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这些滚木擂石还不是城头梁军徒手投下,它们本是预先放置在城头木架上,只需拉动机关,便会滚滚而下。实际上此时,城下的魏军甚至都没见到坞堡墙头上的一个梁军身影。
随着坞堡下尸体越堆越高,后方观战的夏侯渊和张燕,他们本是自信满满的脸孔现在也变的严肃起来。
一名魏军军侯,披着三层甲,手顶额外蒙了层铜皮的虎头大盾,顶着滚木擂石,终于登上了坞堡墙头。但他人还没站稳,一名梁兵从垛墙后突然闪现在他眼前,手中的矛枪毫不留情的刺入了他的腹部,这军侯身体在垛墙上晃了两晃便仰天摔落城下。与此同时,那梁兵再次闪到垛墙后面。
看上去,这魏军军侯如同被隐形的鬼魇所斩杀般。和他一样,第一批登上坞堡城头的魏兵无一幸免。但是夏侯渊并不想终止进攻,他要乘热打铁。他手挥了一挥,又是个千余人的方阵压了上去
第650章 河滩边的坞堡
面对潼关这样的雄关坚城,仅带着战骑的夏侯渊自然只能是望城兴叹。他必须等待张燕部以及还停留在弘农的步兵部队上来后,才能做攻克潼关的打算。
潼关内,魏锋已和黄忠相见于府衙大堂中。魏锋惊喜的说道“没想到圣上派黄老将军前来镇biquxx守潼关,这下潼关更是固若金汤了。”
黄忠应道“不瞒魏将军,虽然圣上将老夫从南阳前线调来,但老夫的本部军团兵马却都还留在南阳参加方城战役,老夫只带了三十余乘长弓战车前来,就是适才出成迎接汝等那些长弓战车。若是这些战车能有数百乘,老夫定能将那城外的魏骑一举击溃。”
黄忠顿了顿话语,又接着说道“所以以潼关现有兵力,若是魏军意志坚决的大举来攻,潼关的防御也不容过于乐观。”
魏锋突然疑惑道“不对啊,张辽将军突袭方城之前,不是从弘农大营撤下很多辎重兵和长弓战车吗老将军怎么说只有自己带来的三十余乘长弓战车可用”
黄忠回道“这就要问之前那名镇守潼关的申耽了。老夫来时,他跟老夫说,接到圣上的飞鸽传书,要将撤到潼关的长弓战车全部调到上洛。”
魏锋更疑惑了,口中念道“将这些长弓战车调到上洛干什么那里距离最近的魏境也有近两百里,而且隔着崇山峻岭。上洛虽是个战略要冲,在此屯兵对长安和筑阳都能够及时增援。但现在无论长安还是筑阳都已是大后方了,哪需要在此保留一支兵力难道是圣上想将敌军诱入关中平原加以歼灭那也没道理啊且不说这样的兵力对比最多险胜,根本达不到歼灭的目的。就算真这样设计,也应该将兵马藏在长安才对。”
黄忠一摇头道“这个老夫就不知了,老夫问过申仪,他也不清楚。老夫也不敢妄揣圣意。”
魏锋摊摊手对黄忠道“潼关本有两千上下的战兵,还有几千本地屯垦辅兵。晚辈的骑兵都暂时交给了张辽将军指挥。现在身边只有两千余人的鸵鸟步卒。如此看来,魏军大军若真的全力来攻,这点兵力守住潼关也并非十分轻松的事啊。”
此时申仪也步入了大堂,与二人见礼后,对魏锋道“魏将军,关城中的鸽房刚刚收到最新的飞鸽传书。上面是圣上的亲笔诏令,注明要转交给魏将军。”
说罢,申仪便将一封书信交给魏锋。魏锋打开一看,原来冯宇要他带着鸵鸟兵也赶往上洛。至于是何事由,书信中却是没说。魏锋只好对申仪,黄忠二人一抱拳道“对不住二位了,圣命在身,某只能引兵前往上洛,这里的重担只能靠二位了。”
