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马韩五十四个城邦的文明程度当下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其城池大都是由沙土堆砌的三四仗高城墙围拢而成,好的还在城外挖了两三仗宽的护城河,绝大多数城池没有设立瓮城。守城的马韩兵将除了将领身着铁制甲片的札甲外,其余多是身着兽皮硬木所制成的甲胄,手持的兵刃也很简陋,人手一把五六尺长的矛枪,即使这矛枪有三成枪头不是熟铁所打造,而是青铜所制,显得很脆。与梁军钢刀交锋时,很容易被削断或砸碎。
如此,梁军进军途中自然是如同势如破竹一般。往往一番弩炮轰射,枪盾兵们云梯齐齐竖起,在长弓兵和火爆弹掩护下攀爬而上,最后打开城门。前后不到一个时辰便能攻下一座城池。
但就在张辽连克七城灭马韩七国后,却发生了张辽也没料到的变化。这一日,正在跟随行军队列策马前进的张辽又接到斥候来报,前方就是马韩的臼乌骨坦国了。
当张辽来到臼乌骨坦国的城池下时,却发现城头除了几杆随风飘荡的大旗却是空无一人。他以为马韩兵都躲在城垛后,于是招了招手,示意兵士们喊话。很快,几个新近招募进军团,颇通韩语的兵士站在城下高声呼喝起来。可是过了半天,城头还是毫无动静。
张辽心中一动道:“莫非这韩夷来给某唱空城计不成”空城计是三十六策中的一计,而《三十六策》是冯宇亲自编撰的兵书,是梁军中包括队率在内的低级将领也要通读的基本战术兵书。当然其中很多故事被冯宇改头换面一番。
只是在冯宇所写的空城计中有两个案例,一个是空城诱敌伏击歼敌,另外一个就是诸葛亮原版的空城疑兵威吓阻敌。他还在结语中写道,为何同一行为能引发两种结果施计之人该如何预判得到什么结果,以及该如何反中这空城之计。此前徐荣在南新城之战中若不是按着《三十六策》中教科书般的处置之法全力守住南新东门,只怕损失会更为巨大。
当下,张辽见到这座疑似空城,便立刻下令小队斥候入城查看。这次他们连翻越城墙都不用,因为连城门都是虚掩着的,斥候们大模大样的推开城门,策马而入。不一会便传来斥候的消息,城中确实无人。张辽又抽调精锐步卒守住四面城门,而后同时从几个城门同时进入这臼乌骨坦国的城邦。入城之后,梁军迅速散开,四处搜索马韩人。结果不仅连个人影都没看到,甚至连鸡犬等活物都未见到一只。粮仓府库空空如也,甚至连家具都被尽量搬走,搬不走的也被刻意捣毁。
张辽这才相信马韩军是真的退走了。他随即传令道:“传某军令,让将士们在城中埋锅造饭,稍加休整后,继续南进。留下一营兵马驻守此城,待后方的海东军赶来换防后,再前来追赶本队会合。”
他顿了一下又提醒道:“照老样子,城中留下一组斥候令兵,配备传信鹞隼。遇到紧急事态,随时与本将主力联络!”
中午过后,吃饱喝足的张辽军出了这城池,继续南下。让张辽奇怪的是,这一路上接下来碰到的马韩城邦,都如同那臼乌骨坦国一样,空无一人。张辽心中隐隐升起了一种不详之感,他能预料到,这些马韩人必定已经商量妥当,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否则不会采取如此统一的行动。
张辽所猜测的不错,就在他势如破竹的向不弥城进军时。马韩五十四邦盟主,狗邪国主乌邪兴急急慌慌召集各邦方国齐聚狗邪国,商讨对抗梁军之事。
会上,众马韩国主议论纷纷,有的说梁军如此势大,连横行一方的百济都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就亡于梁军之手,若是与之硬扛,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与梁军谈和,只要大梁能做出稍许让步,保证他们的这些国主的贵族身份,即便在大梁郡县之下做个乡侯亭侯也好。
对此立刻有人提出,理由是若是如此降了大梁无异于成为中原皇帝治下任人摆布的鱼肉。而且还将西汉大儒董仲舒的那套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拿出来吓唬大家,问道:“若是降梁,你等便是那中原皇帝的儿子了,敢问你们谁愿意认别人当爹而且他们这些中原汉人还认为,老子可以随便杀儿子,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我们真如此寄人篱下时,这皇帝某天突然觉得我们不放心,一句话要处死我们。我等这无土无民无兵之人那还不得引颈待戮啊。”
