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影大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机器人瓦力
影迷们一看就兴奋地哈哈大笑,这才是v的杀着!媒体们也是哗然,这出丑的可不只是格雷伯曼一个
一直以来,电影人只有被影评人打分的份,观众则只能看着他们是竖起大拇指还是中指。
那我们应该相信哪位影评人?谁的影评最可靠?谁的最差?谁是广告机器,谁是平庸分子,谁最“电影冷淡”,谁最热情似火,谁最毒舌,谁最陈词滥调,又是谁最公正严明,其影评仍然坚守着影评人的荣誉?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团队在这个周末日夜不停地求知,通过基于日和烂番茄上真实的数据统计,并对影评人们加以解析,我们有了一些有趣的结果。由于影评界劳苦功高却很少有人问津,我们准备了一些奖杯嘉奖他们。谁会荣获最傻瓜影评人奖?是时候评测他们了!
叶惟团队瞄准了50位最有影响力的、目前还正活跃在大众视线的影评家,全是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成员(bf奖是近年最主要的奥斯卡风向标之一),肖恩爱德华之流被如常的忽略了。
那怎么评测?团队以日的60分为界,粗暴地划分一部电影是d或bd,以此找出19962006年即最近十年的200部好片和200部烂片,50位影评人全都看过其中好坏各50部的,只多不少。
再根据他们在日的个人平均评分,去与日的影评界平均评分、观众平均评分,烂番茄观众喜爱度平均评分作比较,分为好、烂、综合三项,这就得出他们的影评写得如何的参考结果。
比如某位影评人评过100部好电影,平均分是80分,评过100部烂电影,平均分是65分,综合是5分。而三个比较项分别是65分、68分和70分,那意味着比最狂热的烂番茄用户还高了5分的这位影评人,每天都在胡说八道,要不就是习惯打分写评前先嗨起来,总之随便一位烂番茄用户都比他更懂得分辨一部电影的好烂,随便一句话都比他的影评更具有客观的批判性。
叶惟在文中写明“取样电影数量越多越能说明问题,本想每人至少统计500部,时间紧张只能100部了,但已经符合科学,以后有需要再补全。”他还说罗杰艾伯特不在50位影评人之中,因为拿过普利策奖的艾伯特就不要和同行们争这些奖了,不过仍会公布艾伯特的评测情况。
横向柱形图把评测结果一目了然的列出,媒体大众每一个都赫然看到欧文格雷伯曼排在了高高的第一位,他的每项平均评分都比同行和普通观众高,而且不是高一好评分6,差评分09,综合分45,比同行高了3%(差评分甚至高了3%)!比烂番茄观众高了9%!全是最高。
叶惟评说欧文,又是你!但为什么我们一都不意外?大概这就是娱乐周刊风格吧,虽然我们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也许因为缺乏竞争的环境磨尽了欧文脑子的灵光,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他给正义前锋打了b+,“如果辛普森把她的超短裤挂起来后,还能继续星运上升,这不会让人惊讶”,杰西卡辛普森,看好你的超短裤了,有人在打主意。欧文还评了狗镇之主,“罕见的青春反叛神话”,更大的神话其实是它们的评分都高于好家伙的b。评了的阳光小美女我们就忽略不计了,毕竟这种例子在欧文这里不会让人惊讶。欧文,拿着吧,最傻瓜影评人奖,非你莫属。
