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升官发财在宋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放鸽子
柳七耳尖微动。
他自动忽略掉陆辞老气横秋的后半段话,只倏然领悟到未曾言明的意思:这回备考,会比贡举时多半要松快许多。
柳七悄悄地松了口气。
别看距那段艰辛难熬的岁月已一晃近两年,陆辞面上温柔带笑地不断施压,日程安排之严格,别说去逛个花街了,就连瞄上一眼的闲暇都不可能挤出……这一幕幕对他而言,可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要是再来一回,他恐怕受不了。
陆辞叹了口气,话锋一转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你知一县久了,再想逼迫你恢复一心著素冶学的状态,我也不敢指望。”
这话可就太不顺耳了。
柳七皱了皱眉,直觉被小觑了,忍不住不服气地反问:“怎么就恢复不成了?”
陆辞摊摊手:“虽比当年筹备贡举要短上一些,唯得十三日,柳兄应也耐不住重温清苦吧。”
“区区清苦,如何受不得了?”柳七不满道:“那有何难!”
“好!”
陆辞干脆利落地一下拍板,直将柳七小唬一跳,展颜笑道:“不过我每日需上早朝,白日怕都是不在家的。这便意味着,在朱弟到来前,怕是无人督促得你……我且看看你独自一人,能不能坚持个三五日吧。”
没想到与柳七一隔两年,人还是这么好激。
等愣愣的柳七终于意识到,自己许是因吃得太饱而思路不畅,才一个大意中了陆辞的激将法时……
狡猾的小饕餮已施施然地抛下他,笑眯眯地先行回屋了。
尽管为柳七和他所带来的礼物折腾得颇晚才睡,以至于上朝时,陆辞难得地感到了些许睡眠不足,但心里却是久违的满足的。
也难怪人要讲究先成家,后立业。
不然日日一身疲惫回到家中,除下仆外却无人候着,偶尔想说说闲话,身边也找不到人。
这样的时日过久了,自然容易郁郁。
哪怕晏殊家只有一墙之隔,但离得再近,到底不比住在一屋来得亲近。
现故友重逢,有柳七入住进家中,就要有滋有味多了。
再一想到过上几日,朱弟也要来到,接着设想馆阁考试如果通过,屋里就会长久地变得热闹起来……
陆辞的心情顿时就变得更好了。
更别提明年贡举或许会开,届时许久未见的李夫子、易庶、钟元,甚至狄青都可能会来。
那些个空置已久的房间,就刚好够将他们装下。
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晏殊自然瞧得出陆辞心情不错,不由挑了挑眉,打趣道:“难得见摅羽如此欢喜,莫不是你密州的相好不远千里地,专程来投奔你了?”
陆辞睨他一眼,哪怕知道他是故意调侃,还是澄清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晏殊忍不住追问:“是你总挂在嘴边的朱弟,柳兄还是滕兄?”
陆辞莞尔:“是柳兄。再过几日,朱弟应也要来了。”
晏殊故作失落道:“我从摅羽处听闻他们名姓久矣,却一直无缘得见,摅羽不打算为我们引见一二么?”
陆辞略作思忖,不遗憾地婉拒了:“我虽早有此意,现在却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什么好时机。还是再候上半月,到时由我作东,于樊楼设宴,正式让你们认识吧。”
晏殊对这安排并无异议,只好奇道:“为何要等上半月之久?”
陆辞理所当然道:“馆职之试迫在眉睫,怎能分神到饮酒作乐上?”
尤其还是柳七这种给点阳光就灿烂,一去歌馆就放荡的类型,更不能冒一点风险,在关键时刻去沾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晏殊一脸的难以言喻。
他自问连对家里几个小子的课业,已算上心的了,但也不曾盯得这么紧过。
听陆辞这话里的意思,是要奉陪到底,且是严苛得连出去喝个酒都不准许的地步。
单冲这点,他已悄然同情起那位被陆辞的气势彻底压倒,落得明明年长几岁,却还沦为被督促管束方的‘柳兄’来了。
陆辞刚好在这时侧了侧身,就捕捉到晏殊那微妙表情,不由蹙眉道:“同叔?”
却见晏殊一回神,就无比诚挚地请托道:“不知来年贡举时,摅羽若有闲暇,可否允我隔三差五地将犬子送至你家中,请你帮着督促一二?”
