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长女(平仄客)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平仄客
顿了顿,沈则敬继续说道:前世,你及笄之后就嫁给了五皇子,但是。现在和你定亲的是应南图,他没有在三十六年死去,还将成为你的相公;你说五皇子会成为太子,然后成为皇帝,但是。现在五皇子被圈禁,他成为太子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他怎么可能会成为将来的正昭帝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上官长治就是沈家最大的敌人,是他最后灭了沈家的,所以这一世。沈家绝对不能放过他
除此之外,还说明了什么沈宁的眼神幽深起来,父亲想说什么她抬起头,等待沈则敬继续说话。
这说明:许多事情已经改变了原本应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而原本没有的事情已经出现,前世和今生,已经不一样了前一世沈家的结局,不会是这一生沈家的结局
而带来这一切改变的,就是你你就是那个变数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你,而发生了改变。其实从你重生以来,也就是从长泰三十五年三月开始,事情就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朝着和前世不一样的方向运行。总之,今生命运、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沈则敬笑着说道,这就是他的结论,所以根本就无须畏惧
敬儿说的很有道理,今生事情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事情的具体走向,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宁儿,可以知道未来的大致走向,是一种幸运。可以趋吉避凶,却不能囿于此,更不能被前世的经历影响今生的生活。这下换沈华善接着说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你前世所经历的,和今生所经历的,已然不同只有把前世的经历用来打底,今生的经历认真审慎地过,才不枉你重生了这一回。沈华善补充说道,将沈则敬的结论变成了道理。
说到底,命运,不是既定的,不是可知的,但,却是我们可以把握和掌控的。命运不会一成不变,就算你前生经历过了类似的事情,今生也不一定会走一样的路,我们要审慎对待每一步要走的路,才能把握到命运。
命运,其实就是每个人生存的造化却不是依赖前世,按照前世的轨迹去走,它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的,明白吗沈华善继续说道。
把这种知道前世的幸运转化成今生的造化,才是他想说的道理。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要根据事情的具体变化来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认为,五皇子被圈禁比杀了他更好,是因为,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他活着,对沈家才最为有利的。
其一,杀他,师出无名,不是占了大义,这样的事情就算做了,终究不是正道;其二,天下定,忠臣终,留着他们,也是防着将来的太子,免得沈家重复前世的蹈辙。知道过去未来,却不执着于过去未来,这才是正确之道。你,明白吗沈华善的语音如响鼓重雷,击进了沈宁的心里。
知道过去未来,却不执着于过去未来,是这样吗
是这样吧,事情已经改变了,今生和前世,已经不一样了
一直到如今,我是不是太执着于前世了沈宁沉思着,反省着,良久不语。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两百二十四章 奸臣至极
.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道理,沈宁一直在思考,思考前世和今生的异同,也尝试着放下对过去的执着。
