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在梁军退兵的这个时段,太史慈又围着熊津城,从西北到西南,再从西南到西北反复的兜着圈子,苦思着破敌之策。一个念头从他脑中闪过,既然这熊津城是居于高地之上,外有河流环绕,背靠崇山峻岭。那城中之人是如何出城和外界沟通的。总不至于要走哪崇山峻岭中崎岖难行的小道吧。

    想到这,他更加仔细的观察起来。结果发现了外城墙的城门,这城门并非如同普通城池般在城墙上开个门洞,而是在高地三四仗高的崖壁上挖了个洞窟,洞窟应该有梯道通往高台之上。但洞窟口装着土黄色的闸门,若不仔细观察看不出来。闸门外,还有架设在护城河两岸的吊桥转轴,只是那吊桥早已被卸掉了。

    太史慈嘀咕道:“就不知道这闸门是什么材料做的,若不是铜铁之物,某倒是有了办法。”他立刻唤来长弓手,对着那扇土黄色的闸门就是一箭。箭矢篷的一声钉在了闸门门板上,太史慈心中一动,暗道:“妥了!”

    他立刻将将官们再次召集在一起,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阵前会议,重新做了一番攻城部署。一个多时辰后,攻城的号角声再次呜呜做响,




第729章 第二波攻击
    熊津城的城头,扶余康显然受到了此前打退梁军一波攻击的鼓舞,看着再次漫山遍野杀来的梁军,自信满满的说道:“这次让你们再折损千把人,将你们彻底打残!”而后又转身对令兵道:“传本王军令,有斩杀梁军首级者,每个首级赏金十两!”扶余康当然没有那么富裕,他所说的金其实是黄铜,百济以黄铜这种贵金属做为货币。

    经过一次战斗后也士气高涨的百济兵士们听到扶余康如此说,也欢声雷动起来,士气更是大振。

    但这次,梁军并没有急于让步兵发起进攻,而是持续的用弩炮狂轰熊津城外城。这次弩炮轰射用的全部是石弹,不再使用火爆弹。因为有上次经验,梁军知道在这个阶段百济兵退后几仗便能规避火爆弹的覆盖轰射,所以用火爆弹只是徒增浪费,并没有什么效果。

    各种大小的石弹接连不断的轰射而去,那高地土崖上被打的坑坑凹凹,不时有石弹击中矮墙,或是洞穿而过,或是将矮墙击塌一个豁口。经过长达近两个时辰的轰射后,在熊津城的外城高台上,再也没有一尺完好的能为后方兵士提供遮掩的矮墙。

    这时,梁军进攻的号角声方才接连响起。梁军还是如同上次那样,大盾缓缓前移,长弓手不停的狙射着所有敢从高地上冒出头来的百济兵。只是梁军的弩炮完全停止了轰击,而且忙着转场位置。与此同时,一支为数两百余人的梁军部队已向熊津城后的崇山峻岭行去。三个庞大的热气球也腾空而起,吊篮里全部搭乘的都是梁军长弓手。

    冲抵护城河附近的梁军还是老套路,扛着浮桥的先登死士从盾墙后冲出,迅速的在护城河上铺出浮桥。城头的那些百济军的短程投石器却没有做出反应,其实这也不奇怪,在上一轮梁军弩炮猛轰中,大多这种投石器不是被石弹摧毁了,就是被迫向后撤去,让渡河的梁军出了抛射范围。再加上他们要将石块抛射到河中,就必须将这投石器布置在靠近边缘的位置,而没有矮墙遮挡,投石手们很容易被梁军长弓手所狙杀。

    梁军很快又在高地土崖边竖起了数十上百的云梯,兵士们奋勇向上攀爬。本退到后方的百济兵此时也顾不得梁军的重箭狙射,向高地边缘处冲来。

    其中一名块头巨大的百济兵赤膊着上身冲过来后,就立刻抱起一块巨石要向崖底砸去,另外两名持盾的兵士还用盾牌为他做了掩护。可惜他们的盾牌太小,大块头刚刚将石头搬起,就被一支穿过盾牌空隙的重箭射穿了胸膛。他便如同一座山丘般倒落在地,大石也压在了他自己身上。

