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朱罗军弓弩手在头目的指挥下,迅速集结起来,将手中箭矢向这些庞然大物抛射而去,然而这些庞然大物看着近,但实际上距两边崖顶营垒均有七八十仗距离,远超普通弓弩的射程范围。所以他们的攒射毫无效果。
反倒是对方的重箭一支接着一支射来,几乎发发皆中,每一支重箭都能洞穿一名朱罗弓弩手的身体。如此片刻时间后,这两百余名朱罗弓弩手就溃败而去,躲入营垒之中。
吊筐中的梁军长弓手又展开随机猎杀,崖顶上,所有暴露在露天里的朱罗兵士都成为被狙杀目标。到了这个地步,两边崖顶的朱罗兵士哪还敢呆在外面,纷纷躲入营垒土木结构的掩体之中。
这个时候,只见长弓射出的几支轻箭,向几个营垒飞去。这些轻箭的尾部系有一段红色布条。过了片刻,只听空中传来几声鹰啸,几十只翼展六尺的羌鹫向这些营垒扑去。
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大雕的爪子上还抓着东西。那是装满石脑油的陶罐。当这些大雕飞过崖顶的营寨堡垒时,看见了红布条的指引,纷纷丢落爪子上抓着的陶罐。
陶罐从高空落地,自然是摔的粉碎,里面的石脑油飞溅的到处都是。这些大雕抛落爪中陶罐后,向崖底滑翔而去,不一会,就再次抓着陶罐返回。
崖顶的朱罗军头目立刻警醒过来,他们冒着重箭的狙射危险,从掩体中探出身体,用手摸摸那石脑油,再闻闻气味,已经大致猜测到对方要干什么。
“快,都出来用弓弩射那些老鹰。再派些人打水。敌军要放火烧寨。”他们纷纷高声叫嚷起来。
他们话音刚落,十几支轻火箭就被长弓手抛射而来,如同飞火流星般落在洒满石脑油的地方。几个营垒陆续腾起熊熊烈焰。一些朱罗兵眨眼间就变成火人,哭嚎着从营垒中逃窜出来。痛苦哀嚎之声遍布崖顶。
朱罗军弓弩手聚集起来,向着那些还在投放石脑油的大雕攒射。很快他们发现这行为毫无意义,而且立刻遭到那些吊筐中的长弓手重箭狙射,纷纷四散逃去。
营垒中,一些兵士担水救火。但是这油火岂是水能救的了的而且山崖之上取水困难
第240章 千山如林
高顺与诸葛亮进入余烟缭绕的朱罗营垒。他们向大蛇口关隘的南方俯瞰望去,那是一片具备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的高原。
“事不迟疑,我们已在大蛇口耽搁了十余天时间,现在就加紧向不韦进发吧。”高顺开口说道。
诸葛亮却将头一摇,用手指着南方那片高原地带说:“这一片区域,虽不是崇山峻岭,但却是孤岭群蜂与坦原相间的复杂地形。而且亮还知道,这些山岭石林间多有天然溶洞,十分便于伏兵。所以将军不宜急于进兵。”
“那孔明认为如何是好”大蛇口一战让高顺对孔明另眼相看,所以对这个少年参军的话也会听的进去。
“等孟获部上来后,与其合兵后再进军不迟。”
高顺赞许的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孟获的南蛮军对此间地形比我们要熟悉的多,与他们合兵同行再为合适不过。”
孟获的南蛮军团当下的任务是保障后勤辎重粮道安全。而典韦军团的大部分兵力还镇守在姑复县。
如今大蛇口已被攻克,大蛇口以北的粮道已无需大股兵力保障。姑复的守备也由宜宾调来的其余兵力接管。孟获军与典韦军团主力正向大蛇口赶来。