时间,在静静流淌,转眼,就到一年之末了。
过年之前,因为春熙宫之事空缺出来的几个重要职务,陆续补充完毕了。
新任中书侍郎楼乐封原是泰州刺史,泰州是三大上州之一,楼乐封原是从三品,他的升迁倒也正常。
接替户部尚书的人选就令人有些讶异了,甚至他们感到不可置信,因为接替郑濮存的人选正是户部侍郎江成海从侍郎到尚书,他连升了两等,皇恩实是非常。
沈华善和江成海一向交好,江成海和溪山俞氏结了亲家,这绕来绕去的,沈华善和江成海也成亲戚了。对于他的升迁,沈华善感到很高兴,也没感到意外。
江成海在户部八年之久,就算他尚未够等第,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接手郑濮存的位置了。所以吏部尚书温珪章才会向长泰帝建议了这个人选,江成海定能胜任户部尚书一职的。
楼乐封也是长泰帝的老臣了,其貌寝威严,形似钟馗,然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更重要的是,此人善体察圣意,基本就有没有违逆过长泰帝的意思。
楼乐封虽说有些谀臣之嫌,但和这样官员共事,沈华善却很放心。因为这样的人极聪明,向来明哲保身为上,一般的事情,他们都不会过问参与,更何况夺嫡这样的事情
楼乐封只看圣意,也就是说,他不会偏帮任何一个皇子。其实。只要站在中间,这对十二皇子和沈家来说,就是一个大帮助了。
自从五皇子被圈禁之后。这京兆局势就是二皇子一个人的事情了,虽然他才能平庸。却是京兆众官员心目中唯一的储君人选了,因为成年的皇子只有他一人了。
甚至有官员在想,三皇子、五皇子相继被圈禁,当中会不会有五皇子的手脚。只不过,成王败寇,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二皇子府已经诞下两个皇孙。陈知浩丁忧结束,重新接任了兵部尚书一职,这些,对二皇子的势力都是极大的相助。但是二皇子府依然低调,就算形势一片大好,他们也不敢再言请立太子之事。
二皇子只专心去紫宸殿给长泰帝请安,绝口不提立太子之事,陈知浩和张星华等人早就提点过他了:只要他不犯错误。论长论尊,这太子之位非他莫属了
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二皇子府什么都不用做,就已经赢了。
就连延禧宫的德妃。也变得低调沉默起来,脸上永远是那副恬淡的笑容,除了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连御花园也不多待,整日闭在延禧宫不出。
德妃已经学乖了,只要她不惹事,别人就奈何她不得。这一点,令慕妃、容妃等人又气又恨。
坤宁宫内,一众妃嫔正齐聚坤宁宫给皇后请安,这是坤宁宫每五日一次例行出现的画面。
贤妃、李妃这两个位高的妃子先后出事,使得年轻位低的妃嫔对德妃、慕妃、容妃这三个居高位却平安无事妃子多了几分好奇。
听说那新任中书侍郎貌甚寝,形似钟馗,真真笑死了。听说以前的中书侍郎李斯年相貌是极其俊雅的,这对比好明显啊
说话的是梦贵人,她年轻貌美又性情率直,最近很得长泰帝宠爱,加上入宫不久,说话就这么没遮没掩。
皇后一听到她提及李斯年,心里就不太舒服,原本就威严的面孔看起来更加难以亲近。
李妃死、五皇子被圈,娘家兄长的谋算全部落空,幸好娘家兄长谨慎,趁着李家混乱之时拿走了那些往来的书信凭证,不然也难逃被皇上追究的命运。
原本蒋家是支持五皇子的,皇后也为五皇子说了不少好话,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妹妹快别说了,后宫不得干政,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们能讨论的。容妃笑着说道,眼神却有些悲悯。
梦贵人这样天真的性子,能在这噬人的后宫生存多久她很怀疑。
姐姐,说起来,五皇子出了事,二皇子得到最大的好处,不知春熙宫中的事情,姐姐有没有份呢慕妃说道。
她看着德妃脸上恬淡的笑意就觉得刺目。佛容蛇心,说的就是这样的人,自己终生都不能再有孕,她却儿孙绕膝,甚至有可能成为圣母皇太后,这多不公平
你德妃听到慕妃这么刺自己,忍不住想发火,可是随即想起了这是在坤宁宫,自己还要听从皇儿的话,低调为主。
只要想着,便努力压抑住怒火,只冷冷地瞥了慕妃一眼,心里恨恨在想:等着自己成了圣母皇太后,第一个就是拿慕妃这个贱人开刀
容妃不着痕迹地看了德妃一眼,见她眼中虽有沉沉怒火,却没有说什么话,那副懒得理睬的样子显示她内心的自信。
