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捣乱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月月光光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念罢众人又“噫”地一声赞叹,不过这次叹的不是海潮,而是程闵的才情。这简练的几句诗竟把眼前的奇景勾勒得清清楚楚,又豪气迸发,盈溢着海纳百川的雄壮之意。
我就知道,反正现在曹操死了,我拿曹操的诗出来装逼,应肯定没有人会拆穿!
“主公说得好!汪洋之苍茫广大,真是玄妙无边。”邢颙似乎也受了曹操感染,跟着吟诵起庄子的《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嘿嘿嘿……”程闵忽然笑了,回过神来道,“庄子的这些话你觉得是真的吗?”
邢颙手捻胡须道:“千里之鲲固然没有,不过大鱼还是有的。据在下所知,东海就有一种鱼,其大者如山,小者也有几间屋子那么大,仅是鱼须就有一仗长,眼睛像三升的大碗一样,百姓谓之鲸鲵(即鲸鱼)。这种鱼常因搁浅涸毙岸边,死后膏流满地。老百姓割食其肉,以其膏油燃灯,取其大骨制成长矛……”
张辽就站在邢颙身后,他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二人吟诗弄文也听不明白,就是跟着看热闹。这会儿听邢颙道出兵器,精神一振,连忙插嘴道:“对啦!去年与柳毅、管承作战,他们手下海盗就有用这种矛的。当时我还纳闷,这兵器说白不白说黄不黄,锋利而不失韧性,搞不清是什么做的。现在想来一定就是鱼骨矛。”
“不错,应该是鲸鲵骨。”邢颙转向大海不无感慨道,“可见古人撰写的那些玄妙之事,也并非无稽之谈。就连那天马行空,河洛谶纬也未必是信口开河。”
程闵呵呵一笑道:“方术之言听之犹可,若说相信,不免贻笑大方。”一边说,一边手扶山石又往前走了几步。
“主公小心,脚下就是悬崖了。”许褚提醒道。
程闵浑不在意,迎着海风傲然挺立在山崖之畔,看着那一望无边汪洋,不禁感慨道:“在某看来,海有多大人心就有多大,也无需去找什么仙山灵药,有生之年但求海纳百川,成就一番事业,那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大丈夫!朝闻道夕可死矣,人生何惧老也!”他说到这里忽然张开双臂,又吟唱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好诗!”邢颙双挑大指,“好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主公雄心不堕壮志不息,日后大有可为。主公就是当今天下的真英雄、大丈夫!”
阎柔听了个半懂不懂,反正跟着夸就是了:“杰作啊杰作。”
“妙不可言!”
“主公大手笔啊!”
“不仅是天下英雄,还是天下英雄之魁首也……”
众人的赞美声不绝于耳,程闵听得高兴仰天狂笑。可坐在远处的田畴却陷入了沉思——程文杰果真非泛泛之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磅礴的诗句岂是寻常之辈做得出来?不过他的这番感慨因何而起呢?他的千里之志,烈士壮心又是些什么呢?
想不到啊曹操的诗会这么牛x,这个逼装的也确实可以了。
三国之捣乱天下 第一百八十章 蔡昭姬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捣乱天下最新章节!
终于踏出辽西地界,在易县与留守大军会合。上谷郡乌丸单于难楼、代郡乌丸单于普富卢,皆是前来拜访。
收服塌顿三郡乌丸顷刻归顺,消息传来可吓坏了其他部落,难楼、普富卢如坐针毡,唯恐下一个倒霉的是自己,赶紧跑到易县向程闵投诚,不仅贡献战马军资,还主动把家眷送来,要求迁居邺城作为人质。但这些都没能让程闵高兴起来,因为郭嘉虽然没死,却在两个月之前就已经昏迷不醒了。昏迷两个月,这不就是植物人么?这还能有活的希望?
郭嘉从戎十余年,参赞军机屡献奇谋。虽然他至今也只是军师祭酒,但待遇远远超过其他同僚。他不仅足智多谋妙计频出,且规谏而不犯上,逢迎而不谄媚,聪慧而不掩主。
程闵深陷悲痛,哪有心思接待难楼、普富卢?只随口安抚几句,接受贡品人质,打发他们离开,第二日便带着郭嘉回师邺城。这一路走走停停,程闵骑在马上总是忍不住回头张望,甚至幻想这机灵鬼还能出人意料地站起来嬉皮笑脸。
但奇迹终究没有发生,大军已至邺城,留守幕僚迎接的队伍已遥遥可望,程闵还是不能摆脱悲伤,勒住坐骑重重叹了口气。他这一停整个行军队伍渐渐都停了。
荀攸这几日片刻不离守在他身边:“主公奉孝还有一口气,不必如此悲观。大家都在道边迎候,莫让他们久等。”毕竟是得胜而归,群僚还要给他接风贺功呢。
程闵也不想哭丧着脸进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奉孝昏迷不醒,不能去心。带病出征,弃命定事,何得使人忘之?”
