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长女(平仄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平仄客
禀告皇上,要想知道这是不是实情。只须召唤京兆给良酝署供酒的五大酒坊主事人,就可知道一二了。监察者,以多闻为上。见此,监察御史罗有度这样说。
听了罗有度的话语,魏法眼神一亮,对了。那几个人那几个人他已经跟他们说好了的,他们都对沈家的还来醉怨声载道的,这一次,沈则敬肯定跑不了了
然而,结果却令他的鹰眼猛地睁大。简直不能相信自己耳中听到的他们在说什么他们怎么可以临时翻供怎么会这样
这五个认证,也就是原本给良酝署供酒的五大酒坊的主事人,称良酝署也会从他们的酒坊选酒的,良酝署和各酒坊的关系也很好,根本就没有什么扰乱秩序、恶劣影响等,他们来到作证之前,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你们之前不是这么说的你们之前已经说了,万一有人问话,定会把沈家往死地里说的魏法很想喊出这样的话语,但是他不敢。
他知道自己这话一出,就证明自己已经私底下找过这些认证了,这等于是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并且告诉所有人,这就是他倒腾出来的事所以他不敢
见到魏法颓败的表情,沈则敬心想,这个戏,应该再加二两戏肉了,不然多没意思他似看死人一般看了他一眼,然后缓缓说出早已准备好的话语
如果不是魏大人挟私报复,那么就是魏大人有一些事情想错了。还来醉酒坊曾经是臣弟则远经营的没有错,但自从沈则熙上任光禄寺职位一来,还来醉酒坊去年就已经转让出去了,就是为了避嫌,去年京兆府备案的出售文书肯定还会有这个记录。请皇上明察。
最后这几句话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还来醉不是属于沈家的,那么良酝署只收还来醉的酒,就和沈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也就说,魏法如今在做的事情,就是挟私报复
众所周知,沈则熙在光禄寺只是任闲职,怎么可能影响得了良酝署的决定
所以还来醉转让出去了,才是关键啊
不可能我掌管京兆过往文书,我从来没有见过还来醉的转让文书这肯定是捏造的一听到文书,魏法深知自己掌握的正是这一点,他绝对没有记错的,沈家根本就没有这份文书
魏大人不必如此急着反驳。至于有没有那文书,只须让监察御史去查看一番,就知道了沈则敬轻轻松松地抛下了这句话。
那文书,有还是没有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两百零八章 绝地反击
.
很快,御史台的官员就回复了,他们从京兆府去年的文书中找到还来醉的出售记录,证明了还来醉酒坊在去年就已经易主了,接手的人是个蜀地客商,和沈家完全没有姻亲和故旧关系。
回禀皇上,这想必就是一个正常的交易。还来醉早已在沈大人未上任京兆少尹的时候,已经转让出去了监察御史许中这样说道。
听到这样的回答,魏法瞪大了鹰眼,颓败地跌坐在朝堂上,他不知道怎么办了文书,竟然会有文书
朝堂上的李斯年听到真的有文书,原本就已经灰暗的脸色,更是猛地沉了下来。坏了,这一局,已经被破了
早前,他戚信和酒坊主事人的临时翻供,也瞬间睁大了眼睛,不明白为何事情会这样急转直下。
凭借魏法的本事,还不足以设计这样的事情,所有的人证、物证和线索,都是由自己和五皇子府诸人准备好了,然后一一送到魏法手上的
就连这些酒坊的主事人,李斯年也暗地派人去拉拢了。允诺道:只要他们咬住沈家不放,那么京兆府和朝中高官就会保住他们,还会让他们取得良酝署专供酒之权,他们怎么会翻供呢
戚信那里也瞒得好好的,他怎么就能换掉良酝署的酒了呢魏法只是担任个首告角色而已,所有的事情都是李斯年早就安排好的,只要顺着路子走下去,那么沈则敬就完了
但是,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了
沈华善则冷冷地剃了一眼站在他前面的李斯年,在听到酒坊主事人说话时,自己这位同僚紧紧地握住了拳头,不用想针对沈则敬、沈家的这个毒计,是这位中书侍郎的手笔了
不用想也知道他此刻正迷惑不解。不过沈华善此刻没有兴趣为他解惑他要的,是绝地反击