也是,这京兆之中,成年的皇子就只得二皇子了,他是一人独大了难怪德妃这样自信,那个位置就在眼前了,只等二皇子被立为太子,她就什么憋屈之气都报了,到时慕妃及所有妃嫔就会匍匐在她脚下了。
可惜,那个位置就算是在眼前了,也不见得一定是你的。你以为一定可以得到的东西,说不定瞬间就脱手离开了。容妃在内里讥笑了一声。
虽然她的皇儿只有十四岁,但是皇上春秋鼎盛,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呢,只要二皇子一日没有坐上那个位置,就一日未有定局
眼看她起朱楼,眼看她宴宾客,眼看她楼塌了。谁说得准呢
这后宫幽深之中,个人自有心事和谋算。朝暾宫内的慕妃,似笑非笑。
今日坤宁宫请安。提到李妃和五皇子之事,令她再次想起了自己的皇儿。李妃是死了。五皇子是被圈了,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她的德儿,再也不会回来了他离开自己的时候,才十一岁啊那么小,平素精致如画的面孔却扭曲不已,急喘着气,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自己。
直至今日,慕妃都时常听见皇儿临死之前的那一声声痛呼:母妃我痛母妃我痛
真是痛啊,慕妃笑着,眼中有止不住的泪。谁怜慈母之心
圈禁就完了吗不还没有完。很快,不用太久,我一定会送他下去陪皇儿
还有德妃,落了我的胎,让我再也不能拥有一个孩儿。这样的仇恨,我一定要报二皇子想登上那个位置德妃想做圣母皇太后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慕妃笑中有泪,眼神渐渐坚定和凶狠。
皇儿,春熙宫中的事,你都看清楚了吗上一刻是意气风发位极人前。下一刻可能就要身首异处你要永远记得,身在这皇家,你绝对不能有半点轻心,也不能有半步差池
不然,你就会被抓住把柄和弱点,别人就会利用这些把柄和弱点对付你。就像我们利用李妃的弱点对付五皇子一样你要记得 ,你可以依靠他们利用他们,却不能信任他们,更要提防他们
钟粹宫内,容妃神情肃穆地对十二皇子上官景安说道。
今晚长泰帝没有翻她的牌子,所以她有时间来教导皇儿。早前春熙宫中的谋划,容妃告诉了他,让他静静地观察着,究竟事情的真相是怎么样的,也让他警醒着,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是一个身在后宫的母亲对自己皇儿的实际教导
十四岁的上官景安还只是个半大不小的少年,如今听了容妃的话,心里忍不住一阵惊惧。李妃身死、五皇兄被圈禁,都是因为沈家和自己母妃的谋划,太可怕太深刻了
这个事情,在这个少年的心上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一生都记住这个事情。此后他的一生,都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人,尤其是对沈家有着深深的忌惮
沈家的强大和可怕,直到他驾崩,他都没有忘记过。
此刻,沈家不知道他们要辅助的十二皇子是何等心思,沈华善和沈则敬在沉思沈宁所说的前一世。
有了沈宁所说的前一世,他们有了更多的警醒和思考,也怕会重蹈覆辙,怎样为家族铺一条正确的道路,成为他们思考的重中之重。
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要掌握好,真的是不容易
从龙之功,也会被灭门,无论花了多少心力辅助皇子上位,到了最后,也免不了被猜忌被压制,但是,如果不辅助十二皇子,沈家这个时候还能急流勇退吗
如果要退,要退到什么地步才算是合适的呢这个时候转而支持二皇子不对,不能
皇上的心思根本从来就不在二皇子那里,而且二皇子志大才疏,跟着他,沈家不会有好日子过。
究竟,走怎样一条路对沈家来说才是最好的呢可保家族兴盛又免遭上位者猜忌诛杀那条路,在哪里呢
沈华善想起自己的兄长,想起溪山的俞谨之,想起沈家这些年在北疆和西燕的布局,一个早就隐藏在心底却从不敢正视的答案,兄长沈从善和姻亲俞谨之隐约暗示的答案,缓慢地出现在他眼前。
虽然直到现在,沈华善都不敢坚定和直说这个念头,但是这个念头一直没有离去。
取而代之,谋朝篡位,奸臣至极,沈家,真的要到哪一步吗
沈华善不知道,也不敢去知道。若是天下乱局起,沈家又将如何是处呢
.




嫡长女(平仄客) 第两百二十五章 未定
.