    没有矮墙的掩护,守卫高地边缘的百济兵伤亡明显大了起来,这给蚁附而上的梁军也减轻了不少压力。但是滚木擂石多少还是在持续的落下,也给梁军造成不少伤亡。

    此时,突然传来了轰隆巨响,那道熊津城的砸门正被二十门弩炮集中轰射。这些弩炮先是抛射出一扎扎捆结实混有易燃之物的柴薪,而后是齐射火爆弹。二十发火爆弹射到闸门上,烈焰冲天,迅速的点燃了那堆柴堆,并且一下就将整个闸门淹没在火海之中。

    可惜因为视线所限,高地上的人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这种境况。等他们发现时,厚达半尺,用铁箍铜环加固的木质闸门已块被烧透了。扶余康听到这个消息,惊慌失措的喊叫起来:“快!快组织人灭火,一定要将出口大门的火灭掉!”

    数以百计的百济兵们拎着水桶,飞一般从梯道中冲了下去,一盆盆的水向大门上泼洒而去。就在此时,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硕大的石弹将本快要烧透的闸门轰开一个大洞,接着石弹又将名百济将校的脑袋轰的无影无踪,无头尸体直挺挺的倒落在地。

    跟着这枚石弹,接二连三的石弹继续飞射而来,不消半刻钟时间便将这闸门轰的四分五裂。已渡过护城河的梁军兵士们不在等待攀爬云梯,而是挺盾举枪,呐喊着向被洞开的门洞蜂拥而去。

    城头上,已得到战报的扶余康还是慌而不乱,喝令道:“众兵士不要惊慌,我们只要守住梯道出口,梁军不是那么容易出来。他们露一个头我们便斩一个首级!”说罢,他亲自带着亲兵卫队赶赴到梯道出口处,他到时,早已有百十名百济兵在此围成一圈。

    此时,地道下传来阵阵呐喊之声,接着有两三个脑袋从梯道出口处冒了出来。乱箭,数以百计的长枪向这几个脑袋袭去,瞬间就将它们变成了血肉一团的蜂窝。

    梯道中的梁军眼见冲在前面的几人变成了尸体,瘫软着从梯道上滚落下来,知道上面有人守着不能硬攻,再加上太史慈事先有所交待,所以他们都守在梯道之中,不再前进。

    扶余康等了片刻钟,没再见到有梁军从洞口中冒出,便喝令道:“快去搬运柴薪易燃之物,投入梯道中进行火攻,将这些老鼠从洞中驱赶出去。”

    百济兵士得令后,纷纷去搬运柴薪等易燃之物。当一批百济兵抱着柴禾返回时,十几个火球突然从天空中划过,落在以扶余康为中心的人群之中和周围。飞溅的石脑油和升腾的烈焰将一些百济兵变成了火人,扶余康也险些被害。他大惊失色道:“梁军的火弹怎么会打到此处”

    亲兵们容不得他多想,急急掩护着他向内城的方向退去。

    实际上,梁军在攻击前排出了一支以山地斥候为中坚的两百余人队伍。他们在熊津城的一侧的山地上占据了一个方圆不到十仗的小平台,但这个平台已足够容纳下数十具便携弩炮和站下百余名长弓手。现在,梁军依仗这个平台,居高临下,可以对熊津高地上的百济军目标进行相对精准的弩炮轰射和长弓狙射。