只见沈华善出列,跪伏在宣政殿内,状似哭泣,形容哀戚地向长泰帝禀告道:皇上。臣沐浴皇恩。不料竟成为他人挟私报怨的利器,臣愧疚啊说到底,是犬子任京兆少尹职才招致他人嫉恨报复。皆因京兆少尹乃敏感要职,幸得皇上明察,不然臣及犬子就含冤莫白了请皇上为臣作主、为犬子作主,还沈家一个公道
说罢,沈华善重重地一叩头,而沈则敬、沈则儒也早就跪在了沈华善身后。这是在说,有人看不惯沈家沐浴皇恩啊,也就是说,有人看不惯长泰帝如此看重沈家啊
随即。吏部郎中张澍、侍御史梁万诚等官员也陆续跪在长泰帝面前,陈说道此风不可长。尤其是魏法身为京兆府的录事参军事,本是监督纠察京兆府不法之事的,却因为私怨怀恨在心,诬告主官,情节恶劣。建议罢黜其职,交由京兆尹褚时秀发落等。
沈家众人安然无恙,反而魏法被长泰帝问罪,这样的消息传到了没有上朝的上官长治耳中,他差点怀疑自己听错了
首告、人证、物证都准备齐全了。就等着治沈家的罪了,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本该被下狱问责是沈则敬啊,怎么会是魏法
上官长治恼怒不已,李斯年曾誓言旦旦地说此计划绝对会将沈家众人一网打尽,可是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他向李斯年咆哮道,恨不得赏他几个耳光。
且不管五皇子府是怎样的震怒愤恨,沈家众人堪堪逃过了一劫,但大家的兴致都不高。这一局,虽然已经顺利脱身了,但是想到这中间的过程,实在不容易
这次的事情,是因为陈成找到了白如嫣,沈则敬挣得了一线生机,才有后面的急转。
如果按照李斯年的计划发展,沈则敬现时已经在牢里了,一想到这里,沈家众人就忍不住后怕。
幸得陈师傅找到了白如嫣,从她那里推测到了李斯年的计划,我们才能反将一军,转败为胜。宏儿,好好犒劳陈师傅一行人,他们辛苦了。沈华善说道,神情疲惫。
他毕竟年老了,一晚没有歇息,就熬不住了。现在最紧要的就是休息去,至于残局,就留给后辈去收拾吧
所有的事情,还是得从昨日沈宁在青竹居里说起。
魏法这些天就只是去这几个酒坊喝酒沈家的还来醉也去了沈宁听着如流处的报告,心里的忧虑也没有停止过。
设局人是冲着父亲而去的,沈宁自然无比着急,可是她知道越急越乱,强迫自己静下心来。
沈家众人没有想明白有什么危险在前面等着,既然设局人处心积虑要白如嫣成为魏法外室,那么沈则敬的危机一定是跟魏法有关的
如流处已经密切监视魏法的动向,却没有多大的用处,沈家众人还没想明白针对沈则敬的究竟是什么。
姑娘,好消息找到白如嫣了秋歌没有向沈宁打招呼就冲了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
她刚刚接到兄长秋梧的消息,连基本的礼仪都忘记了,就飞快地来向沈宁说了,她也知道沈家所有的主子们都在等待这个消息。
真的在哪里祖父和父亲知道了吗沈宁也喜形于色,在这个时候找到白如嫣,真是太及时了,如流处和蚍蜉刚刚才来汇报过,说都没有白如嫣的消息的,怎么突然间就有消息了
不是蚍蜉,是陈成,应公子的仆从找到的兄长说,晚上白如嫣应该就押到了
秋歌气喘吁吁地说,跑得太急,她气都透不过来 ,现在这个时候老太爷和老爷还不知道个消息,她第一时间来告诉姑娘的。
陈成沈宁有些呆愣,没想到竟然是应南图的属下找到了白如嫣,更没有想到应南图远在西燕,也能帮上自己。
想到应南图,沈宁就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在她需要的时候、有难的时候,应南图都能及时鼓励她、帮助她,这一次又是如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不过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沈宁肃整了脸色,吩咐道:赶紧去通知老太爷和老爷晚上我们等着陈成将人送到
当陈成带着白如嫣来到沈宅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早前,陈成知道沈家正在找白如嫣,他留在京兆就是为了沈宁办事,因此也带着一群属下加入了搜寻的行列。
陈成原是军中斥候出身,很快就找到了白如嫣的蛛丝马迹,原来她早就离开了京兆,来到了直沽,陈成就在那里抓住了她。
先是,白如嫣作柔弱状守口如瓶,陈成也不废话,直接拿了满是倒刺的匕首就要往她脸上划去,她才交代了。
白如嫣说她祖籍徽州,却一直居住在濮阳,是李斯年找到了她,令她成为魏法的外室,又令她去引诱沈则熙的,而且为了让沈则熙入局,白如嫣的确对沈则熙用了燃情香。
