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升官发财在宋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放鸽子
无奈大宋值当的将才少,老练沉稳、可独当一面的大将更是屈指可数,常有人蠢蠢欲动的边境,完全少不得他们坐镇。
哪怕是曹玮的娘亲于不久前病逝,他要停职丁母忧的请愿,都遭到了赵恒的夺情,不得不继续接受任职,镇守遥远的西北防线去。
好在这几年来,最需防范的李德明并无太多举动,表面上更是愿向朝廷屈膝,进行奉养,以至于曹玮思念身处汴京的家人的愁绪再次被勾了起来,屡发奏疏,哪怕调不回去,也想回一趟汴京省亲。
赵恒正思忖着将陆辞丢到哪处不碍他眼的地方处时,刚巧就再次看到了曹玮锲而不舍地请求回京的奏章,当下拍板,要将两人位置互调。
既如了这好似已派不上什么用场的老将的心愿,也能让不识好歹的陆辞滚到秦州去,老老实实守一块荒凉的破土。
赵祯还来不及终于要见到这位常出现在小夫子的一个个故事中的传奇大将而感到激动,就重新燃起了忧心:“既然秦州局势莫测,若遇着凶险棘手、需人协助处,小夫子可得速速回报予我知晓,千万量力而行,莫要逞强。”
要不是秦州近些年来瞧着风平浪静,不似要再起战事的模样,赵祯几乎都要不敢放陆辞去了。
对于这项补偿,陆辞倒未辞谢,而是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笑道:“臣先多谢殿下美意了。”
人在地方任职时,最看重的,自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这点了。
撇开他对秦州所知寥寥,的确需要帮手外,对于朝中局势,他也做不到彻底撒手不管。
不过可想而知的是,由于鞭长莫及,即使赵祯想让他出谋划策,等策略送达,只怕已然太晚,更多时候,就只是充当个心理安慰。
按理说,话说到这,该交代的也都交代完了,当放陆辞回家,准备拾行囊,尽快出发,以再次触怒官家才是。
但赵祯只要一想到,这次一别,也不知几时才轮得到自己做主,更不知何时能将小夫子召回京中,心里头就抑制不住地一阵阵悲从中来。
他垂着脑袋,眼眶热烫,一言不发地握着陆辞的手不肯放,半晌小声道:“……哪怕无事,也可常常写信来。”
横竖经过这回,他有多看重和信赖这位小夫子,都已完全叫爹爹知晓了。
两人的通信,也没必要再当做秘密保守,索性光明正大来。
——人都被赶到遥远荒凉的秦州去了,爹爹再不满,难道还能比这个更坏吗?
陆辞轻轻地叹了口气,忽地上前一步,对这位掏心掏肺地对自己、又一向最认真懂事的学生,径直展开一臂,用力地抱了一抱。
在云淡风轻地做了这个能叫旁人看到,定要大惊失色的逾礼举动后,陆辞很快将人松开,温和道:“殿下已经长大了。”
被突然抱住,又猝不及防地听了这话,赵祯一直强行憋着的眼泪,瞬间随着被击溃的心里防线,决堤般滚滚落下。
他从未像这时般清楚地意识到,在今天之后,他最信任,也是最为他着想的这位小师长,就要走了。
被爹爹狠心地赶到远方去,徒留他孤零零的一个。
陆辞莞尔一笑,并不替他擦拭,仅是在其微微发颤的手背上轻轻一拍。
“陛下保重,”他不急不缓地行了一礼,笑着说出最后一句:“后会有期。”
说完,陆辞再不看向泪流满面的赵祯,径直转身离开了。
等他回到家中,将这消息向焦急等待消息的两位友人宣告后,尽管对此有所准备的柳朱二人,亦是难以抑制地感到伤感。
尤其这回远调,还是出自官家之口,更让归期显得遥远漫长了。
柳七吧嗒吧嗒地掉了一会儿眼泪,就顶着红红的眼睛和鼻尖,一边清晰地哽咽着,一边嘟嘟囔囔地往陆辞已将提前准备好的行囊里不断塞自己的词集。
若非今日曝光,陆辞根本都不知道,柳七何时写了那么多关于他的诗词,甚至还偷偷摸摸拿去出版了的……
看在将要分别,向来情感细腻的柳七又如此伤心难过的份上,陆辞眼皮抽抽,到底是忍住了没问,而是纵容他给自己累重的行李继续增加重量了。
相比之下,朱说虽明显蔫了下来,仍还强作镇定。
他步履凌乱地在厅里转了几十圈后,深吸了口气,状似平静地向轻松含笑的陆辞询道:“摅羽兄这回前去任职,是要让狄弟留在京中,还是一同带去?”
