将会抹上各种酱料,熏制成为腊排骨,而上好的五花肉自然也被作为腊肉最好的原料来对待,……。
可以说,整头猪除了少数部位会在今天的杀猪宴席上吃掉意外,大部分都会被制作成各种腌制食品,留着漫长的冬天食用。
在过去的岁月中,由于没有冰箱等保鲜手段,也因为物资匮乏,腌制腊肉也就成为了山民们保持肉食供应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如今,市场物资丰富以及冰箱的普及也并未改变这种状况,因为制作腌制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无奈的手段,而已经演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爷这一手实在太酷了!”萧风看着萧晋昊手中的剔骨刀游刃有余,不由地赞叹道。
以前初中的时候萧风学过‘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一直以为只不过是古人的杜撰罢了,不过有几次在老家看到萧晋昊‘解猪’的场面,才知道这种神乎其技的手艺是存在的。
萧风觉得,萧晋昊这一手已经可以称为艺术,说不得以后倒是可以在特定的日子里把它作为一个表演,向游客们展示。
“三叔不愧是滇西县最有名的总铺师!”萧涛在一旁点点头,说道:“若是换成我们上去,一天都不见得弄好一只猪。”
在老一辈的银杏村村民看来,萧晋昊的手艺已经司空见惯了,萧涛、萧风这些很少在村子里的年轻人,自然是震惊异常。
“五哥,三爷这个‘解猪’的手艺可以作为镜湖公司民俗表演的一个项目来准备,你也可以多注意收集村子里老人们的绝技,丰富公司的表演!”萧风转头对萧海说道:“镜湖景区除了拥有自然风光之外,还应该拥有更多的人文元素!”
萧海是二爷萧晋明的二儿子,在萧家排行第五,他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玉集镇小学教书。这一次镜湖公司成立后,萧海辞去工作,进入镜湖公司担任景区民俗表演项目的负责人。
萧海为人沉稳、踏实,要不然萧风也不会让他进入镜湖公司担任项目主管,对于镜湖公司,萧风的原则是不办成家族企业,又不会刻意把家族的人才摒除在外。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萧海点点头,说道:“我回头会向杨总汇报,尽快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萧海这些天也在钻研景区的发展优势,知道所谓的‘纯手工’元素是相当吸引城里游客的一个因素,如何把这种吸引力加以放大,是镜湖公司需要全盘考虑的问题。
…… ……
随着黑猪们被开膛破肚,另外一个巨大的汤锅也在一旁准备好,剔出来的猪大骨、猪骨架被扔在里面,不大一会功夫就飘出了浓郁的香味。和饲料猪身上拥有一股骚膻味道不同的是,这些纯天然饲养的黑猪味道更加醇香,让人口水直流。
以萧大娘为首的一帮主妇立刻把猪的肠子接过去,开始清洗;而雪白的猪板油被趁热剁碎,放入了正在调配的猪血里。这两个步骤相当关键,肠子清洗不干净,就会影响到猪血肠的味道,而猪板油可以增加血肠的醇厚口感。
银杏村数百年来都在制作这种传统食物,每一个环节、步骤都有着相当严格的制作标准,老人们都拥有极为丰富的经验。
灌制猪血肠这项工作的主力军是萧大娘为首的娘子军,不过萧风这样的年轻人往往被婆姨们当成小工使唤得团团转。而且这些结过婚的婆姨们嘴上厉害得很,打趣萧风这样的小青年跟玩儿似的,让萧风抱头鼠窜也不敢出言反抗。
杀猪过冬的热闹场面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他们端着相机在坝子上把这种在城里难得一见的场景给拍摄下来,这让他们在感受镜湖秋天美景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银杏村村民的生活之中。
作为主人,萧风决定把这些游客都留在家里吃饭,山里人都是好客的,碰上这么热闹的场合,不留客吃饭怎么都说不过去。
10头黑猪只用了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就被拾掇干净,该是留着研制熏制品的材料已经都清理出来,吃过午饭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这时候时间刚刚来到上午十点,金色的阳光照耀在每个人身上,犹如镀上一层薄薄的金箔,闪耀着喜悦的情绪。
萧晋昊作为远近闻名的总铺师,制作这种乡村宴席自然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他的指挥之下,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各司其职,为丰盛的杀猪宴做准备。
山里人爱唱歌,尤其是在这种欢乐喜庆的场面,也不知道是谁起头,山里汉子高亢、嘹亮的山歌骤然响起,在群山之间回荡。山里的妹子自然也不甘示弱,宛若百灵鸟的清澈嗓音悠然响起,在不带一丝烟火气之中弥漫浓浓的情义。
很快,整个坝子上就响起了各种美妙的山歌,慢慢地旁观的游客也加入了其中,各种流行情歌也是频频出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午十二点,萧晋昊带领村民们制作的杀猪宴终于宣告完成,10个桌子整齐地摆放在坝子上,上面摆放着充满乡村特色的各式菜肴,让人口水直流。
前来帮忙的族人、村民还有游客们,百来号人聚在一起,开始享用起了乡间美食!
ps:ps:9号第一更,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07章】 传统力量(求订阅)
. .