二人与他寒暄客套两句,便行告别。待魏锋走后,黄忠满脸愁容道“适才,有魏锋的鸵鸟兵助战,尚嫌兵少。如今我等要以两千乙级兵团的战兵,再加上数千刀枪都舞不熟练的屯垦兵,来对决可能数万兵马的魏军,这可是万般艰巨的任务啊”
申仪却抱拳道“黄老将军勿愁,这潼关我军经营多年,关城内外上下,防御设施装备奇多。即使魏军数万大军前来,我们这些兵马守住潼关也完全不是问题。此外,刚才和给魏锋书信一起传来的,还有一封书信,是给我们的守潼关的锦囊。必要时,我们可以放弃关城外那座坞堡”
夏侯渊将战骑列阵于潼关东门外百余仗处,这里已在潼关城头长弓手的极限射程之外。而后,他带着数百骑亲卫战骑,在附近来回转悠,一是巡察敌情,二是查看地形地貌,看有没有空子可钻,能从小路绕到潼关关城后面去。
靠近黄河岸边的一座小型坞堡映入了他的眼帘,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夏侯渊心中暗想“梁军为何要在此处设置一座坞堡呢”
他在百余亲骑的护卫下,迫不及待靠近这座坞堡,希望能一探究竟。他远远的看到黄河河岸下似乎还有一河滩,这条两仗宽的河滩似乎一直延伸到潼关后方。只是在远处被河岸以及坞堡所遮挡,无法确定是否真是这样。
夏侯渊又打马沿着曲折的黄河河岸向上走,他关注着这条河滩,却不知不觉中离坞堡很近了。
终于,天空中传来了凛冽的箭矢破空之声。他附近两名反应快的亲卫迅速举盾挡在他的身前。但还是有另外三名亲卫猝不及防的被箭矢射入了身躯,从坐骑上翻滚下来。夏侯惇定睛一看,这些还在魏军骑兵身体上震荡的正是梁军长弓手惯用的重箭。唬的他与众魏骑慌不择路的向后逃去,直到跑出老远,他们才放缓了马速,放下心来。
为了防止梁军偷袭,夏侯渊骑队分为三股轮流值守。一股持火把兵刃上马警戒,其余两股虽然下马休息,但阵形不变,甲胄不卸,坐骑就停靠在自己身边。三股魏骑就如此轮流作息,熬了整整一宿。
第二日清晨时分,张燕总算领着数万步骑抵达了此处,与夏侯渊会合在一起。张燕对夏侯渊抱拳道“主帅,我们是否要安营扎寨”
夏侯渊摇头冷声道“不需要了。圣上在诏令中令我拿下弘农,潼关。虽没有明文限定期限,但却嘱托某要速速拿下。所以某打算最多三天时间,便攻破此关。不然,某不好向圣上交待啊。既然某只打算三天破城,这扎营就显得多此一举了。传某军令,全军立即结阵”
张燕以为夏侯渊要立即攻城,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道“夏侯将军,末将一接到诏令,便从洛阳赶到弘农,得到您的留信后,又带着弘农大营的兵士连夜赶到此处。末将本部人马已奔波了一天一夜时间。不是末将害怕伤亡,而是这疲惫之军现在就攻城,也也力不从心啊”
夏侯渊漠然道“谁说要立即攻城的只是要兵士们列阵。我们不扎营,但还是要列阵的,否则梁军突然从潼关中杀出如何是好”
第652章 收割人头的镰刀
腾云堡下,魏军兵士的尸体堆积如山。但一波接着一波的魏兵继续顺着云梯向城头涌来。这迫使梁军兵士不得不加大在城头现身的频率。
其中一名梁军队率,连续手刃两名登上城头的魏兵后,十余支箭矢骤然向他袭来,其中六七支射入他的身体,虽然有环片甲防护。但其中一支箭矢还是击中了他的面门,仰面朝天的倒在墙头地板上。此时的魏军,竟然不顾可能对本方兵士造成的误伤,让弓弩手对腾云坞堡的城头发动密集袭射。
