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能够到达中国的,除了特拉斯等少部分人,稍有世界顶尖专家,即便是特拉斯,也不是一个出色的教授,他自己的开发能力,远在他传承能力之上,这种情况下,跟随着他们的学生,只能够硬生生的自己来摸索。他们可以说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补足的缺乏,用夜以继日的学习,这才拉平了跟高等教育学生的差距,这样在后世看来,几乎是拔苗助长一样的方法,几乎会毁灭一个人未来的高度,或许说,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些未来的大师,因为不合适的方法被毁掉了,从一个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变成了匠人,变成了只能够听从指挥,一步步的完成科学实验普通人员,可是中国没得选择。
如果不走出这一步,中国永远无法建设自然科学基石,也就无法填补中国所缺乏的,这种拔苗助长,成为了从1909年开始,中国科技前行的唯一出路,无数行业,无数的科研体系,就是在这样几乎是自残之中,艰难的创立了的。
自身的聪明才智学习的学生们,辅佐着来自国外的科学家,工程师,组成了数以百计,甚至是千计的研究院,最开始只是填补空白,因为整个国民经济包括是国家的研究体系太多了,中国跟世界脱轨的时间也太长了,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过来的,可是正是这种夜以继日,甚至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让中国人创造举世瞩目的奇迹,在科研的巨大体系之中,杨元钊和一体机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影响的只是最顶尖的那一批项目,可是决定未来发展的是否稳定的,却是底层的这些科技,正是一系列的基础科技,才创造出了最顶尖的科技之花,忽略了这些,哪怕是可以在一体机的帮助下,勉强度过了难关,可是接下来呢,生生的产生的科技断层,必然会在某一个时间吃大亏,科技总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必须要在一步步的失败和积累之中,获得突破,这才是最稳定的。
正是这个精神,在从1910年开始,逐步的弥补,开始是艰难无比的,可是到后面,伴随着最薄弱的,最基础的环节弥补上去,到1915年,已经差不多了,可能还有一些不重要的小项,中国跟世界还有不小的差距,可是绝大部分的大项,最少是追上了世界的水平,甚至在一些项目上面,比如军事方面的项目,已经彻底的超过了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这个水平之下,看起来并不起眼,可是实际上,整体的实力才是最可怕的,世界上完全产业链的国家的,美国,曾经的英国和中国,现在,失去了大量殖民地,被拖入到了战争之中的英国,已经开始了国际合作,他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生产出所有的战争和民用的所有物资,德国也不可以,后世欧盟才算的上一个。
只有美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可以在各个领域,进行生产,现在,这个名字必须要加上中国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毫不客气的说,从最开始,杨元钊立足在西北的时候,就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从农业出手,开始在轻工业,赚够了足够多的钱之后,才逐步的涉足重工业,并且依托钢铁工业,建立了大名鼎鼎的包头系和西北系。
现在,又在众多基础的领域,为中国夯实根基,并且逐步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道路,以电力革命为基础,以材料和计算机为主,这是的后世二战之后的发展方向,新技术,新材料的革命,从1950年开始,到2015年,还没有结束,虽然没有彻底的完成工业革命,可发展的势头来说,每隔10年都跃升一个档次。
目前中国当然不可能发展到的后世1950年之后的状态,可是就电子计算机和新材料上面,中国有巨大的优势,本身半导体这一行当,就是一个几率的过程,实验室里面,很早就可以生产出来的东西,真正的投入到大量的生产,这基本上很难,原因很简单,几率问题,只有最少40%以上的良品率,才有可能投入到工业化生产,而工业化生产的利润水平,直接跟良品率有关系,没有80%以上的良品率,并且生产线开工不足的话,一条半导体生产线的亏损率很高的。
这一点在一体机的面前,都是虚幻的,有了一体机的逆天优势,半导体只要能够生产出一款完美的,就可以大量的生产,而且半导体材料的大小都不大,这就是一体机之中最适合的东西,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面,电脑和网络,是中国发展的最快,材料学紧随其后的。
