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长女(平仄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平仄客
沈家供养了沈则熙,使其衣食无忧享有文名,那么他娶县主,就是反哺沈家,为沈家这棵大树作贡献,这是他的责任,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危险将起
.
中秋过后,在定下了沈则熙婚事之后,沈开善就离开京兆前往岭南就职了。
沈则熙对于父亲的离去,自然十分不舍,情绪也一度低落,此时他还不知道即将迎娶县主。
中秋过后,沈宁的情绪也多有阑珊,不过和沈开善的离去无关,而是因为五皇子上官长治。这些日子以来,上官长治借着不同的名目上沈家拜访,还不断地给沈宁送来厚礼,让沈宁烦不胜烦。
叶正纯致仕,尚书右仆射之位空缺,和之前所有空缺的高位一样,引起了京兆各方势力的轮番抢夺,尤其是在这个夺嫡的当口,这个位置显得更加重要。
恰在此时,传来了长泰帝的心腹纯臣、前尚书右仆射甘明泉病逝的消息,长泰帝深感哀痛,以致尚书右仆射的接替人选迟迟未能确定。
这一点,还曾有御史台官员上书:不可因人废国事,却被长泰帝接着别的由头训斥了一顿。因而所有官员便都知道了长泰帝这是要为下一代帝王留着这个位置了,由此位置引起的纷争这才平息。
尚书右仆射之位暂时无法可想,上官长治便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沈家和沈宁了。因为种种事情拖延了那么久,他认为,五皇子府和沈家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沈宁不到两个月就及笄了,上官长治打算在沈宁及笄之后就想向长泰帝请求赐婚的旨意。
虽然沈家因为种种顾虑迟迟未能表态,但是在上官长治的心目中,沈宁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只要他到时候娶了沈宁。沈家就是他的妻族,那么沈家无法割断和他之间的联系了,还怕沈家不全力支持他吗
不知道为什么,上官长治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娶到沈宁。就算知道沈宁对他没有多少好感,甚至说得上厌恶,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念头。
其实和沈家相当势力的家族和官员不是没有,可是当他的心腹幕僚提起联姻的时候,他总是兴趣缺缺,认为还是娶沈宁最合适。
好像冥冥中有注定一样,他觉得自己和沈宁是有前世姻缘的,所以他才当作没有看见沈宁的厌恶,反而更加频繁地上沈家登门拜访。
这一日。上官长治又在宫门外偶遇了进宫的沈宁和郑少宜两个人,这是上官长治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机会。
没办法,沈宁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她应荣平县主之约进宫的时候,上官长治才能见到她,当然,如果没有一旁陪伴着的郑家姑娘,上官长治会觉得更好。
真巧,又遇到两位姑娘了。荣平县主又邀约两位姑娘了宫门外,上官长治笑意盈盈地和两人打招呼。可是眼光却饱含情意地落在沈宁身上。
一旁的郑少宜看到他只专注在沈宁那里,不由得眼神黯淡了下,随即就掩饰下来,也笑意盈盈地给上官长治回了礼。
沈宁看着上官长治明显爱慕的目光,心里只觉得可笑和悲凉。
她从来都不知道,他深情地看着一个人的时候会是这个样子的,眼神发亮,嘴角有笑,自己前世。究竟有没有见过他这样的目光呢
她不记得了。她只记得长春冷宫里估计的岁月和宫女们憎恨的目光,也只记得。自己当初是怎样缱绻爱慕地看他的。
没想到,隔了一世,她和他就角色颠倒了。当她这样看他的时候,他灭了她全族;当他这样看她的时候,她只想让他身败名裂,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一因一果,皆有定数啊
