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捣乱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月月光光
其实郭嘉真的想错了,曹操不提升他是为什么没人知道,但是程闵一直也没提升过谁,就连他自己都没提升过,程闵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所以也没研究那么多。
郭嘉一动也不动地坐着,想把自己三十五年来的美好事情都回忆一遍,可脑子里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他要追求的美好仍旧在明天,而不是在过去。意识到这点,两行泪水簌簌滑落。为什么哭呢?是悲哀,是悔恨,是留恋,还是心有不甘?他自己也不清楚。
他抹去泪水站起身,想到外面吸几口凉气,掀起帘子才发现天就快亮了。半山腰上看得分明,红彤彤的旭日即将东升,新的希望就要到来,春暖花开不远了,天地间还是那么生机勃勃,恰如程闵的霸业也是前程似锦。
望着这唯美的景致,郭嘉渐渐又笑了——人本就是人,不必用心考虑怎么为人;世本就是世,何必费尽心机处世?我郭奉孝壮士之胆、谋士之智、辩士之舌,无愧乱世弄潮的大丈夫,何虑他人之言?莫说还能活一年,哪怕只一天又怎样?朝闻道夕可死矣,若能换一轮红日上天,此生又有何憾!





三国之捣乱天下 第一百七十一章 拿下并州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捣乱天下最新章节!
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吕布虽勇武有余,但智谋不及,张扬虽有些文武之才,但也不堪大用,壶关毕竟处于包围之中,士卒疲惫粮草殆尽。他苦苦支撑了半载,壶关守将不堪疲惫终于献城投降,张扬、吕布慌忙逃离,并州天险尽失。我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把各郡城池拿下了,吕布选择了跟高幹相同的战术,奔赴匈奴王庭求救。
单于呼厨泉知道吕布勇武不敢得罪,又没听说过程闵,所以自然将吕布奉若上宾。
忆昔袁绍开辟河北,苦战了近十载才得来冀、青、幽、并四州,然而袁绍棋错一招竟然把河北基业拱手送与他人,袁氏轰轰烈烈的统治如昙花一现黯淡收场。改旗易帜、重设官员、笼络人心、丈量土地,一切又都改弦更张。不单州郡地盘尽数便宜了程闵,就连袁绍的幕府宅邸也成了程闵的产业,自此新人换旧主,程闵至今都忘不了,当初高采烈迁居到袁绍的州牧府时,雕梁画栋,锦绣华堂,数不尽亭台楼阁,婢女仆僮穿梭如云,掾属从事充盈房舍,这座州牧府可比当初许都的朝廷还气派。
不过程闵和黄月英都是节俭之人,府邸虽大,却把各处陈设器具一律更换,如今还是朴实无华的。
程闵终于能大模大样挺直腰板号令整个河北了,他满脸孤傲坐于堂上,听着新旧属下汇报着好消息,这种满足感实在太舒服了。
此时此刻在堂上如履薄冰连连叩拜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叱咤一时的黑山军统领张燕,他终于带着百姓们走出了深山老林,拜服到程闵脚下。据说此人原本姓褚,身形矫捷精于骑射,故而绰号叫“飞燕”,因秉承大贤良师张角的教义故而改姓张,此人当年拥数十万农民军,攻城略地驰骋疆场,与袁绍、公孙瓒斗得不可开交,也算得一时之雄。不过现在跪在程闵脚边却像个怯官的老农,再也提不起昔日英气来了。
“明公颁布政令,改易袁氏苛政。每亩田赋只缴十分之一,河北能逢宽仁之主,又有气壮山河之军,我黑山百姓焉能不降?”张燕这番话虽然是溢美之词,但也算扪心无愧。黑山农民军名义上还有十万人,其实大部分是老弱妇孺,真正能上战场的不过十之程闵与袁绍对待农民军的态度截然不同。除了黑山外,当年活动于河北的农民军还有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等大大小小几十支队伍,都被袁绍剿灭了,当真是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可程闵对待农民起义却不是斩尽杀绝,固然他是想保留这些人口种地供粮,但毕竟与农民军的关系是结怨而不结仇。所以张燕誓死不降袁绍,却可以接受程闵。
这会儿程闵完全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昔者天下昏乱仁德不兴,袁绍暴戾残害百姓,逼得人没办法才造反。你今来降那是从善之举。”
张燕叩头谢道:“多谢朝廷宽宏、明公栽培。我身为黑山百姓之首,能为这十万饥民寻条生路就已经很庆幸了……不过在下还有一不情之请。我那家眷妻儿久在深山,家乡真定县也没什么产业了,还请明公再开洪恩,准许我家小到冀州安家,让他们享享富贵吧。”
此言一出,旁边陪着的郭嘉、荀彧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张燕——真没想到,这么一个贼头还有此等算计。这不是享富贵,这是送人质啊!曾经拥数十万兵马的一个人物若不给程闵点儿把柄怎能平安终老?这老小子真会说话,明明是送人质,还要弄得好像求着程闵一样。其实也不足为奇,都是曾经沧海品过世态炎凉的,大老粗也能历练成聪明人啊!
