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之中,中国陆续向西南太平洋运送了5亿吨的物资,绝大部分是钢筋,水泥等的建设物资,岛屿不同于大陆,不可能如同阿拉斯加那样,运送设备上去,兴建一个大规模的钢铁基地,几百平方公里,甚至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看起来不少,可是对于一个海岛的综合性的基地来说,每一个土地都不能够轻易的浪费,所以大部分的物资都必须用船运。
海岛的建设就是这样,大规模的投入的情况之下,运费都非常的可观,可是就算是普通的岛屿,都必须兴建,更别说是夏威夷这样的高标准的岛屿,庞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之下,整个夏威夷变了模样,第三大岛上面,不但形成了一个,足以容纳70万人陆军的军事基地,还有一座现代化的机场。
当然,只有一条3500米的跑道,未来,军用机场会增加到4座,其中最大的一座会拥有各种跑道46条,其中超过5000米的高标准跑道,最少是12条,庞大的兴建于山中的机库,可以容纳2500架飞机,其中包括了300架战略轰炸机和运输机,这些将成为位于太平洋最核心位置的打击力量。
这恐怕是中国在海外岛屿布置的最庞大机场,一旦布置完成,这里将会相当于25艘航母的威力,在作战飞机的飞行半径,周围的2500公里之中,都是可以攻击的范围,就算是雷达,也可以探查到500公里之外,也就是说,无论日夜,500公里之内是绝对的禁区,在2500公里自馁,还有常规的巡航和搜查,基本上不太可能有船队赶来经过。
夏威夷的开发,是全面的,在除了火山岛之外,剩下的一些稳定的海岛,都会有一刀到两座的机场驻扎,整个夏威夷的范围之中,会有4500架飞机的容纳度,足以把夏威夷周围的海域,防守的固若金汤,飞机永远是最佳的武器,攻击是这样,防御是这样,一直到了后世,除非出现大规模的代差,否则攻击一个还有制空权的国家,消灭对手的飞机,永远是第一个需要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地面部队基本上不会展开和投入。
夏威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关岛也不差,虽然在面积上,不如夏威夷,却有500度平方公里的土地,未来会拥有跑到32条,军用飞机1800架,一个关岛,一个夏威夷相互呼应之下的,在加上周围开发的数十个,总面积超过了5平方公里的岛屿,有些只是一两条的跑道,可是整个西南太平洋都是安全的,在全部的工程完工的时候,这一片区域会拥有的最少12000架飞机的,其中2成是远程战略飞机,几乎中国远程战略飞机的10%以上都布置在这里,有了这些交相呼应之下,整个西南太平洋固若金汤的,最少在杨元钊的心中,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打破这里的防御。
可以说,对于中国而言,在1916年的这一年,重点是在的太平洋中部的这些岛屿,无论是阿拉斯加,还是在澳大利亚,都是保持着现在的领土,固定防御,特别是澳大利亚,不同于阿拉斯加只有170万平方公里,这是一个70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屿,如果贸然激进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到时候,一旦中国军队遭受了大规模的打击,甚至是一定的死伤的话,中国的澳大利亚战略,将会受到巨大的打击。
好在,张孝淮是一个非常稳重的,并没有贪功冒进,只是固守在原有的领土之中,一方面的的加强建设,把那一条贯通在澳大利亚中部的公路给修建完毕,另外一方面,也稳扎稳打,稳住澳大利亚的局势。
因为人种的不同,中国并没有接到澳大利亚撤退的消息,毕竟,只是十几条潜艇,参与的要么是协约国的高层,要么是澳大利亚这边的高层的,这都不是中国和德国能够渗透进去的。
澳大利亚开始撤退了,一个拥有自主能力的国家,一个已经实质上面独立的国家,他高层的想法是统一的,绝大部分,都认为,澳大利亚应该退守南非,保存英联邦的财富,最少是那些便于带走的,可是还有一小部分澳大利亚人认为,澳大利亚不能够主动的撤退,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国土,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么的?
