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檀月
反观姚殊自己,不仅从来没有说过婆家半句不是,而且她本人也全然不似林家说的那般不堪。
君子不言人之恶。
胡婶虽没读过书,不了解这些大道理,却也能辨别这两种行为孰优孰劣。
“早知道便不同你说了,”
见姚殊蹙眉,胡婶不忍她烦心,安慰道,“王氏那个婆娘我从前也听说过,贪便宜又小气,惯来是刻薄的。你们孤儿寡母在她手下,哪里能讨得了好!如今归了家,便安心待着,莫理会那群闲人吧!”
姚殊苦笑点头:“婶子说的是。”
胡婶叹了一口气:“你这孩子嘴笨心实,不肯跟旁人诉苦,可你阿娘都同我说了。林家人苛责,哪里是你的过错呢!快莫要忧心了!你不肯同旁人说的,自然有婶子替你分辩!”
她亲眼见了姚殊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又在姚家瞧见姚殊帮着姚母做这做那,听说在镇上还做着胭脂生意,就为了养活三个孩子——
这样的儿媳妇,在林家人嘴里怎么就没有一句好话
日后再去林家村,她定要同旁人说道说道。
第30章 一家子倒十分齐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姚殊陪着胡婶一直到她家门前,妇人极力挽留她和孩子们进屋坐坐,姚殊笑着道:“您家里忙,便不去打扰了。这会儿也快到了用饭时间,怕是我阿娘还得寻我和孩子们呢。”
又向阿志和阿殊柔声道:“大宝二宝,去帮胡奶奶把东西拿进家去。”
两个孩子答应一声,放了东西很快便又出来,跟在姚殊身边了。
姚殊告辞后,胡婶这才进屋。家里只有儿子儿媳带着孩子,小孙儿哭得惊天动地,年轻夫妻两个手忙脚乱地哄着。
胡婶头疼地进了厨房,瞧见冷锅冷灶的,就是一肚子火。
从厨房出来,她便问儿子:“你阿爹人呢”
“出去打牌了,”青年一边接过妻子手上递的尿布,一边松了一口气道,“阿娘你可回来了!快来管管这混世魔王!哭了一上午!”
胡婶从儿媳妇手上接过孩子,抱着又是摇又是哄的,婴孩这才不哭了。
她忍着气问儿媳妇:“饭也不曾做”
年轻的小媳妇赔笑道:“孩子一直哭……”
胡婶的脸沉了下来,只管搂着孩子,没有再说话。
她这儿媳妇是姚家村本地人,平日里性格十分软和,只是做事拖拖拉拉不够利索。
姚甜见婆婆面露不满,心里委屈,却也只是悄悄红了眼眶,没有为自己辩解。
青年悄悄拉了拉妻子的手,权当哄她了。
还是胡婶不忍心了,才开口对儿媳妇道:“你打小在姚家村长大,又跟阿殊关系不错,改日里可以问问人家是怎么哄孩子的。不是见了人家家里哄孩子用的摇篮咱们也去打一个,日后把孩子放在摇篮里面,好歹腾出来个手!”
小夫妻连忙点头。
胡婶做事利索,忙忙碌碌了一辈子,到老来却没想到,家里除了她竟没有一个靠得住的。悠悠书盟
她哄着孩子,喊儿媳妇去生火做饭,一边对儿子抱怨道:“原是说好在家收拾,一大早你爹又跑去打牌了!你们怎么也不管管他!买年货要我去,家里要我收拾,饭要我做,连哄孩子都得我来哄!要累死你老娘我!”
一面说着,一面又在想——
若是当日聘了姚殊做儿媳妇,里里外外都不用她操心,可不是享清福么!
正生着闷气,又听见外面儿媳妇抬高了声:“阿娘!今日母鸡多下了两颗鸡蛋,您不是一直喜欢吃煎鸡蛋吗我用一点您带回来的猪油,煎一个鸡蛋好不好”
胡婶心中一软,一边让儿子出去帮忙生火,一边回她:“煎三个!咱们娘仨一人一个,只不给你阿爹吃!”
说着又想,当日不正是看上这儿媳妇孝顺、脾气好么罢了罢了,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羡慕旁人做什么就算是姚殊,从前在林家也被磋磨成那个样子,如今不也熬过来了只好好过吧!
……
姚殊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家,正好赶上两个嫂嫂做好饭。
姚大嫂才从厨房出来,对姚殊道:“阿殊回来的正好!今日阿爹和你大哥去湖上凿冰,钓了两条肥美的鲫鱼回来,你二嫂嫂厨艺好,便让她一并煎了。中午可要多吃些!”
