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快穿之养老攻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快穿狂魔

    哪像现在,永远不知道有没有消息,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反回去。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再这么熬下去,我都要在这边过七十大寿了,七十古来稀啊!

    我还有几年好活的。

    唉……”

    秦海名字虽然霸气,可他年龄确实是不小了,当年来的时候就已经六十五了,今年正好六十九,如果算虚岁的话,那都已经能算七十了,这时候大家寿命普遍不长,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活到十岁。

    所以他有此感慨也很正常。

    “要不,咱们问问人吧。

    &n




第六百三十七章:七零年代女教授(2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

    此时高考刚恢复,所以大学教授的确很紧缺,乔木在高考开始前一个月就顺利收到了她原先呆着的那个学校和相关部门送过来的聘书。

    而那三个联系了些过去朋友的教授,同样,甚至于在乔木收到消息的前几天,就顺利的收到了各自学校送来的平反聘书和少许钱财。

    少许钱财是担心他们在乡下时间长了,手里没余钱买车票回去。

    不过乔木并不像他们那么急切的想要回去,因为乔木不太放心最近几年收的弟子,因此打算缓缓再回去,打算等弟子高考完再回去。

    反正来年开春才开学。

    她就算晚点回去也赶得上。

    并不急于一时一刻。

    而另外三个教授,他们在这边本身就没有多少牵挂,反倒是对家乡有点牵挂,他们甚至还有亲人在家乡那边等着他们回去见面,所以在收到平反消息和相应聘书后,根本就没多耽搁时间,全都在三天之内迅速处理完所有事务,并且买好了票,一个个兴冲冲的离开了这。

    在他们离开了近一个月后。

    也就是高考开始的当天。

    季幕终于找到了一个全村都很松懈,十分方便他逃离的机会,带着他所能带着的一切东西,偷偷的通过山后面的小路,往南方逃了。

    具体去向不明。

    不过,估计不是找个地方躲起来就是往更南的方向逃,去港岛。

    此去是好是坏,是生是死

    谁也不知道。

    全看他个人命运造化。

    ……

    太和村的村民对牛棚那边的事本来就不怎么感兴趣,平常也就只有负责喂牛的会每天去一趟,可喂牛的也不是一天喂三次,而是早早的把牛需要吃的东西准备好,然后大早上统一塞进去,第二天再来。

    因此,高考当天,季幕逃走的当天,太和村的村民对此都一无所知,一直等到第二天,负责去喂草的那个村民发现牛棚里面的牛粪根本没人打扫,想找季幕问问他为什么还不来打扫牛棚的时候,这才发现茅屋里早已没有季幕的踪迹了。

    惊慌之下,那村民赶忙便扔下手里的那些草,脚步匆匆的往村长所在的方位跑去,然后一见到村长林大河,就立刻大声嚷嚷了起来:

    “村长,不好了,下放的那个资本家跑了,估计是昨天趁乱跑的。”

    “什么”

    林大河一听也有点慌了。

    知青跑了没关系,那是知青自己的问题,回头肯定会追究到知青本人身上,可下放人员跑了,就算要追究到下放人员身上,他们这些负责看管的也肯定会被牵扯连累。

    虽然不会太严重。

    可怎么着也不算什么好事。

    “你等等,先给我闭嘴。

    这件事你就先当没发生过,孩子们明天还要参加高考呢,别这时候出来扰乱人心,具体的等大家高考完了再说,这件事先撂一边,牛棚那边的情况你看着打扫打扫,我给你多加点工分,听明白了吗”

    林大河并没有慌张多久,而是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发现周围没有其他人,赶忙低声对那村民说道。

    希望先将这事压下去,等过两天他看看能不能想出什么辙,到时不论是将消息依旧隐瞒下来,还是去县城跟上面人说一下情况都行。

    “哦,那好吧,不过,有件事咱可说好了,这事跟我可没关系啊!

    我就是负责喂草的。

    我也不是负责看他的。”

    那个村民这么慌张的跑过来说事情当然也不是真的多关心季幕跑没跑,他是担心自己被季幕连累。

    “知道,这事跟你没关系,就算有事也是我担着,你操心什么劲

    快回去喂牛去吧。”

     



第六百三十八章:七零年代女教授(25)
    年底,邶京已经开始降雪了。

    而乔木和她孙子肖安,也正把各自裹的严严实实的离开火车站。

    他们回来了。

    在看到邶京城的那一瞬,肖安就已然泪流满面,这一刹那他想起了很多很多事,想起了当年他们离开时的场景,想起了当年他父母还在的时候,一家三口住在邶京城里面的场景,想起了他童年的美好。

    也许,他还是幸运的。

    因为美好的童年能够治愈很多成年时的伤痛,而不幸的人,可能需要用一辈子去治愈童年的伤痛。

    甚至还治愈不了。

    “奶奶,我们回来了!”

    “是啊,我们回来了!”