陆辞:“……”
当他开高考补习班的啊。
第一百三十六章
陆辞嘴角一抽,被这建议给逗乐了,故作欣然地点头道:“你要将小郎放我这,倒无不可。”
不等晏殊装模作样地道谢,陆辞就不急不慢地继续道:“若是我喜你家郎君伶俐,将人留下,直接就不还你了,你待如何?”
晏殊挑了挑眉,春风得意地炫耀道:“无碍,我与在京孑然一身的摅羽相比,膝下郎君还真不算少。若犬子中真有同摅羽投缘的,使你愿赏光为其义父,我自是求之不得。”
陆辞眼皮一跳,呵呵一笑:“那我可真得多谢晏兄的一番美意了。”
“摅羽太客气了。”晏殊遗憾道:“可惜你无论如何都不肯做我女婿,那你我不妨改定个儿女亲家,我将我家幺子许你做婿,你可愿意?”
晏殊的幺子?
陆辞微微一怔,竟还真有点印象。
好像是晏几道吧。
见陆辞神色微变,晏殊误以为他当真心动了,不由玩笑着追问道:“摅羽意下如何?”
陆辞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笑道:“后者谈,前者尚可。”
若他没记错的话,晏几道是晏殊的老来子。
现晏殊正当壮年,谈幺子的学业,未为时太早了。等真过了几十年,他也到了致仕的年纪,届时赋闲在家,教一两个孩子,倒是无妨。
待到那时,晏殊还不曾反悔的话,他倒不介意拐走好友的儿子来玩玩。
晏殊不知陆辞所想,见他如此爽快,倒让只是随口说笑的他愣住了。
陆辞也不等他,悠悠然地拨转马头,自顾自地往皇宫行去了。
今日早朝上,陆辞一眼就瞥到了站在第三排的位置、身着红色官袍,一脸阴郁的王钦若,不由心念微动。
未着紫袍,位置只比他靠前一些……俨然意味着重新被召入京中的王钦若,被授予的官职,且在三品之下,连朋党中往常不如他、却掌有实权的林特等人都还不如。
陛下到底是什么心思?
陆辞这下是真猜不透皇帝的目的了。
他原想着,官家之所以不惜打脸,也要力排众议,将王钦若召回来,打的就是借其联合南人等寇准政敌、以分裂这位不讨皇帝喜欢的首辅的权力。
要让王钦若有抗衡寇准的资本的话,官职就低不得。
除却可随意越级弹劾的御史台外,区区一个三四品官,又能如何呢?
陆辞挑挑眉。
看王钦若这黑着脸沉默,被迫听寇准滔滔不绝的模样,就知是办不了什么的。
难道官家真只是想找个说话好听的,在身边听自己说说话,发发牢骚而已?
陆辞又觉官家虽行事不按基本法,不时胡来,但也不是傻子,绝对另有用意。
他一时半会地猜不透,索性也不去神了,认认真真地听起寇准的发言来。
尽管是吹擂居多,但寇准的高水平摆在那,撇去锦绣废话不提,其他内容,还是很值得一听的。
然而听着听着,陆辞忽有所觉,极其迅速地抬起眼,准确地朝那道充满探究和恶意的目光看去。
他反应之快,显然远远出乎对方所料。
周怀政根本来不及完全移开视线,就被他清晰地捕捉到了眼底一掠而过的阴郁。
二人目光一触即分,周怀政微眯了眼,垂下眼眸,并未再看向他的方向。
陆辞也不为所动,只觉一阵困意上涌,不由以袖掩唇,面无表情地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看来,还是被周大内臣发现他才是导致寇准忽然倒戈的元凶了。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137节
早朝散后,陆辞犹豫了下,还是决定先回宅邸。
果真未出乎他意料的是,柳七还在床上睡得四仰八叉,俨然一副不知今夕何夕的傻模样。
陆辞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在将人无情踹醒,还是纵他睡会儿两者间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仁慈一些,让柳七在考前睡最后一个自然醒。
毕竟从密州一路行来,旅途很是劳顿,又带着那么多乡亲装上的行李,更是辛苦他了。
陆辞莞尔一笑,体贴地给柳七盖上被其踢到床下的被子,掖好被角后,就欲悄然离去。
偏偏就在这时,他的眼角余光扫到了桌上摊得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稿子,还有几盏燃尽了的灯。
柳七昨夜回房的时间,完全不算晚了,灯油却用成这样,那铁定是熬夜做了什么。
陆辞心里疑窦骤起。
他放轻脚步,踱回柳七身边,将盖好的被子重新掀开些许,凑近过去,在睡得极死的柳七身上,仔细嗅了一嗅。
除自家常供的香饼和皂团特有的清香气外,并无丝毫酒臭。
心中怀疑未得印证,陆辞不由松了口气。
再联系上边上这堆乱糟糟的稿子,他转念一下,就有了别的猜测了。
难道是柳七心血来潮,决定提前做他布置下的课业,而之所以故意瞒着,是为了今晚拿出来,给他个惊喜么?