“只可惜这小子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荀攸也很不是滋味,“他膝下有一子郭奕,尚未成丁。主公若有追念之意,厚待其子也就是了。”
“追赠后人又有何用?”程闵双目炯炯望着荀攸,“奉孝不但善于谋划,更能知我所思。设使人人都似奉孝般解我心意,天下大事何能不遂?”
正思量间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飘渺的歌声,悠悠荡荡,似是农闲村丁所唱: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歌声悲伤苦楚,曹操不禁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这首歌讲述一个汉家女子遭逢乱世,在兵荒马乱中被胡人掠去的经历。虽然记述的是个人的离乡之痛,却把天下大乱,烽火遍野,百姓流亡的种种痛苦道了个尽,字字泣血令人断肠。
“好悲的歌声……”程闵本就为郭嘉伤怀,越听越觉惆怅,可细细品来,这歌文采奕奕词句精妙,又感诧异,“乡间野老怎会这样的歌?必是通晓诗赋之人所做,此间可有什么文士被埋没?”
荀攸心不在焉,只是一味摇头。这时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掾吏挤出人群:“在下久居边郡略晓一二。此曲非隐居之士所做,乃匈奴左贤王之妻所写。”
“左贤王之妻?”程闵不敢相信,“匈奴也有此等才女?”
“此女并非匈奴,乃陈留郡人士,我大汉名士蔡伯喈之后,名唤蔡琰,小字昭姬。”
“蔡昭姬?”
“没错昭姬乃蔡伯喈长女,已年过三旬,早年嫁与河东才子卫仲道。其夫早亡,归宁在家,那时蔡邕在长安为官,她也相随照料父亲。后来王允诛董卓,蔡邕亦遭屠戮,李傕、郭汜作乱,匈奴单于於夫罗趁火打劫,昭姬落入胡人之手,辗转被左贤王收为王姬。听说还给左贤王生了两个孩子呢。”
“竟有这等奇事?蔡伯喈乃前朝第一博学才子,家中藏书两千余卷,惜乎命运不济,”说到这儿程闵又回头瞟了眼昏迷的郭嘉,“唉!这世上才俊之人偏偏都如此不幸。”
“她虽属女流之辈,却广览多学,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丝竹音律最为擅长。您听这首诗歌,原本胡人所唱,是她以胡笳为乐编出来的。”
既然是蔡昭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蔡邕,那也就是后世的那个蔡文姬了吧?不知道什么叫昭姬但是又嫁到匈奴,应该不会错了,就是蔡文姬。据说这蔡文姬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是个才女,不过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程闵想至此不由想要帮助一番,“如此才女流落外藩岂不可惜?当今兵戈渐息百废待兴,若能迎回此女以传蔡氏之学,也是一桩好事啊。”
“这不合适吧。”荀攸插了话,“她乃匈奴王姬,又已诞育子嗣,怎好拆散人家夫妻?”
程闵才不管那些:“她本就是汉人,遭劫掠而去,回归故土理所应当,咱们可以给左贤王送些财货,赎她回来嘛!若是那匈奴王否决,嘿嘿!咱们就有出兵的理由了!找个通晓匈奴语言的,这件事就交给他办。”
荀攸听程闵这话,这是连匈奴也要打?之前打乌丸是因为乌丸两次进攻大汉境内,现在又要打匈奴?顿觉不妥马上劝道:“主公如今我大汉内乱纷纷,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啊!”
程闵一听这话勃然大怒,“那匈奴多次欺辱我大汉朝,这蔡昭姬也是被匈奴抢走的,我抢回我大汉之民,有错么?”说罢转身就走,心里还在思量着,若是郭嘉在此,虽然也可能劝我安内,可绝对会有万种方法来劝说,定然不会让我心生怒气,可惜……
三国之捣乱天下 第一百八十一章 田畴离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捣乱天下最新章节!