    乘着梯道口百济兵逃散的时机,大批梁军通过梯道涌上了高地之上也就是熊津城的外城之中,其中还包括很多巨猿战兵。扶余康这时方明白过了来,外城肯定是守不住了。



第730章 熊津内城
    熊津高地,外城。梁军源源不断的从那条梯道中涌了出来,先开始是步卒,再后面重装铁骑也顺着梯道两旁的坡道冲了上来。

    高地边缘,有名百济兵士举起块大石,再次向着云梯上攀爬的梁兵砸去,大石落下,高地下方传来两声惨叫。这百济兵正要去抱第二块石头时,一支锋利的矛刃从他前胸凸了出来,他连惨叫一声都来不及便瘫软在地。

    那堵矮墙的残垣断壁后再很少看见百济兵士的身影,他们绝大多数不是调头向内城逃窜,就返身与梯道中杀出的梁军兵士厮杀在一起。因此那些从云梯攀爬而上的梁军兵士几乎再无阻碍,一个接着一个的攀爬上高地。

    片刻后,整个高地坦原上,满是追逐厮杀的梁军和百济军。双方都没有军阵队形,完全是单对单的捉对厮杀。兵器交鸣人喊马嘶声汇集成一片。横冲直撞的梁军铁骑身影随处可见,身高仗余的巨猿战兵更是醒目。

    单兵战力只有梁军两三成的百济兵那能抵抗的了梁军,不消片刻时间,便没有再和梁军厮杀的百济兵士,不是挂了就是玩命似的向内城飞奔而去。但有运气不好的,还是被梁军骑兵追上前去给上一刀,当场一命呜呼。

    十几名百济兵士终于奔跑到内城的城门前,但就他们只差咫尺之遥就能跨入城门的时刻,厚重的大门已轰然关闭。十几个人跑到门前,一边呼号一边拍打着城门,但城中没有丝毫反应。一骑梁军的重骑飞驰而来,狼牙大棒直挺挺的横在手中,从他们身后掠过。大棒接连与梁军兵士的头颅和身体撞击在一起,将他们打的脑浆迸裂,五脏移位而亡。

    不一会,攻占熊津外城的梁军兵士将内城团团围了起来,四门皆被封的严严实实。城头的扶余康脸色变的极度难看起来,已完全没有了此前信心十足的样子。此时他甚至都有点后悔起来,后悔自己是不是太低估梁军了,后悔是不是应该向梁朝俯首称臣,先委曲求全再图东山再起。

    最终他心一横暗道,现在后悔也没毛用,只能横下心与梁军决一死战了。刚想到这,一发数十斤的石弹正砸在他附近的垛墙上,随着轰隆声巨响,碎石砾击中了他的脸颊,扶余康抚着脸喊叫道:“准备迎战,只要能守住内城,等到援军前来,每人赏金十两!”一缕鲜血从他手指缝汩汩的流淌了出来。

    梁军已将弩炮移动到了外城,并且重新架设轰击起来。显然,太史慈并不想给扶余康喘息的机会。梁军的弩炮石弹在攻击外城时已基本用完,不过现在他们占据了外城,可以即时回收那些散落在高地上下的石弹重新使用。

    大小不一的石弹持续的轰击着内城城墙,躲在城楼梯道后的扶余康也能感受到整个城墙都在颤栗之中。在持续轰击中,垛墙相继被击毁。一堵已经开裂的垛墙又被颗重达数十斤的石弹击中,顿时四分五裂的从城头脱落下来,暴露出躲藏在后的两名百济兵士,此时这两名百济兵士已处于呆懵状态,待他们反应过来要向后躲去时,却飞来几支长弓重箭,将他们的身体洞穿了几个窟窿。

    本蹲在垛墙后的百济兵士们被迫向后退去。但随即梁军的弩炮和便携弩炮又开始向城头进行火爆弹的覆盖轰,将最后剩存的所有火爆弹向城头倾泻而去。内城的城头顿时燃烧成一片火海。不时有惨叫着慌不择路从城头跳下来的火人。

    与此同时,云梯早已在这面城墙上相继竖起,除了云梯,还有无数用便携弩炮所发射的飞爪软梯。梁兵们如同蚁附,攀梯而上。等他们攀爬上城头,火势已渐消,梁兵们踩着滚烫的城头石板向纵深处冲杀。

