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平仄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平仄客
真是这样吗那妹妹听姐姐的荣平郡主抬起朦胧泪眼看向容妃,希冀地看着她。
荣平不是傻子,她也知道,自己之所以有这一切,靠的,都是这个在宫中贵为容妃的姐姐如果姐姐倒了。那么她的将来,会更加凄惨她再也不想回到体恤孤院子里去了
如果从来都没有享受过这些荣华富贵也就罢了,但是荣平郡主已经知道这种滋味了,已经体会到那种为人主子的高高在上了,若是这一切都没有了。让她如何接受得了
那是比落胎难孕还要让人恐惧的啊
与此同时,沈华善和沈则敬正跪在紫宸殿内,向长泰帝请罪,等候着帝王的发话。
荣平郡主搬回宫中住,是件大事,虽然她只在容妃的钟粹宫中,但长泰帝也知道了郡主府发生的闹剧。
没多久,监察御史罗有度上折子弹劾沈家,一弹劾沈家仗势纵容子弟霸占人妾,二弹劾沈家罔顾皇恩、慢待皇室,据闻那京兆府录事参军事魏法也向褚时秀申诉,让他主持公道,如今褚时秀也将魏法的请求奏上折子了。
这种事情,本是后院内宅之事,又是风花雪月儿女之事,本来长泰帝理都不愿理的,但罗有度弹劾称沈家罔顾皇恩、慢待皇室,这涉及皇家的地位和尊严,这就是长泰帝要理的事情了。
这个事情又不能公然拿到朝堂讨论,所以长泰帝干脆决定在紫宸殿询问各人,也因此,京兆府的录事参军事魏法才得以一见天颜。
沈华善和沈则敬自是满心忏悔,跪在地上不住地请罪,却只说教导无方、家严有失,使得郡马和郡主夫妻有矛盾,却不能及时察觉,对罔顾皇恩、慢待皇室这样的罪名,却是怎么都不认的。
沈则熙推倒了郡主,令她小产,平时言辞也多侮辱之意,须知郡主是皇上亲封,沈则熙这样对郡主,就是对皇上不忠,对皇室不敬说不定沈则熙的行为都有沈家在其中教唆和指使,我身为监察御史,就是要弹劾这一点。
罗有度是个文雅的人,然而此刻说的话却犀利无比。
罗御史此言差矣,沈家待郡主是否忠敬,没有人比郡主更清楚了皇上和罗御史只须询问郡主就可知一二。沈华善不卑不亢地说道,让罗有度一时无话可说。
那边魏法跪伏在地上,向长泰帝伸冤了:皇上,沈则熙霸占我妾,还请皇上住持公道。他鹰眼勾鼻,狠狠地刮了一眼沈华善和沈则敬。
沈则敬虽然是他上司,可是因为白氏的事情,他沦为所有京兆官员的笑柄,还被家中的母老虎责骂了一顿,他对沈家人是恨之入骨
那白氏就是个扬州瘦马,想必魏大人也是受骗了。那白氏罪大恶极,不然她也不会畏罪逃脱,现在还找不到她。只要找到她,魏大人就可以知道真相了。我们和魏大人一样,也是受害者。沈则敬解释说道,语气也是不慌不忙。
有青州、兴州的布局,有刑部的那些卷宗,沈家一定会坐实了白氏是骗子的罪名。魏法还有什么可以说的
沈家胡说户部已经核实了白氏的户籍文书是真的。白氏就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女子,沈家这是在诬蔑我妾室魏法大声说道。
户部的户籍文书绝对不会有错的,白氏失踪了,肯定是被沈家谋害了,他绝不甘休
听到魏法提到户籍文书,沈华善心里就有谱了。白氏的户籍文书看来设局人都已经做妥当了,这里已经没有办法可想。
但是只要她一天不出现,所有人就无法得知真相,沈家就不会被定罪。
如果她不是畏罪潜逃,那她为什么不出现呢沈则敬问道,这是他颇为不解的地方。
只要白氏出现,指证沈则熙诱骗她、私藏她,那么沈则熙的罪就定下了,沈家也定会因此受到损失,这才是一个局的最大作用。
肯定是被你们沈家藏起来了你们以为把她藏起来,沈则熙就没事了,可是天网恢恢,她一定会出现的。魏法似乎忘了现在是在紫宸殿,大吼道,那一双鹰眼看着就可怖。
我们也很想她出现,还我们沈家一个清白,给郡主一个公道。沈华善快速地说道。
如流处正在全力找寻白氏,而白氏也没有出现在京兆指证沈则熙,这就说明这个局不是最完美的,或者说其中出了差错
虽然沈华善不知道这是什么差错,但是他知道,就是这一点差错,会成为沈家的幸运,或许会为沈家挣得一线生机
长泰帝对这样的争执根本就没有兴趣,沈则熙和荣平郡主婚姻不合、魏法外室,这样的事在他看来根本就没有必要入耳。
如果不是监察御史罗有度弹劾沈家,他认为这个事情完全可以由沈家和荣平郡主内部解决了,如果荣平郡主来定是非就好了