这中间,最有野心的,就是澳大利亚的国防部副部长费罗拉,他是所有澳大利亚高层之中最激进的,当年积极的推动澳大利亚加入到欧洲战争之中,以牺牲和战争,彰显澳大利亚的实力,这一点上面,他是最主要的人员,可是在高层确定退守南非的时候,表面上赞同的费罗拉,心中却产生了别样的想法。
在年纪平均在55岁以上的澳大利亚高层之中,年仅37岁的费罗拉是一个少年成名者,律师出身的他,精通国际法,在20多岁就成为澳大利亚知名的律师,后来又加入到了政坛,一路的走到了国防部副部长的位置,推动参加欧战,是为了让澳大利亚拥有足够的社会地位,提升他独立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未来,当一大批高层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他能够接任,成为一个强权人物。
现在事情有了变化,中国的战斗力,远远超过了澳大利亚的想象,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成功更进一步,进入到部长这个职务,反倒是有可能退守,跟其他高层不一样,费罗拉在澳大利亚政府之中任职的时间不长,没有过去英国总督府的经历,在英国内部的也没有一定的关系和背景,别人的可以离开,因为离开之后的,可以东山再起,可是他不行。
因为离开了之后,他们就真的变成了英国的臣子了,甚至连臣子都算不上,一个被消灭的国家的领导人,带着海量的金钱的,前往宗主国,在这个情况之上,肯定是被吃的干干净净,到时候,钱也没有了,地位也没有了,权也没有了,不就是两头落空了,特别是他这样的,除非回头再做一个律师,否则,恐怕连地位都保证不了。
才37岁就做到了副部长,还是国防部这样的强权机构,费罗拉拥有着难以想象的野心,既然回转英国,达成不了他的愿望,那就不如釜底抽薪,他们主动的联络了德国人,告知了澳大利亚正在撤退,正在大规模的转运各种的贵金属这个消息。
德国人得到消息之后,吃了一惊,这个跟他们没有多少的关系,他们更多的是把心思放在欧洲,如果能够在欧洲打败协约国,德国就可以获得战争的胜利,澳大利亚是中国方面的战场,不过出于盟友的责任,德国人有把消息通报给了中国。
这下子,简单了,不是想要跑么,那么把水面舰艇都给禁掉了好了的,接下来,大量的中国军舰,来到了澳大利亚的各个港口,不是为了攻击,或者是跟陆军里应外合,他们也是布雷的,既然澳大利亚布置了这么多,中国再随便的布置一下,对澳大利亚的水雷,也就没有多少作用了,他们即便能够留出一些通道之类的,这些通道都被中国给覆盖的前提下,又能够怎么样的,这些通道起不到作用的。
如果中国只是通过情报知道这一点,或许澳大利亚还有机会,水雷没有多少办法对付潜艇,可是中国得到了澳大利亚高层的通知,知道了有10几艘潜艇,在帮助澳大利亚转运,这可是不好的消息的,澳大利亚盛产各种的贵金属,最少有100多吨的黄金和5000吨的白银,其他的铜铁锌锡等的,也为数不少,这些都运走了,中国即便得到澳大利亚,收获也会大大的打一个折扣。
于是,中国在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派出的都是一些驱逐舰,还是一些反潜驱逐舰,美国可以借助着声呐,重创德国潜艇,几乎让德国的海狼战术彻底的破产,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声呐的巨大作用了,中国在半导体上面的出色成果的,已经跨越了电子管,晶体管,进入到了集成电路的程度了,这样的程度之下,声呐的性能,远比美国的强大的多,就连中国的新是潜艇,都不可能完全的免疫,更别说这些英美的潜艇了,如果不是为了俘虏这些潜艇,只要一轮攻击之下,就可以把这些潜艇都送到了水下了。
经过了精确的布局,用声呐精准判定位置,借助着种种武器和逼迫,最终让这一个潜艇被俘虏,这是一个700吨级的潜艇,满载排水量不过是750吨,也就是所,他的装载量在35吨左右,从中间弄出来了3吨多的黄金和30吨的白银,这笔收获不小。
之前只是情报,现在却是抓住了现行,按照这个时代的兑换标准,一次性就是几百万的收获,这些都是贵金属,是可以作为发行货币存在的,每一个的价值都是他本身价值的数倍,特别是知道了澳大利亚这边的贵金属总数之后,更不可能让他们离开了。
接下来的时间之中,中国派遣了最少的3倍的驱逐舰,巡逻在澳大利亚的海边,一切进行的都相当的成功,在攻击了几次,俘虏了4艘潜艇之后,获得了差不多价值几千万美元的贵金属,澳大利亚停止了这种危险的方法,再也继续不下去了,只有是来搜的潜艇,已经被俘虏了4艘,还有3艘被击沉了,剩下的,也不敢到来则个危险之旅,澳大利亚的周围,成为了潜艇的黑洞,没有任何一个潜艇愿意过来。
