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檀月
话音未落,却看见迎面走来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第33章 婆家太过分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姚峰一时间没有想起来打头的这个头发半白的小老太太是谁,只觉得面相尖酸,不好相与。
却见那妇人径直走到姚殊跟前,把眼睛一翻,冷笑:“瞧瞧这是哪位大小姐,还认不认识我老婆子了”
姚峰一下子回想起来这人是谁,厌恶之情瞬间爬满全身。
姚殊原本是笑着的,瞧见妇人,脸上的神情淡了下来,只道:“母亲。”
她心里大呼晦气,怎么好端端地出个门,都要碰见王氏这个搅事精
“我可不敢当,”王氏的声音一贯尖锐,就连语调都带着些让人不舒服的刺,“姚家小姐的一句母亲,哪里是我这乡下老婆子当得起的我看姚小姐怕不是把家搬到了镇上来,日日逛街玩耍,孩子呢把我孙儿扔到哪里去了”
一旁许多人都看着,姚殊不是不愿意起冲突,可再怎么闹矛盾,自己不能落了下成。
她原是觉得晦气,可听见王氏这来者不善的话,一下子被浓浓战意取带。
越是遇到不讲道理的恶人,姚殊越是显得温和有礼。
她顿了一顿,仿佛没有听懂王氏的恶言恶语一般,只道:“阿娘这是说的什么话。当日我生了三宝,家里条件不好,连个鸡蛋都吃不起了,这才没办法,带着三个孩子回了娘家……”
话音未落,姚峰带着不满的声音响起:“什么条件不好,明明是他们林家欺负你和孩子!阿殊你莫要过于心善,反倒帮着他们说话了!那个时候你都瘦成什么样子了阿娘看见你那副模样,可哭了好几宿!”世纪
姚殊心里为大哥这个好队友点赞,面上却仍制止道:“大哥,别这么说……”
王氏只道自己的儿媳妇软弱可欺,如今见了她的面害怕了,更加肆无忌惮,竟要跟姚峰吵起来了:“谁欺负她了哪个欺负她了做活不去做活,下地也不肯下地,就她一个生过孩子”
一旁二儿媳妇周氏也帮腔:“就是!不就是喊她做个饭吗,居然还回娘家了!一副大小姐脾气……”
姚峰怒道:“我妹妹刚生了孩子!大夫都说了,她生产时出血过多!若不是回了家,怕不是要被你们家给磋磨死!”
王氏在乡下,最不怕的就是吵架了。
见两兄妹这副模样,王氏旋即叉起了腰,声音提高了八度,乌七八糟的脏话也一并冒了出来:“磋磨死怎么不说她命硬克死我儿子,自己逍遥自在!若是她死了倒也清静!还带着我林家的孙儿去了姚家!整日里不管孩子也便罢了,在镇上卖个什么胭脂!是正经人家能做的事情”
众人听到这里,便也都明白了。
想来是小姑娘没了丈夫,在婆家饱受磋磨,实在熬不下去了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一瞧姚峰和姚殊两个,一个斯文俊美,一个温婉秀丽,如今哥哥被气得面红耳赤却不失风度,妹妹在一旁眼圈发红也不肯说婆家半句坏话。
反观小姑娘这个婆母,说话尖酸刻薄,不讲道理不说,都算得上胡搅蛮缠了。
即便这个时代对出嫁的女子有诸多要求,如今这个形势,大多数人也都觉得是婆家太过分了。
第34章 莫不是林家村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一旁原本卖红纸的摊主忍不住开口道:“哎呦呦我说您老太太,这是何必呢您这儿媳妇长得好,字写得好,还会做生意,便是连儿子都顶了,您又哪里不满意呢!”
王氏一句“我呸!”,又跟了无数个脏的字眼……
众人听说姚殊会写字,只把两兄妹当作了读书人,又见王氏粗俗的样子,心中的天平更加偏向了这一对兄妹。
就连路人也忍不住道:“都说母慈子孝,这为母不慈,不管儿女怎样做,在这母亲眼里都是不孝了!”
旁人听了连连点头,只有王氏,她连“母慈子孝”都听不懂,只当是在骂人,连逻辑都没听懂,只回嘴骂道:“什么公母雄雌的!你才母雌!你们全家都母雌!”
那人也是半个读书人,听了这乡下老太太的话,顿时哭笑不得,摇了摇头,不言语了。
好笑之余,围观众人都觉得过分,也有惯会吵架的,开始七嘴八舌谴责起王氏来。
“说话便是说话,无端端骂人做什么可见是个胡搅蛮缠的!”