黄忠弯弓搭箭从墙垛后站起身来,顺手就将一名刚刚登上墙头的魏兵射瞎墙去。他乘这个空隙,将整个战场迅速的扫视了一眼。发现城下的魏兵还在密密麻麻的如同蚁附般向城头攀爬,那些滚木擂石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城头的梁军守兵也出现了二十余人的伤亡。能够登上墙头的敌兵也越来越多起来,尽管他们绝大多数还没站稳就被梁军杀伤,但梁兵也开始手忙脚乱起来。
城下的夏侯渊与黄忠一样心焦,他已相继投入两千人马,可战局似乎还是毫无进展。相反,魏军兵士的大量伤亡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那些还在攻城的魏兵也丧失了开始的锐气,有些人已开始敷衍起来,攀爬到城头时,不再径直冲上城头,而是先探出头去查探几眼,发现有梁军向自己冲来,就急忙缩回脑袋和身体。
夏侯渊身边的张燕开口感叹并建议起来“没想到一座小小的坞堡这么难打主帅,以末将之见,还是将兵士们先行撤下,用弩炮和投石机将城墙轰塌一角再行攻击。否则如此下去,这伤亡可是没法估量啊”
夏侯渊冷哼声道“那样,攻占这座坞堡至少又需要增加两个多时辰时间,梁军虽然抵抗顽强,我军看上去没有什么进展。但对方的滚木擂石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他们在城头备好的战争物资已所剩无几了。”续而,他高声吩咐身边的令兵道“传令,再调拨两千人冲上去将前面那几个损失颇大,丧失锐气的部曲替换下来。”
随着一阵急促的鼓号之声,又一个方阵从魏军的庞大军阵中开出。这部人马规模更大,有近两千人。
他们迅速的冲到腾云堡下,搭起更多的云梯,顶着在空中来回穿梭的箭矢,以更密集的人潮向城头迅速攀爬上来。
黄忠俯瞰着城下密密麻麻的人头,脸色顿时凝重起来。那些腾云堡墙头的梁兵脸色更是沉重。所有滚木擂石几乎消耗干净,若这些守兵与魏兵在墙头纠缠格斗,不消片刻,就会被这洪流所淹没。
此时,黄忠扯起嗓子,声如洪钟的高声叫道“准备放镰刀”而后他就不再言语,密切的注视着还在攀爬城墙的魏兵。直到第一排魏兵脑袋从四仗高的城墙墙头露出时,黄忠才高声喝道“放”。只听哗啦啦一阵乱响,城下的人看到城墙上赫然出现了几个硕大的镔铁镰刀,正挥斩而下。
这些镰刀没有刀柄,而是由绳索或铁链固定在镰刀刀刃上,另外一端固定在某根从墙头探出的大梁上。刀刃平常也是藏在从墙头探出的某个隐秘空间内,撤下阻挡它的支架,便会从高空落下,并且在绳索铁链的牵引下做圆周运动,从而对攻城的敌兵造成巨大杀伤。
当下,只听到一连串骨肉碎裂以及木断竹折的脆闷响声。一些正好位于镰刀挥劈轨迹上的魏兵顿时被齐齐的斩成几块,被斩断的头颅四肢躯体伴随着血雨从半空中落了下来。连在镰刀刃上的铁索绳索也将那些靠在城墙上的云梯带倒甚至碎裂,许多魏兵惊呼着从几仗高的空中掉落下来,摔成一堆肉泥。
本喧嚣的战场顿时一片寂静,充斥着血腥的气味。那几个满是血迹的镰刀还在不断的晃悠。过了几息时间,城下发呆的魏兵才算反应过来,疯一般向后奔逃起来。
夏侯渊气的嘴唇直哆嗦。他突然策马奔腾起来,口中喝道“随某来”亲兵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好也策马紧紧的尾随着他。