陆辞莞尔一笑,随手翻动几下,果真都是写得密密麻麻的稿子。
他原只打算随便看上几眼,晚上就好好配合柳七的演出。
结果当瞄到其中一张的标题时,他唇角的微笑,就倏然凝固了。
——《蝶恋花·思摅羽小记》。
什么玩意儿?
单这题目,就叫陆辞心里倏然生出股极浓郁的不祥预感来。
他难以言喻地瞟了柳七一眼,定了定神,才继续读了下去。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越念越觉熟悉,陆辞的眉头越皱越紧:“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前头还好,最后两句,那简直是如雷贯耳,熟悉得叫人发指啊!
陆辞直接被肉麻得打了个哆嗦。
他深深地看了眼一昧熟睡的柳七,揉了揉眉心后,又挑了两份没被揉废的稿子,粗略一览。
不是“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一类地幽怨谴责他在返乡上,出尔反尔犹如负心汉的闺怨词,就是“昔观光得意,狂游风景,携友同行,再睹更研”的得意。
再要么,就是“会挚友,陡把狂心牵系”的柔肠百转。
陆辞握着词稿的手轻轻颤抖,在看完之后,沉默地拾了满桌的稿子,整齐叠好,再捡起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面无表情地走到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好梦正酣的柳某人。
他昨晚才语重心长地交代过什么来着?
——考试将近,最重要的,就是不得分心。
他之所以放纵柳七多睡会儿,可不是为了鼓励他不惜分心熬夜去写这些……稿子,而是要让人养足神,好好刷题的。
从另一方面而言,柳七倒的确是听取了他的劝告,在一展抱负之前,未流连秦楼楚馆,为相好的歌女写些靡靡之音了。
陆辞嘴角微抽。
——只是在写词时,将自身代入了歌女的心绪而已。
见到如此表现,陆辞再没了纵容柳某人再歇一天的心情,直接伸出双手,将还在赖床的柳七,通过生生捏住两侧脸颊来使劲儿旋转的方式,给简单粗暴地弄醒了。
柳七昨日被小饕餮的处处贴心、处处关怀给感动得潸然泪下,词兴正旺,哪儿会忍得住不写上几首?
又因知晓陆辞天未亮就要起身去上早朝去,多半是得早早歇下,督促不了他的。
柳七就吃准了这点,在猜测陆辞已睡着后,就悄悄披衣起身,点灯熬夜写词。
不想一动笔,就一发不可拾了。
随着他回忆展开,灵感也呈一个逐次递进的状态,才思泉涌下,妙笔自是难停。
等他终于灵感告尽,门缝里都亮起下仆为伺候陆辞进早膳的亮光了,他才带着满身难以抑制的睡意,蹑手蹑脚地熄了烛火,躺在床上。
因外头就是他最放心的人,身边也尽是熟悉的自己物件,柳七丝毫没有在旅途中的不安,很快就安逸地坠入梦乡了。
当陆辞强忍怒意地拧醒他时,他还沉浸在美梦之中,只下意识地疼得嗷嗷乱叫,就要挣扎。
“醒了?”
耳畔响起一道极熟悉,却放得空前轻柔的嗓音时,柳七一个激灵,马上就清醒了过来。
……不好,他东西还没来得及拾呢。
柳七一边飞快地思索着对策,一边缓缓地睁开了眼,对上笑盈盈的陆辞的瞬间,顿时汗毛直竖。
他缓缓地坐起身来,强撑若无其事,也顾不上双颊都被拧得生疼,很是关心地问道:“摅羽那么早就回来了?不是还要同太子殿下讲经么?”
