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平仄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平仄客
已经安排胡兆昌和他家人见过一面了,他对我们是感激不尽的。说起来,也不知道三皇子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得了这么一个天才匠人却不好好招待,反而囚禁起来,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陈成的语气是困惑的,以致忘记了说话的恭敬。
陈成想起刚将胡兆昌救出来的时候,他那副凄惨的样子,想不通三皇子为什么这样对待胡兆昌。这个可是金疙瘩啊,想不明白,想不明白他觉得唯一的解释,就是三皇子脑子进水了
也未必是三皇子授意的,我想这其中肯定出了什么差错,不然当初三皇子就不会将胡兆昌藏起来了。应南图这样说道。按照常理,所有人得了这样一个天才匠人,都会是礼遇有加的,怎么可能会虐待囚禁呢他也想不明白了。
这胡兆昌还要多藏一段时间,这事可要保密了。若是漏了出去,所有人都不好过了京兆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说不准的。应南图想到沈宁对他的信任,还是感觉很高兴的,对胡兆昌一事也审慎再三。
他虽然对三皇子所为感到怪异,却也没有多作理会。
知道了。二公子那边的手尾,我和应承也扫得干干净净了。主子,这胡兆昌这么重要,真的不将他献给皇上吗说不定皇上得了这个匠人后,心情一高兴,主子的世子之位就落实了。陈成想到了一点,向应南图这样建议道。
很快他就发觉自讨没趣,应南图只微笑不语,根本就不理会他这个建议。陈成也就这么一说而已,见应南图没有理会他,也不多说了。现今这个主子一心都在沈家那个姑娘身上,看来还是实实在在将胡兆昌藏好为上。
这一日,许光耀做客沈家,和沈则敬说着弩坊署的事情。末了许光耀还感叹了一句:这弩坊署的匠人似乎突然受到重视了,听说还有皇子府的长史对他们表示慰问呢。他作为库部司的官员,倒是真心为这些匠人感到高兴。
沈则敬听了许光耀的话,笑了一下,却没有说什么。慰问是假,借机探听匠人们的真实情况菜是真。看来他们都希望匠人之中再出现一个胡兆昌了,不然这些匠人们的待遇也不会改善。只是天才如果这么易得,就不会闹出弩坊署那么大的事情了。
听说弩坊署出现了一个天才匠人,正是他改良了弓弩制作的流程,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弩坊署出现天才匠人的消息,还是许光耀从兵部上层那里得来的,却只是收到微末风声,具体是怎样,他根本就不知道。
现在他想起沈家在京兆的势力,开始八卦这件事情。
我怎么知道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啊,弩坊署的所有事情我都是从你这里得知的呢。那几把弓弩早就销毁了,就是怕会有什么祸端啊。对于许光耀的八卦,沈则敬很快就推搪过去了,这些事情,沈家早就统一口径了,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许光耀一听,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沈家一向不关心军中的事情,他们怎么会知道呢可是他真的是很好奇啊,究竟有没有这个人呢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匠人去向
.
在许光耀和沈则敬在前院说着京兆官员关于天才匠人猜测的时候,沈家的后院,沈华善和沈宁也在说着同一件事。
胡兆昌藏好了吧还得让他多藏一段时间,等这个风头过去之后,就可以送他离开京兆了。沈华善拈了拈胡子,问着面前的孙女沈宁,语气有些忧虑。