英国人只是得到了最初的有价证券,合同之类的,这些东西,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是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没有这些,英国就无法获得这部分的有价证券,可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些东西是最没用的,中国跟协约国之间是在战争状态,即便俘获了这些,也无法兑现这些东西,真的要是战胜了,自然可以凭借着战胜国的力量,拿到这些东西,反倒不如这些贵金属,中国经过了这么多年,通过外贸,自身开采,收购之类的,在世界各地获得了海量的黄金,以此支撑着中国庞大的经济体,现在,如果再拿到澳大利亚的黄金和金矿,未来的可以发型更多的货币,对于中国的金融稳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事。
转移工作,刚刚起了一个头,就没有了,大量贵金属存在悉尼,没办法转运,海面上,还有海面下,都遭到了严密的封锁,甚至连一艘小帆板,都没有办法离开,这种情况之下,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官员也同样,他们也被困在了澳大利亚不能动弹,只能够等待则中国方面的进攻,如同待宰羔羊一般。(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坦克定型
澳大利亚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得到了澳大利亚方面的高层的帮助,对于澳大利亚高层的一切,都掌握的很好的,每一步都做对了,而且保持着对澳大利亚巨大的压力,转运贵金属的想法彻底的落空了。
总是让德国作为中转,这不符合中国方面的利益,甚至到后期,中国跟对方直接建立了联系,一座可以联络120公里的电台,被特种部队送入到了费罗拉的家中,并且对费罗拉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不用他懂得很多的电报上面的东西,只要有几个信号作为联络方式,就可以告知中国方面重要的情报,一些比较关键的,特种部队还会再次进去取走情报。
这样下来慢了一点,却比较安全,中国如果能够找到欧洲人种的特种部队和情报员,还可以排到费罗拉那里,可是中国没有,虽然有白种人的国民,却是刚刚归附的,在国内用着没问题,一旦放在国与国之中的重要事务之中,难免为出问题,培训费罗拉也不太可能,就只能够用这种临时的方法。
好在,这个阶段不会太长,现在中国正在全力以赴贯通澳大利亚中部的公路,只要公路贯通,后勤补给全部上来,后勤不成问题的时候,中国随时都可以攻击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把这一片澳大利亚最为精华,财富最多,人口最多的地方给拿下。
一个让澳大利亚方面没有想到的联系,就这么的建立了,接下来澳大利亚的一系列失利,都跟这个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了一个秘密渠道,改变不了现状,却可以让中国变得耳聪目明,澳大利亚跟中国方面,实力上面的不平等,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一样的,破解了秘密运走黄金的这一条路,他们也就没有任何后路了。
美国和英国也非常清楚,澳大利亚所面临的危局,他们却无可奈何相隔太远了,澳大利亚跟英国也好的,跟美国也好都相隔甚远,再加上中国方面的强大,在拿下整个太平洋诸岛和澳大利亚大部分的同时,还可以攻击阿拉斯加,把日本大量军队送上阿拉斯加,直接让美国差点退出欧洲战场,中国距离澳大利亚太近了,东南亚几乎就临近澳大利亚的,从东帝汶到澳大利亚的达尔文,不过是几百公里而已,可美国和英国,无论从哪个地方支援,都需要超过一万公里的航程,这一点,就直接让支援的想法落空。
一切就只能够依靠澳大利亚,如果澳大利亚能够坚持下去,那就一切都好,如果坚持不下去的话,也只能够听之任之,此时此刻,还在欧洲奋战的澳军,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家,受到了中国方面的攻击,几乎要被占领了,如果消息传开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军心。
英美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做,他们在为接下来的陆战做准备,坦克这个因为机动车而诞生的新武器,有了强大的核心之后,迅速定型完成,并且开始了小批量的生产。
