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玉集街上,商户摆放出来的货物除了一般的食材、过年所需要的各种年货之外,包括服装、家纺、小家电等等各种货品都相当齐全。商家们正在利用过年前的最后几个集日,把更多的商品摆放出来,向山民们兜售。
大姐夫的弟弟也在玉集街上开了一个杂货店,据说春节之前这个月的营业额、利润相当于平时大半年的收入,一年下来究竟是吃干喝稀就看这几天了。
辛苦了一年,哪怕日子过得再艰难,山里的汉子都要咬咬牙,给婆娘、娃娃置办一身新衣裳,给娃娃买点零食点心、书包文具之类的。
萧风见到最多的组合就是一家三口或者一家四口的队伍。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充满了对春节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
至于萧风碰到的银杏村村民,出手更是大方,引人侧目。这半年以来银杏村村民的经济实现了大翻身,村民们改善生活自然不会手软。而这些日子以来,镜湖景区即将开放,萧家收购大量山货的消息也传遍了附近,乡民们在羡慕银杏村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沾光。搭上镜湖景区发展的顺风车。
牵着彤彤的萧风收获了不少摊主的祝福,‘你闺女真俊俏!’之类的,让萧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山里的孩子大多20左右就结婚,像萧风这样的年纪有个四岁的孩子也很正常。君不见,比萧风还小两岁的萧大志,儿子都两岁了!
萧风带着彤彤走到了玉集街的尽头,回头看看挤挤挨挨的街道,萧风只好放弃了原路返回的想法,穿过玉集镇的小巷,回到了大姐夫家里。
“来。给大姑妈看看彤彤都买了什么好吃的?”大姐把萧风手里的篮子接过去,蹲下来和彤彤说话。
“大姑妈,你尝尝,糖人可甜了!”彤彤把手中的糖人往萧月季嘴里送,眼睛眯成一条线。
“真甜,彤彤真乖!”萧月季象征性地舔了一下。心满意足地把彤彤搂在怀里,狠狠地亲了一口。
…… ……
萧风在院子里等了一会,三个苦力就扛着大包小包跟在三位娘子军的身后回来了,萧强看到萧风好整以暇地坐在院子里,郁闷得不行。
“九哥,你也太奸诈了!”,萧强把身上的背篓和手上的两个袋子放进赛弗的后车厢,抖抖酸软无力的双手,说道:“你得赔偿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损失才行!”
“就是,这小子就是滑溜!”萧涛附和道。
一时间。萧风成了众矢之的,大家纷纷群起而攻之!
“得!我投降!”萧风被大家说得无地自容,只好举手投降,说道:“篮子里有给你们买的牛肉汤和破酥包,这足够诚意了吧?”
“余家牛肉汤。这还差不多!”
萧强以前整天在镇上厮混,对街上的美食了如指掌,刚把保温瓶的盖子打开就知道了
“暂且原谅你,我们先吃了再回家!”现在已经接近12点了,大家都又累又饿,干脆就在这里吃过午餐再回家。
萧风可是特意买了足够10个人吃的分量,还向余家借了两个大的保温瓶,才能让牛肉汤一直保持热度和美味的口感。
一群人就蹲在院子里吃过午饭后,这才分头上车,满载而归!
