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壮乡小仨
以萧晋旭对银杏村各种情况的了解,湖边适合种植蔬菜的田土起码有超过2000亩,如果这些土地全部用于种植蔬菜,会不会对萧家农场的收入产生影响呢?
“大伯,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萧风摆摆手,笑着说道:“外面的市场之大,根本就不是银杏村这区区数千亩土地所能容纳的,我们要创建‘银杏村绿色蔬菜’的品牌,眼光就要放得远一点!”
在萧风的计划中,萧家农场将会开辟1000亩土地,而银杏村的村民再开垦2000亩,种植规模也算是马马虎虎。3000亩土地,年产各类蔬菜一万吨,看似很多,但是放眼整个国内市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萧风并不担心村民的加入会损害萧家的利益,倒反会让萧家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样就好!”萧晋旭也没有去询问太多细节,点头说道:“那我回头找村民代表过来和你们谈,早点把事情定下来,趁着天气晴好,可以早点动工!”
年过六旬的萧晋旭早已经过了争权夺利的年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家族兴旺和银杏村村民能够过上好日子,年轻人有闯劲,把家族的产业交到他们手上,萧晋旭很放心。
“回头您让村民代表找涛哥和小强就可以了,农场的事情都是他们在处理!”
事情的大方向定了之后,具体的处理就交给农场的几个负责人,萧风这个甩手掌柜最终只是提供空间灵泉浸泡菜种罢了!
现在,萧风需要更多的时间,让镜湖牧场和镜湖乳业早日进入正轨,自己才有更多的资金,扩展自己的事业。
萧风点头之后,萧家农场和银杏村村民的谈判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萧风并没有出面,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萧涛和萧强来处理。
经过讨价还价,银杏村的村民同意以土地入股,和萧家农场共同组建‘银杏村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占据50%的股份,萧家农场需要负责基地的运营和销售,以及所有的投入。萧家将会把基地内的各种活计承包给村民们,村民们可以根据各项活计的难易程度收取一定的报酬,这也是调动村民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很快,靠近萧家农场菜园子的地块被丈量之后,萧家农场的大型旋耕拖拉机开始入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启动了!
…… ……
“很有成就感吧!”站在坝子上,徐梦瑶看着山下正在轰鸣作业的拖拉机,突然开口问萧风。
这些天以来,萧家农场和村民们的谈判、协议成为了银杏村最热门的话题,在银杏村的人都有所耳闻,徐梦瑶也不例外。
以徐梦瑶的见识,自然知道这个‘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其实就是萧家让利给村民的一个体现。按照现在很流行的公司加农户经营模式,仅以土地入股的村民能够在种植基地中获得30%的股份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甚至有些地方的村民,往往会被大公司以每亩1000块钱不到的年租金把土地收走,进行大规模集中种植。
按照萧家农场菜园子目前所表现出来的收益率,每一亩土地一年的产值能够稳定在2万块左右,50%的股份,就意味着村民们一亩地一年能够收获1万块。
“钱多了,也不过是一些数字变化罢了!”萧风淡淡地笑着说道:“村子里大多都是看着我长大的乡亲、亲戚,有能力让他们的生活过的更好,为什么不做呢?”
诚然,萧风可以通过租赁土地等方式,从村民手中低价获得这些土地的使用权,谋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如此一来,就显得太贪了!
银杏村怎么也说是萧家的起家之地,如何带动村民们共同富裕,是萧风一直以来的想法。
从目前来看,镜湖景区以及‘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启动,将会形成两大支柱产业,让银杏村进入小康。
“他们真幸运!”徐梦瑶呆了一会,低声地说道:“我和妮妮也很幸运!”
执掌‘镜湖乳业’一个月以来,徐梦瑶也逐渐融入了银杏村的生活,怎么说也算是半个银杏村的村民,对村子里的各种情况知之甚详。
正是因为萧风在镜湖区域的大规模投资,使得银杏村这大半年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从原先的1500元暴涨到2008年的6000元!根据2009年第一季度的一些数据显示,由于镜湖景区的开放,村民们第一季度人均收入超过了5000,年收入突破2万不成问题。
而如今又有了‘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银杏村村民的收入又可以有所增加,有可能达到3万块!
