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花瓶女配开挂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弄雪天子

    “就是。”孙芳长叹,“我们却是只能到了年纪,嫁给个不好不坏的男人,被逼着赶紧生个儿子稳固地位,上孝敬公婆,下还得管丈夫的小妾!”

    要是没有对比,他们锦衣玉食,比小门小户的女孩儿好得多,也该满意,可有了这样鲜明的对比,自然难免羡慕。

    孙卯一下子笑起来:“我记得你前几日还说人家烂泥糊不上墙,整日生是非,连个丈夫都笼络不住,没有本事胆子到挺大,脑子也和外面那些不正常的女人一样长歪了,说离婚就离婚,瞎折腾!”

    他记性好,前几日兄弟姐妹聚会,听到的闲言碎语他都一一记在脑子里。

    孙芳有点迷糊,气道:“我说哥,虽然参加大比,但你也别压力太大了,脑子坏掉,得不偿失。”

    “长平书院这位女同学,姓杨,叫杨玉英。”

    孙卯笑道。




第一百六十八章 对手
    “名字确实很有英雄气。”

    孙芳点点头,随即又道,“孙卯哥可别胡说,我没疯没傻不是白痴,人家是徐山长的高徒,我们私底下说徐山长是个别扭人,说说也就得了,没人会不承认对方是名士……名士弟子,学识广博,身为非同凡响,我哪里会闲来无事编排人家连认得都不认得。”

    孙柔小心翼翼地戳了孙芳一下。

    “怎么了”孙芳回头。

    孙柔想了想,小声道“杨玉英。”

    “下次见面若能说上话,要叫师姐,别直呼名姓,不礼貌。让外人听见,非说你没有教养不可。”孙芳厉声道。

    孙柔眉心跳动“三婶家前头那个女儿,也叫杨玉英。”

    孙芳一愣。

    前阵子过年杨玉英没回京城,大家聚在一起闲来无事也说了她几句。

    荣国府这样的高门大户,冒出一个离婚的女子那绝对属于全族关注的大事件。杨玉英并不姓孙,身上也没有荣国府的血,但她在荣国府长大,在荣国府发嫁,外人眼里,她也是家里的小姐,受的教养相差无几,她出问题,对府中闺秀们多多少少有些影响。

    因为这个,孙芳没少为底下的妹妹们担忧,想起便要气得喷杨玉英几句,嫌她没事找事,虽然私心里也知道,姓沈的那般行事,换任何一个大家千金都无法忍受。

    奈何人有亲疏远近,比起一个没怎么打过交道的外姓人,自家姐妹重要得多。

    别管怎么说,她就是很不喜欢那个人。而且也没把对方放在心上过,每次与人说起,都是直呼一句‘外姓的’,如何记得清楚那人姓甚名谁。

    “杨玉英错了吧,没准是什么莹啊,盈之类”

    孙芳的声音越来越低,脸色雪白。

    孙卯不会开这种玩笑!

    “那个外……她是什么样子咱们又不是不知道。”孙芳眉头紧蹙。

    她对那人最深的印象,还是对方出嫁之前在荣国府家学外,那人就站在一簇寒梅之下,呆呆看着家学的大门,目光茫然无措。

    当时她,隐约有一点怜悯。

    荣国府的小姐们出嫁,哪个不是精挑细选的,十二三岁,甚至更小定亲,到十七八岁,乃至二十岁才出嫁,嫁的人不是勋贵之后,就是重臣嫡子,若是寒门子弟,那对人品就要求更高。

    听说她定下的那人,寒门子弟,寻常进士,不光不是名书院出身,连书院都不曾进过,说是拜了名士董周为师,可既非亲传弟子,董周其人也说不上多么德高望重。

    像这类人,想挤入国公府几个庶出小姐的夫婿候选名单,那也得是庶出小姐们名声有损,或有别的不对,否则没可能。

    那姑娘平常说起来也是家里的小姐,可她母亲就随便给定了,而且十三岁便打发出门,仿佛完成一项非得完成不可的任务似的,完成了一身轻松,至于女孩儿出门子以后是好是歹,没有人在意。

    “那人除了长得漂亮……”

    孙芳绞尽脑汁回想今日在酒宴上看到的杨玉英,怎么也无法把她同自己认识的那个人等同。

    想想酒宴上的情形,天下才子云集,人人可称天骄,就是王侯,此时此刻不说折腰,也要高看他们几分。

    虽则现在无权无职,谁知来日不位高权重

    杨玉英在这些人里,也是极出色的那一批。

    江南书院的器神,便是万岁在早朝时提起,也都是赞不绝口,如今年纪虽小,但已是当之无愧的名士,在她面前,依旧一副小儿女的娇态。

    “她怎么就能是……三婶的那个女儿”

    孙华和孙俪看到已经把他们俩忘掉的姐妹们,只能沉默。

    “我还是不敢相信!”

