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长女(平仄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平仄客
其他的姐妹们都赞同地点点头,沈宛满意极了。扭过头,却看见沈宁笑得比她更欢。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沈宛一头雾水:怎么这个长姐突然这么高兴了
沈宁当然高兴了,原本一直想不通的事情终于连接起来了,如果有了这个环节,那么一切事情就说得通了,她连忙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沈华善和沈则敬。
弓弩制作的过程改变了沈则敬重复着沈宁这句话。也在试图猜测这种可能性。
按照沈宁的猜测,弩坊署制作弓弩的流程必定有了改变,弓弩制作的时间和用料必定要比原来节省了,这样弩坊署在上交了库部司的弓弩之后,才可能有多余的弓弩流出来。
那么,也就是说。弩坊署很有可能出现了一个天才匠人,改良了弓弩的制作,弩坊署才可能做到这一点。更甚至。如果这个真的是天才匠人的话,绝对不仅仅只是改良了弓弩的制作,很有可能会制造新的兵器沈华善顺着沈宁的思路深入下去,越想越心惊。
他和沈则敬对视了一眼。没有说出两个人都知道的意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人就太重要了,比黑市上的弓弩要重要得多
这个匠人,关系着弩坊署的真相,关系着大永将来的军器大事,谁得了这个匠人,谁就得了兵器的主导权当务之急是。找到这个人,不惜一切代价。沈则敬的面色也变化得厉害,他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
这个匠人必定是被三皇子藏起来,吩咐如流处全力监视三皇子府,其他的事情都暂时停下再说想办法查清楚三皇子在京兆各处的别业,时间一定要抓紧了让蚍蜉的人查探京兆所有匠做技人的消息,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匠人是谁沈华善很快就发出了几个命令。
时间已经不多了,一定要尽快找到这个匠人才是,也不知道弩坊署的事情还能隐瞒多长时间,要是兵部和几个皇子介入,事情就更不好办了。
沈家在京兆地区内还是很有些门道的,在沈华善发话之后,沈家暗处的人几乎全员出动。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如流处已经摸清了京兆匠人的状况
果然发现有一个名叫胡兆昌的匠人已经近两个月没有从弩坊署回家了,而原本弩坊署的匠人是能够每月返家一次的,如今那一家的妇人正哭得呼天抢地,想要问弩坊署讨个公道呢
想必这个就是被三皇子藏起来的天才匠人了。说起来,这些弩坊署的匠人也是可怜的人,他们拥有一门手艺,每天都要在弩坊署制作各式兵器,却只能归为贱籍,领到的钱银也是极少极少的。
军器监根本就不曾理会过这些匠人的死活,如今一个匠人已经两个月不见了,估计军器监都不会有官吏知道。
先把那匠人一家保护起来再说,以防有人拿了这可怜的一家子作人质。沈宁趁着三皇子尚未反应过来,将那匠人的家眷转移至别处了。
只是胡兆昌的家人也不知他身在何处。沈家还恳求许光耀暂且先别将弩坊署的事情捅出去,等他们查清是怎么一回事再说。
陈知浩虽然丁忧在家,可是他在兵部也是有不少眼线的,他也很快知道了弩坊署的事情,当然更知道了弩坊署生产的弓弩数量远远不止上交库部司的那些
只想一想,他也和沈华善一样,想清楚其中的门道了他甚至还让人帮助三皇子将弩坊署的事情压下了,为的就是三皇子藏起来的那个匠人身为前兵部尚书的陈知浩实在太清楚一个天才兵器匠人的价值了
他所做的种种事情,就是在等三皇子露出马脚,希望顺藤摸瓜找到这个匠人。
上官长治在卫尉寺是有暗线的,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同样想得到这个匠人,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不着痕迹地帮助上官永平将弩坊署的事情压了下去,暗中派了一拨又一拨的人前去三皇子府查探消息。