上官长治看着沈宁明显云游神外的表情,便知道她不想理会他了,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他自己在外面一直都很注意声名的,相信传出去的都是好名声,自己和沈家又从无交恶,相反为了得到沈家的支持,他对沈家一向是礼遇有加的,他实在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厌恶他呢
真是想不明白啊,不过总有一天,沈宁会被他感动的,到时候她就会后悔的了上官长治这样想道,暗自为自己打圆场。所以就算沈宁这样无礼,他也不生气,反而笑着和她们告辞,端的是翩翩君子好风度。
郑少宜看着上官长治离去的背影,微微叹道:怪不得书上说君子如玉,五殿下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这四个字啊。
一旁的沈宁,根本就没有理会上官长治离去的表现,也没有听清楚郑少宜在说什么,她在想着要怎么给容贵嫔回话呢。
禀娘娘,祖父请娘娘放心,荣平县主的婚事,沈家定会办得妥妥当当的。趁着郑少宜如厕的空隙,沈宁向容贵嫔转达了沈华善的意思。
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叔父沈则熙要娶荣平县主了,当然她也知道,沈则熙娶荣平县主的消息一公布,就代表着沈家要表明倾向了。
这个倾向,沈华善的意思是还不到表明的时候,最起码要到年底才公布这事,这就要靠容贵嫔居中调度了。
本宫知晓了。听说五皇子近日去沈家拜访的次数很多啊,你祖父对此有什么想法落实了妹妹的婚事之后,容贵嫔惬意地喝了口茶,开始询问她关心的事情。
这沈家不会临阵反戈吧毕竟,五皇子妃这个位置很诱人,沈家不会选择五皇子那向吧虽然是沈家主动投诚的,但是容贵嫔还是很担忧,这沈家,不会是另有打算吧
容贵嫔的担心,沈宁清楚,沈华善和沈则敬也清楚,在沈宁进宫之前,沈华善就已经有说法了:五皇子频繁上门,我们也不能明显拒绝,只能以宁儿尚未及笄来推搪一阵。不过我看五皇子不会轻易死心,沈家会想办法将宁儿的婚事迅速定下来,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皇上为五皇子另赐婚事。这点,娘娘可有法子
沈宁一字不差表述着沈华善的话语,她这次进宫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让容贵嫔想办法在长泰帝那里使劲吹枕头风。
最好是能为上官长治定下一门亲事。这门亲事还不能家世太显赫的,不然白白为上官长治增添了势力,将来十二皇子登位更有难度。
这事,本宫需要再想想,也需要时间。容贵嫔说道,为五皇子定下亲事不难,可是定下家世不显赫又能相配的,就是万分艰难了。
上官长治是堂堂的五皇子,在三皇子被圈之后。就只有他是成年未婚的,长泰帝怎么也不会亏待他的,为他选定的亲家不是勋贵就是权臣的。
这事她需要时间来好好筹谋。
祖父还说,娘娘多多和慕妃娘娘走动走动为好。这话,沈华善没有说过,是沈宁自行加上去的。
慕妃救过长泰帝,有救驾之功,她在长泰帝心中是有一定分量的,容贵嫔和慕妃联手吹枕头风,长泰帝必定会十分受落的。
沈宁比任何人都知道一个帝王宠妃的枕头风有厉害。想前世,那个女人的枕头风可是令上官长治亲手落了她的胎,也能上官长治灭了沈氏全族
春熙宫内,上官长治也在建议李贵嫔向长泰帝吹枕头风:幕僚们都认为,父皇这个时候是在考虑孩儿的婚事了,只是不知道父皇心里是属意哪家。母妃要想办法从父皇那里探听到相关消息。并且最好能令父皇下旨将沈家姑娘赐给孩儿,这会孩儿会大有裨益。
李贵嫔点点头,表示会找机会询问长泰帝相关事宜,不过她认为这是急不来的。她在后宫这么多年得出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耐心等待。越是形势危急越是要有耐心。
有什么法子可以令皇上为皇儿和沈家赐婚呢李贵嫔一时也没有主意。
母妃。孩儿已经有办法了,还得母妃多费心。去坤宁宫找母后帮个忙才是。上官长治说道,刚刚才宫门外见到沈宁时,他忽而有了个主意。
现在不是秋风起、赏菊品蟹的时节吗只要皇后出面设宴邀请京兆官员家的姑娘。沈宁一定会赴宴的,到时候他就有办法令沈宁非得嫁他不可
皇后娘娘自从上次灵芝大闹坤宁宫之后,对我就冷淡很多了,我恐怕她不肯帮这个忙。对于上官长治的话语,李贵嫔多有忧虑,不知道皇后肯不肯帮忙。