这一趟沈家算是浑水摸鱼,在几个皇子的势力之下,抢先找到了胡兆昌,并将他藏了起来。这个过程,其实是孙女带着如流处的人员完成的,沈华善并没有具体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但是想到那几个皇子及其身后的势力,沈华善便知道这个过程,会有多艰险。
他不由得,对眼前的孙女更加看重了。虽然主管如流处的孙子没在京兆,但是如流处最近的行动,都异常出色,这很大程度上,是孙女沈宁的功劳啊
祖父请放心。胡兆昌已经藏好了,绝对不会有人知道他在哪里的。沈宁笑着回答说道。
对于现在京兆的暗涌,还有那几个皇子的势力,这对祖孙都很慎重,因而根本就不曾将胡兆昌带回沈家,怕走漏了风声。
沈宁想起胡兆昌的藏身之所,觉得十分放心,应该没人想到那个天才匠人会藏身清平侯府吧这京兆勋贵之家就只剩三公五侯了,谁敢去查探这些勋贵之家的事情胡兆昌隐在清平侯府,乃是上上策啊。
上官长治怎么都估不到胡兆昌是被应南图藏起来了吧自始至终,沈宁忌惮的皇子就只有上官长治。许是受上一世的经历影响,沈宁谋事划行之前,总会再三估量上官长治的反应和对策。
这一次,如果不是得了前世之先机,她又怎能抢在上官长治之前找到胡兆昌呢有时候,沈宁都迷惑了。何为因何为果呢这一世,上官长治在明,她反而在暗了。
沈宁摇摇头。解释完胡兆昌藏身的地方,然后向沈华善禀告另外一件事了。说到底,这事,还是和胡兆昌有关。
荣平县主召我明日进宫,道是宫中有宴会。看来是为了弩坊署的事情了。这胡兆昌的事情,要不要告诉贵嫔娘娘沈宁这样说道,想听听祖父在这一事上的处置。
其实,沈宁是不愿意让容贵嫔知道胡兆昌的事情的。这胡兆昌既然是兵器天才,那么他就太重要了这么重要的人,要将他交出去吗虽说沈家支持十二皇子,却总得有几张自己的底牌。鸟尽弓藏的事情她见得太多了,不得不警惕。
前一世的经历告诉她,倾全族之力去扶持一个皇子,下场是凄惨无比的。所以她认为沈家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牌和倚仗,这胡兆昌。就是其一
弩坊署是军器监属下,沈家又没有在军器监安插耳目,沈家也不知道弩坊署的事情。几乎没有思考,沈华善就回答了。他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弩坊署和胡兆昌的事情。暂时不要告诉容贵嫔,就只当是沈家什么都不知道吧。
沈华善的想法很简单,宫里耳目众多,各方势力纵横交错,谁也不敢保证钟粹宫里的就一定都是容贵嫔的人,这等绝密的事情告诉了容贵嫔怕会惹起不必要的祸端,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万一私藏胡兆昌的事情,被钟粹宫的人传了出去,那么沈家和钟粹宫就被一窝端了
臣下敢与天子争利,沈家有再多的人口也不够灭啊
这个险,怎么能冒呢所以沈华善想都不想,就吩咐沈宁瞒下这件事了。
或许还有一点,连沈华善自己也不曾发觉的,就是他心底里不肯将胡兆昌交出去,他下意识认为胡兆昌在沈家手里更好,将来或许会有大用,这也算是沈家的底牌之一吧。
可是沈家为什么需要这张底牌呢沈家为什么会花那么大的心力找到胡兆昌又不愿意交他出去呢胡兆昌是兵器天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沈家才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呢凡此种种,沈华善根本就不曾想到,或许,他也根本不敢想。
只想一想,也罪同谋反啊
但这都说远了。目前,当下,沈华善正审慎地交代沈宁明日进宫要应对的话语。
说说看吧,弩坊署的事情是怎么回事那个匠人还是没有消息吗容贵嫔看着面前拘谨低着头的少女,问出了最近自己最关心的事情。
容嫔神色平静,但是内心却是翻滚不已。天才匠人的事情,还是她从长泰帝哪里听来的。那个匠人如此重要,要是能够为她所用,那就太好了
如果自己的皇儿得到了这个天才匠人,就是得到了强大的倚仗登上那个位置是自然的了,说不定还能再开创一个盛世,成为文治武功都全备的明军