    感伤之后,便是开心,阔别了五六年,如今总算是再次回来了。

    可惜,他们开心的心情并没能持续多久,因为他们回家了,回到了原来住着的那院子,并且看到了院子的破败模样,几年前他们离开的时候,院子虽然不是崭新的,但的确处处完好,没有明显的瑕疵。

    可是现在,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一片破败景象,这院子里不但一片凌乱,到处都是污秽杂物,甚至就连院子的大门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此时,负责引导乔木他们两人回来,并且帮他们接收院子的那个工作人员的脸色也有点尴尬,愣了好一会儿,这才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个,这真不是我们故意的。

    你也知道现在各地住房都相对紧张,你们的房子被收上来后,就分配给了好几家工厂的工人居住。

    但是现在你们回来了,那这房子当然是不能给他们住了,所以我们一个月就已经提前通知了他们。

    让他们快点搬走。

    最近我们那事情真的很多,根本没有人有时间去专门盯着他们搬家,而且他们也不是一起搬的,是有的先搬,有的后搬,有的是好不容易才把他们给弄走,所以这房子会变成现在这样,跟我们是真没关系,绝对是最后走的那几家干的。”

    无论如何。

    反正先甩锅肯定是正确的。

    “那现在该怎么办现在这院子就连门都没有,你让我们怎么住

    还有这院子里面,周围。

    他们走的时候就差没把我院子里面的砖都给抬走,这是搬家还是搬院子,你们怎么不直接就给我留块地,让我自己重起得了,还要这院子干什么,放在这让我遭心吗”

    乔木自然是生气的,本来心情很好,过来看到这院子谁不生气。

    谁家房子被糟蹋成这样不气

    她又不是泥菩萨。

    况且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呢。

    当即就准备先找麻烦再说。

    “那什么,这也不是我糟蹋的。

    那你要是愿意,我给你重新批块地,给你批块比这个大上三五倍的地,你自己起行吗,真是的!”

    过来的那位工作人员心情显然也不怎么好,当即翻着白眼怼道。

    他也就是这么一说。

    完全属于气话。

    不过乔木可是当真了,当即转过头去,盯着他:“那好,给我啊。

    你给我批一块这个大上三五倍的宅基地,我这院子就送给你了。

    我不要了,我自己重起!

    你愿意吗”

    其他人不清楚,乔木还能不清楚吗,这破烂院子能有什么价值。

    又不是什么古董。

    根本就是他们家三十多年前建起来的,完全靠不上古董古建筑。

    可要是能多块距离这不远的大型宅基地,怎么都比这院子值钱。

    现在不值,但未来肯定值。

    绝对是笔划算的买卖。

    “你别是在跟我说笑吧”

    那个工作人员也是一脸惊讶。

    当然,他也没当真。

    只当是乔木在跟他说气话。

    “我跟你说什么笑。

    &n



第六百三十九章:七零年代女教授(26)
    租的小院子里,肖安思前想后许久,还是想不明白他奶奶为什么要用自家院子换一块什么都没有的土地,然后还得花钱在土地上建房。

    这不本末倒置嘛!

    自家原先的那个院子虽然破旧了一点,可是稍微装修装修,最多一个月就能住进去了,再重新起的话,没有一两年功夫根本弄不好。

    原先他还以为他奶奶就是说气话,最后肯定反悔,可却没有想到不过半个月时间,他奶奶就已经把一切程序都弄好了,不但拿到了土地,还把院子所有权过给了别人。

    此时纠结了许久,他才问道:

    “奶奶,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哈哈,我还以为你半个月前就会问呢,没想到你小子一直憋了半个月才问,怎么,还没有想明白”

    乔木拿着新鲜到手的土地证明开心不已,当即抬头大笑着问道。

    “奶奶,我还是想不明白

    这明显是亏本买卖啊。”

    肖安还是很茫然。

    乔木依旧笑着:“你还是书读少了,你平常没事要多看看史书啊。

    特别是宋史。”

    “奶奶,我们不是在说房子和土地的事吗怎么跟史书有联系了”

    “也不怪你,你想看也没那个条件,以后得多看看,多去图书馆看看,我来跟你说我为什么这么做。

    宋朝商品经济极其发达。

    房价也很高。

    汴京你知道吧,是宋朝都城。

    当时房价普遍都在千贯左右。

    而且还都是很劣质且边缘的房子,稍微豪华点的就得过万贯,而当时百姓每个月的工资基本不到一贯钱,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乔木依旧还在笑着问着。

    “不到一贯钱,这,这难道意味着他们不吃不喝也得花八十年时间才能在汴京买套房,要是平常还需要吃喝的话,一辈子也买不起,就算两个人一起工作,也得不吃不喝四十年才能买得起房,可是人根本不可能不吃不喝呢,那就是说,当时的普通百姓根本就买不起房子。”

    肖安当即就反应了过来,嘴巴张的老大,十分惊讶于汴京房价。

    “何止普通百姓买不起房。

    官员也买不起。

    当然,我说的是汴京的房子。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这首诗是欧阳修写的,他当时在汴京做官买不起房,租的房子下雨就到处漏雨,四面透风,只能庆幸家里没多少东西不会被沤烂了。

    除此之外,苏轼的弟弟苏辙也曾经特地为房子写过一首诗:

    “平生未有三间屋,

    今岁初成百步廊。

    欲趁闲年就新宅,

    不辞暑月卧斜阳。”

    这是他一直到告老还乡才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回老家起了个大点的院子后十分高兴写下来的诗词。

    而他在汴京当官数十年。

    从来都买不起房。

    当时汴京是宋朝首都,而如今邶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只要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发达到宋朝鼎盛的程度,那么我国首都的房价飙升到宋朝汴京的房价又有什么不可以”

    乔木其实很清楚,不论哪朝哪代,一朝首都的房价从来都不会太低,就算低也只是短时间低,绝对不会一直都低,这一点根本不用预知,光看历史书就应该能推测的出来,一个朝代新建之时,因为人口稀少和经济凋零,生活物资的重要性远超过房子,所以房价很难涨。

1...236237238239240...4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