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花瓶女配开挂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弄雪天子

    这边杨玉英就说,我们徐山长吃饭时尝到江南书院馈赠的莲子,就想起孙山长来,直道他家中还有陈酿未曾开封,若能与孙山长共饮,才不辜负美酒。

    这个说徐山长编纂的算术教材通俗易懂,又不缺乏趣味性,江南书院人手一本。

    那个就说,孙山长的文章练达,语言精辟,出的文集在登州洛阳纸贵,想买都得晚上就去排队。

    好不容易吹完了,杨玉英回头就喝了壶茶水。

    孙卯也擦汗,擦湿了好几条手帕。

    两个人脸上怎么看怎么是满脸的嫌弃。

    孙卯擦完汗,见齐宣等金象书院的学生,看他的目光都带着不敢置信,却不解释。

    齐宣一行人自然也没办法追着他强硬要求他给出个合理的说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孙卯恢复高冷的模样,钻到车里闭目打坐,再不露头。

    杨玉英他们长平书院简简单单收拾好行囊,转眼就浩浩汤汤而去,只留下一溜尘灰。

    齐宣:区区一小书院,所有人脾气都这么暴躁,说动手就动手,等到了京城地面上,早晚有这帮人吃亏的时候,他等着!

    “噗!”

    徐梦坐在车上喷笑,笑半天叹道,“难得,玉英这般厉害!”

    在登州时,他们玉英可很少得理不饶人。

    杨玉英看她一眼,也笑:“山长说的,有事先动手,打赢了他自去负责讲理。”

    出门在外,不强势些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怕不会少了。

    不得不说,杨玉英这杀鸡儆猴的一招,竟然意外地非常管用。、

    虽然金象书院还是对长平的学生有很大怨念,但到底没继续生事端。

    到是李修涵醒来差点没气成河豚。




第一百六十四章 器神
    “没有马也能走怎么可能!”

    齐宣惊道。

    金象的学生们都忍不住踮起脚尖,探头张望。

    李修涵更是自豪“确实不需要马拉,更不用人力,能自行行走,我上个月从书院离开时,‘器神’已造了第二辆车,更大,能运输更多的人和物,虽然需要用到晶石,造价更高些,但是同需要马力的马车比,好处大得很。”

    “器神夏晓雪是我们书院新招揽的天才,我们孙山长曾道她是应运而生,乃是眼下这大时代的弄潮儿,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李修涵一边说,一边瞥了在那边灰头土脸地搬运行囊的杨玉英一眼。

    “有些女子没什么本事,却爱四处显摆,一副天老大地老二的样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本是井底之蛙,再蹦跶,也就是那么回事。”

    金象好些学生深以为然。

    孙卯嘴角抽了下,到觉得金象这些人脑子不清楚。

    长平是小书院,金象书院难道很有名能排入大顺书院前百的榜单几次

    说人家杨同学井底之蛙,那他们是什么

    江南书院的车队越来越近,李修涵和孙卯连忙迎上前,其他人也不知不觉地屏住呼吸。

    这几日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书院的车队,可是江南书院一到,还是众人皆惊。

    尤其是中间这一辆,可谓香车宝马,无一处不华丽,四下是身穿甲胄,全副披挂的将士护卫,周围的人远观,就不自觉自惭形秽,退避三舍。

    待到马车停下,车夫下车打开门,里面便有一人一跃而下,众人都还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眨眼功夫就见一墨色衣裙的女子站在了青石地板上。

    其人眸色清冷,乌发如云,只用一根墨玉的簪子束起,也许相貌并不倾国倾城,可是在场的人谁敢品评她的容貌

    胳膊上随意戴着的银手镯,也比家中充当传家宝珍藏的碧玉手镯更显名贵。

    李修涵整理了下衣襟,对旁边齐宣道“一会儿恭谨些,她就是我们书院的‘器神’。”

    哪里用得着李修涵提醒

    齐宣自己不承认,但就是他们金象自己人也觉得齐同学略有些捧高踩低的小毛病,遇见眼前这样的大人物,你想让他失礼,他恐怕都做不到。

    “那就是江南书院的夏晓雪!”