程闵自然同意,顺水推舟道:“如此也好,在邺城安家吧,体面宅邸有的是,将军随便挑!本官出钱为将军整修。”
“不敢当不敢当……”张燕连连叩首,“若是没有什么差遣,在下就……”
“去吧去吧!早把家眷安排办好,将军也就安心了。”其实程闵自己也能安心。
看着张燕诺诺而退,想天下战乱已持续十七载,曾经称雄一时的袁术、吕布、公孙瓒相继败亡,本来辅佐曹操的我,如今已成为无可辩驳的河北霸主。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普天之下刀兵四起血流成河,加之灾害、瘟疫、饥饿,天下户籍人口只剩原先的十分之一,无数生灵湮灭于狼烟之中……
随后又讨论了一下远去匈奴的吕布,最终决定暂且不管他,先会邺城再说。
然而回到邺城,麻烦事就来了,程昱等人见河北四周已定,再一次劝我晋级王位,这一次理由冠冕堂皇的,什么四海皆定,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我再一次无奈的拒绝了,真搞不懂这些人到底是要干什么,怒吼道:“你们到底想怎样?一个狗屁的王位有什么用?这特么都第四次了,你们烦不烦?程昱你来告诉我,称王有什么用?说!”
众人被我这么一出弄的不知所措,程昱也是结结巴巴的说道:“这、这是大、大势所趋,天、天命难违!”
“好一个大势所趋,好一个天命难违,我且问你,怎么个大势所趋,怎么个天命难违?”我再一次怒吼道。
程昱这次不在结巴,直接说道:“主公,如今我军平定了河北四州,就连袁绍招致不降的黑山黄巾,也顺应天意前来归顺,河北四州百姓臣服,皆赞主公之威,岂不是大势所趋,天命难违!”
“强词夺理,河北四州就能自立为王了?那得到中原四州的袁绍岂不是可以直接称帝了?”我眼中带着怒气,看着程昱。
程昱也不知道是被我看急了,还是怎么招了,居然头脑发热想也不想的,直接说道:“称帝也未尝不可,不过不是现在,我们绝不能做出头鸟,不过却是可以紧随其后!”
程昱此言一出全场皆是惊慌失色,此乃大逆不道之话,众人谁也没想到程昱居然会说出这种话。
程昱一着急也不经过脑子就说出这种话了,说完就觉得后悔了,不过如今事已至此,想挽回怕是不行了,所幸就直接了当开门见山算了,“天子四次被劫,汉室气运已尽,如今各路诸侯皆是称王称霸,我军为何要弱上一分?论名望主公乃是当朝三公之一的太尉大人,论地盘我军占据河北四州地大物博,轮兵力我军兵马十万有余何人能比?各路诸侯何德何能,居然自立为王,我军名望、土地、兵力,皆是强于各路诸侯,却屈居他人之下,我程昱不服!”
