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花瓶女配开挂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弄雪天子

    杨玉英一听他口音便笑道“听口音,郭大厨是本地人”

    不等郭大厨说话,鲁参谋就道“竹城的,跟老司令是同乡。按辈分,还得叫老司令一声老姑父。”

    杨玉英含笑点头,一顿饭吃完,她抽出丝帕擦了擦手,宋玉特别绅士地帮她移开椅子,护送她去学校,临出门,杨玉英才又问了句“郭厨子擅长做日本菜可去过日本”

    “没有,他只会做咱们东宁省的本地菜,再说,老司令家。谁敢提起‘日本’这两个字,让老爷子梦中杀人毙掉,那也是自找的。”

    杨玉英顿足,眨眨眼,一伸手勾住宋玉的脖子,特别亲昵地靠了过去。

    左右警卫员!!

    宋玉“……小姐!”

    “你们这位郭厨子,自己不是日本人,也和日本人有来往,他身上的味道已经很淡了,但是,那一身独特的烟味,不是樱花牌,是关东军特供的一种烟,很淡,别处见不到。”

    宋玉一颗心扑通扑通地狂跳,几乎听不清楚,半晌才回过神,心下也不知是松了口气,还是有些失望。

    杨玉英叹道“可惜了,他煎牛肉煎得很好吃……别急着动作,等我回去找人仔细查一查。”

    说完,她顺手给宋玉整理了下衣襟,拍了拍他的肩膀。

    鲁参谋在台阶上看了半晌,赶紧低头,老老实实给杨玉英打开车门,一路上一句话也没敢说,心里却琢磨,如果宋玉娶了小姐,那要一辈子活在司令的眼皮子底下,从此与漂亮的佳人再无缘分,他喜欢跳舞的那点小爱好,看来也要戒掉。

    杨玉英轻轻松松下车去上班,宋玉细细交代两个警卫保护小姐,自己连忙赶回饭店。

    鲁参谋看他急得一头汗,笑道“你急什么,咱们家小姐看上你,那是好事,不就是不能勾搭小姑娘哪个小姑娘能和咱们小姐比”

    宋玉蹙眉,还没说话,一抬头,就看到宋司令立在楼梯上,一张脸笼罩在阳光的阴影中,漆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渗人的厉害。

    “……”

    他记得前几日宋司令还说,给小姐选夫婿,宁肯要自己这种,至少像个男人!

    呵呵!

    男人这张嘴,真是信不得。

    傍晚时分。

    杨玉英从学校出来,宋玉来接她,就显得特别的彬彬有礼。

    “……郭厨子已经被司令秘密抓捕了。”

    宋玉低声道,“本来还想先监视,没想到这小子特别贼,居然发现问题,企图逃跑,没办法,只好把人按住。”

    鲁参谋神色间也颇为难看。

    他是真没想到,居然连司令身边的人竟然也是日本间谍。

    姓郭的在宋家做厨子,到今年为止已有五年,很得宋家上下的信任。

    事实上,杨玉英也很是心惊。

    “婉娘,你搬去学校住吧,我和你们赵校长商量过,让你暂时住学校宿舍。”

    晚上吃饭,宋珧忽然道。

    杨玉英扬眉。

    宋珧轻声道“我接到命令,要回济城整备军事。”

    周行之叹了口气,也道“在学校,和学生们在一起,还安全些。”

    杨玉英心中一叹。

    看来要打仗了。

    杨玉英最近查了不少资料,对日本人很了解,可越是查,她越是……有些无力。

    她查到的资料,难道国府会不知哪怕不会知道得很详细,但大人物们,其实心中有数。

    大战之前,其实都是有预兆的,就像现在,日本的态度明摆着,双方心知肚明。

    国内有识之士,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中日之间战争不可避免。

    我不该为此烦恼!