    集贤院对面茶寮,二楼雅座之上,荣国府的几个少爷小姐也落座楼头,随大流一起看热闹。

    荣国公如今身体还健朗,早年就请立长房为世子,前些年几房到是为了爵位有那么一点龃龉,但从没闹大,如今大局已定,反而和睦起来。

    长辈都没闹什么,国公府第三代的孩子们关系更是一向还算融洽。

    此时长房的长子孙云,次女孙芳,二房的长女孙柔,三房的孙华和孙俪五个小少爷,小小姐对坐喝茶,一边喝茶一边看热闹。

    见到夏晓雪的风姿,几个女孩子都不自觉有些羡慕。

    “说起来,孙华,孙俪,你们两个在京城书院读了这么多年书,怎么连大比都没资格参加”

    孙芳小声咕哝。

    孙华嗤笑“你也读了将近二十年书,不也一样”

    一轮又一轮的淘汰下来,到京城参加大比的学子千不存一,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他们没能参加,有什么好奇怪。

    兄妹几个彼此嘲笑两句,也知道大家都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会闹大了让外人看笑话。

    “对了,你们三房那个异姓的现在怎么样”

    孙芳忽然想起,似乎听说那人也考了个什么小书院,不由得问了句。

    孙华和孙俪略一蹙眉“别乱叫。”

    “切,我可丑话说在前面,她若是闹出什么事端,让我跟着丢人,那我可不依。”

    孙芳冷声道,“小柔到了说亲的年纪,还有你,孙俪,咱们是国公府的小姐不愁嫁,但人家好儿郎也很挑剔,家里有个不确定因素,你们的婚事说不得就要受影响。”

    孙柔面上飘起红云,羞道“芳姐,你……怎么什么都说得出口!”

    “有什么不能说,这是大事,别不放在心上。”

    孙华和孙俪眉心跳了几下,正想说话,几个姐妹的注意力又都转移到楼下集贤院门前。

    夏晓雪举步朝着集贤院的大门走去,人流瞬间闪避,马车自动让路。

    十数个身穿江南书院制服的天之骄子簇拥在她的身后,就这十几个人,已是走出千军万马的气势来。

    孙芳都看直了眼,屏住呼吸“我平时也前呼后拥,一脚抬八脚迈,但今天才知道,什么叫真的气派!”

    “呀,玉英,书!”

    集贤院前本是一片安静,忽然有个跳脱的声音响起,众人都忍不住瞥了一眼,见说话的是个年轻女学生,一边说,一边从地上拿起本书,拍打了下。

    是个小书院的人,众人也没在意,夏晓雪却忽然脚步一顿,轻轻转过身。

    李修涵此时也跟在夏晓雪身后,不禁扬眉,对身边的孙卯道“咱们‘器神’显然也不大喜欢那姓杨的,怎么样,你别只欺负我,有本事你也给‘器神’一口锅”

    孙卯心里不自觉也开始发愁。

    夏晓雪若和杨玉英打起来……

    念头一闪,就见夏晓雪的目光在杨玉英袖口的绳结上打了个转,眼眶一红,忽然撩起裙摆,毫不犹豫地拜倒。

    杨玉英瞬间出现在她眼前,一托她手臂,便扶着她站好,夏晓雪胳膊顺势一搂,就搂住她的手臂,整个人黏糊在她身上。

    “玉英姐,我以为……”

    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夏晓雪的声音又甜又软,简直腻死人。

    李修涵“……”

    一众围观者“……”

    对面茶寮,孙芳几个满脸惊讶“这女子是谁哪位名士大家”

    孙华和孙俪“……”

    算了,早知道……她不简单。

    孙芳几个认不出杨玉英,到也算不上多奇怪。

    杨玉英十三岁出嫁,从此没回过京城,就是当年在荣国府时,也同其他兄弟姐妹交往不多,非逢年过节见不到面,当初他们都差一点没认出对方,何况是更生疏的孙芳几人。

    既然不认得,他们也没打算说。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将近
    李修涵脸上木然,走近集贤院的大门,脚下还有些发虚,心中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书院这位‘器神’从没出过江南,怎么会认识远在登州的长平书院学生