这么一想,容贵嫔就觉得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了,拿过茶盏掩饰自己的心急和希冀,等待着沈宁的回话。
听了荣贵嫔的问话,沈宁抬起了头,神色却依然拘谨,语气也是有些紧张地说道:家祖父说确实有这么一个天才匠人,只是这个消息我们知道得太晚了,现在只能派出人手去找寻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这几方势力都在寻找这个匠人,也没有听说这个匠人最后被谁得了去
沈宁这些回答,真假夹杂,也就是说,目前沈家对这个匠人一无所知。
难道那个人会凭空消失吗究竟是谁的了去听了沈宁的回话,荣贵嫔感到无比失落,忍不住这样喃喃说道。
回娘娘的话。对于那个匠人的下落,家祖父认为:皇上已经得到了那个匠人最初围住和进入弩坊署的官员正是京兆尹罗士敬,而罗士敬是实实在在的纯臣,所以皇上得到这个人的可能性最大沈宁随即对荣贵嫔说出了沈家大胆的猜测,这话,也不知道荣贵嫔信不信了。
皇上得了去不可能不可能听了沈宁的回话,容贵嫔摇摇头,不相信沈家的猜测。
她陪伴长泰帝十几年。从长泰帝的神色中可以看得出,长泰帝也在寻找这个匠人,不然他就不会借故责罚了三皇子。这么说来。所有人都不知道那个匠人去哪里了,这也太奇怪了
沈家在军器监并没有安插人手。已经失了先机。关于弩坊署和匠人的这些消息还是从兵部那里听来的,家祖父说沈家还会继续关注此事,请娘娘放心。沈宁按照沈华善的吩咐,向容贵嫔表了忠心。
接着她又向容贵嫔分析各个皇子在长泰帝心中的分量,转移了容贵嫔的心思。既然无法得到那个天才匠人,那么就更应该谋划眼前的事情才对,想必荣贵嫔定是如此想的。对此人心的谋算。沈宁十分有把握。
果然,沈宁只听得荣贵嫔说:那么你说说吧,沈大人有何良策可助本宫成事
慕妃的兄长是兵部尚书卞之和,自己无所出。又和二皇子、五皇子有死仇,娘娘不妨和慕妃交好。若是得了慕妃的相助,十二皇子事必定更快如愿。
沈宁说出了这次进宫的目的,其实就是建议容贵嫔去讨好慕妃,好联合慕妃身后卞家的势力。这样一来。荣贵嫔在后宫中就有事可做,不然她整天想着朝堂上的事情,却因为地位身份所限,帮不上什么忙,反而缚手缚脚。
慕妃听了沈宁的话。荣贵嫔想起了慕妃绝美的容貌,都说慕妃是长泰帝最宠爱的妃子,这话她听了心中多少有些芥蒂。联合慕妃这样的事情,她并不愿意去做,一时也颇为犹豫。
娘娘,慕妃的兄长,可是兵部尚书啊。兵部的势力沈家一时半会还插不了人进去。见到荣贵嫔犹豫的神色,沈宁缓缓地说道,添了一句紧要话。孰利孰害,自然立见。
本宫自有分寸了。慕妃那里,我会斟酌着办。荣贵嫔试图忘记慕妃那绝美的容貌,只想起现今自己的皇儿。为了自己皇儿的将来,看来她是要多去朝暾宫走动走动了。
容贵嫔和沈宁的谈话刚刚告一段落,荣平县主就带着郑少宜进来了。为了方便容贵嫔和沈宁的谈话,荣平县主借口去御花园捡拾枫叶,将郑少宜带了出去。
这不,她们手里都拿着枫叶进来了,荣平县主和容贵嫔相视一笑:时间掐得刚刚好。
郑少宜是个单纯爽朗的人,刚才沈宁说不喜欢枫叶所以没有去御花园,郑少宜对她这番说辞也不怀疑,把玩着手里艳红的枫叶,笑得天真烂漫。就如来时一样,沈宁和郑少宜结伴出宫了。
到十一月的时候,弩坊署已经完全恢复平静了,就连上官长治也放弃找寻那个匠人了。而这时,沈家已经商量好那个匠人的去处了。
没多久,沈则远出发前往岭南,去给自己的胞弟沈则高送年礼,一同随行的,还有沈家几个仆从。
就这样,沈家将那名天才匠人送出了京兆,送到了岭南沈则高的身边。
ps:
二更推荐庄子上的断玦 .aspx
避世十二年的郡主一朝归来,旧恨未泯,又添新仇。
帝都暗流汹涌,戴罪之身的她毫无退路。
携手同战、倾力相助的将军是敌是友
云隐山庄身份诡秘的庄主心有何谋
高阙之上的少年君王可还是当年的竹马青梅
拨开迷雾,谁能看清暗幕之后搅乱一切的是何人之手
当青玉碎成断玦,等待你我的又是怎样的结局
你既弃我为云子,我便乱你弈局,
誓要教你满盘化烬粉,空余一腔恨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三十四章 目标是沈宁
.
