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快穿狂魔
你去帮我拿口罩吧,我洗碗。”
说完,张丽奈便起身将桌子上四个碗全部都叠放到一起,然后抱着那些碗去外面清洗,其实也没什么好洗的,无非就是用水过一遍。
不过洗一下。
总归会让人感觉舒服些。
就算日子再差。
生活态度也得好点。
若是就此自暴自弃,闭着眼瞎过,那才是真的自己放弃了自己。
……
第一年年底,因为种植的药材数量比较稀少,所以最终种植出来的那些药材除了给病人用之外,剩下的即使售卖了出去,每人分了点钱,那也并没有填补上大家在药材上的花费,只是花费的少了一点。
不过这已经让大家感觉很惊喜了,毕竟所有参与的人家在刨除掉当初买种子的钱后,每家基本都赚了好几块钱,而且这还仅仅只种了他们当初买回来的那些种子当中极少的一部分,不用想也知道,只要明年风调雨顺,他们最终的收益绝对远超过今年年底,至少翻几倍。
有了利益驱使。
原先不舍得花钱买种子,或者说不愿意在做完田里的活之后再去山上干活的人家,也都纷纷有些心动,不过他们倒也不好意思直接当面说自己后悔了什么的,只是在秋收分粮大会结束之后,一个个悄悄摸摸的在晚上跑到了村长家,跟村长说这件事,想让村长同意他们也加入其中,共同参与药材的种植。
林大河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所以只是表示自己会考虑,并没有直接同意,然后好不容易把他们打发走了之后,这才在第二天早上匆匆去乔木那向乔木讨个主意。
乔木对于增加种植人员这点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毕竟药材种植总归是需要人手看护种植的,多点人参与其中也能多种一点药材。
最后并不会影响大家收益,说不定还会因为人多和种植出来的药材多,使大家平均收益更多一点。
不过乔木还是明确表明那些人即使参与其中也必须得交钱,得交种子钱之类的,不然人家前面参与的人就不乐意了,凭什么他们要花钱买种子,后面参与的人就不用花钱买种子了,这不公平,不是吗
这个提议在林大河看来自然也是毫无问题的,所以很
第六百三十四章:七零年代女教授(2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年底秋收分粮大会结束。
村长林大河在把所有没有参与其中的人家,以及知青等人全部都打发走之后,这才开始具体分钱。
“先跟大家说一下具体情况。
这次卖药材总共卖了三千六百五十六块,这钱是要分给你们的。
但有件事我得提前说一声。
炮制药材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这一点大家都不可否认,所以这笔钱肯定是要分一部分给专门炮制药材的人的,不然你们拿着新鲜药材去卖,不一定卖得出去,说不定还能放家里沤烂了,是不是”
去年因为需要炮制的药材数量不是很多,而且乔木本身也没有提炮制药材的费用,所以林大河不免就将炮制药材工钱的事给弄忘了。
可是今年炮制的药材那么多。
而且参与炮制的人员当中还包括了很多人家的孩子,如果他要是再不提,再不分给人家钱的话,就算乔木不提意见,那些一起参与炮制药材的孩子的家长也得有意见。
他这边话音刚落,下面那些家里有孩子在乔木那边学习,并且一起帮忙炮制药材的家长就连连表示应该的,毕竟他们家也能多分到点炮制药材的钱,为什么不同意呢
至于其他人家。
其实也没意见,因为此时分工合作和按劳取酬的理念还是蛮深入人心的,他们虽然有种植草药,也有收割草药,可是人家炮制草药的也有功劳不是,凭什么不分钱呢
所以,他们也都纷纷点头。
林大河看大家都点头,于是立刻说道:“既然都没意见,那我就来说一说具体的分钱标准,因为药材都是分开种植的,各家负责一种药材或者一片区域,所以,我们就不可能平均分配,得按各家药材卖出去的价格进行分配,至于你们家庭内部怎么分配,这个我就不管了。
全看你们当家的。
而炮制药材的分一成。
就是你们赚了一百块,要分十块钱给炮制药材的,你们别觉得多啊,总共就三千多块钱,分十分之一出来也就三百多块钱,炮制药材的有三十多个人,平均每人也就分十一二块,跟你们一些五六口之家的家庭内部平均分到的钱差不多。
好了,现在上来领钱吧。
