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残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半渡
为了对抗满清,谈和是唯一的出路。
先解决内部的沙定洲,然后再和大西军谈判,手里的筹码会多一点。rt!。





残明 第六十三章 阿喀琉斯公公
;
沙定洲的实力并不算强,带兵进了昆明之后突然发作,沐天波和云南总督巡抚猝不及防,才着了他的道,他要称霸云南,也不符合其他土司的利益。
四川的官军还有一定的实力,打不过大西军,打沙定洲却没有问题,可惜隆武帝处置失当,把沐天波当成了叛贼,却给了沙定洲合法的身份,四川贵州的明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懒得跑到云南多管闲事。
但是财帛动人心,沐天波世代镇守云南,富可敌国,他的家产都落在沙定洲手里,只要把这个消息散出去,四川明军就有了出兵的动力……
这就是下一道旨意的事情,并不难操作,关键是要给隆武帝一个接受和确认的时间,后面不用汪克凡操心。
“此事当真?”隆武帝将信将疑,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他可又犯了一个大错误。
“千真万确,陛下偏居福建,消息不灵,但此事已经传到了湖广……”汪克凡的解释合情合理,湖广紧邻四川,云南有什么事情,当然知道的快一些。
……
恭义营进入广东境内后,遇到了前来迎接圣驾的明军。
这支明军是傅冠派来的,领兵的将领正是施琅,同行的还有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太监,气度不凡。
他们首先拜见隆武帝,说了好一阵子话,隆武帝留下施琅单独召见,这老太监出来之后,就找到了汪克凡。
一见汪克凡,这老太监就虔诚地在胸前画了个十字,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上帝保佑万岁爷!汪将军就是上帝派来拯救苦难的使者。咱家在这里多谢了!”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汪克凡定睛一看,这老太监的胸前竟然挂着一个闪闪发亮的十字架,看样子是个天主教的信徒。
“请问公公怎么称呼?”
“咱家的圣名叫‘亚基楼’,achille,能听懂吗?嗯。没入教之前,咱家还有个俗名叫庞天寿……”那老太监竟然还会说几句外语。
汪克凡恍然大悟。
庞天寿,是南明历史上著名的大太监。
他在崇祯朝就是宫中的御马太监,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庞天寿恰好“奉敕至南京”,南京陷落之后。他又逃到福建,担任隆武朝廷的司礼秉笔太监。(司礼秉笔太监很牛的,曹化淳、魏忠贤、冯保都干过这个职务。)
庞天寿早在天启年间就加入了天主教,给他洗礼的就是有名的汤若望神父,因为和传教士来往密切,庞天寿和西洋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清军进逼福建的时候。隆武手中没有兵权,处处受制于郑芝龙,就派庞天寿去澳门向葡萄牙人借兵,他也不辱使命,向澳门当局借来了三百葡萄牙洋枪兵,还有一门红衣大炮。
“噢!原来是阿喀琉斯,公公的脚后跟是不是有点软呀……?”
汪克凡开起了玩笑。旁边的几个人都是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庞天寿却眼睛一亮,又惊又喜,仿佛他乡遇故知。
achille,就是阿喀琉斯,《荷马史诗》里的英雄,他的父亲是凡人,他的母亲是海洋女神,阿喀琉斯出生后,被母亲提着脚后跟倒浸在冥河水中。全身上下刀枪不入,只有脚后跟是弱点,后来被阿波罗一箭射中脚后跟就挂掉了,这就是“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
大明朝没几个人知道《荷马史诗》,庞天寿起了这个洋名字。心里虽然非常得意,但每次说出去都没人理解,只和西方的传教士才有共同语言,汪克凡能一口道破这个名字的来历,立刻被他当成了知音。
“阿喀琉斯?这个翻译太好啦!我不叫‘亚基楼’了,我以后就叫阿喀琉斯!”