影迷们笑翻之际有人去查看,还真是这样,好家伙和s这两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电影在烂番茄上各96%和97%、97%和95%的评分,格雷伯曼给了b和。而叶惟引用他的影评句子“s’ssrks日私fr射s混rsr”就在那里,格雷伯曼本意是称赞辛普森演得好,不必卖弄性感也能当演员,被v一解释就笑死人。
很多人忽然明白叶惟为什么抓着格雷伯曼编笑话,原来早已有内情,怪不得嫌弃他给灵魂冲浪人的好评。
这个奖不只是评冠军,把所有高得出奇的影评人都揪出来了。叶惟继续以其毒辣的言语进行颁奖,最傻瓜第二名是坦帕湾时报的史蒂夫珀塞尔,仅以微弱的劣势落败,高出同行16%,高出观众8%。
拥有最高的差评分74,没有人比得过史蒂夫赞美烂片的坚持不懈,他赞叹蓝色激情“简直是一场狂欢!”考虑到他住在酷热的坦帕湾,那的确是一场狂欢。有时候他又会作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他评论人类之子“这是一部深思熟虑的枪战冒险片,拍得不错。”然后评为b。头脑不清醒可能不是他的错,只是天气太热了。
珀塞尔对ss也给了b,尽管他大赞了它一番“相当有趣的明亮的令人鼓舞的”,但他“作为评论家要去抱怨它的缺陷”。
第三名是丽莎施瓦茨鲍姆,娱乐周刊的另一位影评人,打分高于同行7%。
正因为有丽莎的存在,欧文在他的工作单位才不显得那么尴尬,他们就像青蜂侠和加藤。在欧文的带领下,丽莎在娱乐周刊已经尽力挑剔了,不过人总有喜爱,丽莎绝对是布兰妮斯皮尔斯的铁粉,她以b+赞美内容和评论都惨不忍睹的穿越乡间路为“布兰妮被安然无恙的送上大银幕,我们所喜爱的这位20岁超级巨星女孩正在成名的高速公路上前进。”这部2002年的青少年电影本想把布兰妮捧成电影明星,然而至今我们没看到布兰妮的第二部电影,也许是出车祸了吧。(别误会,我也是布兰妮的铁粉,噢宝贝宝贝。)
关注者们被叶惟的跑调笑话逗得哑然失笑,连小甜甜都调侃了,真够嘴贱的!传言他和贾斯汀汀布莱克是好朋友
果然是史诗级的口水战!v铁粉们可不管他开谁玩笑,这才真的是一场狂欢!
v以一张嘴巴有理有据的群攻几乎所有主流影评人,爆烈的火力让人完全无法招架。
评测无差别,洛杉矶时报两个影评人,称赞ss“brs”的肯尼思图兰排在没什么危险的中游,只比同行高1%;还没评过ss但有骂过嘉莉是“奇耻大辱”的贝琪夏基,她排在第五名,评分特是高于同行很多达7%、低于观众一小些的3%,可信度有限的表现。
贝琪夏基是个谜一般的人物,在她还在为芝加哥论坛报写稿的岁月里,她就夸奖过不少的烂片,像把连欧文格雷伯曼都以级批评“这部电影唯一杀死的是你的时间”的惊声尖叫3称为杰作。我们都不知道贝琪具体为什么尖叫,可以肯定的是与惊恐无关。对了,她还经常把一些低评的浪漫爱情喜剧捧上天。
谁都看出叶惟在讽刺夏基不懂恐怖片,抓着机会为嘉莉出气。
在评完这些出色的傻瓜影评人后,就是平庸影评人们了。斯蒂芬金2004年就发文炮轰过理查德科利斯等一群影评人的平庸,好烂的电影都稳当评价了事。这次获得最平庸影评人的人还正是时代周刊的科利斯,统计表明他的评分是最接近大众的,几项数值都相差不足1。
难以置信的精确,说的是科利斯对于普通观众的心理把握,他就是全美民众的一面镜子。所以科利斯的影评和你在电影院听到的陌生人谈论,甚至在幼儿园随便问一位小朋友的看法,都没有分别,像我5岁大的妹妹,她也会说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很棒的电影”。如果让欧文来评,“读科利斯的文章唯一得到的是浪费时间”,还有浪费纸张。
今日美国的克劳迪娅普格以2%、好莱坞报道者的柯克霍尼克特以3%的微弱对比差距紧随其后拿下亚军和季军。他们的影评也都是稳妥第一的风格,几乎都是废话。
两人都给了ss中间值的2/4分,一边说很好,一边说但应该更好,它的宗教基调阻碍了他们打好评。