除了这两者之外,加上化工和的医药这两个方面的出色,中国其实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现金流,现在就是依靠着这样大规模的投入,把这个现金流应用的更加出色而已,世界大战,是最好的机会,以中国本土为核心,西伯利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中国把从北冰洋到南极的陆地和海域,全部都占据了之后,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国已经拥有了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土地,接下来,土地和资源,再也不可能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绊脚石,将会成为中国腾飞的基础。
到现在,伴随着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生,完成了4年大学生涯,有一些特别优秀的甚至完成了研究生学习,在废寝忘食的学习之中,他们可能两年多就完成了大学教育,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研究生的教育,并且投入到了科研领域,大学的各种实验室开始成为了科研的主力军,中国迎来了发展的狂潮,足够的投入,可以允许失败,废寝忘食的研究院们,加上郁郁葱葱的工业,让中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因为杨元钊而拔苗助长,造成的隐患,只要这样持续下去,要不了5年,就可以的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
这一点从1915年已经显现出来了,从1910年开始,针对科研的拨款方面,一直是净投入,毕竟中国有很多的欠账需要弥补,用一体机和更高端的机床,生生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可是从头上来弥补的话,只是欠账,对于整体的提升并不高,这一切,在1915年发生了变化,整个1915年,整体科研转化直接受益超过了2500亿,促进了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较大幅度增长,科技第一次展现了他的威力,并且速度在不断加快。
科研终于摆脱了政府研究院的形式,转为了跟大学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研究成为了科学研究主流的时候,拨款也应运而生了,最开始,只是针对最出色一流大学,渐渐的,伴随着众多大学的建立,为了公平起见,这才扩散到全部大学,不过资金分成了几个档次,只有在一定水平线才能够获得拨款,而且拨款差别非常巨大,这中间的差别主要是研究能力上面,在科研上面,全面的向能力靠拢,成为了主流。(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 九十六章 学术研究体制
从1908年穿越开始,如果说让杨元钊来选择,在过去8年时间之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那无疑是教育了,在历史和未来,无不用事实证明了,投资教育是所有投资之中,回报率最大的,只不过,很多国家明明知道,却做不到的原因就在于,投入太大了,在国家层面,普及到每一个人的教育,永远是巨大的投资,特别是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时候,一方面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引进机器设备,这需要海量的资金,另外一方面,还要兼顾教育,没有精英的科学家,永远在这个领域受制于人,毕竟等你吃透了现在引进的设备,人家更先进的已经开发出来了,那样几乎是永远受制于人。
一个国家,哪怕只有1000万人,可是18岁以下,甚至是15岁一下,享受义务教育的人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300万都有可能,一个人或许一年只需要几百块,可是乘以300万这个基数,就极为庞大。中国跟别的国家不同,拥有4.5亿人,如果没有杨元钊的出现,借助着一体机和后世的先进理念,对中国的一些产业进行调整,弄出来了石化产业和药品这两大几乎是抢钱的行当,中国要想完成义务教育,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30年都未必能够办到的事情。
以德国为例子,德国是借助着的普法战争,完成了全民的义务教育的,普法战争之中,德国从法国身上,获得了海量的赔款,这样才有余力投入到教育之中,并且用几十年的生聚,最终成为了欧洲第一强国,日本则是通过甲午战争,从清朝获得了2.3亿两的白银之后,这才完成了最初及的义务教育,可真正完全完善,追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还是在一战之中,在一战之中日本获利最少是40亿美元,正是这笔钱,让日本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并且有余力调整,让日本的科技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跟他们相比,历史上的中国没有这个机会,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也不过是保证了9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全面覆盖老少边穷地区,杨元钊正是清楚这一点,这才在包肯公司和包头商会上了轨道之后,把教育提到了义务的范畴之中。