庞天寿如获至宝,欣喜不已,拉着汪克凡猛聊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汪克凡虽然知之不多,但像宙斯、耶稣和雅典娜什么的,比较有名的人物还是知道的,在关键时刻附和几句,正挠在庞天寿的痒处,老年人天生话多,越聊越开心。
汪克凡有意凑趣,是因为庞天寿值得拉拢。
司礼监是内务府12监之首,司礼秉笔太监算朝廷“内相”之一,离太监界的老大“司礼掌印太监”只有一步之遥,隆武帝身边的太监快死光了,庞天寿必然会在宫中坐大,甚至会出任司礼掌印太监。
太监和皇帝是一派的,和内阁天生是冤家,南明时期的皇权大幅降低,太监也跟着威风大减,但不管怎么说,司礼太监掌握着“披红”的权力,可以和内阁相互牵制。
庞天寿本人也非常特别。
他因为信仰天主教,所以在宫中大力推行西方文化。在真实的历史上,隆武帝挂了之后,庞天寿又投靠永历帝,把两宫太后、皇后以及永历的太子都发展成了教徒,在永历皇帝的皇宫里盖了一座教堂,带着太后皇后和太子一起拜耶稣,永历卫队的旗帜上也都画上十字架和拉丁文……
除了文化方面,庞天寿还懂西方的科学知识,他主持铸造了一批红衣大炮,在抗清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这个人,将来用得着!
汪克凡把话题渐渐扯到了那三百名葡萄牙兵身上,说起火枪大炮什么的,他的知识就不亚于庞天寿了,两个人聊得更加投机。庞天寿兴致高涨,猛吹了一通这支佛郎机洋枪兵如何厉害,汪克凡欲擒故纵,表示不信,庞天寿就非要拉着他去见识一下。
“汪将军不知道吧,这伙佛郎机兵用的是新式的西洋火枪,不用火绳的!”
“噢?是燧发枪么?”汪克凡心中一动。
“嗬!你连燧发枪都知道么?”庞天寿惊讶无比。
“嗯,我也是听佛郎机人说的。”汪克凡随口应付过去,抬头一看,前面就是那三百名葡萄牙兵。还有一名随军的神父。
大家互相介绍,这位神父是个德国人,中国名字叫瞿纱微,在这支葡萄牙部队中威信很高。
仔细看这些葡萄牙兵的装备,果然是燧发枪。请他们试射了一下,无论是操作性还是射击精度,都比火绳枪高出很多。
“神父,我想买一批燧发枪,可以么?”
“啊,我很想帮助你。但是很难买到,买到也很难运来中国。”
燧发枪在西方也算先进武器,各国军队正在用燧发枪大量换装火绳枪,不会当做商品出售,更没人万里迢迢运来中国贩卖。
“我要的不多,你们有三百支燧发枪。卖给我二十支吧。”汪克凡准备仿制燧发枪,二十支燧发枪,应该够工匠进行研究了。
“不行,这是我们的武器,不能卖!”瞿纱微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十支,十支就行,价钱随你开!”汪克凡深知燧发枪的好处。执拗着不肯放弃。
“真的对不起,一支也不能卖,这是总督大人的命令,如果把枪卖给你,我们回去会被枪毙的……”
汪克凡见谈不拢,就先不说了,客客气气和他们又聊了一会,告辞离去。
这支葡萄牙兵既然来帮南明打仗,一时半会就不会返回澳门,早晚都有机会的。
回到自己的军帐。施琅正在等着他。
施琅刚刚从隆武帝那里出来,脸色红红的还处在亢奋中,看样子和隆武帝之间谈得很不错。
“卑职见过汪将军,此番得到皇上重用,还要多谢将军举荐之恩!”施琅单膝跪下。行的是下属参见之礼。
汪克凡是正二品的龙虎将军,施琅是从三品的佥都督,汪克凡的品阶高一些,但是大家互不统属,施琅没道理对他下跪,行参见之礼,过了。
“哎——,施将军受皇上重用,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和汪某有什么关系?”汪克凡笑着把他扶了起来。
施琅这家伙在历史上名气太大,只要看过韦小宝的故事,都知道他的性格特点——仗着自己会打仗,整天牛皮哄哄把人都得罪光了,有点恃才傲物的意思,属于情商过低的那种人。
以他这种性格,在哪都混不开,路总是越走越窄,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只好改换门庭,投靠另外一股势力,所以他才会在明清两方摇摆不定,先后几次叛变投降。
施琅觉得自己是千里马,但总是碰不到欣赏他的伯乐,汪克凡就打算扮演这个伯乐。
性格决定命运,施琅现在虽然投靠了隆武帝,但隆武帝的驭下之术并不高明,南明内部的矛盾又非常复杂,施琅早晚还会混不下去。等到那个时候,只要汪克凡这个伯乐伸手拉一把,就能轻易收服他。
汪克凡随口捧了他一道,施琅却偏偏就吃这一套,立刻露出笑容,非常高兴,两个人坐下细聊,才知道施琅刚刚立了一功。
从南明各地派来的援军乱七八糟,傅冠不懂军事,在施琅的协助下才把这些部队一一调配到位,将近三万人都集结在南雄府一带,后勤辎重也基本运送到位,随时可以出兵救援赣州。
隆武帝正在用人之时,对施琅狠狠夸奖了一番,又嘱咐他策反福建施福的部队,施琅也对隆武帝拍了胸脯。
“施将军不但是将才,还能以国事为重,汪某佩服……”汪克凡跟他扯了几句,又突然说道:“听说施将军擅长水战,此次救援赣州,必可为朝廷再建奇功!”