戏志才也哈哈大笑道:“不错,天子四次被劫,汉室气运早就消散殆尽,我军兵强马壮,德行传与天下,怎可弱于其他诸侯,臣肯定陛下登机为帝,横扫八荒六合,一统天下!”
戏志才跟程昱好像是唱双簧一样,程昱直接配合跪下的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戏志才也愣了,他刚才的意思是让主公称王,可说的囫囵吞枣的,意思根本没有表清楚,居然被程昱利用了,后悔不已,不过事到如今,他也没办法,只能配合着程昱跪下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跟着头脑简单的武将,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直接跟风一样跪下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郭嘉却吓了一跳,郭嘉才不管谁当皇帝呢,不过此时若是真的称帝了,那其他诸侯定然纷纷效仿,称王和称帝和不一样,称王毕竟还是汉臣,可称帝就……郭嘉不敢想下去,马上站出来说道:“不可,主公称王乃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可帝位乃是大逆不道,此时万万不可!再说各位难道不知道如今的局势么?一旦主公称帝,那天下将会有多少人效仿?如今西有凉州马腾、韩遂;中原有袁绍盘踞;扬州有曹丕;荆州有诸葛亮;益州有刘璋、交州有孙权。众位难道不会想一下如此多的帝王存在,天下将会如何?”
荀彧本来只是路过,如今听程昱居然如此,再看戏志才和那群武将,荀彧再也忍不住了,毕竟称王和称帝差别太大了。
忍不住的荀彧直接站出来喊道:“好一个气数已尽,汉室天下依然“有德”。或许这种“德”早已被岁月和战乱风化得模模糊糊,但它依然还存在——那就是开汉以来所遵循的道德教化。董仲舒所论“天人感应”,孝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设立太学,光武帝勤修经学、宣布图谶,班固修撰《白虎通义》订正古今礼法,就连昏庸无道的先朝灵帝尚且校订六经大肆宣扬……孔孟之徒在地下长眠了五六百年,可是他们所标榜的道德教化依然存在,依然笼罩着这个国家,而且已成为汉室社稷的最后一道保障,虽然它无声无形,但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比千军万马更厉害,桎梏着每个人的心灵。一个从小就教育百姓读《孝经》的国家,改朝换代是何等样事?不啻把天捅个大窟窿!王莽那血淋淋的下场还不足以为鉴吗?”
荀彧所言不虚啊,想必任何人心中都觉得篡夺汉室是万恶的,不过迫于身家性命极少有人敢像荀彧、孔融那样登高一呼。强权可以威慑一时,却不能威慑一世。以势压人如同以石压草,只要石头不在,野草早晚是要冒出来的。就像那些被禁锢在屯田上的屯民,只要得机会总是会逃走的。
如何才能打破四百年来的士人道德,创造一个供自己子孙享用的崭新王朝?光是提升地位迈向至尊显然远远不够,要做到这一点恐怕只能靠屠刀。不管前途如何,闭上眼睛去杀吧,去砍吧!斩断旧有的道德圈子,甚至舍弃那些曾与自己相濡以沫的人,重新竖立新准则——再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是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可我是这样的人么?为了一己私利,开始大杀四方,这么做对么?我是这种人么?
况且这真的能成功吗?程闵扪心自问,就连他这样后世穿越而来,根本就没有帝王野心之人,居然也起了荣登九五之意,自己最初的梦想,仅仅只是屌丝逆袭,当个土豪而已,可为什么有了野心,为什么野心越来越大。
程闵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他却突然想起儒家的忠孝之道,若是用儒家的忠孝之道去教化自己的臣子。天下的道理简直是个圈子,掌权者不遵礼数离经叛道,却要臣下子民遵循道义效忠自己,这真是可笑至极,可悲至极……
想到此,程闵不禁叹息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的胜负总可以设法把握,但人生际遇却难以预知。曾几何时我程闵不过是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只想……想为这大汉天下尽心尽力,当初跟随孟德亲手缔造了许都,开启了汉室复兴的契机,可汉室中兴刚有点起色,孟德竟然离我而去,我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为大汉尽心尽力,可所谓的天子居然要杀我!”