到时候,不管是沈家还是魏法,他都不想再理,他还想去二皇子府看看皇长孙呢。
就在长泰帝这样想的时候,忽而张盛来报,道是荣平郡主在殿外求见,说就是为了沈家一事,她有话要说。
长泰帝自然快快应允了,道是快宣快宣。
荣平郡主一身憔悴,脸上也悲喜莫明,她缓缓跪在长泰帝面前,声音虽然虚弱,却是说得颇为明白:沈则熙虽然糊涂,对自己没有喜爱,却也不曾怠慢,沈家人对她更是恭敬有加,所以没有什么罔顾皇恩、慢待皇室之罪,而那白氏,看着就不是良家女子,满身妖娆风尘气,但具体是怎样,她就不知道了。
她的话一落,罗有度和魏法的脸色就不好看,这荣平郡主明里暗里都是为沈家开脱,魏法心中恼怒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荣平郡主是君他是臣,荣平郡主既然说了白氏不是良家女子,那么他就不能说白氏身家清白
罗有度心中暗想:殿下不是已经说好了的吗荣平郡主一定不会放过沈家的,必定在皇上咬死沈家的,沈家罔顾皇恩的罪是脱不了的,怎么郡主还会为沈家说话
这是怎么回事他想不明白,他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白氏竟然不知所踪,竟然让沈家有了一线生机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两百零六章 还有一局
.
既然有了荣平郡主的话,那白氏又不知所踪,既然沈家对沈则熙已经从重处罚了,长泰帝也不欲纠缠此事了。以后,再更荣平郡主多一些补偿就是了。因为容妃的关系,长泰帝倒是对荣平郡主还不错的。
既然荣平郡主现在说沈家没有罔顾皇恩、慢待皇室,那么面上,这事就好办多了
他想起了容妃和十二皇子,他们的身后还需要势力呢沈家这块磨刀石的作用,还要继续存在啊。沈家,起码是沈华善和沈则敬,现在不能倒下,所以他就打算将此事轻轻放下了。
沈则熙和郡主和离,以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沈开善教子无方,夺广州刺史职,令其致仕;沈华善和沈则敬不能及时杜正沈则熙的错误,各自罚奉一年,两年内不得升等第。
至于魏法外室,等找到白氏再说。为免事端,此等后院事,不得在朝上再议。
当沈华善和沈则敬听到皇上这样的处置,连忙下跪谢恩,长泰帝这算得上是轻判了,当真是开恩了
虽然沈家折了一个四品刺史,但这样的处置,已经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罚俸算得了什么敬儿刚升任京兆少尹,两年内不升等第也没有什么,至于自己,储君一日未定,自己这个中书侍郎都难有寸进了。
沈华善当下已经不去想折臂的问题,他只能庆幸沈家的根基还没有伤到至于沈家为了圆了这个事情,在青州、兴州等地付出的人力和财力,就不用多说了。
罗有度和魏法虽心有不甘,却碍于圣命,也领命承诺。罗有度因为不能完成上命是心有惴惴,而魏法是因为沈则熙对沈家是充满了怨恨。
沈华善和沈则敬从宫中回到沈家之后,脸上的表情才真的黑沉下来沈家虽然这次没有伤到根基,但是已经断手折脚了
沈家倾了无数人力才能使家出一个四品大员,而且沈开善政绩甚佳。岭南又是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很有可能过几年的考课就能晋升从三品了。更重要的是,沈华善将他放在岭南,是有大用的但是现在,沈开善被逼提前致仕。他的仕途他的作用。戛然而止这对沈家来说,是多大的势力损失
还有那些在浣花阁前被击杀的如流处人员沈华善当初在浣花阁留下的那几个人员,全部被击杀了虽然不是如流处各组的头目。却也是各组的要员,他们都是如流处全力培养出来的现在,就这么折了
幸得当时沈俞氏当机立断,迅速让人将浣花阁前的尸体都移走了,不然,如今沈家还要担上人命,空惹一身蚁
这一次的损失,真是太大了
这些已经出现了损失还不算,而且还有修复和容妃的关系。不能让沈家和容妃之间有隙
女人的心思不好捉摸,尤其是一个在尊贵位置又深得帝王宠爱的女人最难捉摸,容妃虽然是帮了沈家,难保她不会因荣平郡主的事对沈家生怨
,这说不准,是沈家将来的危机。