3万块,对于海州、金山等国内一线大城市只不过是不入流的收入,但是放在滇西北,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贫苦线上挣扎到进入小康社会,银杏村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银杏村的村民是足够幸运的。
至于徐梦瑶本身,能够进入镜湖乳业,算是找到了自身事业的一个重要支点;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萧风和他的宠物,妮妮总算摆脱了车祸带来的精神噩梦,逐渐恢复正常。
徐梦瑶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够重新听到女儿的声音了!
“这么客气干嘛?”徐梦瑶如此郑重其事,倒是让萧风有些手足无措。
转头看了看徐梦瑶犹如新剥鸡蛋的脸蛋,一股淡淡的幽香随风飘入,让萧风的心不由自主地狂跳了一下!
其实,萧风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70章】 湖边垂钓(求订阅!)
. .
ps:ps:小仨恳请订阅了《超级生物帝国》的乡亲们去投一张‘完本满意票’,小仨拜谢了!
‘银杏村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开工让银杏村变得热闹了许多,很多村民自发地前往工地上帮忙,使得基地的建设进度加快了不少。.
在村民们看来,基地将会是增加自家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便将来景区游客数量减少了,凭借着这个蔬菜基地,大家仍旧能够能够过上好日子。因此,在把自家的事情做完之后,大家纷纷利用闲暇时间,免费加入基地的建设之中。
和外面的人们言必称报酬的情况相比,银杏村的村民显得有些淳朴,暂时还没有人想要改变这种状况。
对于来到银杏村游玩的游客们来说,基地的扩大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将有可能通过网络邮购的方式,吃到这种味道鲜美的蔬菜。
自从萧家农场菜园子开始有蔬菜出产以来,除了供应姚州、南诏等地的星级酒店,不少村民也以成本价购入了不少蔬菜,烹饪给游客食用。空间蔬菜的美味让每一位游客印象深刻,不少游客声明,如果能保障品质,他们愿意通过‘银杏特产’网店购买这种蔬菜,在家里就能够享受到美味。
因此,不少游客在游玩之余,还端着相机到基地的建设工地上,拍摄照片上传到网络上,并且宣称银杏村出产了味道鲜美的绿色蔬菜,没有吃过实在是一种遗憾。
一个人在网络上发帖子还有可能是广告贴、托儿。但是当大量在自助旅行领域小有名气的资深驴友乃至一些美食专家纷纷发言之后,银杏村的绿色蔬菜很快在网络上名声鹊起了。
再加上姚州、南诏等地星级酒店、高档饭店开始大量使用萧家农场出品的蔬菜,‘银杏蔬菜’在美食圈子内的名气越发响亮了。
很多姚州的市民纷纷在周末的时候驱车来到银杏村,在欣赏绝美风景的同时,品尝银杏村毫无污染的绿色食材,吃完后还大包小包地带回家里。
4月份,在姚州美食圈里最火热的东西不是三文鱼,也不是腊排骨,而是银杏村的绿色食材,若是没有吃过就落伍了。
一时间。萧家农场菜园子的出产颇有些供不应求的态势。即便现在菜园子每天能够提供15吨的各种蔬菜,在提供给酒店客户之后,剩下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现在,萧家农场零星出售给游客的蔬菜平均价格已经达到了5块钱一斤。这在普通蔬菜售价才2块钱的姚州市区。已经算是高价了。相当于猪肉的三分之一价格!
人家说洛阳纸贵,如今是姚州菜贵!