这样冷的天,姚殊见她头上还冒着细汗,便从身上掏了帕子出来递过去:“辛苦两位嫂嫂了。你们快去坐着,我和孩子们来端。”
姚大嫂接过帕子,笑着说:“做个饭,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你又是带孩子,又是做生意才辛苦呢!该要好好补一补才是。”
阿志和阿思自觉地去厨房帮着往外端盘子,姚殊抱着已经睡着的三宝,把他放在了前厅的摇篮里。
这样众人一边吃饭,也能一边看着孩子。
农家在冬日里没有什么活要做,天寒地冻的,也不怎么出门。
再加上年关将至,姚家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在家中准备过年了。
是以这一日中午,除了姚晁不在家之外,一家子倒十分齐全。
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第31章 孩子没有父亲的委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姚殊帮着两个嫂嫂把饭菜摆上桌,一家子便热热闹闹地开始吃午饭。
“阿殊,三宝放在我这里来,”
姚母见姚殊一边端着饭碗一边看孩子,忙放下筷子,“你看了他一上午,好好吃饭歇着罢!”
姚殊笑着回道:“阿娘,不碍事。三宝睡着呢。”
姚大嫂和姚二嫂管着大郎和二郎,两个孩子都是皮实的性格,非要大人按在凳子上,才肯好好吃饭——
妯娌两见阿志和阿思乖乖地坐在母亲身边,阿志还时不时给妹妹夹菜,都羡慕不已。
姚大嫂道:“这有个妹妹就是不一样!咱们大宝可像个哥哥的模样,处处顾着妹妹。”
姚峰听见了,把眼睛一瞪,对儿子道:“瞧弟弟怎么照顾妹妹的!这么大了,还要你阿娘给你夹菜!”
大郎也不怕父亲,嘿嘿笑了笑,把自己不喜欢吃的白菜扭头夹给了二郎:“弟弟吃菜!”
姚二郎不干了:“你不吃的就夹给我!”
两个孩子叽里咕噜开启了小范围的战争,却十分克制地只波及到照顾他们的两个母亲。
姚大嫂头疼地对姚峰道:“你可别说了!越管越乱!”
姚二嫂也叫苦不迭,开始教育儿子:“大哥给你夹菜是好意,怎么还嫌上了再闹把你们分开,以后再不许一起吃饭一起玩!”
这一下两个孩子都乖乖坐好了,相互对视一眼,决定吃完再战。
姚父和姚母坐在上首,瞧着两个孙子机灵古怪的样子,失笑摇头。
饭桌上高高兴兴吃了半晌,姚峰开了个话头:“今年阿殊回来,这个年也该热闹热闹,明日一起去镇上逛逛,买些年货回来。有谁要跟着”电子
最后一句话是对孩子们说的。
大郎和二郎已经开始嚷嚷着要去了,阿志和阿思也想去,却没有吵,只看了看姚殊。
姚大嫂和姚二嫂见两个孩子好不容易消停下来,又被姚峰一句话激起了波澜,头痛不已,只点头答应着:“让你们去,让你们去!快别嚷了,吃饭!”
两个孩子瞬间欢呼起来。
姚殊心思不算敏感,可自从跟阿志聊过以后,心里总想着孩子没有父亲的委屈。
如今看见阿志和阿思懂事的没有吵闹,不由得鼻子酸了一酸。
到底是寄人篱下,即便是亲姥姥姥爷家,他们也知道自己姓林,不姓姚。
也不知是察觉到了姚殊和两个孩子的心思,还是仅仅做个安排,姚父发话了:“几个孩子都去,阿志和阿思也去。明天若是牛车坐不下,便留两个大人在家,再把阿晁接回来。”
大家长发话,饭桌上人人都满意了。
牛车不包括赶车的,坐下两个大人和四个孩子绰绰有余。姚大嫂和姚二嫂宁肯在家,带着孩子去镇上简直是要她们的命。
姚殊倒是喜欢孩子们一起热闹,姚峰一个人看不住四个孩子,她肯定是会跟着去的。
这一顿饭吃完,孩子们便兴奋地闹作一团,七嘴八舌地说着明日去镇上要买些什么。
姚殊帮着两个嫂嫂收拾碗筷,听见姚母道:“阿娟、阿薇,还有阿殊,你们过来——让阿峰去收拾。”
农家从来没有男子做家务的,可姚家不同,偶尔姚峰和姚晁也会去洗碗筷,好叫女人们坐着歇一歇,聊天喝茶。
姚峰闻言便利索地收拾了碗筷,姚家两个嫂嫂顺手把桌子擦干净,这才跟姚殊一起坐在了姚父、姚母边上。
第32章 走来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姚母跟姚殊交代着明日要采买的东西,又对两个儿媳妇道:“阿娟明日帮着我一起洒扫庭院,阿薇把家里该清洗的衣服被褥都拿出来,回头咱们娘仨一起,该洗的洗,该晒的晒……”