至于大姐和大姐夫,就要留在杨家做各种过年的准备,正月初二之后才会回到萧家老宅团聚。
…… ……
年货买回来之后,也意味着萧家的过年筹备工作正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期间娘子军成为了家里的掌权者,萧强几个小年轻沦为了苦力。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萧风又有光明正大的借口偷懒了,镜湖景区的宣传片已经剪辑出来,萧风需要定稿,还得和电视台购买广告时间。
萧强几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萧风溜到公司去办事,自己则是苦命地在娘子军的指挥下,忙得团团转。
“片子剪得不错,就用这个了!”在镜湖公司的小会议室中,萧风看过了广告公司送过来的带子,点头说道。
自从镜湖公司的运行进入正轨之后,杨远航就开始联系省城的广告制作公司来到银杏村,开始进行全方位拍摄,收集制作广告的素材。由于时间所限,第一批投放的宣传广告中只能展现镜湖区域秋冬两个季节的景色,等到明年秋天的时候,四个季节的宣传广告都能全部定型了。
在刚刚过去的大雪封山期间,鸿程广告公司的摄影师、工作人员顶着严寒,连续拍摄了一系列的雪景,最终才把镜湖区域秋冬两季的广告剪辑出来。
萧风看到的广告有两个版本,15秒的短广告是要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而30秒的长广告则是会留在滇南卫视播放。
这两个版本的广告虽说时长不一样,但是都清晰地体现除了镜湖区域秋天的绚烂和冬天的静美,尤其是萧风在深山拍摄的几个惊险画面,更是给整个广告增添了几份亮点。
“老板,真的要在央视投放广告呀?”杨远航一想到央视的广告费用,就觉得心里在滴血。
15秒的广告,在《朝闻天下》栏目之后播放价格为20000块钱,《晚间新闻》栏目之后的时段价格为40000,这也就意味着镜湖公司为了一天两次的广告播放,要付出6万块钱。而且这个套餐是以一个月为基准,镜湖公司需要向央视的广告代理机构一次性缴纳180万!经济频道夜间时段的费用低一点,60秒的广告才要一万块钱,不过这个时间的收视率就很低了。
没办法,央视处于国内媒体的金字塔,向来强势,镜湖公司这样的小企业,也只能拿到这样一些的零星广告套餐。像黄金时间、《新闻联播》前后的黄金档,镜湖公司就是有钱也没有办法拿到。
相比之下,滇南卫视的广告价格就便宜多了。在黄金时段的30秒的广告价格才不到一万块钱,还附赠其他两个时段的广告位,一个月只需要30万就搞定了。
镜湖公司组建以来,一分收入都还没有影子,杨远航从账户上就支付出去将近一个亿的资金,景区建设、酒店建设、装修工程款、员工工资,如同流水一般。如今,为了迎接镜湖景区的正式开张,萧风决定在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上投放超过两个月的广告,总预算金额达到了500万!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萧风笑了笑,摆手道:“光靠天涯论坛和官网微弱的影响力,要想提升镜湖景区的知名度,难度很大!现在投放广告,对于景区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好的商品也需要大规模的宣传,才能出彩。尤其像旅游景区这样的产业,景区知名度很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游客的判断和选择。
自从进军旅游产业之后,萧风就对目前国内火热的几个景区的发迹过程进行过详细分析,发现这些景区除了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之外,适当的宣传甚至炒作也是重要手段。这一点,在姚州古城、古陶古城、火鸟古城等热门景区,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各大媒体投放广告只不过是镜湖景区自我宣传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萧风和镜湖公司管理层制定了严密的计划,争取在短时间之内让银杏村和镜湖景区名声大噪。
除了投放广告之外,萧风还私下赞助了滇南报社集团一些经费,让他们旗下的记者撰写一些软文,从另外一些角度来宣传镜湖景区。
双管齐下,效果应该不错!
萧风作为老板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杨远航作为镜湖公司的总经理,自然会全力以赴把事情处理好。
杨远航把公司的日常管理交给副经理李建强之后,带上助理和公司的法务代表先到春城,和滇南卫视、滇南日报和春城晚报谈好了合作的条件,拿下滇南区域的事务之后,搭乘航班直飞帝都。
因为镜湖公司资金充足,负责代理央视广告的公司很快就给镜湖公司拿到了广告套餐,从2009年元月15日起,镜湖景区的宣传广告就会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了。
当协议签订的那一刻,杨远航内心也不禁涌起一份自豪,自己半年前还处于失业的窘境,如今自己任职的企业却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这一切,恍然如梦!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30章 】 春节临近
. .
ps:
ps:这章是补欠账的第一章,恳请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接到杨远航的电话,确认了广告将会在元月15日正式播放之后,萧风多少还是有些激动,毕竟这将会是镜湖体系迈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步。.