…… ……
对于‘银杏蔬菜’的成功,萧风早有准备。觉得理所当然,若是这种充满了空间灵气的蔬菜还无法获得人们的青睐,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呢。
种植基地的建设、‘银杏蔬菜’的推广,都交给了萧强和萧涛处理,萧风这个甩手掌柜的日子仍旧过得轻松惬意。
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银杏特产’业务进入平稳阶段,杨莉、孙庆梅和大姐二姐等人的空余时间增加,萧风也就能够从专职保姆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一天,吃过早饭后,萧风让大姐把几个小萝卜头都带进屋里,自己则是背着渔具包鬼鬼祟祟地离开了老宅,转眼就消失在村子里。
没办法,这些天以来,这几个小萝卜头黏着萧风已经形成了习惯,萧风要是想当着他们的面出门,那多少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萧风只能是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离开老宅,省却了不少麻烦。
走在银杏村中,随处可见挂着相机到处晃荡的游客,有些还是一家三口的家庭组合,给这座小山村带来了更多的现代城市气息。
现在,银杏村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已经突破了500人,而且随着五一黄金周的临近,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之中。
根据镜湖公司的网络订饭系统信息显示,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已经有超过800间客房被预定出去,预计入住人数超过1500人。再加上一些临时抵达的客人,黄金周七天时间,来到银杏村游玩的客人总人次将会接近15000,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要知道,整个姚州市在2008年总共才接待游客625万人次,银杏村在五一黄金周就取得这样大的成果,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游客的增加让银杏村的安静被打破,但是村民们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这也是发展的一个悖论,有舍才有得。
不少游客认出了萧风,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一些不太关注网络信息的游客自然不会知道,刚刚从他们身边走过的年轻人,其实是整个镜湖景区的灵魂人物。
穿过银杏广场,萧风就能够看到镜湖边上有不少人在钓鱼,其中拿着各种碳纤维高档吊杆的钓友大多都是游客,那些拎着一根竹竿就坐在湖边老神在在的多半是银杏村的村民。
这段时间以来,由于村民们的收入在持续增加,再加上村委会每个月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300块钱的养老金,老人们的生活可是滋润了不少。现在老人们不需要下地干活,每天除了帮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之外,还剩下了大把的空余时间。
这不,天气转暖之后,一些爱好钓鱼的老年村民纷纷到湖边钓鱼,一方面可以打发时间,另外一方面,能够为家里的客栈提供新鲜鱼类。
进入2009年之后,为了保护镜湖的渔业资源,银杏村村委会做出了明文规定,限制村民们在镜湖内大量撒网作业,毒鱼、电鱼等灭绝渔业资源的举动更是被严厉禁止。村民们可以从镜湖中捕获一定数量的渔获,用于自家客栈的运营,但是不能大量对外出售。
当然了,垂钓就不在限制范围内,无论是村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在镜湖里钓鱼,收获归自己!
萧风背着渔具包在湖岸上转悠了一会,终于选中了一片树荫之下的水域,把小马扎放下,各种渔具打开,开始了今天的垂钓。
小时候,萧风就跟在萧涛、萧戟等人的身后,在镜湖里钓鱼、游泳,童年的快乐至今仍旧让他念念不忘。
不过,那时候钓鱼的工具大多都是自己动手,从后院的竹林中找一根拇指粗细的竹竿,用火烘烤之后就变成了鱼竿;缝衣针烧红之后弯曲,缠上鱼线就成为了萧风等人垂钓的工具。
现在,萧风手上的碳纤维钓竿可是价值不菲,就连那些鱼线都是海钓的高分子鱼线,号称可以承受数百公斤的庞大力量呢。
为了这套渔具,萧风在海州可是花了差不多两万大洋呢,现在想起来,多少有点穷人乍富的暴发户气质。
其实,回到银杏村之后,萧风就有些后悔了,连价格都不敢和老太爷说;不过既然买回来了,那就不能闲置,不然也未免太浪费了。
今天是这套昂贵渔具的首次亮相,萧风倒要看看它和不用本钱的土制钓竿究竟有什么区别,难不成会增加鱼儿上钩的几率?
准备妥当之后,萧风开始往湖里面撒入由玉米粉、香油拌成的饵料,开始做鱼窝。
由于镜湖面积过于宽广,湖水平均深度超过了12米,要想在如此辽阔的水体中吸引到鱼儿,做鱼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为了更好地吸引鱼儿,萧风甚至作弊般地在鱼窝料中加入了少许的空间灵泉,想必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果不其然,萧风的饵料刚刚扔下去不到五分钟,周围的水域就开始暗流涌动,鱼头浮现,看样子有不少的大鱼开始被吸引过来了。
数百年来,银杏村的祖祖辈辈不间断地往镜湖中投放大量的鱼苗,而村民们极少在湖中实行灭绝性的捕捞作业,使得镜湖内的大鱼可不少。
银杏村村民最大的收获记录是一条体长超过1米2,净重超过40斤的大草鱼,而在平时,十几二十斤的大鱼更是习以为常。
看到鱼窝已经做成,萧风把从菜园子挖出来的臭蚯蚓挂上鱼钩,往水里一甩,就开始稳坐钓鱼台了。
虽然这些年钓鱼的次数不多,但是萧风倒也没有把钓鱼的一些技巧给忘得一干二净,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倒也是行云流水。
在附近的几位游客看到萧风的一系列举动,倒是收起了轻视之心,也有点隐隐期待萧风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刚才看到萧风这个年轻人背着一个名牌渔具包在湖边晃悠,不少资深钓友还以为萧风是附庸风雅的家伙,买点名牌钓具装点门面。不曾想到,萧风无论是找下钓的位置、做鱼窝还是甩竿,都是像模像样,不是样子货!