“叶惟的幽默用错地方,非理性的态度令人无话可说。”在一场影评争端中,普格如是说。现在面对冷冰冰的数据,不知道普格作何感想?她似乎把理性理解为平庸,想从她的影评中找到超短裤是很难的,并不是没有,她好评疯狂农场“一部热情招待年轻观众的甜美、温和、有趣的电影”,我正好看过这部被影评界骂臭的喜剧,怎么说呢普格还给高评的圣诞精灵两星评分,“不惹人讨厌但像糖浆般太甜了。”
当霍尼克特给像红磨坊、钢琴家、弗里达、牙医的秘密生活都打了差评,他真的没有出问题?“这部电影缺乏让观众进入故事并认同角色的具体个人时刻。”他这么评说钢琴家。但霍尼克特拥有从烂片堆把评分平均来的本事,看完施瓦茨鲍姆评为d、普格打了5/4分的麻辣宝贝后,“这也许是高血糖的垃圾食品,但由不断上升的年轻女演员布兰妮墨菲和人小鬼大的达科塔范宁组成的励志团队,让你忘记了那些危险的甜味剂。”难怪不喜欢牙医。
.





电影大师 第532章 影评之死
.
ds_d_x();
ds_d2_x();
“哈哈哈!”
因为叶惟这篇是时候评测影评人们了,丽兹连番的乐笑,真可惜没能参与,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啊!看着普格、霍尼克特等这些之前骂他的人都在上演现形记,感觉真爽,为好朋友骄傲嘛。
真想看到他们的表情!会不会很尴尬?还有什么?最挑剔影评人奖?它的评选取决于影评人平均评分排行榜的最低者,一部电影想得到他们的好评是最困难的。
获奖者没有让媒体大众意外,有着“全美脾气最坏的影评人”之称的华尔街日报的乔摩根斯顿,比同行低了11%,这位74岁的老头历尽了影评界的沧桑变化,是现存不多的老资历。
我们才知道乔也已经获得普利策奖了!继罗杰艾伯特和史蒂芬亨特后的第三位,就在去年,恭喜恭喜。乔并没有被我们豁免,因为我们也现了他另一秘密。乔是那个最暴脾气的老头邻居,如果他有两张嘴巴,他一整天都会在互骂中度过。他给公认的经典差评实在太多,评说杀死比尔“虐待演员和观众”那都不是事,但他也是警犬追杀令在r唯一的好评影评人(7分)“我为它的滑稽感到高兴”,等等欧文打了分“缀着奇怪的丢脸感觉”。这其实真是一个极好的广告“警犬追杀令!它能让最狂热的影评人呕吐,让最挑剔的影评人喝彩!”头我就要看看这部电影。
亚军是纽约客的安东尼莱恩,他还没有评过ss,自然就缺乏话题,人们的目光已经被季军牢牢吸引住了,纽约邮报的席影评人卢拉姆尼克!最挑剔的奖项被纽约帮所包揽,东海岸的风格如此,但拉姆尼克和v的恩怨才是焦。
我的朋友卢很亲切和善,而这个卢是曾经在电影节和其他影评人争座位几乎打架的人,一直都觉得乔蒙受了很多冤屈。也许纽约影评人特别喜欢狗狗电影,卢以高于平均4分的75分称赞12斑狗“这是那种脱了评论的电影。”但当了全世界唯一好评者(75分)的小丑杀手是怎么事,“先这部黑色喜剧有一个男性强奸的场景,那比激流四勇士里的那个似乎温柔得多了。”无论你怎么想,我只是有个真诚建议,约会的时候千万别去看电影。
叶惟对拉姆尼克的评笑抽了很多人,可那就是拉姆尼克的评语,这能怪谁呢。
最挑剔之后是最中立,排行榜上同行差值最不高不低的那些人。冠军是芝加哥读者的j.r.琼斯,亚军是沙龙的斯蒂芬妮扎克拉克,季军是旧金山纪事报的迈克拉萨尔。他们的差值都不足1%,基本上每次的评分都是主流影评界的综合意见。
琼斯的59分和采样电影的平均得分几乎一样,你可以称他为“影评界的瑞士”,如果非要从5位影评人中选出一位来评估一部电影,他将是最稳定、最可信的那个。他就像妈妈织的毛衣,不宽大也不挑剔,不花哨也不丑陋,实用。他还像十二怒汉里面的亨利方达,当大家吵得面红耳赤时,不妨听听他怎么说。
文章中没有如何打趣这些中立影评人,紧接着公布了罗杰艾伯特的评测,非常惊人的结果!