数日后,三大军团在大蛇口会合后,以孟获军团一部为先锋,孟获军与高顺军团一部为前军,高顺军团主力为中军,典韦军团殿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进发。
除留下千余人镇守大蛇口外,近万大军如同一条巨龙越过大蛇口,在那孤峰石岭如林般耸立的原野上游动。
骑兵和象兵经过大蛇口时,兵士们都不得不从马背和象背上跳下,牵引着战马和战象,小心翼翼的顺着陡坡道路登上隘口。
即便如此,也不时有战马和战象失足滚落山下。近万人马全部通过大蛇口,竟然花费了一整天时间。
……
行进的梁军队列中,兵士们左看右望着周围奇特的风景。高顺军团的兵士大多来自秦岭大巴山区,对这么特别的风景自然感到好奇,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一个名叫王二,来自大巴山区的兵士开口说道:“这里的山真是奇怪,都是一座座从平原上拔地而起的孤山。我们那里也都是山,但都是山脉相连成片的群山。”
“这也不算稀奇,在我们汉中原上,也有这样的孤山,只是没这么多。这里的孤山还有石柱都聚集成林了。”
说话的是名来自汉中的兵士。汉中平原也带些喀斯特地貌特征,只不过没有这个地方如此典型。
“嗨,要是像王二家里那样的大山,又没有栈道,那我们要走到不韦城,仗还没打,怕是就要累个半死。没听说过蜀道难,难于…啊!”
说话的人还未说完,就发出一声惨叫。众人扭头向他望去,发现一支重箭已贯穿了他的胸膛。他左右两名同袍脸上都沾上了飞溅的血滴。
这人是名投矛枪盾兵,胸口处的环片铁甲破裂处已经翻卷绽开,正汩汩的往外冒着鲜血。那“重箭”箭杆粗达一寸,长四尺,与其说是箭不如说是支弩枪。
从空中飞射而来的弩枪当然不是这么一支,而是二十余发。只是仅有这一支杀伤了梁军兵士。
“敌袭!附近有敌人设伏!”发现异常的梁军兵士们都惊呼起来。就在他们惊呼的时候,从二十仗外的一片密林中,又
第241章 孤峰中的秘密
待梁军将眼前这座孤峰团团围住。孟获方才派出二十名山地斥候上山打探。
这二十山地斥候要出发前,孟获专门叮嘱道:“你们只需悄悄打探敌军兵力,最好能抓个舌头回来,但尽量避免与敌军交战。特别是遇到洞窟不要深入。永昌郡的洞部极其复杂,即使洞窟内没有敌军伏兵,都可能因为迷路而陷入洞窟之中无法出来。”
为首的斥候头目抱拳说道:“我等谨遵将军之言,不会深入山上洞窟之中。”说罢,他们便牵着猎犬向山上行去。
……
一支五人的小队正在山林中游动着。他们是朱罗军的巡逻哨,专门为防范梁军从山林中渗透到山上而设。
为首的头目突然一扬手,让小队停了下来。因为这个头目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五个人背靠背聚拢成一个小圈,紧张的向四周望去。
几息后,一只猪獾从他们眼前晃过,这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其中一人还说道:“可惜没能早点发现,若能猎得这只肥獾,我们晚上又有肉吃了。”
“山下都是梁兵,还想着吃快干正事,小心他们摸…”头目呵斥的话语还未说完,头上就中了一箭,没发出任何声音就扑倒在地。
其余几人还未反应过来,两条黑影就从密林中窜出,其中一条扑倒一人,尖利森白的牙齿瞬间就咬入对方脖颈。
另一条猛犬则是将对方手臂死死的咬住,那人一边惨叫一边奋力摆脱猛犬。却在瞬间被一把兵刃捅入了胸膛。还有一人刚发出半声惊呼,一把从他背后伸来的刀刃就割断了他的脖子。