“就是!这样的婆婆,再好的姑娘家也受不了的,若是我,便一辈子也不回夫家。回去做什么天天下地干活吗”
“哎呦,瞧着小姑娘娇滴滴的模样,谁家舍得让她下地干活若我是她阿娘,只怕得天天捧在手里。不是说还会写字、做生意好端端的,让人家下地做什么!”
“这乡下老婆子,跟她说什么道理!讲不通的……”
姚峰听了众人所言,拱手感激道:“多谢各位乡里乡亲仗义直言,在下和舍妹感激不尽!实在是这家人蛮不讲理,舍妹带着孩子,没有办法……我那外甥和外甥女,在他们林家的时候也是瘦的不成样子!小外甥女才两岁多,就要日日割猪草,否则不给饭吃!这样的人家,如何待得”
“什么只听这小老太太说孙子、孙子,还有个两岁的孙女”
“孩子才两岁多……走路刚能走稳吧就要去割猪草是亲孙女吗”玩吧
“听听,听听,这是什么人家!”
“瞧这穿着打扮,也不像吃不起饭啊……您身边这位也是儿媳妇吧手上不是还拎着肉么怎么换到这个儿媳妇这,家里就穷的连两岁的小娃娃都吃不上饭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只把王氏和周氏说得哑口无言。
周氏已经臊得抬不起头了,王氏嘴上却一致骂骂咧咧个不住。
可翻来覆去,除了骂人的脏话,便是儿媳妇如何如何不孝,如何如何命硬,克死了她的儿子。
最后,还是姚殊红着眼眶,低声道:“各位的好意小女子心领了。婆母说的,小女子都不辩解,只是唯有一点……夫君原是去了西北从军,最后为国捐躯、战死沙场,并非小女子之错。”
这么一句仿佛忍无可忍的话,让人群一下子炸了锅。
“这是将士遗孀啊!你这做婆婆的非但不疼惜着,反倒百般磋磨,还给人家安上一个克夫的骂名,简直不可理喻!”
“是啊!从哪里来的不讲道理的老太听说这家姓林莫不是林家村的”
“林家村我知道!我小妹就嫁去了林家村!改日我便要去打听打听,究竟是哪户人家,闹出这样的荒唐事!巡捕大人最是体恤军士,这小姑娘是烈士遗孀,你莫怕,改日去到巡捕大人府上,你也是占理的!”
“真该让巡捕大人把这胡搅蛮缠的妇人抓起来!大牢里关上几日,看她还蛮横不蛮横了!”
听到这里,周氏已经面白如纸,连忙拉着婆母的袖子,示意她赶紧回去。
王氏一个乡下妇人,自然不知道巡捕大人是怎样的存在,只听说“大人”和“大牢”,也怕了。
她拽着周氏,嘴上一边骂着旁人多管闲事,一边拨开人群快步走了。
第35章 咱们会过的更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逛完了镇上,该买的年货也都差不多齐备。
姚峰便去巡捕府上叫了姚晁,兄妹三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往家赶。
眨眼间,年关已至。
这些天,姚母带着姚殊和两个儿媳把整个家里里外外打扫个干净。
姚峰姚晁两兄弟则带着几个孩子,将该贴的对子贴好,将整个姚家布置得喜气洋洋。
不对,可以说,整个姚家村都有过年的气氛。
孩子们最开心,时不时拿着家中做好的小零嘴出去炫耀……
二十九那一日。
姚母带着两个儿媳在厨房里忙得脚不沾地。
姚殊上辈子对吃的有研究,和几个嫂嫂在院子里边做活讨论年夜里的大餐,将身边的几个孩子听得直流口水。
待到日头西沉,晚饭过后,又忙活了半天,这才收拾停当。
姚殊忙完之后,累得只想倒头睡觉,她回到自己房间,就见大宝、二宝两人乖巧坐在两边说小话,三宝躺在哥哥姐姐中间呼呼大睡——
三宝如今开始喜欢爬了,好在农家的炕足够大,也暖烘烘的,足够他爬来爬去自己玩。
阿志和阿思见大人一直忙着,晚饭后便自告奋勇照顾弟弟,也算给姚殊帮了不小的忙。
阿志见娘亲进门,小手做了个嘘的手势,点了点弟弟,“阿娘!弟弟已经睡了!要把他抱到摇篮里去吗”
阿思正在把三宝铺展开的玩具收起来,给阿娘腾出个空地。
姚殊笑着夸两个孩子:“大宝和二宝真能干!让弟弟睡着吧,今晚跟咱们一起睡炕。”
阿思虽然还小,但有姐姐的觉悟,像模像样地向姚殊汇报:“弟弟玩了会儿小木马,后来饿了,哥哥去厨房端了米糊糊,二宝喂弟弟吃,我们两人又和弟弟完了一会,弟弟就开始睡觉,直到阿娘你回来。”
姚殊见小姑娘清楚地叙述了这一晚上都做了什么,与几个月前,在林家时畏畏缩缩的样子大不相同,她心中感慨。