因为投资巨大,在最开始的时候,关于是否义务教育,还有一些争议,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争吵,最终还是杨元钊力排众议,义务教育的资金由包头商会承担的,从教育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杨元钊就确定下来,把教育的问题全部免费,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和一部分特别困难的,负担一定的伙食,以保证教育率,毕竟后世的例子告诉他,有些时候,哪怕是把学费给免了,一般穷困家庭的学生,也上不起学的,因为没饭吃,要出去打工养护家庭。
可是现在,学费免了,还能够管饭,吃的比家里好,这种情况之下,又有几个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特别是在西北快速发展,对于人力的需求,达到了极致的情况下,当时在西北的壮年劳力,不缺一个童工来工作,特别是在西北完善了发令之后,对于童工的打击力度在加强,童工在西北之内,没有市场。
尽可能让足够多的孩子,进入到学校,学习科学知识,而不是用稚嫩的双手打工,这是当时西北的一句口号,最后统一全国的时候,拓展到全国,正是这样的不计成本的投入,短短的8年时间,从1908年,中国9成9以上的文盲率,到现在,1916年,近乎98%以上的脱盲率,一方面,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能够赚到更多的钱,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让失业率降低到了最低的,他们不怕学到知识之后,拿不到钱的问题,无数的例子证明了,只要你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提高工资水平。
除了本身学习可以增加收入之外,另外一方面,就是对青少年的重视,从1911年开始,青少年的文盲率从9成9,降调了0.1%,然后逐步的降低,扫清了所有的边边角角,现在,整个中国来说,可能12岁以下的青少年的文盲率,已经降低到了0.01%以下,就全国近1.5亿6到18岁的少年来说,在全国范围之中,只有十几万人,甚至是几万人没有上学,对于一个3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8亿的民众来说,这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教育是最好的投资,一次性投资,会在未来,不断的收益,从的工业革命开始,每一个崛起的国家之中,无不适看重教育的的,这也是杨元钊,在最初的时候,就确定了这个理念的根本原因,伴随着中央的扩大,单纯由商会或者激进来承担,这不太合适,不是说商会没钱,商会到现在,依然是整个中国最大的财阀,掌控的资金超过了万亿,甚至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之中,有相当大的一个部分,就是包头商会提供。
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了以后少走弯路,杨元钊从第一时间就规定了某些规则,之前是政府没有资本,现在伴随着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越来越多,杨元钊开始主机退出。
中央的财政更加的健全,资金也多了起来额情况下,这些最基础的投入,还是由中央政府来承担,这样来更加捋顺一点,政府会有专门的部门来从事,更加的专业,让商会和杨元钊本身,更加关注与其他的领域,比如说给青年人,每人增加一杯奶,营养补充计划,还有一些公益性的资金。
这些是政府所不可能涉足的地方,却实际上,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巨大好处的项目,而且投资巨大,没有收益性的,也只有杨元钊这样,资金雄厚,且不计成本,只是为了中国更好,就愿意投入的大富豪,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杨元钊就这样开了一个好头,本身,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中,乐善好施就是评价士绅的一个关键的所在,良善士绅回家乡,修桥铺路,建设学校,教化乡邻,这本身就是优良传统,也因此的中国的慈善,跟后世中国的慈善,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承担税务的前提下,负担了更多慈善的义务。
