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刀光一闪,琉璃王便顷刻间身首分离,梁军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琉璃王的无头尸身栽倒在地,有人赶紧将那木盆接到他尸身的脖颈处,股股冒出的鲜血很快就积满了一盆。

    梁军军阵后已站立了成排的先登死士,太史慈先是给先登死士们一人倒了一海碗混有琉璃王鲜血的烈酒。众人齐饮而尽后,将陶碗狠狠的摔砸在地上。在噼里啪啦声中,又有兵士端着盛满琉璃王鲜血的血盆在他们身前走过,他们每个人用食指沾了盆中的鲜血在自己的脸上划了个符号,而后拿起自己的兵刃,担扛起各种器械,准备出发。

    鼓号声在梁军军阵中乍然响起,梁军的盾墙和漫天的旌旗开始缓缓前移,同时发出整齐的口令声。齐声呐喊的轰然之声不住的在山谷中回响,显得威势无比。

    梁军军阵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抵近到熊津城外城,也就是那个高地五十仗距离时,城上的箭矢已如同飞蝗般向梁军攒射下来。梁军在将官的号令声中,齐举盾牌构成半封闭的“龟壳”,但后部的梁军却没有举盾遮盖,居于最后的长弓手开始驻足拉弓进行狙射还击。同时梁军的弩炮也开始轰击百济外城的那道矮墙,数十上百石弹,火爆弹向着熊津城抛投而去。

    百济的弓弩手箭矢射程只有三四十仗距离,加上高度的优势也只能延续十仗射程,因此他们的箭矢当下对梁军军阵几乎没有什么效力,但梁军还击的箭矢却不断的命中目标,让高地矮墙后的百济兵不时发出中箭后的惨叫声。

    梁军越行越近,百济的箭矢更加密集了。梁军阵中鼓号声节奏突然一边,最前方的盾墙顷刻间分出若干个豁口,大批梁军呐喊着冲了出来…




第728章 熊津高地
    冲出来的梁军都是那些十里挑一的先登死士,他们扛着各种器械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方。熊津城守军的箭矢过于密集,就这仅仅五六仗的距离,位于前排的这些梁军兵士就已平均每人身中三四箭。

    不过这些箭矢大都只能微微穿透梁军兵士的环片甲,造成皮肉伤甚至没有嵌入皮肉。只有少数人造到致命伤害,扑倒在地上。

    其中一队兵士,肩上扛着种奇特的器械,顶着漫天的箭矢跑到高地下的哪条河流边,而后娴熟的操作起来,只听呼啦啦一阵器械所发出的金属木材摩擦之声后,那器械顿时在水面上铺开,两侧是排列密集的浮桶,朝着水下的一面也是竹筒连缀而成。

    原来这东西是个预制浮桥,担扛移动时浮桥是折叠重合在一起的,在水面上展开便成浮桥,若是距离短了,还可兵士们稍加拼接连成更长的浮桥。浮桥刚刚展开,只听篷的一声闷响,前方一名梁军兵士身上带着五尺长的矛枪扑入河水之中,清澈的河流中泛出股股殷红。

    “小心,敌军还配有弩枪!”有梁军兵士开始惊呼道。实际上,百济还没用能力制造和获得弩炮,这弩枪是熊津外城墙之上布置了几十具床弩中的一具所射出。

    尽管这数十具命中率不高的床弩造成了七八名梁军兵士的伤亡,可梁军先登死士们还是在河道上铺出了十余条浮桥。其余先登死士扛着登城云梯从浮桥上快速通过。

    此时,来自高地矮墙后的箭矢已经稀疏起来。这主要利于梁军弩炮火爆弹,石弹的覆盖轰击。一发发石弹轰击在那土木混搭的高不到四尺,厚不过两尺的矮墙上,直打的土崩瓦解,土墙有的地方已经被轰开豁口。