为此,萧风第一时间把广告播放的时间在天涯论坛和官方网站上进行了公布,希望关心银杏村和镜湖景区的游客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关注到。
在村里,萧风也是让萧晋旭通过大喇叭和告示栏的方式,把这一喜讯通知给村民们,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一片欢呼。
在此之前,银杏村只是因为‘萧家农场环保事件’进入了省内媒体的视野,最终在报刊上小露了那么一下脸,而且是不怎么光彩的。
如今,银杏村、镜湖景区的广告就要在央视播放了,这对于银杏村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无论外界对央视如何评价,在银杏村这样的偏远山区乡民心目中,央视仍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能够在央视播放广告,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荣耀。
15号这一天,拥有电视机的农户早早就把电视机打开,并不是他们要像城里人那样收看《朝闻天下》,而是想要在《朝闻天下》后面的广告中,看到银杏村的模样。
当广告开始播放的时候,村民们都被惊呆了!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平时觉得毫无特色的景致在镜头面前,竟然幻化成令人窒息的美景,整个镜湖、银杏村变成了一个童话世界。
尤其是金黄色的杏叶在秋风吹拂之下漫天飞舞。简直比电影《十面埋伏》之中的场景还要美丽,让村民们惊呼不已。宛若碧玉的镜湖、犹如大海的松涛、高耸入云的雪山,……,各种绝美的景色一一在电视屏幕上闪过。再配合精心编写的画外音,把镜湖和银杏村勾勒成一个世外桃源!
最后,‘世外桃源,你我共享’的广告词虽然有些俗气,但是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立刻让整个广告的主体鲜活了起来。
第一次在央视上看到自己熟悉的场景。村民们激动得早饭都顾不上吃,蹲在电视机前,等着《朝闻天下》重播之后,第二次广告播放。
当天早上,村民们见面打招呼并不是问‘吃了没’,而是‘看了没’,在央视播放广告,已经远远超出了村民们的想象,激起了村民们极大的热情。
若干年之后,镜湖景区已经成为了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并且申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成为了国内外闻名遐迩的度假胜地,银杏村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各种媒体的头版头条,村民们见多识广之后眼界也随之攀升。
不过,今天第一次看到银杏村的画面出现在央视给村民带来的巨大冲击,即便过了多年之后。人们仍旧清晰地记得这份广告给银杏村带来的那份激动。
至于关注银杏村的游客们,在看到广告之后,也不得不感叹银杏村的大手笔,意识银杏村如今的宁静即将在年后被打破。
只要对国内旅游景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广告将会给镜湖景区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提升银杏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用不了多久,银杏村就会和国内的其他景区一样,人满为患!
大家也都知道,景区保护和开发。总是一对无法调节的矛盾!
有些游客已经在打算,开春之后抽空来到银杏村,趁着它还没有沦为过度商业开发的喧闹之地之前,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享受世外桃源的宁静和美丽。
紧接着,在中国西南地区拥有较高收视率的滇南卫视以及央视经济频道也开始播放了镜湖景区的广告。相比于15秒的短广告,30秒乃至60秒的广告能够更好地展现镜湖区域的神奇和美丽,尤其是萧风所拍摄的一些珍稀动植物画面,更是让整个广告拥有了更多的吸引力。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镜湖’这个陌生的景区名称进入了千家万户的视野之中,大家都对这个地处滇西北边陲深山中的‘世外桃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感谢无所不能的网络搜索引擎,镜湖公司的官网搜索系数急速飙升,官网的日浏览人次比平时提升了3倍左右,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不断上涨。
萧风计划投入500万资金,持续展开两个月的广告攻势,在一开始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 ……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
这样的民间歌谣虽说不能完全契合民众准备过年前这段时间的生活,但是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人们用来安排生活的一个指南。
银杏村绝大多数的村民先祖来自于中原地区,即便三百多年时间过去了,烙印在骨子里的诸多传统却没有因此湮灭。在银杏村中,众多村民家里过年的很多习俗,都和中原地区保持着惊人的一致,这不得不让人惊叹惯性的力量。
小年腊月廿三杀鸡杀鸭祭祀灶王爷之后第二天,萧家老宅就陷入了一阵忙碌中,因为一年一度的大清扫工作要开始了。
相比于别的家庭,拥有房间数量超过100间的萧家老宅,清扫起来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这时候,镜湖公司的工作已经基本宣告结束,萧风即便要想偷懒也没有借口,不过他也不是那种不会变通的人,非要自己一人之力清扫老宅。
腊月廿四这一天,萧风征召了镜湖公司全体员工28个人,让他们来到老宅帮忙打扫,也顺便在老宅举行团年饭,明天就可以给员工们放假了。
“杨总,公司里只有你和李总到过老板家吃饭,能给我们讲讲吗?”在从银杏广场步行前往萧家老宅的路上,镜湖公司的年轻员工忍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询问道。
对于这些从姚州、春城等地招聘而来的年轻人来说,镜湖公司的老板萧风和他的家族一直都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气息之中。
而在很多时候,神秘也就意味着吸引力!