只见夏侯渊飞驰到一名兼做伙夫的魏军旁,伸手就将那伙夫身后用于劈柴的利斧取到手中,口中大叫道“盾手拱卫某的周边”
旋即向腾云堡下飞驰而去。众亲卫大惊失色,要拦住他已是来不及了,只好狂抽马鞭,紧随着他。也就几息的时间,夏侯渊就冲到了腾云堡下。那几个镰刀还在晃荡,不过梁军已开始将他们向上收起。
十几支重箭从城头疾射而下,夏侯渊身边的亲兵早已举起盾牌,挡在他的周围。铛铛两声,夏侯渊应声便砍断了一根铁索,那硕大的镰刀便落在地上。如此夏侯渊一连砍断了三根镰刀铁索和绳索。剩余的两个镰刀却已被梁兵缓缓吊起,夏侯渊再要去砍已来不及了。
此时,那些聚集在不远处的魏军弓弩手立了大功,成百上千的箭矢向那些重新吊装镰刀的梁兵们射去。尽管有盾手护卫,尽管身上有精良的环片甲。但如此密集的箭矢总有几支能射到几个人防御薄弱之处。随着几声惨叫,三四名梁兵同时中箭伤亡。
这重逾千斤的铁镰,每个都需要一二十人吊装,失去几名人手后,其余人拽拉不住。硕大的铁镰再次沉坠到城下。夏侯渊趁机策马上前几斧下去,将最后两根铁镰的锁链斩断。此时一支箭矢以极快的速度破空而来,从两面魏军的盾牌缝隙中穿过,噗的一声又钻入了他的肩甲,再接着钻入了他的皮肉。疼的夏侯渊呲牙咧嘴,打马就向魏军大阵中跑去。
这一箭正是黄忠所射,夏侯渊在重重防护下,依旧被他找到稍纵即逝的空档,一箭命中目标。
跑回本阵的夏侯渊咬着牙,从肩头拔出带血的箭矢,恶狠狠说道:“不要停继续攻击此堡,某看他们还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第653章 红光一闪
血腥令人作呕的空气中,黑压压一片的魏军再次压了上来。数以百计的云梯再次将腾云堡三面城墙围了一圈。箭矢几乎不停歇的扑射向坞堡城头,坞堡的墙外墙头,各类望楼堡垒外都插满了箭矢,变成了一个硕大的刺猬。
黄忠蹲伏在一堵垛墙后,看着密密麻麻正向上攀爬的魏军兵士,对身旁的亲兵说道“是时候用绝杀技了”
腾云堡内随即传来阵阵梆子声,这是个约定好的做战信号。但是那些梁兵并没有因为这个信号立即做出什么反应,依旧是静静的藏在各自的阵位上。
第一个攀上城头的魏兵三步并做两步的跳到甬道上,右手盾牌护住自己要害部位,掌中缳首刀向着最可能冲出梁兵的方位胡乱砍出一刀后,不远处的黄忠顺手一箭便将他放倒在地。第二个登上城头的魏兵小心翼翼的越过垛墙,右边一支矛枪便向他刺来,右手虎头挡住这一刺,左边的缳首刀却刺入他的左肋。后面十几名魏兵几乎是和这两名先上先死的魏兵同样的下场。
但是紧随其后,又有四五十名魏兵几乎同时登上了城头。此时,城头的梁兵却不去阻拦他们了,而是向梯道上退去。退到梯道上的梁兵列起简单的军阵将道口封堵起来。蜂涌而至于的魏军迅速的冲到他们的盾墙前,双方枪来刀往的互相捅刺劈砍起来。不时能见到双方兵士中刀中枪后倒落在地。
城头的魏军越聚越多,城墙上还有密密麻麻的魏兵向上攀爬,云梯下也聚集着一团团的魏军兵士。夏侯渊舒了口气,如此下去,攻下这座小坞堡不过片刻钟的时间。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若不是他亲眼所见,根本不会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事。只见冲天的火焰从腾云堡城墙的墙头冒起,另外有火龙从城墙墙壁上喷涌而出。起初火起时,夏侯渊以为梁军又用老把戏火爆弹。但是他立刻发现不对,这些冲天烈焰并不是分散的,而是几乎连成一片。几乎覆盖住了整个城头和城墙。