负责留守的赵云、黄忠、庞统、荀彧等人已在道边跪候半天了,见大军行到近前停住脚步,不明缘由却也不敢起来,直等到程闵与荀攸说完了话,队伍再次行进才算松口气,齐声呼号:“属下恭迎主公,贺我军得胜而归。”程闵脸上还是没有太多喜色,只是摆摆手让他们起身。赵云接管兵马在外扎营,群僚则跟着程闵进城回府,连郭嘉也抬了进去,暂时停在州府院子里的客房。
洗澡水烧好了,庆功酒备下了,程闵却一概不用,站在客房郭嘉的床前呆呆出神。他不歇着别人更不敢歇,所有人都直挺挺在一边陪着。庞统、崔琰、程昱对视了一眼,三人同时出班跪倒:“我等愚钝,阻主公用兵于前,又未能随驾驱驰,请主公重重责罚。”
三人这一挑头,顿时呼啦啦跪倒一大片,所有反对这次远征的人都在请罪。程闵木然环顾,淡淡道:“起来吧,你们没罪。凡是阻我用兵之人尽皆有赏。”
不但无罪反而有赏,众人面面相觑不知缘由。
程闵语重心长的说道:“此番用兵乃乘危侥幸,虽然得胜亦颇艰险,不可以为常。至今想起白狼激战仍觉后怕,你等之谏乃万安之计,因此相赏。今后还望你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惜再不能闻奉孝之良谋了。”
“主公虚怀若谷,我等敢不尽命?”在场之人见他如此宽宏,又如此追念下属,无不动容,不少人都落了泪。
……
……
另一面,田畴、邢颙在林间研究着什么。
邢颙对着田畴道:“太尉大人一向爱才,如今兄长引路塞外乃平贼首功太尉大人定然有重赏啊!”
田畴摇摇头,指了指神道边的一棵树——那里栓了头小黑驴,驴背上还有个包袱,装着他出山带的所有东西。
“你要回徐无山?”邢颙不免惊讶。
“不错,马上就走。今生今世再不入世。”
“还是因为行军途中杀人的事?仗都打完了何必再计较那些?你所立之功有目共睹,太尉大人必定重赏啊!”
“我岂能靠出卖卢龙塞换取富贵?”田畴叹道,“仕途已非我愿,什么高官厚禄封侯晋爵在我看来便如粪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我只想做个寻常百姓,回山里安安稳稳度过余生,不愿再趟这浑水了。”
“你以为想走就能走吗?”邢颙干脆把话挑明,“兄长引路之事天下皆知。你若不接受封赠,天下人定会说太尉大人有功不赏处事寡恩。关乎名誉,他岂能容你一走了之?再说幽州已平定,那山村也呆不住了,只要朝廷传令迁徙,你能赖在山里不出来?不信试试看,只怕你刚到徐无山,郡县政令旋踵而至,招全村之人迁居邺城,那时你还能如何?”
“如何……”田畴痛苦地低下了头,正如邢颙所言,他逃不出程闵指掌,“即便迁进邺城,我也只做布衣,绝不入仕为官。”
“说得轻巧,他必会想方设法拉拢你。你能躲得开吗?”
田畴明知避无可避,硬是把心一横:“实在躲不过还有一死!”
邢颙还想再劝两句,却见田畴神色决然毫无动容之意,叹息道:“咱们相交十余年,无论才学、智谋、品行小弟都甘拜下风,可你这宁折不弯的倔脾气就不能改改?就算你洁身自好,当官也不是坏事,未必与节操仁义相悖。你怎么就想不通呢?”
田畴连连摇头:“入仕为官是否与节操仁义相悖,那要看为谁效力。”
“为明公效力,光复汉室天下难道不好吗?”
“光复汉室天下?”田畴挤出一丝冷笑,“子昂贤弟,你并非愚钝之人。程闵究竟想干什么,你不会不清楚吧?你是当真看不出来,还是自欺欺人不愿承认呢?”
“如今天下诸侯纷争,哪一路诸侯不是自立为王,只有太尉大人,始终不肯逾越一步,这难道不是要光复汉室的先兆么?”
田畴收起那副挖苦的表情,淡淡道:“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既然我不劝你回头,你也无需要求我留下。但愚兄给你一个忠告,日后在程闵身旁一定要谨慎小心。当初我叫你探探程闵品行,你糊里糊涂就保了他。”
邢颙吓一跳,讷讷道:“没你说的这般严重吧。程闵为了郭嘉可是哭了好几起呢,人性皆善,及不善者,物乱之也。”
“人是随境遇而变的。当初你我同在深山隐居,又怎知今日分道扬镳?”田畴话中充满惋惜。
一席话说得邢颙满心彷徨无言以对。
“话已至此,贤弟好自为之。”田畴解开绳索跨上驴背。
“且慢!兄长不给明公留封书信吗?”