    杨玉英平平静静地喝碗里的粥。

    当年同元帅在一起,他们也不会插手星球内部势力之间的斗争。

    杨玉英想,她是为任务来的,只要让婉娘过上很好的生活便好了。

    战争,应该远离这个姑娘。

    可她又想,婉娘是华国人,她是被这片土地养育的儿女,若是华国亡了,她的生活哪里还能得一个好字

    杨玉英摇摇头笑起来。

    这都想什么,华国怎么会亡

    果然是最近一段时日,亡国论听得太多,耳朵疼,才会胡思乱想。

    作为一个大顺这样的强国长大的人,杨玉英看到眼下这片和大顺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度,就天然相信它的强大。

    也许偶尔会遭遇波折,可是亡国别开玩笑。

    宋珧看样子有些着急,收拾东西收拾得非常迅速,连着三天不停地见洋行的买办。

    杨玉英想了想,帮他准备了不少伤药,全用荷包装着,让他随身携带。

    周行之看着自家外甥女给自家外甥戴荷包,一时诗兴大发,唔,虽然到底没有作出几首好诗文,可心中快慰。

    婉娘是如此的贤良淑德,现在有多少姑娘还会做这般精致的荷包

    他自己是个西派人,欣赏的也是西派的姑娘,这会儿看自家外甥女却是怎么都好。

    西派的外甥女那是时髦。

    传统的外甥女那是古典。

    这人的眼睛,果然跟着心长。

    结果宋珧上火车的这一日,说好了不让杨玉英送,他上了包下来的卧铺包厢,刚拿了报纸,一转头就在站台上看见杨玉英,登时吓了一跳“婉娘怎么来了”

    此时火车还没开,宋玉连忙下去问,问了两句上车时面色如土。

    “司令,不好了,咱们家大小姐要去燕平!”

    “噗!”

    周行之正半躺着,刚才还同宋珧商量,婉娘的婚事他还真得给操心。

    毕竟那孩子父母已去,论亲近,周行之觉得,还是自己同她更亲近。

    至于林家族里的那些人,在他看来个个不合格,不像话,不配当婉娘的长辈。

    他努力想做好这个舅舅,每一个有可爱小外甥女的舅舅,都想给外甥女挑一个四角俱全的婚事。

    “当兵的不行,你看宋玉好,我看一点都不好,你们自己的事自己知道,现在这态势,说不定哪一日就要打起来,真要打起来,宋玉不上战场”

    “到了战场上,子弹不长眼,不会躲着你们走,万一要是让我们婉娘当了寡妇,那可怎么好!”

    “我看,还是读书人靠谱,人家王家公子怎么了我这回临走给他送了封信,该点的我都点到了,我看他没有很反对的意思。”

    这边正盘算,那边,他家小外甥女要去燕平。

    “燕平现在就是一个火药桶,马上要爆了,她去干什么!”

    宋玉苦笑“说是去燕平大学公干,顺便接琴岛大学的几位老师,由张老带队。”

    “这种时候”

    宋珧猛地站起身,“让她上车,跟我回济城。”

    两个警卫猛地扑下车,直接就冲过去拽杨玉英,左右等着的乘客,张老和学校里的老师们都吓了一跳,然后就看瘦瘦弱弱的小姑娘把人一拉一拽,推搡了下,一人一脚又给踹回去。

    宋珧此时已经走到车门,但车要开了。

    “林婉娘!”

    杨玉英笑起来“一路顺风,会再见面的!”

    宋珧脸一下子就黑了。

    张老叹气“燕平确实危险。”

    他转过头来看杨玉英“如果我有你这么漂亮的女儿,真希望她能生活在和平的土地上。”




第三百六十四章 学员
    杨玉英第一次来到燕平。

    火车站上,来燕平的人不多,向外走的人到是不少,扶老携幼,拥挤一片。

    远处眺望,只觉萧索。

    杨玉英却觉心旷神怡,好一座漂亮的城市!

    她在大顺,也只在国都和寥寥几座城市,见过这么美的景色。

    只是眼前的燕平城之美,略带残缺,似有暮气。

    杨玉英他们这些修过养灵觉的人眼中的美,和寻常人不同,他们能看到城池的气,有些城池朝气蓬勃,有些城池暮气腾腾。有些温暖,有些冷凉刺骨。

    而像国都之类的城池,气格外不同,她说不出是什么,到是夏志明说过,可能是人心凝聚带来的气。

    无论是什么,总归是一座好城。

    张老神色凝重,便是和燕平大学派来接他们的老师汇合之后,气色还是不好。

    “当年我来燕平时,风华正茂,如今却是白头老翁,不知我儿将来再至燕平,燕平会变成什么模样。”