一般来说,喜欢钓鱼的人大多都喜欢以钓会友,萧风的表现倒是让他们眼前一亮,觉得有结交的可能性。当然了,如果接下来萧风的收获能够和他目前的表现相一致的话,这些资深钓友还真的不会错过认识萧风的机会。
萧风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动作让周围的这些钓友浮想联翩,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浮标上面。
这时候,浮标猛然往水下一沉,有大鱼上钩了!
.全部章节




极品地主 【071章】 镜湖龙鲤(求订阅!)
. .
有了空间灵泉做的鱼饵,再加上臭蚯蚓的威力,萧风不一会儿功夫就钓上了鲤鱼、草鱼等好几只五六斤以上的大鱼,惹得周围的钓客纷纷侧目。.
尤其是萧风费了不少功夫才钓起来的一条七八斤重的乌鳢,更是让所有人惊奇不已。
别看乌鳢是凶猛的食肉鱼,但是它能够长大的概率并不高,因为它的幼苗也往往是其他鱼类的食物,像镜湖这样的深水湖泊,能钓上一条这么大的乌鳢,已经算是极为罕见了。
萧风的频频收获让原本就很关注他的游客和村民们大为吃惊,毕竟镜湖这种接近野生状态下的湖泊,鱼儿上钩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萧风从做鱼窝开始到现在,也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收获了这么多大鱼,无论是运气也好还是技术高超也罢,都足以让钓友们对他刮目相看。
看来背着名牌钓具包的小伙子,可不是样子货!
“九儿,收获不错嘛!”萧风把乌鳢放入网兜的时候,萧家五爷走了过来。
萧五爷是萧风的族叔公,在老太爷这一辈排行第五,以前在玉集镇国土所工作,退休之后回到银杏村养老。相比于其他务农的村民,有退休工资的萧五爷日子过得挺滋润,钓鱼这个爱好一直没有放下。
在银杏村,论起钓鱼技术,萧五爷可以算是排名靠前。
不过,从今天萧风这半个小时的表现来看。萧五爷还真的有点望尘莫及。
“五爷,我这是运气!”萧风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说道。
在此之前,萧风曾经有过一次往镜湖里撒过空间灵泉,吸引了大量的鱼类,知道空间灵泉对鱼类的强大吸引力。但是他没有想到,仅仅在鱼窝料中掺入一点点空间灵泉,就能够轻松收获这么多鱼儿。
萧风心里明白,若是凭着真实的钓鱼水平,自己还不至于这么厉害。
“小伙子还真的能干!”
“那鱼儿就好像捞起来一样。太快了!”
“看来小伙子是钓鱼高手呀!”
不知不觉。萧风身后围了一群游客和村民,大家看着萧风的收获,低声议论。这个时候出现在湖边,大多都是钓鱼爱好者。大家对于有能力的人还是相当佩服的。
不管萧风是通过什么手段。反正他不断收获是事实。
这时候。萧风才发现,风头似乎出大了!
本来只是想来钓鱼放松心情,顺便弄两条鱼回去改善伙食。却不曾想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大家都在围观。看来以后钓鱼的时候还是不要作弊的好,不然场面太大,不好收拾。
就在萧风不知道如何应付眼前状况的时候,原本就暗流涌动的湖面突起波澜,无数鱼儿纷纷跃出水中,四溅的水花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萧风眼尖,立刻就在晃动的水体之中隐约看到两个巨大的金色影子,正是它们在水底的横冲直撞,才使得原本聚集在鱼窝处的大鱼小鱼四处逃散。
“五爷,那是什么?”萧风有些不明所以,连忙开口问萧五爷。
萧风在家里的时间不多,对镜湖的了解自然没有整天混在镜湖边的萧五爷清楚,对于未知事物,自然要开口询问。
萧风也知道银杏村的祖祖辈辈在数百年以来往镜湖内投放了大量鱼苗,镜湖又不可能清空,里面肯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大鱼。但是,体长超过2米的大型鱼类出现,还是让萧风吓住了。
“这好像是镜湖的两条龙鲤!”萧五爷有些不确定,定了定神,说道:“已经好些年没有看到它们了,难不成它们一直在镜湖里?”