    即便那人什么都不懂,唯独有器神伴在身侧,旁人也不敢小视。

    杨玉英此时已送走了夏晓雪,大家回了集贤院,坐在一起开会。

    夏志明和林官都没奇怪她为什么忽然就认得江南书院那位‘器神’。

    ‘器神’再优秀,也是年轻一辈的优秀。

    夏志明的名声就不比对方小,他也坚信,大比过后,杨玉英一样能显名于世。

    “现在扬名有点早。”

    林官半坐在软榻上,背后靠着个巨大的枕头,整个人差不多凹陷下去,手里托着小册子,嘴里叼着笔,含含糊糊地道。

    “玉英本来可以当秘密武器使。”

    在登州长平,杨玉英的能力人人知晓,但长平还不具备被其它书院关注的价值,大约也就夏志明能落在皇家书院那些学神眼中,在林官看来,这对玉英很有利,尤其是团体赛上,完全可以着眼于这一点,设计一套战术。

    “早知道就不参加这劳什子宴会了。”

    林官哀叹。

    夏志明瞪了他一眼,心下其实也有点可惜,口中却安慰玉英“一力降十会,最终成绩还是要看能力,既是如此,玉英便没什么可担心的。”

    杨玉英失笑“你们想的有点多!”

    她这会儿到没琢磨大比的事,反而在想孙卯他们,如今竟轻而易举就发现一块镇恶碑,有点奇怪。

    她有预感,大顺在全国各地成立鸿鹄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行,或许,世间异事,也会更频发地发生。

    “也不知是吉是凶……罢了,林官再说说我们对手的情况,我看你调查好几天,大概比我们现在知道的多些。”

    “只一点点,鸿鹄班成立不久,修灵也是新鲜事,成名已久的高手也不是个个都进鸿鹄班,往日不显眼的人,也许能力很特别。”

    林官沉吟片刻,“就说我们玉英,她崭露头角之前,谁认识她便是现在,旁人也不可能知道她详细的能力。”

    “所以我可以说说,大家只作为参考,碰见表面再好对付的对手,也不可掉以轻心。”

    “先说大家都知道的赵彦,小夏也说了,他是硬功高手,我得到的最新消息,他修秘籍有二,第一是他自己从书院藏书楼里拿的,影遁,只知名字,具体情况,大家自己猜。”

    众人“……”

    林官却是半点不觉得自己说的话没用“他第二个技能,是皇家书院山长,大宗令赵武找来送给他的,就叫钢筋铁骨,据说能把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淬炼得比钢铁还要坚固,很适合他。”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比
    “对赵彦,大家知道这么多就行,剩下的全是猜测,消息不知真假,有时候假消息带来的危害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大的多。”

    林官把自己的册子翻了一页。

    “第二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常家枪常青。京城书院二年新生,入学两年连续两年蝉联京城书院第一高手。”

    “大家想必清楚,京城书院年年同皇家书院争锋,对学生们的武力要求极高,常言说得好,京城书院,禁军半壁,就是说禁军里的高手,有一半以上出身京城书院。”

    “常青两年蝉联第一,实力自是不容小觑。”

    “他修习秘籍不祥,但很大概率是枪法,就算不是,他的枪法也值得注意,此人终年一把短枪,只有臂长,与人交手,很少出到五招以上,经常一招定胜负,所以大家对他的实力其实不怎么了解,要是对上他,自己摸索。”

    众人“……”

    杨玉英眨眨眼,忽然笑道“常青秘籍确实是枪法,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他的枪会转弯,能欺骗我们的视觉,一旦跟他对上,千万要注意这一点。”

    长平的学生顿时哗然,议论纷纷。

    林官也诧异“我都没查出来,玉英你消息真够灵通的。”

    马上,众人就对杨玉英了解天下名书院所有顶尖学生这一事实,再清楚不过。

    “江南书院杨景泽,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他习惯攻击人天枢和气海,注意防备。”

    “还有周晔,她怕小飞蛾,特别怕。”

    “皇家书院的谢云最近新得了一种特别的暗器,人的肉眼看不到,等回头谁对上他管我要一瓶药水,滴在眼睛里试试。”

    杨玉英才简简单单说了几个,林官就一脸不可思议“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杨玉英!”

