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檀月

    余叔叔方才见二宝翻花绳,都能毫不重样地夸上半天……他真的值得这样的夸奖么

    到了中午时间,姚殊给余枝炒了两个菜,又拿盒子给他装走了,自家才开始吃饭。兔兔飞

    饭间,阿思还在问:“哥哥,什么是书院啊”

    阿志也没有真的见过书院的模样,但是看过的话本、杂书,毕竟不是白看的:“书院和学堂差不多,都是大家一起读书……不一样的,是书院吃住都要和同窗在在一起,学堂只是读书的地方。”

    小阿思很快抓住了重点:“那哥哥要是去书院读书,是不是就不能回家了”

    男孩点了点头。

    三宝睡醒了有些闹腾,见别人都在吃饭,自己也吭叽着,想要坐到桌前。

    姚殊一边哄着小儿子,喂他吃些辅食,一边问阿思:“若哥哥出去读书了,一年回家一次,二宝会想哥哥吗”

    小姑娘不说话了,筷子也半晌没见动。

    阿志见妹妹不高兴,便哄她道:“好了好了,哥哥没有说要去呢,快吃饭吧。”

    或许是从小一起长大,很多时候连阿志都没有明白自己的想法,阿思却能察觉。

    她垂下头,闷闷地说:“哥哥没有说不去,心里就是想去的。”

    姚殊闻言抬头,看了一眼两个孩子。

    阿志给阿思夹了一筷子菜,低声对她说:“二宝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不对”

    小姑娘点头。

    阿志又接着道:“哥哥喜欢做的事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江苏物产丰饶,又是儒学的集大成之处,哥哥如果想去,二宝会支持吗”

    阿思迟疑了一下:“可是,哥哥不能回家……”

    阿志笑道:“行万里路的人,若是总要往家的方向走,永远都走不出小小的圈子,又何来万里路一说”

    阿思的眼神懵懂,仿佛没有完全理解哥哥话里的含义,可是姚殊却明白了。

    她俯身三宝擦了擦嘴巴,掩饰了眼角的绯红。

    阿志的话,确实在姚殊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从没有过这一刻,她清晰地认识到,原来在她眼中还是孩子的阿志已经长大了。

    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寻什么。

    而她与他的缘分,不过是这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

    待姚殊平复了心情,把三宝也放下了,转过身来,坐到了桌前。

    她语调一如既往的温和,还带了些骄傲:“大宝长大了,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阿娘很欣慰。”

    男孩稚嫩的脸上并没有像姚殊想象的那般,露出坚定的神情,反而笑着对她道:“阿娘,我想去靖阳书院,可不是现在。”

    “嗯大宝怎么想的,同阿娘说说”

    阿志理顺了思路,边想边道:“我现在年纪还小,连出门都不方便,若是去书院求学还需要阿爹阿娘来送,那又算的上什么游学如今先在学堂读完四书五经,等过几年再去,也不迟。”

    姚殊赞赏地点头。

    她之前听到余枝说起靖阳书院,也是持这样的态度——

    书院是好的,若阿志有意前去,也需等他年纪到了。

    姚殊摸了摸阿志的头,微笑道:“你阿爹说的对,现在阿娘都不能拿你当孩子了。大宝这半年,变化真大。”

    想起刚刚见到阿志的时候,他又瘦又小,连看人的眼神都带着些畏缩。

    如今虽然还是个有些害羞的男孩,却已经成长如斯。

    听到阿娘这样夸奖他,阿志略带腼腆地笑了笑:“是大舅舅教的好。”

    若是姚峰在这里,一定会果断摇头——

    他是给孩子们启蒙了,也带着阿志读了四书,可归根到底每日的学习时间有限,更多的时候,他是教会了阿志识字。




第118章 直接同孩子说不就是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姚家书房里那些书,阿志可都看了个遍,他很多想法,也都是从读书中慢慢成型的。

    姚殊一贯尊重孩子们的选择,阿志有自己的主意,自然是好的。

    她给两个孩子们夹菜,示意他们边吃边说:“阿爹已经托人联系了镇上的学堂,改日阿娘带你们去看看。与镇上其他孩子们一起读书、学习,多结交些朋友,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阿志和阿思都不抗拒读书,反而十分享受,闻言乖乖点了点头。