送走了那匠人之后,沈家和应南图都松了一口气。岭南山高皇帝远,实在是最安全的地方,看来这弩坊署的事情是可以真正告一段落了。
在送走胡兆昌之后,沈宁和应南图还在天宁寺见过一面,这个是瞒着沈华善和沈则敬等人的。
直到如今,沈华善和沈则敬都不知道应南图和沈宁来往的事情。胡兆昌隐藏一事,都是秋梧居中调度的,他们都以为是蚍蜉将人藏起来了,根本想不到胡兆昌是藏在清平侯府里。
这个事情听起来匪夷所思,可就是这么一回事。
那是老太爷和老爷对姑娘太放心了秋梧叼着一根草,看向远处的沈宁和应南图,对身旁的妹妹秋歌如是说道。
沈宁要来天宁寺上香,沈华善还特地吩咐秋梧一路护送,这个事情才能掩了下去。不然,还真是不好说啊。
听了秋梧的话,陈成也符合地点了点头,这情况,简直就可以算是私会了啊怎么沈家的姑娘一点也不在意这个事情要是传了出来,可什么闺誉都没了,真是和主子一样,是个怪人。陈成挠了挠头,不管那一对男女了,拉过秋梧,吧啦吧啦地说起话来。
胡兆昌已经顺利送出京兆了,这次多亏了你帮忙,真是多谢啦。沈宁笑笑说道,语气随意熟稔,经过这么多事情,两个人已经很熟悉了,面对着应南图,沈宁也不觉得有什么要注意和拘谨的地方。
又是一年深秋了,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蜀地呢应南图很喜欢这种随意的相处,感觉很放松,完全不用思考和计量些什么,所以他就算是回想这去年那样惊险的事情。语气间都是带着笑意的。
沈宁也想起去年的事情了,是啊,这么快就是一年了。她重生而回也快三年了,光阴荏苒。快得让人看不见痕迹,这秋草碧空,和前一世有什么不同呢
沈宁深深呼吸一口气,感觉到无比的舒畅,是大不同了。现在的沈家和前一世的沈家大不同了,如流处、胡兆昌她为这样的不同而欢喜。
五皇子最近去府上的次数多了很多吧应南图想起陈成收到的消息,想起五皇子对沈宁的心思。感觉有些烦闷,鬼使神差地说出这样一句话。
他随即又为自己感到好笑,这不是一句废话吗,整个京兆的人都知道五皇子对沈家的姑娘情有独钟了。那些礼物是一箱一箱往沈家送去的。虽然应南图知道沈宁对五皇子有一种深深的敌意,可是可是什么,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是啊,祖父和父亲正为此烦闷呢沈宁也想起了上官长治近日的举动,心里冷冷地嗤笑了一声。
这一世。他竟然会这样幼稚,生米煮成熟饭借京兆的舆论迫使沈家将沈宁嫁给他这种想法也太好笑了,就算全京兆的人都知道了又如何无论他的心思是什么,这一世,她绝对不会嫁给他
五皇子对你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还是小心为上应南图看着沈宁的样子,便知道她对上官长治全无半点兴趣,烦闷的心情立刻消失无踪,随即想起上官长治的为人,他有有些担心。
离慈懿太后孝满还有好几个月呢,就算他要做什么,也得等到那个时候才行。沈宁倒是不担心。
况且,她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官长治很快就有得忙了,估计到时候他就没有什么时间和心思再来沈家了。
沈宁从天宁寺回来之后,进宫的次数就多了,因为荣平县主时时召她和郑少宜进宫谈心。
因为荣平县主和沈宁交好,容贵嫔和沈家的关系也渐渐融洽了这是后宫妃嫔都知道的事情,当然会有人因此而不喜,比如李贵嫔。
娘娘,那沈家姑娘经常进宫也是有好处的。娘娘只要让五殿下多进宫请安就可以了李贵嫔的心腹女官灵芝给李贵嫔出了一个主意,五殿下不是经常去沈家拜访吗听说收到的成效也不大,这正主儿现在就经常出现在宫中呢,直接从她那里下手不是更方便
是啊,得多让皇儿进宫请安才是。李贵嫔是何等聪明的人,灵芝的话是什么意思,她一下就听出来了。
是啊 ,从沈宁身上下手方便多了,李贵嫔对自己的皇儿很有信心。风度翩翩又是皇子之尊,样貌才情和地位都有,像沈宁这样十四岁的小姑娘,正是思怀的时候,怎么能抵挡得了这样的诱惑只要沈宁对皇儿死心塌地的,那沈则敬和沈家还不是手到拿来
于是,沈宁和郑少宜发现,她们碰巧遇到五皇子上官长治的次数多了。
在郑少宜眼里,上官长治每次见到她们都非常有礼,虽然贵为皇子之尊,却一点也不恃气凌人,笑得还那么亲切,况且他还没成亲呢,府里连个侧妃都没有,可见不是滥情的人,不知不觉,她就对上官长治多了几分好感。
在多次巧合偶遇之后,郑少宜更觉得和上官长治有冥冥的缘分,越发对上官长治伤心了。
郑少宜的心理变化,沈宁知道得一清二楚。每次郑少宜见到上官长治都会变得特别娇羞和欢喜,她是过来人了,自然知道这个爽朗的小姑娘是迷上上官长治了。