当两条体长超过两米的影子隐约出现在水底的时候,萧五爷绞尽脑汁,也没有发现这两条大鱼究竟是什么品种?后来,童年的一些传说在萧五爷的脑海中闪过,他才有点不确定地说出‘龙鲤’这两个字。
“龙鲤?”萧风和周围的人一样,一头雾水,满脸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品种的鲤鱼,怎么会长得这么大?”
在萧风的视线中,这两条大鱼的体长起码超过2米,上百斤的体重肯定跑不了,究竟是什么品种的鲤鱼才能长得这么大呢?
至少在萧风的记忆中,中国特产的亚洲鲤鱼是无法长成如此体型的。
“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品种,据故老传说,在我们萧家先祖迁徙到银杏村之前,这两条龙鲤就已经生活在镜湖里了!”萧五爷清晰地看到龙鲤露出水面的脊背,肯定地说道:“几十年前龙鲤在镜湖里消失匿迹,我们都还以为它们已经羽化成仙,没想到现在它们又回来了!”
萧五爷一脸激动,完全颠覆了他在萧风心里的印象,似乎这两条‘龙鲤’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萧五爷这么一说,周围上了年纪的村民、族人,终于从记忆深处翻出了关于‘龙鲤’的重重事迹,整个场面变得热闹了起来!
“小风,你赶紧回去叫二哥,让他集合村里的各家族老,告诉他们龙鲤又回来了!”萧五爷抓住萧风的胳膊,手劲大得很。
就这样,满脑子疑问的萧风被赶回了老宅,把‘龙鲤’出现在镜湖的消息告诉老太爷。
老太爷的反应更是出乎萧风的意料之外,他一边吩咐萧风去通知村里的各家各房族老,自己迈着腿就往镜湖边跑去。
老太爷的举动可是把萧风吓了一跳,连忙让萧大志跟着老太爷,可别出什么意外才行。
龙鲤在镜湖出现的消息就如同是飓风一般席卷银杏村,不大一会功夫,湖边就聚集了数百名村民,几乎上了年纪的银杏村老人都出现了。
等萧风在村子里通知族老们,赶到湖边的时候,立刻就被眼前的壮观景象给吓呆了!
萧风在银杏村生活的时间也不算久,从来没有听说过‘龙鲤’这个词汇,更没有见过村里的老人们有如此激动的一面。
等萧风挤进人群之后,两条龙鲤仍旧在刚才的位置来回游动,庞大的身躯不时掀起一片片浪花。
萧风隐约能够察觉到这两条龙鲤应该是被鱼窝饵料中的空间灵泉所吸引,他把剩下的饵料继续往水里扔下去,发现这两条龙鲤更欢了!
“小风不错!”老太爷看到龙鲤没有被吓跑,点头赞赏道:“明天你再配一些饵料,每天到湖里喂鱼!”
看着这两条龙鲤再次出现,萧老太爷和周围的族老们都是异常激动,有些人还在嘴里轻轻叨念‘银杏大兴’之类的话语。
过了十几分钟,或许是饵料吃完了,两条龙鲤翻了一个身,沉入水底,很快就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大爷,这两条龙鲤究竟是怎么回事呀?”看到老太爷已经和族老们在商量祭祀的事情,萧风连忙抓住大伯萧晋旭问道。
从发现龙鲤之后,整个银杏村的老人似乎就陷入了一阵癫狂之中,而像萧军这一辈下来的年轻人,大多都是脸色茫然。甚至有一些小年轻流着口水,说要是把这两条大鱼抓上来,试图一饱口福而被家里的老人打得唉唉叫!
“这两条龙鲤我也没有见过!”萧晋旭摇摇头,说道:“故老传说,萧家先祖搬到银杏村的时候,这两条龙鲤就已经住在镜湖里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条龙鲤是当年先民们的精神寄托,是我们赖以生存下来的一种力量。七十多年前,龙鲤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又再一次出现,如何能不让老人们激动呢?”
1...6061626364...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