林红英家,一家五口,分五十六块六毛七分,该分给炮制药材那边的钱我已经给你扣下来了,这是扣除那部分钱之后你们家该得的。
……”
林大河迅速解释了一下,便开始按照账本上面的记录陆续叫着每家每户的户主名字,开始给他们分钱,具体数额当然也都是当面点清了的,绝对不会出现一分钱之差。
下面的村民虽然知道自家这次应该能分到不少钱,但对平均每家能分到五十来块钱还是感觉很惊喜的,虽说五十多块钱只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甚至还不到。
可关键是他们村没工人啊。
每次也就年底交完公粮之后卖些粮食能赚点钱,平均一分,每家每户基本也就分七八十块钱罢了。
有的家里劳动力不足的。
甚至可能只能分二三十块。
这么点钱还得交一些其他费用和用在其他方面,不少人家一年到头其实也余不下什么钱,这次能额外多出五十多块钱用来花用,对他们而言,又怎么能不算是惊喜呢
关键的是他们付出的也不多。
虽然说付出了很多劳动力。
平常要累些。
可在他们看来,有这五十多块打底,平常就算再累也是值得的。
等每家每户都拿到各自该分的钱之后,林大河
第六百三十五章:七零年代女教授(22)
“事情拖了这么久才开始彻查啊
我还以为事情早就完结了呢!”
乔木第一瞬间想到的并不是同意不同意的问题,而是有些惊讶于这件事竟然一直拖到了现在,这都是去年的事了,一年多都过去了。
“那什么,听说是老医头背后的那个势力涉及区域太广,涉及人员太多,是好几个省联合起来共同部署,才将那个组织几乎一网打尽。
可难免还有点漏网之鱼。
所以这才派了两个人到我们村子里保护我们,如果漏网之鱼一直没出现的话,那他们可能就得在我们村子里待好几年,平常你也不用太担心,更不用对他们特别照顾什么的,就把他们当平常知青看待。
你就别纠结办案时间了。
还是说同不同意吧。”
林大河只是个村官,对于一些具体情况哪有什么了解,此时知道的这点内容还是上面通知他的时候告诉他的,被他临时拿出来卖弄。
所以囫囵说了两句。
便再次说起借宿的事情。
虽然他也能把上面派下来的两个人安排到知青住所那边,不过他们终究和知青不一样,有时候难免也需要做些其他事,这时候就必须有人帮他们遮掩下,所以,显然还是让他们住在一个知情人家里比较安全,也比较放心,没那么多事。
现在那知青所里乱的很。
总共不到十个人,还搞起了好几个小团伙,富裕工人家庭出身的看不惯那些成分不好的,家里贫困但是成分十分好的,则十分看不惯那些富裕工人家庭出身的,人家去县城吃顿肉,他们都能说阴阳怪气的说那些吃肉的有资产阶级作风。
还有男知青勾搭他们村富裕人家姑娘的,女知青勾搭他们村富裕人家小伙的,总之,那里乱的很。
林大河看到他们就烦。
如果不是必须接受,他早就想把那些知青撵走了,正事干不了多少就知道添乱,还得分他们粮食。
“住我那倒是没问题。
不过我那边屋子比较少,他们两个人只能待在一个屋子里,只能睡在一张床上,还有就是我那白天孩子比较多,有点吵,这点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接受,回头你问看看。
对了,那要是那两个漏网之鱼一直都不出现,他们两个岂不是得一直在我们村里住着,说不定就得住个六七年啥的,那对他们会不会有点不太公平啊,把七八年的时间浪费在我们这个小村子里做农活。
未免也太屈才了。
我们平常注意点不行吗”
乔木这么说当然不是真的有多心疼那两个还未曾谋面的人,她主要是担心那两个人的警惕性和观察力会比普通人要强上很多,可能会十分不利于她以后利用企鹅农场空间里面的东西给自己开小灶啥的。
所以才会故作关心的这么说。
明面上是关心对方。
实际是并不想接收他们。
然后理由还很有道理。
林大河眼珠子转了转,又想了想,不由点头道:“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这也是上面的命令,直接拒绝未免有些太不领情了,而且那两个漏网之鱼应该蛮危险的,不然怎么也不至于派人过来保护我们。
回头看看情况再说吧,要是过了几个月也没什么事的话,到时候我亲自跟上面说说,说不定还能让派下来的那两个人欠我们个人情。
哈哈哈,就这么说定了。
知青那边有什么问题到时候我去应付,你不用理会他们就行了。
明天见啊!”