也是,皇子之尊,风度翩翩,富有才情尚未成亲,这样的男子,世间少有,郑少宜陷进去太正常了,她前一世不也是这样吗可是上官长治实非良人啊,沈宁看着郑少宜爱恋的眼神,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怎样阻止她。
这一日,沈宁单独进宫去见荣平县主,本来荣平县主也邀了郑少宜的,可是她生病了不能前来,因为少了一个人,荣平县主也没有多大的兴致,很快就打发宫女送沈宁出宫了。正是在出宫的路上,沈宁再一次偶遇五皇子上官长治。
见过五殿下。民女还要事,先行告退了。沈宁给上官长治请了安。便想马上离去,她根本就不想看到笑意盈盈的上官长治。
每见他一次。她就会想起长春冷宫暗无天日的囚禁,每次都要费极大的心力才能压下那刻骨的仇恨,她根本就不想和他有任何接触。
沈姑娘,本皇子有这么可怕吗为什么你每次看见我都是一副迫不及待逃离的样子这一次,上官长治可没那么有礼了,直接截住了沈宁,问了这样一句话。脸上的表情也是痛苦的,把带路的宫女吓了一跳。
你先退下。我和沈姑娘还有话要说。上官长治也不等沈宁回话,就将那带路的宫女赶了下去,好不容易。沈宁是自己一个人进宫的,这次的机会他无论如何都要抓住了,可是当他发现沈宁还是一副沉静的表情后,不由得感到一阵气馁。
这么长时间了,他在沈宁面前出现了这么多次。她都是这样一副淡淡沉静的表情,似乎眼里根本就没有他这个人,为什么为什么和她在一个的那个郑少宜都已经喜欢他了,她怎么还是这么无波无动
他承认,刚开始接近沈宁的时候。完全是为了得到沈家的助力,才会故意制造了这一次次的偶遇。刚开始沈宁对他的出现无惊无喜,他以为她在玩欲擒故纵的游戏,倒也并不在意,也装作很苦闷的样子,陪她玩一玩。
可是时间一久,他就发现这个小姑娘对他真的是没有兴趣,不,应该说整个沈家都对他没有兴趣,他是天潢贵胄,是堂堂五皇子,沈宁竟敢对他没有兴趣这让心高气傲的他如何能够接受
他就不信了,沈宁会对他没有兴趣所以他有了一连串的动作:越发频繁的偶遇、不断往沈家送去的礼物、暧昧爱慕的眼神
可是沈宁对他,还是没有变,他自己,却是变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这个小姑娘就在意和好奇了,是因为她对他视若无睹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他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对她越来越感兴趣了。
沈宁看着上官长治痛苦的神色,不似作伪,似乎真是在为她的举动感到难过。这也太荒谬了吧
沈宁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样的反应,前一世她那么爱他,为了他做了那么多事情,他都没有珍惜过,遑论为她难过了。这一世她不在意他了,他反而为她难过了风水轮流转,是这个意思吗
可是不管他难过也好,欢喜也罢,沈宁都无半点兴趣,这一世,他们之间只有一种关系:死敌沈宁永远不能忘记前一世他是怎么对她的,也永远记得沈家是怎么灭族的,吴越沈、七月沉的童音从来就没有在她的脑海中远离过。
所以沈宁只轻轻地躬了躬身,一脸糊涂的样子:五殿下在说什么民女怎么听不懂时间不早了,民女出宫的时辰也到了。说罢,也不等上官长治有何反应,便带着目瞪口呆的宫女迅速离去。如果不是因为时机未到,沈宁连这一句话都欠奉。
看着沈宁离去的背影,上官长治再一次感到挫败,却对沈宁越发在意,誓要得到她为止。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病重
.
上官长治往沈家送的一箱箱礼物,沈宁看也不看,直接吩咐秋歌将它们捐了出去,还吩咐以后凡是来自五皇子府的礼物,都不用跟她说了,几个丫鬟们自行处置就是。
自上一次宫中见面之后,上官长治就像疯了一样,竟然每一日都送来礼物,就连沈华善多次暗示阻止也没有用,他还笑着对沈华善说:沈侍郎无须在意,这是我对令孙女的一片心意。,全当看不明白沈家的拒绝。
意在造成生米熟饭之势。
沈宁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进宫去了,她推了几次荣平县主的邀约,一是为了不想再遇到上官长治,更重要的是,她的二哥沈余宏从岭南游学回来了,带回来了许多新的玩意儿和消息,沈宁正和她二哥联系感情呢,哪有空理会上官长治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