同样也最关心这点,却一路上都不敢开口问的狄青,心瞬间被提到了嗓子眼。
陆辞却道:“是走是留,当然由狄弟决定了。”
说完,他转身看向一脸错愕的狄青,笑道:“狄弟是想留下,还是随我去秦州看看?先说好了,秦州我可未曾涉足,又为外敌欲犯大宋时的必争之地,是凶是吉,我也说不清楚。至于留在汴京的话,虽平和无趣了些,但有朱弟与柳兄照看你,定——”
原本忧心忡忡的狄青听到前头几句,已是心花怒放,双目放光,哪里愿听让他心情急转直下的第二个选项?
登时也顾不得是否失礼了,他更怕再沉默一阵,会叫公祖误以为他是在勉强,于是情急之下,打断了陆辞不说,还破天荒地在陆辞跟前大声嚷嚷了出来:“秦州!我愿随公祖往秦州去!”
狄青的反应,自然都在陆辞的意料之中。
他笑道:“也好。我亦认为,你既有从武的意愿,那兵书读得再多,纸上谈兵终是虚言。总归需亲眼一见。虽说不好曹将军是否会亲自与我进行事务交接,但有他一手操练出的军队在,你即便只得皮毛,也定能获益匪浅了。”
狄青拼命点头:“公祖思虑周全,正是如此。”
朱说安安静静地看着此时此刻、已幸福地浑身都在冒粉红泡泡似的狄青,心底竟也悄悄地产生了一抹前所未有的嫉妒来。
若非理智尚在,他在这份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的伤怀不舍的驱使下,几乎都要脱口而出‘想跟去做主簿’的荒唐话来了。
……他依稀明白,柳兄平日三天两头把‘你这小崽子真走运’的戏言挂嘴边时,究竟是怎么个心情了。
就在朱说心情微妙时,陆辞忽叹息一声:“只是离开京城后,要有好久都没法尝到北街的茶果子,金灵巷的劝酒果子库十番,樊楼的砌香果子、雕花蜜煎……”
他一口气历数了三十多样,还有些意犹未尽:“……以及二陈馆的煎香茶了。”
朱说要是听不出陆辞故意只说了好存放的那些小食的话,也就白与他交往这么多年了。
“摅羽兄放心。”他哭笑不得地揉了揉眉心,郑重保证道:“我一定记得每月按时给你寄去。”
陆辞满意地点了点头:“等我出发后,过个十天,就可以往秦州官衙寄了。”
朱说不禁失笑。
不可思议的是,笼罩在他心头的那厚重的离愁,当真就被摅羽兄这刻意展现的熟悉的饕餮胃口,给驱散了大半。
朱说忍不住一脸认真地开起了玩笑:“若我晚些寄去,摅羽兄等不及,不得不写信来催,岂不更遂我心愿?”
陆辞:“……”
果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然一向最正直的朱弟,又怎么会跟柳七学坏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宋制在派遣京官外任上,称得上十分宽仁。
但凡不是身负十恶不赦的罪名,或是得了特殊勒令需得立即出京的,那哪怕故意缓行囊,同亲朋好友慢告别,途中顺道游山玩水,只要到任的时日别迟得太过分的,都会得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追究。
赵恒固然想给‘伤透了自己心’的陆辞这么一道特殊勒令,奈何说不出具体罪名,加上太子死活拦着,还为刘娥不住送出的情信,最后唯有悻悻作罢。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陆辞明知道前头等着的是这样一份的苦差事,却无一丝一毫要继续赖在京中,仿效别人久久不出发的意思。
甚至恰恰相反——他连送行宴,都只赴了关系最好的那几人所办的两三场。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194节
紧接着,就如当初回乡时的那般,仅带上提前拾好的不多不少的行囊,身后跟着一只兴奋不已的狄青与两位对此习以为常的下仆,便潇潇洒洒地出发了。
对于朋友们不舍的挽留、以及对他这称得上‘急切’的出发态度的不解,陆辞笑着回答:“秦州广大,我已迫不及待地要大展身手了。”
狄青却知晓,真正原因是公祖太过好心厚道,知晓一直想回京同家人长伴而不得的那位曹将军定会急切,想让镇守边疆多年、功绩卓绝的老将早些回来,才急着出发的。
由汴京至秦州,皆是陆路,陆辞所携行李并不算多,只租赁了四辆驴车,就已显得绰绰有余了。
一车书,一车衣,一车杂物,一车人,足矣。
在临行前,陆辞还特意带着狄青往集市上逛了一圈,最后以整整八十贯的价格,为狄青专门购置了一匹身体强健,油光水滑,正值青壮的灰马。
“宝马配未来的狄大将军,”银货两讫后,陆辞笑着将缰绳交到毫无防备地狄青手里,揶揄道:“而美人的话,我可无能为力,就得靠你自己长大后慢慢争取了。”
狄青整个人都懵了。
——当公祖在挑选马匹时,的的确确是一直在询问他的意见。
但他哪儿能料到,这马儿是为自己选的?