至于李斯年有什么计划,针对沈家的是什么,她真的一无所知。
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他只叫我引诱沈则熙制造郡主府的混乱,离间沈则熙和郡主,其他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白如嫣哭喊着说道,脸上惊惧不已。
那倒刺匕首就一直横在她脸上,而沈家众人都神情冷淡,显然一点也不相信她说的话。
对了,我想起来了。有一日我偷听到他们说什么酒、酒坊这样的词语,但什么计划怎么计划,我都不知道我说的是真的,只求你们放了我我已经知错了,我就想离这一切远远的,所以我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指证沈则熙,这是对沈家的功劳了,求你们放了我
白如嫣哭得梨花带雨,在场却没有一个人怜香惜玉。
直到再也问不出什么了,沈华善才吩咐如流处将人带了下去,开始和沈则敬等人思考白如嫣说的话。
如果白如嫣说的话是真的,酒、酒坊应该是指沈家经营、这两年在京兆扬名的还来醉酒坊,酒坊和沈则敬有什么关系呢设局人会怎么做,才能将污水泼到沈则敬身上呢。
光禄寺,良酝署沈则敬和俞正道对望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他们都想到了同一点。
沈则熙在光禄寺任职,沈则敬在京兆府任职,沈则远经营酒坊,只有光禄寺属下的良酝署才能将这三人联结起来
设局人先从沈则熙那里着手,引起郡主府的混乱,吸引沈家的注意力,使沈家无暇旁顾别的事情。这个时候,沈则远的酒坊就成了他们设局的把柄。
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渎职、谋私利这盆污水泼到沈则敬头上以断了沈家的根基
沈则敬和俞正道理顺了其中的脉络,分析出了其中的勾连,恰在此时,沈宓也来紧急求见沈则远,原来她发现还来醉的账目有问题
这两个多月往良酝署送去的酒大大增加,而她也核对过了,良酝署这两个多月推掉了原本供酒的五家酒坊,就只收还来醉的酒,因为恰是一年数目核对之际,所以她到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
听到沈宓的汇报,沈则敬和俞正道更加确信之前推测的脉络并没有错,很快就制定了应对办法,沈家人兵分几路行事。
这一次反击能不能成,就要看这三路行事结果如何了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两百零九章 通天之手
.
话说沈家为了从这局中挣得一线生机,分了几路行事。
一路,沈则敬秘密约见戚信,表示良酝署有人在设局,暗中利用戚信的名义推拒了京兆所有酒坊的酒,只收还来醉的酒,目的虽然是针对沈家,但是此事一出,戚信也必定受牵连,最轻的都是下狱,让他做好应对准备。
戚信听闻此言,是心焚如火,这事一出,那么他的官涯也到头了他一方面准备好辩解的说辞,另一方面连夜将良酝署的酒运出,又将其他酒坊的酒运入良酝署。
二路,沈则远和沈余守逐家联系另外五家酒坊的主人,诱之以利。表示愿意转让还来醉的招牌酒瑶池液的制作配方,还另外附赠沈家几种秘酒的配方
瑶池液使得沈家的还来醉酒坊一跃成为京兆最大的酒坊,是这五家酒坊眼红至极的物件,这样大的诱惑,是可以见得到的实在利益,比别人承诺的保护、良酝署专供等更有吸引力,商人重利,当然会翻供了。
三路,沈华善和沈余宏等人想办法将还来醉从沈家剥离开去,让还来醉和沈家完全没有关系,只有洗清了这一点,沈家就能脱身了
恰好陈成有个亲戚是蜀地客商,正好转给他以脱手,只要把出售文书日期提前到沈则熙和郡主成亲之前就可以了。
其中,这第三路要做的事情是最困难最重要的。
因为保管京兆府往年备案文书的正是魏法。就连沈则敬这个京兆少尹也没有办法解除到这些备案文书,有他在那里盯着,沈家自然就不可能在其中做手脚了。
但是对这最困难最重要的一点,沈华善表示一点压力都没有,他只是笑了笑。
随即,他拿出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浩浩。这两个字,是沈家在长泰三十六年初,花了三十万两从前京兆尹罗士敬那里买来的。
事隔三年多。现在,罗士敬也要还了这一个人情了
这个人情,沈家原本是打算用在十二皇子夺嫡之时的。随着罗士敬提前致仕,沈家人以为这个人情没有实现的机会了的,现在,终于有机会派用上场了