长泰三十九年的除夕,在沈家众人一片沉寂中到来。
自从沈则熙出事之后,沈家众人就极少欢笑玩闹了,不是他们心有忧愁,而是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专注的事情,令他们无法分神去感受和参与这过年的热闹。
沈宁反而是最优悠的,她已经从前世的纠结和执着之中转过弯来了,所谓心远天地宽,现在的她,感觉是最平静的时候。
青竹居的琴棋书画四大丫鬟,已经将青竹居装扮一新了,春诗和秋歌这两个管事,将青竹居上下打点得妥妥当当,不用沈宁操半点心。
应南图也派人送来了丰厚的年礼,他现在还在西宁道游历,他离开京兆,已经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来,沈家发生了不少事情,虽然他远在西燕,却也让陈成帮了不少忙,令沈宁觉得他从未远离,一直都在自己的身边。
想到应南图眼含情意的样子,沈宁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感觉心口微微发热。
除夕到来之前,沈家去户部尚书江成海家喝了喜酒,江成海的嫡孙女江芝兰远嫁溪山,算起辈分来,沈俞氏还是江芝兰的姑祖母呢。
这一次溪山俞氏只来了接亲的俞平音,他正是舅舅俞正道的嫡孙子。
俞家和江家的婚事在年中之时定下的,俞家想着俞谨之年纪大了,若有变故,一等就是三年的时间,这对俞氏、江家都不好,因此两家商定尽早将婚事办了。
见到俞平音,沈宁便想起了舅舅俞正道,他也是她的师傅。沈宁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受益匪浅。
舅舅说所谓纵横之术,就是谋算人心之道。经历了春熙宫一事,沈宁才对这话开始有所了解。
如果不是算到李斯年的心思。她也不会想到这个局,自然也就不能将李妃、上官长治也算入局中,沈家又怎么会从断臂之中缓过一口气呢
想到被圈禁在五皇子府中的上官长治,沈宁对舅舅俞正道更加感激了。
沈俞氏对俞平音是很亲切的,她想到了早前见到自己的父亲,也想到了多年未见的母亲和兄长嫂嫂们,想着等京兆的局势平稳一些。就回溪山探望父母去。
现在,储君尚未落定,沈家要做的事情还不少,沈俞氏知道沈家和容妃的结盟。在这个时候。若无紧要大事,她是不会离开京兆的,她还得坐镇沈家后院呢。
沈俞氏正想着回溪山的事情,二媳妇沈成氏就带这孙子沈庆敏来和鸣轩请安了。
七个月大的沈庆敏已经开始学爬了,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逗得沈俞氏没有心思再想溪山的事情,却忍不住想起了沈余宪和沈安氏。
早前湘州来书信了,沈余宪和沈安氏今年是不能回京兆过年了,因为沈安氏还在坐月子当中,十二月初的时候。她产下了沈余宪的第三子沈庆恭,当然不能长途跋涉了。
祖母,祖母,今日先生夸我的字写得好,明年父亲和母亲回来的时候,我会写得更好的。五岁的沈庆德早就开蒙了,现在正在族学中跟随先生学临字呢。
他已经颇懂事了,知道沈余宪和沈安氏不能回京兆,反而这么开解沈俞氏,连沈余泽也连声叫着祖母祖母,和小叔沈余宸两个人一同抹了抹口水。
看到这些小孩儿,沈俞氏忍不住笑了起来。一家之幸,在于家人和乐康健,这样就足够了。
沈俞氏笑着,夹杂着小孩儿的笑闹声,和鸣轩过年的喜庆氛围也浓重了不少。
沈华善没有心思感受过年的氛围,他正和沈开善等人在书房讨论着京兆的局势,计划明年的安排。
沈开善致仕之后,没有回杭州祖宅,而是留在了京兆。
他的夫人沈顾氏,在沈则熙出事之前就已经出家了,割断尘缘从此云游四海。沈开善不愿回到杭州睹物思人,留在京兆,也可以帮助沈华善判断京兆的局势,以弥补沈则熙给沈家带来的损失。
二皇子一系的官员估计忍不了多久了。太子薨已经快两年的,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长时无储君,这是国祚攸关的事情。皇上就算不想立太子,也要顾忌着臣下的反应。礼部可是有不少顽固的,还有宗正、太常的官员,也会极力促立太子的。
这京兆的局势其实不用怎么判断了,已经很明显了,二皇子一家独大,育有两个皇孙,又有太仆少卿张星华、兵部尚书陈知浩作为后盾,已经没有皇子能和二皇子竞争的了。
想必京兆所有官员都是这样想的,若是朝臣上下一心请立二皇子为太子,皇上又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是啊,就算皇上心目中的储君人选是十二皇子,恐怕也会迫于形势。可惜陈知浩复出后,二皇子就学聪明了,现在什么事都不做,就等着立太子了。容妃已经多次召见宁儿了,她心里是很着急的。如果二皇子一直不犯错,局面真是不好说。