最后那名朱罗兵,连滚带爬惊呼着向外逃逸,却被草植中伸出的一条腿绊倒,而后两名精壮的梁军山地斥候冲上前来,将他四肢反剪,嘴巴也用布条封捆上…
……
山下,高顺的中军也已抵达此处,正与孟获等前军将领交谈着。
高顺首先发问:“这山上大概有多少番军兵力”
孟获答道:“此前潜伏在林中的弓弩手,某依据箭矢密度就能推算出至少有上千之多。他们还在山上嚣张的设置了巨弩。似乎根本不担心我军大举围攻此山。某以此推断这座山上应该屯有大量兵力。具体详情,某已派出斥候,正在探查中。”
高顺满脸疑惑的说道:“在孤山上安营扎寨是兵家大忌,这番军为何会出如此蠢招”
孟获立刻答道:“不会是引诱我军主力围攻这座孤山,而后番军主力利用这片地形对我合围吧”
高顺听了这话紧张起来。按孟获所说,若是梁军都聚集在这孤峰周围。番军再集中大量兵力,在四周如柱如林般的孤峰间挖沟筑垒,围困梁军不是没有可能。
旁边的诸葛亮听了摇摇头,指着一张已经摊开的新绘地图道:“这应当不大可能。诸位请看,这个唤作千柱林的地方便是此处。对方无论怎么依托周围这些孤岭,设立工事防线,都会是一个浩大工程。
最短也需要构筑长达十八里的工事。他们若真这样做,立刻会被我军游骑发现。在这平原地带,我们用铁骑战象一冲,他们就会全军溃败。”
高顺此时更加疑惑了,说道:“这样看来,番军的用意不过是袭扰我军,以此来迟滞我军进军速度,挫我军锋芒罢了。但若真是这个意图
第242章 前往象郡
按这名被俘朱罗兵所述,山上屯有朱罗番兵三千余人。确实如诸葛亮所推测那样,他们大多数人都居住一超大溶洞之中。
但这个溶洞是否有通道通往他处,这名番兵也不清楚。他两个月前就被调配此地,但通往洞窟深处的地方都被设了卡哨,普通兵士禁止前行。
高顺听完,叹道:“三千人兵力,是个不小的数目啊。值得我们集中兵力好好打这一仗。但若按敌军的意图来,我们硬攻猛打一阵,消耗无数兵力,敌军再从容撤走,肯定是不行的。要打也得按我们的意图来。”
诸葛亮赞成的说道:“将军所言极是,而且对方可能还不止三千人。我们用点手段,也许还能引诱更多的敌军前来参战,将他们一起聚歼。但前提是,我们要找到敌人这条秘密通道。否则谈这些都无意义。”
众人又陷入沉思。找到朱罗军的地下通道谈何容易。即使精锐的山地斥候也不擅长此事,别说找到洞窟通道了。进入巨大的溶洞后,能不迷路全身而退都不错了。
良久,诸葛亮开口向孟获问道:“你们蛮部中可否有曾居住在此间的人士”
孟获答道:“有倒是有,但他们并非我乌蛮部族,而是某支濮族曾经世居此地。他们也没在我军中供事。否则,某早就会派他们中的人前去打探军情了。”
“那他们如今迁移至何方”
孟获扣着脑袋说道:“据某所知,这支濮族在朱罗番人入侵后,向东迁移了。现在可能在象郡一带,具体地点某就不清楚了。”
“象郡,那就是南越王士燮的地界。离此处也不远,向东南五百里就能到”诸葛亮在一旁自言自语道。
……
这一日清晨,南越国象郡太守刘巴照常早起,坐入府衙中料理公事。
自近十年前,他从中原到此投奔士燮以来,日子就这么平静安逸的一天天过去。中原的战乱动荡似乎没影响到交州丝毫。这让他庆幸自己做出的是正确选择。
只是一年多前,大批南蛮向象郡大批迁移,而后是朱罗番兵入侵,让身处前沿的刘巴很是紧张了一阵。好在最后,梁军在巴蜀大举兴兵,迎击番军,让他在象郡的压力减轻不少。
现在,前沿基本在没有什么紧急军情传来。他又能像之前那样,过舒心平稳的太平日子了。