英国德比郡,陆军试验场会中,最好有300辆坦克在整装待发的,因为都使用了中国180马力的发动机的情况下,这些装甲车比原型机,又有了巨大的变化,总重量从20吨,提升到了26.5吨,坦克作为一款重型武器,吨位的增长,很大程度上面,代表着实力的提升,增加的,大部分都是装甲的部分,装甲厚度比起原型来说,最少厚了2倍。
最关键的是,得到了英国重视的情况下,专门把一部分为舰船设计装甲的工程师,弄到了坦克小组,在装甲的布局之中,更多的选择了重点布置,比如在正面,比较重要的地方加厚的,背部,甚至是不太重要的地方减少一点,这样下来,哪怕是在重量一样的情况之下,坦克的防护能力都提升了3成以上,更别说吨位增加,最少4吨的装甲增加到了坦克之上,更是让坦克脱胎换骨,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在最近处,全部的步兵火力,都无法兑付这个,就算是小口径火炮,也必须要放在300米的近处,才能够突破装甲车的防御,除非是大口径的火炮直接命中,否则,坦克在陆上是无敌的。
坦克是一款攻击性武器,而不是防御性的,一个铁壳子即便能够突破壕沟战的防御,也起不到多少的作用,只有把攻击和防御结合起来,本身坦克上面,只有一门马克沁机关枪,因为提升了重量,增大了坦克的体积,机枪的数量倍增加到了4挺,成员是6个人,4个射手,1个车手,一个瞭望手,这几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防御增加的同时,增强了攻击的,火力上面,几乎是之前5倍以上,这些都多亏了动力方面的提升,甚至为了平衡,英国在整个坦克的布局上面,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尝试,最终选定的方案更加的出色,6个乘员,可以操纵更多的火力,甚至还有一个20毫米左右的机炮,这玩意是勉强的装上去的,可是他的威力,足以比之前的大得多。
之前的坦克设计在近距离,某些薄弱的环境,可能被机枪的火力所摧毁,现在,加强了重要的部位的,甚至连射手的,也有一个足够厚度的钢板防护,这个脱胎于的战舰的防护炮台的设计,这对于坦克来说,已经足够使用了,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个坦克成为了武装到牙齿的一个武器。
甚至有一个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那就是在坦克上面安装火炮,火炮是陆军之王,拿破仑当年最擅长使用火炮,甚至把固定使用的火炮,缩小了它的体积,装上轮子,变成了可以移动的火炮,这一点,直接让法国的军力成为了世界第一,在那个时代,几乎统一了整个欧洲。
以坦克作为基础,安装一门火炮,看起来可能性不小,可真正装上去的时候,却发现,其中的问题众多,太大火炮肯定不行,上层建筑太多,是会影响到整个坦克的平衡性的,可是太小了,也不行,目前坦克上面,一门20毫米的速射机炮为主,2挺马克沁和2挺轻机枪,重量适中,火力强大,真的弄一个37滑膛炮上去,可能在单位时间之中,提供的火力密度,还不如机枪,起不到增加火力的效果,可是当口径增加到50,60,甚至是75的时候,占用的重量就多了,如何平衡人员和火力,这是一个大问题,最少不经过长期的研究,是不可能得到结果的。
前景非常好,甚至有可能的话,会彻底的改变坦克的战争走向,不过此时此刻的英国,却没有功夫把精力放在这个上面,相对于火炮的威慑力,恐怕机枪的杀伤效率会更加大一点。
英国已经加入战争太久太久了,眼前的情况之下,尽早的结束战争,去应对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中国,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寻求什么强力的武器。
小批量生产的300辆坦克,进行了一次演习,300辆坦克,排成较为密集的阵型,冲击一个军5万人构筑防御工事,最终演习的结果让人高兴,面对着军级别的火力,真正命中的坦克数量不多,20公里的时速,看起来很慢,可是在不规则的战场局面之下,一个军超过120门大口径火炮,在30分钟的战斗之中,只命中了30辆,不足十分之一,甚至在30辆之中,还有是击中了正前方,防护最为到位的地方,最多只能够是击伤,而不是击毁,至于在旁边爆炸,无论是弹片还是冲击波,对于普通的步兵,杀伤力较大,可是对于坦克,完全没有作用,毕竟他们只是杀伤步兵的,没有破甲的作用。
26.5吨的坦克,可能十级大风都不可能吹走他,更别说一些冲击波了,至于弹片,在经过了表面硬化处理的坦克面前,大部分情况之下,只是一点点的划痕,甚至某些时候,连划痕都不太会起。