众人听了这话顿时唏嘘不已,再无人提完全答应梁军条件,无条件归顺大梁的事情。接着又有人提到,那就五十四邦拧成一股绳,痛击梁军,将梁军彻底赶出马韩的地盘,甚至将他们赶出带方郡。
马上有人说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即使将当前这支梁军击败了,以大梁的实力很可能会再派十倍于此的兵马前来,或是让纵横在北方草原和黑森林中的那支传说中的北府军南下,到时只有区区五十四个城邦,十余万人口,弹丸之地的马韩又该如何抵挡到时,即使联合秦韩与伽耶只怕也不可能抵挡的住。
马韩几十个国主争吵议论了一天,方被乌邪兴一锤定音的决定道,先联合起来给来犯的梁军迎头痛击,将其揍疼打惨了,再行试探性的讲和。若是大梁能做出让步,保持马韩的相对独立,让马韩国主们名义上做为大梁的郡县长官,便能止战。否则再行联合辰韩和伽耶与大梁打到底。
第736章 东方条顿森林
做为马韩盟主的狗邪国王乌邪兴很快与众马韩国主定出了抗击梁军的策略。他们以最近几日的战例来看,知道凭借城池固守显然无法奏效。这些城池对于梁军,就如同面对铁锤的鸡蛋般脆弱。至于野外对仗,马韩军更不可能是梁军的对手。所以凭借地形地利与梁军缠斗,再局部集结优势兵力一点点的歼灭蚕食梁军兵力是他们唯一能选择的战术。因此,马韩各路邦国见到梁军前来,便会主动撤去。他们有的前往马韩最南端的不弥国周围集结,有的却是前往位于深山中的狗邪国与乌邪兴会师。
……
“报!启禀将军,前方就是黑雾林,是将军专门嘱托我等要提醒汝的。”一名令兵向正在策马领军而行的张辽报道。
张辽立刻驻住马步,口中念叨着“哦,黑雾林到了。”
从南新城出发到不弥国,一路上基本是在平原坦道上行走。这些平原坦道虽然是被山岭分为一片一片的作为谷地或盆地存在,但这些平原之间绝大多数却是有宽阔的通道相连。因此步骑在上行走只是曲折了些,并没有太大阻碍。
而这黑雾林便是那极少数中的一个。黑雾林夹在一个宽阔的谷地和一个方圆五十余里的盆地之间,那盆地正中还有一个马韩的城邦。这黑雾林两边的山岭间距虽有近十里之宽,但地势并不平坦,大量低矮不等高约数仗的土丘分布其中,地表上又长满了参天大树,最重要的是它有数十里之长。
张辽的大军虽然能在这灌木甚少的林中穿行,但是却危险重重。张辽之所以对黑雾森林如此谨慎,除了来自自身的兵学常识外,还有他在冯宇所著的一本中级军事著作中,知道两百多年前,也就是王莽篡汉时期,发生在西方大秦国与其北方日耳曼蛮族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那一战就是在和黑雾林地理环境差不多的条顿森林进行的。当时三万大秦军遭遇数百股蛮族兵马如同蚁噬般的伏击,最终包括家眷在内的三万大秦军绝大多数都未能走出那片黑森林。
张辽一字一顿的下令道:“传我军令,全军停止前进。选出百名最为精锐的斥候,分为十股,对黑雾林进行全面探查。另外叮嘱这些斥候,他们的任务只是探明林中到底有无敌军伏兵,不用侦探敌军的布防。若是真有敌军埋伏其间,切莫打草惊蛇。只管回来通报便是。”
“诺!”
不一会,百名打着绑腿的山地斥候策马从队伍后方冲了上来,距离那黑雾林还有近百仗距离时,齐齐跳下马来。分为十股,沿着不同的路径,悄然徒步的向黑雾林摸去。森林边缘地带的草丛灌木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之声后,这些斥候的身影便消失不见了。
过了约两个时辰后,第一组斥候回来报道,林中并无敌军踪影。而后,又有接二连三的斥候返回,皆向张辽报告说黑雾林中并没有发现敌军踪影。张辽还是有点担心,反复向这些斥候询问确证,是否林中各个角落都探查仔细了。其中一名斥候将官道:“请将军放心,我等知道事关重大,在林中仔仔细细都勘察过了。此林长三十余里,宽约十里。我等分为十组,每组负责一里宽,如同梳子般将这片林地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梳了一遍。这林中因为树木遮盖,地表难见到阳光,所以灌木稀少,藏不了人。我等连树洞中,树冠上是否藏人,乃至那些土岗上是否有挖掘有藏兵的洞窟都仔细观察了一遍。可以保证绝没有大股兵马在其中藏伏。当然若有敌军零星斥候兵士躲藏其间,这个…这个卑职和儿郎们肯定是没办法完全侦知的。”
张辽听到这方才确信黑雾林中至少没有大股敌军伏兵存在,他正要催促兵马通过黑雾林时,最后一股斥候却匆匆向张辽奔跑而来。还没等到张辽近前,就迫不及待的高呼起来:“报!我等在黑雾林东面山岭的背后中发现了敌军踪影!”