说到这程闵顿了一下,程闵最开始本想说,自己只想当个土豪,可如今面对手下的文臣武将,如果说出那么没志气的话,会有损气势的,所以马上改成了想为这大汉天下尽心尽力,不过后面的话却是真心实意的。
程闵之顿了片刻,随后又继续道:“天子想杀我,我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我一手遮天,掌控着本该是天子的军政大权,可我万万想不到的是曹丕居然也想杀我,我为曹丕铺路,他居然要杀我,还杀了我全家老少,可怜我那未出生的孩子都……”
说到这,程闵已经哭了出来,渐渐的居然泣不成声了,众人也是被程闵这么一出,弄的不知如何是好。
荀彧最能理解程闵了,因为他荀彧也是一样,曹操给了他官位,给了他侯爵,给了他富贵,一再增加封邑,使他荀氏子侄不愁前程,最后连女儿都嫁到了他家,可是他荀彧什么都可以不要,只想要一个名符其实的大汉王朝!可曹操死后,一切都变了,皇帝被诸葛亮劫走,曹丕还第一个自立为王。
回忆往昔在袁绍帐下,曹操还是讨董联盟中一个不伦不类的杂号将军,没有实权,没有地盘,也没几个兵,但却有满腔忠义。现在他什么都有了,唯独臣子的道义一丝无存。当初荀彧本是袁绍的谋士,却放弃了兵强马壮的河北,毅然决然跟着曹操干,为什么?袁绍刚愎自用气量狭窄,私自刻玺胸藏异志。荀彧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绕了个大圈子,最后又回到原点了。汉室天下终究要亡,十几年辛劳全然无用,这辈子活得有什么意义?
人说黑白分明,可对他而言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眼看着这些跪在地下喊万岁之人,荀彧自己都想不到,他居然跟着这群人一起同谋,荀彧想呐喊,想发泄,想咒骂,但该喊什么?向谁发泄?咒骂何人?他陷到这个不尴不尬的境地,究竟怨谁呢?
有人贪权,有人贪财,荀彧则贪名!荀彧始终在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才能,自己的谦和,自己的仁慈,也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赞誉。卸下一切道义的伪装,他却不得不承认,他贪恋着仕途和官位,倒不是好利爱财,而是他需要以此展示自己的贤明,他的的确确贪名,而且贪得无厌,期盼天下所有人都赞誉他!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贪婪的吗?
王者何以有社稷?为天下求福报功。君王的使命是造福于天下万民,那万民岂不就是真正的天地之主?如果要这么考虑,皇帝姓刘还是姓曹真的很重要吗?还不是殊途同归?造福万民安定天下才是最重要的,荀彧即便分不清自己是谁的臣子,但毕生都在为造福万民安定天下而辛劳,已有无数百姓在他努力下过上了相对安定的日子。一个人能在有生之年办到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荀彧在程闵的哭诉下居然把心结解开了——若逢太平之世,自己可能仅仅是郡县之位,正因为遇到乱世,遇到了曹操,才能执掌国政成就一番功业。可曹操死的不明不白,天子又一次被劫走,也就完全的证明了汉室气数已尽,与其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何不就势而为!




三国之捣乱天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 田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捣乱天下最新章节!