“小风,你们每年杀猪都这么热闹吗?”在宴席上,一位戴着厚底酒瓶黑框眼镜的中年人低声向萧风问道。.
为了不让游客们太过拘谨,萧风、萧强这样的年轻人以及杨远航、马万里等镜湖体系的高层被分配在各桌,为游客们做好引导、介绍工作。
中年人叫薛沪生,是一名职业摄影师,前不久从网络和报纸上看到银杏村的绝美景色,立刻觉得这是一个摄影师的天堂,二话不说带上自己的心里、设备赶到了银杏村。
薛沪生已经在银杏村住了大半个月,每天端着他那些价值十几万的高端摄影器材在镜湖周边、镜湖山谷、清灵山转悠,把各种美妙的景色摄入镜头之内。
在银杏村呆得越久,薛沪生越发能够感受到这里的魅力,这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因为这里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
薛沪生平时就喜欢在村子里给那些晒太阳的老人们拍摄,老人闲适、满足的笑容总能够给薛沪生更多的触动和灵感。
像今天这么热闹的杀猪宴席,在海州可是看不到,薛沪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是极少能够碰到这种充满乡村乐趣的场面。刚才薛沪生可是消耗了不少的胶卷坝子上,他打算回头做一个相关的专题。
“往年家里也就杀两三头,以前我在外面念书,很少能够参与!”萧风摇摇头,说道:“今年家里的各个产业发展不错。才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如今看起来效果不错!”
在萧风的记忆中,杀猪过冬、腌制熏制品的场合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顶多就是每年腊月杀年猪的时候过过瘾罢了。
萧风希望往后每年都举行这样的活动,并且形成一个传统,作为镜湖景区的一个特色项目来发展。
“我也到过不少地方,镜湖景区在传统习俗、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上做得很好,希望能够一直保持下去!”薛沪生在银杏村住了大半个月了,自然对镜湖体系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委婉地向萧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人文摄影家。薛沪生到过不少名胜古迹、旅游胜地进行采风。但是他发现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景区越来越向钱看,很多传统就慢慢变味了。薛沪生自然不希望银杏村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受到太多的商业污染,若是能够保持现在的模样。这对于银杏村还是游客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这个是自然!”萧风用手抓过一根猪大骨。把里面流油的骨髓一口吸干净,接着说道:“关于这方面,我们还希望薛叔你能够为我们银杏村拍摄一系列的宣传图片。把更多的民俗、传统技艺传播出去。”
对于这位经常拎着昂贵进口摄影器材在村子里转悠的中年人,萧风并不陌生,在网络上关于他的各种头衔可不少。
国际知名摄影家、华夏摄影协会副理事长、著名作家、著名民俗研究专家,……,随便一个头衔就足以让人折服,更何况薛沪生每一个头衔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萧风和薛沪生私下里有过几次交流,双方对于环境保护、民俗技艺传承等方面拥有着高度的共识,而萧风在海州五年的学习、工作生涯又让薛沪生对他产生了更多的认同感,两个人相谈甚欢。
萧风知道,随着镜湖景区开放时间的日益临近,各种宣传攻势也进入了蓄势待发的阶段,他必须充分利用手头上的各种资源。
薛沪生是华夏摄影界的大佬之一,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广大的摄影爱好者,这对于镜湖景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有人说,‘穷玩车,富玩表,单反穷三代!’,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足以证明玩摄影的人,都是不差钱的。
萧风正是想通过薛沪生的影响力,以镜湖-区域美妙绝伦的自然风光以及银杏村丰富的传统人文因素作为主要素材,构建一个‘摄影家的天堂’。
镜湖公司甚至愿意为国内外知名的摄影家提供免费的住宿,吸引更多的摄影师来到银杏村居住、采风,更好地把银杏村的魅力传播出去。
“你小子原来早就打着这个主意了!”薛沪生指了指萧风,笑着说道:“怪不得你愿意放弃在海州的工作机会返回银杏村,这眼光够毒的!就冲着满座的美食,我不答应你也对不起自己的胃!”