就这样,在二皇子、五皇子和沈家的共同作力下,弩坊署的事情就这样怪异地压了下来,兵部和军器监呈现出一种奇怪的平静氛围。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三皇子还在洋洋得意,人财两得,这可不是一般的高兴事,连冼茂信看着那巨额的钱财也心喜,从而少了几分危机感。
二皇子、五皇子和以沈家为代表的十二皇子,都紧盯着三皇子府,就等着那个匠人露出半丝踪迹。因而他们都知道了三皇子府挖通了弩坊署的地道,将弓弩从地道里运出,可是这有什么用呢这三方人马仍然没有发现那个匠人被藏在那里,因而他们都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三皇子将第三批弓弩运出弩坊署。
这样下去可不行,再有一批弓弩流出来,弩坊署的事情是怎么捂都捂不住的了。要与其他人斗快才行,三皇子府的别业都查清了吗沈则敬问着沈宁,觉得有些心浮气躁。
二皇子府和五皇子府都在守着三皇子府的动静,沈家是知道 。想必其他两人的人也发现三皇子府还有他这一方的人马在监视,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率先找到胡兆昌,委实不容易
沈宁也知道这是要争分夺秒的事情,可是如流处已经将三皇子府的别业都查探过了,根本就没有发现那个匠人的踪迹,或许三皇子根本就没有将那个匠人藏在别业之中
要想找到这匠人,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如流处已经找不到有用的信息的了,沈宁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回忆,她在努力回忆上一世的事情,试图找出三皇子的藏人之所。
长泰帝四十五年,三皇子以谋反入狱,关押大理寺下狱身死三皇子府死士护送皇孙成功出逃运河河道沈宁在心中默念着,想最大限度地回忆有关三皇子的事情,猛然,她的眼一亮
运河河道沈宁记得了,前一世三皇子下狱身死之时,他的死士护着他的儿子藏在京郊运河边的一处宅子里,并且从那里成功地逃出了京兆斩草不除根,这成为了上官长治的心病。运河边的宅子,应该是三皇子最隐秘的处所了,那个匠人很有可能就藏在那里
沈宁再次借助了应南图的力量,吩咐秋梧和陈成带着应南图相借的人手,火速前往京郊运河旁边的宅子找人。
京郊运河旁边一带都是相同式样的宅子,要在这一带宅子中找人,还不能引起怀疑,因而秋梧等人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最终找到胡兆昌的藏身之所。
当京兆城中心的二皇子、五皇子还在紧紧盯着三皇子府和弩坊署的时候,京郊运河旁边有一个宅子发生了一起强盗入室抢劫的案件。不过好在没有什么人员伤亡,只损失了不少财物,倒也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毕竟靠近了河边,水盗啊什么的,也时有出没。
禀告祖父和父亲,人已经到手了接下来的事情,可以马上进行了沈家,沈宁语气急速地说道,神色兴奋
这个抢人之战,沈家竟然走在了前面,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关于沈家的将来,关于扶持十二皇子上位,就好办多了
立即吩咐如流处的人从三皇子府和弩坊署周围撤离弩坊署的事情不用再瞒了,必须立即捅出去我想,沈家是应该卖京兆尹罗士敬一个人情了沈华善拈着胡子,微微笑了起来。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私事发
.
当罗士敬尹带着京兆守卫包围弩坊署的时候,兵部和军器监的官员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罗士敬查抄出弩坊署那条隐秘的地道,又在弩坊署发现了王琦和陶彬的尸体。军器正监吴嘉诺才知道他辖下出了这么重大的事件,他坐都坐不住了,完了完了,这下什么都完了
弩坊署出现特大的弓弩走私案件,弩坊署令王琦、军器监监丞陶彬畏罪自杀,有隐秘的地道、有黑市流出的弓弩