“卑职十七岁从贼,素习水战,在水上施某称第二,无人再敢称第一!”施琅得意地吹了半天,才突然反应过来:“怎么,皇上要用我打水战吗?”
“差不多吧。”汪克凡笑着点了点头:“我已向皇上举荐,由你担任赣州之战的水军统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残明 第六十四章 内阁
;
恭义营和隆武帝继续向南雄前进。.
庞天寿来了之后,气氛突然变得有些紧张,隆武帝好像听到了什么秘密消息,一边催促行军,一边在途中频繁召见何吾驺、郭维经等人,和汪克凡的见面反而少了。
到南雄府城的前一天,隆武帝才又一次单独召见汪克凡。
“嗯——,你还不知道吧,朕在汀州遇险的时候,有些人却高兴的很,憋不住已经跳出来了……”
隆武帝在南平被清军袭营,御林军全军覆没,文武百官大量被俘被杀,隆武帝本人下落不明,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南明各股政治势力都以为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纷纷粉墨登场。
广西巡抚翟式耜公开倡议拥立桂王(永历),并得到了很多士绅官员的支持。
桂王朱由榔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和崇祯帝、弘光帝的血统最近,按照封建伦常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当初隆武帝上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想拥立桂王,但是南明大量的文武官员和宗室勋贵都刚从南京逃到福建,国家的政治中心还在东南地区,隆武帝取得东林党和郑芝龙兄弟的支持后,抢先在福建登基称帝,把偏处广西的桂王甩在了一边。
福建之变,隆武朝廷基本覆灭,隆武帝本人下落不明,很可能被清军剿杀,拥戴桂王的政治势力重新抬头,其中不乏文武大员和前朝重臣,尤其以广西巡抚翟式耜、前大学士陈子壮为首。
何腾蛟、丁魁楚等人的态度则非常暧昧,还在静观形势变化,等待隆武帝最后的下落。
何腾蛟在封疆大吏中实力最强,只关心湖广那一亩三分地,更希望南明维持现状,对近在咫尺的桂王不是太感冒,当然,如果隆武帝真的死了,他也会支持桂王。
丁魁楚则更加积极一些,和翟式耜频繁联络,仗着自己实力较强,有意染指内阁首辅,但他一向爱搞左右骑墙,政治投机,在隆武帝的下落没有明确之前,他还没有公开表态。
“哼,真当朕是死人么!陈子壮饱学宿儒,执掌礼部多年,还知道君臣之纲吗?!”隆武帝怒不可遏。
陈子壮属于东林党巨头之一,崇祯朝担任礼部侍郎,弘光朝担任礼部尚书,和圆滑的钱谦益比起来,陈子壮这个人相对更正直一些,但也更迂阔一些。
隆武帝曾经任命他担任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但是陈子壮对封建伦常看得非常重,认为桂王才该继承大统,隆武帝不该当皇帝,就辞官归乡撂挑子了。
事情只到这一步的话,隆武帝本来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他明明还没死,陈子壮就支持桂王登基,让隆武帝愤愤难平。
更让他闹心的是,唐王朱聿鐭那边也不安生。
隆武帝本来就是唐王,当了皇帝之后,唐王的位子传给了亲弟弟朱聿鐭。
隆武帝从福州出逃的时候,唐王朱聿鐭并没有跟随他一起逃亡,而是留在福州,就在前不久,和一些宗室官员乘船出海,从海路逃到广州。
有消息说,唐王也准备争位,正在着手布置,并且取得了大学士苏观生的支持。