在银杏村,有关于萧风和萧家的传闻层出不穷,甚至一些不明所以的银杏村村民都参与到其中,各种模棱两可的说法让外人看得云雾缭绕,对萧家的兴趣也就更大了。
镜湖公司的年轻员工,自然对自家老板的状况相当关注了!
“老板家里也就是比普通家庭大一点,人多一点,其他地方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杨远航其实也说不出太多的不同,笑着说道:“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老板下厨的水平很高,你们今天有口福了!”
和萧风认识以来,杨远航还真的有点看不透萧风和他背后的家族,他们明明拥有着庞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却甘于平淡。萧风作为一位亿万财富的管理代表,连一辆属于自己的豪车都没有,身上穿戴的服饰、手表也只不过是普通货色,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而萧风除了工作之外,更喜欢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农产品的培育、种植之上,而下厨的爱好,更是和杨远航印象中的富豪相距甚远。
总之,萧风和萧家犹如笼罩了一层薄雾,让杨远航他们想看也看不清!
在前往萧家老宅的路上,员工们一改往日腼腆的模样,开始从杨远航和副总李建强口中询问一下关于萧风和萧家老宅的一些信息。从两位领导的口中,员工们慢慢对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板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原本笼罩在萧风身上的面纱被揭开,员工们不断在自己的心中勾勒出萧风的形象。
…… ……
其实,萧风请员工来家里,名义上是帮忙,实际上更多的是想利用这个机会,举行尾牙,也算是镜湖景区正式开放之前的一个动员会。
镜湖景区、镜湖公司都已经是准备就绪、蓄势待发,萧风可不希望自己的企业在春节之后,某些关键岗位上没有人来上班。为此,萧风准备趁着尾牙宴大吃二喝的时候,宣布镜湖公司未来的一些奖励方案,希望能够借此坚定员工们投身建设银杏村各项建设之中。
在萧风的激励方案中,包括住房、汽车、奖金、公司期权等等,至少从这个方案来看,萧风是下了血本的。
虽然今年的镜湖公司还处于建设阶段,营业收入还等于零,但是萧风还是在团年饭之后为每位工人发放了2000块钱的过年奖金。这些奖金对萧风来说并不算什么,整个公司人员还不足30人,六万块钱而已,但是却能够让员工们度过一个心情愉快的春节。
老宅清扫干净之后,银杏村弥漫的年味也是越来越浓,一些调皮的娃娃偷偷放点鞭炮,更是平添了几分热烈的气息。
而此时,在外地打工的青壮年也是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从遥远的长三角、珠三角返回了银杏村。往年,不少村民都期盼打工的亲人能够带回积攒的财富,改善家庭生活。
但是今年,银杏村的巨大变化让村民们对于外出打工已经不太热衷了,村民们希望亲人过年后留在村子里,又能轻松挣到钱,还能够一家团聚,何乐而不为呢?