薛沪生喜欢摄影,也喜欢美食,更喜欢美食背后的故事。
这些日子以来,薛沪生在银杏村品尝着各种最贴近自然、毫无污染的纯绿色美食,对于银杏村的喜爱更上一层楼。尤其是在萧家老宅尝过一次萧风烹饪的美食之后,他就已经完全被征服了。
“这只是小场面而已,过两天我给薛叔你准备真正的顶级盛宴!”对于薛沪生的要求,萧风二话不说,点头答应了。
今天的杀猪宴席因为主要的精华要留着制作腌制肉类,萧晋昊也只能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手头上的各种材料,制作出四凉八热的小宴席。
酱牛肉是前几天萧晋昊在街上买回来的本地黄牛肉卤制而成,用刀切成薄如蝉翼的薄片之后,沾上特制的辣酱,浓郁的酱香裹挟着牛肉本身的香气,入口即化。
卤猪头肉是今天的猪头现卤现切,肥而不腻,嚼劲十足,用来下酒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炸花生是选用了今年秋天刚刚收获、晒干的花生,花生油烧热之后下锅油炸,直至色泽金黄、香脆可口。
折耳根是银杏村田间地头、山泉林子随处可见的野菜,洗净拌上各种调料,就变成一道美味了。
猪大骨大火熬制高汤之后,放入从池塘里挖上来的莲藕,一道大骨莲藕汤在这样微凉的秋天最是应景不过了。
红烧鱼的原料来自于镜湖,三斤左右的大鲤鱼红烧后淋上菜园灵泉西红柿熬制的酱料,酸甜可口,鱼肉鲜美。
…… ……
萧晋昊的手艺不差,再加上各种食材原料都是顶级水准,因此今天的宴席虽然比不上星级饭店那样精致,但是分量十足,滋味不凡。
“小风,你可不要诓我哦?!”薛沪生明显有些不太相信,看着萧风说道:“到时候我要是不满意,我就整天在你们家混饭吃!”
以薛沪生资深老饕的见识,可以确定今天的杀猪宴席已经基本上算是农村宴席的最高水准,比起那些包装精美的饭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无法想象,这样的宴席在萧风的嘴里还只是小场面而已?
“薛叔,你就把肚子腾空,等着享受吧!”萧风也没有多说什么,给了薛沪生一个肯定的答复。
萧风和薛沪生在相谈甚欢,其他席面上主人和客人们也都是其乐融融,美食、美酒成为了联系大家纽带,彼此放下了陌生和矜持,场面的气氛开始热闹了起来。
宴席上所用的糯米酒是萧风回来之后才酿造的,萧风偷偷往发酵酒缸里加入了空间灵泉,使得这些糯米酒味道更加香醇,口感绵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杀猪宴席上的不少美食,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杀猪宴席从十二点半一直持续到了两点半才结束,萧大娘带领着一帮主妇开始收拾残局,把剩下的菜肴、肉食分别打包,送给今天来帮忙的人家。
而萧晋昊等人还剩下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开始腌制各种肉制品!
为了不影响工作,萧晋昊并没有喝太多酒,他开始指挥萧军等人把调制好的辣酱均匀地抹在已经洗干净、晾干的猪肋排上。
在滇西地区,拥有着制作腊排骨的传统习俗,而萧家搬迁到银杏村之后,结合中原地区的口味和滇西的传统工艺,制作出了味道更好的腊排骨。往年如果萧家杀猪数量不多的话,还会到市面上购买一定数量的上好肋排,用于腌制腊排骨。
腊排骨需要抹上辣酱,那些切成一条条的五花肉则是需要抹上盐巴和米酒就可以了,至于灌制好的肉肠,挂起来就可以了。
排骨、五花肉和腊肠都处理好之后,萧晋昊打开了位于老宅一侧的一个偏房,这里是萧家熏制腊肉的地方。
由于萧家每年腌制腊肉的数量不少,并不像一般人家那样悬挂在灶台上方,而是专门修建了一个房间,用各种松木、果木和草药来熏制腊排骨、腊肉和腊肠。
当所有的肉制品在屋子里挂上后,萧晋昊开始点火,散发各种香气的浓烟在屋子里开始弥漫,这种熏制的过程一般要持续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熏房的火都不能断了。
一个月之后,美味的熏制食品就会形成,人们可以选择各种烹饪手法,对这些熏制品进行二次加工,变成比鲜肉更加美味的存在。
在工业化、市场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像萧家这样纯手工、精挑细选制作腊肉的方法,已经近乎绝迹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外地生活的萧风,在很多时候都是借助银杏村寄出去的这种熏制品,维系自己对老家的记忆。
时间,总是能够赋予很多传统记忆更多的生命力和魅力。
不过,在正在不断拍照的薛沪生看来,熏制腊制品只不过是自己今天所见到的一个小惊喜罢了,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ps:ps:9号第二更,24小时订阅在不断上升,谢谢乡亲们的支持!
.全部章节
1...3334353637...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