“陛下,唐王殿下未必敢与陛下争位,而是为了对抗桂王。”汪克凡好言相劝。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隆武帝本身的威信不够。
如果隆武帝得到所有人的拥护,唐王是他的亲弟弟,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桂王什么事,正是因为桂王这边闹得太凶,福建派系的政治力量才会做两手准备。
反过来说,桂王那边急不可耐,也是为了抢占先机,免得隆武帝真的死了,皇帝宝座又被唐王抢走了。
(多说一句,唐王朱聿鐭就是绍武帝,历史上隆武帝死了之后,绍武帝和永历帝争夺帝位,结结实实打了一场内战,让清军轻易地占领了广东。)
“我知道,我就是发发牢搔。”隆武帝的情绪很差,不管有什么理由,藩王觊觎大宝都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
“陛下驾临南雄府之后,只需一纸诏书就可安定天下,使桂王唐王悬崖勒马,宵小之徒没有可乘之机……”
眼下最要紧的,是要尽快稳定政局,以免桂王和唐王越走越远,最后骑虎难下,只能和隆武朝廷**。
“不错,正是为了这个,我才把你找来。”
隆武帝点了点头:“欲定天下,先定朝纲,朕有意命象冈先生(何吾驺)出任首辅,但象冈先生身有残疾,朕犹豫不定……”
隆武帝孤身逃亡,整个朝廷基本上已经垮台,仅凭他自己镇不住桂王,镇不住那些反对他的政治势力,必须先把朝廷的基本班子搭起来。
谁当首辅,谁进内阁,这些最重要的位置要有个安排,让天下人看到隆武帝仍然控制着局势,各方的政治势力也都支持隆武帝。
内阁成员,就是各方政治势力的平衡,如果有重要的政治势力没有出现在内阁中,就说明隆武帝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这是非常危险的。
在隆武帝的心目中,已经有一个大致的名单——何吾驺、吕大器、苏观生、郭维经、傅冠、杨廷麟,以及不好驾驭的陈子壮。
隆武帝能够当上皇帝,靠的是东林党和郑芝龙兄弟的支持,他上台之后,又尽量笼络南方的文官士绅,手下主要就是这三股政治势力。
东林党和复社,曾经是隆武帝最重要的支持者,但现在隆武帝已经意识到,仅凭东林党的支持不足以成就大事,而且东林党的党魁黄道周已经牺牲,首辅的位置就不能给他们了——吕大器被排除了,陈子壮本来就和隆武帝不和,会不会应诏入阁都在两可之间,当然更不用考虑。
(吕大器,也是东林党巨头之一,曾经担任过史可法的副手,隆武朝大学士,刚刚逃到广东。)
郑芝龙已经和他分道扬镳,但现在又多了一个汪克凡,他们都属于手握兵权的军阀,首辅的位置肯定不能给他们,傅冠被排除了。
剩下的,就是两广和江西一带的南方官员,这些人算是福建朝廷的残余政治势力,对隆武帝比较忠诚,主要包括何吾驺、苏观生、郭维经和杨廷麟。
大学士杨廷麟虽然是江西人,但也属于东林党,而且被清军包围在赣州城里,不用考虑。
苏观生对隆武帝比较忠诚,但不是正牌科举出身(国子监肄业),入阁都嫌勉强,不可能担任首辅。
郭维经的资历太浅,弘光朝的时候才是个七品的监察御史,担任吏部兵部两尚书已经是破格提拔,由他来当首辅,根本镇不住场面。
剩下的,就只有何吾驺。
何吾驺是广东人,代表着南方的政治势力,对隆武帝比较忠诚,和其他派系不即不离,是首辅的最佳人选……但他摔断了腿,堂堂一国首辅是个瘸子,实在太难看了。
隆武帝对此有些顾虑,但他能用的就这么多人,其他人都不合适,只能选择何吾驺担任首辅。他来征求汪克凡的意见,主要就是打个招呼,看看汪克凡的反应。
“汪卿,由象冈先生出任首辅,你觉得合适么?”