同时,心中越发喜爱这个乖巧聪明的女儿。
“二宝做的很好。”她摸了摸阿思软软的头发,温声对两个孩子道,“明日咱们可以多睡一会儿,养好精神,晚上可是要守夜的。”看书窝
两个小孩齐齐应声,“好。”
母子三个洗漱以后,收拾停当,躺在炕上说了一会小话后,一个接着一个梦会周公。
……
除夕之夜,姚殊和亲人、孩子们在院子里守岁。
在天黑下来的瞬间,家家户户门前灯火通明。
农家小院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屋子里的炭火盆融化了冬日冰冷的空气。
姚殊静静地坐在桌前,听着姚父姚母对大家的祝福。
随即,她见大哥起身去点鞭炮,在噼里啪啦激烈的鞭炮声中,如玉的二哥凑近二嫂头碰头正说着些什么,引得对方娇笑连连。
几个孩子围在大舅妈旁边讨到零嘴,兴奋地你追我赶……
姚殊敛神,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属于这里,莫名的多了几分归属感。
吃完晚饭。
姚殊坐在炭火前,搂着乖巧的女儿,一边剥花生给她吃,一边低声地问:“二宝冷不冷”
阿思亲昵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摇了摇头,接过阿娘递过来的花生,憨笑“阿娘,你也吃……”
母女两人一个剥,一个吃,间或低声说些什么,也不觉得守岁是一件无聊的事。
阿志刚刚跟着大舅放完一挂鞭炮,身上还带着少许火药味,凑到了姚殊身边:“阿娘!我们明年还会这样开心地过年吗”
姚殊笑着反问:“大宝喜欢吗”
“嗯!喜欢!”
“大宝相信阿娘,明年除夕的时候,咱们会过的更好……”
母亲的声音淹没在除夕夜里热闹的喧嚣声中,冰冷的夜风都融化在她温柔的声音里。
阿志握着手里的鞭炮,脸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一如所有这个年纪的孩子会露出的笑容,纯真而欢喜。
只是这一晚过于盛大与热闹,在他不知道的内心深处,对逝去父亲有那么一丝思念和感伤……
第36章 心里却是怎么都不服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一个个被大人们打扮得喜气洋洋,像个福娃一般。
这也是他们期待的重头戏——拜年。
过完年阿志就七岁了,这几个月在姚家,吃的多也动的多,原本瘦瘦小小的身体也渐渐长开些。
阿思文静,待在家中多些,这个冬天养得白白嫩嫩,煞是可爱。
两个孩子手牵着手,穿着阿娘专门给两人做的小红衣服,笑意盈盈地给上座的姥姥姥爷拜年磕头,“姥姥、姥爷,过年好!”
姚母瞧着阿思乖巧的模样,竟想起了姚殊小时候,眼中的笑意更浓。
“过年好,过年好!”
姚父笑呵呵地一人递出去一个厚厚的红封,又勉励了几句。
姚母则关心道:“大宝先前说门牙松了,可还吃得东西”
“今天早上吃饺子的时候掉了。”姚殊进门就听到母亲问话,回答完后打趣道:“没瞧见他现在笑都不露齿了么!”
众人都善意地笑了。
姚二嫂在一旁道:“门牙掉了一颗没什么,咱们大宝还是顶顶好看的!”
姚大嫂也笑着说:“可不是么,两个孩子生得好,站在一块,跟菩萨面前的金童玉女似的,谁不爱呢!”
大人们都觉得小孩换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没什么好笑的,可阿志却有些闷闷的。
尤其是在大年初一掉了一颗门牙,两个堂哥笑了他一早上,更让他有些不自在。
孩子们拜完年,也都领了压岁钱,姚大郎和姚二郎便带着弟弟妹妹出去玩了。
见阿志不怎么开心的样子,姚大郎安慰他:“不就是掉了一颗牙!又不是不会长新的。你瞧,我和你二哥换的新牙,多好看!”
两个孩子都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咧开嘴让弟弟瞧自己的新牙。
可新长出来的门牙要比周遭乳牙大上一圈,直愣愣立在上嘴唇里面,显得突兀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