每年过年大致都是这般,姚家两个嫂嫂也都习惯了姚母的安排,姚殊在一旁听着,只觉姚母做事有条不紊,井井有条,把这个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
她不由想到——
若是自己带着孩子单出去住,是否也要像这般,把后宅安置得妥妥当当
这些天她虽然有大部分时间待在镇上,却也在姚家村听到了些不好的言语。
在这个时代,出嫁的女儿带着夫家的孩子住在娘家,久了确实会有人说闲话的。
姚父姚母哪里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不愿意因着别人的闲话委屈了自家人。
可姚殊自然要为父母和兄长嫂嫂们考虑,总在姚家住着,她心里也过意不去。
如今她手上有了银钱,自然会考虑搬出去单住,只是这话,恐怕要年后悄悄找好房子才好对姚父姚母说。
……
到了第二日,姚峰赶车,姚殊领着四个孩子,一大早便去了镇上。
虽然不是过集的日子,可因着年关将至,镇上到处都有卖年货的,姚记布庄的生意自然也好了不少。
姚峰和姚殊先带着孩子去了姚记布庄,喝了喝茶,同刘掌柜话了些家常,这才动身去采买年货。
走在街上,姚大郎和姚二郎的眼睛都要粘在热闹的铺子、摊位上了,蹦蹦跳跳、左瞧右瞧,始终看不够。
好不容易来一趟镇上,姚殊倒是不想拘束了孩子们,可不管怎样,安全问题都是第一位的。
想到这里,姚殊停了下来,郑重地对两个大孩子道:“大郎二郎,可以帮姑母一个忙吗”
姚大郎和姚二郎对视一眼,见姚殊严肃的样子,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都点头道:“姑母您说。”
姚殊微微笑了笑,温声道:“大宝和二宝只来过镇上一次,姑母一个人,恐怕看不过来他们两个人。现在大郎和二郎帮姑母一起,不要让弟弟妹妹走丢,好吗尤其是妹妹,她还小,一定看好她,可以吗”
两个孩子一下子感觉到肩膀上放了两个担子,不重,却足以让他们稳下身来好好走路。
“没问题。”三思笔趣阁
“姑母放心,交给我们!”
见他们郑重地答应了,姚殊这才放开阿志和阿殊的手,对他们说:“去和哥哥们一起玩吧。记得阿娘说的,不要分开,始终站在阿娘能看到的地方。”
他们点了点头。
阿志牵起妹妹,跟两个堂哥走在一起。
之后,姚大郎和姚二郎的注意力果然更多地放在了弟弟妹妹身上,虽然也还高高兴兴逛着,却没有那么不管不顾了。
阿志和阿思都是懂事的孩子,自然不会乱跑。
姚殊这样安排,其实是怕姚大郎和姚二郎玩得兴起,钻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
况且阿志习惯了照顾妹妹,把阿思交给他,姚殊是放心的。
姚峰瞧见四个孩子走在一起,反而安静了许多,对姚殊道:“真该让你大嫂过来看看!往日带着大郎二郎,三个大人未必能看住两个孩子,如今怎么他们四个人,倒还不用人管着了”
姚殊笑道:“大郎二郎年岁相当,与其说是兄弟,不如说是玩伴,他们两个待在一处,便是把镇上各处钻个遍都是可能的。可现在带了弟弟妹妹,自然开始学着照顾他们了。”
姚峰啧啧称奇,恍然大悟道:“是这个道理。”
几个孩子在前面逛着,姚峰和姚殊在后面采买过年需要的东西。
兄妹两个走走看看,瞧见了对联,姚峰一边看,一边抱怨摊位上的对子写的不好。
姚殊笑着说:“不如咱们买了纸,让二哥来写,他不是最擅长这舞文弄墨的东西么!”
“过年时节,镇上巡捕府杂七杂八的事太多,你二哥大忙人一个。若是把他哄好了,倒是能给写几幅。”
姚峰说着,两人逛到了卖纸的摊位上,打算买些红纸回去裁一裁。
姚殊还笑着说:“一定要抓着二哥写福字!”
摊主认识姚家两个兄弟,也见过姚殊,听见说要姚晁写福,便招呼道:“姚大哥,姚小姐好!咱们家有这个裁好了的红纸,回去便可以直接写字……配上这个金粉,最是大气不过了。”
姚峰顺着摊主的推荐挑了几样,又对姚殊道:“若是你二哥不写,就由阿殊你来写!不过咱们家字最好的人,就是阿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