沈余宏带着那两个字。去向罗士敬讨这个人情,要求就是将还来醉的出售文书送进去年五月份的备案文书里面,而且必须在明日早朝结束之前。
京兆府往年的备案文书是由魏法保管,沈则敬这个京兆少尹是没有办法做手脚,但沈华善相信,罗士敬出任京兆尹这么多年。一定有办法的,就算他致仕了。他也一定有办法完成沈家的要求
沈家不知道他有什么办法,也不想知道他有什么办法,沈家要的只是结果。这是三年前就已经买来的结果
最后罗士敬传来了回音:事成了
沈家用了三年前的布局应对李斯年这次的布局,用了三十万两,在罗士敬那里暴露了身份,还断送了还来醉这个生财之道,才换来了一纸去年文书
付这样大的代价。用这样大手笔,如果还不能从李斯年的布局中挣得生机。那么沈家就不用活了还不如趁早辞官举家返回江南为上
沈家堪堪逃过了一劫,连到来的中秋节也没有心思过了,长泰三十九的年的中秋节,沈家一片冷清。
沈俞氏虽则吩咐厨房煮了极为美味的团圆饭菜,但是大家都觉得这些美味的饭菜味同嚼蜡。
这短短一个多月,沈家就发生了许多事情,沈家虽然暂时无虞了,但并不表示事情已经结束了,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沈开善从岭南来到京兆了,他请求致仕的折子很快就被长泰帝批准了,广州刺史现在已经由原成州刺史梅百川担任了。
沈开善和梅百川交接完职务之后,就出发来京兆了,从此他就闲下来了。
他回到京兆的第一件事,就去思过处将沈则熙拎了出来,他二话没说,就一脚踹向沈则熙,让他跌跪在沈华善等人面前。
你这个逆子你这个蠢货你知不知道你闯了什么祸沈家和容妃之间的结盟有失,等待沈家的就是抄家灭门白如嫣就是个诱饵,通过你这个蠢货,来钓起沈家的家族培养你有什么用沈开善说着,再一脚踹向沈则熙,尤不解恨。
为了供养你,为了助你取得文名,沈家暗地里做了多少工夫会读书能作诗的人多了去,为什么偏偏就是你素有文名没有沈家,你屁都不是若是沈家倒了,你连粒饭渣都没有沈开善气得口不择言,忍不住再踹了沈则熙一脚,而后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无尽的冷意。
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嫡幼子,竟然会犯下职业的错误那么,自己对他早些年的保护和期许,都是错了吗我怎么会养出一个只知文章不知世事的儿子来
这一瞬间,沈开善对自己过往的教导,产生了怀疑。
我我只是想纳个妾而已我不知道会这样的沈则熙惊惧地说道,边躲闪沈开善的狠脚。
这些日子他在思过处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要被逐入思过处,还要被终身圈禁
他只是想纳个妾而已,伯父就这么狠,那么他不纳了,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圈禁在思过处他反复这样想着,怨恨伯父的狠心,同时寄希望于沈开善,好让他从思过处出来
却没有想到父亲是把他从思过处拎出来了,却是这样往死里踹他他真的不明白啊
原来,我竟养出了你这样一个废物吗我这个做父亲的。真是太失败了见到沈则熙犹懵懂不解的样子,沈开善的暴怒冷静了下来了,他喃喃地说了这么一句,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光了
沈开善语气中的失望和冷意,听得沈则熙心里开始有无尽的恐惧。
沈家先祖几代积累,饶天大幸在承平之年加上风调雨顺,才能攒下一点根基。是沈家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有如今的局面吴越沈这三个字,用了沈家百余年近六代人才成就的。险些就毁在你手上了
沈家支持十二皇子,已经势成骑虎,你今日闯下之祸,等到十二皇子登基之后就会出现沈家百余口男丁,就会因为你这一个纳妾的小小错误而全部丧命你还懵然无知沈华善补充说道。
这个侄儿已经废了,但是他犯下的错误已经足够警醒沈家子侄他到了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
看来二十多年来。沈家的教导实在太失败了这一点,沈华善和沈开善一样,开始自责了。
你纳妾没有错,但是你令得郡主小产、容妃有怨,令得你父亲丢了官职,这是不可原谅的你身为沈家子侄。所言所行都关系着沈家,沈家供养了你。你就有责任为沈家的昌荣去做事,而不是这样,随意而行。一百多口人命,这个祸还不够大吗说这话的,竟然是一直神神叨叨的沈余乐。