张辽心中一震,连忙对已跑至自己面前的斥候头目问道:“快说,具体情况是什么。”这组斥候的头目喘着粗气,将自己这组人马的探查经过和所发现的敌军踪迹详情一五一十的说给张辽听。
原来,这组斥候被分配到最东面,负责东面森林边缘的山岭山脚处侦查。他们自北向南行进了一遍,穿过了黑雾森林,也和其余组的山地斥候已养,并没有发现有敌军踪影。但在返程时,其中一名兵士小解时意外发现了人的踪迹---一泡人类的新鲜大便。
他急忙召来同伴,众人又在周围仔细探寻一番,发现了一条明显的脚印痕迹。好在他们带了一条带着嘴套的撵山犬,急忙放犬追踪而去。撵山犬带着他们上了东部山岭的山麓,穿过一个山坳,绕到山岭的背面,在这里一个谷地中,他们发现了明显马韩人装扮的兵马。
张辽瞳孔露出兴奋之情,急切的问道:“这支马韩兵马数量大概有多少”
“回将军的话,他们大概有两到三百人的样子,山谷中还扎着些许帐篷,很明显他们在此是长期驻留的。”
张辽又露出疑惑的表情,口中情不自禁的说道:“怎么才两三百人这点人够干什么”他转念一想,立刻领悟到什么,向哪斥候又问道:“这山岭一面的山麓上,类似这样的山坳通道多吗”
“回将军的话,不计其数。不过卑职被分配的任务是侦查黑雾森林,若是这些山岭中的山坳全部一一查看,短短两个时辰肯定不够,卑职这点人手,甚至两天时间都来不及。”
张辽心中顿时豁然,马韩军定是分为很多股,躲伏在类似的山坳山谷中,待梁军完全进入森林腹地,方才冲杀出来。
他点点头对斥候道:“这个本将自是清楚,本将也没想到他们会将伏兵设在离黑雾林中心地带如此远的地方。不过这颗是各十里宽的林子,隔这么远,还隔着山岭,他们该如何不约而同的获得我军通过的黑雾林的情报,并做到及时出击攻击我军呢”
第737章 万蚁噬蛇
张辽这番问话实际上是在自言自语。但周遭的人以为张辽是在问他们,那么斥候将官立刻回道:“将军,他们可能在密林之中部有极少数的斥候探马。待我军通过时,方才去飞报藏在东部山岭背后的敌军。而这样零星的人藏在如此大的林地之中,我们也不是很容易觉察到的。”
张辽连连摇头说道:“他们可不止你们发现的这一股,而是应该有至少数十上百股,分布于不同且相距不近的山坳山谷中。因为他们知道,我军只能以长蛇阵的队列在这样的林地中穿行而过。他们便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对我军各部发起突袭。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数十上百个斥候来通知各股敌兵。这么多斥候若是藏于林间,即使藏的再好,刚才我们斥候的搜索也不可能一个都没察觉到。”
“会不会用响箭之类的东西,以声音来传递讯号这样只需极少兵士通知其中一股敌军,然后他们再向临近敌兵发出声音讯号,以此类推接力下去,传遍给所有敌军。”
张辽还是摇头道:“不会,这个黑雾林长达近八十里,假设敌军有四十股上万人马。那么平均每两股之间的距离是两里路,这个无论是响箭还是锣鼓什么的不可能传这么远。更何况,他们藏身处不是平原,其间有大山高岭阻隔,声音更不可能传送出去。即使他们在山头山坡上布置中继接力传递的兵士,那样传出讯号也太耗费时间,必定贻误战机。同样道理,他们也无法用狼烟,旗语一类方式及时传播讯号。”
众人沉默几息后,一名斥候肩膀上的鹰隼不耐烦的扇起了翅膀,跃跃欲试冲向空中的样子让张辽一个念头闪过。他顿时心中了然,哈哈大笑道:“某知道他们获知我军动向情况的方法和打算了,那我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
……
黑雾林东部边缘处,乌邪兴和几名亲兵正蹲伏在近一人高的灌木丛中。黑雾林中灌木稀少,但在这与东部山岭交界的边缘地带却灌木繁多,相反参天大树却变得极其稀少。因此蹲伏在灌木丛中人的视线能不受阻挡的投向黑雾林的上空。
乌邪兴此时正在观测着梁军是否从自己经所监视的这段林地通过,这事怎么也不需要他这个马韩盟主来做。