就这样,不是一次性交付的,而是逐步的,按照一个趋势来交付的,从小学的开始,逐步转移中学,高中,最后才是是大学,中国的义务教育达到了12年,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教育,并且大学教育也采用了50%的义务和50%的奖学金制度,只要贫困学生愿意学,愿意努力,只是凭借这最基础的奖学金,都可以完成大学教育,特别出色,还可以享受企业或者是合作单位给于的高额奖学金,就拿西北大学为例,学科奖学金最高的是石油化工类专业,最高一年可以拿到8万元,学校的奖学金最高可以拿到的15万元。
听起来恐怖,可是按照西北大学每年招生的人数来说,接近18万的人数,一个专业的一等奖学金数量不过是15-20人,至于学校奖学金的数量,更是控制在10人,就可以看出的得到的困难,反倒是最基础的,普及大部分学生的4等奖学金,只要是全科及格就可以得到,他的覆盖面几乎占据了整个大学70%以上。
至于全额覆盖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如果大学教育,连及格都没有办法达成的话,那么奖学金也没有意义,奖学金是为了鼓励向上的学子的,不是保姆,否则的话,直接全额减免不就好了,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学生还算努力,在蜜罐里面的新一代还没有成长起来,大部分还有过去苦难日子的记忆,只要是考上大学,几乎没有在混日子的,70%的覆盖率是指的全面来说,其中大部分情况都是偶尔一两门偏科了而已,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真的完成的大学里面的教育,并且真正学到知识,成功毕业,投入到了对中国,发展和建设之中。
小学,中学,高中,甚至是大学教育,他们都属于是基础教育,只不过是牵扯到的人多了一点,大概在1911年,中国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接下来了小学的6年义务教育,1912年扩展到了9年,1913年扩展到了12年,之后不足半年,就接下了大学的,可是这都2年多快三年了,对于大学拨款,这才归属于中央。
这样一方面,减少因为一次性一刀切带来的混乱,也算是从某种程度上面,减轻政府的负担,从1913年开始,是中国的经济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阶段,中国在这样平稳的过度之下,终于从12年的义务教育,到大学基本教育覆盖,最终走向了最后一步,教育科研的投入,这一个是最大的,也是永无止境的,只要国家有钱,有资本,就可以持续的投入,而钱跟成果,跟科技的发展,几乎成正比的。(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课题化科研
在20世纪50年之前,整个世界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天才的,一个爱因斯坦的,一个牛顿,建立了物理学的新旧体系,更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甚至横跨了诸多领域,如同穿越者一般,后世诸如潜水艇,直升飞机等许多武器,都被他画出来了,甚至不但达芬奇是一个画家,他还兼顾了很多的职业,在相当多的领域之中,都有比较深刻的研究。
那是13世纪,科技没有奠基,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要学很久的东西,对于一些天才而言,那不算什么,只是一个简单可以完成的学业,甚至兴趣到的时候,随便可以转到其他的方面。
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深度,达到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程度,几乎每隔几年,都会有一个新的东西的,改变整个世界,反倒是在学文科研究上面,再也没有通才了,因为伴随着科技研究的深入,科技各个学科的细化到了极致,以往大幅度跨科目,跨学科的研究,几乎没有办法继续下去,通才也就意味着庸才,在拥有足够基础的时候,顶尖的科学家往往会深入前沿,在最细微的地方,逐步把科技向前推进,在这个时刻,哪怕是每一个末节,都可以推定运用科技的大量成果,从这个意义上面,科技的发展向着更加全面发展。
这一点,目前世界的主流还没有认可,大部分还是凭借着一个顶级科学家,甚至某种程度上,对于顶级科学家,也只是随着他兴趣来,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拨款什么的,还没有一个硬性的任务和要求,也就是到二战时期,德国和美国为了争夺核武器的先导权,美国首先开启了曼哈顿工程,这才推动了大型项目的制度,以此作为了定例,成就了二战之后科技的井喷。
由几个天才的大师级科学家为引导,集合全国的力量,共同研究一个课题,甚至二战之后,中国收获的原子弹也是如此,没有那些天才的科学家,仅仅依靠全体国民的力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杨元钊正是明白这一点,这才从一开始,就正规化了中国的科研体系,有目的和大量资金推动的科研,或许会产生大量的浪费,毕竟有别人入手,从广度而不是精度上面研究科学,必然会产生很多错误的,这些错误在后世的理念之中,是必须要走过的,就如同迷宫一样,天才是用敏锐的感觉,从众多的道路之中走一条正确的道路,可是对于庸才来说,把所有的道路都给走完了,确认剩下的那一条,一定是正确的道路。