母妃请放心,母后一定会帮忙的,孩儿手中可是有蒋博文的亲笔信呢,说的正是谋嫡之事。母妃只需略略提及蒋家,母后为了自己和蒋家的尊荣,必定会答应帮忙的。对这一点,上官长治倒是很有信心。
上官长治出宫之后,马上召集许三思、李可安等幕僚来完善他的主意,他要找个计划万无一失,沈宁定是他囊中之物。当他说出自己的主意时,幕僚们的意见却有了分歧。
此计虽好,但是风险也大,处理得不好,恐对殿下声名有损。这是许三思说的,他觉得有些冒险。最好是等沈家姑娘及笄,然后向皇上请旨赐婚,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沈家迟迟未表态,恐怕打的是另外的主意。殿下此计甚好,只要我们小心谨慎,细加完善,必能如愿。李可安认为这是个好主意,生米煮成熟饭,那沈宁还跑得了吗和沈家的的婚事成了,殿下离那个位置就更近一步,不然,迟了恐生变故。
话虽这样说,但是这总归是内宅妇人的手段,恐难有大成效。就算沈宁清白已毁,只有沈家弃了沈宁,就像当初赵雨华一样那么,就白费功夫了许三思认为此举还是不妥。
不管是内宅小道,还是妇人手段,只要有用的,我们就应该用一用以沈家对沈宁的看重,必定不会出现赵家那样的情况沈宁只不过是个名目,一个光明正大和沈家联系上的名目而已李可安还是坚持道。
执行这计划,本皇子要它万无一失对于幕僚们的分歧,上官长治没有兴趣调停,他已经想得很清楚的了,再也无法等下去。
他坚决地下了命令,一定要按照计划行事,这一次在宫门外遇到沈宁,他发觉自己想要得到她的冲动更加强烈了,强烈到等不到她及笄了。
当晚,上官长治反复想着那个计划,心情极其兴奋,继而有一种期待,他很想知道,当沈宁在他身下婉转承欢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想到这里,他感到一种奇异的躁动,血脉贲张起来,觉得下身肿胀不已。他连忙招来府中的侍婢,翻云覆雨了一番,而后等待设宴那天的到来。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都到齐了
.
八月下旬秋风起的时候,正是京兆官员人家一年一度的赏菊品蟹的时节。
正所谓金秋菊黄蟹正肥,持螯饮酒滋筋髓,从景泰大街到始伏大街,都弥漫着缕缕菊花的清香和阵阵河蟹的鲜味。
就在这样的时候,皇后娘娘在和苑设宴,邀请五品京官家的夫人、嫡媳、嫡女前去赏菊品蟹,意谓不负佳时、与民同乐。
长泰帝对皇后此举也甚为支持,还表示自己也会赴宴云云。
上意就是最主要的风向,既然皇上都去参加赏菊品蟹宴了,五品京官和诸皇子自然也会去参加了,所以这次宴会的规模庞大规格甚高,还是由殿中省的官员打点宴会细务的。
沈家当然也在赴宴之列,男人家就不说了,沈俞氏和沈安氏对此次宴会颇为看重,因为这是自太子薨后,皇后娘娘首次举办的宴会,还有那么多官员夫人、嫡媳和嫡女参加,不可谓不隆重。
更重要的是,皇上和诸皇子也参加,这等同国宴的阵容了,不能不重视啊,所以她们忙不迭地准备赴宴的衣服、首饰等,连停歇的时间都没有。
对这个宴会,沈宁原先并不在意,在沈俞氏、沈安氏忙个不停的时候,她还颇为悠闲地邀请了一众妹妹来青竹居喝酒品蟹。倒是沈瑶等人在酒酣尽鲜之后的胡言乱语,让沈宁开始对这个宴会深思起来,担心自己会忽视了什么。
沈瑶在说:皇后娘娘的千秋节都没过呢,反而设宴邀请众人赏菊品蟹。我母亲说,那皇家设宴的河蟹,最轻都是八两的。
是了,千秋节都没过。怎么会突然举行赏菊品蟹宴会她记得皇后是不吃河蟹的,因为她吃了就会浑身长疹子,她无法品蟹,还怎么与民同乐
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内情不成
听说诸皇子都会去的,说不定是为皇子相看皇妃,毕竟花朝节已经几年没举办了,这次是换个名目吧。这是沈宓的说法。
她自从跟着沈则远学习商事之后,想问题也深入了不少。听了沈宓的话语后,沈宁的心中不详的感觉更甚。
成年未婚的皇子就只有上官长治了。难道是他有什么打算想到这里,沈宁蹙眉。
做皇子妃有什么好呢,万一皇子出事就惨了我可不想像赵雨华一样,白白就没了姓名这是沈梅喝多了在口无遮拦。
这话听得年纪颇小的沈宛和沈佳等人都心里一震,酒意也醒了几分。