“以貌取人,为尊者大忌,象冈先生为人中正,定可胜任首辅一职!”汪克凡没有意见。
他和隆武帝之间是互相合作,互相利用,隆武帝只要脑子没有进水,就不可能让傅冠担任首辅,汪克凡最担心的,是隆武帝向东林党妥协,由吕大器担任首辅。
东林党虽然屡遭打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朝野中还有很大的势力,早期的东林党不予评价,但南明时期的东林党除了误国专权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从隆武帝给出的名单看,吕大器、杨廷麟、陈子壮,东林党在内阁中几乎占了一半,如果再由吕大器担任首辅,隆武朝廷的施政方针和福建时期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傅冠当不成首辅,何吾驺是最好的选择。
何吾驺从崇祯朝开始,几次担任首辅,几次被搞了下来,不擅长搞政治斗争,他和东林党一直面和心不合,很可能会选择和自己合作……
汪克凡现在实力不够,除了傅冠之外,想再推荐几个人入阁,都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但是趁这个机会,为傅冠争取一个更好的位置,却是可以**作的事情。
“启禀陛下,原大学士傅冠才干过人,威望卓著,当在象冈先生之后入阁……”
明朝入阁的成员中,排位顺序一般就是入阁的先后顺序,傅冠不当首辅,也要当老二,最少要当个老三。
“嗯,吕大器似乎更合适些,容我想一下吧。”隆武帝有些犹豫,东林党的势力不可小瞧,这里面要搞平衡,如果把吕大器放到第三位,估计东林党要大闹一场。
“若是如此,臣保举傅冠担任左都御史。”
“这个……”隆武帝更加犹豫,明显不太愿意。(未完待续。)




残明 第六十五章 乌合之众
;
汪克凡对首辅没有非分之想,隆武帝很满意——知道妥协和让步,这点非常重要。.
汪克凡提出让傅冠担任次辅,隆武帝不能接受——次辅就是内阁的老二,这个位置要给东林党留着。
汪克凡提出让傅冠担任左都御史,隆武帝也不愿意——很明显,这是汪克凡的又一次让步,不当次辅可以,具体职务安排个左都御史。
但是隆武帝觉得,左都御史比次辅还重要。
次辅是个身份待遇的问题,东林党肯定非常看重,说出去比左都御史要风光得多。
但是在隆武帝和汪克凡的下一步计划中,要大力重建都察院,通过清理吏治来掌控官场,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最高长官,实际权力会非常大。
左都御史给了傅冠,等于把人事大权给了傅冠,如果真的接受了这个条件,把何腾蛟搞下去了,湖广可能落入汪克凡的手中,把翟式耜搞下去了,广西可能也落入汪克凡的手中。
“汪卿,由傅冠掌管兵部如何?”隆武帝试着还价。
汪克凡是武将,傅冠担任兵部尚书,正好在一起配合,听上去挺合适的,但他自己也知道,朝廷现在就是一个空架子,兵部有名无实,没什么权力,汪克凡八成不会答应这个条件。
“傅冠不知兵事,恐有负圣恩,若陛下以为他不宜担任左都御史,不如放他出任两广总督。”汪克凡话里隐约带上了骨头,你开的价码太没有诚意,傅冠没必要入阁了,直接顶丁魁楚的位子就行。
但是,这已经到了汪克凡的底线。
“好。容我再考虑一下……”隆武帝没有直接答复。
……
南雄府,位于广东的东北部,毗邻江西,距离赣州大约二百五十里。
隆武帝和恭义营到达南雄府后,见到了傅冠和吕大器。
吕大器从福建逃脱之后,辗转来到广东境内,听说隆武帝已经脱险,就赶到南雄来面圣。
到了这个时候,隆武帝终于有点皇帝的样子了。
他手下有何吾驺、吕大器、傅冠、郭维经四位重臣,有汪克凡等武将。还有一些中低级的普通官员,以及集结在南雄的四万大军,可以把朝廷的架子重新搭起来了。
隆武帝和文官们忙着排座位,分果果,对权力重新划分。汪克凡已经对隆武帝交了底,对这件事就不太关心……两广是南明最好的地盘。如果让傅冠出任两广总督。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如何搞定桂王和唐王,是隆武帝自己的问题,让他忙去,汪克凡趁这个时间到明军各部去看了看,了解敌我军情,准备赣州战役。
因为唇亡齿寒的原因。广东对救援赣州最为积极,丁魁楚派来部将童以振四千人,梁志仁四千人,大学士苏观生又募集了三千人。还有一支招募的潮州海盗,拥有大小船只四百余艘,充当明军的水师。
金声桓的水师,都是原来大明的江西水师,后来投降了满清。
如果是几条船的小规模战斗,和凶悍的海盗比起来,金声桓的水师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海盗不是正规军,没有打过这种大规模的战役,也没有和步兵配合的经验,如果没有一员大将统帅的话,这伙海盗未必是清军的对手。
由施琅来统帅这伙海盗,效果会好得多。
汪克凡专门到水师看了一下,施琅这些天对海盗的管理很严格,虽然算不上军纪严明,但起码没有太大的漏洞,这对懒散惯了的海盗已经很难得了。
1...6162636465...148
猜你喜欢