日历在一页页地向前翻,春节的脚步也日益临近了!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31章 】 全家团圆
. .
ps:
ps:向乡亲们道歉,昨天有些突发事件,没有能更新,欠账增加到5章,小仨会努力的!谢谢大家的订阅支持!
春节的不断临近让银杏村弥漫的节日气息越来越浓,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是格外灿烂。.
相比于往年比较清冷的春节,今年下半年以来银杏村的巨大变化让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信心,过年的气氛也是异常热烈。腰包鼓起来的村民们出手阔绰,买回了许多往年可望不可及的高档年货以及家用电器。
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银杏村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因此村里的青壮已经不打算继续外出打工,而是愿意留在村里面发展。
在过去的这个秋天,银杏村全部村民家里都完成了对自家房屋的全面改造、扩建,做到了和镜湖景区的同步建设。以后,村民们守着家里的家庭客栈,农家菜馆以及手工艺品、山货等等,就能够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生活了。
为了给村民们提供足够的改建、建设资金,镜湖公司特别向姚州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农业银行提供了贷款担保,确保银杏村整体改造的顺利进行。而镜湖公司也拨出了一部分款项,对银杏村的公共交通、卫生、休闲设施进行投入,使得银杏村的硬件条件并不亚于其他5a级的风景名胜区。
如今的银杏村从外表上和最初的银杏村没有太大的区别,仍旧是古杏参天、小桥流水和黑瓦青石,现代文明的足迹似乎并没有在这里留下太多的印记。
但是暗藏在地下的输电、网络管道让银杏村一夜之间从煤油时代跨入信息时代。和世界保持同步。现代化厨卫设施的加入让银杏村的家家户户在保持古朴外观的前提下,处处体现出现代文明的力量。
这种改造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在体会银杏村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生存之道,更能够让离不开抽水马桶、网络、电视机和热水器的城市人获得更好的享受。
经过全面改造之后,整个银杏村将拥有1000套由标准客房、单人房以及贵宾房等等不同级别房间组成的农家客栈体系。一天最高接待能力将会达到1500人,预计年接待游客50万人!
未来的五年时间里,银杏村的客房数量将不会有所增加,避免太多游客给银杏村和镜湖带来更多的环保压力。银杏村客满之后。游客们可以选择在澜沧江东岸的新区住宿,这里将会有镜湖酒店为首的现代化酒店。
镜湖公司内部做过一次市场调查预测,认为凭借镜湖景区的自然景色再加上大规模的广告宣传,镜湖景区每年将可以迎来80万左右的游客,日均超过2000人。
按照这样的客流量,即便银杏村中接待了大部分的游客,镜湖酒店一年可以接待的游客也在30万人次左右,这将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为此,镜湖公司非但没有组织村民们对自家房屋进行改扩建工程。甚至还为村民们提供了贷款担保和客房设计、服务人员培训等等帮助。
开发商和村民的天然矛盾在银杏村并没有出现。
…… ……
萧戟从春城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姚州一中担任物理老师。晃眼就过去了15年,他和妻子苗钰慧也结婚了13年,11岁的儿子萧大义明年就要上初中了。
这半年以来。萧戟一直从报刊、网络和家人的电话中听说过村里的巨大变化,也从电视广告中看到了自己见过千百遍的美丽景致。听说自己那个堂弟。从海州回来后,为银杏村拉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让小山村大变模样!
无奈萧戟正好担任了毕业班的班主任和高三物理组的族长,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除了凌晨12点至6点的睡觉时间是属于自己之外,他已经完全没有了私人空间。
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三年级补课结束后,他才能带着妻子儿女,接上在自己班上的侄子萧大鹏,开车返回银杏村过年。
“大鹏,这条路什么时候修的?”出了市区,s225宽敞的道路上萧戟有些惊奇,开口问道。
以往,从姚州市区到银杏村的省道总长才不过230多公里,但是糟糕的路况让萧戟经常要开上四五个小时才能到家,如果遇上车祸、泥石流塌方等意外状况,用时更长。
1...4344454647...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