    张老看到街头几个日本浪人大声谈笑,心头震动。

    会不会,满街皆是日语

    一行人拖着行李,径直到燕平大学。

    学校里的气氛也不正常,所有学生似乎都很焦虑。

    “我看课还是在照常上,这就很好。”

    张老一笑,“我们是教师,这里是大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证学生们能够上课。”

    他站住脚步,看了看天色,“快下雨了,接风宴免了吧,我接了我们两个老师,就去训练营报道。”

    燕平大学负责接待的老师都愣了下。

    张老叹息“留待将来,总有咱们在一起太太平平吃饭的时候。”

    此次杨玉英随张老一行人来燕平,依旧是来当老师的。

    因着燕平这边卫戍区宋青宋司令,拟定建立军事训练团,准备培养军官,招收的都是学生,下到初中生,上到大学生,只要年满十八岁都可报名参加。

    这些学员要接受为期两年的训练,除了军事训练,当然也要继续文化学习。

    张老带了一批精通日文,俄语的老师,准备加强这批学生的语言训练。

    接风宴没有吃,一行人直奔训练营,看着训练营门前正等待他们的军事教官,张老叹了口气。

    工作就在百废待兴中艰难地开始了。

    ……

    一晃眼,东去春来夏又将至。

    张老本来只是让杨玉英过来负责筹备训练团建成,最多再带两个月的课,后头再换别的老师,杨玉英也是这般打算,但这课一旦开始上,哪里又还走脱得了

    光是筹备就花了小半年,招生到是简单,燕平及周遭各地的学生们蜂拥而至,报名极为踊跃,一口气就招了小两千的学生。

    大半年的时光说过去便过去。

    训练营的驻地是前后两排的房子,后面山头上是训练场,大家伙的办公室和宿舍,大部分还得暂时借用燕平大学的。

    条件远远比不上在琴岛,如今住的是四人宿舍,杨玉英和杨帆还有另外一个燕平本地的老师住在同一间屋。

    夏天闷热,冬天干冷,冬日里到是有煤炉子,只是煤炭少,每天只敢烧一点点,冻得早晨连床都起不来。

    吃的饭菜到还好,隔三差五也有几块儿肥肉,只都是大锅饭,浓油重酱。

    杨玉英两辈子下来,都没吃得这么糟糕过,她以前是自以为自己不挑嘴……以后再回大顺,估计就成了真不挑食,猪食估计都能乐呵呵吃下去。

    偶尔她现在吃的晚饭,比家里小侍女给后山上那些猪准备的还要差一点。

    没办法,上头给的经费不足,现在又不得不扩军。

    就算吃的这般糟糕,杨玉英也没舍得走。

    早晨,她们办公室里的温度永远不冷不热,暖水瓶永远都是满的,桌上会插放新的野花,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书柜整整齐齐。

    去年冬日里下了大雪,杨玉英还想着不能贪睡,得去扫雪,结果早晨一看,推开窗户,门前小径都被清理得连一片雪花也不见。

    天上的雪下了一晚上,现在还在落,她本以为就算学员们想起来帮老师清理积雪,也会在放晴以后,此时却隐隐约约看到十几个孩子还在拿着铁锹小声喊着号子干活。

    门前放着热水壶。

    用棉衣包裹着的饭盒搁在窗台上,饭盒里的米粥和白面馒头温度刚刚好,稍微有一点烫口,可此时吃却正合适。

    杨玉英连忙起身,刚推开门去拿铁锹,就让学生推回屋去。

    “老师还要备课,很辛苦了,天还没亮,多谢谢。这些我们来就成,正好锻炼体力。”

    学员们嘻嘻哈哈,谁也不把这点活儿当回事。

    在他们看来都是应当应分的。替老师们做这一点事,又算得了什么

    是不算什么,大顺朝的学生替老师做的更多。

    当初元帅给她讲的故事里,很多学生也会为老师做这些。

    但是,杨玉英的胸腔里依旧忽然间便溢满了暖融融的气流。

    杨帆好几次晚上偷偷哭,一边哭一边道“大哥要送我去美国,我不去,我舍不得!”
1...198199200201202...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