    火爆弹也在矮墙后四处开花,升腾的烈焰渐渐汇聚成一片。迫使百济的弓弩手纷纷后退。但是这外城是利用高地地形来作为防御的,整个外城是坐落于高台之上,只有边缘处充当垛墙的那道矮墙,并没有人工所建筑的城墙。因此梁军也无法如同往日攻城一样,用火爆弹将守城兵士逼下城墙,乘机让自己的步卒攀梯登城。

    身上插着许多箭矢,如同刺猬般梁军兵士们渡河之后,迅速的沿着高地崖壁树起数十上百的云梯,开始如同蚂蚁般密集的向上攀爬。梁军弩炮手为了防止误伤自己人,也停止了弩炮轰射。

    一名顶着加厚大盾,口叼两尺短刀向上攀爬的梁军兵士距离城头还有五尺距离时,一个重达百近的巨石当头落下,砰的一声脆响,他手中的盾牌和他的手臂已被大石碎裂成数块数段。整个人也被大石直接砸下了云梯,掉落在地后已是血肉模糊一团。

    紧接着,一个胸口被重箭洞穿的百济兵尸体也掉落下来,正后摔在大石之上,头颅碎裂。这兵士正是那抛出大石的百济兵,在抛出落石的一刹那,他也被梁军的长弓手所狙杀。

    梁军兵卒冒着滚木擂石,终于有人抢先登上了高地边缘,不巧的是他面前的那堵矮墙并没有被轰开缺口。就在他要翻越那堵墙时,一支弩枪硬生生的从射击口中穿过了他的肚皮上的环片甲,将他整个身体贯穿,巨大的推力让他倒退着飞将起来,失足落于高地崖底之下。

    另外一名梁军先登死士也登上了高地崖顶,好在他面前的矮墙已完全被轰塌,他便操刀挺盾向墙后杀去。但是他刚出现在那个豁口前,七八支矛枪便向他密集的捅刺而来,他一边用盾牌顶住几支矛枪的捅刺,一面狠狠的将手中缳首刀抛投而出,正中一名百济兵的腹部,将其开膛剖腹。但他自己也被两支矛枪分别捅入了左右两肋。

    “铛铛铛”梁军收兵的锣声骤然响起,原来太史慈看到城头上下厮杀的激烈,梁军损耗速度过快,即使能强攻上那个高地,也将会元气大耗,再难以攻入内城,内城才是真正的熊津城。

    听到锣声,梁军纷纷退下云梯,将云梯直接放倒免得被百济兵破坏,而后蜂涌着向浮桥退去。高地上的百济兵此时却推了十几具架设了小型投石器的手推车来到边缘地带,大模大样的向护城河上的梁军浮桥抛投起大石来。这些投石器的威力有限,但短距之内,还是能投射重达几十甚至上百斤的大石。

    纷纷落下的大石在护城河中激起一柱柱数尺高的水花。终于有颗巨石刚好落在浮桥上,不仅将一名梁军兵士当场砸的粉身碎骨,也将那浮桥一击两段。桥上的数十名梁军兵士落入水中,他们身上穿着沉重的环片甲,根本无法泅渡,只能拼命的抱抓住附近任何能找的悬浮之物。最终还是有几名梁军兵士没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在梁军退兵的这个时段,太史慈又围着熊津城,从西北到西南,再从西南到西北反复的兜着圈子,苦思着破敌之策。一个念头从他脑中闪过,既然这熊津城是居于高地之上,外有河流环绕,背靠崇山峻岭。那城中之人是如何出城和外界沟通的。总不至于要走哪崇山峻岭中崎岖难行的小道吧。

    想到这,他更加仔细的观察起来。结果发现了外城墙的城门,这城门并非如同普通城池般在城墙上开个门洞,而是在高地三四仗高的崖壁上挖了个洞窟,洞窟应该有梯道通往高台之上。但洞窟口装着土黄色的闸门,若不仔细观察看不出来。闸门外,还有架设在护城河两岸的吊桥转轴,只是那吊桥早已被卸掉了。

    太史慈嘀咕道:“就不知道这闸门是什么材料做的,若不是铜铁之物,某倒是有了办法。”他立刻唤来长弓手,对着那扇土黄色的闸门就是一箭。箭矢篷的一声钉在了闸门门板上,太史慈心中一动,暗道:“妥了!”