这样的消息火一样传遍了大永朝堂上下,甚至有不少官员嗤笑了一声:这怎么可能大永对弓弩监管之严那是众所皆知的,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特大的走私案件可是他们看到兵部尚书卞之和阴沉的脸色,都噤声了。
弩坊署走私事发,因为涉及的是军中敏感的兵器一事,只能由兵部去处理,大理寺和刑部都不得插手。
长泰帝责令兵部尚书卞之和三日之内查清事情的真相,核实走私的数目,追缴黑市流通的弓弩,同时令京兆尹罗士敬协理此事,至于军器监相关官员,暂时不追究相关责任,待卞之和查清了事情的真相,再另行处置。
卞之和看着弩坊署的那条密道,面有菜色。三日之内查清事情的真相,谈何容易
库部司的官员循着这条密道走下去,发觉那出口所在之处乃是一个废置的庄子。这个庄子是无主的。虽然库部司的人在那庄子发现了不少弓弩,可是根本就不知道这走私的人是谁,是谁接赃又是谁销赃
除了王琦和陶彬。还有谁参与其中而王琦和陶彬已经死了,刑部提点狱司郎中林伟立判定这两个人是自杀身亡的。再查问军器监的官员。根本是一问三不知,所有关键的线索都断了,卞之和根本查不出什么。
三日时间一过,卞之和向长泰帝复旨,道时间太短,只追缴回来一批弓弩,至于走私的幕后之人。实在查探不出来,请皇上恕罪云云。
其实在卞之和查探期间,二皇子和五皇子都陆续传言三皇子就是这幕后之人,那地道正是三皇子府使人挖的卞之和相信这一切或许是和三皇子有关。可是没有证据表明三皇子就是背后指使的人,三皇子一直好好地在府里为慈懿太后守孝呢,弩坊署的事情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卞之和也有自己的私心。因为慕妃的关系,他根本就不信任二皇子府和五皇子府的消息,就算真的和三皇子有关。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也不可能向长泰帝禀告这样的传言。
弩坊署走私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大永和兵部的丑闻,长泰帝和卞之和都想尽快将此事结案,免得有更多的官员和百姓质疑兵器监管的漏洞。
在卞之和向长泰帝请罪之后。长泰帝也顺水推舟,将走私的罪名全部推到王琦、陶彬身上,判定是王琦、陶彬为了敛财,才谋划了弓弩走私的事情。
军器监监管不力,才使王琦、陶彬有机可乘,才致国家财产流失,军器正监吴嘉诺、主簿陈益华等一干官员被撤职查办。
而军器监经历了弩坊署走私一事,此后兵器制作等事主要归兵部军器所,军器监渐渐官员凋零,终于在长泰四十二年被撤掉,退出了大永的历史舞台,此是后话不提。
还好在运河宅子出事之后,我马上就迫使王琦、陶彬两人自杀了,不然事情可不会这么顺利。上官永平得知弓弩走私案最后结果之后,感叹逃过一劫却也心有余悸。
听了上官永平的话语,冼茂信等人也无话可说,这样做其实是断尾求生之举,算不上什么幸事。王琦、陶彬虽然自杀了,三殿下虽然从中摘了出来,可是三皇子府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啊他想到被人劫走的那个天才匠人,既悔恨又惋惜,心里有止不住的痛。
上官永平也想起运河边的宅子了,看来是有人盯上三皇子府了,连那么隐秘地地方都暴露了
究竟是谁劫走了那个天才匠人三皇子府竟然失去了这样一个制作兵器的天才,上官永平简直不能原谅自己。可是现在走私事发,他不敢大肆搜查京兆匠人,只得暂且当做没事发生一样,这个哑巴亏,忍得实在太辛苦了
可恨罗士敬带人来得太突然,我们的人只顾着匆匆撤离了,根本就找不到三皇子府的证据,连那个匠人如今都还不见踪影,三皇子将他藏得真是严实啊。李可安的语气中带着不甘。
原本他们的人还在密切监视弩坊署的,没想到被罗士敬这样一搅局,现在三皇子知道事发,旁人根本就不可能再得到那个匠人的半点消息了。
上官长治的脸色也不好看,这走私的事情他虽然知道是老三做的,可恨老三手脚倒也利落干净,王琦和陶彬一死,他竟然撇了个干干净净。那卞之和明里暗里都偏帮老三,直说查不出幕后的人。
可是他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让老三过了这一关既然那匠人找不到,那么就让老三得了这个人也不敢用他唤过李可安,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虽然弓弩走私一事已经结案了,可是朝臣还是对此事议论纷纷,因为这事实在有不少疑点。