想到这种种事情。沈华善觉得头都大。但是这些都可以往后放一放,有一个最大的忧虑。沈华善一直都没有说,现在,是要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了。
为什么是京兆府的录事参军事不是别的官员沈华善开口问道,面前的就是沈家在京兆的中坚力量。
如流处那里关于白如嫣的消息很少。只从沈则熙口中知道她是徽州人士,而户部的文书也是证明了这一点,她从前的邻居对她也一无所知,是去年底的时候出现在他们周围的。
沈则敬根据京兆府官员的说辞推出魏法是五月的时候纳白氏为外室的,这么少的消息都明确指向一件事,白氏就是冲着京兆少尹沈则敬去的
我这两个月以来,做的事情全部都是按照程序的,褚时秀是个正经严肃的人,我在京兆府都还没站稳脚,绝对不会落下把柄的。沈则敬说道,他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有数,也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漏洞的地方。
沈华善之所以这么忧虑,就是因为不知道设局人还有什么后着
沈则敬和沈则熙不一样,沈则熙犯了错误,沈家可以将他逐入思过处,可是沈则敬不可以若是设局人得着,沈则敬有了损失,那么沈家的根基就要动摇了
沈则敬是沈家第二代的领军人物,是目前沈家第二代为官最高的人。从丰南县令到考功司郎中,再从考功司郎中到吏部郎中,到现在的京兆少尹,吴越沈家为了助他上位,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又联合了多少的人情势力,都数不清了
沈则敬若是出了事,沈家就没有人能接上沈华善的地位了,沈家在官场上就等于断了,断了接不上,这就是断了根基啊
沈家绝对不能让他有任何损伤沈家已经折了一个四品刺史了,沈则敬这个京兆少尹绝对不能出事
这一点,沈家在场的人都想到了,面色也变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沈则敬上任才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能有什么可以设局的地方
明明知道这么危险,却不知道那危险是什么,究竟会怎么出现沈家众人的心情是又忧虑有憋屈。在这种情况下,沈家根本无法可想,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去应付。
京兆府的录事参军事,掌六曹文书,纠察府事,职比给事中和监察御史,官位虽不高,职责却重,魏法担任的就是这个职位。兄长,你确信没有落下什么把柄沈则儒沉吟片刻,这么说道。
既然魏法是京兆府的录事参军事,那么就要从最基础的来推测了。
经我手的没有,但是不少事情是吩咐属下去做的,其中有什么文章,就很难说。沈则敬说道,这个问题他想了又想,实在是不知道。
京兆少尹主理京兆府事务,凡是京兆地区的事情,都和他有关。这么多的事情,怎么想得出来。
一定要找到白如嫣或者她可以知道什么沈华善无法可想,只能寄希望于找到白如嫣了,或许她能知道些什么。
沈家的目前的危机就这样堪堪度过了,沈家为了圆了这个事情。在青州、兴州等地付出的人力和财力。就不用多说了。
人还没有找到吗五皇子府内,上官长治犹有怒意地看着李斯年,语气颇为不善。
明明先前都设计好的了。那白氏会出来指证沈则熙的,怎么现在人会不见了这个计划百密一疏,那么辛辛苦苦设这个局又有什么用
现在人都没有了,而且到现在了,还不知道人在哪里这么大的一个漏洞,李斯年是怎么办事的他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想再叫李斯年叔父了。
是微臣失察了。请殿下责罚现在还是要找到白氏才行,虽然皇上已经判了,但是事还没有完呢。李斯年佝偻着腰,小意地解释道。
他自己也想不明白。白氏是他千辛万苦找到的人,是他根据沈则熙的偏好特意找的,没想到现在超出他的控制了,她竟然不见了自己的人再也找不到她了
那天荣平郡主出事,五皇子府的人按照计划趁乱去接应白如嫣,却遭到了沈家的阻拦那些人和奴婢。竟然不要命似地,一个个都疯狂击杀着自己派出去的人,就是为了不让白如嫣离开
后来回话的人说道,当时情势危急,那些沈家仆从又不要命似的。他们没有办法,只得将白如嫣暂且放在一边,全力和那些沈家仆从激战.