    他立刻将将官们再次召集在一起,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阵前会议,重新做了一番攻城部署。一个多时辰后,攻城的号角声再次呜呜做响,



第729章 第二波攻击
    熊津城的城头,扶余康显然受到了此前打退梁军一波攻击的鼓舞,看着再次漫山遍野杀来的梁军,自信满满的说道“这次让你们再折损千把人,将你们彻底打残”而后又转身对令兵道“传本王军令,有斩杀梁军首级者,每个首级赏金十两”扶余康当然没有那么富裕,他所说的金其实是黄铜,百济以黄铜这种贵金属做为货币。

    经过一次战斗后也士气高涨的百济兵士们听到扶余康如此说,也欢声雷动起来,士气更是大振。

    但这次,梁军并没有急于让步兵发起进攻,而是持续的用弩炮狂轰熊津城外城。这次弩炮轰射用的全部是石弹,不再使用火爆弹。因为有上次经验,梁军知道在这个阶段百济兵退后几仗便能规避火爆弹的覆盖轰射,所以用火爆弹只是徒增浪费,并没有什么效果。

    各种大小的石弹接连不断的轰射而去,那高地土崖上被打的坑坑凹凹,不时有石弹击中矮墙,或是洞穿而过,或是将矮墙击塌一个豁口。经过长达近两个时辰的轰射后,在熊津城的外城高台上,再也没有一尺完好的能为后方兵士遮掩的矮墙。

    这时,梁军进攻的号角声方才接连响起。梁军还是如同上次那样,大盾缓缓前移,长弓手不停的狙射着所有敢从高地上冒出头来的百济兵。只是梁军的弩炮完全停止了轰击,而且忙着转场位置。与此同时,一支为数两百余人的梁军部队已向熊津城后的崇山峻岭行去。三个庞大的热气球也腾空而起,吊篮里全部搭乘的都是梁军长弓手。

    冲抵护城河附近的梁军还是老套路,扛着浮桥的先登死士从盾墙后冲出,迅速的在护城河上铺出浮桥。城头的那些百济军的短程投石器却没有做出反应,其实这也不奇怪,在上一轮梁军弩炮猛轰中,大多这种投石器不是被石弹摧毁了,就是被迫向后撤去,让渡河的梁军出了抛射范围。再加上他们要将石块抛射到河中,就必须将这投石器布置在靠近边缘的位置,而没有矮墙遮挡,投石手们很容易被梁军长弓手所狙杀。

    梁军很快又在高地土崖边竖起了数十上百的云梯,兵士们奋勇向上攀爬。本退到后方的百济兵此时也顾不得梁军的重箭狙射,向高地边缘处冲来。

    其中一名块头巨大的百济兵赤膊着上身冲过来后,就立刻抱起一块巨石要向崖底砸去,另外两名持盾的兵士还用盾牌为他做了掩护。可惜他们的盾牌太小,大块头刚刚将石头搬起,就被一支穿过盾牌空隙的重箭射穿了胸膛。他便如同一座山丘般倒落在地,大石也压在了他自己身上。

    没有矮墙的掩护,守卫高地边缘的百济兵伤亡明显大了起来,这给蚁附而上的梁军也减轻了不少压力。但是滚木擂石多少还是在持续的落下,也给梁军造成不少伤亡。

    此时,突然传来了轰隆巨响,那道熊津城的砸门正被二十门弩炮集中轰射。这些弩炮先是抛射出一扎扎捆结实混有易燃之物的柴薪,而后是齐射火爆弹。二十发火爆弹射到闸门上,烈焰冲天,迅速的点燃了那堆柴堆,并且一下就将整个闸门淹没在火海之中。

    可惜因为视线所限,高地上的人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这种境况。等他们发现时,厚达半尺,用铁箍铜环加固的木质闸门已块被烧透了。扶余康听到这个消息,惊慌失措的喊叫起来“快快组织人灭火,一定要将出口大门的火灭掉”