“不仁者可与言哉?”田畴头也不回,只稍稍挥动皮鞭,那小驴便驮着他颠颠而去。
邢颙被田畴的话吓的战战兢兢,不过还是不得不回邺城交差。
程闵听闻田畴离开邺城,马上命赵云快马追之,送上黄金百两,既然田畴不愿为官,那就送上金银财宝得以嘉奖吧。
邢颙见我如此也终于放下心了。
……
三国之捣乱天下 第一百八十二章 孙氏复仇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三国之捣乱天下最新章节!
然而回军途中将士一直诧异,为什么素来雷厉风行的程闵这次却拖拖拉拉行动迟缓。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出兵之前他已经收服了从荆州逃出来的张允,让张允在邺城西北挖了片湖泊,引漳河之水灌入其中,名为“玄武池”,又征调了许多船只。缓慢撤军是叫大家休养,一回到邺城,紧张的水军操练就开始了。
如今我军都是北方兵,在平原山地作战还可以,到水上战斗力就大打折扣,日后早晚会跟荆州诸葛亮和江东孙权为敌。那就意味着要在长江、汉水用兵,不善水战怎么得了?所以操练水军就成了当务之急。程闵只休息了两天就到玄武池视察训练,张允手执令旗亲自指挥,三军将士划船摇橹排出阵势,倒也进步很快。
这一日忽然接到军报,孙权再次兵发江夏,似有吞并荆州之意。
对于荆州的诸葛亮来说,江夏的稳固太重要了,它恰好位于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是荆州的东部门户。一旦此地失守,敌人不但可以自汉水上溯至荆州核心,甚至可以陈兵江上切断南北联系。因此刘表前翻才特意委任黄祖为江夏太守,驻军夏口,扼守东大门。黄氏乃江夏望族,先朝名臣黄香、黄琼、黄琬皆出身于这个家族,黄祖也是其中之一。刘表挑选他担负重任,固然是想利用黄氏在此地的威望,更重要的是黄祖与孙氏有血海深仇。昔日讨伐董卓失败,袁绍、袁术兄弟交恶,都以远交近攻的策略牵制对方。袁术结好公孙瓒攻打冀州,袁绍就串通刘表掣肘南阳。当时孙权之父孙坚隶属袁术麾下,奉命还击刘表夺取襄阳,本来是一路得胜,却在岘首山遭黄祖暗算,乱箭攒身而死这便拉开了孙氏与黄祖长年恶斗的序幕。如今诸葛亮用了刘表相同的方法,同样用黄祖镇守。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孙策立业江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出兵江夏,重创黄祖与刘勋的联军,然而未能夺取西陵县。后来孙策遇刺身亡,复仇的使命又落到了孙权身上。为此孙权曾两度征伐江夏,虽然战场上处于优势,却始终不能撼动黄祖的城池。两次无功而返,江东文武渐渐有了微词,以张昭、张纮为首的臣僚主张暂且搁置西进,转而安抚境内山越。可孙权决心已定,誓要把这场复仇之战打到底,仅仅休整了两个月,又亲统人马再度起兵。以周瑜为前部都督,荆州降将甘宁为向导,秦松、鲁肃为参谋,凌统、吕蒙为先锋,韩当、蒋钦、周泰、董袭、陈武、宋谦等将尽皆随军,水陆并进溯长江而上,浩浩荡荡杀奔三江口。
黄祖得到消息,做了周密部署,不仅派大将苏飞在城池周匝布置兵马,还命水军都督陈就率战船陈师江上,以两艘艨艟巨舰横栏江口,铁索连贯上设强弩,把江面封锁得严严实实。孙氏兵马毫无惧意英勇奋战,先锋吕蒙率敢死士驾着小船钻入敌群,于万军阵中擒杀陈就;董袭冒着箭雨亲挥大刀,斩断拦江锁链;凌统身先士卒攀登云梯,终于杀进西陵城中,生擒步军都督苏飞。黄祖眼见大势已去,单人独骑弃城逃亡,却被一个叫冯则的小卒刺杀。
诸葛亮获知消息震惊不已,忙派文聘摔军火速救援江夏。但当文聘大军十万火急赶到时,孙权早已退军,并将西陵囤积的财货、辎重、粮草、战船以及降卒百姓尽数卷走,只留下一座遍地狼藉的空城……