“呵呵。”
陆辞淡淡地勾了勾唇角,扬扬手里的文稿,慢条斯理道:“若不是牵挂柳兄,特意回了这么一趟,又如何会有这些意外惊喜呢?”
“……”
柳七虽知大势已去,还是想垂死挣扎一番:“那是来前就写好了的,昨夜不过拿来欣——”
随着陆辞微笑着将燃尽的几盏灯烛都拿到手里,轻轻把玩的举动,自知铁证如山,柳七辩解的声音也越来越小,到最后一点也听不到了。
“一别多年,柳兄于词赋一道,仍是挥洒自如,才华横溢啊。”陆辞发自内心地感叹着,就在柳七即将缓和神色时,淡淡道:“仅是一晚,就能作下如此之多,看来我给你布置的一天十赋,还是太少了些。”
柳七头皮发麻:“其实——”
陆辞不急不慢地截住了他的话头,语气平稳,却隐约透着不容商榷的强硬:“依我看,起码得一日十五篇,才对得起这般傲人天赋,柳兄认为呢?”
柳七欲哭无泪,默默咽下一口悔恨的血:“……摅羽所言甚是。”
他因被罚得加多了课业量正满心懊恼,颇恍惚着,因此并未发现一事。
——陆辞走时,极顺手地将柳七奋斗一宿,最后十分满意的成品词稿,悉数带走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陆辞不顾柳七万分懊恼的神色,施施然地独自回到了书房里。
在亲手将门关上后,确定四下无人了,他才从袖中取出卷好的词稿,平摊在桌上,仔细地一一欣赏起来。
即使不说这是以‘柳词’名垂后世、婉约派的开创人柳永特意写给他的词,哪怕只单纯是友人的一番心意,他也不可能看都不看,就放在边上,生生辜负了的。
之所以表明反对态度,是陆辞认为若是放纵柳永继续这么写下去,不仅会分散力,影响备考,且柳词素来极得歌妓们的青睐。一旦传出,极可能得她们争相编曲传唱。
馆阁素来以清贵严谨著称,柳七又正处于一脚迈了进去,另一只脚还悬而未决的关键时刻。
陆辞哪儿会容这些充斥着闺怨闺趣、痴狂尽显的词传唱,败了柳七名声?
若是传到陛下身边,勾起其对那首充满轻狂怨气的《鹤冲天》的回忆,柳七别说抓住进馆阁的机遇,怕是仕途都跟着彻底凉透了。
陆辞越想越是头疼。
还是先没了,等到合适时机,自己留个雕版作纪念后,再把原稿归还给柳七,要来得合适。
反正以他和柳七的多年交情,哪怕对方一时半会的理解不了自己良苦用心,也绝不可能生出怨怼。
如此想着,陆辞心安理得地将认真全部读完的稿子重新整理好,纳入暗格之中。
对柳七熬夜写词的作死行为,他方才其实是稍微真生了几分火气的。
然不得不说,看过这些词稿之后,他对友人是否能通过这次考试,就充满十足信心了。
就这些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优异才思,柳七只要拿出七分实力,不脑子抽筋地答错题,那么在这场只考词赋的馆试中,还不得如鱼得水,一飞冲天?
柳七自是浑然不知陆辞对他的信心满满。
他光是对着那令人生畏的大叠作业,已是头大如头了,又刚丢了满意的诗稿,还得担心等陆辞给太子讲经回来后,再想些什么新招数来拾他。
他愣愣地坐在桌前,半天一字未动。
直到敞开的窗外传来陆辞出门的动静了,他才如梦初醒,一边机械性地快写着,一边生无可恋地叹着气。
——尽管他与小正经朱说的脾气偶尔不甚对盘,但此时此刻,他是盼极了因路途遥远,而要晚上数日赶来的对方的到来了。
小饕餮这般盛情,总不能光叫他一人遭罪、咳、奋斗吧。
此刻的柳七,还真同陆辞心有灵犀了一回。
翻身上马,往皇宫赶的陆辞,一路上心不在焉的,也正是在琢磨朱说何时来到的事。
他实在太了解柳七了:今日虽结结实实地吓了对方一遭,能叫柳七稍微老实一阵,但效用却是持续不了多久的。
尤其他有职务在身,无法似筹备贡举时与人同起同住,时时刻刻将人放在眼皮底下。
要是朱说在的话,则能以他惯来极其严谨认真,来适当地压一压风流跳脱的柳七,二人竞争,还可以带动几分备考的紧张气氛。
而且,他也的确好久没见朱弟了。
待陆辞回过神来,却是他在去往资善堂的半途中,被一名眼生的内侍拦下了。
陆辞头个注意到的,除了对方不曾被他所见过的寻常相貌外,便是象征其在内侍中品阶甚高的服饰颜色。
并且,四下无人。
他心念微动,对方已硬梆梆地开口了:“陆左谕德请回。”
这话说得极不客气,陆辞却丝毫不恼不怒,只平静询道:“所为何故?”