赵雨华的事情,在这些小姑娘心里留下了极大的烙印,使得这些小姑娘一下子成熟了不少。因为沈则敬把赵雨华之死当成了功课,分析了她死亡的真相,将家族繁荣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教授给这些小姑娘。
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小姑娘对皇族中人是避之不及了。
皇子出事听了沈梅的话。沈宁的眉头蹙得更厉害了,难道上官长治打算在这个宴会上对二皇子出手会有可能吗如果他真的出手,会是在进行什么事情这么大的场合这么多人,是上官长治设的局吗
这些疑问,萦绕在沈宁心头,使得她脸色越发沉凝,沈宓等人见状,知道沈宁心中另有要事,很快就找了名目离开青竹居了。
当秋歌踏进房间的时候。看见的就是沈宁这副冷凝的样子。看来姑娘又有什么想不通了。秋歌想道。
她并没有问沈宁在想什么, 而是将手中的密信递给沈宁:姑娘。这是蚍蜉从宫中传来的紧急消息。
这个时候传来紧急消息沈宁有些疑惑。宫中的蚍蜉,如非必要,绝不能动用。因为一旦动用了,就意味着有暴露的机会,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她已经再三说过,那个人,是不能动的可是,为何,现在会有消息传出来难道宫中出事了
沈宁心里一惊,赶紧拆开了信,解译出其中的内容:皇后设宴,意在主子。
皇后设宴,意在主子皇后设宴,意在主子沈宁反复默念着这八个字。
蚍蜉想要表达的意思,沈宁很清楚。原来之前她猜想的方向根本是错了,皇后设这个宴会,不是为了二皇子,而是为了自己啊
可是自己有什么可让皇后图谋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和上官长治的婚事了,看来是上官长治利用皇后设宴这个机会来达到和沈家联姻的目的,应该是这样没有错
那么,上官长治会在这个宴会上做什么事情呢当中有什么谋划这才是沈宁反复思考的,蚍蜉没有说明,就表示其也是不知道的。
上官长治会在宴会上可以做什么从而会使得我自己一定要嫁给他的呢这个才是关键所在沈宁将自己代入到上官长治这个角色了,凭着前世今生对他的谋略的了解,很快就弄明白了这个关键到底是什么。
原来是这样啊想明白之后,沈宁露出了一个鄙夷的笑容,她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想着做这样下作的事她真是没有想到看来,她以往,对他的了解,真是太不够啊
看来她从来没有真正看懂过他,她知道他重权爱色,知道他善谋狠厉,知道他隐忍奸诈,却不知道他会这样卑鄙无耻
如果不是蚍蜉的示警,她根本不会往这个方向去;如果不是她重活了一世,她根本就不知道他竟然会如此低劣;如果她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或许他就会得逞了
很可惜,她再也不是前世那个糊涂盲目的沈宁了。这一次,她要以其任职的还治其人之身,要他自食恶果。要他为自己的下作付出代价
至于最后谁能笑出声来,那么就看谁的谋划更胜一筹,谁设的局更加细致吧
八月廿三,到了皇后设宴的日子。位于京兆西北方向的皇家园林和苑从午时开始就已经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车马。
这次皇后设宴,是从申时开始,先是赏菊茗茶,然后才是喝酒品蟹。和苑本是淑宁长公主的私家园林,镇国公薨之后,淑宁长公主为免睹物思人,已经很少来和苑了。
去年,淑和长公主更是以抱恙未能打理、免人间胜景荒废为由,请求长泰帝收回了和苑;适逢其时太子病薨。长泰帝便将和苑赏给了皇后,因而这赏菊品蟹宴才会在和苑举行。
沈宁看着和苑这两个有气吞天下之势的两个大字,颇有些感慨。
上一次看到这两个字,已经是三年多前了,当时,她救了陈婉柔,让上官长治破坏二皇子和陈家联姻的奸计无法得逞,现在又要重复类似的事情。
这和苑几经易主,却岿然不动地见证着这苑内不断上演的事,或悲或喜。或重或复,日光底下无新事,果然如是。
姑娘,哥哥来报了:应公子也来赴宴了,到时候他会想办法将所有公子哥儿带到那个地方的;另外蚍蜉已经将虚凤阁的小倌已经准备好了。就要进入和苑了,秋歌止不住地气怯和担忧。
姑娘都说了,这个计划是有漏洞的,只能行险着,稍有不慎。姑娘就会有危险了。这样想着。秋歌便觉得冷汗直冒,这个漏洞。姑娘能堵上吗这个险着,姑娘能不能得胜呢