得胜而归的江东军得意扬扬,高挑着黄祖首级,齐唱凯歌欢呼雀跃。水陆两军齐头并进,一路上耀武扬威,似乎有些意犹未尽,其声势真不亚于春秋时雄霸江东的越王勾践。在大军后面,虏劫的辎重财宝不计其数,就用刚刚从江夏收编来的战船载着,密密麻麻铺满了江面;俘获的降卒和百姓都用绳子绑着手,连成一串一串,足有两三万人。
可就在喧闹声中,却有一个年轻人始终沉默不语。他年方二十六岁,生得白皙俊俏,鼻直口正,目若朗星,齿白唇红,大耳朝怀,猿背蜂腰,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他有一双黑中透绿的眼眸,宛如秋水般深邃莫测,刚刚蓄起的小胡髭傲然上翘,微微有些紫红色。他穿着镏金的铠甲,头戴亮银色兜鍪,披着碧绿的锦绣征袍,骑着一匹白马,昂然走在步军最前列。不知情者恐怕很难猜到,这位英俊潇洒的青年将军就是江东之主——孙权孙仲谋。
与他并辔而行的是两个文官模样的人,有一个花白头发精神矍铄,是跟随孙策创业江东的谋士秦松秦文表。另一位只有三十出头,相貌端庄神色坚毅,是孙权新近提拔的心腹鲁肃鲁子敬。这两个人似乎已察觉到孙权有心事,却谁也不说话,只是默默陪着他前行。
正在此时,从后方奔来数骑,为首的是中郎将蒋钦。这蒋钦与营中另一位猛将周泰同为九江郡人,最初只是孙策身边左右不离的护卫,后来久经沙场立功无数,也成了军中有头脸的将领。他人高马大相貌狰狞,还是个急性子,离得老远就咋呼着嗓子嚷道:“主公且住!末将有话要说。”
孙权拨马勒住缰绳,整个队伍陆陆续续都停下了。蒋钦快马加鞭奔到近前,飞身下马重重跪倒在孙权眼前,砸得地面扑通一声响。
“你这是何意?”孙权莫名其妙瞅着他,“有话站起来说。”
“我不起来!”蒋钦十分固执,“主公就此收兵,末将不服!恳请您回军再战,把江夏夺回来……”
话未说完,后面韩当、董袭、吕蒙、甘宁等将也追到了,一个个神色焦急:“蒋将军,你这是干什么?还不快起来!”
孙权抬手拦住:“你们别管,叫他把话说完。”
“主公,你难道忘了历次攻打江夏咱们死了多少将士吗?”蒋钦跪在那里义愤填膺地嚷道,“先主之仇用不着末将多说,当初令兄遇刺,临终之际最不甘心的就是没能夺取江夏,手刃仇人!如今咱们打了胜仗杀了黄祖,但万不该放弃城池,那可是多少江东子弟拿命换来的啊!单单虏劫百姓财物而归,咱们与土匪何异?你这样做何以告慰令尊、令兄和阵亡的将士……”说到最后,这汉子竟气得虎目带泪,连连捶地。
孙权却对这番慷慨陈词毫不动容,抬眼扫视着众将,轻轻问道:“你们也跟他想的一样吗?”
这句话问出来,诸将都沉默了。虽然他们要阻止蒋钦顶撞孙权,但内心的想法也与之差不多,都对撤兵之举颇有微词。沉寂了片刻,扬武都尉董袭率先说了话:“蒋公奕说的也不无道理,不过……”他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不到三十岁,个子矮小,瘦削精干,一嘴软暖暖的吴侬细语,打起仗来却是个不顾命的,平日里有话就说,直来直去,今天却也支支吾吾的。
“韩老将军,您怎么看?”孙权朝韩当拱了拱手。
韩当不是江南人,家乡远在幽州辽西郡,他早年就与程普、黄盖一起跟随孙坚,曾经战黄巾、讨董卓,如今已年过五旬,是营中资历最老的将军之一,连孙权兄弟都要以长辈之礼相待。韩当见他点名问自己,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恭恭敬敬道:“末将不过是匹夫之勇,蒙两代将军错爱,不敢妄言大事。一切全凭主公处置,末将唯命是从。”到了他这个岁数要讲深沉,不能像小辈一样咋咋呼呼,虽然说了等于没说,但这未尝不是对蒋钦的默认。
“老将军过谦。”孙权淡淡一笑,似乎已品到了其中滋味。
“主公,我也有话要说!”从人群中钻出一位大个子,虎背狼腰,尖鼻阔口,二目如电,神似鹰隼,看样子也只有二十多岁;别人的甲胄都规规矩矩穿着,唯有他不戴头盔,铠甲松松垮垮往身上一披,战袍拧成条绳子在腰间一系;不知是为了好看还是特立独行,他还在脖子上挂了串小铃铛,只要一动就叮叮当当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