演习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是也暴露了一些坦克的弱点,那就是,稍稍有些薄弱了,必须要把一个区域的坦克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形成密集的火力和足够的冲击力,300辆坦克冲击一个军的营地稍稍有些单薄了,也因此造成了后续的损伤,一次之后,最少有3成的坦克退出战斗,如果数量再增加一点,损失就会很少,这是一个攻击强度和防御强度的问题,这一点,连英国之前都没有想到。
演习成功了,坦克的战斗力也确定了下来了,他们很快的就把这个坦克给定型了,然后准备大规模的生产。最关键的是数量真大,按照目前坦克的实际作战效果,在综合评估了单辆战斗力的前提下,英国发现,如果要想打破的德国营地,而自身损失不大的情况下,以前估算的1.2万辆坦克,还有些不够,攻破的可能性是有,损失却会增大,要不再增加一点。(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运输坦克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英国本身来说,3000辆,已经是从牙缝之中挤出来的了,后面中国通过秘密渠道告知的后续发动机,他们都买不起,还是在美国退出的时候,把坦克交流给了美国,这才促成了下面的交易,未来投放在欧洲的坦克数量会超过1.5万辆,可惜这个还是不够。
英国正在犹豫,到底要怎么的跟美国人说,不过最终,英国人还是没有去说,经过调整,最终定型下来的坦克,一辆的造价高达4.2万美元,这个价格相当的高,如果再增加一些,5000辆就是2.1亿美元,更多的话,这个钱花的海了去了的,从来没有一款陆军武器,会投入这么多,哪怕是财大气粗的英国人,也有些承受不了,最终,损失一些就损失一些,只要歼灭了德国位于波尔多前线的这些有生力量,哪怕坦克的损失数量多一点,也可以接受。
初步定型之后,就是进入到大生产了,英国只能够进行小批量生产,真正的工业化的大生产,还是放在美国那边,在坦克定型了之后,就把各方面的指标给美国发了过去,在美国的支持下,坦克的大规模生产开始了。
坦克的大部分零件都是新生产出来,定制的,可是这些零件对于工业生产的大国的美国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当数量增加到了12000辆的时候,大量的金属件,一串串的从美国运过来,美国大手笔的每一个都生产了3万件,防备运输船被击沉,类似的事情不是没有过,在德国海军占据优势的前提下,德国对于大西洋的封锁更加的严密了。
不过幸运的是,这些散装金属货船,并没有引起潜艇和搜索舰队的注意,毕竟,这是一批金属元件,报关也是用材料来报关的,成功的弄过来了,这下子,英国人就有些纠结了,12000辆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全部的弄出来,可是剩下的呢,足足2万辆的零件,可以备用些用于更换,可是不用太多,美国和英国的工厂,还是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的,这些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之前英国就在纠结,要不要提升坦克的数量,这样不但能够迅速的获得优势,还可以减少损失,当数量到一定的程度之下,协约国能够取得的优势会相当的大,可是现在机会摆在眼前,要怎么的跟美国人说。
总不能跟美国人说,2万套的东西,装上发动机试试吧,目前英美也没有一款合适的发动机啊。从中国获得的发动机,美国10台,英国10台,都在研究之中,也有了一定的启发,可是更大的是迷茫,按照这个启发制作出来的发动机,结构是不错,可是动力一直都没有突破80马力,稍稍高一点就会出问题,按照工程师所说的,是材料的问题,这些材料无法承受这么庞大的能量,还不如英美研制的那些发动机。
继续进口,这一点,居然成为了唯一的想法,毕竟87马力的发动力,英美可以生产出来,可是他们也需要时间,反倒是中国,不知道为什么中国拥有这么强悍的生产能力,可是此时此刻,不借助一下,也说不过去啊。
美国财大气粗的把2万套的配件都给弄出来了,对于发动机的事情,也不算太在意,特别是英国还提出,他们会负担1.5亿美元的费用,这更加没有问题了,美国直接的答应增加2万套的发动机,并且委托英国进行联络。
秘密渠道再一次的传来消息,还是2万套,4200美元,这就是又快一亿的资金,不过数量太大了一点,石磊还是把这个情报提交给了杨元钊,本身,以为只是1.2万套的交易,交易完成之后,就没有下文的杨元钊,听说还有2万套,还有什么不同意,哪怕是成本,3.5万套的坦克,最少会占用10亿的资金,如果这部分资金没有任何效果,被击毁到阵地前沿,哪怕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未必能够轻松化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