但他却坚持要亲自来监视梁军。此前,在离此七十里处的邪狗国城池中,聚集了来自二十余马韩城邦,合计九千余人的兵力。
乌邪兴将他们分为三十股,每股三百人,部署在黑雾林东部山岭中的各个山坳中,而后每股兵士都派出两三个斥候,监视梁军的动向。乌邪兴知道梁军斥候的厉害,明白自己若是在黑雾林中放很多人,很容易被那像猎犬般敏锐的梁军斥候发现。因此乌邪兴只是让自己这些斥候,蹲伏在靠近黑雾林边缘的山麓脚下,而不是进入林中。
在这么远的位置,斥候们是不可能察觉数里之外,正在林中穿行的梁军动向的。但他们的视线只要保留在空中,查看是否有大批鸟雀冲天而起,就能知道自己所监视的这段是否有大队人马到来。而且他们能凭借不同地点鸟雀腾空而起先后顺序和时间估算出林中兵马大致的前进方向。
突然,几只本只在夜间活动的鸟雀腾空而起,在空中不断盘旋着,出现在乌邪兴的视线中。乌邪兴心头一震,立刻瞪大了双眼,眨也不眨的盯着空中。接着更多鸟雀冲到半空中,显然梁军的大队人马已经到了那片林子下。
乌邪兴身边的亲卫主动领命道:“大王,我这就去把藏在山坳中的弟兄喊出来!”乌邪兴点了点头。那亲卫飞一般窜了出去,消失在草丛中。小半个时辰后,三百马韩兵将出现在乌邪兴身后。
一名将官上前对乌邪兴道:“大王,人都到齐了,可用发起攻击了吧。”
乌邪兴摇头道:“慌什么,再等等。这里距林子入口还不远,梁军的队列又长达三四里。这小半个时辰时间,他们的全军估摸着还没能深入这座林子。”
乌邪兴心里默念掐算着时间,又过去片刻钟他终于对这三百名将兵高声下令道:“出击。注意我们专攻他们的后军。他们的前军,中军有自有其余友军负责。另外再交待一遍!我们不要恋战,而是要打了就跑。只要杀伤数十上百梁军便迅速后退。切莫和梁军军阵硬怼。”
说罢,他又顿了顿得意的对这三百兵将道:“别看我们每次攻袭只杀伤他们数十上百人,但我们在这八十里的森林中有几十股这样的部队。如此就会如同万蚁噬蛇般将梁军啃的骨头都不剩!出发!”
三百兵将用马韩语齐声称诺,而后跟随着乌邪兴向林中走去。乌邪兴身披铁甲,提着把二十斤重的开山斧,大步流星的冲在最前方。很快就来到了他预期抵达的位置。
让他十分意外的是,他并没有看见如同长龙般在林间鱼贯逶迤前行的梁军兵马和辎重。他的视线中只有孤零零的几乘梁军的辎重车,还有两队表情紧张的梁军兵士挺盾持枪,护卫在辎重车旁。
乌邪兴耳中听到稍远处传来的喊杀声,便明白已有开始与梁军交锋的其余股兵马。乌邪兴来不及多想,将手中开山斧向空中一举道:“杀!”。三百马韩兵将随即簇拥着他杀向了梁军。
森林之中,根本无法组阵对战,乌邪兴的马韩军只能以散兵冲锋的形式做战。而梁军也不组阵,只待马韩军冲的近时,齐齐投出矛枪。两百支矛枪虽有树木阻碍,依旧有五六十支矛枪洞穿了马韩兵士的躯体,在一片哀嚎惨叫中,数十名马韩兵瘫软倒落在林地之中。
紧接着两百梁军枪盾兵迅速依托几乘四轮辎重车和大树结成了一个简易军阵。几乎同一时刻,那些四轮辎重车的车厢顶盖突然打开,二十余名长弓手出现在车厢之中,随即拉弓放箭。
第738章 偷鸡蚀米
乌邪兴前方的一名亲兵距离梁军仅有数尺之遥。此时只听噗的一声,仅仅两仗外的长弓手开出一箭,刹那间就洞穿了乌邪兴这名亲兵的胸膛,斜穿而过。又射入了乌邪兴的甲胄之中。
乌邪兴只听到铛的一声响,身体一震感觉就像被人重重的推了一吧,将他前冲的步伐刹那间止住。他低头一看,一支箭杆上满是鲜血的超大箭矢已射入了自己的胸甲左侧,好在射入的并不深就被铁甲卡住,未能刺入皮肉。
此时乌邪兴左前的那名亲卫兵士已直挺挺的扑倒在地。他这才意识到若不是这亲卫用身躯将这重箭缓了一缓,这一箭便会洞穿他的胸膛。
乌邪兴也就呆了一呆,而后怒吼一声冲上两步,挥动利斧向前方的盾墙力劈而去,不想盾墙缝隙之中已冒出两支矛枪,直奔他的躯体而来,乌邪兴急忙改劈为拨,将这两支矛枪左右拨开。与此同时,附近接连传来惨叫声。原来同样不少冲到盾墙前的马韩兵不是被矛枪捅杀在地,就是那些用车厢侧壁做掩护的长弓手所狙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