    数以百计的百济兵们拎着水桶,飞一般从梯道中冲了下去,一盆盆的水向大门上泼洒而去。就在此时,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硕大的石弹将本快要烧透的闸门轰开一个大洞,接着石弹又将名百济将校的脑袋轰的无影无踪,无头尸体直挺挺的倒落在地。

    跟着这枚石弹,接二连三的石弹继续飞射而来,不消半刻钟时间便将这闸门轰的四分五裂。已渡过护城河的梁军兵士们不在等待攀爬云梯,而是挺盾举枪,呐喊着向被洞开的门洞蜂拥而去。

    城头上,已得到战报的扶余康还是慌而不乱,喝令道“众兵士不要惊慌,我们只要守住梯道出口,梁军不是那么容易出来。他们露一个头我们便斩一个首级”说罢,他亲自带着亲兵卫队赶赴到梯道出口处,他到时,早已有百十名百济兵在此围成一圈。

    此时,地道下传来阵阵呐喊之声,接着有两三个脑袋从梯道出口处冒了出来。乱箭,数以百计的长枪向这几个脑袋袭去,瞬间就将它们变成了血肉一团的蜂窝。

    梯道中的梁军眼见冲在前面的几人变成了尸体,瘫软着从梯道上滚落下来,知道上面有人守着不能硬攻,再加上太史慈事先有所交待,所以他们都守在梯道之中,不再前进。

    扶余康等了片刻钟,没再见到有梁军从洞口中冒出,便喝令道“快去搬运柴薪易燃之物,投入梯道中进行火攻,将这些老鼠从洞中驱赶出去。”

    百济兵士得令后,纷纷去搬运柴薪等易燃之物。当一批百济兵抱着柴禾返回时,十几个火球突然从天空中划过,落在以扶余康为中心的人群之中和周围。飞溅的石脑油和升腾的烈焰将一些百济兵变成了火人,扶余康也险些被害。他大惊失色道“梁军的火弹怎么会打到此处”

    亲兵们容不得他多想,急急掩护着他向内城的方向退去。

    实际上,梁军在攻击前排出了一支以山地斥候为中坚的两百余人队伍。他们在熊津城的一侧的山地上占据了一个方圆不到十仗的小平台,但这个平台已足够容纳下数十具便携弩炮和站下百余名长弓手。现在,梁军依仗这个平台,居高临下,可以对熊津高地上的百济军目标进行相对精准的弩炮轰射和长弓狙射。

    乘着梯道口百济兵逃散的时机,大批梁军通过梯道涌上了高地之上也就是熊津城的外城之中,其中还包括很多巨猿战兵。扶余康这时方明白过了来,外城肯定是守不住了。



第728章 熊津高地
    冲出来的梁军都是那些十里挑一的先登死士,他们扛着各种器械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方。熊津城守军的箭矢过于密集,就这仅仅五六仗的距离,位于前排的这些梁军兵士就已平均每人身中三四箭。

    不过这些箭矢大都只能微微穿透梁军兵士的环片甲,造成皮肉伤甚至没有嵌入皮肉。只有少数人造到致命伤害,扑倒在地上。

    其中一队兵士,肩上扛着种奇特的器械,顶着漫天的箭矢跑到高地下的哪条河流边,而后娴熟的操作起来,只听呼啦啦一阵器械所发出的金属木材摩擦之声后,那器械顿时在水面上铺开,两侧是排列密集的浮桶,朝着水下的一面也是竹筒连缀而成。

    原来这东西是个预制浮桥,担扛移动时浮桥是折叠重合在一起的,在水面上展开便成浮桥,若是距离短了,还可兵士们稍加拼接连成更长的浮桥。浮桥刚刚展开,只听篷的一声闷响,前方一名梁军兵士身上带着五尺长的矛枪扑入河水之中,清澈的河流中泛出股股殷红。