    扶余康在城楼后的梯道上绝望的嘶吼起来:“给我上,都给我上,畏敌不战者,杀无赦。”他边说边拔出佩刀斩杀了一名畏手畏脚不前的百济小校。继而他带着亲兵亲自冲在前方,其余百济兵士在他的威迫和鼓动下,再次持刀拿盾顺着梯道向城头涌去,和梁军战成一团。

    开始时,双方还是处于僵持阶段,但随着城头的梁军越来越多,百济兵很快就支撑不住了,逐渐被梁军向后方逼去。有些百济兵甚至又开起小差,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扶余康一看心里急了,此时他已没有退路。别人投降兴许有条活路,而他却是断无可能的。

    扶余康大吼一声,如同疯了一般将手中双刀舞成一团。两翼亲兵也抱着必死之心挥舞兵刃,不顾死活的大砍大杀。他们置之于死地的疯斗竟然暂时将梁军人群军阵逼退了几尺,其余百济兵士也士气为之一振。此时,几个黑影突然从城下飞窜到距离城头地面五六尺高的半空之中,而后如同滚球般落下。

    噗的一声,扶余康突觉腹中一阵剧痛,低头看时,却看到一个皮肤黝黑,披着皮甲皮胄的小矮人站在前方,手中一把短匕已没入了自己的腹中。为了尽快取得胜利,太史慈终于动用了仅有的二十个卑格米弹射兵。

    扶余康大吼一声,用尽自己最后的气力将右手的大刀挥劈而下,噗的一声闷响,便将这卑格米兵的脑袋纵向劈成两半。气力耗尽的扶余康手脚顿时软了下来,刀叮当一声掉落在地,与此同时,其余落入百济人群后方的卑格米弹射兵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杀多人。

    百济军本就败像已显,现在又失了主将,又遭遇猝不及防如同鬼魅般的打击。剩余兵士士气顿时土崩瓦解,纷纷溃逃而去,梁军也随即向四方甬道和梯道上杀去。很快,内城的城门也被打开。早已等在外城的梁军铁骑奔涌而入。当太阳西斜时,梁军的战旗已经遍插熊津城的城头。

    成群结队的百济溃兵溃将也被梁军兵士搜索出来,押解到大街之上,等候太史慈发落。



第733章 伽倻国
    徐荣听说张辽来了心中一喜。他本来是打算补充好兵力后,便与太史慈扫平带方诸胡,再行北上乐浪的。没想到朝廷又派了张辽过来。这下便免除了这么多麻烦。

    徐荣再向这令兵仔细询问一番方知道,差不多自己从青州出发,渡海到列口城时,冯宇就派出张辽,法正前往辽东,从吕布北府军手中接管玄菟,辽东二郡。接着张辽继续南下,接管了乐郎郡。

    张辽在这个过程中还顺路降服了乐郎郡中的一些南下的胡人营地,以及收复了许多被诸胡所占据的城池。

    待张辽令兵走后,徐荣立刻吩咐集结兵马,他要前去列口城与太史慈汇合在一起,赶在张辽到达带方郡之前,将盘踞在带方荒野和城池中的诸胡清扫干净。否则他和太史慈在张辽面前就太没有面子了。

    半个月后,一支庞大的军团出现在南新城外,前后蜿蜒逶迤十数里之远不能见首尾。而徐荣和太史慈各领兵马在城外已排成左右两列,似乎是要夹道迎接所来的部队。

    来的自然就是张辽军团,只是他的军团本部不可能有如此多编制的人马。其所带来的人中,有万余名是在乐浪,玄菟新近招募的一万五千新兵。这些新兵基本上都是要被编入海东军。

    不多时间,太史慈,徐荣二人就迎上了张辽。三人自是一番寒暄说笑,方肩并肩的策马向城中府衙行去,那里已为张辽备好了接风的酒宴。三人坐在马鞍上,相互叙说着自己所掌握的东青州军情。