只听内侍冷笑一声,语出惊人道:“陆左谕德如何在寇相和陛下面前搬弄是非,耍弄手段,难道还无自知之明么?既低鄙无德,何配于殿下讲经!”
若是换作别人,见其质问时掷地有声的架势,多是要心里一惊。
加上被其一语道破同寇准说过话的事,没准就要被唬住,恼怒地自行回去的。
陆辞却是弯了弯眉眼,毫不客气地笑场了。
那人对陆辞的这种反应,显是始料未及的,不禁愣了一愣。
就听陆辞淡然道:“我对东宫中人,不说十分熟悉,也认得大多位,你品阶不低,为何我从未见过?”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138节
陆辞此言,却非作伪。
他清楚,皇帝将他安排到东宫去,成为属臣之一,便是将他归派到了太子的一边。
那么只要皇帝还健在,那未来几年里,不论出于哪方面的考虑,恐怕都不会轻易挪动他的位置。
既是为了保证太子接受讲学,也是为了避他这位东宫旧臣的外调掌权,会变相增加了太子的势力。
因知晓未来几年若不犯错,哪怕升迁也只在东宫里,陆辞便有意识地记下了大多数东宫中属臣的相貌和名字,而不似其他讲读那般来去匆匆,根本不记下人相貌。
这会儿只消一眼,他就能肯定地道出,对方绝非东宫中任职之人。
不等对方开口狡辩,陆辞已不疾不徐地往前迈了一步,下颌微扬,幽深的瞳眸淡淡地审视着对方,唇角微微翘起,咬字极其清晰地接道:“你不止来历不明,且对我行踪了若指掌。再方才听你口口声声地质问我,甚至欲我回去,定然不是身无仰仗的……”
那人眼底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慌乱,眉头一皱,扬声道:“胡言乱语!我不过是平日不在资善堂当差——”
陆辞完全无视了他的反驳,又近前一步,微微笑着问道:“不如先让我猜猜,你到底是奉了谁的命令?”
那内侍这会儿是真的急了:“你!”
“断不会是陛下,寇相,太子殿下的,”陆辞面上分明带着叫人如沐春风的微笑,在此人眼里,却是让人心惊胆战的咄咄逼人:“能从别处调你来此,又知我的行踪,还这般关心寇相,除了资善堂的周都监外,我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了。”
言罢,陆辞已迈出最后一步,距汗流如注的此人不过半步之遥。
内侍心里咯噔一下。
他在这之前,只远远看过陆辞几眼,光记得模样漂亮去了,瞧着也很纤瘦。
但站近后才发现,陆辞非但高挑,且各方个毛都与他印象中的羸弱文人搭不上边。
特别气势上,颇有几分肖寇老西。
陆辞直至此时,才敛了微笑,将一直敛的气势全盘释放出来。
他眸光冰冷,一字一顿道:“若我说错了,不如请你开诚布公,指正一番,看到底是谁那般胆大包天?”
那人被逼到这份上,如何不知事态已经彻底暴露?
他瞳仁紧缩,冲陆辞猛然出手袭去!
陆辞早有防备,一闪身便轻易躲开了。
而对方也是毫不恋战,趁着他退了这半步的空隙,就毫不犹豫地要逃跑了去。
——不论陆辞是诈他还是真已看破,只要是起了半点疑心,都监的目的就已经不可能达成了。
要是陆辞再强硬些,要捉他去对峙的话,更是大事不好。
然而他逃得果断,陆辞的反应,却是比这还快。
1...7374757677...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