等他们将沈家仆从全部击杀之后,正想带着白如嫣然离开时,却惊恐地发现:那原本在浣花阁门前花木遮掩处躲着的白如嫣不见了
她就那样凭空消失了,直到现在,还找不到她
白如嫣的事,已经超出了李斯年的控制,以致出现了一个这么大的漏洞,不能一下就将沈家至于死地
虽则出现了这个漏洞,除了沈家不能治罔顾皇恩之罪,但是他认为其他的目的都做到了,就算白如嫣不见了,但是他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完呢,这个局,还没完呢
殿下请息怒,微臣还另有应对。我们此事还是有收获的,沈家折了一个四品官员和一个子弟,又得罪了京兆府录事参军事魏法,更重要的是,郡主和沈家有隙,也就是说容妃和沈家有隙,荣平郡主不是容妃和沈家的纽带吗我们把这个纽带给扯断了李斯年说道,这就是设这局的最初目的。
只要这条带子断了,容妃和沈家之家就裂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会越来越大的容妃和沈家,就算现在和睦,心底也有刺了。况且,那魏法虽然惧内,但是最好面子和记仇,为人又心阴手辣,沈则熙私藏他的妾室,在他心里早就认定,沈家是他仇人了,他一定会报复的,他会让沈家好过吗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就可以了。李斯年继续说道。
这个局他从沈家尚主就开始布了,在沈则敬上任京兆少尹之后就再进了一步。
就算出了白氏这个意料之外的差错,他也认为不是那么严重,他们还有后着呢,不知沈家能否应付得过来
上官长治听了李斯年的话,这才消了怒气,又听得李斯年所有的人证、物证都准备好了,这才笑了起来。
是了,他差点忘记了,还有一计呢他阴阴地笑了起来。
如果沈家认为事情到此就算完结了,那还早着呢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两百零七章 良酝署之因
.
沈则熙和郡主的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了,魏法仍然因为私置外室的事情被家中妻子责骂,一时恨恨不已。
他虽心阴奸诈,却对家中的母老虎甚是畏惧,因为他的位置正是妻子娘家出了不少力才得到的。
不止如此,京兆许多官员都暗地里笑他连自己的外室都管不住,是不是那方面不行,所以外室受不住寂寞私逃了等等,那样的话语不断地传到魏法的耳中。
家中妻子的责骂和官员们的耻笑,令魏法对沈则熙和沈家的怨恨到达顶点,都是因为沈则熙,他才变成如今这样他想着一定要报今日之辱,一定要做些什么,让沈家也尝尝这么难受的滋味。
接连几天,魏法都不眠不休地在查看沈则敬经手的卷宗,就是为了想找出沈则敬的把柄
可是他失望了。沈则敬为人小心谨慎,魏法根本就没有发现他有什么渎职的地方,想来沈则敬在京兆府的时间也短,一时也不会做什么手脚,所以没有可以下手的地方。
魏法心中恨极,却无法可想,不由得心情更加暴怒。
这天他在京兆府的时候,有一个冒失的府吏往他这边快步走来,若不是他眼明手快闪开了,那府吏就会撞上他了,尽管如此,那府吏手中拿着的文书卷宗却散落了一地。
魏法遇到这样的事情,原本就暴怒的心情瞬间爆发了,狠狠地喝骂着府吏:你是干什么的怎么这么冒失干什么去
那府吏畏畏缩缩地说:属下是府中执杖刑的,府外刚刚有文书送给少尹大人,刚好文书吏有急事,让我将这些送给少尹大人,属下匆忙了,请大人责罚
那府吏说罢,而且还递过文书卷宗打开给魏法看,以证明他说的是真话。就是因为急着送文书,他才差点撞上魏法。
魏法正想说什么,却在见到其中一张文书时,笑了起来。
他的怒气瞬间就平息了,反而很好心地说:没事没事。以后小心些就是了。别的大人可不会像我这样好说话的。你退下吧,不要这样慌慌失失的,正好我去找少尹大人。我帮你将这些文书送过去吧。
那府吏一听,也不疑有它,便将这些文书卷宗交给了魏法,还不住口地多谢魏法的帮忙等等,等魏法示意后,他就忙不迭地告辞了,生怕魏法心情不好又追究刚才差点撞到一事。
