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大河
蒋郁山叹了口气,要论打仗,几百个赵权肯定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可是要论打仗之外的这些乱七八糟琐事,自己还真的没有这小子一成的能耐。
“像这萝卜,也是我们在山林里发现,一些高丽人自己种的东西,然后我就让他们大面积种植,收成快,还能解腻。
真正粮食,其实东真军也没多少,现存的主要就是这些山里野货。”
“先给我一些吧,回去应付应付,我也让丁武到山里去转转,想想办法。”蒋郁山头也不抬地说道。
“知道了!”赵权嘴巴又动了动,想说又犹豫着没说出来。
“说吧!”蒋郁山头依然没抬起来。
“我觉得吧,那个,你们如果看到山里的高丽百姓,还是别都杀光了好!”
蒋郁山终于抬起了头,说:“小权呐,战场之上,四处是敌,你不能过于心慈了,以后会吃亏的!”我爱
赵权苦笑了下,他想告诉蒋郁山,小心别掉入“人民战争的海洋”之中,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这个概念。而且也知道这方面老蒋也不可能听他的,只得作罢。
“那边,什么情况了”赵权问道。
“不好!”蒋郁山探着头,往锅里捞了几下,里面已经没什么东西了。他把手中碗筷一扔,腆着肚子横在座上,拿袖子蹭了蹭嘴角,说道:
“三个月前那一战,斩了千余高丽兵,后来又占了郭州,此后就没法再动了。高丽兵不停更换海岸登陆地,让我们确实不好捉摸。”
“你个驴啊!”赵权突然大叫了一声,“你们,不会去抢些船吗”
这话,赵权已经在心里憋了好长时间,一直没人可说。他知道,对付“蛙跳”战术,从陆上防守,是根本不可能防得住的。首先得有船,然后要么沿海岸线在海上防守,要么直击岛上的高丽兵营,灭其有生力量。
这些北兵畏水,更加害怕海上航行,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里上的恐惧,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不难,什么时候去胡建请个海神过来。
蒋郁山又斜了他一眼,说:“就你明白郭将军早就已经拟定了抢船的方案。”
“噢”赵权倒还真有些意外。
“占了郭州之后,郭将军就开始着手训练可以在海上作战的士卒。”
“他怎么训的”赵权有点好奇了。
蒋郁山叹了口气,说:“军中完全没有一个是对海上舟船有所了解的人,算下来,也就丁武对水最了解的。又逮了几个高丽兵,让他们给了些建议。
然后,就是在陆地上用绳子吊了些摇晃的木板,人站在上面练习跳邦战术。还大概学了些操帆用浆的方法。几支部队中挑了五百个士卒,前后练了整整三个月,也算是万事俱备了,可是……”
“哈!哈!哈!”
赵权听得正入迷,帐外突然响起一串爽朗的豪笑声,是忽察。
赵权皱着眉头,望向帐帘。
“哈哈!”忽察带着一窝细雪,撞入帐中,依然乐个不停。
“咦”忽察第一眼便瞧见到了蒋郁山,那天赵权被郭侃革除时,忽察见过此人,在那种场合敢公然维护赵权,此人给他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蒋郁山自然也认得忽察,不过他只是继续安静地坐着,一声不吭。
“赵权,你知道了吗,只不干大败啊!”忽察转过头,兴灾乐祸地咧着大嘴。
“什么”赵权疑惑地问道,转过头又看了看蒋郁山,但是蒋郁山依旧面无表情地坐着。
“他们抢了些船,到海上跟高丽人打,结果,船没了,人——哈哈,也没了!”
“你说什么!”赵权大惊,直接跳起扯住忽察的领子。
猝不及防之下,比赵权高半个头的忽察被他扯得差点歪倒。
第196章 迤逦而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权宋天下 ”查找最新章节!