原来这坞堡城墙是中埋着陶制和竹制的管道。管网与一个巨大的石脑油油槽相连。当魏军兵士布满城墙上下时,十几名梁军用类似风箱的设备挤压出油槽中的油料。石脑油在高压之下,从在城头甬道和城墙墙壁上预留的数以百计的小孔中喷涌而出。黄忠不失时机的射出一发火箭,就成了当下这种场景。
熊熊烈焰之下,无数的魏军兵士变成了火人,起先还在火海中哀嚎挣扎几下,而后便没了声息,本铺满城墙的云梯也都被烧着起来。空气中充斥着浓烈的皮肉焦糊味道。那些距离城墙较远,幸免于难的魏兵,个个都惊恐的向后退着。其中不少人的头发眉毛被火头燎着,烧的乌头黑脸,狼狈不堪。
此时夏侯渊的心情无法描述。愤怒,沮丧,惊恐交织在一起。一旁的张燕更是目瞪口呆,久久都没回过神来。他们二人谁都没想到,攻打一个小小的腾云堡,几个时辰攻不下来不说,前前后后损兵折将有两千上下了。这么大的伤亡对魏军士气是个重大打击。
半晌,夏侯渊咬牙切齿的说道“传某军令,速速调集所有弩炮,投石机,就是轰几天几夜夜要将眼前这座坞堡给老子轰平”
张燕心中暗道,早跟你说先用投石器具将坞堡城墙轰开,然后再发起进攻。若这样,现在我们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伤亡。现在浪费这么多时间,死这么多人,结果还不是回到原点。但他口上还是毕恭毕敬的对夏侯渊诺了一声。
近一个时辰的时间,弩炮,投石机就全部到位,安装完毕。在腾云堡下一字排开,随着张燕一声令下。成百上千的石块,石弹向腾云堡砸去。无论城中的梁兵,还是城外的魏兵,都感觉到大地颤抖起来。
坞堡上,在巨大的碰撞轰鸣声中,不时有垛墙被碎裂,望楼被击垮。但是坞堡的主体结构异常坚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摧毁。
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魏军丝毫没有停止轰击的意思,似乎不将整个坞堡夷为平地就誓不罢休。
不是弩炮手或投石手的魏兵也赤膊着上身,排成人链,向各个弩炮,投石机传送着石块,石弹。猛烈的轰击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石弹早已用完,魏兵冒着被自己弹矢误伤的风险,从城下回收这些石弹继续让弩炮运转。
终于到了太阳西斜的时刻,随着咔嚓一声巨响,坞堡城墙的主体终于出现道一指宽的裂纹。而且这裂痕越来越宽,越来越多。
坞堡内的梁兵虽然没有什么伤亡,但被几个时辰的轰击震的七晕八素。就是黄忠也头晕目眩起来。此时,令兵向他来报,说城墙已经开裂,黄忠又看看快要落山的太阳,断然的吐出一个字“撤”
近两百梁军兵士随即列队向停泊在水门上的船只撤去。但黄忠和另外两名亲兵却是向坞堡内那座热气球索道的塔楼撤去。这塔楼基座和中段都堆积着沙包防护,所以没有被击毁。
黄忠边走还一边不放心的向亲兵问道“那个标识物设置好没有,老夫虽然百发百中,但起码得能先看到目标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