艾伯特竟然比同行们高了11.5%,能排在最傻瓜影评人第四位。文中试图作出分析,这和艾伯特的风格有关,他喜欢对好电影打高分,对坏电影打低分远比其他人少,而且一些影评界烂片他则认为是高分好电影。
天啊!罗杰,你怎么会排在这里?这让我们的工作成果简直全部毁了,罗杰是世界上最好的影评人之一。数据显示罗杰并不是最刻薄的嘴巴,相反他待人宽厚,还要极有主见(欧文他的主见是主见,我的主见就是犯傻?小子你给我说清楚!)好了好了,我们这个评测真的仅供参考,数据能说一些话,但还说不了全部。每部电影和每篇影评都要做具体的每次评估才能知道好坏。你知道有什么是科学搞不定的吗?对的,女人和电影。
啊?丽兹看到最后怔了怔,噢!有儿失落。不过想想的确是这样,比如ss现在和12斑狗的新鲜度差不多,那么如果艾伯特打了ss高分,他和拉姆尼克在数据上是做了同样的事情,实际上并不一样。
太多新闻话题了!媒体们足以的兴奋,第一次有电影人以这种方式炮轰影评界,叶惟还在文章附录放出统计数据文件,任何人想要详细了解都能免费下载,以他的身份敢这么做,就不会做假。
影迷粉丝们真高兴,v说了就是新奇幽默,就算这玩意仅供参考,却绝对狠狠的耍了影评界一把!不知道j.r.琼斯等那些最中立影评人的评价是什么?
叶惟似乎为了避嫌而没有提及,但很快就有影迷整理传播这些获奖影评人们的态度,莱恩、扎克拉克都还未作评,迈克拉萨尔打了b的差评
一些影评人好像打定主意要无视ss或者看定了形势再评,不愿意参与进来,其实影迷都知道是由于ss敏感的宗教基调。而最傻、最平庸、最挑剔和最中立四位冠军,格雷伯曼打了,理查德科利斯还未作评,摩根斯顿和琼斯都打了好评!