    吃完午饭,姚殊又带着三宝出门玩,阿志和阿思也跟着。

    娘仨去了一趟布庄,又在镇上溜达了一圈,等到天色擦黑,才买了一屉热乎的肉包子回了家。

    到了家门口,正巧赶上林桡骑着马从巡捕府的方向过来,两个孩子一前一后跑过去招呼他:“阿爹,阿爹!你回来啦”

    林桡轻轻一拉缰绳,红棕色的高头大马便乖顺地停了脚步,马蹄抬了抬又放下,打了个响鼻。

    高大的男人利落地翻身下马,一手捞起一个,把阿志和阿思一左一右放在了臂弯。

    他走近姚殊,低声唤她:“阿殊,我回来了。”

    暮色四合,夕阳已经悄悄落到视线不能及的地方,晚霞却染红了一片天色。

    在这夕阳的余晖里,林桡逆着光,凤眼定定地放在姚殊的脸上,专注的眼神灿若晨星,给人一种仿佛深情的感觉。

    姚殊的心被带着温度的夜风轻轻吹过,痒痒的、麻麻的。

    她笑着答应一声:“嗯。我们回家吧。”

    今日的她穿着一身浅色衣裙,眉眼柔和而温婉,怀里抱着张嘴“咿呀”的三宝,另一只手还提着热气腾腾的包子——

    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林桡迷醉其间。

    他和她抱着几个孩子,一同跨进小院。笑声和交谈声被远风吹去,送到夜色里、院门前哗哗作响的柳枝间。

    ……

    一家人的晚饭并不复杂,出门前姚殊便在早上煮了小米粥。

    等到晚饭时间,小米的香气已经完全熬了出来;再加上几颗红枣,清香和甘甜混杂,香味扑鼻。

    两个孩子玩累了,就这香香软软的小米粥吃了好几个肉包子,就连三宝也喝了小半碗米粥。

    一家人吃完了一整屉包子,最后几个全是林桡解决的,姚殊见他吃完了,还怕他不够:“怎么样是不是没有吃饱我再去厨房给你下一碗面”

    林桡摇了摇头:“不必了。晚上不需要多吃,今日你累了一天,也别麻烦了。”

    姚殊哭笑不得——

    这一整屉包子,够他们娘几个吃一整天了,没想到加上一个林桡,竟还有些不够吃。

    她果然还是低估了男人的食量。

    姚殊让阿志和阿思看着弟弟,自己和林桡端上碗筷去了厨房。

    她点上了油灯,回头却见男人已经开始洗碗了,不由一愣,问他:“黑灯瞎火的,不点灯你看得见”

    林桡却点了点头,高大的男人弯着腰站在灶台前,深邃的五官也在橘色的灯光下显得异常柔和。

    “往日夜里集训,不能有一点火光,队伍需要借着月色穿过复杂的山地,全程不得发出一点声音……”

    他很少说起在边关的生活,偶尔提及,便足以吸引姚殊全部的注意力。

    她借着稍暗的灯光,看向林桡轮廓的侧脸,问他:“你们夜里还要集训”

    男人手上动作不停,点了点头道:“嗯,夜行能力是兵士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将军训练的标准,需要达到一夜行军七十里。”

    他的语气没有多少波澜,可姚殊却从中听出了风霜的味道。

    七十里路,也就是三十五公里……军队不似常人,在夜里急速前进,既要保持队形、又要安排野外行进路线,着实不易。

    除了反复训练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姚殊的声音柔和了下来,轻声问他:“行军训练辛苦吗”

    男人摇了摇头:“不辛苦。”

    姚殊却不肯信:“不吃不喝走一夜,连动静都不能发出来,能不辛苦你们军营里恐怕这样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吧”

    林桡刷碗的手一顿,迟疑地道:“最开始训练时,确实很多人叫苦连天,也有不少兵士走了一半便停住了……”

    或许是身体素质好,也或许是更善于忍耐,林桡在训练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半路叫停的情况,很多时候,他的表现比从军几年的兵士还要好。

    这也是将军能注意到他的原因之一。

    姚殊叹道:“太能理解了。兵士们也是人,也会累的,需要休息。”

    林桡皱了皱眉,显然不能全部同意姚殊的看法,他正色道:“训练的目的不是折磨,而是为了在战时活下来——若是因为累便要休息,因为饿便要吃饭,还算什么训练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异族是不会给我们时间停下来的。”