    徐荣略带自得的对张辽说道“文远兄弟,如今这带方郡也已被某和太史慈将军扫荡干净,盘踞在此间的诸胡短短半个月内不是望风而降,归顺了我大梁,便是被我军击灭,斩杀干净。”

    徐荣这话倒没有半点吹嘘的成份,诸胡善于骑射,但是在这绝大部分是山区只在西海岸有星点平原的带方郡,他们却是发挥不除自己的骑战优势。相反梁军有精锐的步卒,强悍的巨猿战兵,善于攀山越岭的山地斥候,以及无坚不摧的弩炮和石弹火爆弹。所以对于胡人这些城池营寨而言,可谓攻无不克。即使在一些山地间小块山谷或盆地类型的平原上,这些东胡人的战骑也不是梁军重装铁骑和轻骑飞羽的对手。实际上,正因为这个差距,徐荣太史慈在接连打了几场硬仗,拔除基座城池营寨后,剩下的诸胡部落基本上都选择了望风而降。

    张辽微微一笑,客气道“二位兄弟带兵有方,能如此短时间扫平带方,张某心中佩服不已。”

    这一说倒让徐荣不好意思了,连忙应道“哪里哪里,文远兄过奖了。和文远兄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三人说话间就来到了府邸门前,东青州太守荀彧还有一大帮子包括曹冲在内的魏国将臣,早早就在大门外等着。辽见此连忙跳下马向荀彧施礼道“卑职见过荀州牧。”

    荀彧笑道“文远将军不用多礼。我等已与我等已为将军备下接风酒宴。诸位里面请”

    众人在府邸大堂内坐定,荀彧击了击掌,早有婢女仆佣开始端酒送菜。众人吃喝间,荀彧又将曹冲这边一拨人介绍给张辽。实际上,这其中有些人张辽早就认识,又是寒暄客套良久后,方才有人提到正事。

    曹冲起身,端起酒爵向在座众人打了个半圆,意为向大家敬酒后道“小王奉天子之命,要前去瀛洲追击曹丕那贼子。只因各种缘由,已在带方停留了很长时日。如今张辽将军大军已到,海东军也已成雏形。小王的部旅自当即刻南下,不宜继续在此久留。所以这轮酒宴就当小王与诸位的饯别酒吧。小王在此敬各位大人将军一杯,以谢诸位对小王的攘助。”

    曹冲怎么也是个天子亲封的海外藩王,众人立刻齐齐起身举杯相应,而后大家等曹冲将酒饮尽,也仰脖将各自酒水一饮而尽。待大家都坐下后,荀彧却开口向曹冲问道“前几日,东青州府邸向魏王送去的情报和海图,不知魏王可否收到。又敢问关于向瀛洲的进军路线,魏王有何打算若有用到东青州的地方,魏王只管开口便是。天子有令,让我东青州以及驻东青州的大梁军旅要对魏王力所能及支持。”

    曹冲一听便知道荀彧所说的情报,便是由东青州府邸细作所收集而来,前几日送给他的。情报的内容大致是,曹丕军南下到伽倻国,与国王金已旺结盟,南渡瀛洲之事。

    这所谓的伽倻国其实就是三韩之一的弁韩。它是由十二个平均间距不到二三十里的小城邦组成。位于海东半岛东南端。在这段时间,卫温派遣的斥候船所打探描绘的粗略海图上,可以发现这里是距离瀛洲陆地最近的地点,只需跨越一道宽约三百余里的海峡便能到达瀛洲。而且这海峡中还有一岛,唤作对马岛,可做渡河船队的中继跳板。

    所以伽倻国是个绝佳的南渡瀛洲的基地。若换做其它地点渡海便是孤注一掷的赌注,如同棋盘上的过河卒子只能向前再无退路,遇到风浪难以及时规避,登陆后若没有立刻找到立足之地,找不到补给,也难以从海上补给。
1...212213214215216...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