沈则儒也皱了皱眉头,国子监有不少官员都在讨论储君的问题,可见储君人选,是目前京兆官员最关注的事情了。
看来,这局势对十二皇子、对我们沈家真的是很不利啊。沈华善抚了抚胡子,这一句既是总结又是废话,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点。
现在要做的就是消除这种不利,不然大家也不会齐聚在沈华善书房里讨论。
其实也不用怕,帝心在哪里,我们就跟着帝心走。就算那个位置看起来是二皇子的,只要他一日没有坐上那个位置,十二皇子一日都有机会。沈则敬说道,他想起了沈宁说的前一世。
前一世,沈宁二皇子落败还在五皇子之前,帝位之争根本就没有他什么事,虽然前世今生有变故,但某些事情走向还是有它的道理的。
沈则敬认为二皇子才能的确平庸。这些年也没见在朝堂上有什么作为,要把他拉下来也不难。
既然他一直不犯错误,那么我们给他制造点错误就是了。沈开善提出了一个方向。沈家顺着这个方向去走,一定会有办法的。
现在宫里的容妃催得紧。过年之后是什么的局势谁也说不清楚,沈家也要抓紧了。
越是紧急的时候,越是急不得。我们一定要耐心等待最合适的时机,就好像等待春熙宫中的时机一样,千万不能着急。且看过了年朝官们有何反应再说,这个是急不来的。沈华善谨慎地说道。
给二皇子下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何况他身后还有张星华和陈知浩。这两个人都是朝中重臣,家族又根基甚深,特别是陈知浩此人善谋能断,没有十足的把握。沈华善不敢妄动。
西燕那边有什么消息见众人没有再说话,沈华善问沈余宏。
原本沈余益过年就要回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西燕那边突然戒严了
西燕的官员已经和西宁道边上的大永茶马司官员打了招呼,说是国有要事。这互市得罢市三期,所以就连一早等候在西宁边境的沈余同都无法送进西燕,这个事情,同样令沈华善忧心。
尚未有消息,孙儿估计西燕皇室肯定出事了。不知道出事的西燕皇帝司马政还是西燕太子司马昊。沈余宏说道。
西燕的局势也不明朗的。从沈余益之前传回来的消息看来,西燕废太子和现太子司马昊之间一直在争斗,司马政的身体一日差过一日,病重之时又想起了废太子的种种好处来了,也不知道西燕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
西燕戒严,十之八九和皇室争端有关,因此沈余益回不来,沈余同也过不去,现在王姨娘以泪度日要生要死的,闹得沈则远一房的过年心情都没有了。
众人一时沉默,如果西燕政局有变,那么沈余益他们的安全就难以保证,动乱之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现在沈余益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吉凶未卜。
就在这个时候,如流处的连山匆匆带着密信敲响了沈华善书房的门,这是西燕传回来的书信,守在西宁道的如流处人员是一刻不停将它送进京兆的。
司马昊登位了沈则敬快速拆了信,然后说了这么一句,正如他们所料的一样,西燕政局有变了。
西燕皇帝司马政崩天,太子司马昊灵前即位,太子司马昊一上位,就用血腥手段镇压了意欲夺位的前太子,西燕官员也大换血,司马昊下令边关戒严,就是为了平息内乱。
虽然沈余益他们出不来,但是风潮大街总体平静,他们的安全也无虞,只等局势平稳了再另谋替代之事。
沈华善的眉头皱了起来,沈余益他们安全这令他们放心不少,但是司马昊登位,对大永有没有影响鸿胪寺知道这个消息了吗皇上会有什么反应
司马昊去年曾出使大永,根据燕诚公主的事情推测,司马昊和上官长治曾有过秘密约定,甚至他们有可能已结盟。司马昊登位,上官长治会咸鱼翻生吗
司马昊表面上骄纵横逸,实则心狠手辣,他登基之后,大永和西燕的关系还能保持那么友好吗互市停、战争起,这样的状况会不会再次出现
这种种担忧,在沈华善心里浮起。
待他从沈宁口中得知西燕和大永会在三年后再起战争之后,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三年战争起,这在前世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会不会再次发生
沈华善不知道怎么判断,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就算战争起,也能保证大永有一战之力,百姓免遭涂炭。
1...8687888990...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