    “哦没想到什么”

    “这么会抓对手的弱点!”林官眼睛里都染上笑意,却是一本正经地摇头,“如此行径,可非君子所为。”

    “我什么时候说过自己是君子陛下不是说了,赛场如战场,那么规则以内,当然任何手段都能用,就说京城书院的高菲,能影响人神智,意志不坚定的在她面前会自动认输,她这不叫作弊,我提前获取别人的信息就叫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杨玉英眉宇含笑,“你当别人不分析我们抓到我们的弱点就不会利用既然都分析,那么我分析得更到位,只能说明我有能力。”

    林官大笑“总算是有个能沟通的聪明人。”

    夏志明摇摇头,由着他们两个惺惺相惜去,转头继续和自家同学讲解。

    “暂时来说,我们的对手中排第一梯队的,有皇家书院赵彦,京城书院常青,江南书院杨景泽。”

    “刚刚他们两个提到的皇家书院谢云,江南书院周晔,还有白马书院童若男,皇家书院高东,京城书院李善柔,都属于第二梯队。夏晓雪实力不详,但她就是不会一点武功,大家也必须重视。”

    “江南书院在武力方面稍弱些,可是杨景泽也不好对付,他们不缺少高端武力,缺少的是中层。”

    “论高端武力,皇家书院和京城书院不分伯仲,所以,你们遇见这两个书院的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没有名字,很不起眼的,也不要掉以轻心。”

    一干学生都笑,很是意气风发。

    “文试也就罢了,论武,咱们长平不遑多让!”

    转眼间一月时光骤然而逝。

    京城大比正式开始。

    此事是朝廷当下最大的事,已筹谋许久,不光当今陛下重视,文武百官都极重视,毕竟官员的儿女子弟们,有资格参加大比的不在少数。

    这世上的资源,更多还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比权贵子弟不知难出多少倍。

    大比由礼部遴选出十三位大儒充当考官,又由禁军,皇城司选派武考官十三位,就连皇城司的邹宴邹掌事,也于百忙之中抽空过来当了考官。

    文试在贡院举行,满京城的老百姓把贡院前面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状元楼的状元红和状元饼,连续好几天卖到脱销,老板简直要美死,恨不得朝廷以后年年大比。

    别看文试已经这般热闹,事实上大家更关注的,始终是武试。

    不光朝中那些知道些许内情的大人物们关注,就是寻常百姓,说起来也觉得武试更热闹些。

    一大早,禁军校场上就建起来十个擂台,所有考生分成十组,每一组占一个擂台,同一组的人抽取对手,两两上台较量,决出最终胜利者作为擂主。

    十位擂主还需要进行守擂挑战,守擂成功,则为本次京城大比前十。

    最后十位擂主彼此较量,排出名次。

    林官和夏志明拿到大比规则,就都扬眉。

    “规则可和我们打听到的,稍稍有些不同。”

    “虽然早知道是擂台赛,但看这赛程,我们很有可能自己人淘汰自己人。”

    鸿鹄班和普通学生参赛流程都一样,只是单独较量而已。

    杨玉英仔细翻了翻规则,到有些诧异“我们鸿鹄班这是要公开比赛”

    其他人也一头雾水。

    他们可是还记得,进入鸿鹄班后学的守则,第一条就是保密。一切神秘,常人不可见,不可知,如今鸿鹄班擂台较技,观看者甚众,秘密还能保存

    “规则还是规则,没有变。”

    齐先生推门而入,轻轻一笑,“一切神秘,依旧是常人不可见,但是修灵这件事,已经算不上神秘。”

    杨玉英一时间心情复杂。

    命运真的改变了。

    在上一周目,她不知这世上是不是有不为人知的灵修,但是,至少普通民众们不知道。

    齐先生没在多说,只是笑道“京城大比,你们鸿鹄班初亮相,让其他人看一看你们的风采。”

    所有人都怀着忐忑的,特别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然后,现实就教了大家做人!

    展示什么风采啊,绝大部分鸿鹄班的学生们根本连门都没入呢,一点技能没有。

    更惨的是,鸿鹄班无论是谁都要参加擂台赛,不像普通学生似的,不会武功就可以只参加文试。

    第一天的擂台赛,十个擂台赛场周围宾朋满座,达官显贵们把坐席的价格炒上了天。

1...6970717273...2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