    姚殊所能想象的,不及真正战场上残酷的万分之一,也只有从血色和刀剑中爬出来的人,才能深刻意识到战争的无情。

    将军在训练时从来都不假辞色。

    对于不合格的兵士,他宁肯重罚、乃至剔除军队,为的就是希望自己的人都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清华小说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姚殊不会妄加揣测。

    她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你说的有道理。阿桡,你辛苦了。”

    姚殊的温柔存在于细腻之间,就像是汩汩流动的泉水,没有太多波澜,却足以浸润人心。

    林桡不知不觉间,早已缓和了神色。

    “保家卫国,是每一个将士应该做的……”

    他望向姚殊,双眼中露出坚定来。

    姚殊走近了一步,轻声道:“是,你们有自己的职责,可是,责任之余也需要保重自己……否则,会有人担心的。”

    林桡脸上的表情一下子明亮了起来,就连姚殊都能轻易感受到他突然变化的情绪:“阿殊,你是说,你会担心我吗”

    姚殊没有躲避男人发亮的眼神,而是用坚定的温柔,对他道:“你在前线保家卫国,受伤会痛、流血会冷,用性命来保护的,不就是我和孩子们么我们又如何放心的下你”

    男人额角的伤疤再稍稍偏两寸,便会让他失了右眼——

    这是军功勋章,更多的却是真刀真枪的危险证明。

    或许从前对于林桡上战场一事,姚殊没有什么感受。

    可如今他活生生地站在她的面前,温柔而强大,是有血有肉、有情绪的人。

    一想到他经历过那样的危险和残酷,姚殊没有办法克制自己的心疼。

    “山匪一事,也要你带兵去剿灭”她有些担忧地问。

    林桡点了点头,安抚姚殊道:“山匪再穷凶极恶,也比异族好收拾些,况且今日在巡捕府上,二哥出了不少好主意。剿匪一事不会那么凶险。”

    话是这么说,可战场上,哪里说得准呢

    意外总归会在人一个不经意间发生,而生命在意外发生之时,脆弱到毫无反抗之力。

    她抬起头来看向林桡,秀美的眉毛微微蹙着,道:“刀剑无眼,你一定小心。”

    “嗯,”男人低声道,“阿殊,我答应你。”

    灯光幽暗,可男人却把姚殊脸上最微小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她的担忧、她的心疼,完全化成细细密密的小刺,轻微却又存在感极强地扎着他的心。

    林桡虽然享受着被姚殊关心的感觉,可自私的心绪仅仅持续了刹那,便被不希望她忧心的情绪占了上风。

    他转移了话题:“今日都做了些什么可有新鲜事不曾”

    这些天的相处,两人也培养出了不少默契,姚殊顺着他的意思,放掉了这个话题。

    她笑着道:“上午余枝过来了,瞧见你不在,可是拘谨的很。恨不得连家门都不进呢。”

    林桡把手头洗干净的碗晾在了灶台的架子上,擦了擦手,闻言抬头:“余枝他这些天住的可还习惯”

    巡捕府上事忙,若是姚殊不说,他还真把这个年轻的读书人给忘了。

    姚殊点头:“余枝看着娇养长大,除了读书之外一概不知;可他身上却有些韧劲,看着适应的还不错,今日跟大宝二宝还玩了一会儿呢。”

    林桡倒是有些诧异:“哦”

    姚殊递了干布巾过去让他擦手,一边道:“陪着二宝玩了半天翻花绳,是个有耐心的。后来同大宝说话,考了考孩子的学问,还问大宝想不想去江苏的书院读书……”

    男人闻言,眉头轻皱:“去江苏阿志还小,便是想去游学,也要晚几年才合适。”

    姚殊见这父子两个想法一致,弯了弯唇角:“你们父子倒是连心,就连说的话都一模一样。阿志也是这个意思。”

    许是夜色过于静谧,就连最警惕的人都不由自主卸下心防。

    忙碌了一天之后,被这样安宁的笑容吸引了一般,林桡凑近了些,连声音都放柔了。

    “那你呢你舍得让他去那么远的地方”

    姚殊自然是不舍的。

    她别过了头去:“孩子自己有想法,作为母亲,我支持他的决定。”
1...5556575859...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