忽察抓住赵权的手腕反向一扭,赵权便疼得松开了手。
“松手!松手!”赵权龇牙咧嘴地叫道。
忽察嘿嘿一笑,扔掉赵权的胳膊。
“怎么回事,说说!”赵权揉着自己的手腕,狠狠地对着忽察说道。
对于赵权的恶劣态度,忽察也不以为意。他依然略带着兴奋的语气说道:“听说只不干让人抢了十来艘船,然后到海上去跟高丽人打,结果船全部不见了,人也没了一大半。”
“为什么,怎么会这样”赵权急急问道。
“我哪知道”忽察转过头,问蒋郁山:“你,这个,叫什么来着”
“姓蒋,蒋郁山!”蒋郁山终于站起身,答道。
“你应该知道比较详细的情况吧!”忽察又问道。
蒋郁山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们出去的船实际上是两艘,接敌后,本来一切顺利,又抢到了八艘船。但是,上了高丽人的当,这些船上不仅没有船桨,船帆也差不多是被砍断的。结果,遇到了退潮,那些船就再也没办法回来了。”
“退潮”赵权不由的怔住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需要避免的常识性问题,但是对于第一次出海的人来说,还真的有可能被忽视掉。
“那人呢丁大哥有没事”赵权又忽忽地问道。
“两百多人,跟着船都不知道漂哪去了。丁武、董用和吴天几个,倒还好,都游回来了。就是吴一虎受了重伤。”
“哈哈!哈!这群蠢货!”忽察在旁边听得哈哈大笑。
赵权突然就跳了起来,对着忽察大吼一声:“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忽察被吼得有些莫明其妙,问道:“怎么了,只不干吃亏了,你不高兴下”
“那里有我的兄弟!”赵权恶狠狠地盯着他。
忽察撇了撇嘴,但没再吭声。
赵权突然抬起一手,往帐帘处一指,对着忽察说:“门在那!”
忽察看了看帐帘,一脸蒙然地问道:“嗯,怎么了”
“出去!”
忽察大怒,骂道:“赵权,你不要欺人太甚!你敢这么对我……你……你会后悔的!”说罢,手一挥就准备出去。
“回来!”
忽察停住,回过头,有些怀疑地问道:“咋了跟我道个歉”
“找个人,把库存里的粮食,整一半给我蒋大哥。”
“你!”忽察指着赵权,脸胀得通红,头也不回地甩手而去。
蒋郁山绷紧的脸终于咧出了些笑容,随即又暗自摇了摇头。他看出来了,赵权这并不是故意在跟忽察演双簧给他看,而是跟忽察之间的关系处得相当愉快。用这种手段来对付一个蒙古汗王的嫡长孙,估计也就赵权这家伙才干得出来。看书窝
看来东真军已经把所有的权力全部放给赵权,相比起来,郭将军虽然能力不弱,但胸怀别说比不上大乌泰,连这个蒙古小王子亦是不如。
可惜了……蒋郁山在心里暗自叹息。
“蒋大哥,丁武他们,真的没事吗我,要不要,去看看他们”赵权问道。
“他们几个现在是稿城军中,水性最好的一批人了,没啥事。你现在过去,也不合适,以后再说吧!”
“蒋大哥,要不……要不……”赵权犹犹豫豫地说道。
蒋郁山却直接把他的话摁回肚子,“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别说你现在自己都跟乞丐似的,还不知道要去哪。就算你有了安身之所,我也不可能跟你去的。——这是我的底线!”
赵权面红耳赤的看着蒋郁山,说不出话来。
“至于丁武他们,我不会去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选择,是对是错,无可厚非。但我想,肯定不会是这个时候!”
蒋郁山说着,扶着赵权的肩膀,“小权,你这次以这种方式离开稿城军,我不能去评判郭将军的所作所为,只能希望你尽量照顾好自己。当然,我也相信你现在可以照顾自己!”
蒋郁山努出了些笑容,继续说道:“哥哥感觉到,咱们这一次见面之后,以后可能很难再见到了。也许——也许有一天,说不定会在战场上见到你。
要真有那一天,小权你要记住一点,我,是绝不会对你手软的!”