    “小心,敌军还配有弩枪!”有梁军兵士开始惊呼道。实际上,百济还没用能力制造和获得弩炮,这弩枪是熊津外城墙之上布置了几十具床弩中的一具所射出。

    尽管这数十具命中率不高的床弩造成了七八名梁军兵士的伤亡,可梁军先登死士们还是在河道上铺出了十余条浮桥。其余先登死士扛着登城云梯从浮桥上快速通过。

    此时,来自高地矮墙后的箭矢已经稀疏起来。这主要利于梁军弩炮火爆弹,石弹的覆盖轰击。一发发石弹轰击在那土木混搭的高不到四尺,厚不过两尺的矮墙上,直打的土崩瓦解,土墙有的地方已经被轰开豁口。

    火爆弹也在矮墙后四处开花,升腾的烈焰渐渐汇聚成一片。迫使百济的弓弩手纷纷后退。但是这外城是利用高地地形来作为防御的,整个外城是坐落于高台之上,只有边缘处充当垛墙的那道矮墙,并没有人工所建筑的城墙。因此梁军也无法如同往日攻城一样,用火爆弹将守城兵士逼下城墙,乘机让自己的步卒攀梯登城。

    身上插着许多箭矢,如同刺猬般梁军兵士们渡河之后,迅速的沿着高地崖壁树起数十上百的云梯,开始如同蚂蚁般密集的向上攀爬。梁军弩炮手为了防止误伤自己人,也停止了弩炮轰射。

    一名顶着加厚大盾,口叼两尺短刀向上攀爬的梁军兵士距离城头还有五尺距离时,一个重达百近的巨石当头落下,砰的一声脆响,他手中的盾牌和他的手臂已被大石碎裂成数块数段。整个人也被大石直接砸下了云梯,掉落在地后已是血肉模糊一团。

    紧接着,一个胸口被重箭洞穿的百济兵尸体也掉落下来,正后摔在大石之上,头颅碎裂。这兵士正是那抛出大石的百济兵,在抛出落石的一刹那,他也被梁军的长弓手所狙杀。

    梁军兵卒冒着滚木擂石,终于有人抢先登上了高地边缘,不巧的是他面前的那堵矮墙并没有被轰开缺口。就在他要翻越那堵墙时,一支弩枪硬生生的从射击口中穿过了他的肚皮上的环片甲,将他整个身体贯穿,巨大的推力让他倒退着飞将起来,失足落于高地崖底之下。

    另外一名梁军先登死士也登上了高地崖顶,好在他面前的矮墙已完全被轰塌,他便操刀挺盾向墙后杀去。但是他刚出现在那个豁口前,七八支矛枪便向他密集的捅刺而来,他一边用盾牌顶住几支矛枪的捅刺,一面狠狠的将手中缳首刀抛投而出,正中一名百济兵的腹部,将其开膛剖腹。但他自己也被两支矛枪分别捅入了左右两肋。

    “铛铛铛”梁军收兵的锣声骤然响起,原来太史慈看到城头上下厮杀的激烈,梁军损耗速度过快,即使能强攻上那个高地,也将会元气大耗,再难以攻入内城,内城才是真正的熊津城。

    听到锣声,梁军纷纷退下云梯,将云梯直接放倒免得被百济兵破坏,而后蜂涌着向浮桥退去。高地上的百济兵此时却推了十几具架设了小型投石器的手推车来到边缘地带,大模大样的向护城河上的梁军浮桥抛投起大石来。这些投石器的威力有限,但短距之内,还是能投射重达几十甚至上百斤的大石。

    纷纷落下的大石在护城河中激起一柱柱数尺高的水花。终于有颗巨石刚好落在浮桥上,不仅将一名梁军兵士当场砸的粉身碎骨,也将那浮桥一击两段。桥上的数十名梁军兵士落入水中,他们身上穿着沉重的环片甲,根本无法泅渡,只能拼命的抱抓住附近任何能找的悬浮之物。最终还是有几名梁军兵士没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1...211212213214215...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