他只当陆辞骑了数年的那头性情温顺的母马,恐怕应付不了路途艰险,才不得不新购置一匹。
正因如此,在提供建议时,他的中肯尽心,就净往强壮健实上发挥了,那些价格低廉的寻常劣马,自是看都未看一眼。
整整八十贯,那可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一笔巨款!
在汾州的时候,他一家子人辛辛苦苦在地里山里刨一年食,顶多就攒个二十多贯,但在村人眼里,已算惹人羡慕的富裕了。
况且公祖刚被明着平调、实则贬调去了秦州,正是缺钱用的时候,哪儿能浪在他头上呢!
“不可!”
狄青回过神后,就跟手里被塞了个烫手山芋似地,猛然回撤,惊慌失措地连退几步,连撞数位路人,语无伦次道:“要不得,要不得的!”
原本盘在他肩上打哈欠的小梨花都差点摔了下来,登时气得喵喵叫。
狄青压根儿就顾不上搭理它,在手忙脚乱地给莫名其妙的路人道了歉后,就哭笑不得地发现,那匹高壮的大灰马的缰绳竟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又到了自己手里。
而他家公祖,人已在数丈开外了。
狄青无可奈何,只有握住缰绳,带着不情不愿睨着他,半天不肯挪步的大灰马跟上。
然而大灰马能卖出这高昂的价格,不仅卖相好,自然也是个脾气傲的。见狄青个头小,年纪轻,已很不满意了,正估量着这小崽子的份量,就被拽扯,哪儿能服气?
眼看着陆辞头也不回地越走越远,好似真要将他撂下一般,狄青登时急得满头大汗。
虽然公祖答应了要带他一起去秦州的,但他刚才不肯听话,说不定就忽然决定真不带了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狄青倏然感到眼前一片灰暗。
不管是这可恶的马儿丝毫不肯配合、不耐烦地朝相反的方向使劲儿,还是脖颈上缠着那条不满地不住拍打他的小梨花的毛绒绒的尾巴,一个劲儿地帮倒忙……都叫狄青焦虑万分。
在不能把这刚耗了公祖一笔巨款的大马就此抛下的情况下,狄青思来想去,只得一咬牙,赶紧将它制服再说。
就在狄青镇定下来,专心驯服这大灰马时,全然不知他担心跟丢的公祖,其实就在相隔不远的一条小巷子里观察着。
不止陆辞本人没走远,他还派那两名下仆凑近一些,以防狄青制服不得马,被马所伤,或是叫马脱绳,伤了过往行人。
不过狄青的身手很是利落,也不知他怎么弄的,陆辞隔得太远也看不清楚。
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就成功叫刚还不屑从鼻孔喷气的大灰马低下了大脑袋,允许这新主人一个利落翻上自己的背了。
陆辞见他应付得轻松自如,也彻底松了那口气。
眼看狄青匆匆忙忙地朝他失踪的方向感寻觅,面上丝毫没有新得好马、又驯服大马的兴奋和欣喜,而纯然只剩怕被丢下的恐惧和四处寻人的焦急,陆辞不禁心里暗叹一声,立即从藏身的小巷走了出来,也当场就被狄青捕捉到了。
狄青双目一亮,赶忙驱马过来,到陆辞跟前后,一个滚身下马,就想将缰绳还给陆辞。
陆辞面色淡淡,双手抱臂,并不去接。
狄青也不敢做出强塞到他手里的失礼举动,在急得恨不能绕着他团团转后,稍微冷静下来,小声道:“公祖待我已是极好,然这马太过贵重,我绝不能要。”
陆辞莞尔道:“你不要马的话,等到了秦州,要怎么练习骑术?”