如今华夏九州战火纷飞,不过不过九州之地甚是广大,也有战乱波及不到的角落,幽州右北平郡的徐无山便是这样一个地方。此处位于右北平郡与辽西郡的交界,由于中原动乱,东北少数民族乌丸趁机扩张篡夺了辽西郡,所以徐无山实际已是汉胡交界。而就在这片山岭以北还有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
幽州长城名义上是秦朝修建,但其基础是战国时的燕长城,历史已有四百年以上,如今无人驻守缺乏修葺,大有破败之相。至于衬托它的这片山岭,层峦叠嶂千岩万壑,密林葱郁荆棘丛生,就更显得偏僻寂寥了。若在太平时节谁也不会稀罕这等荒僻之处,可眼下世事纷乱,若投身山林间,反而能找到几分安逸与宁静。尤其盛夏时节,山间清泉哗哗流淌,伴着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俨然一曲动听的歌儿;山石之上到处是不知名的野花,婀娜多姿芳香四溢,使那一望无垠的险山多了几分温和之感……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群山幽谷中藏着一座村庄,那里阡陌井然,炊烟袅袅,村民过着祥和安宁的日子,与外面的混乱厮杀判若两个世界。
这村庄恰好隐藏在两座大山间,谷口有一道缝隙,故而不易发觉。村里的农田或在山洼或在山腰,零零碎碎却错落有致。山麓上是整齐的菜畦和果树,谷底则是一大片茅草屋,虽然简陋却井然有序。房舍间鸡鸣犬吠孩童嬉闹,村民赶着牛羊穿行其中,甚至还有书声琅琅的学舍——这村庄当然不会是自然造化之功,而是幽州名士田畴率领全族老少在此隐居时花费数年,一点点修葺而成。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幽谷入口和四周山头上藏有岗哨,不少壮丁手拿枪棒时刻戒备,若有贼寇敢来侵扰,小伙子们立刻一拥而上,立时将其废命于乱棍之下。
恰在此时,正有一人骑着小驴自羊肠小路颠颠行来。来者三十多岁,相貌英俊,虽然穿的是粗布衣,头上只有幅巾束发,依旧难掩其出众气质。可能是一路行来走热了,他敞开衣襟露出胸脯,衬着颔下那副飘逸的长须;手里敲着根竹杖,嘴里哼着小曲,再骑着那粉鼻子圆眼的小黑驴——真是逍遥自在。
守村壮丁早望见了,非但没拦,反而迎过去搀他下驴:“邢先生回来啦!您一路辛苦了吧?”那人只是点头微笑,牵着毛驴优哉游哉进了山谷。
此君姓邢名颙字子昂,河间鄚县人,早年也曾博览群书,为人端正仁义,被推举为孝廉,家乡父老还赠他一首风谣,唤作“德行堂堂邢子昂”。不过天下纷乱兵戈不休,他便断了仕途之愿,连当朝司徒赵温的征辟都没接受,跟随幽州名士田畴过起了隐居生活,整日以田园花圃为乐。光阴如梭一晃数年,耳闻袁绍打中原程闵趁机夺了河北,邢颙闲散多年的心渐渐耐不住寂寞了,因而出山打探消息。
邢颙一进村立刻引来不少村民,有的询问山外情况,有的问他带回来什么东西,有的捧来水让他解渴,还有些孩子围着小驴嬉闹。邢颙支吾应付几句,掏出几枚胡饼给孩子分了,便挤出人群往村子深处去了。直走到一座篱笆院前,他把驴栓好,又拍了拍身上的土,直到整理得一丝不苟,这才轻轻推开柴扉:“子泰兄!我回来了!”