林大河其实也不太喜欢上面派人下来,虽然说他本身并没有做什么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派下来的人也不是监视他的,主要是来保护他的,可是他总感觉有那么点别扭。
不过事情也的确如他所说那样不太好直接拒绝,还是等几个月发现平安无事之后再跟上面领导说。
这样大家都不丢脸。
第六百三十六章:七零年代女教授(2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考恢复对乔木也是有影响的。
虽然她不用高考,她孙子也远没到高考的年纪,但是她收下的那几个弟子是有资格高考的,今年高考刚恢复,对于考生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有初中文化就可以参加高考,而她收下的那几十个弟子当中有整整六个初中生,乔木出于对弟子负责的考虑,显然是打算辅导辅导他们,尽量让他们都能上大学。
至于其他的,那她也没办法。
连高考资格都没有。
她又能有什么主意
几年前乔木不是没有劝过那些弟子的家长,希望那些家长能够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学校里学习,一边学文化课,一边到她这里学医术。
可是愿意听的家长很少。
大家普遍觉得学习无用,有学习的功夫,还不如学点技术,所以愿意送自家孩子去上学的,特别是愿意送孩子念到初中的家长很少。
好几年下来,乔木门下也仅仅只有六个拥有初中毕业证的弟子。
其他二十来个不是只有小学毕业证,就是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有。
全靠乔木给他们启蒙。
因此,乔木也只能先购买一批教材,然后主要顾着自己那六个有初中毕业证的弟子,先辅导他们。
至于她孙子。
现在倒也不着急,不过才十四五岁,虽然他拥有高考的能力,但乔木也不敢让他去参加高考,或者说去念大学,因为在乔木看来,他还只是个孩子,乔木又怎能放心让他一个人去万里之外的学校念书。
即使是个男孩子。
乔木也不放心。
甭管男孩女孩。
长得好看的都不安全。
……
牛棚边的茅草屋里。
魏迪等人在收到高考恢复消息的当天就很是兴奋,因为高考既然恢复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学会重新招生,更意味着大学需要老师。
如此,他们可不有机会了。
毕竟他们三个原来可都是大学教授,就算不是什么出名学校的大学教授,可那也是大学教授不是。
所以,他们在收到消息的当天就开始时不时的眺望着村口,希望村口能够有什么好消息传来,希望邮递员能够带着信封走到他们这。
可是这都大半个月过去了。
他们依旧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此时难免有些沮丧和忐忑。
担心自己是不是被人遗忘了。
“老秦,这都大半个月,将近二十天了,我们原来呆着的学校离这边也不远啊,就算送信再慢也该送到这了,怎么还没有消息传来啊!”
大家到底已经在一起相处好几年了,就算以前不熟悉,以前关系不太好,这三四年的相处也足以让他们摒弃前嫌,一起和谐相处了。
所以彼此倒也能聊些真心话。
不会再像刚来那样笑别人了。
“谁知道呢,我倒觉得我们还不如那些知青呢,我如果要是知青的话,现在铁定有信心能考上大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