没多久,监察御史钱惟准上疏反对兵部的审理结果,他列举了诸多疑点,奏明了王琦本是周家家奴,不知周家是否牵涉其中,为正视听,钱惟准要求重审弓弩走私一案。
王琦是八品弩坊署令。又是军器监丞陶彬的姻亲,怎么现在又成了周家的家奴了朝臣们觉得思绪有些混乱了。
周家可是三皇子的母族,难道三皇子就是那走私的幕后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吏部侍郎周阳煦上折子自辩,称王琦早就赎身脱籍。离开周家已有三十多年了,早就和周家没有了来往,王琦的所为,周家根本就不知道。
周阳煦言辞也甚为激烈,指责钱惟准质疑上意是另有居心,滥用监察御史监察百官的权力,两人直接就在宣政殿殿上争论起来了。让朝臣们目瞪口呆。
当然这样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长泰帝将钱惟准和周阳煦训斥了一番,发话弓弩走私一事到此为此,支持了兵部的审理结果。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长泰帝却要求三皇子府捐出三万银子,充作弓弩制作之用。朝臣面面相觑,这是对三皇子府的惩罚吗还是别的什么这里面关三皇子什么事他们都不明白长泰帝这个决定是表示什么意思。
让我们将时间调回到前两晚,钟粹宫内,容贵嫔正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长泰帝的神色。猜测着他的喜怒变化。半个时辰之前,内侍首领张盛向长泰帝禀告了一个消息,直到此时长泰帝才知道弩坊署曾出现过一个天才匠人,只是这个匠人如今下落不明,这可是大永的极大损失
长泰帝自然惋惜不已。不由得向容贵嫔说了这个天才匠人的事情,容贵嫔听了之后,状似惋惜地感叹了几句,给长泰帝上眼药:若真有这样一个天才匠人,北疆边境何愁不平只是王琦、陶彬畏罪自杀了,真是可惜了,不然还能探听出那个匠人的下落这一点,长泰帝也深有同感,这王琦、陶彬两人也死得太早了。
不过王琦既然曾是周家家奴,应该也不可能会一下子断了和周家的联系吧,会不会周家知道些什么事容贵嫔话语捎来带去的,转到了周家身上,长泰帝有多看重自己的文治武功,她是最清楚不过了。
长泰帝一定会想方设法打探那个匠人的事情的,她要做的,就是在长泰帝心里插一根针,引出长泰帝对三皇子的猜疑,这样,她的孩儿才有上位的机会。
听了容贵嫔的话,长泰帝心里也有了想法,他在猜测这个匠人是不是被周家和老三得了去。
果然,第二日,长泰帝就密诏了上官永平,询问那匠人的事情。上官永平听了长泰帝的问话,心里惊惧非常,不知道长泰帝怎么会知道了这件事情。
上官永平当然不敢说实有此人,他还曾把这个人偷偷藏起来,如今这个人还被人劫走了这样的事情,这些,都是万万不能说的
父皇,儿臣根本就不曾听说过有什么匠人的事如果不是京兆官员都在说弩坊署的事情,那么儿臣连弩坊署竟然有弓弩流了出来也不会得知的请父皇明察上官永平这样信誓说道
长泰帝看见上官永平矢口否认的样子,心里十分不喜。无私显见私,难道那个匠人真的被老三藏起来了
看着上官永平那副坦荡荡的样子,长泰帝的疑心更重了。可是张盛和兵部都没有什么证据,他也不好对上官永平苛责太过,便什么都不说,准备让他推下去的。
正好这个时候恰有钱惟准上疏的事情,长泰帝趁机敲打了上官永平,才有罚银三万两的事情。
ps:
推荐糖水菠萝的书浮世谣 .aspx
誓要入世随俗的田初九拜别师父下山,以贩卖巫术为生。
一路捉小三,打恶鬼,收狐妖,泡美男。
田初九:拍卖咯貌端体健,品种优良的男妖一只,扫的了厅堂,洗的了茅厕,钓的了富婆,暖的了被窝,没事拴着养眼,有难拿他挡刀
杨修夷:都说男女有别,人鬼殊途,偏你不男不女,又像人又像鬼,毫不矛盾。
原清拾:哦,水桶掉井里了没事,我们还有她的腰呢。
花戏雪:你是我见过最迷人的水鬼,看那皎洁无瑕的月亮,我对你的爱比她还纯净呕不干了野猴子出来别躲了老子说不下去了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哪里去了?
.