狄青急切道:“我已会骑了,不必——”
这倒是真的。
陆辞挑了挑眉:“那骑射你也通了?不必多加练习了?”
狄青瞬间安静了。
再给他一百个胆子,也夸不下这样的海口。
陆辞慢慢道:“我原先看你年岁太小,也不想你过早骑马,却不是舍不得叫你骑,你可别误会了。而是我怕你控制不得当,不留神伤了自己。但我昨日已反复询问过齐郎将,他道你这岁数习骑射,正是好打基础的时候,且瞧你是个极有天赋的,才不复之前担心。”
见狄青还是皱着一张脸,寻思着怎么推辞的模样,陆辞不由笑了,随口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真想从伍,是断断缺不得好马的。你若着实在意银钱这方面,那干脆当是我借你的,等你日后出人头地,有了俸禄后,再慢慢还我不就好了?”
狄青微微一怔。
陆辞见他意动,笑眯眯地补充道:“你的朱兄从前也似你这样,爱将一笔笔算得清清楚楚,我也就由他如此。后来他一举得名,有了俸禄,又暂无家眷需供养,那些所谓‘’债务’,在头几个月就彻底还清了。你要因过分在意银钱之事,而耽误了习武的好时机,那才真正是得不偿失,我可不会许你那样。”
狄青踌躇许久,还是赧然地红着脸,轻微地点了点头。
说到底,这匹灰马可是他亲手挑选出来的,就那高大健壮的身姿,还有炯炯有神的神气,简直无处不合他心意,也正是他习武最需要的,怎么可能会不喜欢?
不肯接受的唯一理由,便是不愿耗公祖银钱。
毕竟他现在衣食住行,包括念书,皆靠公祖,还时常受到公祖友人们的照拂,甚至还请了齐郎将给他上武课。单看这些恩情,就已是沉甸甸的了,哪儿是简简单单地用银钱能偿还得了的。
更别提他所带出来的十几贯前虽让公祖了,却道是投入到了陆母在密州的那些铺席里,月月还反过头来给他一贯的所谓红利作为日常花销,哪儿是真被公祖得了?
狄青不得不可耻地反省,长久以来,都被那么好的公祖这么好地对待,他好像已经有了……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的坏毛病了。
陆辞笑问:“考虑好了么?”
狄青紧张地摇了摇头,又寻思起来。
公祖说的话,向来最有道理,也从不骗他。
真有朱兄那先例的话,他要能争气一些,早些考上,也如朱兄那般很快拿到俸禄的话,应该就能很快将银钱上的欠债还干净。
被陆辞笑眯眯地盯着,狄青脸红彤彤的,脑子却是破天荒地转得飞快。
若还是死活不肯接受的话,就意味着仍习不得骑射,还将惹得公祖心意浪,说不定会对他不喜。这么一耽搁,日后更迟有出息,也就拖累公祖,欠下更多……
经过一番激烈的权衡和思想斗争后,狄青最后通红着脸颊,羞耻地低下了头,轻若蚊蝇道:“谢公祖赠。”
反、反正,要真哪天多得还不清了,他索性就赖在公祖家,给、给公祖做牛做马一辈子。
“这才听话。”
陆辞自然猜不到狄青已做好了‘倘若还不上账就以身抵债’的究极绝无,满意地在他脑袋上揉了揉,下一刻就忍不住一顿,心里惊叹不已——距离上次揉这颗脑袋还没过去几个月吧,怎就又窜高一截了?
照这速度长下去,怕是要不了一年半载,就要追上他了。
看来能吃还是有能吃的好处的。这不,狄青长个头的速度简直跟被浇了水的春麦一样,一天一个样。
但他辛辛苦苦长了二十年、在文人中称得上‘高人一等’的个头,就要被狄青轻轻松松地追上了?