沈则熙是他的小叔,但是沈余乐认为沈则熙已经没有资格做自己的长辈了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都早就知道了。这个小叔比他还大几岁,竟然会这么糊涂
从进入司天台任职后。沈余乐就开始明白一个家族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了。
他在这个家族的庇佑下,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之,他就要给这个家族做应该要做的事情。这样,才算是正道
可是,沈则熙做了什么
沈则远也欣慰地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再失望地看了沈则熙一眼,这样的蠢货,他都不想再看第二眼。
沈华善看着沈余乐,也点点头。看来沈家的教导,也不算失败到底,这个神神叨叨的孙儿都能明白,都能领悟,为什么那个读书聪慧的侄儿沈则熙不明白呢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做事三思而行绝不能肆意而为。这样的道理,是沈家一直灌输给家族子弟的,就连鉴华堂里面的小姑娘们都深知。
沈则熙的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将白如嫣带进来,让那个他好好看一看,他迷恋爱护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沈华善说道,已经打算借着沈则熙这件事来教训族中子弟了,。
会将沈则熙的事情公布全族,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没有比这个事情更有说服力的了,相信经过沈则熙这件事,族中子弟会警醒很多了。
白如嫣一直被如流处看管着,虽然她逃离了京兆,使得李斯年不能指正沈家,但这不是她有功。
说到底,她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她怕出现指正沈家,沈家的人不会放过她,也担心事后李斯年会杀人灭口,干脆趁乱逃走了。
或许她对沈则熙也有一丝情意,但这样的情意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不然白如嫣最初就不会为了十万两而去引诱沈则熙了。
不管白如嫣是可怜还是可恨,沈家最后决定还是饶过她,沈则熙的事情已成定局,她对于沈家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了
现在,就要她完成最后一件事,就是让沈则熙绝望,痛到极致才能反弹,将来说不定他在思过处有什么造化。
说到底,沈华善还是对沈则熙存了一丝不忍和慈爱,愿意给他一个将来的机会。
白如嫣见了沈则熙说了什么就不说了,只知道当沈则熙被送回思过处时,好像失了魂一样,嘴里喃喃地说道:我错了我错了显然受到的打击不轻。
至于他在思过处的日子,已经没有人关心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两百一十章 韬光养晦
.
沈宓发现了还来醉送到良酝署的酒数目不对,为沈家应对李斯年立下了大功,沈华善当众赞赏了她。
他还表示在亲事上,绝对不会亏待她,这令李姨娘高兴莫名。这让鉴华堂其他姑娘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也暗自松了口气:只要不糊涂,赵雨华的事情一定不会在沈家发生。
沈家收拾的残局之一就是修复和容妃的关系。
在荣平郡主出事之后,容妃选择了偏向沈家,这是因为目前容妃还需要沈家的支持,但这不代表着她对沈家没有看法,沈家怕的,就是容妃秋后算账。
须防人不仁,这是沈华善心头一直浮现的想法。所以一定要消了容妃心里的猜忌,沈家一定要做些什么。
沈家一方面派沈俞氏给荣平郡主送去调理身体的补品和药材,一方面让沈宁去钟粹宫给容妃请安,向容妃和十二皇子表忠心;另一方面向容妃表明,设局的人正是五皇子上官长治,如果我们两家生怨,那么得益的就会是五皇子云云。
1...7980818283...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