我想做的,就是要引起父皇对老三的疑心,只要有了这一点疑心,父皇就会渐渐对老三失去信任。这点疑心,才是最重要的帝心难测,帝王生疑,老三怎么会有好下场五皇子府内,上官长治不紧不慢地说道。
他想起上官永平被罚银三万的事情,嘴角露出一丝嘲讽。
张盛之所以知道那匠人一事,正是上官长治使人密告的,钱惟准的上疏,只是个烟幕弹而已,真正的戏肉是张盛的密告只有这样一步一步,这样环环紧扣,长泰帝才会相信上官永平将匠人藏了起来,长泰帝才会渐渐对上官永平失去信任。
所以事情就是这么凑巧,上官长治和容贵嫔没有经过任何商定,却选择了同一种方式,都在不着痕迹地给长泰帝上眼药,让他对三皇子生疑他们看中的,都是长泰帝那一点疑心,这一点疑心会随着长泰帝日益年迈而发挥极大的作用。
疑心生暗鬼,而帝王的疑心,所产生的威力和毁灭,那是难以想象的
因为长泰帝的敲打,三皇子府捐出了三万两银子,这对上官永平来说,只是个小数目,他从黑市赚得的银子要比这多得多只是他咽不下这口气,总觉得是御史台多管闲事,才会使得他被长泰帝罚钱。
他回到三皇子府后大发了一通脾气,想起了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叫钱惟准的监察御史。监察御史,不过是小小的八品官,竟然胆敢状告当朝皇子这人背后,一定有人在撑腰那么,这钱惟准是谁的人
上官永平想到这里,便让府中官吏去查探钱淮准究竟是哪一系的人。很快,上官永平就得知这钱惟准是二皇子上官承佑的人。这个结果。令他愤恨不已
这钱淮准,胆子很肥啊老二,这也太好了背地里不声不响地插了我一刀上官永平咬牙切齿地说道。对上官承佑是恨之入骨
还是让钱淮准继续在老二身边呆着吧。此次他上疏弹劾,使得老三被责罚。这个效果是出奇好如无意外,老二会越来越重用他的上官长治继续说道,吩咐李可安等人处理好钱淮准的后续事宜。
原来钱惟准表面上是上官承佑的人,实则是上官长治的人,是他早就安插在上官承佑身边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得用。如今只是小小地用了一下而已,就让二皇子和三皇子结下深怨。这让上官长治心里异常得意。
属下知道了。我们不会和他有过多接触的。只是,那匠人如今依然没有半点消息属下已经广发人手去搜寻了,但似乎二皇子、三皇子那边也派出了许多人李可安有些不安地说道,禀告了另一件并不如意的事情。
随着走私事结。表面上,弩坊署的事情结束了,实际上,围绕着弩坊署的暗涌更加厉害了,暗涌的中心就在于那个天才匠人
连日来。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都派出了许多人马,继续跟紧弩坊署的事情。这几方人马,几乎在京兆布下了天罗地网,就是为了找出那个传说中的天才匠人。纵是如此,却仍一无所获
那个天才匠人似乎凭空消失一样。至今还不见踪影
人,到底到哪里去了这是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这几方人马最想知道的事情
可是,距离钱惟准的上疏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关于那个匠人的下落仍无半点进展。虽然几个皇子面上不显,心里却越发窝火,特别是上官长治,几乎发动了整个京兆的暗线来寻找那个匠人,可是那个匠人就像石沉大海一样,依然没有半点消息
就连那匠人的家眷,也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了。单凭那个匠人,是绝对不可能藏得这么好的,这背后必定有人帮他,只是这背后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和幕僚们思来想去,却始终没有头绪。
运河边的宅子,弃了吧,已经没有什么用了。上官永平的语气有些萧然,对运河边的宅子作出安排,心里感到一阵隐痛。
那座宅子,原本是他最隐秘的据点,是他预留的生路因为从这个宅子可以直通运河,万一将来有事发生,便可以隐藏在这宅子,通过运河离开京兆。
可是如今它已经暴露,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再留着那宅子,只会让别人瓮中捉鳖而已。到底是谁那么神通广大,连他这个私宅都知道还把胡兆昌给劫走了
想到这,上官永平不由得打了个冷颤,觉得自己似乎在某些势力面前无所遁形,仿佛自己所有的秘密,某些势力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样,他还能登上那个位置吗
因为宅子暴露,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恐惧,还有未知的危险。因此,那个匠人,他也没有心思再找了,总觉得,找了也没有什么用。
于是他吩咐,停止找寻那个天才匠人的举动。这件事,就这样告一段落吧那三万两,没有就没有了上官永平这样想道。
而在二皇子府,陈知浩也在劝上官承佑:殿下,三皇子的人已经撤了,我们还是将人手从弩坊署周围撤离吧。先机已经被人抢去了,就算我们再守着,也只会白费心力。劳而无获,非是所为。
上官承佑虽然十分不甘心,可是陈知浩的话也有道理的,再加上舅舅张星华也劝他将心思放在长泰帝身上为好,至于那劳什子天才匠人,就不用再理会了。
而那个匠人,似乎真的从茫茫人海中消失了。人,到底在哪儿呢
应南图小心翼翼地将沈宁的来信折好,收起了脸上的笑意,这才唤了陈成进来,询问胡兆昌的事情。
1...4647484950...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