陆辞微酸地捏了捏狄青的耳朵,虽觉得触手滚烫,但也没太过在意。
——从今天开始,他要将煮开的加糖羊乳作为一个固定菜式,添到自己的每日菜谱里了。
第二百章
前往上任的途中,陆辞未多做盘亘,也未似前几回般风波不断,而是难得的一路顺顺利利。
加上租赁来的,皆是健驴和训练有素的车夫,一行人仅用了半个月的功夫,就已抵达了秦州任所了。
从繁华鼎盛、香风阵阵的汴京出来,越往西北方向行,就越感到与之截然不同的贫顿。
而这秦州州府,竟连悬挂城门上的牌匾,都是破败不堪,残留着兵戈留下的斑斑创痕,很是触目惊心。
陆辞不动声色地环视一周。
等候进城的百姓大多面黄肌瘦,衣着褴褛,眼神木然,同他当初在汴京城门前见惯的那些锦衣绣服的士族贵子,以及喜气洋洋的迁家之户,一下就成了鲜明对比了。
肯来这不久前还战事频频的险地的商队,也是寥寥无几。且不说商队规模小上许多,人人皆皱着眉头,反复前去催问,显是想早日进城,再早些离去。
显而易见的是,这西拒吐蕃的秦州城,莫说是需资擢升的官员,即使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都的的确确不是什么好去处了。
陆辞却未觉丝毫沮丧,反而眼前一亮,微微笑了起来。
不仅是他在出发之前,就已对诸多极有可能成为自己将来几年任所的边州进行过大致了解,有了十足的准备。
更因为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守城将士所展示出的神气貌,竟是极其难得的军容严整,纪律严明。
陆辞自认也去过好些地方,但这份连面对寻常百姓时、举手抬足都未有半分松懈的肃纪,可是他除却京中最为锐的那些军士外,就没再见过的了。
不愧是战功赫赫、屡建奇功的曹玮曹将军。
陆辞暗自感叹了声。
很快就轮到了陆辞一行人接受验看的时候,狄青极自觉地将路验递上,由对方进行例行检查。
而原本绷着张脸,一派不苟言笑的军士,在不经意间看到陆辞随路验直接附上的委任书、以及一干凭证时,紧绷的脸皮仿佛一下出现了龟裂。
尤其拿着这份路验的那位军士,更是觉得手中这几张本该是轻飘飘的纸,一下变得沉甸甸的。
他眼底渐渐泄出几抹难以置信来,一会儿看向路验,一会儿看向大大方方地束起了车帘,冲他温和微笑的陆辞,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而跳到其他车上,正等他挨个念出货单,好让他们挨个清点的那几名守卫,则半天没等来他的声音,不由拧起眉头。
他们谨慎地对视一眼,纷纷利落地翻身下来,极快地聚集过去,言简意赅地询道:“怎么,可有不妥之处?”
当看清导致同僚浑身僵硬的这份路验时,他们也不约而同地怔住了。
旋即,不约而同地将难以言喻的目光,投向了笑眯眯的陆辞。
不仅是陆辞来得太快,快得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更因陆辞那太过惹眼、好似会发光一般的俊美长相,还有那轻得不可思议的年纪,都与周边显得额外格格不入。
……接替铁血钢枪曹将军的,就是这么个斯文俊俏的文臣?
按常理而言,那些个在京中过惯了富贵奢侈的日子的朝中大员,乍然被贬外地,还是这兼穷乡僻壤和军事重陲于一身的秦州,单是心里的巨大落差,就够让人叫苦不迭的了。
在曹将军镇守此地前,那些个文臣无一不是拖拖拉拉,不过个两三月不会来到的。即使来到,也是唉声叹气,满面愁容,哪儿会是这般容光焕发,春风满面?
他们心里既是茫然,又觉说不出的微妙,但根深蒂固的军律还是很快起了作用,将陆辞这一新秦州知州的到来,给迅速汇报上去了。
具体的接待,可轮不到他们说了算。
不过片刻功夫,陆辞就等来了刚好在这一带军营训练兵士的英州团练使、秦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及泾原、仪、渭州、镇戎军缘边安抚使,曹玮。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195节
就如他手下兵士们的第一反应一样,乍然看到个风度翩翩的俊俏郎君,微微笑着向他拱手一礼时,久经沙场的曹玮也有些迟缓。
他辗转于狼烟四起的各个边州,于沙场上出生入死多年,现年岁渐高,一身旧创,身体可谓大不如前。
诸事力不从心,他早就萌生了回汴京去,同仅剩的那几位家人团聚的愿望了。
纵难落叶归根,但能与家人常伴,已叫沙场老将心满意足。
然而奏疏从年年递,到季季递,再到月月递,都如泥牛入海,不见回音。
直到数年前娘亲重病,他心急如焚,连发数封奏疏,再恳请京中勉强称得上友人的几位文臣说情,只恳请官家容他回京探母。
最后虽被应允,但他仅仅停留了数日,就再度被任命做秦州知州,再带着一堆派遣职事,重新回到边远州府去了。
1...105106107108109...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