沈宁看到秋歌这个样子,便知道她又在担忧了。她笑了笑,却没有说什么,这些小情绪,任由秋歌自己去克服好了。
刚踏入和苑,入眼的就是遍地的金黄,夺人眼目。原来是为了迎合赏菊的氛围,皇后特地将和苑的草地都摆上了菊花,尤显富丽堂皇,加之这满苑的车马喧闹的盛大场景,尽显皇家的气势不凡。
这一路行来,见到的大多是金黄的色调,相比之下,沈宁还是喜欢原来和苑不加雕琢的天然景色。和苑,应该是天然的,怎么可能如此铺陈
没多久,沈宁和沈俞氏等人来到了赏菊茗茶的蓬莱殿。蓬莱殿内气氛热闹,已经有不少官员夫人在其中了。
沈宁见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工部侍郎袁恪真的夫人、兵部郎中许慎行的夫人等等,沈宁还见到了已经出嫁的御史大夫孙女龚心慈。现在她是卫龚氏了,想必是跟随卫家人前来赴宴的,两人也算一场相识,便笑着点点头打了招呼。
一阵喧闹响起,皇后在德妃、慕妃、李贵嫔和容贵嫔等人的陪伴下,来到了蓬莱阁。
皇后身着宫装,佩戴着象征后宫之主的九凤冠,脸上起色也不错,面对着一众命妇、嫡媳、嫡女,她全力散发着皇后的威严,将陪伴的慕妃、德妃等人都比了下去。
只见她示意众人免礼平身,便端坐在蓬莱阁主座之上,开始和众人交谈了,倾听、问话等,显得十分亲民。
半盏茶后,皇后轻轻地合上了茶盖,一旁的大长秋便说道:皇后娘娘有旨:诸位夫人自行前去瀛洲山赏菊吧,各地各衙上贡的名菊都安置在瀛洲山上了。
大长秋的话语就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于是各官员夫人便纷纷携媳带女离开蓬莱殿前往瀛洲山,去欣赏名菊去了。
沈俞氏和沈宁等人当然也随大流,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帅旗、十丈珠帘等名句品种,时而赞叹帅旗竟然多达二十六块花瓣,时而惊异于十丈珠帘花瓣的细长。
将近酉时,才陆续从瀛洲山上下来,而这时,品蟹宴会也准备开始了。
沈宁和沈俞氏等人刚从瀛洲山上下来,就见一个宫女迎上前来,笑吟吟地道:奴婢给夫人和姑娘请安了。姑娘,县主让奴婢来接您,县主就在栖月殿等您呢。
原来这宫女是荣平县主身边的二等宫女,好像是名唤清莲,沈宁在钟粹宫见过她几次,也颇有印象。
母亲,栖月殿离蓬莱殿不远,女儿和县主届时直接过去就可以了,应该能赶得及在宴会开始h之前回到的。母亲和大嫂先行一步吧。听了清莲的话,沈宁想了想,便这样说道。
沈俞氏知道荣平县主和自己的女儿一向交好,又见到沈宁一副笑意盈盈的样子,也不虑有它,叮嘱了她几句,吩咐秋歌看顾好沈宁,切勿不可晚了,便带着沈安氏等人离去了。
见沈俞氏等人离去后,沈宁不由自主扬起了嘴角,眼里有着了然的笑意;而秋歌,则忍不住抖了几下;那个宫女清莲,只恭敬低着头,并不说话。
一行三人,各有所想,往栖月殿走去。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一百六十九章 情迷
.
清莲,今天是你陪县主来和苑吗清月呢这种场合不是一向都是她陪着县主的吗前往栖月殿的路上,沈宁这样问着宫女清莲。
只见清莲原本就低着的头更低了,随即就听见她答道:回沈姑娘的话,清月姐姐今天身体不适,才令奴婢跟随。能跟随县主前来,是奴婢的福分。
哦,是这样啊沈宁点点头,双眼眯了起来。
没想到上官长治派来的人竟然是她啊,荣平县主身边的二等宫女上官长治的手眼真是了不起,竟然能在县主安插近身人手,她不得不佩服他啊
幸好容贵嫔娘娘小心,和沈家结盟的许多事情,荣平县主都是不知道的,不然钟粹宫不知道有多少消息流出去了。防患未然,果然是极正确的。
沈宁朝秋歌使了个眼色,示意一切可以开始了。
于是秋歌就带着惊恐的声音说道:哎呀,姑娘,你的玉钗哪里去了那可是前年皇后娘娘赏赐的,这可万万丢不得啊。定是刚才在瀛洲山赏菊的时候落下了姑娘,这是个大事奴婢先折回去找找。
秋歌说罢,也不等沈宁回话,就急急忙忙地往回跑, 连对主子的恭敬拘谨都忽略了,看来真是担心那玉钗。
随她去吧,她一向是这个样子,毛毛躁躁的。清莲,我们先去栖月殿吧,等会她自然就会跟上来了。沈宁说道。
1...6162636465...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