“很难不喜欢它的感动。”3/4,乔摩根斯顿
“因为导演叶惟成熟的挥、故事真实的勇气、无可挑剔的对话,这部可信的、疼痛和乐观的电影将永远留在记忆中。”3.5/4,j.r.琼斯
能让冠军们全都乱了阵脚,这样的ss已经必定是观众拥护、影评争议的电影,就看会到哪样的争议程度了。
16号星期一如期到来,一个个新事态让这场口水战进入到白热化,被全球娱乐媒体所报道。
ss延续了天的强势表现拿下周末北美票房冠军。是时候评测影评人们了引影迷圈的网络热议,r网言人表示早一步已和叶惟团队合作,网站将会完善这些评论家数据统计系统,像“平均评分(vrrvsr)”,与同行均分的对比,又像评论分组,所有评论中有多少比同行更高,多少一样,多少更低,让他们的风格和最新排名随时可以查到。
在疗养中的罗杰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和他的影评官网表了ss的影评,以大拇指做出评分
艾伯特参加过无数的口水战,而这次他决心支持ss,四星的满分影评,字里行间流露着他的心情。
灵魂冲浪人基于贝瑟尼汉密尔顿的真实故事,一个现年16岁的少女在三年前遇到鲨鱼袭击而失去几乎整条左手臂。一个月后,她到了冲浪板上,现在她已经赢下锦标赛冠军,刚刚成为专业冲浪者。所有这些都是了不起的事实。
这是部没有问题的电影,尽管它有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设定。
贝瑟尼(艾玛罗伯茨)有一个和乐融融的专业冲浪运动员家庭,和一只又大又友善的狗,她有交心的好朋友,冲浪的天赋,生活于就在海滩边的地方。她是个忠坚虔诚的基督徒,还从她的精神领袖们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她是个有着强烈的竞争精神的永不言败的乐观主义者。这女孩几乎就活在梦幻中。
但影片里还有着更多。一个13岁的女孩失去一条手臂能继续微笑吗?不能,能也是装着没事。制片人、编剧和导演叶惟向观众展示了完整的贝瑟尼,灵魂的黑夜,悲伤和愤怒的时刻,虚无主义的诱惑,绝望的引诱,以及被憎恨的心摧毁。
叶惟讲故事的策略并没有控制贝瑟尼而不让她意识到这些痛苦,这部电影一次次让她直面自己故事的悲惨,像恶魔般不断引诱她怀疑她的宗教信仰,觉得一切糟糕透,她不可能完成一些鼓舞人心的事情,她是个悲剧。
正基于这种策略,灵魂冲浪人有很多特别令人信服的场景和台词。故事生后,贝瑟尼在医院醒来就问她的青少年导师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待她?她家后独自躲在卫生间哭泣。她装上无用的假肢后拒绝再使用它,并怒说自己什么都没得到。她怒吼一直支持她的家人和挚友。她对她的狗吐露心声。
还有很多,最让我动容的时刻是贝瑟尼半夜恶梦醒来后哭着哀求上帝显灵,给她坚持勇气和信仰的理由。这是在电影史中都少有的如此有力的时刻,把崩溃的乐天派的忧郁、怀疑、在命运面前的卑微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正在抗癌的我来说,我明白当中的黑暗,从那里开始我就有止不住我的眼泪。
贝瑟尼完全有放弃的理由,她和她的家庭也一度放弃了,但她最终继续顽强。即使电影对她的康复过程稍显敷衍,什么都没有消失,真真实实的全在其中,这让我能毫不保留地为她的信念和精神喝彩,为她的痛苦而痛心,给她的决心充分的信任,认同她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这个13岁的女孩。
这部电影始终没有沉溺悲痛,它有很多细节让我欢笑,特别是贝瑟尼一家那件创造亚当改图版恤,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但我真的是拍掌大笑。这个细节也让那些用乐观掩盖压抑的家人那么真实,你能实质般感受到他们的心情,他们如何互相支持,如何把悲伤转化为温暖和爱,真是不可思议。
叶惟对细节的处理事实上非常周到,他清楚电影必须要告诉观众什么,例如贝瑟尼的医疗信息,一个月后就归大海对伤口有什么风险,在医生给她建议和她父母的谈话中,我们得以了解她的康复是个困难和复杂的过程。而电影通过蒙太奇手法快表达了这个过程,对一部分观众也许感觉有什么缺失,但如果你留意场景的细节,她是不容易的。有几个场景的贝瑟尼甚至有明显的失眠黑眼圈,那正是她灵魂挣扎的时刻。
艾玛罗伯茨是个讨喜的、让人信服的女主角,相比她在她今年的另一部电影美人鱼中演的另一个13岁女孩,她就像被叶惟施放了什么奇幻魔法。演贝瑟尼父母的科林费斯和海伦亨特都有出色的演绎,虽然除了支持女儿,剧本的确没有给他们太多的选择,但他们抓住每个机会表现他们的复杂并在一次争吵中爆。
哦,我怎么会忘记莎拉导师(梅丽莎麦卡西),了不起的表演,了不起的人物,她是这部电影非常有效的缓冲带。贝瑟尼的挚友阿兰娜(谢琳伍德蕾)忠实地挥作用,另一位年轻女演员特丽莎梅诺尔也让人印象深刻,她的冲浪手角色戏份不多,贝瑟尼的竞争对手,不是那种恶毒的金女郎,这电影没有一个恶棍。
灵魂冲浪人告诉我,叶惟保持了水准,这个18岁的电影天才是个年少轻狂的问题人物,但他真的很会拍电影。
这是不是一部有益的励志影片?毫无疑问它是,不只是。
也是在这天早上,随着新一天的洛杉矶时报售和官网更新,整个周末被叶惟热炒的影评之死终于面世。
如果说艾伯特的参战令人激动,写出的上乘影评却不让人惊讶。叶惟这篇长文就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不是典型的v说了,更不是他在社交网站的嬉笑怒骂,哪有什么笑话?