这个时候,府衙外的侍从进堂禀报道:“启禀令守,西门外有几人自称是梁国使者,前来求见令守。守门的兵士核验过他们的印信,也不知真假,只能先行上报令守。”
刘巴一愣暗道:“梁国的使者来访,不应该去番禺觐见南越王士燮吗直接找到我这来干什么”
转念他就明白过来,小声嘀咕道:“是了,定然不是梁王直接派出的信使,而是他们南征的部旅有事相求于某,所以直接找到这来。”
想到这,他立刻吩咐人将这些梁国使者迎入城中。当他在府衙堂中见到这些人时,果然印证了他的想法。那梁国来使为首者正是梁国大臣张松之子张表。
张表将来意讲明,刘巴立刻爽快的回答道:“贵军驱逐番军,我南越国自当应该大力支持。当年,部分南蛮东迁之后,本郡将他们划区安置,并记载入册。要本郡吏员来一查便知。”
“那就有劳刘太守了。”
此时,刘巴脸上又显现出为难的表情,对梁
第243章 寻找王木拉
哗的一声,整桶冷水浇道张表头上。他睁开眼,看见小臂伤口已被仔细的包扎起来,但还是生疼生疼的。那竹箭上涂的本身就是麻药,现在药效已过。
张表一挣扎,才发现自己的四肢还被捆在一个木架之上。他再举目转首四处打量,发现自己身处一间竹屋之内。对面坐着几个身份似乎颇高的蛮人。
不等张表发问,对方却先开口问道:“汝是何人”
张表哈哈一笑道:“某随身带的物件都被你们搜去了,你们能不清楚我的身份以及要来干什么吗何必多此一问”
“那你来此找王木拉又有何事”对方又冷冷的问道。
张表淡然的回道:“此事涉及我梁军机密,当然不能告诉尔等。只有见了王木拉本人才能说。”
对方中一人大怒道:“阶下之囚,还敢如此仓惶,来啊,先给这贱皮子三十鞭,杀杀他的威风。”
站立于一旁,赤膊着上身的蛮兵提着皮鞭就要上前,却被另一人喝止住:“且慢,我先要听听梁军到底找我有什么事。”
张表定睛望去,此人面皮白皙,留两撇八字胡,头裹百花锦缎,穿着也明显比身边几人华丽。这人继续对张表用流利的汉语说道:“我就是王木拉,你到底找我又何事”
张表将信将疑的问道:“你真是王木拉有何来证明”
王木拉哈哈笑了起来,用手指了一圈屋内众人说道:“他们都可以证明我是王木拉,我自己也可以证明我就是王木拉。你认为这些证明不了,那我也没办法。”
张表低头一想也是,对方不可能有办法证明自己就是王木拉。他只能选择赌一把。这里是象郡,离朱罗番军盘踞的永昌郡已很远了,对方只要不是番军的人就好。
于是,张表将找王木拉的意图和盘托出。随着张表的讲述,座上几人的表情都飞快的变化着。
等张表说完了,王木拉惊讶的问道:“你们梁军竟然已经打到千柱原了”蛮人消息闭塞,梁军向永昌进发的消息他们还不知道,也不足为怪。
“这是自然,我南征大军已越过大蛇口,抵达千柱原。正是因为有支番军利用地下溶洞,在千柱原负隅顽抗,所以本军主将才差我前来寻你。因为你们的部族曾在千柱原长期居住过,熟悉当地的地理情况。”
听完张表的话,王木拉沉默了,他旁边的三四人却七嘴八舌的争论起来。
“族长,我们既然都搬到这来了,管这事干嘛别招惹了那些朱罗人,以后因此报复我们,那就亏大了…”
“什么屁话!朱罗人真来了,我们还能留在这我那个寨子被朱罗人屠了几百人,他们的仇到现在也没报,现在正是报仇雪恨的好时候。”
“是啊。我们就派几个人去,再怎么也吃不了多大亏。若梁军真将朱罗人剿灭,也算替我们报了大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