他连着呼唤两声,茅屋中转出一位相貌伟岸的隐士来。此人年近四十,身高八尺,膀阔腰圆;一张轮廓分明的宽额大脸,面色黝黑;一副黑褐色的胡须,连鬓络腮;一对炯炯有神的眸子,眼窝深陷,通关鼻、菱角口、大耳朝怀;虽然只穿了件粗麻的灰衣裳,头上也只有枯枝别发,浑身上下却透着一股傲人的贵气。此人见了邢颙不忙开口,先规规矩矩作了个揖——正是曾经的幽州从事田畴田子泰。
田畴就是离此不远右北平郡无终县人士,成名甚早豪富一方,被前任幽州牧刘虞聘为从事,也曾尽心尽力报效朝廷。董卓进京天下大乱,刘虞被朝廷遥尊为大司马,便派田畴去长安觐见天子。当时河朔之地袁绍、黑山交恶,中原有曹操、袁术争锋,遍地狼烟道路不通,田畴就带着表章远涉塞外,历经千辛万苦总算绕道到了长安。待他拒绝了朝廷的赐官返乡时,才发现一切都面目全非了。刘虞已被公孙瓒杀死,残余旧部都投奔袁绍了。他来到刘虞墓前痛哭一番,又被投入监牢,幸亏不少州郡官员向公孙瓒求情,才算保住性命。逃脱囹圄后田畴对天起誓,要为刘虞报仇,率领阖族数百口亲眷遁入徐无山中,开荒种地聚草屯粮,已有十余年。
“兄长近来可好?小弟有满腹之言要对您说……”邢颙看见田畴不再矜持了,恨不得把这次出山的所见所闻一股脑告诉他。但田畴似乎对山外的变化毫不关心,只轻轻道了句:“贤弟辛苦了。”
邢颙滔滔不绝:“小弟已将外间之事打探明白。如今程闵尽收袁氏之地,袁绍等人转移到了中原司隶、兖州、豫州之地。冀州田租每亩仅收十分之一,士庶无不称颂!弃官隐居之人纷纷出仕,就连自称乌丸校尉的阎柔都改为程闵效力啦……”
田畴依旧一脸木然,叫家人备下鸡黍浊酒。两人一对一盏地喝着酒,邢颙侃侃而谈喜形于色;田畴始终不置一语,望着篱笆外面,思绪不知游离何处。
“兄长在听我说话吗?”邢颙终于忍不住发问了。
“哦?在听……”田畴回过神来。
邢颙这次出山见闻甚多,已有了些打算:“依小弟之见,咱们还是早早弃了这片荒山回乡去吧。”
“回乡?”田畴又把目光投向院外,满眼尽是迷惘,随后又是一阵苦笑——当年他带着亲眷初到徐无山之时,原打算招兵买马与公孙瓒作对。怎奈实力悬殊缺乏粮草,只能先开荒种地。后来外面局势越来越乱,许多百姓携家带口逃到山里恳求收留,田畴一片善心尽皆答应,山里人口愈来愈多,最后达到五千余户。带着这么多百姓,吃穿都是问题,何谈行军打仗?眨眼间十多年过去了,莫说公孙瓒,连袁绍父子都跑河南去了,刘虞之仇还找谁报?雄心壮志已成过往云烟,田畴心灰意冷,如今这山里百姓安居乐业与世无争,何必再回那个混沌世界呢?
邢颙已看穿他心事,思索片刻转而正色道:“子泰兄难道只贪眼前安逸,就不顾我大汉子民后世安危吗?”
“嗯?”田畴木然的脸上泛起了关切之色,“贤弟何出此言?”
邢颙正襟危坐手指东北方向,只说了两个字:“乌丸!”
这二字不亚如当头棒喝,田畴恍然大悟——乌丸本是东胡族的分支部落,因最早活动于乌丸山而得名,从属于匈奴。汉武帝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丸就此臣属汉族,为大汉监视匈奴活动。王莽篡汉时曾一度叛乱,至光武中兴再次归附,光武帝命他们迁到辽东、辽西、右北平、朔方等边地十郡,自此与汉人杂居。此后汉朝与羌族、鲜卑冲突不断,乌丸夹杂其间或战或降摇摆不定,甚至在灵帝后期还勾结渔阳太守张纯发动了一场叛乱,被公孙瓒戡平。刘虞赴任幽州以后采取怀柔政策,因而中原虽乱,乌丸与汉人却也相安无事;刘虞死后,袁绍为了联合各方势力剿杀公孙瓒,更加优待乌丸,不但矫诏册封多个大部落首领为单于,还以袁氏宗族之女与之结亲。这一系列怀柔促使其势力逐步壮大;加之北方鲜卑也在内乱,更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袁曹官渡对峙之时,他们便出兵襄平,幸好太尉程闵出兵阻拦。
1...7273747576...1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