看着报纸和网页的很多人突然惊醒,那些笑话是诱饵!因为这根本一都不轻松,这都不知道是给谁看的
但有些人,感到了震撼。
影评之死叶惟,26116
要谈影评的死亡,有四个领域不得不先厘清,电影人界,学术界,影评界,观众界。四者之间怎么先后排序,起什么样的相互作用,都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核心问题在于他们怎么看待电影,他们又是怎么看电影。
观众界是最好介绍的了。电影绝对是最没有艺术架子的艺术创作品之一,对于其它大部分的艺术品,人们都默契的认同观者和评论者需要该艺术领域的一定学识,你要欣赏一幅梵高的画作就要有油画认知,你要评论一肖邦的钢琴曲也得有乐理基础。懂得美学,兼备史学也是需要的,正如当你阅读一部托尔斯泰的小说。
但对电影这一领域,大众的默契则似乎是你不需要任何的学识,就可以观看、看懂并评论任意一部电影。
这自然是因为电影从诞生之初就被作为一种大众商品进行贩卖,它当商品比当艺术品的时间还长。后来好莱坞把这种商品变成了畅销商品,它多数时候就是在讨好观众。这使得日子一长,你走进艺术展馆总会带着尊重的心,你走进电影院却多半是想“我今天能不能有个乐子就看这些拍电影的了,他们最好能。”
电影不只是商品,电影还是一门艺术,不管是大众艺术或是什么。我不确定是从来如此还是时至今日才如此,多数观众已经遗忘甚至是不屑这一。
溯到196s197s年代,观众界还不是现在这样,那也可能是美国影评界最好和最有影响力的一段岁月。一切开始于1955年著名影评家詹姆斯艾吉去世,1958年他的影评文集出版,这是美国史上第一本影评文集,它意味影评人正式获得知识分子的头衔,他们写的东西会被严肃对待。然后,英雄人物们应运而生。
在那个年代,纽约客的影评家宝琳凯尔的一篇影评就能把一部电影推举为伟大作品。很多新好莱坞电影因为得到她那激情锐利的呐喊,还未上映就轰动全美,又或是一夜间从无人问津变得场场爆满。
不过别误会,宝琳凯尔是真正把影评推向大众化的人之一,她的理念初衷是“我担心某一天电影不再是唯一一种每个人都能自由享受并表意见的艺术,我担心它变成像音乐、美术一样,成为只允许学术界研究和鉴赏的东西。”
罗杰艾伯特也担心这,他还担心电影艺术的平民化会使艺术电影失去地位和生存空间,因为大众最热衷的肯定是他们所能理解的那部分。所以他在芝加哥太阳极和影评电视节目中大力推荐经典艺术片和“被遗忘的电影”。
1...321322323324325...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