待那府吏走远后,魏法阴测测地笑了起来,他从这一叠文书和卷宗中抽出了几页纸。细心地藏好。
然后吩咐功曹文书顺路将这些文书卷宗送去沈则敬那里,而他自己则拿着那几页纸,心里得意起来。那眼神也变得凶狠,鹰眼如闪电一样锐利吓人。
沈则敬,你就等着吧我要沈家也像我一样,这么难受
魏法这样想着。再次小心翼翼地把这几页纸收好,既然事情是这样,那么他还得好好谋划一番才是。
接下来几天,魏法又去了京兆的各个酒肆喝酒,再从一个老朋友那里得知了良酝署的近况。便知道那几页纸说的都是真的了。才最终下了决定,一定要打沈家一个措手不及。
八月初,京兆司录参军魏法通过通过御史台,上疏弹劾京兆少尹沈则敬渎职,指沈则敬自上任京兆少尹以来,通过沈家子侄沈则熙任光禄寺丞之便,收买、威胁良酝署令戚信,使沈则敬之弟沈则远经营的酒坊还来醉取得良酝署的专供权,同时打击其他酒坊酒肆,使得沈家从中牟取巨利
这等官官相卫、官商勾结的恶劣行径,已经扰乱了京兆府的正常运作程序,在京兆地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请长泰帝将沈则敬撤职查办,同时追究沈则熙、沈则远等人的责任。
魏法的弹劾折子写得极有水平,在折子中他申明了自己的弹劾不是为了外室和沈则熙的私怨,而是他在京兆府的职责就是监督、就擦府事,只是尽忠职守,绝对不是挟私报复,有良酝署诸官员和酒坊的主事人可以作证,请皇上和御史台明察云云。
魏法的折子说得言之凿凿,并且一下子将沈家的三个子侄牵涉其中,沈则敬和沈则远更是沈华善的嫡子,朝官们的目光一下子就集中到沈华善身上了,想听听他怎么说。
最近沈家的事情太多了,郡马和郡主的事情过去还没几天了,魏法就算要报复,也不会挑这么个时候来弹劾沈家,看来这个事情是真的了
沈华善听了这样话语,也并不着急,皇上都没说话呢,他这个臣子有什么好着急的
况且事涉及的是沈则敬,又不是他,也论不到他先说话,所以他一副老神在在的淡定模样,又令朝官们心生疑惑,难道魏法真是报复诬告
有人告,自然就要有人回答,长泰帝令沈则敬当众自辩,所有官员的目光又集中到沈则敬身上了。
沈则敬微微一笑,心想戏肉来了,原来是这样啊沈则熙都被沈家圈禁了,这里面还有他的事情,看来,设局的人还是想通过沈则熙那一条线将沈家拔起啊
这一步三策的本事,这隐忍谋划的本事,令沈则敬忍不住想鼓掌。
鼓掌就不必了,但廷辩则是要的而最后一击嘛,当然是要留到最后了
沈则敬朗朗声音自辩起来,称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自己从来没有和良酝署有过接触,也没有和京兆众酒坊当家人有过联系,说他不知道魏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弹劾。
当长泰帝宣召良酝署令戚信问及良酝署的专供酒时,戚信一副懵然不知的样子:什么专供酒微臣任良酝署令多年,并没有听说过什么专供酒魏大人是不是弄错了
戚信的话语令朝官一愣,弄错京兆录事参军事怎么会弄错这一件事了这么说来,良酝署的事情子虚乌有了
你胡说我早前明明打探过了的,良酝署丞廖勇就说过,良酝署的酒只从还来醉进,根本就不给京兆其他酒坊有任何机会
魏大人你就不知道了,良酝署丞廖勇因失职被我责骂了一顿的。对我一直心怀怨恨,这是良酝署诸官员都知道的,想必他是在外散布关于我的谣言,魏大人切勿相信戚信皱着眉头说道。
回禀皇上,还来醉的酒的确有送来良酝署。因为它的酒的确不错但是其他酒坊的美酒。如杯莫停酒坊、将进酒酒坊,都有送酒来良酝署的,良酝署还有相关记录呢。戚信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
皇上。良酝署的美酒是专供皇家之用的,所以从外面送进来的美酒是严加检查的,数目虽然多,却不会从多家酒坊选酒想必魏大人因为不熟悉良酝署的规定,所以才误会了。戚信又说道。
表面上是为魏法说话,实则是在点明魏法弹劾沈家及良酝署的种种事情,都不是真的,魏法这是在诬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