赵权怔怔地看着蒋郁山,眼中泪水渐满,眼前一片模糊。
蒋郁山猛地吸了下鼻子,给了赵权一个熊抱,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出帐而去。
白色茫茫的山野之中,一条小道上,数个士卒押着一辆堆满粮食的马车,骑着马的蒋郁山跟在后头,迤逦而去。
再未回头。
蒋郁山离开之后,赵权也不再派人定期去只不干那要哭穷要粮了。
此后,只不干果然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但凡蒙古人碰到的高丽百姓,全部砍杀一光。
但是,北高丽沿海的区域的百姓,要么往西随各城守军撤往海岛,要么往东撤往山里,宣州边上零零星星的获得,根本不够蒙古人塞牙缝的。
即便如此,只不干与东真军之间,彼此还是安静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然后,轮到只不干又派人过来要粮。
东辽军、辽阳军、开元军,轮番派人过来,东真军上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始推皮球。东真兵守卒说要找大乌泰,大乌泰把球扔给赵权,赵权总是很忙,根本不在军营之内。而守着军营的忽察,却是谁都不敢得罪的人。
好在稿城军没再派人过来,这让赵权长舒一口气。心下也是有些佩服郭侃,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把要粮的任务完全推脱出去。
只是这样下去,依然不可能解决问题。冬季一到,四周的山野里能收集到的粮食几乎都采集光了。东真军这边,是赵权精打细算到每一顿、每一个人,才渐渐地偷攒了些粮食。
这些粮食几乎是从每个人的牙缝里抠出来的。
再也不可能有余粮给只不干了,更何况,那边蒙古人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多少口粮都不够他们吃的。
赵权很清楚那些蒙古人的毛病,有一块肉,绝对是今天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没人控制的话,是不可能留到明天的。
第197章 帅令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权宋天下 ”查找最新章节!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龟州城内的粮食看来也快光了,年前还曾组织了几次出城突围,但被东真军轻松击溃后,便再没动静了。
据城而守,东真兵攻城未必轻松。但在野外对敌,高丽人根本是连一成的取胜机会都不可能有。
如今高丽守卒根本就没有力气出城发动攻击。东真兵不用打战,好歹还能再省些口粮下来。
龟州与稿城的纬度差不多,但冬天似乎比稿城冷了数倍。
天空中时时地飘着些雪花,虽然不大,但落在人身上,寒意直透入骨。
这种天气里,赵权实在无法忍受户外的冰冷,只好开始找各种借口缩入军帐之内。
从冰天雪地的户外,进入暖烘烘的帐内,被煤炉一薰,便有些晕晕欲睡。
赵权忍不住地打了个嗝,涌出满肚子的萝卜味。
赵权刚在桌前坐下,琢磨着是不是该眯会的时候,军营内突然响起一阵尖锐的号角。
“呜——呜——”的声音,将赵权的睡意立时驱得无影无踪。
这是敌袭的警报声。
随后,大地隐隐在震动,一阵阵蹄声渐渐如惊涛般急拍而至。
骑兵袭击
赵权皱起了眉头,没道理啊。这附近,别说是骑兵,高丽兵连袭击的步兵都凑不出多少人来。
赵权走出帐外,被冷风一吹,人顿时完全清醒。
他跑到寨门处,直接爬上了望楼。
营帐之内,四处是跑动呼喝的东真兵。
忽察也正在大喊着他的侍卫兵,整队准备出寨接敌。
虽然已经多日没有战事,好在营寨内的东真兵并没有丝毫的怠懒。在一阵忙乱之后,总算在敌骑距离营寨不到三百步时,就已经在寨门口架好了一整排的防御拒马。
两个百人队已经列在拒马之后,前排盾兵,后排弓兵,虽然只有两列,但气势倒也不弱。
忽察的三百侍卫兵也已上马,可以随时出击。
赵权的脸色有些难看,敌骑怎么快到寨门口了,这些东真兵才反应过来,撒在外面的游骑兵呢,为什么没有一个回来示警的
临近的敌骑,大概是看到寨门已经摆好了防御阵势,在离拒马还有百多步时,齐齐拐弯,掠过营寨,溅起一丛丛的飞雪。
“是蒙古人!”与赵权一起呆在望楼里的一个士兵大声喊道。
蒙古人只不干的部下
赵权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些骑兵足有五百人,他们搞这么大的阵势,过来干嘛
这些蒙古兵在寨门前,催马往返肆意吼叫,但是并没有人向营寨射箭。
跑过几圈之后,这些蒙古兵似乎将兴奋发泄结束,渐渐列队成阵。
一马缓缓而前。此人赵权倒也认得,是只不干的侍卫队长,阿叱。
阿叱单骑来到拒马之前,手持一份书信,大喊道:“奉只不干帅令,东真军大将军接令!”
东真士卒寂然而立,并没有人理睬阿叱。
年前大乌泰便去了朔州镇守,把龟州城外的东真军所有的事务都扔给赵权去处理。但这个军令来得诡异,赵权还是决定先看看情况再说。奇书网
“大乌泰将军,出来接令!”阿叱连喊三遍,依然没人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