这样的浪费,对于中国来说可以承受,而且对于研究的难度上面,也降低了不少,本身必须要特拉斯这样的顶尖科学巨匠才能够主导的项目,现在,一般的普通博士生,或者是教授级别就可以了,降低的幅度不多,可是能够参与进来的人就多了,效率和成果上面,比毫无目的的散漫做法不知道强多少。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方法,没有任何死角,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样的做法在科研上也同样适用,更别说,其中也有天才级别的科学家,这样速度更快,甚至一定程度上面,浪费的可能不高。
如果说,这样的方法,唯一的缺陷就是,太费钱了,巅峰研究,每一次耗费都巨大,无论是实验材料,研究浪费,甚至是大量的人力,这些全部都是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特别是后世最顶尖的材料,那些超高温合金,一些在飞机和大型发动机之中使用的材料,哪怕是过一分米,都有所不同,一台发动机,拥有数百个,甚至是上千个不同的标号,已经从根本上面杜绝了山寨,你山寨过去的只是一个样子,即便是勉强制作出来,无论是使用时间,还是整体的性能上面,跟原版的都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正是依托着一体机,走上了这么一条路,这种方法,换成改革开放初期,甚至是杨元钊穿越之前的中国的话,使用起来都要小心,科研经费,一直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话题,就连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是有限的,可能一个高温合金基础学科推进,稍稍不适,就几亿,甚至是十亿的资金堆进去了。
即便是在国外,对于某一个类型的高温合金,也不是一股脑投入的,他们也都是通过了大量的计算,选择的可能的比例,进行一一的实验,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之中,这才逐步的完成了某几个类型的合金,最终整合成了科技。
这一点中国不用担心,材料学是中国最强的地方,别人可能耗费千万倍的代价,这才能够获得的高温合金,在杨元钊这里,每天累积1万个一体机合成就好了,而且伴随着材料学的深入,在某种程度上面,中国的材料学研究的深度,甚至在后世世界之上,最特别的是,这个时间点是在20世纪初,在科研还没有进入到精细化高消耗的时代的时候的,推动这个体系正当其时,耗费的资金也大大的减少,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面,拉大跟世界其他国家的代差。
英国之所以能够在1840年,打开中国的国门,把屈辱强加给中国,就国民生产总值来说,中国是比英国高的,甚至战争的起因,也是英国跟中国交易了之后,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大量收购中国的货物,让大量的白银流入到了中国的,中国所以从明朝后期开始,白银的保有量显著的增加,就是因为西方殖民者从美洲弄过来了大量的白银,而这些白银,通过一些商业手段,又从欧洲流入到了中国之中。
正因为如此,英国人过来是要挣钱的,所以他们开始输入鸦片,以鸦片大肆的掠夺中国的财富,丝毫不顾鸦片是毒品,1840年鸦片战争就是因为鸦片引发的,英国之所以能够压倒中国,并不是在某一方面比中国强大的多,而是在科技的全方面上面,高于了中国,在中国还拿着落后的冷兵器的时候,英国已经拥有了上百门大炮的战列舰,并且拥有了控制性相当强的火炮和火枪,这才是英国打赢的根本原因。
坦克和飞机,只是在一个先行性和方向上,高于了世界其他国家,可是并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是跟美国对战的时候,对方可能会迅速的学去,可是在科技能领域,跟美国拥有一个代差的话,中国的优势就是压倒性的,打个比方吧,在美国还在追赶坦克和装甲车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原子弹,卫星,直升飞机和导弹,拥有超远程打击力量和不对称的投射能力,整个战场没有前方后方之分,美国还怎么打。
为了发展科技,中国真的不吝啬投入,不就是钱么,无论是曾经的西北,还是现在的中国,都是最赚钱的,最初的纺织业,服装业,到后面的药品,石化行业,中国引领世界的消费热潮,最终吸纳了巨大的资金,也因此开启中国科研体系的发展。
特别是现在,科技上面的投入已经展现了效果了,一些应用性的科技,直接改变了中国工业结构,让生产效率更多,在单位时间之中,生产更多的财富,可是另外一方面,科技水准上面,第一代的飞机,家用电器,跟现在主流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最开始解决的只是有无的问题,现在解决的就是适用性的问题,让他的功效发挥更大,让他功能性和外观性更好。
1...632633634635636...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