    显然不只是认识那么简单,夏晓雪黏着杨玉英,简直片刻都不想分开。

    一进来就很自然地和杨玉英一起往长平书院分得的小院子去。

    集贤院给江南书院准备的是整个集贤院,最大最好的院子之一,独门独院,开一侧门,可直接通往街道,出入方便。

    其它小书院可没这么好的待遇,像长平,能有一偏僻独立小院的还算不差,更多的是几个书院挤在一起,地方狭小,房间转身都不大容易。

    这还是集贤院努力改进过后的环境。

    礼部的集贤院一开始建立,为的只是吸引各地名儒过来,也是为了招待那些被皇帝礼聘来的名士,招揽的隐士。

    一年到头这些人最多也就几十个。

    既然是名儒,肯定不能一网兜兜起成百上千,真若有那么多,恐怕名儒也就不再有价值。

    今年大比,天下正规有名的书院足有上百,哪怕一部分书院没能建鸿鹄班,但其他学生能过关参加大比的也很是不少,小书院也至少有一两人,大书院十几个,甚至几十人。

    众多学子齐聚京城,集贤院能给安排开,已经是礼部的官员们久经考验,颇有能力,如何还能要求每个学院都满意

    夏晓雪跟着长平的人跑了,江南书院其他学生显然不可能都挤入长平的小院子,和木头桩子一般戳在门口半天,李修涵浑身不自在,只听夏晓雪红着脸同杨玉英耳语。

    “刚才我是不是挺奇怪的孙山长非说这般安排更好,才能显出江南书院的风采。”

    夏晓雪叹气,“哎,下车时我默念了好几句,身后跟着的都是大肥猪,这才没掉链子。”

    江南学子“……”

    李修涵实在是忍受不了金象,还有其他学生古怪的视线,咬咬牙,调头就要走。

    杨玉英正好看到,本着一路同行的情谊,还是叮咛了句“你身上晦气没散,这几日待在集贤院,千万不要出门。”

    李修涵“……”

    哼!

    惹不起难不成还躲不起他喝酒去。

    李修涵在京城很有几个朋友,自然能找到无数人陪着他吃喝玩乐。

    至于杨玉英说的什么不宜离开集贤院的话,傻子才理会!

    此时天色已略晚,杨玉英他们都是一路奔波,满面尘灰,夏晓雪挂在杨玉英身上一起去洗了个澡,才被推回院子里休息。

    这一夜太平无梦,接下来几日,杨玉英待在房间里整理资料,读书打坐,还算清闲,其他人却是天一亮便不见踪影,不到夜深人静不肯归来。

    鸿鹄班里有好几个学生家在京城,例如夏志明等,就连徐梦在京城也是熟人不少,既然都知道他们已经到了京城,该有的礼数总不好缺少。

    这日,天上忽然起了风,沙尘席卷,大地一片灰黄,大家就都待在集贤院休息。

    杨玉英一早醒来,只见天还没亮,不远处的花厅亮着灯,披衣穿越廊道,一入厅便见夏志明倚坐窗前,神色严肃“皇家书院赵彦,年十七,他入鸿鹄班后资料不详,但未入之前就是一等一的高手,曾独战虎豹,硬功夫相当厉害。”

    “此人性情沉稳,性格方面没有明显弱点,我几年前曾和他较量过,虽然只是切磋,谁都没有尽全力,但我输了一招。”

    方硕坐得最近,一本正经地记笔记。

    其他同学也很认真。

    林官到是没滋没味地啃一张饼子,抬头看见杨玉英和徐梦坐过来,整个人往桌子上一瘫,带着点悠悠唱腔,笑道“我自以为是那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今日才知,你杨玉英伴的也是天仙,携的也是玉手,要说得美人倾心,还是你更胜一筹。”

    “还有心情唱戏”

    徐梦冷笑,“我刚才听礼部的一熟人说,这次大比武试最重要的便是擂台赛,擂台赛上交手,你便是死伤了,又能把对方怎样本就不可能保证毫无伤亡。真一出事,我们想救都来不及。”

    来京城的第一日,徐梦心中不免焦躁,她今日拜访了几个前辈,了解了些京城大比的情况。

    大比分文试,武试两轮。

    其中优秀者,圣上召见,若得前十,便御赐金刀,绥带,腰牌,若是同意,可入皇城司。

    皇城司招人多严格,权力也大,大顺各级官府都听其调用。

    一旦在大比中出头,可谓是名利双收,所有参赛的学生们都很紧张,胜负心颇重。

    不光是学生们紧张,这几日那些王孙显贵们四下办宴席,招待各方学子,多也是为了提前拉拢,虽然这不算雪中送炭,但是比等到结果出来再拉拢,花费的力气金钱都要小的多。

    “唔,今晚夏志明他爹举办花宴,咱们几个都接了帖子,赛前提前见一见对手不是坏事。”

    徐梦忽然道。

    其他人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柳国公府
1...6768697071...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